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內(nèi)科學題庫-11_第1頁
中醫(yī)內(nèi)科學題庫-11_第2頁
中醫(yī)內(nèi)科學題庫-11_第3頁
中醫(yī)內(nèi)科學題庫-11_第4頁
中醫(yī)內(nèi)科學題庫-1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內(nèi)科學題庫(第11套)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在備選答案中選擇1個最佳答案,并把它的標號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

1.外感發(fā)熱的熱型是:()

A.寒熱往來B.惡寒發(fā)熱C.潮熱夜甚D.持續(xù)壯熱

2.感冒為外感病證,其病以下列哪方面的癥狀最為突出()

A.表B.肺C.衛(wèi)表D.肺衛(wèi)

3.壯熱汗出,口渴引飲,面赤心煩,口苦口臭,舌苔黃,脈洪大有力,其最佳選方是:()

A.大承氣湯B.大柴胡湯C.麻杏石甘湯D.白虎湯

4.肺脹的病變首先在:()

A.腎B.肝C.心肺D.肺

5.厥證的治療原則為:()

A.開竅醒神B.化痰醒神C.醒神回厥D.救逆回厥

6.癭病的主要病變部位在?()

A.肝脾B.脾胃C.肝腎D.心肝

7.哮病的病理因素:()

A.以痰為主B.久病體弱C.飲食不節(jié)D.情志失調(diào)

8.哮病發(fā)作時的病理改變以下列哪一項為主?()

A.邪實為主B.正虛為主C.肺虛為主D.正虛邪實

9.肺癰的病性主要是下列哪一項?()

A.邪盛正虛B.虛實錯雜C.邪盛證實D.表熱實證

10.患者咯吐大量膿血痰,或如米粥,異常腥臭,有時咯血,胸中滿痛,甚則氣喘不能平臥,發(fā)熱,面赤,煩渴喜飲,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其治療最佳選方是:()

A.沙參麥冬湯B.千金葦莖湯C.如金解毒散D.加味桔梗湯

11.證見干咳為主,痰少而粘,痰中帶有血絲血點,色鮮紅,咳聲短促,午后手足心熱,盜汗,口干咽燥,胸部隱隱作痛,舌苔薄,舌邊尖紅,脈細數(shù)。其辨證屬:()

A.肺癆陰虛火旺證B.肺癆肺陰虧虛癥C.肺癆氣陰耗傷證D.咳嗽肝火犯肺證

12.肺癆的病理性質(zhì)以下列那一項為主?()

A.以虛癥為主B.以氣虛為主C.以陰虛為主D.以肺虛為主

13.記載用大劑量紅花、桃仁、降香、失笑散治療心痛的醫(yī)著是:()

A.《醫(yī)林改錯》B.《金匱要略》C.《證治準繩》D.《世醫(yī)得效方》

14.胸痹心痛本虛標實,標實當瀉,以何法為重?()

A.化痰泄?jié)酈.辛溫通陽C.寬胸理氣D.活血通絡

15.中風病中經(jīng)絡陰虛風動證的代表方是:()

A.大蓁艽湯B.牽正散C.鎮(zhèn)肝熄風湯D.天麻鉤藤飲

16.倡導中風病“非風”學說的醫(yī)家是:()

A.葉天士B.李東垣C.張景岳D.劉河間

17.心脾兩虛不寐的舌脈象是:()

A.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B.舌尖紅、舌苔薄黃,脈細數(shù)C舌淡苔薄,脈細無力D.舌淡,脈弦細

18.李某,女,28歲,心煩不寐,胸悶脘痞,頭重目眩,口苦,噯氣,泛惡,舌紅,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代表方是:()

A.龍膽瀉肝湯B.朱砂安神丸C.黃連溫膽湯D.黃連阿膠湯

19.中風病急性期是指:()

A.發(fā)病后兩周或至1個月以內(nèi)B.發(fā)病兩周或1個月以后C.發(fā)病后三天以內(nèi)D.發(fā)病一周以內(nèi)

20.脾胃虛寒型胃痛的治療宜選用:()

