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Ⅱ期中考試卷(人教版)新課標_第1頁
歷史必修Ⅱ期中考試卷(人教版)新課標_第2頁
歷史必修Ⅱ期中考試卷(人教版)新課標_第3頁
歷史必修Ⅱ期中考試卷(人教版)新課標_第4頁
歷史必修Ⅱ期中考試卷(人教版)新課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必修n期中考試卷(人教版)

一、選擇題

1造成古代中國封建社會出現(xiàn)“有力者無田可耕,有田者無力可耕”現(xiàn)象的根

本原因是()

A貴族、官僚及豪強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權和勞動者的分離

2請觀察下圖然后判斷這種工具出現(xiàn)的時間:()

A:漢朝B:魏晉南北朝C:唐朝D:宋朝

3下圖是西漢的博山爐,請你仔細觀察此圖然后回答西漢時期出土的青銅器有

什么特點()

Ai

HA:器物造型莊重雄奇B:紋飾細膩優(yōu)美

C:工藝精湛處于最高峰D:廣泛采用鎏金、鑲嵌等裝

飾工藝,精美華麗

4導致經濟重心南移的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是()

A、社會環(huán)境穩(wěn)定B、自然條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D、生產力大為改觀

5“蘇湖熟,天下足?!钡闹V語說的是()

A、北宋時期江浙地區(qū)商品經濟繁榮

B、北宋立國后主要依靠東南的財富力量

C、中唐以后南方農業(yè)進入了全面開發(fā)期

D、南宋政權重視農業(yè)生產,江南經濟超過北方

6引進、推廣高產農作物玉米和甘薯所產生的重要影響是()

①養(yǎng)活了眾多人口②經濟作物專業(yè)區(qū)域擴大③直接導致了資本主義萌芽的

出現(xiàn)④提高了農業(yè)生產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7學習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學分別就下列主題作了演講,你認為其中哪一個

概括了這一段歷史的全過程()

A帝國的彷徨B、中華的榮耀

C、東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興

8唐代,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這種布的原料是()

A絲B麻C棉D毛

9中國封建社會末期“重農抑商”政策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它造

成的后果不包括:()

A市場狹小B原料不足

C勞動力缺乏D資金短缺

10洋務運動沒有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只重軍事不重經濟B沒有興辦真正的資本主義企業(yè)

C沒有觸動封建制度D沒有大力宣揚西方思想文化

11“谷撒地,薯葉枯,青壯煉鋼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么過?”詩中反

映的20世紀50年代末的社會現(xiàn)象,造成這一現(xiàn)象主要由于()

A.經濟建設缺乏經驗B.自然災害迅速蔓延

C.“左”傾錯誤嚴重泛濫D.蘇聯(lián)政府背信棄義

12“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全是

自己的?!睂@句1978年出自安徽鳳陽農民的話,理解正確的有()

①概括了包干到戶的優(yōu)點②表達了對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擁護

③說明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給農村經濟注入了活力④說明農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④D.②③

13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

A.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B.逐步擴大企業(yè)自主權,加強國營大中型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

C.鞏固和完善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D.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長期共同發(fā)展

14引起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原因有()

①西方列強的侵略②自然經濟的解體,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③有識之士的推動④西方文化的影響

A.①②③④B.③④

C.①④D.①③④

15新中國出現(xiàn)新生活新風尚的根本原因是()

A.經濟的迅速發(fā)展B.人民當家作主

C.蘇聯(lián)的援助D.人們對美的追求

16對新航路的開辟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A.歐洲各國商品經濟發(fā)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

B.歐洲各國社會矛盾的激化

C.天文地理知識與航海造船術的進步

D.《馬可?波羅游記》對東方探險的激勵

17工業(yè)革命后社會生產力飛速提高,從本質上說明了:()

A.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戰(zhàn)勝封建主義農業(yè)文明是一大進步

B.工業(yè)革命使工人生產積極性倍增

C.資本主義消滅了阻礙生產力的一切因素

D.科學與生產緊密結合產生成效

二、非選擇題:

18閱讀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宋人陳亮說:“商藉農而立,農賴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認為:“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

工固圣王之所欲來(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蓋皆本者?!?/p>

材料三:清雍正帝說:“我國家休養(yǎng)生息,數十年來,戶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

數,非率天下農民竭力耕耘,兼收倍獲,欲家室盈寧,必不可得……朕觀四民(指

士、農、工、商)之業(yè),士之外,農為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

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爭尚華巧,必將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請回答:

(1)陳亮的觀點是否正確,說明了什么?(3分)

(2)從材料二三中分別歸納黃宗羲和雍正帝的觀點。(4分)

(3)簡要評價黃宗羲和雍正帝的觀點。(4分)

(4)有一種觀點認為“無農不穩(wěn),無工不富,無商不活”,今天在建設社會主義

的過程中,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農、工、商三者的關系?(3分)

