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輔導(插圖版)內容_第1頁
心理健康輔導(插圖版)內容_第2頁
心理健康輔導(插圖版)內容_第3頁
心理健康輔導(插圖版)內容_第4頁
心理健康輔導(插圖版)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63第一單元會自識的我主題一:識得廬山真面目【活動理念】自我意識是指個人對自己的各種身心狀況以及周圍環(huán)境之間關系的認識和體驗。高中生的年齡階段正處于自我意識高度發(fā)展的時期,他們急切地關注自我,探索自我,規(guī)劃自我,但他們對自我的認識容易趨向夸張、片面和膚淺。針對高中生自我意識的上述特點,引導他們學會從不同角度和途徑來認識自我,有助于學生的自我意識均衡的向著成熟發(fā)展?!净顒幽繕恕?、讓學生了解正確認識自我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學會通過不同的途徑來完善對自己的認識,并能在今后的實踐中主動發(fā)展并樹立起積極的自我概念?!净顒又仉y點】:重點:幫助學生了解認識自我的幾種角度或途徑。 難點: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通過不同的途徑完善對自己的認識,發(fā)展積極的自我概念。【活動準備】:“完成句子游戲”紙每人一張,“自我分析表”每人一張;《我眼中的小組成員》、《小組成員眼中的我》表格每人一份?!净顒有问健浚郝牴适?,自我分析、小組討論。【活動過程】:一、聽故事導入主題很高興又和大家相聚在心理輔導活動課上。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個怎樣的話題呢?不急,先讓我們來聽一個故事:1、老師講故事:張偉的煩惱張偉是高二理科班學生,近來他覺得特別苦惱。原來高一時,他是班上的佼佼者,每次考試都在前5名,無論文理科成績都比較好。高一末文理分科時,他一時拿不定主意,因為從文理成績上看自己比較平均,后來想想考大學時理科的前景似乎更為光明,他就選擇了理科。沒想到讀高二后,雖然自己仍像以前那樣努力,但自己在理科班的成績卻逐步下滑,正在逐步退出優(yōu)秀生的行列,而且他對理科學習越來越失去興趣和信心,對政史科目的興趣越來越濃,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后來,同時教文科班的政治老師說他雖然花的時間和精力相對文科生少,但他的文科成績卻比絕大部分文科生還要優(yōu)秀。他開始懷疑自己選擇錯了。這時,他又得知自己心儀的某大學法學專業(yè)只招文科生,他更加懊悔自己當初的選擇。現在,他越來越沉默,還常常走神,不知道現在改選文科還來不來得及!2、學生討論:學生邊聽故事邊思考三個問題:(1)張偉為什么苦惱?(2)造成張偉目前窘境的原因是什么?(3)張偉的故事對你有何啟發(fā)?二、認識自我的重要性1、學生討論:認識自我有什么重要意義?2、教師總結:我國古代哲人早就提出了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如孫子的“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認識自我又有什么重要意義呢?其一:認識自我才能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如,故事中的張偉由于開始時不甚明了自己的學科興趣及自己的大學專業(yè)志向的要求等錯選了理科,后來在高二就讀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興趣及特長更傾向文科,而自己喜歡的某大學專業(yè)又只招文科生,這讓張偉對自己當初的選擇感到非常后悔。張偉的故事告訴我們,準確地認識自己有多么重要。如果能做到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能力、興趣、潛力等等,我們的人生發(fā)展就會少走幾遭彎路,就會發(fā)展得更為順利。當人真正認識了自己時,就可以回答“我是誰”、“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夠做什么”、“我要做怎樣一個人、過怎樣一種生活”這些問題,也就在人生的各個路口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其二:認識自我才能克服別人對自己不客觀不公正的評價,保持心理健康。人的很多心理困惑都源于自我的迷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就必須客觀的認識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客觀的認識自己的能力、興趣、潛力,把握自己的方向,不后悔自己的選擇,不嫉妒別人的成就。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努力拼搏,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也只有自知的人,才能夠成為獨立和自信的人。三、活動體驗,認識自己(一)學會自我反?。ㄗ栽u法)我們該如何認識自己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問問自己:“我是誰?”這就叫做自我反省?,F在讓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看看能不能幫你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1、完成句子游戲 (規(guī)則:請每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以“我是——”為結構的20個句子,通過此句式來描述自己。)如:我是一個熱情開朗的人。(先完成的同學不妨和同伴交流分享一下,看看他們的自我描述是怎樣的,當然前提條件是同伴不介意。)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自己的20句,請大家拿出“自我分析表”,按要求填寫。2、自我分析請仔細分析所寫的20個句子,依據下列提示給予分類(只填序號)。A.表面性的句子有:(例如:我是一個高一學生)B.能反映內心世界的句子有:(例如:我是一個充滿自信的人)C.正面評價的句子有:(例如:我是個善良的女孩)D.消極評價的句子有:(例如:我是個比較頹廢的人)3、教師說明如果在你的自我描述20句中,A類多于B類,說明你對自己的認識不夠深刻,比較表面化,希望這些同學以后能多關注一下自己的性格、能力、興趣等內在表現;如果C類多于D類,則說明你對自己有比較積極的認識,反之,則說明你對自己的認識不夠積極,以后應注意去發(fā)現自己的亮點(優(yōu)點、長處等)。4、教師總結:經常對自己進行反省,問問自己:我實際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應該是怎樣一個人?我將會是怎樣一個人?相信我們能更好地認識自己繼而完善自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二)學會照鏡子——通過他人評價來認識自己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馬來西亞諺語)。很多時候,僅僅靠自我反省,我們還無法準確地認識自己,這時,我們需要一面鏡子來照一照。1、活動:我像——(植物/動物)(1)首先小組成員(6個為一組)確定好自己在小組中的序號A、B、C、D、E、F;然后憑著大家平常的相互了解,分別用一種植物或動物來形容小組成員,將結果填充到表《我眼中的小組成員》中去。把別人給自己的評價填寫在表《小組成員眼中的我》中。(2)全部寫好后,討論交流,為什么這樣比喻?相互給出理由?;顒右螅罕局撠煛⒄嬲\、欣賞、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來完成這個活動。表《我眼中的小組成員》(包括我自己)ABCDEF植物/動物表《小組成員眼中的我》(包括我自己)ABCDEF植物/動物2、全班分享(1)別人怎么形容你的?你最認同哪種比喻和說法?(2)你怎么形容自己的?這和別人的形容一致嗎?3、教師總結: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于自己的認識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更需要“別人”這面鏡子來豐富和完善對自己的認識。當然,鏡子也有歪曲的情況,別人對我們的認識也不一定完全客觀、準確,但在分析他人對我們的評價時,有四點值得我們注意:(1)要特別重視與自己關系比較親密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如父母、教師、接觸比較多的同學。(2)要特別重視那些人數眾多、異口同聲的評價,一般而言,這樣的看法有較大的真實性和客觀性。(3)既要重視與自己觀點一致的意見,又要重視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意見。(4)要注意開放自我,多與別人交往,讓別人更多地了解自己,他們的態(tài)度和評價對認識自己就會具有更大的價值。四、真情寄語結束課堂一個偉人曾說:你不是宇宙的主宰,你是自己的主宰,每個人都希望成為自己的主宰,但是請記?。赫嬲闹髟鬃约阂獜恼J識自己開始。心理作業(yè)——尋找屬于你的成語找出5個成語來形容一下你這個人,其中一個形容自己的長相,一個形容自己的性格,一個形容自己的優(yōu)點,一個形容自己的缺點,最后一個描繪自己的理想。 主題二:支起心中的杠桿【活動理念】自信是人們成長與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表面上看來,高中生自視清高,但深入他們內心就會發(fā)現,對自己的評價總是在自卑與自負這兩個極端搖擺,尤其容易停留在自卑這個點上。因此,應該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净顒幽繕恕吭鲞M學生對自信內涵的認識和了解,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提高自信的技巧與方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自信在自我發(fā)展中的作用,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净顒訙蕚洹孔孕判臏y試卷,相關故事,與學生數一致的花生。