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風電場工程建設管理標準匯編二0一二年二月書目1.風電場工程建設流程管理標準2.風電場道路設計標準3.風電場風機基礎設計標準4.風電場升壓站設計標準5.風電機組塔架和基礎環(huán)法蘭技術質量標準6.風電機組塔架和基礎環(huán)技術質量標準7.風電機組塔架高強緊固件技術質量標準8.風電場風力發(fā)電機組吊裝作業(yè)指導書9.風電場風力發(fā)電機組調試作業(yè)指導書國電集工[2011]889號附件1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風電場工程建設流程管理標準1目的為規(guī)范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全資和控股建設的新、擴、改建的風力發(fā)電項目工程建設管理,依據(jù)國家及電力行業(yè)基建項目管理的法規(guī)和標準,結合風電場工程建設特點制定本標準。2范圍本標準適用于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全資和控股建設的新、擴建的風力發(fā)電項目。參股項目可參照執(zhí)行。3引用標準和文件3.1國家法律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8]第六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99]其次十一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愛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89]其次十二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10]第三十九號)《建設項目環(huán)境愛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1998]其次百五十三號)《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79號)3.2行業(yè)制度規(guī)定《建設項目竣工環(huán)境愛護驗收管理方法》(國家環(huán)境愛護總局[2001])《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管理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02]第14號令)《風電開發(fā)建設管理暫行方法》(國能新能[2011]285號)《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jiān)督規(guī)定》(建設部令第81號)《工程質量監(jiān)督工作導則》(建質〔2003〕162號)3.3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風力發(fā)電場項目可行性探討報告編制規(guī)程》DL/T5067-1996《風力發(fā)電場設計技術規(guī)范》DL/T5383-2007《風力發(fā)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DL/T5384-2007《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2007《電力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DLT5434-2009《建筑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GB50319-2000《電力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DLT5434-2009《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1《風力發(fā)電機組安裝和裝配規(guī)范》GBT19568-2004《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303-2002《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33-200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54-199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73-1992《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33-2005《風力發(fā)電場項目建設工程驗收規(guī)程》DL/T5191-2004《電力建設施工質量及評價規(guī)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4施工打算階段4.1施工前的考察(1)施工前到有關風電場、風電機組制造單位考察和技術溝通。了解適合本項目建設的設備性能及技術特點、設備運輸和安裝要求等狀況。和設備制造單位、施工單位進行溝通,學習他們的閱歷,充溢技術儲備。(2)自然條件調查分析、熟識施工環(huán)境。建設地區(qū)自然條件調查分析的主要內容有:風能資源狀況,地質構造,土壤性質和類別,地基承載力,地震級別和烈度,地下水位狀況,氣候環(huán)境特點(氣溫、雨雪、雷電等),土壤的凍結深度和冬雨季的期限等狀況。4.2勘察設計招標、定標、簽訂合同通過招標選擇有資質的單位負責勘察設計工作。4.3工程監(jiān)理招標、定標、簽訂合同通過招標選擇有資質的單位負責工程監(jiān)理工作。4.4微觀選址托付設計單位依據(jù)可研或初步設計階段的機組容量、塔架高度等特點,結合測風滿一年的當?shù)仫L資源數(shù)據(jù)和場區(qū)地貌特征選擇最佳的風機安裝位置。通常在進行微觀選址時應盡量增加肯定數(shù)量的機位選擇作為備用方案,在項目實施中個別機位因某些客觀緣由無法開展建設時,可從備用方案中選擇。4.5風機招標向招標代理機構提交風電場可研報告、風能資源數(shù)據(jù)等基礎資料。通過招標選擇合格的風機供應商和最佳機型。4.6機型復核風機供應商確定后,風機供應商的技術人員要依據(jù)微觀選址及風資源數(shù)據(jù)進行現(xiàn)場踏勘,并通過計算,確認每個機位的最佳機型。4.7落實征地補償標準在開呈現(xiàn)場施工以前應盡早和項目所在地政府以書面形式落實風電場內的土地類型及其相關補償標準。4.8地形圖測繪作為施工圖設計的基礎資料,此項工作內容應包含在勘察設計合同中。4.9地質詳勘作為施工圖設計的基礎資料,此項工作內容應包含在勘察設計合同中。4.10首次設計聯(lián)絡會首次設計聯(lián)絡會應由項目公司召集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風力發(fā)電機供應商,電氣設備、運輸、施工等行業(yè)的專家一同召開。會議應圍繞本項目的可行性探討報告、微觀選址、地形圖、地質詳勘報告等基礎資料,結合項目所在地的客觀條件,明確建設任務和目標,理清建設思路,明確建設內容及管理程序,明確各方的技術要求和工作任務,最終制定初步設計思路,并落實項目實施過程中參建各方的主要聯(lián)絡人及聯(lián)絡方式等。4.11場內道路工程(1)場內道路設計。依據(jù)項目投資規(guī)模和運輸、施工、生產運行的實際須要,制定合理的道路設計等級標準。(2)道路圖紙審查。審查設計路徑、道路斷面結構、寬度、附屬設施、工程量等的合理性。(3)道路施工招標、定標、簽訂合同。向招標代理機構供應審查后的圖紙及工程量清單。通過招標選擇合格的施工單位,并簽訂合同。(4)道路圖紙交底。項目公司應在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及技術員到場后、施工前,剛好組織設計、監(jiān)理及施工單位開展施工圖交底。4.12風機基礎工程(1)風機基礎設計。設計單位依據(jù)風機廠家供應的擬安裝風機的風機基礎設計技術規(guī)范開展風機基礎施工圖設計工作。(2)基礎設計復核。風機廠家設計人員對基礎施工圖和廠家技術規(guī)范的符合性進行復核。(3)基礎圖紙審查。主要審查圖紙方案和工程量。(4)基礎施工招標、定標、簽訂合同。向招標代理機構供應審查后的圖紙及工程量清單。通過招標選擇合格的施工單位,并簽訂合同。(5)基礎設計交底。項目公司應在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員進場后,剛好組織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召開圖紙交底會。4.13風機安裝工程(1)風機安裝施工招標、定標、簽訂合同。向招標代理機構供應風機安裝手冊及相關資料。通過招標選擇合格的施工單位,并簽訂合同。(2)風機安裝交底。項目公司應依據(jù)風機基礎施工進度狀況,適時組織風機監(jiān)理單位、安裝單位、風機廠家召開風機安裝交底會。4.14場區(qū)配網(wǎng)工程(1)場區(qū)配網(wǎng)工程設計。設計單位依據(jù)風電場地形地貌、升壓站位置及風機布置狀況,合理設計場區(qū)配網(wǎng)線路路徑。結合地方要求和造價限制目標,選擇合適的配網(wǎng)形式,如采納架空線路方式輸電,應依據(jù)當?shù)氐刭|狀況,采納合理的鐵塔基礎形式。(2)場區(qū)配網(wǎng)圖紙審查。審查線路設計合理性及工程量清單的精確性。(3)場區(qū)配網(wǎng)施工招標、定標、簽訂合同。向招標代理機構供應審查后的圖紙及工程量清單。通過招標選擇合格的施工單位,并簽訂合同。(4)場區(qū)配網(wǎng)圖紙交底。項目公司應在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員進場后,剛好組織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召開圖紙交底會。