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地貌1的資料_第1頁
海岸地貌1的資料_第2頁
海岸地貌1的資料_第3頁
海岸地貌1的資料_第4頁
海岸地貌1的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海岸地貌1的資料第1頁/共54頁第一節(jié)

海岸動力作用海岸帶的主要動力過程包括:波浪作用潮汐作用海流作用第2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1波浪及其要素)

波浪的概念:

風(fēng)吹過海面時,通過壓力和摩擦作用將能量傳遞給海水,使海水質(zhì)點離開平衡位置作圓周運動,海面隨之發(fā)生周期性的起伏。這種海面周期性的起伏,就是波浪。波浪要素:

波峰與波峰線,

波谷與波谷線,

波長(L),

波高(H),周期(T),波速(C),

波射線

第3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1波浪及其要素)

第4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1波浪及其要素)

第5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2深水波及其特性)

深水波的概念:

在水深大于二分之一波浪波長的水域傳播的波浪稱為深水波。由于水深較大,海水質(zhì)點的運動不受海底地形的影響。第6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2深水波及其特性)

深水波的波形:

第7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2深水波及其特性)深水波的水質(zhì)點運動第8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2深水波及其特性)深水波的傳播

第9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2深水波及其特性)深水波的傳播

第10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2深水波及其特性)

波浪的能量:E=K1LH2/TE:波浪的能量K1:常數(shù),在深水區(qū)為0.0625g0.125gL:波長H:波高T:周期

由此可以看出波浪能量的大小決定于波浪的大小,特別是波高的大小。

第11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3淺水波及其變形)

淺水波的概念:

當(dāng)外海的波浪進入水深小于其波長二分之一的水域時,海水的波動觸及海底,水質(zhì)點與海底相互作用,波浪特點和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這種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的波浪稱為淺水波。第12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3淺水波及其變形)

淺水波的變形與波浪破碎A:

第13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3淺水波及其變形)

淺水波的變形與波浪破碎B:

第14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3淺水波及其變形)

波浪破碎:

第15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3淺水波及其變形)

波浪的折射A:

當(dāng)傳播方向與海岸線向斜交的波浪進入淺水區(qū)后,由于海底的摩擦作用,首先進入淺水區(qū)的部分傳播速度變慢,從而產(chǎn)生波浪波峰線出現(xiàn)與海岸線相平行的趨勢。波浪波峰線在近岸地帶發(fā)生的這類變化現(xiàn)象稱為波浪的折射。第16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3淺水波及其變形)

波浪的折射B:

第17頁/共54頁1.1波浪作用

(1.1.3淺水波及其變形)

波浪的折射:

第18頁/共54頁1.2潮汐作用

潮汐的概念:

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發(fā)生的海面周期性垂直漲落和水平流動,稱為潮汐。習(xí)慣上,周期性的海面漲落稱為潮汐,周期性的海水流動稱為潮流。潮汐要素:高潮:潮汐引起的海面上漲的最高位置。低潮:潮汐引起的海面降落的最低位置。漲潮:由低潮到高潮的海面上漲過程;所需要的時間稱漲潮時。落潮:由高潮到低潮的海面下降過程;所需要的時間稱落潮時。潮差:相鄰高潮與低潮之間的海面高度差。第19頁/共54頁1.2潮汐作用

第20頁/共54頁1.2潮汐作用

潮汐的特征:

一個潮汐周期大約為12小時26分;在寬闊的大洋上,潮差很小,理論上為78cm,在太平洋中部僅為50cm。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地形條件下,如喇叭形的海灣地區(qū),潮差可以達到很大,錢塘江最大潮差可達8米,世界上最大的潮差可達20米。潮汐的在海岸帶的作用:擴大波浪作用的范圍搬運波浪作用形成的泥沙侵蝕海底和海岸第21頁/共54頁1.3海流作用

海流的概念:

海水有規(guī)律的水平流動,稱為海流。海流的形成原因:

漂流:由行星風(fēng)系形成的;

密度流:由海水密度差異造成的。海流的作用

搬運波浪作用形成的泥沙侵蝕海底和海岸

由于大部分海流從海洋到達海岸帶沿途受海底摩擦、地形阻礙以及波浪和潮汐的頂托,其能量已經(jīng)非常微弱,對海岸地貌的塑造作用不及波浪和潮汐作用強。第22頁/共54頁第二節(jié)

海岸地貌在波浪、潮汐等海岸帶動力過程作用下,可以形成:海岸侵蝕地貌海岸堆積地貌

第23頁/共54頁2.1海岸侵蝕地貌

(2.1.1海岸侵蝕作用)

海岸帶的侵蝕作用主要是暴風(fēng)浪的產(chǎn)物,普通的波浪一般只起經(jīng)常的修飾作用。海水的侵蝕主要是通過如下過程完成的:沖蝕作用:

波浪水體的海岸的直接沖擊、拍打。據(jù)計算,L=50米,H=6米的波浪對巖壁施加的壓力可達48噸/米2。波浪破碎時被卷入壓縮的空氣也有強大的破壞力。磨蝕作用:海水?dāng)y帶的沙礫碎屑對巖石和碎屑的磨損和破壞。溶蝕作用:因海水對巖石的溶解而造成的破壞。第24頁/共54頁2.1海岸侵蝕地貌

(2.1.2海岸侵蝕地貌A)

海岸帶的侵蝕地貌包括:海蝕崖海蝕穴與海蝕洞海事拱橋海蝕柱海蝕臺與海蝕階地第25頁/共54頁2.1海岸侵蝕地貌

(2.1.2海岸侵蝕地貌B)