【活動過程】一、熱身活動,引入主題(在5秒鐘內,學生能擊掌多少下?) 1、學生活動:(1)5秒中拍掌,先估計一下自己能拍多少下?現場采訪幾個學生。(2)看最多可以拍多少下,找出最多的一名,找出破紀錄的同學。 2、教師小結:人人都想成功,人人都在追求成功,可又有多少人相信自己會成功呢?你相信自己嗎?哪怕一時半會兒敲不開成功的門,你也愿意給自己機會長敲嗎?古希臘最偉大的科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堅實的支點,我便能移動地球!”地球不需要我們去移動但在每個人的心中,都需要這樣一個支點,那就是自信。擁有成功,首先要擁有自信!二、自信的力量1、講故事: 大西洋上的壯舉德國精神科專家、醫(yī)學博士林德曼獨自駕著一葉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涌的大西洋,他在進行一次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心理學實驗,他要驗證一下自信的力量。林德曼博士認為,一個人只要對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機體的健康。當時,德國舉國上下都關注著獨舟橫渡大西洋的悲壯冒險,因為已經有一百多名勇士相繼駕舟均遭失敗,無人生還。林德曼博士認為,這些遇難者首先不是從生理上敗下來的,主要是死于精神崩潰、恐慌與絕望,所以他決定親自駕舟,驗證自己的推斷。在航行中,林德曼遇到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多次面臨死亡,有時真有絕望之感。但只要這個念頭一涌現,他馬上就大聲自責:懦夫,你想重蹈覆轍,葬身此地嗎?不,我一定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在經歷千辛萬苦之后,他終于勝利度過了大西洋,成為第一名獨舟橫越的勇士。(橫渡大西洋)2、學生討論:林德曼的故事對你有何啟發(fā)?3、教師引導:林德曼在談到自己成功的體會時說:“我從內心深處相信一定會成功,這個念頭在艱難中與我自身融為一體,它充滿了周身的每個細胞。林德曼的實驗表明:人的精神狀態(tài)確有難以估計的作用,不論在怎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只要相信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就能激發(fā)人的潛能,增強人的意志力,促使人獲得成功。三、認識自信(在自卑和自負的比較中認識自信)1、老師講故事:案例1:楚楚現在正讀高一,平時她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很少表現自己的能力、表達個人見解。星期一的班會上,老師組織大家討論如何建設班集體,楚楚想:應該搞些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同學之間會加深友誼,加強了解,有利于形成班級良好的凝聚力。可是身邊的同學說:“應該先定好班規(guī),選出得力的班干部?!彼宦犛X得這才是高明的建議。相比之下,自己的意見太膚淺了,后來輪到她發(fā)言時,她退縮了,只是搖搖頭,輕聲說:“不知道?!卑咐?、琳琳是學校舞蹈隊的領隊,她不僅跳舞好,而且人長的也漂亮,學習成績也不錯,被很多人稱為才女??墒?,那天卻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周三下午第八節(jié)課,舞蹈隊的成員都要在音樂教室練習舞蹈。這天,舞蹈老師因為有點事不能按時來,讓琳琳帶領其他同學一起練習。大家快樂的練習著,其中有一個姿勢,琳琳和曉雯爭執(zhí)起來。琳琳說:“右手放在頭上才標準。”別的同學也你一言,我一語,不過都贊同曉雯的意見。琳琳勢單力薄,但仍然固執(zhí)己見,和她們爭論。直到舞蹈老師的到來才結束了這場無謂的爭論。老師宣布支持曉雯的意見。但琳琳不服了,他和老師爭論,認為她那樣做動作才更美一些。老師生氣了,當著其他同學,給她一個“自以為是”的評語。琳琳怒不可遏。氣呼呼地跑回了教室。2、學生分組討論:(1)楚楚和琳琳的表現是自信嗎?結果如何?(2)你在生活中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嗎?你是怎么做的?3、教師小結自負和自卑都是自信的誤區(qū)。自卑的人不相信自己的潛力,過低地估計自己,即使能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自負的人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往往過高估計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四、自信測試你是一個自信的人嗎?通過這一測試,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自信力狀態(tài)并予以適當調整(也可安排學生課前完成這一測試)。心理測驗:你的自信心如何?(請回答“是”或“否”)1.你是否常常突然感到疲勞?2.你是否常常懷疑自己沒鎖上門?3.你是否常常無緣無故的感到不愉快?4.有人突然拜訪你時,你是否很難產生興趣感?5.有時候,當電話鈴響時,你是否感到害怕?6.你是否常做夢?7.你是否能迅速做出某種決定?8.如果你發(fā)現自己的衣服上有污點,并且只好那樣穿著去某處,你是否感到不愉快?9.你是否喜歡結交新朋友?10.你是否常有這種情況,在即將上車去休假前,你突然又不想走了。11.你是否在深夜感到太餓而醒來?12.你有時是否想獨自一人留在一個地方?13.如果你一個人進了飯店,飯店前坐著幾位顧客,那里還有空位子,你是否坐到那里去就餐?14.在自己的行為中,你是否主要按別人期望你要做的那樣去做?計分方法:對1、2、3、4、5、10、11、14各題答“是”,每題得一分;對6、7、8、9、12、13各題答“否”,每題得一分,即最多可得14分。分數解釋(僅供參考):如果你得零分,說明你過分自信;如果你得分在1~4之間,說明你比較自信;如果你得分在5~8之間,說明你十分明顯的表現出自信;如果你得分在9~12之間,說明你很需要增強自信心;如果你得分在13~14之間,也許你在未預見到情境之前會感到害怕,在進行某種競賽時,即使能得勝,你也首先懷疑和擔心。五、建立自信的方式方法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經驗中逐漸形成和發(fā)展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建立起自信心。而要建立自信,首先要學會正確的認識自己。(一)找出不自信的原因1、聽錄音《不想上學的王珂》王珂現在正讀高一。近來,他經常不想上學,還獨自一個人默默地流淚。雖然在剛剛結束的校辯論賽中她獲得了最佳辯手的稱號;雖然她的文采被語文老師當眾表示欣賞,她的作文常常被當作范文讓大家學習......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她不想和同學們交往,她上課常常注意力不集中,這讓她的父母和老師都非常憂慮。王珂到底怎么啦?在她的一篇作文中,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拔艺婧蠡趤砩蠈W,現在的我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沒有,簡直一無是處、糟糕透頂。我也曾經優(yōu)秀過,我也曾經是老師的寵兒。在小學和初中,我是那么優(yōu)秀。那時的我考試從未出過前三名。如此的輝煌怎么說沒就沒了呢?昨日的風采為什么消失得這么快呢?在第一次月考中我的成績排在了班級第25名,連自己最有實力的物理也不過得了75分,初中時學校遠不如自己的那個男生,竟然還排在了第十名。我好沒面子,我辜負了老師和同學們,他們該怎樣看我?我感到無比的自卑,我還能找回昔日的自己嗎?”2、小組討論(1)王珂為什么不想上學?(2)王珂真的一無是處、糟糕透頂嗎?(3)王珂為什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糟糕透頂?(4)王珂的故事對你有何啟發(fā)?3、教師小結王珂由于在原來的群體中表現得相對出色、出眾,在新的群體中學習上暫時落后,給她帶來了巨大的落差感。換言之,她已習慣了做羊群里的駱駝,她沒有信心,也不甘心去做駱駝里的小羊。這種變化使她對自己的評價出現了偏差,她夸大了自己的不足,卻縮小了自己的某些“出色”,給自己戴了一頂“一無是處、糟糕透頂”的帽子。這些字眼其實都與王珂的真實情況不符,這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就是這些不合理的信念導致王珂自信的喪失,因此,我們應學會全面、客觀的評價自己。(二)學會只做自己(1)游戲:我的花生●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個花生?!裾埫總€學生好好觀察自己的花生?!裥〗M活動。小組成員把花生放在一起,請每個人認領自己的花生?!袢喾窒碓诨顒又械母惺?。(2)教師小結在剛才的活動中,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雖然看似有點相像,但實際上每個花生都是唯一的、獨特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跟花生一樣,都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稀世之寶。因此,我們要有這樣的自信:我是人類中獨一無二的一分子,不想成為任何人,也沒有任何人能代替我,這個世界會因我的存在而增添一分色彩,正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你只是你“自己”,學會用“自己的”標準衡量自己,努力找準自己的位置,生命將大放異彩。(三)要學會自我激勵。(四)說話時正視別人(五)為自己確立目標,有計劃地去做并做成。 (六)按赫巴特的話去做。“當你出門時,請把下頜收進,額頭抬高,肺部吸滿空氣,加快腳步;碰著朋友,含笑地向他打個招呼;和人握手時要精神飽滿,不要怕被人誤解;做事必須打定主意,不要常常改變方向,一直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把你的心完全放在你所希望的光明而偉大的事情上去”。