4.15升壓站土建工程(1)升壓站土建工程設計。設計單位依據(jù)風電場規(guī)劃容量、主變容量、無功補償容量等特性設計升壓站。(2)升壓站土建圖紙審查。審查升壓站土建施工圖是否滿足生產運行須要、達到技術要求。(3)升壓站土建施工招標、定標、簽訂合同。向招標代理機構供應審查后的圖紙及工程量清單。通過招標選擇合格的施工單位,并簽訂合同。(4)升壓站土建圖紙交底。項目公司應在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員進場后,剛好組織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召開圖紙交底會。4.16升壓站電氣安裝工程(1)升壓站電氣安裝工程設計。設計單位依據(jù)風電場規(guī)劃容量及電網(wǎng)方面的各項技術要求,設計升壓站主接線方式,站內電氣設備種類、規(guī)格、數(shù)量及其接線方式。(2)升壓站電氣圖紙審查。依據(jù)風電場建設規(guī)模和生產技術要求,審查電氣設備配置的合理性。除項目公司組織的內審外,升壓站須依據(jù)電網(wǎng)公司的要求,托付網(wǎng)公司認可的接入系統(tǒng)圖紙審查機構開展審查工作。(3)升壓站電氣招標、定標、簽訂合同。向招標代理機構供應審查后的圖紙及工程量清單。通過招標選擇合格的施工單位,并簽訂合同。(4)升壓站電氣圖紙交底項目公司應在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員進場后,剛好組織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召開圖紙交底會。4.17送出線路工程(1)送出線路工程設計。個別風電場出于某些因素考慮,有自建送出線路的狀況。在自建的狀況下,項目公司應依據(jù)當?shù)夭⒕W(wǎng)條件和具體要求,托付設計單位開展送出線路設計工作。(2)送出線路圖紙審查。送出線路圖紙的審查除了項目公司的內審外,應依據(jù)電網(wǎng)公司的要求,托付網(wǎng)公司認可的接入系統(tǒng)圖紙審查機構開展審查工作。(3)送出線路施工招標、定標、簽訂合同。向招標代理機構供應審查后的圖紙及工程量清單。通過招標選擇合格的施工單位,并簽訂合同。(4)送出線路圖紙交底。項目公司應在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員進場后,剛好組織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召開圖紙交底會。4.18設備及材料選購 招標、定標、簽訂合同材料、構(配)件制品等是保證施工順當進行的物質基礎,物資的打算工作應按施工預算和施工進度的支配,必需在工程開工前完成,依據(jù)各種物資須要量支配,分別落實貨源,支配運輸和儲備,使其滿足連續(xù)施工的要求。4.19清除運輸通道上的障礙物由于風電場的建設環(huán)境特殊,設備尺寸較大,在運輸?shù)倪^程中會遇到阻礙,如橋梁、架空電線、通訊線路、樹木、房屋等。為保證運輸暢通,在道路施工前后均應結合現(xiàn)場實際狀況對影響運輸?shù)恼系K物進行處理。4.20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制定施工方案風電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應依據(jù)《風力發(fā)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DL/T5384-2007)的要求進行編制。一般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編制,非總包項目的可由項目公司或項目公司托付監(jiān)理單位編制。各環(huán)節(jié)施工單位結合整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各自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施工組織設計及作業(yè)指導書。4.21施工機具的打算依據(jù)采納的施工方案,支配的施工進度,確定施工機具的類型、數(shù)量和進場時間,確定施工機具的供應方法和進場后的存放地點和方式,編制建筑安裝機具的需求支配,為設備運輸,確定堆場面積等工作供應依據(jù)。4.22對人員進行培訓進入風電場項目工地的項目經(jīng)理、特種工作業(yè)人員、金屬試驗員、土建試驗員、無損檢測人員、熱處理工、焊工、計量員、平安員、預算員、質檢員、施工員必需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和考試,得到相應的政府部門或組織的認可,取得證書,并保證證書有效。因風電項目施工是一種新型的工作模式,風電機組是高科技、新技術產品,因此要求施工人員在施工前依據(jù)施工方案和安裝指南進行技術培訓,讓每個參和施工的施工人員了解施工工序、要求和施工留意事項。4.23工程管理組織機構設置工程管理的組織機構設置應依據(jù)施工項目規(guī)模,結構特點和困難程度來確定;堅持合理分工和親密協(xié)作相結合;把有施工閱歷、有創(chuàng)新精神、有工作效率的人選入領導機構;細致執(zhí)行因事設職、因職選人的原則。依據(jù)風電場建設須要,風電項目應設工程部,全面負責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下設三個專業(yè)管理班組,即工程施工管理、工程信息管理、工程綜合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包含:工程質量管理、工程平安管理、施工進度管理、造價管理。工程信息管理包含:工程檔案管理、工程支配管理、工程信息傳達、工程付款管理、招投標管理、設計詢問管理、供應商管理、工程物資。工程綜合管理包含:征林征地、拆遷補償、外部協(xié)調、政策處理、后勤保障。4.24人力資源支配依據(jù)工程管理內容及各階段工作強度安排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相對緊缺時,應結合工程建設支配,對人力資源做動態(tài)調整。4.25工程支配管理為確保工程建設進度滿足支配要求,工程施工前各參建單位應制定相應的工程進度支配。風電場工程進度支配分為四級:一級進度支配——項目公司限制性支配(里程碑進度支配)。二級進度支配——項目公司和監(jiān)理限制性支配。三級進度支配——施工單位按專業(yè)編制的具體施工總進度支配。四級進度支配——施工單位按每季、月編制的具體的施工進度支配。一級、二級支配由項目公司、監(jiān)理進行管理協(xié)調。三級支配應由施工單位依據(jù)一級、二級支配編制完成,并報監(jiān)理審批。四級進度支配的審批工作權限在施工單位,但編制好的支配必需報監(jiān)理。在進度支配動態(tài)跟蹤管理過程中,發(fā)覺實際進度和目標項目有偏差時,是否要求施工單位修改支配以跟上原目標要求,由監(jiān)理確定。對于進度支配的重大修改須由監(jiān)理提出,項目公司批準后方可執(zhí)行。修改后的進度支配替代原支配建立新的目標項目。4.26三通依據(jù)風電場建設特點,項目開工是以道路施工開工為標記。場地平整包含升壓站場地平整、風機基礎場地及吊裝平臺場地平整,這兩項平整工作包含在相應的單位工程施工中。因此在項目開工以前僅須要落實通水、通電、通訊。5過程管理階段依據(jù)風電項目建設特點,風電場施工共分為五大類,分別是場內道路、風機基礎、風機安裝、場區(qū)配網(wǎng)、升壓站土建及電氣。個別項目存在自建送出線路的狀況,此時送出線路也被算作施工中的一類,由于施工程序和場內配電線路類似,因此不做贅述。5.1道路施工流程交樁放線→清表→鋪設涵管→挖填路基→路基整平碾壓→開挖排水溝→路面鋪設→路面整平碾壓→砌筑排水溝5.2風機基礎工程交樁→引點放線→風機及箱變基礎開挖→清底→基礎驗槽→墊層澆筑→基礎環(huán)安裝→鋼筋綁扎→支設模板→鋼筋綁扎和模板支設驗收→風機基礎主體澆筑→箱變基礎砌筑→基礎測溫養(yǎng)護→基礎回填→場地整平5.3風機安裝工程設備到場檢驗→電纜安裝→地面限制柜及變頻器安裝→塔筒底端、中段、上段依次安裝→機艙安裝→輪轂和葉片地面組裝→吊裝輪轂及葉片→緊固各層螺栓力矩→塔筒內電纜連接、限制及協(xié)助系統(tǒng)安裝。5.4場區(qū)配網(wǎng)工程(以架空線路為例)鐵塔基礎中心樁和方向樁交樁→樁位復測→風機至箱變電纜溝開挖→基礎開挖基坑驗槽→墊層交樁→支設模板→鋼筋籠制作并安裝→基礎澆筑→鐵塔組立→鐵塔接地網(wǎng)敷設→塔上設備安裝→電纜頭制作→低壓電纜敷設安裝→箱變安裝→塔上導線及光纜敷設、附件安裝。5.5升壓站土建及電氣工程(1)升壓站內各功能區(qū)域交樁放線。(2)主樓及開關室流程:基礎開挖→地基處理→墊層澆筑→電纜溝及樓體基礎砌筑→圈梁鋼筋綁扎→支設模板→圈梁澆筑→梁柱鋼筋綁扎→支設模板→梁柱澆筑→墻體砌筑→樓板模板支護→樓板鋼筋綁扎→樓板澆筑→墻體抹面收光→墻面粉刷→給排水→采暖→門窗安裝→裝修裝飾。(3)場區(qū)電纜溝施工:開挖→清坑→夯實→砌筑或支模板→澆筑混凝土→蓋板安裝。(4)避雷器及構支架施工:基礎開挖→地基處理→墊層澆筑→鋼筋綁扎→模板支護→基礎澆筑→基礎養(yǎng)護→避雷器、構支架安裝。(5)主變基礎及事故油池施工:基礎開挖→基坑處理→墊層澆筑→基礎鋼筋綁扎→模板支護→基礎澆筑→油池砌筑→濾油網(wǎng)安裝→鵝卵石鋪設。(6)主變安裝:本體外觀及附件數(shù)量檢查→本體就位→變壓器吊罩檢查→變壓器附件安裝→真空注油→變壓器熱油循環(huán)。6驗收移交階段工程從施工起先至竣工驗收須要開展多次多項驗收工作。具體分為:6.1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檢查此項檢查由各?。