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操、人文素養(yǎng)、學科功底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_第1頁
愛國情操、人文素養(yǎng)、學科功底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_第2頁
愛國情操、人文素養(yǎng)、學科功底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_第3頁
愛國情操、人文素養(yǎng)、學科功底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_第4頁
愛國情操、人文素養(yǎng)、學科功底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亞里士多德認為,發(fā)展科學需要3個條件。在他的《形而上學》中指出“閑暇”(有時間)、學術“自由”和“驚異”是發(fā)展科學需要的3個條件。亞里士多德論發(fā)展科學3條件第一頁,共156頁。亞里士多德說,“古今以來人們開始哲理探索,都是起因于對自然萬物的驚異;他們先是驚異于種種迷惑的現象,逐漸積累一點一滴的解釋”。-----《形而上學》“驚異”與“興趣”第二頁,共156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第三頁,共156頁。丁先生的回答只有兩個字:“興趣”。有人問丁肇中教授,是什么使自己幾十年在實驗室從事著在別人看來枯燥無味的研究工作?第四頁,共156頁。指南針引起愛因斯坦的“驚異”第五頁,共156頁。愛因斯坦67歲時《自述》中說:“當我還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在父親給我看一個羅盤的時候,就經歷過這種驚奇。這只指南針以如此確定的方式行動,根本不符合那些在無意識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我現在還記得,至少相信我還記得,這種經驗給我一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東西深深地隱藏在事情后面。凡是人從小就看到的事情,不會引起這種反應;他對于物體下落,對于風和雨,對于月亮或者對于月亮會不會掉下來,對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區(qū)別等都不感到驚奇。”第六頁,共156頁。陳景潤與英華書院的數學老師抗戰(zhàn)勝利了,陳景潤進了福州的英華書院。那里有個數學老師,曾經是國立清華大學的航空系主任。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同學們講了許多有趣的數學知識。有一次,老師給這些高中生講了數論之中一道著名的難題。第七頁,共156頁。

1742年,德國的哥德巴赫發(fā)現,每一個大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的和。他對許多偶數進行了檢驗,都說明這是確實的。但是這只能稱之為猜想,需要給予證明。他自己卻不能夠證明它,就寫信請教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歐拉幫忙作出證明。一直到死,歐拉也不能證明它。第八頁,共156頁。從此這成了一道難題,吸引了成千上萬數學家的注意。200多年來,多少數學家企圖給這個猜想作出證明,都沒有成功。老師又說,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第九頁,共156頁。老師說,你們小學三年級就知道偶數、奇數、素數和合數了。這不是最容易的嗎?不,這道難題是最難的呢。這道題很難很難,要有誰能夠做了出來,不得了,那可不得了啊!第十頁,共156頁。他說,“真的,昨天晚上我還作了一個夢呢。我夢見你們中間的有一位同學,他不得了,他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钡诙?,老師回清華去了。他怎能知道他早已忘記的這堂數學課被多么深刻地銘刻在學生陳景潤的記憶中。第十一頁,共156頁。牛頓有一句名言:自己好像是在海濱游戲的孩子,有時為找到一個光滑的石子或比較美麗的貝殼而高興,而真理的海洋仍然在他的面前,未被發(fā)現。第十二頁,共156頁?!肮び破涫?,

