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的蛻變-校園霸凌者的成長環(huán)境分析及干預策略 論文_第1頁
逆向的蛻變-校園霸凌者的成長環(huán)境分析及干預策略 論文_第2頁
逆向的蛻變-校園霸凌者的成長環(huán)境分析及干預策略 論文_第3頁
逆向的蛻變-校園霸凌者的成長環(huán)境分析及干預策略 論文_第4頁
逆向的蛻變-校園霸凌者的成長環(huán)境分析及干預策略 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逆向的蛻變

----校園霸凌者的成長環(huán)境分析及干預策略摘要:攻擊性行為是可以模仿而來的。校園霸凌現(xiàn)象層出不窮,有些校園欺凌者正是在家庭或社會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模仿成年人的暴力行為,運用暴力去處理人際關系問題。特別是當他或她被欺凌時,內心就會激起對暴力的崇拜和向往,并且在弱小者身上實踐暴力行為。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因為內心壓抑的釋放和暴力傾瀉而體驗到成就感,被欺凌者就可能轉換成為欺凌者。有些學生由于幼兒期間與父母長期分離,缺乏被愛的溫暖體驗,并且由此逐漸弱化了愛的能力,就可能會選擇通過不恰當?shù)男袨榕c人建立人際聯(lián)結。這些欺凌者需要專業(yè)機構的心理援助以及社會的關愛,迫切需要轉變他們扭曲的人性和人際交往法則。校園霸凌行為造成了極其不良的社會后果,當我們撥開校園霸凌的表象來分析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理順了因果關系,反思社會對這種行為的矯正措施后會發(fā)現(xiàn):我們對這些霸凌者的改造不應只有懲罰這一種方式。如何弱化人性中的“惡”,彰顯人性中的“善”?這需要我們去深入思考,努力去尋找答案。關鍵詞:校園霸凌,暴力,效仿,被欺凌者,欺凌者,缺愛,冷漠,干預策略屢屢見諸報端的校園霸凌現(xiàn)象、《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兩次修訂、家長們對校園暴力的焦慮,促使全社會共同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曾懷揣著一顆童真的心無比認真的對待世界。善,讓他們無比認真的理解世界,無比認真的成長!惡,卻又與年齡與性別無關!犯罪者年齡越來越低齡化,這一現(xiàn)實問題突兀的擺在眼前。如何矯正這種暴力行為,網(wǎng)絡上回蕩的都是這樣的聲音:“不是十四歲以下不接受處罰,而是嚴罰!”“欺凌者以令人發(fā)指的手段對待受害者,絕不能夠因為他們的年齡全身而退,必須讓其付出代價!”由此一浪比一浪高的討伐聲可見,人們在進行校園霸凌現(xiàn)象干預時,更多的是幫助受欺凌者,而對于欺凌者只有譴責和懲罰。人們認為欺凌事件發(fā)生后受到傷害的只是受欺凌者。事實上,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欺凌者,同樣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天使與惡魔并存,惡魔也曾經(jīng)是天真爛漫的天使。通常,我們會對受欺凌者進行心理咨詢、干預和疏導,覺得他們是受害者,他們應該得到幫助的,忽略了對欺凌者成長史的分析。欺凌者原本可能也曾是一個受害者,曾經(jīng)傷害他們的,是家庭,是社會,甚至是來自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心理創(chuàng)傷并不亞于那些受欺凌者,時間的磨礪和內心的掙扎使他完成了從一個受害者、被欺凌者的角色,蛻變成為一個欺凌者。這種逆向的蛻變原因非常復雜,當我們深入探究時就會發(fā)現(xiàn)成長環(huán)境,特別是童年期和青春期的成長環(huán)境,對他們的影響最大。暴力創(chuàng)傷和心理創(chuàng)傷的陰影揮之不去,內心扭曲失去平衡,推動他們逆向蛻變。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具有如下特點一、貧乏的家庭教育,缺失的愛的教育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條河流,那么家庭教育就是上游,學校教育就是中游,社會教育就是下游,只有上游的水清澈了,源頭得到治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障。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最早的、首要的、基礎的。眾所周知,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調查發(fā)現(xiàn)每一個欺凌者都有一個共同點:貧乏的家庭教育,缺失的愛的教育,導致這些孩子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我認為關注欺凌者孩子的心理狀況,了解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如此冷漠和殘忍,這一點很重要。近期有一部電視劇《掃黑風暴》,其中作惡多端的孫興心狠手辣、毫無愛心和同情心,我們不禁想問這個世界上怎么會有如此兇惡的人?劇情告訴我們是因為他的身世和成長環(huán)境不健康。據(jù)說這個電視劇是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據(jù)相關調查,這些孩子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家庭父母是離異的,家庭不完整。