六、拓展訓練1、優(yōu)點轟炸。小組活動。根據心理測驗的成績分組,6~8人一組,分組時保證每組都有一位或幾位得9分以上的學生?;顒觾热菔牵信e出本組在心理測試中得9分以上的學生身上的兩個最突出,最值得肯定的優(yōu)點。寫完后,依次請這位同學站到中間,彎腰,兩手扶住膝蓋,其他同學將右手放在他的背上,傳遞給它支持的力量,齊聲說:“某某同學,你很不錯!某某同學,你真的很不錯,某某同學,你真的真的很不錯!”然后將紙條交給他,依次進行。(此活動的目的是讓這些缺乏自信的學生重拾自信。)2、接龍游戲。每個學生依次站起來大聲說“我能行!我對自己——有信心?!钡诙卧獣{適的我主題三:學會適應高中生活【活動理念】進入高一,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發(fā)生較大變化,對剛從初中升入高中的學生提出新的適應要求。同時,他們的心理也常常面臨著過渡過程中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及時的幫助他們調整自我,盡快適應環(huán)境?!净顒幽康摹?、幫助學生認識初中高中的不同之處,了解自身的心態(tài),更好的完成角色轉換。2、使學生明確適應高中的學習和生活的策略和方法?!净顒有问健坎扇『献魈骄康膶W習方式,個人發(fā)言,小組討論,交流溝通。【活動過程】一、熱身活動: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總要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在家庭父母面前,你是(兒子,女兒)角色;在爺爺奶奶面前,你是(孫子、孫女)角色;在學校老師面前,你是(學生)角色;在商店購物時,你是(顧客)角色;在公交車上,你是(乘客)角色;在同伴面前,你是(普通同齡人)角色;在你的兒子面前,你是(父親,母親)角色;在你的兒子的兒子面前,你是(爺爺,奶奶)角色;這些角色可不可以互換?比如在同伴面前,你扮演老子角色?為什么不可以交換角色?小學階段,你扮演兒童角色,用兒童思維生活;初中階段,你扮演少年角色,用少年思維生活;高中階段,你就要扮演青年角色,學會用青年思維生活。目前的你處于少年轉向青年階段,角色過渡的如何?換句話說,目前高中生這個新角色扮演的如何?適應嗎?二、點擊現實,心靈激蕩1、心理活動直播一當你收到高中的入取通知書的時候,你有什么想法?(預料可能出現的情況:(1)明天我要上高中了。我會遇到什么樣的同桌呢?(2)在新學校,我該遇到什么樣的新朋友呢?(3)課程突然增多了許多,到底哪一科最重要呢?(4)高中優(yōu)秀生很多,我該怎么做呢?等等)教師總結:各種想法、猜想和問題都屬于正常的。2、心理活動直播二(1)當你穿上軍訓服裝,和新同學,新老師一起開始軍訓,你有什么感想呢?(2)你知道我們學校軍訓的目的嗎?(請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學校對新生進行軍訓,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軍訓與教育強化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觀念;二是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培養(yǎng)吃苦耐勞和艱苦樸素的作風及意志力等,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3、小組討論:(1)高中與初中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2)你對高中的感覺是什么?請大家談談(要求學生暢所欲言)高興的事:不滿意的事:其他:4、心靈交流互訪學生針對“高中與初中有什么本質不同”發(fā)言。教師總結:高中與初中有本質的不同,主要有四點。一是與初中相比,高中的環(huán)境有什么變化?二是與初中相比,高中的學習內容有什么不同?三是與初中相比,高中的學習方法有什么特點?四是與初中相比,高中教師的管理有什么不一樣?5、心靈感悟師:高中與初中有這么多的不同,要想自己在新的環(huán)境中不斷進步、健康成長,就要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由初中步入高中,會出現以下不適應現象(先讓學生談,后指導)。如:(1)有的對教師的講課不適應。如,“講得太快了”(2)對課程的突然增多不適應。如,由初中的七八門增加到十幾門,“這么多課程怎么學呢?(3)學習方法不適應。如,“又讓上自習,老師怎么不講呢?”(4)對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的變化不適應。如,“在小學一直是班干部,現在什么也不是了。”教師指導:同學們感到有些不適應是很正常的,主要是由于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你在初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與高中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一下子接觸到很多新的東西,用原有的方式應對好像又不行,以致產生心理的不平衡,感到不適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就要正確認識從初中到高中諸多方面的變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高心理的適應能力,去應對各種情況。學生討論:進入新的環(huán)境,學習、生活、交往等各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怎樣才能適應高中生活呢?三、探究方法,快速適應請你思考:不適應時通常有三種選擇:Ⅰ.改變環(huán)境Ⅱ.改變他人Ⅲ.改變你自己你會怎么選?你能做什么?改變自己,尋找原因。1、了解環(huán)境,分享你所知道的學校資源。2、尊重經驗。在進入高中前,父母告誡:好好學啊。搞好新同學關系。不要把錢放在宿舍要存到卡。不要掉以輕心啊,大家都是初中拔尖過來。要定下計劃和目標等等;學哥學姐會建議:高一學習時間相對較多,扎扎實實的打好基礎,否則高三時很麻煩。要開好高一的頭,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這樣高中三年就容易順利度過。親戚說,朋友說,以前的初中老師說,現在的高中老師說,報刊雜志說,專家說……七嘴八舌,傳經送寶,鬧的自己疲憊,大家當然知道這是為自己好?!皻v史總是具有驚人的相似性”,這些經驗總結是他們在當年在這個階段摔過跟頭辛苦換來的,他們不愿你在他們摔過跤的地方再犯同樣的錯誤。各位盡量拋開情緒,持拿來主義,為己所用。當然你準備親自體驗或不以為然,那也不勉強,因為這是你的選擇。(達爾文像(達爾文像)4、初中高中大不相同初中交友是老面孔好朋友多較開放,高中是新面孔朋友少封閉防御多。初中是被動學習,高中是自主學習。高中學習科目增多,學習要求比初中高。初中時身邊的同學有各種層次的,高中則相差不大,高中老師更多時候用對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學生。我該怎么辦?1、少沉湎于過去的回憶,主動交往,調整初中的交往習慣;2、注重聽課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不要指望通過題海戰(zhàn)術來提高成績,爭取通過一道題弄懂一類題;4、調整好心態(tài),重新確立自己的位置;5、學習成人的思維方式,更加成熟地對待自己。四、輕松聽故事,向過去告別 關上每一扇門(英國首相喬治)(英國首相喬治)是的,我們必須走出自己的樊籬,忘記過去的事情,努力向著未來的目標前進。在人生的旅途中,疏忽與錯誤在所難免,光榮與贊譽也不應該讓我們裹足不前,盡快忘掉它們這樣才能做好前面應該做的事。每天都問問自己:關好身后的每一扇門了嗎?有新的門在眼前打開嗎?教師寄語:考上重點怎么啦!花錢進來怎么啦!過去輝煌怎么啦!過去失敗又怎么啦!如今這一切統(tǒng)統(tǒng)成為歷史,埋入墳墓!暫時的成功不是成功,暫時的失敗不是失敗!“別看我一時,且看我一世”,過去向那東流水,一去不可留;明日似那黃梁夢,可望不可及。能抓住的只有今天,只有現在!新的學期開始了,用你的成績來證明你與眾不同,用你的理解和寬容贏得朋友,用你的行動證明你能適應新環(huán)境;要始終相信自己,你會做得更好。主題四:我的情緒我做主【活動理念】 目前的中學生,由于獨生子女較多,在家中備受關注,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較為嚴重。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常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不去考慮他人的感受,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緒反應比較激烈,波動性大。本次心理課旨在讓學生在討論、比較和活動中了解不良情緒的危害,學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jié)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和積極健康的情緒?!净顒幽繕恕?、認知目標:讓學生認識情緒的特點與種類,理解情緒所起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掌握和控制情緒的方法。 2、能力目標:學會消除自己的消極情緒,激發(fā)和強化調解自己消極情緒的動機,讓學生掌握用“改變認識”來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是重點。3、情感目標: 學生通過參與討論,交流想法,體驗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獲得情感共鳴,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探討控制情緒的方法是難點?!净顒舆^程】一、熱身活動,導入主題 情緒表演大比拼(學生按屏幕提示的情緒詞語表演) 1、游戲規(guī)則: 從學生中選出(或自薦)8個學生,每兩人組成一組,一人表演。表演者面向屏幕,另一人背對屏幕。根據表演者的表演猜有關情緒的成語。