談《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實驗裝置選擇研究》化學論文的寫作過程_第1頁
談《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實驗裝置選擇研究》化學論文的寫作過程_第2頁
談《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實驗裝置選擇研究》化學論文的寫作過程_第3頁
談《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實驗裝置選擇研究》化學論文的寫作過程_第4頁
談《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實驗裝置選擇研究》化學論文的寫作過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談《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實驗裝置選擇研究》論文的寫作過程摘要:從論文的選題、查閱文獻、對文獻進行閱讀和統(tǒng)計分析、對文獻中的主要優(yōu)點和不足進行歸納、創(chuàng)新設計及對文章進行精心的修改六個環(huán)節(jié)來談化學實驗論文的寫作過程。關鍵詞:化學實驗論文;寫作;過程《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實驗裝置選擇研究》這篇化學實驗論文,發(fā)表在哈爾濱師范大學主辦的《中學化學》2015年的第一期上。在高中化學研訓包開展教研活動的過程中,不少年輕教師都提出:不會寫化學實驗論文。為了幫助大家理清化學實驗論文的寫作思路,提高論文的寫作水平,下面筆者詳細地介紹了這篇論文的寫作過程,意在對青年化學教師撰寫化學實驗論文有啟迪作用。一、寫作的緣由在化學必修2中詳細地介紹了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zh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強還原性、弱氧化性和漂白性,但書中對二氧化硫的弱氧化性描述的不多,特別是二氧化硫和硫化氫兩種氣體都有毒性,二者進行反應雖然現(xiàn)象明顯,但該實驗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是教學的難點。如何在教學中實現(xiàn)二氧化硫和硫化氫兩種氣體反應的綠色化呢?這一問題是化學教師都會遇到的一個難題。二、理論支撐為了寫好這篇文章,我們有目的地選擇了和化學實驗設計有關的書籍進行了閱讀,其中重點閱讀了劉知新老師的《化學教學論》和熊言林老師的《化學實驗研究與設計》。這篇文章主要得到了書中下列這些理論的支撐。劉知新老師在《化學教學論》中闡述了: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基本過程。該書的第十章第二節(jié)中詳細闡述了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基本過程,包括:確定所要關注的內(nèi)容、觀察和分析、建立理論假設解釋情境、實際驗證。他提出:教師的反思實踐是一個循環(huán)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往復的過程。熊言林老師在《化學實驗研究與設計》中闡述了的:化學實驗研究的一般過程。該書的第三章第二節(jié)中介紹了化學實驗研究的一般過程:形成和確定課題、制定研究計劃、開展研究工作、復查和驗證初步結果及整合和表述研究結果。三、寫作步驟

基于上述專家的觀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完成這篇文章主要采取了六大步。第一步:首先確定了論文的題目是《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的綠色化設計》。 第二步:查閱文獻,主要通過中國知網(wǎng),以關鍵詞“二氧化硫和硫化氫反應”進行搜索。第三步:對文獻進行閱讀和統(tǒng)計分析。經(jīng)過對文獻的閱讀后,我發(fā)現(xiàn),和《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的綠色化設計》這個題目相關的論文已有30多篇論文發(fā)表,每篇論文都有創(chuàng)新之處,詳細介紹了各種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的實驗設計,且都關注了綠色化。經(jīng)過對論文的認真的統(tǒng)計分析后,發(fā)現(xiàn)上述論文對“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的綠色化設計”已經(jīng)寫的很完善,很難進行創(chuàng)造性突破,但每篇文章中實驗裝置雖有優(yōu)點,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故改題為:《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實驗裝置選擇研究》,意在前人寫作的基礎上進行發(fā)展,寫前人未寫之處。第四步:對文獻中的主要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進行了歸納。優(yōu)點一:方案1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圖1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實驗中的不足: 1.實驗中硬質(zhì)大試管(用酒精噴燈在距試管底部1/3處燒制出一凸出的圓形)的制作比較麻煩,稍不慎易損壞試管,且硬質(zhì)大試管實驗后基本無其它用途。2.長膠頭滴管中充滿鹽酸溶液時鹽酸易流入膠頭中。 3.在長玻璃導管中塞入里面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時松緊度難控制,可能會聞到刺激性氣味。優(yōu)點二:

方案2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圖2實驗中的不足:1.一般中學中通常使用的試管,最大規(guī)格為32mm×200mm,銅質(zhì)燃燒匙的匙頭直徑為25mm,這樣,對應的膠塞上要插入符合原圖要求的玻璃管、滴管和燃燒匙難度非常大。2.銅質(zhì)燃燒匙的匙頭直徑為25mm,在試管中進行旋轉有一定的難度。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3.長玻璃導管中塞入里面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時松緊度難控制,可能會聞到刺激性氣味。第五步:基于上述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創(chuàng)新出自己的觀點。創(chuàng)新點一:設計出自己的的創(chuàng)新實驗。方案3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 創(chuàng)圖3方案4實驗裝置如圖4所示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圖4 這些設計的優(yōu)點:實驗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現(xiàn)象明顯,對環(huán)境無污染,適用于學生做探究實驗,既可定性檢驗,也可定量測量。創(chuàng)新點二:對每一種裝置進行比較研究。方案1:實驗中硬質(zhì)大試管(用酒精噴燈在距試管底部1/3處燒制出一凸出的圓形)的制作要細心操作,稍不慎易損壞試管,且硬質(zhì)大試管實驗后基本無其它用途,長膠頭滴管中充滿鹽酸溶液時鹽酸易流入膠頭中,在長玻璃導管中塞入里面蘸有NaOH的棉花時松緊度難控制,可能會聞到刺激性氣味,但整個實驗現(xiàn)象明顯。方案2:中學使用的試管,最大規(guī)格為32mm×200mm,銅質(zhì)燃燒匙的匙頭直徑為25mm,這樣,對應的膠塞上要插入符合原圖要求的玻璃管、滴管和燃燒匙難度非常大,在長玻璃導管中塞入里面蘸有NaOH的棉花時松緊度難控制,可能會聞到刺激性氣味,但整個實驗現(xiàn)象明顯。方案3:注射器針頭是鐵制品,易和鹽酸反應,注射器中的鹽酸溶液下滴時,不易控制流入左右管中的鹽酸的體積,整個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現(xiàn)象明顯,對環(huán)境無污染。 方案4:整個實驗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現(xiàn)象明顯,對環(huán)境無污染,適用于學生做探究實驗,既可定性檢驗,也可定量測量。第六步:對文章進行精心的修改。好的化學論文是修改出來的,化學論文的結構一般包括:題目、署名、摘要、關鍵詞、論文和參考文獻,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進行精心的修改,對每一個文字、每一個符號、每一個圖形和每一個表格等都要進行精心的布置和思考,要符合化學論文的寫作規(guī)范。 論文完成以后,投稿時注意兩點:一是對雜志進行全方位的了解,要了解雜志對稿件的需求。二是要將文章進行打磨,要打磨成符合所投稿雜志的相應欄目的基本要求。 經(jīng)過深入的研究后,我對該實驗又進行了進一步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礎上,又寫出《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的綠色化設計》這篇文章(如圖5所示),該文的主要步驟是: 1.在雙孔橡皮塞上安裝好注射器、燃燒匙,并調(diào)節(jié)二者的位置。2.在大試管底部放入約2.6克的硫化亞鐵粉末。5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3.在燃燒匙底部平鋪約1.9克亞硫酸鈉粉末。4,用注射器針筒吸取約15ml6mol/L的鹽酸。 5.轉動燃燒匙上端手柄,擠壓注射器約10ml,使注射器滴下的鹽酸直接滴在大試管底部。6.轉動燃燒匙上端手柄,擠壓注射器5ml,使滴下的鹽酸滴入燃燒匙中。7.反應開始后,立刻有大量黃色的硫單質(zhì)附在試管內(nèi)壁上,注射器活塞略有上提。8.另取一注射器,用注射器針筒吸取10ml40%的氫氧化鈉溶液替換空注射器(將空注射器中的氣體注入氫氧化鈉溶液中處理),擠壓注射器,讓氫氧化鈉溶液全部注入試管中,黃色的硫慢慢溶解。該文參加了安徽省中學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論文評選,獲得安徽省一等獎。圖5最后,我的感悟是:這一篇化學實驗文章的完稿,得益于自己能靜下心來閱讀化學教學理論書籍,專家的一些理論觀點,是我們一線教師教學研究的指明燈。同時,寫作時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發(fā)現(xiàn)符合實際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點。參考文獻:

[1]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