在這其中又有六七成的孩子是父母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的,他們的父母根本沒有盡到撫養(yǎng)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導致這些孩子常年缺少父愛和母愛。還有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不僅農村有,城市里也有,城市里的這些孩子身邊甚至連老人都沒有,長年是自己獨自在家。當上述的這些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他們最依賴的父母卻不在身邊,他們可能會通過網(wǎng)絡等渠道去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而網(wǎng)絡對于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就是現(xiàn)代毒品。因此,校園霸凌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這些欺凌者的父母們,只有他們真正反思和做出改變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校園欺凌的發(fā)生。要想孩子們不欺凌別人,不犯罪,就要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于父母的愛與關懷?!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深入中國人骨髓里的親情的力量,足以讓一個孩子在施惡之前及時懺悔,在理解和教育之下,切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懸崖勒馬,健康成長。二、過度的溺愛,錯誤的人才觀當一個人被欺負時,進攻是人類最本能的反應。大部分家長在聽到自家孩子被別的孩子打了的消息之后第一反應是護短,保證自己的孩子不受欺負,認為欺負別人總比被別人欺負好,這種錯誤的認識既是在誤導孩子,也是在包庇孩子。有些家長甚至教孩子變得強勢,助長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和過度防衛(wèi)。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促使孩子成為霸凌者。成語中的"玩火自焚"也是這個道理,被害者一方在失去耐心和理智的情況下,會做出不可想象的反擊行為。在孩子遇到矛盾糾紛時,家長應該理智地幫孩子分析誰對誰錯,如果自己的孩子有錯,就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要讓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不要試圖用暴力解決,要遠離暴力。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寶,父母的過度溺愛,養(yǎng)成了這些獨生子女畸形的性格,他們過于任性、喜歡捉弄和欺負他人。在孩子的成長期,孩子是幼苗,當歪風斜雨黏上他們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用一根挺直的棍子束住孩子的過分言行、傷害性的語言,即動口是暴力,動手更是暴力,我們要杜絕一切暴力。此外,有些家長有著錯誤的人才觀,單純以成績來看待孩子的成長,而忽視了對他們學習、生活、娛樂以及身心健康當面的正確引導。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天使,都希望被愛、被尊重、被認可、被表揚,那些學困生當然也不例外。可在學習帶來的壓力面前,他們自尊心和自信心嚴重受損,心理變得扭曲,這也是造成校園暴力的隱性因素。三、濫用暴力的家長,冷漠的孩子二零一九年十一月,我首次帶著一個有著心理創(chuàng)傷的孩子踏進心理醫(yī)生的就診室,那天,醫(yī)生對我說了三句令我刻骨的話,那話重重的砸在了我的心上:“孩子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問題”孩子產(chǎn)生的八成原因來自家庭!你們家長有責任!”同樣的道理:絕大多數(shù)的欺凌問題都是家庭問題的映射,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不幸的校園暴力事件,欺凌者的家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青少年正處于“第二次斷乳”時期,心理上還不成熟穩(wěn)定,網(wǎng)絡暴力文化的負面影響,武俠小說、電視,日本動漫、電影,兇殺、幫派港片的傳播,腐蝕侵害著他們。除此之外,在人口龐大的中國,有一半以上的家庭發(fā)生過暴力,這里的暴力指的不僅僅是父母之間,還包括父母用武力對待孩子。有些父母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經(jīng)常因為一點錯誤就訓斥孩子,父母越是對他動武或語言暴力,他的叛逆心理就越強烈,他就越是用犟的方式來與你對抗。如果說暴力傳媒間接影響了欺凌者,那么原生家庭就是欺凌直接的幕后推手。因為孩子天生會學,會模仿,有的甚至天性愛格斗?,F(xiàn)代心理學家張春興教授恰到好處地描述道:“如將青少年問題視為一種病態(tài)現(xiàn)象,其病因根源于家庭,病象顯現(xiàn)于學校,病情惡化于社會。”