表演者不能講出要猜的成語的有關字或讀音,只能用面部表情,身體姿勢等來表現。 眉開眼笑 怒發(fā)沖冠 驚慌失措 愁眉苦臉 不寒而栗 咬牙切齒 手舞足蹈 唉聲嘆氣 2、現場采訪 參與游戲時你有什么感受?猜出時有什么感受?猜不出來時,又有什么感受?(學生初步感受情緒變化) 3.、歸類 眉開眼笑,手舞足蹈——喜 怒發(fā)沖冠,咬牙切齒——怒 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哀 驚慌失措,不寒而栗——懼 4、教師總結:喜、怒、哀、樂是情緒的最常見的幾種形式。情緒是一種主觀感覺,不管是喜、怒、哀、樂,自己的情緒只有自己才能體驗到;情緒也是一種身體的反應,如當我們緊張、害怕時,大腦會命令腎上腺分泌激素,釋放到血液中,進入血液循環(huán)。我們可能會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掌出汗;情緒會通過面部表情來表現,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察言觀色判斷一個人正處于什么樣的情緒;感覺到某種情緒后往往會有行為,言語上的反應。如:捧腹大笑,號啕大哭,捶胸頓足,打架罵人等,情緒是對某個事物的認識和評價。這種認識和評價會使人產生積極或消極的情緒。如:在受到老師批評時,如果我們認為這是老師表達對學生關心的一種方式,可能會產生愧疚的情緒。二、情緒的作用 1、講故事: 英國化學家法拉第,年輕時候體質較差,加上工作緊張,用腦過度,身體虛弱,多方求治無效。后來一位名醫(yī)仔細檢查了法拉第的身體,問了病情,只是面帶微笑地說了一句,“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醫(yī)生”的諺語。法拉第悟出了其中的奧秘。從此,他在學習之余,經常抽空去看喜劇,馬戲等調劑生活,保持愉快的情緒。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體逐漸康復了。 議一議:從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化學家法拉第) 教師總結: 法拉第從開始的“工作緊張,用腦過度”以至于“身體虛弱”說明情緒對人的身體和生活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從后來的“保持愉快的情緒”以至于“身體逐漸康復了”說明人的情緒對人的身體或生活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2、實驗研究: 美國生理學家艾馬爾的實驗研究:將人在不同情緒狀態(tài)下呼出的氣體收集到玻璃試管中,冷卻后變成水。發(fā)現:心平氣和的狀態(tài)下,水是澄清透明的;悲傷狀態(tài)下,水中有白色沉淀;憤怒生氣狀態(tài)下,水中有紫色沉淀物。將帶有紫色沉淀物的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幾分鐘之后大白鼠死亡。科學家還發(fā)現,如果不良情緒長期存在,不能得到很好的調控,還會形成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3、憶一憶: 我國俗語中“情緒與健康”的關系。 教師總結: ①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②人逢喜事,精神爽。(伍子胥過韶關時,由于過分憂慮和擔驚受怕,一夜之間須發(fā)皆白。) ③古代醫(yī)學書:喜極傷心,怒極傷肝,憂極傷肺,恐極傷腎三、調節(jié)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1、情景聚焦:(講述案例) 案例1: 王濤在校不學習,經常曠課,還打架。老師把他家長請到學校介紹了王濤的情況。家長非常生氣,回家后把王濤叫到跟前,跟他講道理他不聽,家長生氣打了他。他從家中跑出來,跟同學張雷說:“活著真沒意思。我不想活了?!?案例2: 小靜同學愛發(fā)脾氣,她覺得心里不快活的時候,對父母發(fā)一頓脾氣之后,心里就好多了。反正父母是自己人,對他們發(fā)脾氣沒有關系。 2、議一議(小組討論、交流) 討論題目: ①請你幫助王濤提供幾條控制脾氣的方法。 ②發(fā)脾氣是不是消除不良情緒的正確方法? 3教師小結: 情緒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進行調節(jié),這些方法有: 放松練習:深呼吸幾次,讓繃緊的肌肉松弛下來。 轉移注意力:例如:出去走一走,逛逛街,爬爬山… 合理宣泄:例如:去健身房或者是戶外做做運動,打球,跑步等,將消極情緒通過合理的活動宣泄出來。 傾訴:向自己信賴的人,如,父母,知心朋友,心里輔導教師傾訴自己的苦惱。 改變認識:影響情緒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如何看待所發(fā)生的事情。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情緒就會發(fā)生改變。例如,挨了父母的罵,我們通常會感到又委屈又憤怒,但是,假如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場考慮,就會了解到,父母所承擔的生活壓力比我們大得多,他們要負責整個家庭的衣食住行。因此,父母難免會感到煩惱,難免會在教育我們的時候缺乏耐心,這樣去想,我們就會寬容父母偶爾的粗暴。四、情緒調節(jié)訓練場 用左手在心理作業(yè)紙上寫上本節(jié)課的主題。 教師小結: 做這件事情是有點困難,但是經過努力,同學們還是能夠完成的。有什么習慣不可以改變或形成呢!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做情緒的主人吧!主題五:直面壓力【活動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使學生了解自己壓力的來源,正確認識壓力的作用,并學會適當調節(jié)壓力的方式方法?!净顒又攸c】如何面對壓力【活動難點】正確認識壓力的作用【活動準備】1、發(fā)調查卷,了解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有哪些壓力,這些壓力來自何方,并寫出自己當時的想法、做法、結果等。2、裝滿水的瓶子。3、兩個體積相等的廣口瓶,兩堆體積相同,質量相等的核桃大的石子,兩堆質量相等的細沙?!净顒舆^程】一、教師指導學生做實驗,引出主題,并組織討論:1、學生做實驗:要求:兩個學生到講桌前,面向學生把早已準備好的相同體積,相同質量的石子與沙子裝進廣口瓶中,一個學生先裝石子,再裝沙子,而另一個學生令其先裝沙子,再裝石子,臺下的學生觀察裝石子與沙子的全部過程以及實驗結果。2、學生討論:實驗結果說明什么問題?(學生思考并回答)3、教師總結:石塊:就像人生大大小小的目標沙子:代表生命中遇到的無數的痛苦、壓力等我們只有在人生中先設計好目標,才能讓我們的生活充實,如果我們反過來在人生(廣口瓶子)中先裝滿壓力、痛苦(沙子)那么我們的目標(石塊)是無法裝進去的。(記?。翰荒茏屵^分的壓力將我們的目標擠出人生之外),引入主題——直面壓力二、體驗感悟:活動:做一做:一瓶水你能舉多久?(由學生自己估計能舉的時間)今天就讓我們來挑戰(zhàn)一下自己,來嘗試著舉五分鐘。要求:1、手握瓶身,手臂平舉、與肩同高。2、期間不得換手,不得放下,也不能讓任何物品支撐手臂。(教師計時,學生體驗,分享感受)(請成功與不成功的學生代表分享感受、分享自己的體會,教師們則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引導)僅僅一瓶水舉五分鐘都感覺辛苦,讓你舉一小時,一天會怎樣,有多少人能堅持下來?(統(tǒng)計回答“能”的學生數,可對比前面學生估計的時間及學生表現出來的態(tài)度)一瓶水我們尚且舉不了多久,何況是我們即將面對的壓力呢?問問自己能帶著壓力走多久,一個月?一年?要想把水舉得久,就要適當放下,讓自己歇歇才有力氣繼續(xù)舉。同樣的要想背負壓力走得久,就要懂得適當放下讓自己能喘口氣,歇一歇。三、老師講解壓力的作用壓力與學習效率的倒“U”型圖效高率低壓力大小這是一幅在心理學中常用的圖,如果橫坐標代表我們所感受到的壓力,縱坐標代表我們的學習效率,這幅圖形所表達的意義就是:在壓力小的情況下,我們可能不覺醒,不能發(fā)揮出我們的最佳水平;當覺醒增強時,我們感覺到的壓力增大,學習效率開始提高,但是在達到一個最佳水平后,學習效率水平便不再提高了。然后,隨著覺醒進一步增強時,學習效率則開始下降。當壓力超過一定限度時,我們就會變得十分驚慌。以至不能完成與我們實際能力想符的工作和學習。過分的壓力使我們的學習效率下降,在圖形上顯示出倒“U”型曲線。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壓力太小或者太大都會降低我們的學習效率,也就直接會影響到我們的成績,正如我們的壓力氣球一樣,壓力小時,氣球無彈性,壓力大時,氣球彈性強,壓力太大,氣球就被撐破了,由此可以看出,有壓力并不是壞事,壓力的存在對于我們的成功來說是必須的。四、緩解壓力的方法: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只小白鼠放進一缸水中,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小白鼠在水中僅僅掙扎了四分多鐘就死了。再將另一只小白鼠放入水中,讓他在水中掙扎了一分鐘后將他撈起來,休息一下,然后又將其扔進水缸中,你們猜,這只小白鼠的結果怎樣?(學生猜結果)這只小白鼠第二次被扔進去后,游了40多分鐘,仍然沒有放棄,后來實驗者插根棍子讓它爬了上來。實驗者對助手說:“沒有人不愿幫這樣一只“堅持”的老鼠!”從這個故事中你領悟到了什么?學生討論發(fā)表感想教師分析總結1、心態(tài)的重要性分析: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一個人面臨壓力時,通常有三種反應:第一種是陷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自暴自棄;第二種是幻想或逃避,希望有奇跡出現或是有人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第三種是坦然接受事實并想辦法解決當前的困難。很顯然,最后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積極地,理智的態(tài)度。