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第十三頁,共156頁。牛頓說:“如果我所見的比笛卡兒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钡谑捻?,共156頁。荀況在“勸學”中說: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第十五頁,共156頁。荀況:《勸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第十六頁,共156頁。荀況:《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第十七頁,共156頁。荀況:《勸學》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第十八頁,共156頁。荀況:《勸學》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第十九頁,共156頁。荀況:《勸學》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第二十頁,共156頁。繼承岳麓書院培養(yǎng)“經世致用”人才的傳統(tǒng)孔夫子曾嘲笑“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的人,認為這種人讀書“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第二十一頁,共156頁。繼承岳麓書院培養(yǎng)“經世致用”人才的傳統(tǒng)岳麓書院的教育,象“中興將相,什九湖湘”年代的岳麓學子曾國藩、左宗棠,決不是授之以政而不能勝任、“不達”者;象中國第一位駐外使節(jié)郭嵩燾,決不是“使于四方”而不能獨立“專對”的人。第二十二頁,共156頁。機遇只垂青于有頭腦準備的人路易士·巴斯德說:“機遇只垂青于有頭腦準備的人。”。第二十三頁,共156頁。機遇只垂青于有頭腦準備的人科學史中如X射線、青霉素的發(fā)現者是機遇只垂青于有頭腦準備的人的例子。第二十四頁,共156頁。丁肇中論實驗科學丁肇中說過:“實驗科學是科學技術中最活躍的部分。自然科學是實驗科學,任何理論和自然科學現象不符合就不能存在。它是發(fā)展自然科學的重要基礎和動力?!钡诙屙摚?56頁。諾貝爾獎與實驗成果在1901—2000年100年中,諾貝爾科學獎獲獎成果共有334項。其中實驗成果占72.75%(約3/4)!第二十六頁,共156頁。正確對待客觀條件與主觀能動性的關系王淦昌1941年(34歲)從貴州遵義浙江大學寄出論文《關于探測中微子的建議》,1942年1月由美國《物理評論》發(fā)表,美國實驗物理學家J·S·阿倫就是按此論文的建議,用實驗間接尋找既無電荷又無質量的中微子,獲得肯定結果,成為1942年世界物理學界的重大進展之一。第二十七頁,共156頁。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fā)現并不是在條件最好的國家和實驗室中產生的。在有了基本工作條件后,提出明確的目標和戰(zhàn)略,在科學家群體中形成使命感和凝聚力,創(chuàng)造促使創(chuàng)新思維產生的學術環(huán)境,吸引優(yōu)秀人才和選擇學術帶頭人,將起到更關鍵的以弱勝強,后來居上。第二十八頁,共156頁。美國雖然經濟和科研實力雄厚,是其他國家在戰(zhàn)后無法與之比擬的。但是戰(zhàn)后最偉大的一項科學發(fā)現---基因的雙螺旋結構卻不是在美國發(fā)現的,而是在遭受戰(zhàn)爭嚴重破壞的英國卡文迪希實驗室發(fā)現的。這個實驗室在戰(zhàn)后開創(chuàng)了分子生物學和射電天文學兩個新領域,都取得了震驚世界的科研成果。這說明物質條件雖然差一些也并不一定不能產生最好的科研成果。第二十九頁,共156頁。1953年4月25日在生命科學的發(fā)展歷史上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這一天出版的英國《Nature》(《自然》)雜志上刊登了由美國年輕的分子生物學家華生(JDWatson,1928一)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FHCCrick,1916一)共同撰寫的一篇不足1000個詞的小論文,題目是“核酸的分子結構”(MOLECULARSTRUCTUREOFNUCLEICACIDS),副標題為“脫氧核糖核酸的結構”。第三十頁,共156頁。他們倆在這篇論文中提出了今天已廣為人知的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簡稱DNA)結構的雙螺旋模型,由于這個模型合理地闡明了遺傳物質—基因的特征。這篇論文的發(fā)表標志著經典生物學邁進到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分子生物學階段。第三十一頁,共156頁。一篇900多字的論文的影響力二位作者加了一句話:“Ithasnotescapedournoticethatthespecificpairingwehavepostulatedimmediatelysuggestsapossiblecopyingmechanismforgeneticmaterial.”第三十二頁,共156頁。為什么它不在當時最強盛、條件最好、有深厚基因研究傳統(tǒng)的世界科學中心美國產生?第三十三頁,共156頁。英國劍橋大學的卡文迪希實驗室為何能在戰(zhàn)后經費困難的時期連續(xù)作出優(yōu)異的科研成果?第三十四頁,共156頁?!岸?zhàn)”前的卡文迪希實驗室是物理學實驗室,有長期科研的傳統(tǒng),曾經由發(fā)現電子的湯姆生和發(fā)現原子結構的盧瑟福擔任主任,在原子結構和原子核物理的發(fā)展上作出過重要貢獻。