ㄗ灾螀^(qū)或直轄市)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中心站組織開展,共分“風電場首次及土建工程質量監(jiān)督檢查”、“風電場升壓站受電前和首批風機并網(wǎng)前質量監(jiān)督檢查”和“風電場整套啟動試運前質量監(jiān)督檢查”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監(jiān)檢在首批風機基礎完成后即可進行,后續(xù)完成的其它風機基礎可在下一階段再進行抽檢;其次階段的監(jiān)檢在首批風機基本具備并網(wǎng)條件后進行,其它批次的風機可在下一階段再進行抽檢;第三階段“整套啟動試運前”的監(jiān)檢,是指本期工程最終一臺風機調試試運驗收結束后進行的監(jiān)督檢查。6.2單位工程完工驗收風電項目單位工程可按風力發(fā)電機組、升壓站、線路、建筑、交通五大類進行劃分。單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應向項目公司提出驗收申請,單位工程驗收領導小組應剛好組織驗收。同類單位工程完工驗收可按完工日期先后分別進行,也可按部分或全部同類單位工程一道組織驗收。對于不同類單位工程,如完工日期相近,為削減組織驗收次數(shù),單位工程驗收領導小組也可按部分或全部各類單位工程一道組織驗收。單位工程完工驗收結束后,項目公司應向項目法人單位報告驗收結果,工程合格應簽發(fā)單位工程完工驗收鑒定書。6.3工程啟動試運驗收工程啟動試運可分為單臺機組啟動調試試運、工程整套啟動試運兩個階段。各階段驗收條件成熟后,項目公司應剛好向項目法人單位提出驗收申請。單臺風力發(fā)電機組安裝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完工驗收合格后,應剛好進行單臺機組啟動調試試運工作,以便盡早上網(wǎng)發(fā)電。試運結束后,必需剛好組織驗收。本期工程最終一臺風力發(fā)電機組調試試運驗收結束后,必需剛好組織工程整套啟動試運驗收。6.4建設項目“三同時”驗收“三同時”是指建設項目中環(huán)境愛護的措施,必需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運用。主要內容如下:(1)項目建議書階段:環(huán)保部門依據(jù)項目公司要求,審查建設項目選址及環(huán)境影響簡要說明,出具建設項目選址及立項環(huán)保受理看法;(2)項目可行性探討階段:由環(huán)保部門審批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提出環(huán)境污染防治對策、措施;(3)初步設計階段:環(huán)保部門審查環(huán)境愛護篇章,審查環(huán)評審批看法和所確定的各項環(huán)保措施、環(huán)保設施投資概算落實狀況。對環(huán)境影響大、處理技術難度高的污染項目,進行環(huán)保治理設計方案專項審查。(4)施工到試生產前階段:環(huán)保部門檢查環(huán)保設施建設進度和環(huán)保資金運用狀況,并批復項目公司提交的申請試生產報告。(5)竣工驗收階段:環(huán)保部門檢查環(huán)保設施運行結果,提出竣工環(huán)保驗收審批看法。項目公司在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竣工環(huán)保驗收申請(特殊狀況,經(jīng)批準同意,驗收時間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一年)。分期投入生產或運用的建設項目,應辦理相應分期環(huán)保驗收手續(xù)。注:5萬千萬及以上風力發(fā)電項目通常由省級環(huán)保部門負責審批工作。6.5消防設施和平安通道驗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電力行業(yè)相關管理規(guī)定,應依法開展消防驗收的基建工程竣工后,項目公司應剛好向出具消防設計審核看法的公安消防機構申請消防驗收,按要求提交相關報審資料,建設項目閱歷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用。6.6水土保持驗收依據(jù)水利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及其實施條例、《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管理方法》的規(guī)定,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閱歷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或者運用。驗收內容詳見《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管理方法》(水利部發(fā)布第14號令發(fā)布)6.7竣工環(huán)保驗收項目公司在建設項目完工后應剛好向省級環(huán)保部門申請開展建設項目竣工環(huán)保驗收工作。具體流程如下:建設項目建成→提交試生產申請→現(xiàn)場檢查→試生產→驗收申請→托付監(jiān)測→監(jiān)測方案→驗收監(jiān)測→編制監(jiān)測報告→提交驗收資料→驗收組驗收→驗收批復6.7.1試生產(試運行、試營業(yè))(1)申請:項目公司在試生產(試運行、試營業(yè))前,向項目審批的環(huán)保部門書面提出試生產申請。(2)受理:環(huán)保主管部門收到試生產申請后,支配現(xiàn)場檢查。(3)批準:符合試生產條件的項目,環(huán)保部門批準試生產。不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項目,責令限期整改。6.7.2建設項目環(huán)保驗收(1)申請:項目公司在項目試生產(試運行、試營業(yè))完成后,向項目審批的環(huán)保部門書面提出驗收申請。(2)現(xiàn)場檢查:收到驗收申請后,須要現(xiàn)場檢查的,環(huán)保部門支配現(xiàn)場檢查。(3)托付監(jiān)測或調查:對主要排放污染物的項目,項目公司應托付有資質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部門編制驗收監(jiān)測方案,報項目審批的環(huán)保部門批準,監(jiān)測部門依據(jù)批準的方案進行監(jiān)測,并編制驗收監(jiān)測報告(表)。對主要產生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的項目,項目公司應托付具有資質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單位或環(huán)評單位編制驗收調查報告(表)。(4)提交驗收材料:項目公司須要供應的驗收材料包括:①建設項目竣工環(huán)境愛護驗收申請報告(表)或登記卡;②驗收監(jiān)測報告(表)或調查報告(表);③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及縣(市)環(huán)保部門審查批復文件;④建設項目試生產(運行)環(huán)??捶?;⑤其它相關材料,包括:環(huán)保設施設計單位資質證書;建設項目工藝流程圖;建設項目污染防治設計方案、圖紙;環(huán)保設施操作、修理規(guī)程等環(huán)境管理制度;試運行記錄;治污工作總結。(5)組織驗收:負責驗收的環(huán)境行政部門收到達到要求的驗收材料后,30日內應組立驗收組(或驗收委員會)進行現(xiàn)場驗收。(6)批準:對符合驗收條件,驗收材料齊備,并經(jīng)下級環(huán)保部門提出驗收看法的項目,省級環(huán)保部門批準驗收。對不能驗收的項目,責令限期整改。7工程移交生產驗收工程移交生產前的打算工作完成后,項目公司應剛好向項目法人單位提出工程移交生產驗收申請。項目法人單位應轉報投資方審批。經(jīng)投資方同意后,項目法人單位應剛好籌辦工程移交生產驗收。依據(jù)工程實際狀況,工程移交生產驗收可以在工程竣工驗收前進行。若項目公司既擔當工程建設,又擔當本期工程投產后運行生產管理,則移交生產簽字手續(xù)可適當簡化。但移交生產驗收有關工作仍按以上原則開展。8工程竣工驗收工程竣工驗收應在工程整套啟動試運驗收后6個月內進行。當完成工程決算審查后,項目公司應剛好向項目法人單位申請竣工驗收。項目法人單位應上報工程竣工驗收主持單位審批。工程竣工驗收申請報告批復后,項目法人單位應籌建工程竣工驗收委員會。驗收委員會在驗收結束后應對工程做出總體評價,驗收合格應簽發(fā)“工程竣工驗收鑒定書”9附則9.1本標準中和國家行業(yè)有關規(guī)定、標準不一樣的,依據(jù)國家和行業(yè)有關規(guī)定、標準執(zhí)行。9.2本標準是加強風力發(fā)電項目標準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管理的一項措施,不減免各單位的合同責任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應擔當?shù)呢熑魏土x務。9.3本標準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工程建設部負責說明9.4本標準主要編寫單位: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編寫人:王帥本標準主要校審人:張書軍嚴軍陳軍吳涌遲巖桂波國電集工[2011]889號附件2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風電場道路設計標準1目的為規(guī)范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風力發(fā)電工程中的道路設計工作,做到技術先進、平安適用、經(jīng)濟合理、確保質量,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主要規(guī)定了風力發(fā)電工程道路設計的技術指標、主要內容、成果組成及要求、留意事項。2范圍本標準適用于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全資和控股建設的陸上風電場的道路設計,沿海灘涂風電場的道路設計可參照運用。