結論:面對壓力時的心態(tài)是決定我們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態(tài)度決定一切),這個試驗中第二只白鼠之所以能夠活下來,就是因為他在面臨困難壓力的時候,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不向壓力低頭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實驗者,最后獲救,因此在困難、壓力面前,以樂觀的心態(tài)分析問題,并運用自己的智慧,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改變現實,這才是真正明智的做法。2、成功經驗的重要性:面對困難、壓力要行動起來多做并且多做成,有了成功的經驗從而提高了解決困難的能力,如同試驗中第二只小白鼠憑著經驗從而堅持了40多分鐘。3、堅持的重要性:有人說,成功與失敗最終取決于意志的較量。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凡有驚人成就的人,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主要有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性,由于完成目標一般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這其中對我們的考驗最多的是堅持。目標有時遙遙無期,總也望不到頭。你也許正在艱難中堅持且疲倦不已,如果這時放棄,以前的努力都將白費,所花的心血都是徒勞;但只要再堅持一會兒,再加一把勁兒,眼前就有可能是別有洞天、豁然開朗。當你撥開迷霧重現了陽光的一剎那,你會覺得所作的一切再苦再累也都是值得的。堅持不是忍耐、不是原地踏步,是在逆流中前進,是頂著壓力向上,是積極地爭取,而不是無奈的等待。4、棍子的重要性。(周圍人的幫助)五、拓展訓練提升下面我們來看一位同學的來信,他在信中寫道:“老師,您好!我是一名高一學生,升入高中后,我的成績很不理想(比初中時的成績差多了),經常遭到父母的批評教育,說我不像以前那樣努力學習了(其實并不全這樣)我的情緒很低落,對學習越來越沒興趣,對自己的能力也產生了懷疑,甚至對未來產生了迷茫,請問我該怎么辦?”學生討論:1、這位同學面臨怎樣的壓力?2、請?zhí)岢銮袑嵖尚械霓k法。教師總結:這位同學在升入高中后陷入了學習成績下降、自信心動搖以及父母不理解的困境,如果他能夠在這種時候正視現實,不悲觀、不放棄,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是能重新獲得成功。最后祝同學們敢于直面壓力,早日成才。附:主題六:戰(zhàn)勝挫折走向成功【活動目標】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分組討論等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的心理動機,提高自身對挫折的承受力,獲得成功啟示,形成“我要成功”的心理暗示。了解挫折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同時認識到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活動準備】請學生閱讀名人故事,收集古今中外成功者承受挫折走向成功的范例。了解自己的偶像是怎樣克服困難走向成功的??偨Y自己所經歷的挫折。【活動形式】討論,分析,感悟。【活動過程】一、故事導入:5歲時,他父親就去世了;14歲時,他從學校輟學,開始了流浪生活;16歲時,他謊報年齡參了軍,而軍旅生活也是處處不順心;18歲時,他娶了個媳婦,可只過了幾個月,(肯德基創(chuàng)始人山德士(肯德基創(chuàng)始人山德士)他曾通過函授學習法律,可沒有學成;后來,他賣過保險,賣過輪胎,還經營過一條渡船。開過一家加油站,但都失敗了。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廳的主廚和洗瓶師,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館,他又失業(yè)了。俗話說三十而立,可是這個人到了中年還是沒有創(chuàng)造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yè),你認為他還會繼續(xù)嘗試新的工作,最后能獲得成功嗎?時光飛逝,眼看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而他仍一無所有,過著貧困的生活。65歲那年,郵遞員送來了他的第一份社會保險支票,他用這105美元的保險金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一份嶄新的事業(yè)。88歲高齡時,他的事業(yè)終于大獲成功。他。就是肯德基創(chuàng)始人——哈蘭·山德士!1、學生討論談感受。2、教師總結:成功總是姍姍來遲,成功面前總是橫阻著困難、失??;但正因為你不斷的嘗試、進取,最終獲得了成功。(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3、導入主題同學們,在節(jié)日或是其他特別的日子里祝福他人的時候,你們會說什么呀?……(學生可能會回答:祝你一路順風、一帆風順:祝你節(jié)日快樂;祝你萬事如意、事事順心、心想事成;祝你身體健康、幸福愉快;祝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這些祝福都表達了我們內心一種美好的祝愿,我們多么希望這些美好的愿望都能變成現實呀!然而,“一路順風”、“一帆風順”、“萬事如意”、“事事順心”、“心想事成”這類的祝福都只不過是人們的良好愿望而已。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歷程又是不平坦的,很多事情都不能心如所愿。正如古人所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些不順心的事情發(fā)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風風雨雨,受到不同的挫折,人生難免有挫折。那么,什么是挫折呢?我們?yōu)槭裁磿庥龅酱煺勰??面對挫折,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今天這堂課的主題就是——戰(zhàn)勝挫折,走向成功。二、點擊知識窗,心靈啟迪1、什么是挫折?什么是挫折感?挫折是指我們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了障礙、干擾,遭遇失利與失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碰釘子”?!芭鲠斪印敝?,自己的目的動機不能實現、需要不能滿足時就會產生的緊張、消極、煩躁、傷心、氣憤等情緒反應。這種情緒反應就是我們所說的“挫折感”。例如:農民因天氣干旱糧食減產;工人因工廠關閉而被迫下崗;一些同學因成績不好而被困擾等。(下面讓我們走進探究園,了解身邊的常見挫折,并思考相關的問題)學生活動:學生回顧曾經遇到過的困難,遭受過的失敗,承受過的挫折,(讓學生就這些問題充分地發(fā)言,并將同學們所談到的原因寫在黑板上,“將課堂還給學生”。)(這時學生的回答可能會千奇百怪)學生討論: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會遇到挫折呢?并舉例說明。(參加政協(xié)會的張海迪)(參加政協(xié)會的張海迪)(微笑的桑蘭)(微笑的桑蘭)桑蘭:體育健將。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在全國性運動會上曾獲得跳馬冠軍。1998年在紐約市長島舉辦的友好運動會上不幸因脊髓嚴重挫傷而造成癱瘓。在美國治療期間,以“桑蘭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們。2001年1月14日,桑蘭接受申奧形象大使聘書,成為2008年北京申辦奧運會的形象大使!)學生討論:你知道遭受挫折的原因是什么嗎?教師總結: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只是挫折的大小、輕重因人而異罷了。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正?,F象,是不可避免的。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挫折呢?2、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我們人的活動總要受到各個方面的因素的制約,因此,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天災人禍和人為因素。前者指自然災害和社會因素,后者指學校、家庭和個人因素。第一、自然因素,是指由于惡劣的氣候和嚴重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或失敗。包括干旱、洪水、地震、海嘯、臺風、冰雹等,也包括人世間生老病死。雖然現在科技發(fā)展得快,可以預測和抵抗一些自然災害,但也不是完全能夠避免例如:1998年夏抗洪救災。(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災害是我們人為造成的。如:缺乏環(huán)保意識、破壞生態(tài)平衡等。因此,我們要注意增強環(huán)保意識和安全意識,減少自然災害給我們帶來的挫折,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第二、社會因素,包括政治、經濟、法律、宗教道德、風俗習慣、人際關系等方面。還包括恐怖事件、戰(zhàn)爭、社會動亂等;展示2009年新疆“7.5”事件圖片:戰(zhàn)爭給人類、社會和國家的打擊是最嚴重的。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滿懷報國志向,決心收復北方失地。正當他率領大軍在郾城大破金軍主力,勝利進軍至朱仙鎮(zhèn),河北豪杰群起響應的時候,昏庸的皇帝卻在一天中連下12道金牌,迫令岳飛火速撤兵。岳飛悲憤交加,仰天長嘆:“十年之功,廢于一旦。”