第26頁/共54頁2.1海岸侵蝕地貌

(2.1.2海岸侵蝕地貌C)

第27頁/共54頁2.1海岸侵蝕地貌

(2.1.2海岸侵蝕地貌D)

第28頁/共54頁2.1海岸侵蝕地貌

(2.1.2海岸侵蝕地貌E)

第29頁/共54頁2.1海岸侵蝕地貌

(2.1.2海岸侵蝕地貌F)

第30頁/共54頁2.1海岸侵蝕地貌

(2.1.2海岸侵蝕地貌G)

第31頁/共54頁2.1海岸侵蝕地貌

(2.1.2海岸侵蝕地貌H)

第32頁/共54頁2.1海岸侵蝕地貌

(2.1.2海岸侵蝕地貌I)

第33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波浪、潮流和海流等搬運的泥沙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在海岸帶其他地方堆積下來形成的地貌稱海岸堆積地貌。

海岸帶的泥沙運動可以分解為兩種運動形式:泥沙橫向移動:泥沙運動方向垂直于海岸線泥沙縱向移動:泥沙運動方向平行于海岸線

下面分別介紹這兩種泥沙運動形成的地貌。第34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1泥沙橫向移動形成的地貌波浪作用下海岸泥沙的移動:

在坡度均一、泥沙顆粒大小完全一樣的一個理想海岸帶上,受波浪的作用泥沙是否運動?決定于波浪水質(zhì)點的運動速度是否大于泥沙顆粒的起動速度。由于岸坡上的泥沙顆粒向海運動和向岸運動需要克服的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泥沙向海運動與向岸運動的起動速度相異,致使海岸帶不同部位的泥沙靜移動方向也不同。上部的泥沙靜相岸運動,下部的泥沙靜向海移動,中部某一部位的泥沙只做往復(fù)運動,不發(fā)生靜位移。第35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1泥沙橫向移動形成的地貌中立線:

在坡度均一、泥沙顆粒大小完全一樣的一個理想海岸帶上,一個波浪周期內(nèi)泥沙向岸運動距離與向海運動距離相等的點,稱為中立點。海岸帶上眾多中立點的連線稱為中立線,在中立線上泥沙只做往復(fù)運動,不發(fā)生靜位移。第36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1泥沙橫向移動形成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貌包括:水下堆積階地海灘與濱岸堤水下沙壩離岸堤與瀉湖

第37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1泥沙橫向移動形成的地貌水下堆積階地

第38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1泥沙橫向移動形成的地貌2.海灘與濱岸堤

第39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1泥沙橫向移動形成的地貌3.水下沙壩

第40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1泥沙橫向移動形成的地貌4.離岸堤與瀉湖

第41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1泥沙橫向移動形成的地貌4.離岸堤與瀉湖

第42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1泥沙縱向移動形成的地貌波浪作用下海岸泥沙的縱向移動:

當(dāng)波浪運動的方向與海岸線不垂直時,處于中立線上的泥沙將完全進行縱向移動;處在中立線以上的泥沙在發(fā)生向岸運動的同時,也進行縱向移動;處在中立線以下的泥沙在發(fā)生向海運動同時,進行縱向移動。

在波浪和海流作用下,有著大致相同方向和穩(wěn)定能量的大量泥沙沿岸運動,稱為海岸泥沙流。

第43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2泥沙縱向移動形成的地貌波浪作用下海岸泥沙的縱向移動:

第44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2泥沙縱向移動形成的地貌波浪作用下海岸泥沙的縱向移動:

第45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2泥沙縱向移動形成的地貌波浪作用下海岸泥沙的縱向移動:

第46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2泥沙縱向移動形成的地貌泥沙縱向移動參數(shù):泥沙流強度: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單位斷面的泥沙量。泥沙流容量:單位時間內(nèi)波浪所能搬運的最大泥沙量,也稱波浪的挾沙力。飽和度:泥沙流強度與泥沙流容量之比。

當(dāng)飽和度等于1時,泥沙流既不侵蝕也不堆積;

當(dāng)飽和度大于1時,泥沙流堆積;

當(dāng)飽和度小于1時,泥沙流侵蝕。由此可以看出,泥沙流是否發(fā)生堆積,決定于泥沙流強度(泥沙多少)和泥沙流容量。當(dāng)泥沙流強度一定時,主要決定于泥沙流容量。泥沙流容量與波浪作用力(海流作用力)和泥沙運動速度有關(guān)。當(dāng)波浪作用力(海流作用力)一定時,就決定于泥沙運動速度,這時泥沙運動速度決定波浪波射線與海岸線之間的夾角。理論上夾角為450時,泥沙運動速度最大,泥沙流容量最大。第47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2泥沙縱向移動形成的地貌泥沙運動速度和波浪與海岸線夾角之間的關(guān)系:

L:水下岸坡坡腳至岸邊的距離則:代表波浪能量的線段

PF=K/TF(K為常數(shù))而:波浪在淺水中的傳播距離

TF=L/SinA故:PF=K*SinA/L在波浪作用下泥沙縱向移動的距離

FR=PF*CosA=K*SinACosA/L=K*Sin2A/2L要使得FR最大,Sin2A=1所以:在A=450時,泥沙運動距離最遠。當(dāng)波浪

與岸線的夾角小于或大于450時,將發(fā)生堆積。第48頁/共54頁2.2海岸堆積地貌

2.2.2泥沙縱向移動形成的地貌泥沙的縱向移動形成的地貌:鑲岸地貌(凹岸填充)接岸地貌(凸岸堆積)封岸地貌

第49頁/共54頁2.2海岸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