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高一化學第一章測試題_第1頁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高一化學第一章測試題_第2頁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高一化學第一章測試題_第3頁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高一化學第一章測試題_第4頁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高一化學第一章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級蒙城一中高一化學第一章測試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F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6×3=48分)1.著名化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國化學會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化學是人類進步的關鍵”。下列對化學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英國科學家道爾頓1661年提出化學元素的概念,標志著近代化學的誕生B.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制備和應用的自然科學C.化學既是一門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還是一門具有實用性的科學D.現(xiàn)代化學還將在能源與資源、材料科學、環(huán)境科學、醫(yī)藥與健康等領域產生廣泛的影響2.向一小燒杯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該燒杯中加入黃豆粒大小的金屬鈉,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3.宇航員翟志剛成功完成中國歷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國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宇航員出艙時,呼吸所需的氧氣來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均能產生氧氣,其中最適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A.HNO3B.H2O2C.KClO3D.Na2O4.把一小塊金屬鈉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產生氣體又會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稀硫酸B.氫氧化鉀稀溶液C.硫酸銅溶液D.氯化鎂溶液5.9.2g金屬鈉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則產生的氣體中含有()A.0.2mol中子B.0.4mol電子C.0.2mol質子 D.0.4mol分子6.將0.01mol下列物質分別加入100mL蒸餾水中,恢復至室溫,所得溶液中陰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是(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①Na2O2②Na2O③Na2SO4④NaCl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7.在一定條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氣體26g充分反應,所得混合物在常溫下跟足量的Na2O2固體反應,結果固體增重14g,則原混合氣體中O2和CO的質量比可能是()A.9∶4B.1∶1C.7∶6D.6∶78.實驗表明:將氯水滴加到一片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上會出現(xiàn)如圖所示的半徑慢慢擴大的內外兩個圓環(huán),且兩環(huán)顏色不同,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此實驗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B.內環(huán)呈白色外環(huán)呈紅色或淺紅色C.內外環(huán)上顏色的差異表明此變化過程中,中和反應比氧化還原反應快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應中還原產物是HClO9.實驗室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取氯氣,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氣體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測定)()A.若提供0.4molHCl,MnO2不足量,則可制得氯氣2.24LB.若提供0.4molHCl,MnO2過量,則可制得氯氣2.24LC.若有0.4molHCl參與反應,則可制得氯氣2.24LD.若有0.4molHCl被氧化,則可制得氯氣2.24L10.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磷酸的摩爾質量與6.02×1023個磷酸分子的質量在數(shù)值上相等B.6.02×1023個氮分子和6.02×1023個氫分子的質量比等于14∶1C.32g氧氣所含的原子數(shù)目為2×6.02×1023D.常溫常壓下,0.5×6.02×1023個一氧化碳分子所占體積是11.2L11.下列示意圖中,白球代表氫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間有一個可以上下滑動的隔板(其質量忽略不計)。其中能表示等質量的氫氣與氦氣的是()12.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4個容器中分別裝有4種氣體。已知各容器中的氣體和容器的容積分別是a.CO2,100mL;b.O2,200mL;c.N2,400mL;d.CH4,600mL,則4個容器中氣體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a>b>c>dB.b>a>d>cC.c>d>b>aD.d>c>a>b13.在一定條件下,16gA恰好能跟20gB完全反應,生成C和4.5gD;若在相同條件下,將8gA和15gB反應時,則生成D和0.125mol的C,則物質C的摩爾質量是()A.252g·mol-1B.168g·mol-1C.126g·mol-1D.36g·mol-14.下列關于物質的量濃度表述正確的是()A.0.3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eq\o\al(2-,4)的總物質的量為0.9mol·L-1B.當1L水吸收22.4L氨氣時所得氨水的濃度不是1mol·L-1,只有當22.4L氨氣溶于水制得1L氨水時,其濃度才是1mol·L-1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eq\o\al(2-,4)的物質的量相等,則K+和Cl-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同D.10℃時,100mL0.35mol·L-1的KCl飽和溶液蒸發(fā)掉5g水,冷卻到10℃時,其體積小于100mL,它的物質的量濃度仍為0.35mol·L1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從1L1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mL,其濃度仍是1mol·L-1B.制成0.5L10mol·L-1的鹽酸,需要氯化氫氣體112L(標準狀況)C.0.5L2mol·L-1BaCl2溶液中,Ba2+和Cl-總數(shù)為3×6.02×1023D.10g98%的硫酸溶液(密度為1.84g·cm-3)與10mL18.4mol·L-1的硫酸溶液的濃度不相同16.