3引用標準和文件《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馬路路途設計規(guī)范》JTGD20-2006《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4-2000《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044術語和定義4.1場內道路:指風電機組間道路和風電機組和升壓變電站之間道路。4.2場外道路:指主要利用已有國家、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市、縣、鄉(xiāng)鎮(zhèn)等級道路和市政道路,不作為風電場設計范圍。5一般規(guī)定5.1風電場道路工程范圍為風電場進站道路和場內道路。進站道路范圍為從已有交通網(wǎng)絡起先至風電場內升壓變電站(開關站)之間道路。場內道路范圍為風電機組間道路和風電機組和升壓變電站之間道路。場外道路主要利用已有國家、?。ㄗ灾螀^(qū)、直轄市)、市、縣、鄉(xiāng)鎮(zhèn)等級道路和市政道路,不作為風電場設計范圍。5.2風電場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必需貫徹“平安、適用、節(jié)約、和諧”的設計理念。應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結合經(jīng)濟、技術條件,主動采納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節(jié)約用地,重視環(huán)境愛護,留意和風電場總體(分多期)規(guī)劃、風機安裝場等協(xié)調。5.3風電場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必需依據(jù)審查批復的風電場可行性探討報告(或微觀選址報告)、初步設計報告等為依據(jù),設計依據(jù)應明確風機單機容量及型號、擬采納的風機吊裝方案及設備類型,必要時應進行適應不同設備運輸及吊裝方案的道路技術標準論證。5.4當風電場依據(jù)總體規(guī)劃分期建設時,風電場道路工程特殊是進場道路和后期風電場連接的場內道路應依據(jù)“一次設計、滿足規(guī)劃的后期運用要求”的原則做好總體設計,處理好前、后期工程的相互連接。5.5道路設計條件為微觀選址報告、風電場氣象水文資料、風電場工程地質勘察、1:2000地形圖、所選定機型的“風機運輸要求”等資料。5.6一個風電場建設項目應由主體設計單位明確風機機位坐標、高程,確定安裝場地布置位置及尺寸、高程等參數(shù)。6道路設計指標6.1風電場道路工程中路基標準宜參照《馬路工程技術標準》四級馬路標準設計,考慮到山區(qū)風電場地形較為困難,道路布設較為困難,設計時速一般采納10km/h。6.2道路平曲線半徑及路基寬度應滿足風機設備廠家或運輸單位提出的最小指標要求,條件允許時應盡量采納較高的平曲線指標。6.3道路縱坡:干線道路可以依據(jù)最大縱坡不大于10%、最大坡長不超過200m限制,支線道路可以依據(jù)最大縱坡不大于12%、最大坡長不超過100m限制。條件允許時應盡量采納較高的縱坡指標,如在實行一些協(xié)助措施(如協(xié)助牽引)時,縱坡的最大坡度也可適當放寬到14%,以使線路布置更合理、便利施工、削減工程投資。6.4對風電場工程進場道路應依據(jù)“充分利用既有道路、超長件設備運輸可采納臨時方案通行”的原則采納單車道設計,路基寬度應限制在5.0~6.0m,路面寬度應限制在3.5~5.0m;進場道路應結合地形條件設置錯車道,錯車道間距應限制在300~400m,錯車道路基寬度應限制在6.5~7.0m6.5對風電場工程場內道路應依據(jù)“施工期設備運輸及安裝為主、后期運行為輔”的原則確定道路橫斷面指標,當風機設備安裝采納汽車吊或可伸縮式履帶吊時,場內道路依據(jù)單車道設計,路基寬度應限制在5.0~6.0m,路面寬度應限制在3.5~5.0m,并結合地形條件設置錯車道,錯車道間距應限制在300~400m,錯車道路基寬度應限制在6.5~7.0m,錯車道路基有效長度為50m;當風機設備安裝采納一般履帶吊時,場內道路應依據(jù)兩期設計,一期即土建及設備安裝施工期路基寬度應限制在8.0~9.0m,路面暫不施工;二期即運行期路基寬度應限制在5.0~6.0m,路面寬度應限制在6.6圓曲線最小半徑一般值取30m,極限值取20m,圓曲線所在路段應設置超高、加寬緩和段。圓曲線段的加寬值依據(jù)風電機組葉片長度依據(jù)風電機組制造廠舉薦值選取。6.7凸形豎曲線半徑一般值為200m,極限值為100m。凹形豎曲線半徑一般值為200m,極限值為100m。豎曲線最小長度20m。為滿足葉片運輸,對豎曲線還需依據(jù)葉片運輸要求進行設置,以葉片不剮蹭地面和車底板不碰地面為設置原則。7道路設計主要內容7.1確定路途具體位置。7.2確定路基標準橫斷面和特殊路基橫斷面,繪制路基超高、加寬設計圖;計算土石方數(shù)量并進行調配;確定路基取土、棄土的位置,繪制取土坑、棄土場設計圖。7.3確定路基路面排水系統(tǒng)和支擋、防護工程的結構形式及尺寸,繪制相應布置圖和結構設計圖。7.4確定特殊路基設計的結構形式及尺寸,并繪制設計圖。7.5確定各路段的路面結構類型、路面混合料類型,并繪制路面結構圖。7.6確定涵洞的位置、孔數(shù)及孔徑,過水路面的位置,結構類型及各部尺寸,繪制布置圖。特殊設計的,應繪制特殊設計詳圖。7.7確定路途交叉形式、結構類型及各部尺寸,繪制布置圖和設計詳圖。7.8確定環(huán)境愛護和景觀工程的位置、類型及數(shù)量,繪制布置圖和設計詳圖。7.9落實筑路材料的料場位置、品質及貯存量、供應量及運距,繪制筑路材料運輸示意圖。7.10確定征用土地的數(shù)量。7.11計算各項工程數(shù)量。7.12提出施工組織支配。8施工圖組成和內容8.1總體文件說明書(1)風電場地理位置、規(guī)劃裝機容量、分期建設要求(如有)、擬選的風機機型、擬采納的設備安裝方案等基礎資料。(2)風電場道路采納的技術標準及主要技術指標,不同技術標準之間的連接過渡狀況。(3)規(guī)劃的風電場道路干、支線起訖點、中間限制點、全長,說明干、支線編號及連接風機編號。(4)規(guī)劃的風電場干、支線道路沿線自然地理條件及對項目的影響。(5)路途:進場道路和當?shù)芈肪W(wǎng)的連接關系;路途布設及主要技術指標采納狀況,說明路途布設和風機安裝場平面、高程連接狀況;說明干、支線采納的極限平、縱指標及平安措施設計狀況;說明風電場道路用地數(shù)量;說明路途交叉設計原則、技術標準采納狀況。(6)路基、路面:沿線地質、地層狀況描述、不良地質地段分布及其相關物理、力學指標等;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要求。(7)橋梁、涵洞:設計原則,技術標準采納狀況,沿線涵洞、過水路面的分布狀況,涵洞、過水路面施工技術要求。(8)風電場道路工程筑路材料、水、電等建設條件。(9)風電場道路和四周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相協(xié)調狀況。項目地理位置圖示出風電場道路工程在縣級交通網(wǎng)絡圖中的關系及沿線主要城鎮(zhèn)等的概略位置。風電場道路平面總體設計圖示出地形、地物、平面限制點、高程限制點、坐標網(wǎng)格、風機機位、風機安裝場、升壓站、路途位置(樁號、斷鏈、路中心線、路基邊線、坡腳(或坡頂)線、示坡線及曲線主要樁位)和其他交通路途的關系、沿線排水系統(tǒng)、改移河道(溝渠)及道路、用地界等,標出涵洞、路途交叉及防護工程的位置(平面交叉示出平面形式;涵洞按孔數(shù)標繪,示出結構類型、孔數(shù)及孔徑;防護工程注明類型),標出過水路面的位置、長度。比例尺用1:2000或1:5000。風電場道路工程主要指標風電場道路標準橫斷面圖示出風電場干、支線道路一般路段的標準橫斷面形式、路側設施及護欄等的設置位置。比例尺用1:200。若有特殊路基地段,應示出特殊路基橫斷面。8.2路途路途平面圖示出地形、地物、風機機位、風機安裝場、升壓站、路途位置及樁號、斷鏈、平曲線主要樁位和其他交通路途的關系以及縣以上境界等、標注平面限制點和高程限制點及坐標網(wǎng)格和指北圖式,示出涵洞、路途交叉(標明交叉方式和形式)位置、中心樁號、尺寸及結構類型等。并示意出主要改路、改渠等。圖中列出平曲線要素表。標注地形圖的坐標和高程體系,比例尺為1:2000~1:5000。路途縱斷面圖示出網(wǎng)格線、高程、地面線、設計線、豎曲線及其要素、橋涵、路途交叉的位置(涵洞按樁號及底高繪出,注明孔數(shù)及孔徑、結構類型、水準點(位置、編號、高程)及斷鏈等。水平比例尺和平面圖一樣,垂直比例尺視地形起伏狀況可采納1:200、1:400或1:500。圖的下部各欄示出地質概況、填挖高度、地面高程、設計高程、坡長及坡度、直線及平曲線、超高、樁號。直線、曲線及轉角表列出交點號、交點樁號、交點坐標、偏角、曲線各要素數(shù)值、曲線限制樁號、直線長、計算方位角或方向角、備注路途起訖點樁號、坐標系統(tǒng)等??v坡、豎曲線表路途逐樁坐標表列出樁號,縱、橫坐標等并注明坐標系統(tǒng)。限制測量成果表即導線點成果表(適用于現(xiàn)場選線設計),列出導線點編號、點名、坐標、邊長、方位角及高程等并注明坐標系統(tǒng)、高程系統(tǒng)。水準點表,列出水準點編號、高程、位置等。平安設施工程數(shù)量表及相應設計圖。特殊說明:為滿足風電場道路工程征地,在完成風電場道路施工圖設計工作后,應單獨編制《風電場道路工程用地圖》,其內容包括①風電場道路用地設計說明,包括用地范圍確定原則、用地性質、用地類別、各類用地數(shù)量、總用地數(shù)量等;②馬路用地表-列出用地起訖樁號、長度、寬度,土地類別及數(shù)量等;③馬路用地圖-示出路途用地界線(變寬點處注明前后用地寬度及里程樁號),土地類別、分界樁號及地表附著物等。比例尺用1:2000。