19.南宋詞人柳永曾寫詞云: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鳳簾翠幕,參差十萬人

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珍磯,戶盈羅綺競豪奢。……”

請回答:(共10分)

(1)柳永筆下的''三吳都會”指的是今天的哪里?你的判斷理由是什么?當時

這個地方叫什么名字?(4分)

(2)詞中描繪的這個城市有何特點?請結合詞中內容舉例說明。(3分)

結合所學內容,你認為這個城市出現(xiàn)上述特點的原因有哪些?(3分)

20閱讀下列圖表和材料

材料一:繼昌隆堞絲廠的蒸汽鍋爐機材料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變化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江蘇南通人張睿創(chuàng)辦的南通大生紗廠等企業(yè)

發(fā)展很快,僅大生紗廠一、二廠,到1921年就獲利白銀一千六百多萬兩,其中

三分之二是在大戰(zhàn)期間獲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張客的企業(yè)就每況愈下了。

請回答下列問題:(共11分)

(1)材料一所反映的經濟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有哪些?它與明代“機房”相比,最

大的不同點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民族企業(yè)發(fā)展過程有什么特點?(2分)

(3)根據材料三,說說為什么張騫的企業(y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迅速發(fā)展,而

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4分)

(4)張騫企業(yè)的命運給我們哪些啟示?(2分)

21歷史再現(xiàn):(共9分)假如你生活在以下兒個不同時期,作為一名生產者,你

將合理使用那些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

(1)距今七八千年前:

A生產工具:

B生產技術

(2)商周時期:

A生產工具:

B生產技術

(3)春秋時期:

A生產工具:

B生產技術

22歷史診斷:(共10分)下面是高一(24)班一名同學在學習必修(2)歷史知

識過程中設計的歷史場景,請你判斷其中有哪些不正確,指出錯誤之處,并設計

正確的場景。

(1)我國的原始農業(yè),北方可以種植玉米,南方可以種植甘薯。

判斷:

設計:

(2)唐朝時,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業(yè)和手工業(yè)中心

判斷:

設計:

(3)明代中后期,在廣東廣州的船舶制造業(yè)中已經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

判斷:

設計:

(4)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下放權力,把企

業(yè)搞活。

判斷:

設計:

(5)英國通過頒布《航海條例》和三次英荷戰(zhàn)爭,17世紀時,成為世界范

圍的殖民帝國。

判斷:

設計:

23.閱讀下列材料:(本題11分)

材料一有人說過去搞社會主義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這個意見不能說

一點道理也沒有。比如農業(yè)合作社,一兩年一個高潮,一種組織形式還沒鞏固呢,

很快又變了。從初級合作社到普遍辦高級社,就是如此。如果穩(wěn)步前進,鞏固一

段時間再發(fā)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躍進時,高級社還不鞏固,又普

遍搞人民公社,結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材料二到1979年,集體農業(yè)活動的組織方面正發(fā)生一場意義更為深刻

的變化。在中國最貧困的省份,特別是安徽,中國領導階層開始了叫“生產責任

制”的某些嘗試?!熑芜M一步下放到家庭中?!?983年底,甚至這些

集體農業(yè)的痕跡,也大量從中國農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體之間劃分收入已沒有

什么意義,因為幾乎全部農業(yè)生產都是以家庭為基礎的。

一一以上摘自《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下卷

材料三農村政策放寬以后,一些適合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

效果很好,變化很快?!械耐緭?,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可

以肯定,只要生產發(fā)展了,低水平的集體化就會發(fā)展到高水平的集體化,集體經

濟不鞏固的也會鞏固起來。關鍵是發(fā)展生產力,要在這個方面為集體化的進一步

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摘自《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請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中的什么教訓?(2分)

②材料二所屬的是我國農村生產關系方面怎樣的變革?它是否意味著從所有制

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為什么?(6分)

③材料三評論農村政策的基本著眼點是什么?為什么?(3分)

24、閱讀下列材料:(共10分)

材料一:《醒世恒言》敘述:明朝浙江淳安縣的一個小地主,依靠仆人販售

漆油等物品,致富數千金,于是購置田產,居為大地主。又有蘇州王憲,出生于

大地主家庭,經營了一個玉器店鋪,更富裕了。

材料二:《鄭氏規(guī)范》介紹,大地主鄭氏家族的條規(guī)規(guī)定:“佃人用貨幣折租?!?/p>

材料三:《清代全史》敘述:杭州人張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購織機

一張,從事紡織,忻織濘布精良,“每一下機,人爭鬻之”,因此獲利甚多,后來

織機發(fā)展到二十余張。

回答:(1)以上材料,明朝什么社會現(xiàn)象?(2分)

(2)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從事的經濟活動有哪幾種?(4分)

(3)哪一種經濟活動是當時社會經濟的主流?為什么?(4分)

25、閱讀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天子經略,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