一個原生家庭,如果充斥著暴力和獨斷專橫,那么孩子會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逐漸“學會了”冷漠和無情。家是避風的港灣,是溫暖的巢。在孩子最需要愛的呵護和滋潤的年紀,家長“無視”的愛,讓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自我防御機制,慢慢在強勢中變得越來越令這個社會感到恐怖。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穆林斯基說:“每一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教育自己,并檢查自己的人格”。因而,你要知道:當我們指責孩子,或者用“武力鎮(zhèn)壓”他們的時候,我們也正在欺凌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欺凌者也并非一日養(yǎng)成的,雖然我們很難要求所有孩子都不被欺負,但如果我們成功地糾正了一個曾經(jīng)欺負人的孩子,整體的改善將是巨大的。那么,我們該如何預防欺凌呢?一、家庭教育和預防 (一)、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潛在心理問題的孩子

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冷漠,同情心缺失的時候,我們就要及時高度重視起來。家長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讓他們知道,自己并不孤單。欺凌者的精神都很空虛,他們缺乏陪伴、缺乏被理解,在巨大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下,他們選擇通過欺負別人來令自己看上去更“強大”。負責任的陪伴,是最好的防欺凌的方法。而最好的陪伴者是父母,陪伴并不是"我在你身邊"就好,而是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要能夠傾聽并理解他們的感受。在耐心傾聽完他們的心聲之后,再發(fā)表建設性的意見,“媽媽雖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我明白你心里一定是難過的!但倘若我們換種方式去處理解決問題,結果會不會更好呢?”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否定并糾正他們錯誤行為的同時,也考慮他們的感受。沒有誰是天生的欺凌者,更多的理解、陪伴和尊重給予自己的孩子,以避免這些樹苗長歪。 (二)樹立榜樣作用

最近看到一句話:“上天給了你一個缺席的父親,就會贈送給你一個焦慮的母親,最終只會養(yǎng)育出一個失控的孩子?!备行缘膵寢尳虝⒆?什么是愛。而理性的爸爸教會孩子:什么是社會規(guī)則。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一定不能缺席。父母還要相親相愛,因為父母彼此相愛,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孩子只有在家庭中感受到安全、穩(wěn)定,他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表揚與懲戒

告訴孩子:不以大欺小,力量的優(yōu)勢不是用來欺負人的!不可采取體罰措施。要表揚孩子的友好行為,以及他們?yōu)橄哿栊袨樗龅娜魏闻?。二、學校教育和預防 學校要建立健全的防控校園欺凌的有效機制。要加強對整個校園365度無死角的監(jiān)控,尤其是廁所、操場、走廊等地方,在每天的課外時間都得安排教師、校警等工作人員值班,一旦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及時處理。要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揮媒體的正面教育作用,組織學生收看一些健康向上的電影、錄像、電視、文學作品、報刊,通過這些途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提高他們明辨是非和抵制錯誤的能力。此外,學校應落實以下措施:

(一)、學校應充分發(fā)揮“留守兒童之家”的作用,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使他們感到學校就是我的家、同學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以彌補他們缺失的愛。要為留守兒童開展體育、音樂、美術、書法等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挖掘他們的特長,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二)、學校更要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有關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徐光興認為,對于被欺凌者來說,如果心理得不到及時疏導,他們可能會尋找比自己弱的目標,將情緒轉移到弱者身上,被欺凌者變?yōu)樾乱惠喌钠哿枵?!可想而知應對校園欺凌,重在心理疏導:

1.幫助孩子把心里壓抑的緒發(fā)泄出來,促使孩子學會有效地處理和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2.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幫助孩子重新建立積極的、正面的自我形象,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3.學校配備一名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三)、教師是對欺凌者進行干預的主要力量。教師通過與欺凌者談話,了解他們欺凌他人的動機和原因,談話時要冷靜,更要接納。天使就在我們身邊,只是他聽了魔鬼的聲音。有些欺凌者知道欺凌行為給他人帶去的是傷害,但是他們缺乏移情能力,不能體會欺凌行為帶給別人的痛苦有多大。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提高他們的移情能力,比如,在“角色扮演”中,讓欺凌者學生扮演受欺凌者的角色。在此活動中,切身體會自己的欺凌行為給他人帶去的傷害,從而加深對欺凌危害的認知,最終從本質上改變這些學生對欺凌行為的認識。教育學生應與欺凌者保持合適的距離,形成恰當?shù)耐瑢W關系,不要孤立他們。教師要嘗試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不僅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還要待生如子,教育他們在成才之前先學會做人。三、社會教育和預防 我們應當呼吁全社會共同了解校園欺凌的危害性。欺凌行為會影響、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