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代 漢 語三四單元 復(fù) 習(xí) 提 綱_第1頁
古 代 漢 語三四單元 復(fù) 習(xí) 提 綱_第2頁
古 代 漢 語三四單元 復(fù) 習(xí) 提 綱_第3頁
古 代 漢 語三四單元 復(fù) 習(xí) 提 綱_第4頁
古 代 漢 語三四單元 復(fù) 習(xí) 提 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古代漢語三四單元復(fù)習(xí)提綱

古代漢語復(fù)習(xí)要點

第三單元通論知識要點

(七)判斷句,也字

一、看懂什么是判斷句(注意:是以名詞性詞語做謂語),能從語句中找出

判斷句。

二、說明與這種句式有關(guān)的兩個字的詞性和作用:者(語氣詞,表示提頓語

氣)、也(語氣詞,表示確定確認(rèn)的語氣)。三、注意“是〞字的詞性和作什么成分(代詞,經(jīng)常做判斷句的主語、謂語)。四、注意判斷句的省略(往往省略主語,見246頁)。五、注意否定判斷句,其中的“非〞字。247頁

六、注意“為〞字的詞性(是一般動詞,不是判斷動詞)。247頁下七、注意判斷句的活用:

1、內(nèi)容壓縮了的判斷句,如:夫戰(zhàn),勇氣也;

2、用判斷句的形式來解釋原因。如:孟嘗君為相數(shù)十年,無纖介之禍

者,馮諼之計也。

3、用判斷句的形式來表示比喻,如:君者,舟也。

八、兩種“也〞的詞性和用法:煞句的,語氣詞,表達確定的語氣;句中的,

也是語氣詞,表達停頓的語氣。

(八)表達句,矣字,焉字

一、注意253頁舉例中的雙賓語句,特別是中間的一組例句。要求是能看出是雙賓語。

二、253頁下,提到了第一種賓語前置的狀況,即為了強調(diào),把賓語提前,并在提前了的賓語的后面用“之〞、“是〞、“實〞字復(fù)指。一定要把254頁上的那些例句看明白。做到:能找出前置的賓語,能說明是哪種前置(為了強調(diào),把賓語提前,并在提前了的賓語的后面用“之〞、“是〞、“實〞字復(fù)指),能對其中的“之〞、“是〞、“實〞的詞性和語法作用(代詞,復(fù)指前置賓語)。三、古漢語表示行為數(shù)量的句法,能舉例說明

第一,一般式把數(shù)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動量的量詞。如:“三過其門而不入〞,“三〞就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不用表示動量的量詞。這樣的數(shù)詞是作狀語。其次,假使說話人要強調(diào)某一行為的數(shù)量,可以把數(shù)詞從動詞前移至句尾,并在這個數(shù)詞的前面用“者〞字隔開前面的詞語,這樣,“者〞字前面的詞語就充當(dāng)了全句的主語,移至句尾的數(shù)詞就上升為全句的謂語。如:“魯仲連辭讓者三〞。一般說成“魯仲連三辭讓〞。正是為了強調(diào)辭讓數(shù)量之多,才改為“魯仲連辭讓者三〞的?!叭曈蓜釉~前移至句尾,由狀語上升為謂語。四、關(guān)于古代漢語中的被動句式1、能舉例說明五種被動句式。

①“於〞字句。注意:這個“於〞是介詞,這里的作用是引進行為的主動者,而并不表示被動。

1

②“為〞字句。這個“為〞也是介詞,它的作用是引進行為的主動者,且能表示被動。

“為??所〞式。這個“為〞與②中的“為〞詞性和作用是一樣的?!八暿潜硎颈粍拥闹~。注意:這種結(jié)構(gòu)的被動句式在中古以后的古書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且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里。