君故?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p>

摘自《左傳》

材料二:到公元前594年(周定王十三年),魯國季孫氏掌權時頒布了“初

稅畝”的法令,對公私土地一律按畝征稅,公田和私田在實際上的差別取消了。

一朱紹侯摘自《中

國古代史》

材料三:“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民得買賣”。平毀井田中間縱橫的阡

陌封疆,進一步破壞井田制。按土地多少征稅,以法令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并可

買賣。

一摘自聶玉梅《中

國古代史》

回答問題:

(1)材料一體現(xiàn)了怎樣性質的土地制度?(3分)

(2)材料二中魯國“初稅畝”的實施有何意義?(3分)

(3)材料三體現(xiàn)了商鞅變法中的什么措施?(3分)具有怎樣的影響?(3

分)

26.(共12分)從制度、資本、原料。勞動力、科技、市場六個方面因素綜合分

析,為什么18世紀中期由英國率先掀起了工業(yè)革命?

答題卷

-、選擇題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

二、非選擇題

18題:

(1)陳亮的觀點是否正確;

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材料二三中分別歸納黃宗羲和雍正帝的觀點。

黃宗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雍正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要評價黃宗羲和雍正帝的觀點。

黃宗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雍正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利觀點認為“無農不穩(wěn),無工不富,無商不活”,今天在建設社會主義

的過程中,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農、工、商三者的關系?

19題:

請回答:

(1)柳永筆下的“三吳都會”指的是今天的

你的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時這個地方叫什么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中描繪的這個城市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合詞中內容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所反映的經濟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有

它與明代'‘機房"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

(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民族企業(yè)發(fā)展過程的特點是

(3)根據材料三,張騫的企業(y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迅速發(fā)展,而到20年代中

期又衰落下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張騫企業(yè)的命運給我們的啟示.

21題:

1)距今七八千年前:

A生產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生產技術一

(2)商周時期:

A生產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生產技術:

(3)春秋時期:

A生產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生產技術:一

22題:

(1)我國的原始農業(yè),北方可以種植玉米,南方可以種植甘薯。

判斷:—

設計:.

(2)唐朝時,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業(yè)和手工業(yè)中心

判斷:_____

設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代中后期,在廣東廣州的船舶制造業(yè)中已經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

判斷:

設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一屆三中全會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下放權力,把企

業(yè)搞活。

判斷:—

設計:

(5)英國通過頒布《航海條例》和三次英荷戰(zhàn)爭,17世紀時,成為世界范

圍的殖民帝國。

判斷:—

設計:

23題:

(1)教訓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樣的變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著眼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題:

(1)什么社會現(xiàn)象:

(2)從事的經濟活動有哪兒種:_

(3)社會經濟的主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題:

(1)土地制度的性質:

(2)意義

(3)措施.

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從制度、資本、原料。勞動力、科技、市場六個方面因素綜合分析,為什么

18世紀中期由英國率先掀起了工業(yè)革命?

答.

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勞動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場: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ADDD6-10BABBC11-15CBAAB16-17AA

18、(1)他的觀點是正確的。說明了農工商之間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的內在

聯(lián)系。

(2)農工商皆本;重農仰商。

(3)黃宗羲的觀點有利于商品經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是歷史的進步。雍正

帝的觀點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是落后的,為維護封建統(tǒng)治。

(4)在堅持農業(yè)為基礎地位的同時,還應大力發(fā)展工商業(yè);只有堅持國民經濟各

部門綜合平衡,按比例協(xié)調發(fā)展,才是國家富強之本。

19.(1)這里是杭州,判斷理由是“三吳”、“錢塘”等和杭州密切相關。當時這

里叫做臨安。(2)這個城市非常繁榮,如“市列珍磯,戶盈羅綺競豪奢”;人口

眾多,如“參差十萬人家”;交通便利,如“天塹無涯”等。

(3)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發(fā)達、歷史悠久、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江南經濟的

發(fā)展等

20.⑴原因:原先的資本主義萌芽是基礎、列強經濟侵略分解自然經濟奠定基礎、

外商企業(yè)的刺激、洋務運動誘導;不同:明代“機房”主要為手工勞動,民族企

業(yè)是機器生產。

⑵我國近代民族企業(yè)誕生于19世紀5、60年代,在19世紀90年代和20世

紀初出現(xiàn)了兩個發(fā)展高潮。

⑶一戰(zhàn)期間迅速發(fā)展的原因:①辛亥革命為民族工業(yè)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環(huán)境

和社會條件;臨時政府和北洋軍閥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發(fā)展的

政策;②一戰(zhàn)期間,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此伏彼起,“實業(yè)救國”思想有了前所

未有的社會基礎,特別是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使國貨市場不斷擴大,為其

企業(yè)的發(fā)展拓展了空間;③一戰(zhàn)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客觀

上為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④狀元實業(yè)家特殊的地位和經歷,

尤其是其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20年代中期衰落的原因:①一戰(zhàn)結束后,歐洲

列強卷土重來,進入20年代,隨著國際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