A.益胃湯合芍藥甘草湯B.良附丸C.黃芪建中湯D.失笑散合丹參飲

21.腹痛的治療大法是:()

A.通B.瀉C.補D.清

22.瀉下物清稀,或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納少,舌苔白膩,脈濡緩者,治法是:()

A.清熱利濕B.消食導滯C.溫補脾胃,固澀止瀉D.散寒化濕

23.瀉下急迫,瀉而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此證屬于:()

A.寒濕內(nèi)盛B.濕熱傷中C.食滯腸胃D.肝氣乘脾

24.治療風水相搏型水腫首選方是:()

A.越婢加術湯B.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C.胃苓湯合五皮飲D.疏鑿飲子

25.身目俱黃,黃色欠鮮明,身熱不揚或無熱,頭身困重,胃脘痞悶,嘔惡納呆,厭食油膩,腹脹便溏,小便短少而黃,口粘,舌苔厚膩微黃,脈弦滑或濡數(shù)。治療的主方是:()

A茵陳蒿湯B.大柴胡湯C.茵陳四苓湯D.茵陳術附湯

26.口渴多飲,煩熱汗出,口干舌燥,尿頻量多。舌邊尖紅,舌苔薄黃少津,脈洪數(shù)。病屬消渴,辯證為:()

A.肺熱津傷B.胃熱熾盛C.腎陰虧虛D.陰陽兩虛

27.治療氣淋的代表方是:()

A.八正數(shù)B.六磨湯C.沉香散D.石葦散

28.行痹的臨床特征是:()

A.關節(jié)酸痛,游走不定,惡風B.關節(jié)冷痛較劇,痛有定處,遇寒痛增,得熱痛減C.關節(jié)疼痛重著,痛有定處,肌膚麻木,手足沉重D.關節(jié)灼熱紅腫,疼痛劇烈,得冷較舒。

29.外感風寒頭痛的主方是:()

A.芎芷石膏湯B.羌活勝濕湯C.荊防敗毒散D.川芎茶調(diào)散

30.顫證的主要表現(xiàn):()

A.肢體抽動B.頭搖肢顫C.肢體麻木D.肢體無力二、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在備選答案中有2~5個是正確的,將其全部選出并將他們的標號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或漏選均不給分)

1.水腫的基本病機是:

A.肺失通調(diào)B.脾失轉(zhuǎn)輸C.腎失開合D.膀胱氣化不利E.肝氣郁滯

2.心悸心脾兩虛證的主要癥狀:

A.心悸氣短B.惡聞聲響C.面色無華D.納呆食少E.頭暈目眩

病史:訴心前區(qū)悶痛反復發(fā)作三年余。每逢勞累則誘發(fā),但自服“消心痛”等藥可緩解。近周來因工作繁忙而覺胸部陣陣隱痛,胸悶氣短,心中動悸,神疲懶言,倦怠乏力,易汗出,舌質(zhì)淡紅,舌體胖且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細。

要求:寫出疾病診斷(1分)、證候診斷與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藥物與用量、煎服法(1分)。

3.某男,53歲,干部。

病史:平時嗜食肥甘厚味,常酗酒,一年來出現(xiàn)多食易饑,近三個月來上癥加重,并覺口渴欲飲,尿多,大便干結難解,體重下降,2個月內(nèi)體重下降6kg,舌質(zhì)紅,苔黃,脈滑數(shù)有力。

要求:寫出疾病診斷(1分)、證候診斷與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藥物與用量、煎服法(1分)。

1.診斷:胃痛(濕熱中阻)