8.3路基、路面說明路基設計原則、路基橫斷面布置及加寬、超高方案;路基設計(包括特殊路基設計)、施工工藝、參數(shù),材料要求等說明(滑坡、倒塌、泥石流、采空區(qū)等大型特殊路基設計應按工點編制設計說明);路基壓實標準和壓實度及填料強度要求;路基支擋、加固及防護工程設計;路基、路面排水系統(tǒng)及其防護設計;取土、棄土設計方案、環(huán)保及節(jié)約用地措施。路面結構設計,材料要求、混合料要求、級配組成及施工要求等。說明路床頂面驗收標準;說明施工方案及留意事項。設計圖表(1)路基標準橫斷面圖,比例尺用1:200(2)一般路基設計圖繪出一般路堤、低填路堤(路基高度較小且需特殊處理)、路塹、半填半挖路基,陡坡路基、填石路基、水田內路堤及沿河(江、海)或水塘(庫)等不同形式的代表性路基設計圖,比例尺用1:200。(3)路基橫斷面設計圖繪出全部整樁、加樁的橫斷面圖,示出加寬、超高、邊坡及坡率(包括各分級邊坡)、邊溝、截水溝、碎落臺、護坡道、邊坡平臺、路側取土坑(假如有)、開挖臺階及視距臺等,注明用地界。比例尺用1:400。(4)超高方式圖分類型繪出超高縱斷面、緩和段代表性超高橫斷面,注出主要尺寸、超高漸變率、橫坡及超高值。(5)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數(shù)量表列出起訖樁號、長度、挖方(總體積、土類、石類)、清除表土、填方(總體積、填土及填石分壓實方和自然方、本樁利用方、遠運利用方、借方、棄方、總運量、計價土石方總數(shù)等。并說明表土的利用措施、平均運距、臨時占地等。(6)路基防護工程數(shù)量表列出路基支擋、防護工程起訖樁號、工程名稱、主要尺寸及說明、單位、數(shù)量(左、右)工程及材料數(shù)量等(包括護坡、擋土墻、護墻、護腳、護肩、邊坡加固、駁岸、護岸、防水堤壩等)。(7)路基支擋、防護工程設計圖繪出各項支擋、防護工程的立面、斷面及具體結構設計圖。比例尺用1:50~1:500。按不同狀況列出每延米或每處工程及材料數(shù)量表。擋土墻設計還應繪制平、縱面圖、逐樁及墻高改變處的橫斷面圖、擋土墻斷面大樣圖、擋墻頂部護欄基礎設計圖,以及不同墻高對應尺寸和每延米數(shù)量,并計列每處(段)工程及材料數(shù)量表。比例:1:200~1:400。(8)路面工程數(shù)量表列出起訖樁號、長度、結構類型、各結構層次名稱及厚度(分行車道、路肩加固計列)、培路肩等。(9)路面結構圖示出自然區(qū)劃、設計彎沉及土基回彈模量等設計參數(shù)、并分別示出行車道、路肩加固。繪出路面邊緣大樣圖,列出單位(1000m2)(10)平曲線上路面加寬表列出平曲線交點(交點號、樁號)、半徑、加寬寬度、圓曲線長度、緩和長度、加寬長度及面積等。(11)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數(shù)量表列出起訖樁號、工程名稱、單位、斷面形式和主要尺寸說明、工程及材料數(shù)量(包括邊溝、跌水井、排水溝、截水溝、盲溝、急流槽等)。(1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設計圖繪出各項排水工程平面布置、立面、斷面及結構設計圖和有關大樣圖。比例尺用1:20~1:200。8.4涵洞涵洞(包括過水路面)設計說明,施工方法及施工留意事項。涵洞工程數(shù)量表列出中心樁號、交角、孔數(shù)及孔徑、涵長、結構類型、進出口型式,采納標準圖或通用圖編號、工程、材料數(shù)量等。布置圖繪出設置涵洞處原地面線及涵洞縱向布置,涵頂填土高度,斜涵應繪出平面和進口的立面。示出地基土質狀況,各部尺寸和高程。比例尺用1:200。結構設計圖包括進出口式樣、鋪砌及涵身各部結構詳圖。示出涵洞洞身剖面、進出口立面、上部結構構造圖。8.5路途交叉說明平面交叉的設置原則及主要參數(shù),施工方法及留意事項。平面交叉設計圖表(1)平面交叉設置及工程數(shù)量一覽表。(2)平面交叉布置圖繪出地形、地物、主線、被交叉道路,注出交叉點樁號及交角、水準點位置及其編號和高程及排水設施等的位置,比例尺用1:500。8.6環(huán)境愛護和景觀設計說明風電場道路工程和沿線自然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狀況及實行的措施等。說明主要場地自然條件(包括土壤、水分、降雨量、風力風向、自然物種等)分析及對策,環(huán)境愛護和景觀設計狀況。提出施工中的環(huán)境愛護措施及留意事項。環(huán)境愛護工程數(shù)量表。8.7筑路材料說明沿線筑路材料料場位置、品質、儲量及采運條件,說明選用的主要料場的基礎條件。沿線筑路材料料場表列出料場編號、材料名稱、料場位置(距路途距離、上路樁號)、料場說明、貯存量、支配用量(路面、其他構造物)、覆蓋層(種類、厚度、面積)、開采時間、運輸方式、通往料場的道路狀況及所需便道長度等。沿線筑路材料供應示意圖示出路途的樁號及兩側主要料場的位置、材料上路樁號及距離。路面及其他構造物等可全線分段計算平均運距。計算運距時可依據(jù)施工組織設計,考慮集中預制、集中拌和因素,計算各項工程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運距。8.8施工組織支配說明施工組織、施工期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工期、進度及措施。主要材料供應、運輸方案及臨時工程的支配。施工便道主要工程數(shù)量表列出施工便道的長度、寬度、防護工程圬工數(shù)量等。其他臨時工程數(shù)量表包括拌合場、施工場地、電力線等。列出地點或樁號、工程名稱、工程說明、工程數(shù)量等。道路臨時用地表8.9道路標識系統(tǒng)為改善風電場工作環(huán)境,便于檢修及參觀引導,提升企業(yè)形象,需在風電場的道路主要路口設置統(tǒng)一、規(guī)范的風場指示牌,主要指示建筑物及主要風機的距離及導向,如下圖所示。風電場、變電站等標記建筑物指示機組指示8.10道路預算工程量清單部分列出了風電場一般道路設計中工程量所包含的分項及子項,主要分項為路基、路面、構造物、其它,主要子項為挖方、填方、特殊路基處理、路面材料、管涵、擋墻、機位土方平整、錯車道材料、平面交叉轉角材料、警示樁、警示牌、道路標識系統(tǒng)、彎道改造、路面修復、棄料場等。9道路設計留意事項9.1場區(qū)道路設計必需和風機基礎設計標高、吊裝場地平整標高相結合,確定路基設計高度。9.2道路選線應結合項目公司要求及征地要求,施工之前做好現(xiàn)場交底工作,施工期間遇到現(xiàn)場變更問題時剛好協(xié)作項目公司處理。9.3為滿足風電場道路工程征地,在完成風電場道路施工圖設計工作后,依據(jù)項目公司要求可單獨編制《風電場道路工程用地圖》,其內容包括①風電場道路用地設計說明,包括用地范圍確定原則、用地性質、用地類別、各類用地數(shù)量、總用地數(shù)量等。②馬路用地表-列出用地起訖樁號、長度、寬度,土地類別及數(shù)量等。③馬路用地圖-示出路途用地界線(變寬點處注明前后用地寬度及里程樁號),土地類別、分界樁號及地表附著物等。比例尺用1:2000。9.4隨著風電場向山區(qū)和南方雨水較多的地方發(fā)展,風電場道路布設中跨越溝河的地方較多,須要設置橋梁、涵洞或過水路面的地方較多,由于橋梁投資較大,施工時間長,一般不采納,但應在道路方案規(guī)劃設計或施工圖設計時進行適當?shù)谋冗x,尤其是在一些進場道路較長的地方,跨越河溝水流較大時更應進行比選,以滿足運用要求為前提,盡量節(jié)約投資。9.5若風電場處于高山地區(qū),地形、地貌比較困難,道路的修建成本相對較高,設計工作量也比較大,由于可研階段的道路設計深度比較淺,因此在山區(qū)道路施工圖設計前,有條件的狀況下應進行道路設計方案的規(guī)劃設計(相當于技術設計階段)。道路設計方案的規(guī)劃設計主要是確定進場道路的方向和路途走向及道路標準,確定場內道路的路途布置及技術標準,同時還有風機吊裝平臺的布置及吊裝方案的比選。若風電場進場道路有多條,在道路方案規(guī)劃設計時應從投資、施工及和當?shù)氐挠绊懙榷喾矫孢M行比選確定舉薦方案。道路規(guī)劃設計報項目公司審查后,依照規(guī)劃方案進行下一步施工圖設計。這樣可以使道路設計更趨合理,有利于施工及節(jié)約工程投資。9.6若進場道路和當?shù)剜l(xiāng)村道路共線重疊或線路比較短的時候,為便利行車,也可以設計為雙車道,路面寬6m,路基寬7m。9.7風電場道路設計一般參照風機基礎具體勘察報告進行路基設計,必要時應進行道路局部路段的補充勘探。10設計成果要求10.1風電場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幅面尺寸應采納297mm×420mm(橫式)。設計文件應裝訂成冊,每冊一般依據(jù)100~150頁限制,不宜過厚或過薄,以便于運用和保管。設計圖紙的幅面尺寸一般采納297mm×420mm。必要時可增大幅面,其尺寸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道路工程制圖標準》的規(guī)定,圖紙應按297mm×420mm折疊。10.2設計文件每冊封面上一般應列出風電場建設項目名稱及風電場道路里程全長、一階段施工圖設計及設計文件名稱、冊數(shù)(第××冊共××冊)、測設單位名稱。設計文件每冊扉頁的內容應包括風電場建設項目名稱及風電場道路里程全長、設計階段及設計文件名稱、冊篇組成、勘察設計證書等級及編號、各級負責人簽署、參與設計人員(技術員以上)姓名、職務、職稱及工作項目或內容、設計文件編制年月。設計文件每冊應有總書目。設計文件中的圖表均應由相應資格的設計、復核、審核人員簽署。送審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封面顏色為:奶油白色或象牙白色,各項目公司負責的風電場道路應規(guī)定采納同一種封面顏色。10.3路途平面圖、路途縱斷面圖等的起訖方向均應從左到右,里程樁號由小到大,標注的字頭向上,但地形圖上的標注仍按測繪標注不變。10.4設計文件中的計量單位應采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風電場道路工程名詞應采納《道路工程術語標準》、《馬路工程技術標準》、《馬路工程名詞術語》及有關技術規(guī)范、規(guī)程所規(guī)定的名詞,無規(guī)定時可采納習慣運用的名詞。