“二戰(zhàn)”期間,多數科學家放棄了原來從事的研究工作,加入到為國防服務的行列,特別是發(fā)展核科學。第三十五頁,共156頁。經過幾年的努力,卡文迪希實驗室在這兩個新研究方向上都取得了劃時代的研究成果,開辟了射電天文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嶄新領域。第三十六頁,共156頁。在天文上發(fā)現了類星體和脈沖星,賴爾和休伊什因而獲得了1974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第三十七頁,共156頁。在分子生物上發(fā)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克里克和華生獲得了1962年的生物和醫(yī)學諾貝爾獎。第三十八頁,共156頁。王淦昌1931年(24歲),提出用云室重復玻特的粒子轟擊鈹核的實驗,但兩次請求均被導師邁特內拒絕,而幾個月后,查德威克卻以同一思路重復玻特實驗發(fā)現中子,因此而榮獲諾貝爾物理獎,中子的發(fā)現就這樣與王淦昌擦肩而過。第三十九頁,共156頁。

王淦昌曾向身邊工作的科技人員坦誠相言:“1931年自己所以未能說服導師邁特內用云室重復玻特的實驗,而與中子的發(fā)現失之交臂,主要怨自己數學計算能力不夠,英國盧瑟福的研究生查德威克數學比我好,通過對一個重粒子徑跡的動量與能量的仔細計算,證明這個重粒子徑跡必定來源于一個質量和質子相近的中性粒子的碰撞,然后查德威克重復我曾建議導師做的實驗,發(fā)現了中子?!钡谒氖摚?56頁。培根:“知識就是力量”在16--17世紀熱情地迎接近代科學的誕生的培根,曾講過“知識就是力量”的名言。第四十一頁,共156頁。王充:“人有知學,則有力矣”而在面向世紀之交的今天,我們卻不禁想起東漢思想家王充(約公元27--100年)說過的話:“人有知學,則有力矣”。培根講的“知識”側重點是近代科學知識。王充說的“知學”所指的似乎更為廣泛。除了學科功底以外,我們應注意全面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第四十二頁,共156頁。

我們要培養(yǎng)知識面較廣博的學生,才能順應現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緣發(fā)展的趨勢

第四十三頁,共156頁。工科學生不能忽視作為工程科學基礎的理科知識第四十四頁,共156頁。理工科學生不能忽視更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理工科大學生走向社會,面臨的不僅僅是工程科學技術課題。他們必須具備有關社會與文化各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會。第四十五頁,共156頁。湖大老校長曹典球辦過“文藝學院”曹典球(1877—1960),湖南大學前身湖南時務學堂學生。1906—1908任湖南大學前身湖南實業(yè)學堂教席、副監(jiān)督、監(jiān)督。任內湖南實業(yè)學堂升格為湖南高等實業(yè)學堂。當時學部(教育部)評論;“中國自北洋大學而外,工程學科未有如湖南高等實業(yè)學堂之完善者”。曹典球實為湖南高等工業(yè)教育的奠基人。1924年創(chuàng)辦文藝學院,,后改文藝中學。值“九一八”事變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任湖南大學校長第四十六頁,共156頁。曹典球倡導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結合曹典球的“文藝書院”,往往被誤以為是“文學藝術”??茖W校。按亞里士多德邏輯學的原理,“惟是人之明悟,必有所依傍,積而習之,使至于熟,括而成藝,乃可蓄聚所知,若寶藏然”?!胺菜囉山浽嚩?。曹校長從而認識到,若欲改造中國之文化,則非從事于藝不為功。這個“藝”就是“科學”!(許康教授對此曾有論述,見許康:《創(chuàng)新之光》)?!拔摹笨梢岳斫鉃椤叭宋摹?。曹校長辦“文藝書院”是要把人文素質與科學功底的培育結合起來!第四十七頁,共156頁。即使是從科學研究、創(chuàng)造發(fā)明這樣較為狹義的角度,要造就一名研究創(chuàng)造能力強的科學家,也需要培養(yǎng)他寬廣的視野、敏銳的觀察力和創(chuàng)立新思想的思維能力第四十八頁,共156頁。“博之約”與“約之博”孟柯倡導“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離婁下》)。第四十九頁,共156頁?!安┲s”與“約之博”朱熹主張“泛觀博覽而后歸之約”。第五十頁,共156頁。法國化學家J.M.Lehn以超分子化學的概念拓展了化學家的視野Lehn教授提出超分子化學的概念。1987年因在超分子化學方面的開拓性工作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他在接受諾貝爾獎時發(fā)表的演講中引用韓愈的名言。第五十一頁,共156頁?!白^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韓愈:《原道》第五十二頁,共156頁。視野廣闊有如