分析:根據(jù)患者胃脘部灼熱疼痛6天的表現(xiàn)故診斷為胃痛。由于患者平素嗜食辛辣,長期喝酒,而致脾胃損傷,濕濁內(nèi)生,蘊而化熱,加上因連續(xù)喝酒3天,更傷脾胃,濕熱壅阻于胃,氣機不利而導致胃痛?;颊呶鸽渥茻崽弁?,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飲,頭重肢困,納呆惡心,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象濡數(shù)者,均屬濕熱中阻證。由于濕熱壅阻于胃,氣機不利,故胃脘灼熱疼痛。濕熱上蒸,則口苦。濕熱內(nèi)蘊,津不上承,則口渴而不欲飲。濕熱中阻,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故肢倦乏力,納呆惡心。濕邪外犯肌表,上蒙清竅,故頭重肢困。濕熱下注,故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象濡數(shù)均為濕熱內(nèi)盛之象。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方藥:清中湯加減:黃連10g梔子10g白豆蔻6g制半夏12g茯苓15g陳皮6g甘草6g日一劑,水煎服。中醫(yī)內(nèi)科學題庫(第11套)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

1.B2.C3.D4.D5.C6.A7.A8.A9.C10.D11.B12.C13.C14.D15.C16.C17.C18.C19.A20.C21.A22.A23.B24.A25.C26.A27.C28.A29.D30.B二、多項選擇題

1.ABCD2.ACDE3.ABC4.ABCD5.ABC6.ABCE7.ABCD

8.ACD9.BD10.ABDE11.ABC12.ABCD13.ACD14.ABC15.ABCD16.ABDE17.ACDE18.ABCD19.BCD20.BCDE三、填空題

1.時行病毒清熱解毒

2.夏秋之交腸腑

3.心脈痹阻病位在心肝脾腎

4.內(nèi)傷積損勞欲過度飲食不節(jié)情志所傷氣虛邪中

5.口鼻諸竅前后二陰肌膚

6.正虛邪實

四、名詞解釋

1.感冒是感觸風邪或時行病毒,引起肺衛(wèi)功能失調(diào),出現(xiàn)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等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外感病。

2.癎病系指臟腑受傷,神機受累,元神失控所致,以突然意識喪失,發(fā)則仆倒,不省人事,兩目上視,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時蘇醒,一如常人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發(fā)作性疾病。

3.膽脹是指膽腑氣機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脅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病證。

4.癃閉是由于腎和膀胱氣化失司而導致尿量減少,排尿困難,甚則小便閉塞不通為主癥的一種病證。其中又以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者稱為“癃”;以小便閉塞,點滴全無,病勢較急者稱為“閉”。癃和閉雖有區(qū)別,但都是指排尿困難,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多合稱為癃閉。

5.肥胖是由于多種原因?qū)е麦w內(nèi)膏脂堆積過多,體重異常增加,并伴有頭暈、乏力、神疲懶言、少動氣短等癥狀的一類病證。五、是非題

1.對2.對3.對4.錯5.錯6.對7.對8.錯9.錯10.對六、病例分析題

1.診斷:濕阻(濕困脾胃)

分析:長期涉水作業(yè),正值陰雨季節(jié),外濕侵襲,內(nèi)困脾胃,致使升降失常,運化不健,故胸悶腹脹,納食不香,口中粘膩無味,便溏;濕為陰邪,其性重濁,流注肢體,阻遏清陽,故肢體困倦而重,嗜睡,頭重如裹;舌苔白膩,脈濡滑為濕邪內(nèi)困之象。

治法:芳香化濕。

方藥:藿香正氣散加減:藿香12g紫蘇10g陳皮9g白芷12g厚撲10g法夏12g白術12g茯苓15g桔梗9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劑

2.診斷:胸痹(氣陰兩虛)

分析:年過半百,腎氣漸虛,腎陽虛衰不能鼓動五臟之陽,引起心氣不足,血脈失于溫煦,鼓動無力而痹阻不通,發(fā)為胸部陣陣隱痛,胸悶氣短,心中動悸;心氣不足,機能活動衰減,故神疲懶言,倦怠乏力;衛(wèi)外不固,則易汗出;舌質(zhì)淡紅,舌體胖且邊有齒痕,脈虛細為氣虛,氣血不充之象。

治法: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脈。

方藥:生脈散合人參養(yǎng)榮湯:人參10g黃芪30g炙甘草10g桂枝9g

丹參12g大棗10g當歸9g麥冬15g五味子6g陳皮10g川芎10g熟地15g茯苓10g赤芍10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