10.5為便于風電場道路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和建成后的運行維護,在提交紙質文件的同時,提交對應的電子文件。①提交的電子文件應和紙質文件完全一樣,包括文件名稱、版式、內容等;②為保證電子文件的通用性和易用性,文件保存格式應采納國際上較為通用的數(shù)據(jù)格式。11附則11.1本標準中和國家和行業(yè)有關規(guī)定、標準不一樣的,依據(jù)國家和行業(yè)有關規(guī)定、標準執(zhí)行。11.2本標準是加強風電場道路設計的一項措施,不減免各單位的合同責任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應擔當?shù)呢熑魏土x務。11.3本標準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工程建設部負責說明。11.4本標準主要編寫單位:中國福霖風能工程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編寫人:劉金全李紅有趙威本標準主要校審人:張書軍陳軍吳涌遲巖劉文峰孫繼棟12附錄風電場道路施工圖設計主要組成文件書目,見附錄。附錄風電場道路施工圖設計主要組成文件書目序號施工圖設計文件組成內容說明1第一篇總體設計設計總說明2項目地理位置圖3風電場道路平面總體設計圖4風電場道路主要工程特性表5道路標準橫斷面圖6其次篇路線路途平面圖1:20008路途縱斷面圖9直線、曲線、轉角表10縱坡、豎曲線表11路途逐樁坐標表12限制測量成果表(導線成果表)13平安設施圖表14道路用地表/圖用地表/圖可單獨編制成冊,供應項目公司運用,不列入施工圖設計文件中。16第三篇路基、路面路基標準橫斷面圖20超高方式圖21特殊路基設計表22特殊路基設計工程數(shù)量表23特殊路基設計圖24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數(shù)量表26取土坑(場)、棄土堆(場)設計圖/表27路基防護工程數(shù)量表28路基支擋、防護工程設計圖29路面工程數(shù)量表30路面結構圖31平曲線上路面加寬表33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設計圖/表34第四篇涵洞涵洞(包括過水路面)工程數(shù)量表36涵洞(包括過水路面)布置圖37涵洞結構設計圖38第五篇路途交叉平面交叉設置及工程數(shù)量一覽表39平面交叉設計圖44第六篇筑路材料沿線筑路材料料場表46沿線筑路材料供應示意圖國電集工[2011]889號附件3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風電場風機基礎設計標準1目的為規(guī)范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風力發(fā)電工程中的風機基礎設計工作,統(tǒng)一風機基礎設計的內容、深度,本著因地制宜、愛護環(huán)境和節(jié)約資源的原則,做到技術先進、平安適用、經(jīng)濟合理、便于施工,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主要規(guī)定了風力發(fā)電工程中風機基礎設計基本原則和方法,涉及地基基礎的工程地質條件、荷載、基礎選型、設計流程、地基處理、基礎構造等內容。2范圍本標準適用于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全資和控股建設的的陸上風力發(fā)電工程風機的地基基礎設計。3引用標準和文件《風電場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平安標準》FD002-2007《風電機組地基基礎設計(試行)》FD003-200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高聳結構設計規(guī)范》GBJ50135-200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02《凍土地區(qū)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JGJ118-98《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構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191-93《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計規(guī)范》GB50046-2008《水工建筑物抗冰凍設計規(guī)范》DL/T5082-1998《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200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GB50496-2009《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50025-2004《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J112-1987《建筑變形測量規(guī)程》JGJ/T8-974術語和定義本標準中的術語定義和下列標準中的規(guī)定相同:《風電機組地基基礎設計設計規(guī)定(試行)》FD003-200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5一般規(guī)定5.1基礎設計應本著因地制宜、愛護環(huán)境和節(jié)約資源的原則,做到平安適用、經(jīng)濟合理、技術先進、便于施工。5.2風電機組地基基礎主要按《風電機組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定(試行)》設計。對于濕陷性土、多年凍土、膨脹土和處于侵蝕環(huán)境、受溫度影響的地基等,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要求。5.3風機基礎設計采納極限狀態(tài)設計方法,荷載和分項系數(shù)的取值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以保證合理設計運用年限50年內平安、正常工作。5.4風電機組地基基礎設計前,應進行巖土工程勘察。5.5確定地基處理方案前應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現(xiàn)場試驗,以確定方案的可行性。5.6設計成果應做到圖面清晰、簡明,符合設計、施工、存檔的要求,適合工程建設的須要。5.6基礎環(huán)和風機基礎的連接方式及基礎體形應得到風機廠家的認可和復核。5.7除滿足本標準外,設計尚須遵守國家、行業(yè)現(xiàn)行的規(guī)范、規(guī)定和技術標準。6風機基礎設計6.1依據(jù)的外部文件風電機組制造商供應的載荷文件、預埋件圖、基礎概念圖等。地勘單位供應的巖土工程詳勘報告。測量單位供應的風電場1:2000地形圖及機位1:200地形圖。批準的風電場可行性探討報告。6.2設計荷載風電機組基礎所受荷載大小主要取決于風場等級、風電機組機型和安裝高度、設計平安風速、抗震設防基本烈度等因素。依據(jù)作用于風機基礎上荷載隨時間改變的狀況,荷載可分為三類:(1)永久荷載,例如上部結構傳來的豎向力、基礎自重、回填土重等。(2)可變荷載,例如上部結構傳來的水平力,水平力矩、扭矩、多遇地震作用等。(3)偶然荷載,例如罕遇地震作用等。依據(jù)作用在風機基礎可能同時出現(xiàn)的荷載,按極端荷載工況、正常運行工況、多遇地震工況、罕遇地震工況、疲憊強度工況等進行荷載組合,并按最不利效應組合進行設計。6.3地基基礎設計級別依據(jù)風機機組的單機容量、輪轂高度和地基困難程度,地基基礎分為三個設計級別:設計級別單機容量、輪轂高度和地基類型1單機容量大于1.5MW輪轂高度大于80m困難地質條件或軟土地基2介于1級、3級之間的地基基礎3單機容量小于0.75MW輪轂高度小于60m地質條件簡潔的巖土地基注:1、地基基礎設計級別按表中指標劃分分屬不同級別時,按最高級別確定。2、對1級地基基礎,地基條件較好時,經(jīng)論證基礎設計級別可降低一級。風電機組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的規(guī)定:(1)全部風電機組基礎,均應滿足地基承載力、變形、穩(wěn)定性、基礎承載力的要求;(2)1級、2級的基礎,均應進行地基變形計算,滿足沉降量、基底傾斜率的限值要求;(3)3級風電機組基礎,一般可不作變形驗算,但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小于130kPa或壓縮模量小于8MPa、軟土等狀況之一時除外。6.4風機基礎平安等級依據(jù)風電場工程的重要性和基礎破壞后果(如危及人的生命平安、造成經(jīng)濟損失和產生社會影響等)的嚴峻性,風機基礎結構平安等級分為兩個等級:基礎結構平安等級基礎的重要性基礎破壞后果1級重要的基礎很嚴峻2級一般基礎嚴峻注:風機基礎的平安等級還應和風電機組和塔架等上部結構的平安等級一樣。一般可按基礎設計級別為1級時,結構平安等級取1級;基礎設計級別為2、3級時,結構平安等級取2級;對于破壞后果較嚴峻的2、3級基礎,結構平安等級可提高為1級?;A結構平安等級為一級、二級的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分別為1.1和1.0。