“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范文正公描述的岳陽樓大觀,也許能表述博學帶來的視野廣闊:“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第五十三頁,共156頁。只追求“博”而不求精,無從深入只追求“博”而不求精,例如科研工作總是趕時髦,跟蹤新熱點,無從深入,可能成效甚微。第五十四頁,共156頁。蘇軾:“博觀而約取”因此,正確的處理“博”與“約”的關系十分重要。正確的方法是蘇軾提出的“博觀而約取”第五十五頁,共156頁。岳麓學子王夫之提出“約有博之約,而博者約之博。故將以反說夫約,于是乎博學而詳說之,凡其為博而詳者,皆為約致其功也”《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論博與約的關系第五十六頁,共156頁。王夫之主張“約”是建立在“博”的基礎上的“約”,而“博”則是在“約”指導下的“博”。是為了取其精華,才廣泛地博學,掌握材料。第五十七頁,共156頁。對美國學者的跟蹤調查70年代美國學者對115個科研機構中1311位科學家進行了為期5年的跟蹤調查,發(fā)現有成就者大多具有知識廣博的特點。第五十八頁,共156頁。控制論的奠基人維納,當學生時愛好博覽群書,他自學過數學、物理學、化學、哲學、生物學和多門外國語。他認為在科學上能夠取得最大收獲的是學科之間的空白地帶,但到這種地帶查勘的科學工作者必須是自己領域的專家,同時對涉及的相關學科領域有十分正確甚至熟練的知識。第五十九頁,共156頁。這里說的既不是知識面狹窄的特定領域專才,也不是萬金油式的通才。具備訓練有素的專業(yè)知識而又努力加強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使知識面寬且多樣化,是值得提倡的方向。第六十頁,共156頁?!犊茖W研究的藝術》一書的作者英國學者貝弗里奇這樣寫道:“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于長時間鉆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鈍”,“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chuàng)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第六十一頁,共156頁。曾獲諾貝爾獎的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業(yè)余愛好是文學,喜歡博覽群書。他一生著作等身,出版了45部書和500多篇科學論文。這與他極高的文學修養(yǎng)、文思如泉可能不無關。第六十二頁,共156頁。德國大學校長要求學生格外注意英浯的學習德國柏林工業(yè)大學校長庫茨勒教授提出理工科的學生要格外注意英浯的學習。在庫茨勒教授看來,熟練的英語閱讀與表達是學好理工科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熬珳实挠茨軌蚴谷酥苯娱喿x相關教材原文,而順暢的表達可以幫助設計者推銷自己的研發(fā)項目”。第六十三頁,共156頁。課外活動與領導能力的培養(yǎng)廣而言之,研究創(chuàng)造能力強的科學家還需要有領導、組織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第六十四頁,共156頁。課外活動與領導能力的培養(yǎng)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溫教授提出的建議是:“參加課外活動,在課外活動中培養(yǎng)領導能力?!钡诹屙?,共156頁。耶魯大學注重培養(yǎng)領袖人才耶魯大學是美國最早成立的3所大學之一,有別于其他研究型大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注重培養(yǎng)領袖人才。第六十六頁,共156頁。耶魯大學注重培養(yǎng)領袖人才截至目前,耶魯大學已經培養(yǎng)了5位美國總統(tǒng)。其中最近的3位,布什父子和克林頓均畢業(yè)于耶魯大學。耶魯大學不僅培養(yǎng)了站在政冶舞臺上的人物,還培養(yǎng)了美國金融帝國的基礎,所培養(yǎng)的美國大公司的領袖人物比其他任何大學都多。第六十七頁,共156頁。萊溫校長指出“耶魯大學特別鼓勵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在課外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領導能力,,耶魯大學有200多個課外文化小組活躍在校園中,包括辯論賽小組、撰寫新聞小組、音樂小組、社區(qū)服務小組以及政治團體,等等?!薄罢n外活動小組是培養(yǎng)未來領導人素質的實驗室,小布什當時就曾經積極參與社團的活動,這對他擔任總統(tǒng)起到了很大作用?!