岳飛回朝后,先是被撤掉官職,隨后又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入獄,最終被害于風波亭。(明朝于謙以“意欲”謀逆罪被害。)第三、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包括家庭變故,教師教育不當,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緊張、恐慌和失落。學校是培養(yǎng)青少年的專門機構,學校教育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因而學校教育必須從全面育人的角度出發(fā),若采取了不正確的方法,出現偏差,就會對青少年的心理帶來危害。如:老師的教育方法不當,同學關系不融洽,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都可能對我們的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家庭是兒童出生后的第一個生活環(huán)境,對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起著重要作用。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家庭的經濟狀況、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和鄰里的關系,都會對青少年心理造成影響。有一個17歲的高中生,因為母親對他的要求極其嚴格,規(guī)定考試成績必須保持在班內前幾名,由于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將自己的母親殺害了。第四、個人因素,是指由于體力、智力、意志、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所帶來的限制。如:生理因素、能力不足、意志薄弱、情緒低沉、不合理的要求、心理不健康等。這也會給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容易帶來負面影響。例如,長得不好看;個子比較矮胖;上課時總是管不住自己,經常違反紀律;普通話說不準被同學笑話;英語成績總是太差;等等。三、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正確對待挫折學生討論:你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時自己心中的感受是什么?自己當時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教師講解引導:1、正確認識挫折的普遍性、多樣性和兩重性。由于人們對待挫折的認知不同,忍耐挫折的能力不同,所以對待挫折的感受和反應也不同。因此,同一挫折對人們的行為和活動結果可能有積極意義,也可能有消極意義。一定數量和一定強度的挫折能使人們增長才干,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相反,有的人稍遇挫折則意志消沉、頹廢、沮喪,一蹶不振,失去前進的動力和目標,對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和所從事的活動產生消極影響。因此,挫折既是“壞事”,也是“好事”,既能“打倒人”,也能“鍛煉人”,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2、有意識注意避免和克服挫折的發(fā)生高中生處于不成熟階段,在各方面考慮問題都會有欠缺,因此,在學習和生活中,遇事或遇到問題,不能急于求成,輕率莽撞,倉促解決問題,而要學會運用所學過的唯物主義觀點和唯物辯證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主觀上有意識注意避免和克服挫折的發(fā)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想到多種可能性的出現,考慮多種應急方案,“往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并留有余地;還要注意信息反饋,作好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決策,以便隨機應變;對于出現的錯誤,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從中吸取教訓,這樣就會增加免疫力,可以克服挫折的發(fā)生。3、要提高心理自我調控能力,減少或避免挫折發(fā)生心理自我調控能力是指人們?yōu)榱诉m應環(huán)境的變化,以維護和保障心理健康而進行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控制和平衡的能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是其學習和生活中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和優(yōu)化的心理過程,高中生自覺地保持和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不斷進行心理自我調控,加強對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的適應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保證其學習和生活正常進行的前提,也是其克服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挫折的心理基礎,因此,高中生應多了解一些心理學知識,掌握各種心理自我調控的方法,提高心理自我調控能力,自覺地保持和促進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加強對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的適應性,培養(yǎng)意志品質,建立積極進取的、奮發(fā)向上的、樂觀健康的良好心理素質,爭做一個智能正常、情緒健康、行為協(xié)調、人格健全的高中生,這樣才能保證學習、生活的正常進行,才能沉著冷靜,處驚不亂,遇險不懼,也就會減少或避免挫折發(fā)生,做學習、生活的成功者,所謂“成功是成功之母”。4、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耐挫能力正確看待挫折,努力培養(yǎng)耐挫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代青年獨生子女較多,優(yōu)越的條件,舒適的環(huán)境,使很多人從小養(yǎng)成依賴心理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不良品格,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較差,所以一遇挫折往往驚恐萬狀,茫然無措,甚至很容易因絕望而輕生。因此,作為高中生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耐挫能力,不斷完善人格,在挫折中鍛煉,在挫折中成長,在挫折中不斷取得成就。5、要樹立信心,擺脫困境、戰(zhàn)勝挫折生活中出現形形色色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會光顧過我們每個人,無論是小挫、大挫、重挫,每次它的出現都會讓人們經歷痛苦,走人低谷,產生恐懼。對此,只要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它,對已經遭受的挫折采取積極的行動,進行合理的解決,挫折就會通過人的主觀努力而轉化為一個人成功的動力。那么,經歷痛苦,走出低谷,逃過恐懼,戰(zhàn)勝挫折,擺脫困境后,我們又會是一片艷陽天,是一次再生。比如,古代的孫臏、現代的張海迪、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共產主義戰(zhàn)士保爾·柯察金,他們都是在經歷挫折后,重新站起來的堅強的人。挫折帶給他們的不僅是痛苦、不幸,而更多的是向命運挑戰(zhàn)的勇氣與信心。挫折沒有使他們退卻,而是把他們變得更加堅強,成為生活和事業(yè)的主人。6、出現挫折后要有對策挫折出現后,一不能逃避現實,二不能文過飾非,三不能出現攻擊行為,即遭受挫折后由憤怒情緒轉為攻擊行為,或把憤怒情緒發(fā)泄到別人身上,而要采取正確的措施,消除挫折對自己的影響。第一,要研究確定戰(zhàn)勝挫折的方略。如“方中有圓”、“以退為進”、“曲徑通幽”、“巧借西風”、“善于等待”、“剛柔相濟”等各種方略,并要學會運用這些方略來避免因挫折而引起的恐懼心理和沮喪情緒,消除實現目標的障礙,如果障礙無法消除,就設法繞過障礙;再不行,就修改原定的目標。要堅定信心,鍥而不舍,不墜青云之志,用積極進取態(tài)度對待挫折。第二、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駕御挫折。雖然事物發(fā)展具有曲折性,挫折出現具有客觀性,但是這并不是要人們被動地聽天由命,而是為了使人們更多地了解它的特點,從而更好地駕馭客觀規(guī)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力爭減少和避免挫折,即使遭到了挫折,也要百折不撓,愈挫愈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傊瑢τ诟咧猩?,應該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難免遇到溝溝坎坎,只要正確認識、了解、對待挫折,樹立堅強的信心,學會運用適當的方法應對挫折,就是自己命運的主人。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說得好:“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挫折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高中生若能以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對待挫折,把挫折當作成功的階梯,就一定會成為一個強者。