6.5地基基礎設計主要內容(1)地基承載力計算;(2)地基受力層范圍內有懦弱下臥層時應驗算其承載力;(3)基礎的抗滑穩(wěn)定、抗傾覆穩(wěn)定等計算;(4)基礎沉降和傾斜變形計算;(5)基礎的裂縫寬度驗算;(6)基礎(樁)內力、配筋和材料強度驗算;(7)有關基礎平安的其它計算(如基礎動態(tài)剛度和抗浮穩(wěn)定等);(8)采納樁基礎時,其計算和驗算除應符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和《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等規(guī)定;(9)對地基進行處理時,尚應符合《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等的規(guī)定;(10)材料的疲憊強度驗算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11)鑒于風電機組主要的風荷載的隨機性較大,且不易模擬,在和地基承載力、基礎穩(wěn)定性有關的計算中,上部結構傳至塔筒底部和基礎環(huán)交界面的荷載應采納修正標準值;(12)對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及以上且場地為飽和砂土、粉土的地區(qū),應依據(jù)地基土振動液化的判別成果,通過技術經(jīng)濟比較實行穩(wěn)定基礎的對策和處理措施;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及以上,或參考風速超過50m/s(相當于50年一遇極端風速超過70m/s)的風電場,其地基基礎設計應進行特地探討;(13)應對制造商提出的基礎環(huán)和基礎的連接設計進行復核;(14)受洪(潮)水或臺風影響的地基基礎應滿足防洪要求,洪(潮)水設計標準應符合《風電場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平安標準》的規(guī)定。對可能受洪(潮)水影響的地基基礎,在基礎四周肯定范圍內應實行牢靠永久防沖防淘愛護措施;(15)對風電機組基礎及地基應進行必要的檢測和監(jiān)測。7基礎設計一般過程7.1設計參數(shù)工程地質條件地基承載力標準值,壓縮模量,壓縮系數(shù),內摩擦角,重力密度,示例見表1;其它地質條件示例見表2。表1巖、土體設計參數(shù)一覽表層號①②注:1、當采納樁基時,應補充單樁試驗數(shù)據(jù);2、對特殊土:如濕陷性黃土、膨脹土、紅粘土、懦弱土等需標明其相應土的特性。表2其它地質參數(shù)表靜止水位(m)最高水位(m)最低水位(m)水質侵蝕性標準凍土深度地振動參數(shù)由于風電場通常位于遠離城市的偏遠地區(qū),因此在確定抗震設防烈度時,需留意以《中國地振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為準,而《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只能作為參考。塔架基礎的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其它地振動參數(shù)詳見表3。表3地振動參數(shù)表抗震設防烈度基本地震加速度設計地震分組場地特征周期場地類別風電機組參數(shù)(1)風電機組塔底荷載此部分參數(shù)需由廠家供應,不同型號機組,不同廠家供應的荷載大小及形式上都可能有差別,一般要供應塔底(基礎環(huán)頂法蘭平面)的正常運行最大荷載、全部運行極大荷載、等效疲憊載荷、地震荷載等。留意:廠家供應荷載中,部分廠家供應設計分項系數(shù)為1.0的荷載,而部分廠家供應設計分項系數(shù)>1.0的荷載,須要統(tǒng)一取設計分項系數(shù)為1.0的值,設計時再按我國規(guī)范取相應荷載分項系數(shù)。(2)風電機組質量參數(shù)此部分參數(shù)需由廠家供應。風機輪轂高度(m)風機塔架質量(t)風機機艙質量(t)風機葉輪質量(t)7.2基礎選型基礎型式可選用自然地基基礎、復合地基基礎或樁基礎,基礎或承臺的底板可選用四邊形、多邊形(一般為八邊形)和圓形。應依據(jù)工程地質及氣象條件、地震烈度、施工條件、材料供應、技術經(jīng)濟指標等,進行全面綜合考慮力求選擇技術先進、平安適用、經(jīng)濟合理、施工便利的基礎型式。依據(jù)不同的地質條件,從結構形式主要分為擴展基礎和樁基礎。擴展基礎包含方形、圓形、八邊形等形態(tài)。樁基礎依據(jù)樁基承臺分為方形承臺樁基礎、圓形承臺樁基礎、八邊形承臺樁基礎等。由于風向的不確定性,風機基礎承受的荷載方向也不固定,且常常處于大偏心受壓狀態(tài),因此對基礎穩(wěn)定性的要求較高。依據(jù)這一特點,風機基礎一般按大塊體結構設計,基礎的底面宜設計成軸對稱形,如采納正多邊形或圓形,充分發(fā)揮材料的強度,節(jié)約工程投資。7.3基礎設計流程(1)擴展基礎設計流程圖(2)樁基礎設計流程圖7.4基礎設計軟件風機基礎的結構設計軟件可以采納的較多,一般為平安起見,宜采納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軟件進行分析計算,然后進行核對和比較。傳統(tǒng)的結構力學計算方法應作為軟件計算的核對手段。在進行風機基礎的動態(tài)剛度、地震頻率等計算時,建議采納有限元分析軟件進行分析計算。設計人應細致核對、判別設計輸入、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的合理性和正確性,并對設計負責。8基礎構造及其它8.1地基處理風機基礎設計過程中,勢必遇到較多的地基處理問題,尤其在濱海軟土地區(qū)顯得尤為突出。風機基礎一般對地基承載力要求不高,但對不勻稱沉降(基礎傾斜)較為敏感,因此地基處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地基或地基復合體的承載力、勻稱性和抗壓縮性。地基處理方案的選擇需綜合考慮地質條件、上部結構特點、環(huán)境條件(氣象、噪聲、振動等)、材料供應、工程費用以及工期等諸多因素,并經(jīng)比較后,選擇技術牢靠、經(jīng)濟合理、施工進度快的方案。一般狀況下,地基的深層處理,往往施工工藝技術困難、工期較長,處理的費用較高,因此,在實際工程中,應優(yōu)先采納淺層地基處理方案,只有在自然地基或淺層處理均無法滿足工程須要時,才考慮采納深層處理方案或樁基方案。(1)換填或置換法地基淺層處理最常見的一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地基持力層埋藏較淺,且無懦弱下臥層的狀況。當采納換填時,換填厚度不宜超過2~3m,否則經(jīng)濟性不高。濱海地區(qū)的風電場,合適的持力層一般埋深較深、地下水位較高,應用的可能性不大;山區(qū)埋藏較淺的巖石地基,若基巖面起伏較大,可采納部分或局部超挖換填(毛石混凝土)方案。(2)復合地基復合地基由樁和樁間土組成,一般適用于處理深度不大的場地,不同的處理方法具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影響復合地基承載力的主要因素有樁體承載力、樁土應力比、置換率,其中樁體承載力主要取決于樁徑、樁長、樁周土性能以及樁體材料強度,樁土應力比取決于樁土相對的剛度。在復合地基設計時應留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對于散體樁復合地基,肯定深度以下樁的側阻和端阻都難以發(fā)揮,樁身不宜過長;基底應設置合理厚度的褥墊層,充分發(fā)揮樁間土的承載作用;依據(jù)原土的類型、承載力等具體狀況,確定合理的置換率,一般狀況下,置換率越高,復合地基的承載力就越高。在置換率確定的狀況下,細樁密布能夠達到較高的復合地基承載力。(3)樁基當基底持力層較深、淺層處理不經(jīng)濟時,可以考慮樁基。樁基按成樁方法可分為預制樁和灌注樁兩大類。依據(jù)閱歷,風機基礎方案一般原則如下:細樁多布,短樁多布;中間稀布,四周多布;亦可調整樁長,基礎周圈長樁,中間短樁;單樁承載力較大時,中間塔筒承臺范圍宜構造布樁,一方面風機基礎承臺受力合理,配筋量大幅度減小,另一方面,可減小施工過程中基礎本身的變形。驗算時,充分考慮樁的抗拔性能,有效減小基礎底面積。一般狀況下,基樁受抗壓承載力限制。8.2基礎構造尺寸(1)擴展基礎、樁基礎承臺和巖石錨桿基礎的底寬或直徑宜限制在輪轂高度的1/5~1/3范圍內,基礎高度宜限制在輪轂高度的1/30~1/20范圍內,基礎邊緣高度宜為底寬或直徑的1/20~1/15,且應不小于1.0m。(2)基礎墊層常用厚度為100~150mm,懦弱地基上的墊層混凝土厚度宜大于200mm。8.3基礎埋深(1)基礎埋深原則自然地基建(構)筑物基礎一般應設置在老土層上。基礎底部一般應設置在標準凍深線以下。(2)合理埋深依據(jù)統(tǒng)計資料,風電基礎埋深一般在輪轂高度的1/30~1/20。合理基礎的埋深的確定,須要依據(jù)抗傾覆、土層結構、地下水位和凍土深度等各種因素綜合確定。經(jīng)多個風電場的驗算和對比,由于上部水平荷載較大,加大基礎埋深對風機基礎抗傾覆平安度的提高沒有非常明顯的效果。一般地層狀況,單機容量850kW,基礎埋深宜在1.8m~2.5m;單機容量1500kW機型,基礎埋深宜限制在2.8m~3.5m;單機容量2000kW以上風機,基礎埋深宜限制在3.5m~4.5m。8.4基礎配筋基礎臺柱鋼筋和基礎底板頂面鋼筋的計算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的規(guī)定。其中,單側縱向鋼筋的最小配筋率不應小于0.20%,且每米寬度內的鋼筋截面面積不得小于2500mm2。8.5基礎防水為避開基礎混凝土和基礎環(huán)之間的縫隙進水,防止鋼制基礎環(huán)下段表面損壞,應實行有效防水措施。(1)風電機組塔筒底部和基礎混凝土之間的接合部分須要密封防水。密封做法不同廠家要求不一樣,具體設計可依據(jù)廠家資料進行設計。(2)基礎頂面應高出地面肯定高度,高度值依據(jù)當?shù)亟邓看笮〈_定,常取200mm。從基礎頂面外邊緣向外做5m寬的200mm厚碎石散水,坡度一般取4%。8.6防洪(潮)設計陸地受洪(潮)水或臺風影響的地基基礎則應按防洪(潮)要求設計,洪(潮)水設計標準詳見《風電場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平安標準》FD002-2007第七章規(guī)定。主要考慮兩方面:一是基礎的洪水荷載計算高程的確定;二是塔筒內電氣柜防洪高程的確定。對于不能滿足要求的風電場工程,應實行防洪(潮)措施。