某實驗小組配制了0.2mol·L-1的NaOH的溶液備用,下列保存方法正確的是()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選擇題(52分)17.(8分)(1)2molO2和3molO2的質量之比__________,分子數(shù)之比____________,同溫同壓的密度之比__________,含氧原子數(shù)之比__________,同溫同壓的體積之比__________。(2)氣體化合物A分子式可表示為OxFy,已知同溫同壓下10mLA受熱分解生成15mLO2和10mLF2,則A的化學式為________,推斷的依據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如圖為中國海軍某型潛艇編隊水面行駛狀態(tài),潛艇上常用過氧化鈉做供氧劑。Na2O2可吸收CO2放出O2,若用KO2代替Na2O2,也可起到同樣的作用。(1)寫出KO2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等質量的CO2分別與足量的Na2O2、KO2反應,生成的O2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3)你認為選用________做供氧劑更為適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6分)為了探究和驗證氯氣的性質,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以MnO2和濃鹽酸為主要原料,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其中A是連有注射器針頭的橡皮管,針頭已插入并穿過橡皮塞)進行了研究。試回答下列問題:(1)乙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橡皮管連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氣體壓強P1與燒瓶中的氣體壓強P2的關系為P1____P2(填“>”、“<”或“=”),連接橡皮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燒瓶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氯氣與冷水的反應為Cl2+H2OHCl+HClO。①你認為使有色布條退色的是什么物質?__________。②試用實驗驗證你的推論,寫出假設、操作方法和推論。20.(8分)“84消毒液”能有效殺滅甲型H1N1等病毒,某同學購買了一瓶“威露士”牌“84消毒液”,并查閱相關資料和消毒液包裝說明得到如下信息:“84消毒液”:含25%NaClO、1000mL、密度1.19g·cm-3,稀釋100倍(體積比)后使用。請根據以上信息和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該“84消毒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mol·L-1。該同學取100mL“威露士”牌“84消毒液”稀釋后用于消毒,稀釋后的溶液中+)≈________mol·L-1(假設稀釋后溶液密度為1.0g·cm-3)。(3)一瓶“威露士”牌“84消毒液”能吸收________L空氣中的CO2(標準狀況)而變質。(4)該同學參閱“威露士”牌“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體配制480mL含25%NaClO的消毒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編號)。A.如上圖所示的儀器中,有四種是不需要的,還需一種玻璃儀器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應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利用購買的商品NaClO來配制可能導致結果偏低D.需要稱量的NaClO固體質量為143g21.(12分)有下列化學儀器:①托盤天平;②玻璃棒;③藥匙;④燒杯;⑤量筒;⑥容量瓶;⑦膠頭滴管;⑧細口試劑瓶;⑨標簽紙。(1)現(xiàn)需要配制500mL1mol·L-1硫酸溶液,需用質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______mL。(2)從上述儀器中,按實驗使用的先后順序,其編號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實驗遇到下列情況,對硫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或“不變”)。①用以稀釋硫酸的燒杯未洗滌,________。②未經冷卻趁熱將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_______。③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________。④定容時觀察液面俯視,________。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AADDBDDDCD題號111213141516答案ACCDDC17解析:(1)本題考查的是物質的量的應用,根據物質的量與其他量的關系把物質的量轉化成要求的量,還考查了阿伏加德羅定律的運用,運用時注意所處的條件。(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羅定律,寫出分解方程式為2OxFyeq\o(=,\s\up7(△))3O2+2F2,則A化學式為O3F2。答案:(1)2∶32∶31∶12∶32∶3(3)O3F218解析:(1)KO2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KO2+2CO2=2K2CO3+3O2。(2)Na2O2~CO2~eq\f(1,2)O2,KO2~eq\f(1,2)CO2~eq\f(3,4)O2,等質量的CO2分別與足量的Na2O2、KO2反應,生成O2的質量比為1∶3。(3)由(2)關系計算亦可知,等質量的Na2O2、KO2與足量CO2反應時,KO2放出的O2多。答案:(1)4KO2+2CO2=2K2CO3+3O2(2)1∶3(3)KO2等質量的Na2O2、KO2與足量CO2反應時,KO2放出的O2多19解析:利用圖所示裝置制備Cl2,制得的Cl2通過濃H2SO4(甲中)干燥Cl2;Cl2與干紅布條不反應(乙中);Cl2與H2O反應生成的HClO起漂白作用(丙中紅色布條退色);Cl2與KI溶液反應生成I2單質,CCl4萃取碘單質,溶液分層(丁中)下層是I2的CCl4溶液;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l2(戊中);進行尾氣吸收(己中)。利用針頭連接后,分液漏斗與燒瓶內氣壓相等,有利于液體流下。答案:(1)干燥的紅布條不退色濕潤的紅布條退色溶液變藍(2)=有利于球形分液漏斗里濃鹽酸順利流入燒瓶里(3)MnO2+4HCl(濃)eq\o(=,\s\up7(△))MnCl2+Cl2↑+2H2O(4)①HClO②假設:氯氣或鹽酸或HClO使有色布條退色。實驗驗證方法:a.干燥的Cl2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條退色,說明Cl2本身沒有漂白作用。b.在干燥的有色布條上滴加鹽酸,結果沒有退色現(xiàn)象,說明鹽酸及水沒有漂白作用。c.在干燥的有色布條上滴加新制氯水,結果有色布條退色。推論:在氯水中存在反應:Cl2+H2OHCl+HClO,說明HClO有漂白作用。20解析:(1)根據c=eq\f(1000ρw,M×1),c(NaClO)=eq\f(1000mL×1.19g·cm-3×25%,74.5g·mol-1×1L)=4.0mol·L-1。(2)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100mL×4.0mol·L-1=eq\f(100mL×1.19g·cm-3+10000g,1g·cm-3)×c(NaClO),解得稀釋后c(NaClO)≈0.04mol·L-1,c(Na+)=c(NaClO)≈0.04mol·L-1。(3)一瓶“84消毒液”含有n(NaClO)=1L×4.0mol·L-1=4.0mol,根據反應:CO2+2NaClO+H2O=Na2CO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