③“見〞字句。這個“見〞是表示被動的助詞,它不能引進主動者。

④“被〞字句。這個“被〞也是介詞,它能引進行為的主動者,也能表示被動。五、、矣、焉

“矣〞是個句尾語氣詞,一般表示報道新狀況的語氣,這就是它的語法功能(作用)?!把扫曉诮^大多數(shù)狀況下是個兼詞。兼有語氣詞和代詞兩種詞性和語法功能,依照“于此、于是〞的語義靈活翻譯。在句尾做補語。品味259—260頁上的含有這樣的“焉〞的例句。

(九)否定句,否定詞

一、263頁中,提到了其次種賓語前置的狀況,即用“不、毋、未、莫〞四個否定詞的否定句,賓語假使是一個代詞,一般總是放在動詞前的。一定要結(jié)合263頁上的那些例句把規(guī)律看明白。做到:能找出前置的賓語,能說明是哪種前置(即用“不、毋、未、莫〞四個否定詞的否定句,賓語是一個代詞,放在動詞了)。

注意:這種前置,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二、注意264頁下談到的“不〞和“弗〞的語法區(qū)別,能簡答:“不〞的后面的動詞既可以是“及物動詞,也可以是不及物動詞;既可以帶賓語,也可以不帶賓語?!案エ曌趾竺娴膭釉~一般是及物動詞,而且動詞后面往往不帶賓語。三、能簡答“未〞和“未嘗〞的區(qū)別,答案在266下。

四、能簡答“不〞和“無〞在語法上的分工,答案在269下。

五、270頁上的“莫〞字是個必考的字:能說明它的詞性(無定代詞)和用法(作主語)。注意例句,要會解釋。下頁否定副詞的“莫〞不必看。

(十)疑問句,疑問詞

一、271頁下提到了第三種賓語前置的狀況,即疑問句里,疑問代詞賓語必.須放在動詞的前面。注意:包括動詞的賓語和介詞的賓語。一定要看明白這些例.

句。做到:能找出前置的賓語,能說明是哪種前置(即疑問句里,疑問代詞做賓語)。

二、注意279頁下句尾的“諸〞字詞性和用法(合音詞,是“之於〞的合音。其中的“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三、280頁上面句尾“與〞、“邪〞表示的語氣(探詢的語氣)。三、應(yīng)當(dāng)準(zhǔn)備一個舉例說明古代漢語三種賓語前置的簡答題。

四、對于282頁談到的幾種表示反問的習(xí)慣說法,能翻譯就可以。語氣詞的連用可以不看。

第四單元文選知識要點

2

寡人之于國也

一、文字(從以下語句中找出古字、異體字、通假字,寫出與它們相對的今字、本體字、本字,并解釋其意義)

1、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3、塗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二、詞語(目前僅限于實詞。能解釋一些加黑詞語的句中義)1、河內(nèi)兇。

2、鄰國之民不加少。3、棄甲曳兵而走。4、或百步而后止。5、直不百步耳。6、不違農(nóng)時。7、不可勝食。8、數(shù)罟不入

9、斧斤以時入山林。10、樹之以桑。11、謹(jǐn)庠序之教。12、孝悌之義

1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14、塗有餓殍而不知發(fā)。14、非我也,歲也。

三、語法

(一)注意以下古代漢語的特別句式1、判斷句①是亦走也。

②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③非我也,歲也。④非我也,兵也。

2、賓語前置句(應(yīng)找出前置賓語,并說明為什么前置)未之有也。

(二)注意句中活用的詞語(要說清本來是什么詞,怎么活用的)①填然鼓之。②王無罪歲?!姆g此文。

許行

3

一、文字(從以下語句中找出古字、異體字、通假字,寫出與它們相對的今字、本體字、本字,并解釋其意義)

1、禽獸偪人。2、圣人有憂之。3、師死而遂倍之。4、昔者,孔子沒。5、子貢反。

6、皜皜乎不可尚矣。7、飽食、煖衣。

8、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二、詞語(目前僅限于實詞。能解釋一些加黑詞語的句中義)1、自楚之滕。

2、愿受一廛而為氓。3、饔飧而治。4、倉廩府庫。5、惡得賢?