如提高塔筒內電氣柜平臺或基礎頂面高程;塔筒進人門、基礎預埋管道設防水止水措施;修建防洪堤、防洪墻等。8.7基礎預埋管基礎預埋管包括排水管和電纜管,埋管數(shù)量及位置詳見廠家資料要求。預埋管須留意以下幾點:(1)電纜管及排水管由內至基礎外必需保持2%的斜坡。(2)電纜管轉彎半徑不小于為10d,且滿足電纜轉彎半徑要求。(3)排水管末端必需濾水袋,保證滲水暢通。8.8回填土要求回填土不得含有腐殖質等雜質土,亦不得含有凍土或膨脹土,含有碎石時,其粒徑不宜大于200mm?;靥钔翍謱雍粚?,分層鋪填厚度不宜大于300mm,干密度為不得小于18kN/m3,壓實系數(shù)不得小于0.95。8.9基礎沉降觀測要求下列風機基礎應在施工期及運行期進行沉降觀測:(1)1級、2級的地基基礎;(2)3級的復合地基或懦弱地基上的樁基礎;(3)受地面洪水、海邊潮水或地下水等水環(huán)境改變影響的基礎?;A沉降觀測一般要求在風機基礎設計時在風機承臺設置便于觀測的沉降觀測點,1臺風機基礎一般設置4個沉降觀測點,對這個觀測點均應觀測和記錄。沉降觀測要求可參照《建筑變形測量規(guī)程》JGJ/T8-97執(zhí)行。9主要設計成果9.1.基礎計算書計算書應包括上述計算內容,設計人員應在程序計算的基礎上,推斷計算結果的平安性和合理性,做到在平安的基礎上經(jīng)濟合理。附錄為某風電場風機基礎計算書示例。9.2基礎施工圖施工圖主要內容應包括:(1)風機基礎設計總說明(2)基礎平面圖(3)基礎剖面圖(4)底部鋼筋布置圖(5)上部鋼筋布置圖(6)拉結筋和架立筋布置圖(7)基礎環(huán)支撐及預埋件圖(8)基礎環(huán)橢圓孔插筋圖(9)基礎密封施工要求10附則10.1本標準中和國家和行業(yè)有關規(guī)定、標準不一樣的,依據(jù)國家和行業(yè)有關規(guī)定、標準執(zhí)行。10.2本標準是加強風電場風機基礎設計的一項措施,不減免各單位的合同責任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應擔當?shù)呢熑魏土x務。10.3本標準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工程建設部負責說明。10.4本標準主要編寫單位:中國福霖風能工程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編寫人:劉金全李紅有遲洪明曹恩志本標準主要校審人:張書軍陳軍吳涌遲巖劉文峰孫繼棟11附錄某風電場風機基礎計算書示例☆☆☆☆工程基礎驗算報告工程名:☆☆☆☆報告人:報告日期:2011-05-19設計單位:FL基礎名稱:SL1基礎等級:二級一、基礎類型及尺寸基礎圖例如上圖所示?;A尺寸為:基礎底板半徑R=9m基礎棱臺頂面半徑R1=3.2m基礎臺柱半徑R2=3.2m塔筒直徑b3=4m基礎底板外緣高度H1=1m基礎底板棱臺高度H2=1.5m臺柱高度H3=0.8m上部荷載作用力標高Hb=0.45m基礎埋深Hd=3.3m二、鋼筋、混凝土及巖土力學參數(shù)混凝土:強度等級C35;fcd=16.7N/mm2;ftd=1.57N/mm2;fck=23.4N/mm2;ftk=2.2N/mm2;Ec=31500N/mm2;Efc=14000N/mm2鋼筋:等級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fy=360N/mm2;fy'=360N/mm2;Es=200000N/mm2;ft=180N/mm2基礎底面鋼筋直徑:28mm基礎頂面鋼筋直徑:25mm混凝土容重:25kN/m3混凝土愛護層厚度:80mm覆土容重:18kN/m3地下水埋深:30m巖土力學參數(shù)值土層編號巖土名稱厚度(m)重力密度(自然)(kN/m3)重力密度(濕)(kN/m3)壓縮模量Es(MPa)內聚力C(kPa)摩擦角ψ(°)承載力特征值fak(kPa)寬度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ηb深度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ηd地基抗震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ζα1粘土1-30.519.519.5428111700.31.61.32中風化巖33026.926.91001100453000001.5三、上部結構傳至塔筒底部的內力標準值荷載分項系數(shù):永久荷載分項系數(shù)(不利/有利):1.2/1可變荷載分項系數(shù)(不利/有利):1.5/0疲憊荷載分項系數(shù):1偶然荷載分項系數(shù):1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1荷載修正平安系數(shù):1.35方量計算:基礎混凝土水下體積V11:0.000m3基礎混凝土水上體積V12:468.763m3基礎覆土水下體積V21:0.000m3基礎覆土水上體積V22:370.984m3工況名稱Fx(kN)Fy(kN)Fz(kN)Mx(kNm)My(kNm)Mz(kNm)正常運行荷載工況358.402033209500-927.7極端荷載工況694.201907400000231.5多遇地震工況634.74501829.80535799.80-927.7罕遇地震工況1912.84201829.805104480.1260-927.7疲憊荷載工況(上限)380832.62178.149076.224274.24537.6疲憊荷載工況(下限)384371.8-1912.520061.821981.64807計算工況為[計算全部工況]四、基礎底面脫開面積比工況名稱偏心距偏心距/底板半徑允許最大比值結論正常運行荷載工況1.4240.1580.250滿足極端荷載工況2.7430.3050.430滿足多遇地震工況2.1960.2440.250滿足五、承載力復核對地基承載力不修正工況名稱pk(kPa)fa(kPa)結論Pkmax(kPa)1.2*fa(kPa)結論正常運行荷載工況83.0803000.000滿足135.6463600.000滿足極端荷載工況82.4123000.000滿足183.9733600.000滿足多遇地震工況82.2824500.000滿足162.5945400.000滿足六、下臥層驗算工況名稱:正常運行荷載工況巖土名稱Pz(kPa)Pcz(kPa)faz(kPa)結論Pz_max(kPa)Pcz_max(kPa)1.2*faz(kPa)結論中風化巖30.0000.0000.000滿足0.0000.0000.000滿足工況名稱:極端荷載工況巖土名稱Pz(kPa)Pcz(kPa)faz(kPa)結論Pz_max(kPa)Pcz_max(kPa)1.2*faz(kPa)結論中風化巖30.0000.0000.000滿足0.0000.0000.000滿足工況名稱:多遇地震工況巖土名稱Pz(kPa)Pcz(kPa)faz(kPa)結論Pz_max(kPa)Pcz_max(kPa)1.2*faz(kPa)結論中風化巖30.0000.0000.000滿足0.0000.0000.000滿足七、沉降驗算工況名稱沉降量(mm)允許沉降量(mm)結論傾斜率允許傾斜率結論正常運行荷載工況1.947100滿足0.00000.005滿足極端荷載工況1.971100滿足0.00010.005滿足多遇地震工況1.927100滿足0.00000.005滿足八、穩(wěn)定性復核工況名稱抗滑計算平安系數(shù)抗滑允許平安系數(shù)結論抗傾覆計算平安系數(shù)抗傾覆允許平安系數(shù)結論正常運行荷載工況299.1461.3滿足6.1091.6滿足極端荷載工況312.5141.3滿足3.1771.6滿足多遇地震工況315.8361.3滿足3.9591.6滿足罕遇地震工況146.4061.0滿足1.5241.0滿足九、基礎底板懸挑根部配筋計算極端荷載工況:基礎底板底面正交配筋:彎矩設計值:1173kNm彎矩計算單位寬度配筋面積為:1363平方毫米單位寬度要求配筋面積為:4812平方毫米實際配筋為:第一排配筋:149Φ28@120(5097平方毫米/米),配筋率為:0.21185%基礎底板頂面正交配筋:單位寬度要求配筋面積為(采納構造配筋):4815平方毫米實際配筋為:第一排配筋:179Φ25@100(4881平方毫米/米),配筋率為:0.20276%十、基礎底板懸挑根部裂縫寬度驗算正常運行荷載工況:基礎底板底面裂縫計算(正交配筋):彎矩標準值:649kNm裂縫寬度:0.04962mm裂縫允許寬度:0.2mm,滿足要求!極端荷載工況:基礎底板底面裂縫計算(正交配筋):彎矩標準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章合同范本模板
- ui設計兼職合同范本
- 上游電子銷售合同范本
- 住宅抵押合同范本
- 借貸咨詢合同范本
- 農村房車銷售合同范本
- 農用器材采購合同范本
- 中美二十天然氣合同范例
- 個人售賣二手車合同范本
- 出納公司合同范本
- 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
-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tǒng)檢修課件 學習情境1:驅動電機的認知
- 2024年采購部年終總結
- 人教版(PEP)五年級英語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Unit 1 My day 含答案
- 打深水井施工方案
- 企業(yè)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 統(tǒng)籌管理方案
- 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圖集(附圖豐富)
- Unit 1 Travel教案-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 中職英語高教版(2023修訂版)基礎模塊2
- DB3206T 1083-2024機關會議服務人員操作技術規(guī)范
- 習作《我的家人 》教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