讓我們攜起手,共同抵擋人生的風雨,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齊唱《真心英雄》。 第三單元會溝通的我主題七:學會溝通,讓心靠近【活動目的】理解、掌握人際溝通中的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技巧?!净顒有问健恐v授、行為訓練、故事、心理體驗、討論交流【活動準備】1、故事《天堂和地獄》2、文章《花雨》3、把全班同學劃分為8個小組?!净顒觾热菖c程序】一、課題引入:教師導語:人際溝通是需要學習的。沒有人天生就是溝通大師,每個人在與人溝通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困惑,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溝通素養(yǎng)和水平。世界著名成功學大師,心理學家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yè)知識,85%靠人際關系和處事技巧。下面,我們簡單做一個游戲活動。二、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一〉相互信任,主動交往1、游戲活動《倒下與接住》游戲規(guī)則:根據場地的大小,組織學生兩兩對應站好,前面一排的學生站在離地面一定高度的臺上,合起雙臂抱于胸前,向后直倒;注意腳不可以踩下面一級的樓梯或地面,身體盡可能平直。后面的學生距離前面的學生大約半個身位,要用力接住。依次換位進行。要求:盡可能多的學生參加這個游戲(加強內心真實感受)。教師導語:①倒下的那一刻你害怕嗎?你相信其他同學會穩(wěn)穩(wěn)地托住你嗎?倒下的時候你的身體是彎曲的還是挺直的?②你從這個游戲中學到了什么?2、學生感受:3、教師歸納:通過剛才活動的體驗和親身感受,我們可以悟出一個道理——人與人之間要相互信任。能放心倒下去的人是信任別人的人,而接住別人的人是被信任的人。要想被人信任,首先應該信任別人。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期望,那就是希望別人能喜歡自己,接納自己,支持自己,承認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喜歡我們,接納我們。別人喜歡我們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們首先要喜歡他們。要想被人尊重首先應尊重別人。要想被人關心,首先應關心別人。對于交往的同學,我們首先主動敞開心扉,接納、肯定、理解、喜歡他們,保持在人際關系中的主動性,這樣別人才會接納、肯定、支持、喜歡我們。4、教師引導:人際交往中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主動表達別人的喜歡和肯定?5、學生討論6、教師總結:根據學生的討論和小組發(fā)言,教師概括出若干與人主動交往的方式,如主動向別人示好,打招呼,主動向別人點頭、微笑,主動關心別人,主動約別人一起出去玩等等。你希望被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首先這樣對待別人。相互信任、主動交往,這是我們人際溝通永久不變的終身受用的黃金法則和溝通技巧。(圖為師生在做戶外體驗活動)(師生在交流)(圖為師生在做戶外體驗活動)(師生在交流)〈二〉相互幫助、助人助己1、故事《天堂和地獄》故事概要:有一個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區(qū)別,就去找上帝。上帝帶他去地獄看,地獄里有一口裝滿食物的大鍋,可這里的人卻餓得要命,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拿著一個長柄的勺子,柄太長,食物送不到嘴里,所以他們吃不到食物。上帝又帶他去天堂,結果遇到了同樣的裝滿食物的大鍋,同樣的長柄勺子,所不同的是人們生活得很幸福、快樂,根本不存在餓肚子的情況。2、教師引導:同樣的裝滿食物的大鍋,同樣的帶著長柄的勺子,天堂和地獄的景象卻有天壤之別,這究竟是為什么?3、學生討論:原來天堂的人們用長柄的勺子相互將食物喂到對方的嘴里。生活在互助的世界里,這是人們建立和維護人際關系的基礎與前提。啟示:快樂并不在于勺子有多長,而在于你如何去用它。4、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及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喜歡熱情、樂于助人的人,能得到別人的幫助是幸運和幸福的;而幫助別人,最大的回報就是快樂(助人為樂),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三〉學會傾聽:1、學生朗讀并記憶下面的一段小詩。(鼓勵學生集體讀一遍之后,試著記憶,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多媒體顯示):我會看著你,對你微笑我會在說話前先聽你說話并努力理解你;若你也看著我,對我微笑若你也在說話前先聽我說話,并努力理解我那么我們就可以——心與心相連來豐潤彼此的生命。2、傾聽訓練:請學生聽一篇名為《花雨》的文章。文章中多次出現“花朵”和“雨滴”這兩個名詞。每當聽到“花朵”時,女學生起立,聽到“雨滴”時,男學生起立。如果連續(xù)聽到兩個相同的名詞,則站立不動。站立的學生要等另一組學生起立后方可坐下。(多媒體顯示):《花雨》當花朵最需要雨滴的時候,雨滴適時而來,在我們的家鄉(xiāng),稱此時的雨滴為“花雨”,此時的花朵為“雨花”,因為只有這個時候,花朵才最艷麗動人,雨滴才最晶瑩光彩。怎樣才能描述兩者“結合”的情景?曾經讓我苦苦思索。近讀臺灣一位詩人的新作,才讓我驚喜讀懂了我所理解的詩美。花朵是雨滴的最佳歸宿,雨滴是花朵最愛戀的寶貝。雨滴流進了花朵,自己充滿了花的歡笑,花朵迎進了雨滴,煥發(fā)著雨滴的晶瑩。雨滴感染了花朵的顏色,花朵呈現了雨滴的光澤,他們共同映見了天光,并使天光與他們的顏色結合,雨滴進入了花朵,成了花的一部分,花朵融入了雨滴,他的生命是由雨滴構成。教師表揚那些在傾聽訓練中反應既快又準,有沒有出現錯誤或出錯較少的學生。并告知大家反應既快又準的前提就是認真傾聽。3、教師總結:在人際溝通中,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的前提就是學會傾聽。我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不僅要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更重要的是要用心聽對方所傳達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溝通的目的。這種傾聽的能力,既是一種尊重人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可以訓練的十分有效的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人際交往中靈活運用傾聽的技巧,將會擁有更多的朋友,贏得好人緣。三、教師總結提升,引導學生做人際溝通的拓展練習。通過同學們參與體驗和討論交流,我們了解掌握了相互信任、助人助己,學會傾聽,這三個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請大家在熟悉的歌聲中,運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這些有效的人際溝通方法與技巧,用表示友好的各種動作、語言(如,握手、微笑、招手、擁抱、點頭、擊掌等),來表達我們與老師、同學主動交往的心愿,體驗與人交往帶來的快樂。相信在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中以至將來的工作中,歡笑會伴隨你,友情會伴隨你,快樂會伴隨你。(多媒體顯示主題音樂《朋友》歌詞:…朋友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引導大家面帶微笑,與小組的每一位同學熱情地握手,打招呼問好,并爭取與老師,與更多其他小組的同學握手,打個招呼,問聲好。鼓勵學生越主動越好。交往的人數越多越好。在歌聲、歡笑聲中結束課程。主題八:奏響師生和諧的樂章【活動理念】 1、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和想法,充分肯定學生來自內心的真誠的表白與期盼。 2、強調師生間的互動,將教師的引導啟發(fā)與學生的個性思想、獨立意識結合起來,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3、強調學生自身的領悟?!净顒幽康摹?1、認知目標:了解師生之間產生沖突的根源,正視師生之間分歧的現實,懂得哪些行為屬于師生沖突后存在于學生中的非理性行為,掌握與老師相處的方式方法。 2、情感目標:使學生建立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體驗師生和諧的重要性,學習并快樂著。 3、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與老師相處的技巧,有效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為自己營造寬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净顒舆^程】一、導入主題師生關系是除親子關系外的一種較為親密的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人際關系,多數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與哪個老師關系融洽,就喜歡上哪門課,哪門功課成績就較好,如果與哪個老師關系不和諧,也會殃及哪門課,哪門成績就不好。由此可見,師生關系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意義。學生與老師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他的學習和生活。二、師生產生沖突的根源: 1、議一議:(1)你有過師生交往的沖突嗎?(2)師生之間為什么會發(fā)生沖突?