6、取諸其宮中而用之。7、何許子之不憚煩?8、是率天下而路也。9、或勞心。

10、天下之通義也。11、五谷不登。12、教民稼穡。

13、門人治任將歸。

14、雖使五尺之童適市。

15、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16、比而同之。

三、語法

(一)注意以下古代漢語的特別句式判斷句

1、是亦圣人也。

2、滕君,則誠賢君也。3、天下之通義也。

4、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nóng)夫也。5、彼所謂豪杰之士也。

6、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賓語前置句

1、捆屨織席以為食。2、奚冠?

3、奚為不自織?

4

4、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5、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6、戎狄是膺,荊舒是懲。7、子是之學(xué)。8、莫之或欺。

被動句

1、勞力者治于人。2、治人者食于人。3、變于夷者主謂倒置句

1、大哉,堯之為君!2、君哉,舜也!

(二)注意句中活用的詞語(要說清本來是什么詞,怎么活用的)1、踵門而高文公。2、皆衣褐。

3、厲民而以自養(yǎng)。4、許子冠乎?5、治於人者食人。6、益烈山澤而焚之。

7、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又從而振德之。8、惟堯則之。9、無能名焉。10、是亂天下也。

※翻譯本文的304頁其次段,305頁其次、三兩段,306頁一段,307一段,308一段,309一段,最終兩段。

(十一)詞類的活用

一、把握古代漢語的詞類活用包括哪幾種狀況。見343頁。二、看懂各類活用,熟悉書上的例句。

三、準(zhǔn)備兩個概念題:動詞的使動用法,344頁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348頁上。

四、答題時值得注意的兩個問題:

1、說明活用時,要先說本來是什么詞,然后再說是如何活用的。例如: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鳴,動詞,使動用法,使??響。不能僅僅簡單地回復(fù)使動用法。

2、對于名詞做狀語,說明是名詞做狀語后,還要回復(fù)是表示什么的,最好有翻譯。例如:豕人立而啼。人,名詞做狀語,表示比喻,像人似的?!鶆釉~做狀語的狀況可以忽略。

(十二)人稱代詞,指示代詞,者字,所字

5

一、關(guān)于人稱代詞,注意以下幾點

1、其次人稱代詞“而〞和“乃〞只能做定語。第三人稱代詞“之〞只能做賓語,第三人稱代詞“其〞只能做定語。

2、在上古漢語里,人稱代詞是單復(fù)數(shù)同形的。要根據(jù)具體的上下文來確定。3、古人常用謙稱和尊稱。謙稱代替了第一人稱,譯作“我〞。尊稱代替了其次人稱,譯作“您〞。自稱其名屬于謙稱,稱人之字屬于尊稱。

4、簡答為什么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用得少些:一是由于古代漢語省略主語的地方較多,而且第三人稱代詞不作主語;二是由于謙稱、尊稱代替了人稱代詞。二、關(guān)于指示代詞,注意以下幾點1、“〞字都可以做哪些成分主語,如:是乃仁術(shù)也。謂語,如:武王是也。

定語,如:當(dāng)是時也,禹八年于外介詞的賓語,如:故謀用是作動詞的賓語,如:寡人是問。(注意:“是〞作賓語可以放在動詞前面)2、“或〞,是無定代詞,只能作主語,譯作“有的〞。三、古書中,有兩種“者〞1、特別代詞,其用法是①見363頁(三)“者〞字下面的表述。注意下面的例句。②見364頁上數(shù)其次行的表述。注意下面的例句。2、語氣詞,其用法是

①用在判斷句的主語后,表示提頓的語氣。如:陳勝者,陽城人也。

②用在“有〞字及其賓語后,與“有〞字及其賓語組成一個名詞性詞組,作下文的主語。如:有顏回者好學(xué)。③在時間詞“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