(全班同學每6個人一組,展開討論,討論后寫在紙上,每組推薦一個代表發(fā)言) 2、老師總結:社會、學校賦予老師的職責是把每個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全面發(fā)展,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因此當學生言行有誤時,老師必定會站出來指正。比如,當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時交作業(yè),學習成績差,又不遵守紀律時,老師就有可能會對學生的這些行為進行批評或指責,以期望學生能夠糾正言行。而我們學生有可能覺得老師的批評方式不當,自尊心受到傷害,從而產生對立情緒。所以師生之間產生沖突的根源是老師和學生地位,角色的不同,有的同學不理解老師的地位、角色,不明白自己的身份、角色,老師一批評就來氣,一點就爆,為不著一點小事就與老師產生矛盾、沖突,并把矛盾沖突進行到底,直接影響了自己的學習。三、師生沖突后的非理性行為: 1、議一議:師生之間發(fā)生沖突后存在于學生中的非理性行為有哪些?(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要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把想說的話說完,很多學生的發(fā)言可能設計到老師的非理性行為,讓學生把心中想說的話講完后,再引導學生“老師的問題老師自己解決,存在于學生中的問題學生自己解決”這樣處理既不會偏離活動的主題,學生又能積極主動地接受老師的引導,從而達到活動的目的) 2、教師總結:師生沖突后存在于學生中的非理性行為有: (1)攻擊行為:言語上罵罵咧咧,背地里給老師起綽號,給老師制造謠言,在課堂上起哄;行為上大打出手,極少數學生甚至攻擊老師的生命;對人不能進行攻擊時,對物進行攻擊,如摔門、踢凳子、摔書、摔杯子等,有的同學破壞公物。 (2)逃避行為:受到老師的批評后,整日悶悶不樂、郁郁寡歡、怕見老師、怕見同學、蒙頭大睡、躲在角落里看小說、吸煙、逃課、逃學,有極少數同學出現自殺行為。 (3)固執(zhí)行為:心里知道自己錯了,嘴上、行動上死不認錯,老師叫上東,偏上西,老師叫打狗,偏攆雞,“非氣死老師,看老師咋整”。將錯誤的行為進行到底。四、和老師相處的方式方法:1、議一議:與老師相處的方法有哪些?(分組討論,把討論的結果寫在紙上,推薦一個代表到講臺上發(fā)言,并充分肯定學生提供的方法)2、老師總結:(1)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有一則寓言中說到“一個人是對的,他的世界也是對的?!比绻粋€人的心態(tài)對了世界就對了,客觀的現實我們個人無法改變它,但我們每個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改變自己的認識。身為學生要理解老師的苦心,一個老師負責一個班級甚至是幾個班級的教學和管理,這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而老師又不希望任何同學掉隊,因此難免會心急,缺乏耐心,學生要用理解的心態(tài)去理解、看待老師,批評我們不是為了“管”我們,而是為了“理”我們,即關心、關愛、關注我們?,F場采訪:調查一下學生將來從事教師的人數并請不愿意做教師的同學談原因。(2)自我剖析:“吾日三省吾身”。我們需要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課前課后有向老師問好致謝嗎?上課是否積極主動,有不懂的問題是否及時詢問老師?遵守課堂禮儀了嗎?有無出現半躺在座位上,將腿放在桌椅上,上課把玩MP3,趴在課桌上睡覺等不良行為......如果有這些行為,那么恐怕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3)主動與老師溝通大部分老師都希望自己能夠全面深入的了解每個學生,以便能最大限度說服幫助學生,以減少誤會的發(fā)生,學生主動與老師交流溝通是很受老師歡迎的。尤其是當老師誤解自己時,更要主動找老師說明情況。為了使溝通效果更好,我們需要注意下列幾個問題:冷靜:與老師發(fā)生矛盾和沖突時,要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當面頂撞,以免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嚴重。得當:向老師提意見要選擇適當的場合和時機,當眾不宜說,最好在老師心情愉快的時候單獨交流。坦誠: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不歪曲事實,不推脫責任。尊重:要記得尊重他人,尤其是師長。(4)將良好的表現堅持到底老師講故事:冰釋前嫌由于頻繁轉學拉下了好多功課,張陽來到新學校后,第一次數學考試成績才40多分。好強的張陽開始利用一切空余時間補習功課。很快,第二次數學考試就得了80多分!這時,一直暗暗關注張陽的班主任李老師開始擔憂起來,心想:“這孩子成績提高太快了,該不會有作弊行為吧?要是有,我可得好好教育教育他?!庇谑牵诘谌螖祵W考試的監(jiān)考過程中,李老師特別留意張陽的一舉一動。突然李老師發(fā)現張陽扭了一下頭,似乎在偷看同桌的試卷,李老師嚴厲的目光立刻就落在張陽的臉上。張陽心里一驚,繼而感到又委屈由憤怒,“老師居然懷疑我作弊,太不相信人了......”議一議:如果你是張陽,你應該怎樣做?故事續(xù)編:難過的張陽回家后暗下決心:“一定要用實力來證明自己!”憑著這一股沖勁,張陽更加努力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期中考試中,張陽的數學成績位居全班第一!有一天,張陽在走廊里與李老師面對面碰上,只見李老師微笑著說:“張陽,祝賀你!繼續(xù)努力!”目光中含著深深的歉意,這時張陽釋懷了......教師總結:當老師誤解自己或者對自己懷有成見,而暫時又解釋不清時,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像故事中的張陽同學一樣,將良好的表現堅持到底,要相信時間的力量,“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老師總有一天會認識真正的我們。四、談談這節(jié)課的感受教師總結:只要我們很好的利用上述方式、方法處理與老師的關系,師生之間就會和諧,學習效率就高,學習效果就會好。最后播放音樂《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在歌曲聲中結束活動。第四單元:會掌控情感的我主題九:靜心聽花開【活動背景與理念】“英俊少年哪個不鐘情,妙齡少女哪個不懷春?”高中生由青少年進入青春期之后,對異性產生了一種朦朧的好奇和憧憬,是他們身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正常現象。由于高中生的知識水平、認知水平、社會閱歷、生存能力等還有待發(fā)展,又加之高中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所以任由異性之間的情感發(fā)展下去,結果會不堪設想。而現實情況是,今天處于高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從小一直處于獨自長大的獨生子女的生活氛圍中,由于學業(yè)的繁重,他們渴望有一個很好的傾訴對象,釋放心中的煩惱和學業(yè)的困惑;由于社會競爭的加劇,人際關系的復雜,他們希望能在校園中尋求一份男女同學間的真摯友誼,一份完全是以兩性間自然吸引力為基礎而產生的最純潔的感情。此時他們最需要的是教師的寬容、關愛、理解、呵護和適當的指點。所以在活動中,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明白“早戀”的利與弊,從而理性地處理青春期的異性交往中的相關問題?!净顒幽繕恕?、讓學生了解對異性思慕的心理是男女交往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2、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自覺領悟到高中生“早戀”的利與弊,并通過權衡、分析做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決定。3、幫助學生建立健康慎重的異性交往觀念,鼓勵自然、廣泛的異性交往?!净顒有问健恐v故事;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净顒舆^程】一、角色體驗,心靈感悟1、教師導入2005年,上海市上南中學對高一、高二學生做過一個《中學生戀愛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回答“你有過戀愛的經驗嗎(包括正在戀愛)?”,男生比例是35.68%,女生比例是27.20%。高一學生比例是32.06%,高二學生比例為30.77%?;卮稹凹僭O學校、家長允許談戀愛,你會戀愛嗎?”男生比例是60.39%,女生比例是43.63%。高一學生比例是53.50%,高二學生比例是48.72%。由此可見,眼下高中生的早戀現象已經較多地存在著了。今天就讓我們直面現實,在課堂中光明正大地深入探討一下這個話題——“高中生異性交往中的早戀”問題。2、角色扮演(1)活動規(guī)則:學生分成4個小組。每組分別抽簽選定一個角色。(2)活動角色:戀愛中的我、同學、老師、家長。(3)活動內容:A戀愛中的我——說說自己會有哪些變化B同學——同伴對同學中出現的早戀現象的態(tài)度、看法和做法C老師——老師對學生中出現的早戀現象的態(tài)度、看法和做法D家長——家長對同學中出現的早戀現象的態(tài)度、看法和做法(4)活動要求:四個角色,無論抽簽抽到的是哪個話題,都要充分討論,然后小組總結、歸納后推薦一個代表上臺闡述。(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能列舉出男女同學談戀愛的“利”是:消除獨生子女的孤獨感;證明自己已長大成人;可以討論功課;男女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異性相吸,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候最單純、最純潔,這樣的戀情最真摯……;關于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