钡诹隧?,共156頁。王國維論對事業(yè)、學問的追求1925年,清華成立了“國學研究院”,當過外交官的校長曹云祥比較有世界眼光,他去請胡適為清華要設立的研究院造一個計劃。胡對西方的高等學校和中國古代書院制度有研究。他把這兩者結合起來,給曹校長建議,清華國學研究院要請幾位導師,不要院長,也沒有一堆秘書,只要一位辦公室主任,然后招學生。曹校長想請胡適來,胡適說:“我的資歷,我的年齡還不夠格?!比缓缶屯扑]了一些人,其中就有國學大師王國維。第六十九頁,共156頁。清華國學研究院辦公室主任吳宓拿了曹校長的聘書到王國維家,在廳堂里行鞠躬禮,請王先生出山,到清華國學研究院里當導師。王國維接受了邀請.王國維中年專注文學,留下了幾部重要著作。一部就是《人間詞話》,闡述詩詞的境界說。王國維論對事業(yè)、學問的追求第七十頁,共156頁。“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語出《宋》晏殊:蝶戀花)王國維論點似乎是說,治學要經歷的第一個境界是:高瞻遠矚、作好戰(zhàn)略選擇。王國維論對事業(yè)、學問的追求第七十一頁,共156頁。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第七十二頁,共156頁。胡適說:“試想伽利略和牛頓有多少藏書?有多少儀器?他們不過是有問題而已?!钡谄呤?,共156頁。李政道指出:“求學問,需學‘問’,只求答,非學問。”第七十四頁,共156頁。馬赫認為,科學工作者應該具有“堅不可摧的懷疑態(tài)度”,擁有“罕見的獨立判斷力”。第七十五頁,共156頁。朱熹:“大疑則可大進”在日本朱子學派的大論戰(zhàn)中,被斥為背離了朱子學說的貝原益軒引用朱熹的話申辯:“大疑則可大進,小疑則可小進,無疑則不進”第七十六頁,共156頁。牛津大學校長談質疑精神英國牛津大學第一副校長威廉姆·麥克米倫教授直言不諱指出,“英國學生與中國學生最大的不同點在于英國學生具有質疑精神,勇于挑戰(zhàn)他人觀點?!钡谄呤唔摚?56頁。牛津大學校長談質疑精神他認為中國留學生“聰明”,并且“學習非常努力”。但在思考問題的方法上,中英兩種教育文化存在差異,中國學生普遍易于接受知識,而英國學生則善于分析問題,并提出質疑?!岸治瞿芰κ窃谟髮W里最重要的學習能力要求”。第七十八頁,共156頁?!捌埲招?日日新,又日新”

-----”大學”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是探索自然、攀登科學高峰的基本道路第七十九頁,共156頁。在科學研究中,理論和事實之間的矛盾是經常發(fā)生的。若科學中某種新的事實和現象被發(fā)現了,原有的理論已解釋不了了,原有的理論便面臨著挑戰(zhàn)和危機。究竟是用原有理論來克服危機,還是通過革新原有理論來克服危機這常常引導人們開始新的研究并引發(fā)新一輪的科學創(chuàng)新。第八十頁,共156頁。1824年,法國天文學家布瓦爾德發(fā)現天王星軌道的理論計算總是同實際觀測有出入。有20年之久,天文學家始終為這一矛盾操勞和困惑。這曾使牛頓的萬有引力學說面臨著挑戰(zhàn)。第八十一頁,共156頁。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法國的勒維烈和英國的亞當斯分別獨立提出了存在未知新星的科學假說,德國天文學家加勒據此終于發(fā)現了新星,后來被命名為海王星,從而豐富了太陽行星體系。第八十二頁,共156頁。愛因斯坦于1905年和1916年先后創(chuàng)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揭示了空間、時間、物質、運動之間的本質上的統(tǒng)一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把牛頓的力學理論只作為一種特殊情況概括在內。人們評價相對論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將它比喻為不是僅發(fā)現一個外圍的島嶼,而是發(fā)現了整個科學新思想的新大陸。第八十三頁,共156頁。元素周期律發(fā)現的

艱難歷程第八十四頁,共156頁。1862年,法國人尚古多(B.DeChancortois,1820—1886)提出關于元素性質的《螺旋圖》;在法國,尚古多的《螺旋圖》受到·了巴黎科學院的冷遇。他雖然在1862年和1863年先后把有關這方面的三篇論文、圖表和模型送交科學院,但一直沒有被接納。尚古多的研究成果被推遲了整整20年,直到1889,1891年才先后被翻譯出版,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元素周期律發(fā)現的進展,而且使法國科學界沒有起到在這一重大發(fā)現中應起的作用。第八十五頁,共156頁。1864年,德國的邁爾(J.L.Meyer,1830—1895)發(fā)表《六元素表》;在德國,邁爾的《六元素表》由于遭到非難,在當時也未能及時公布于世。第八十六頁,共156頁。1865年,英國人紐蘭茲(J.A.RNewlands1837提出關于元素性質的《八音律》;在英國,紐蘭茲在化學學會上提《八音律》時,不但沒有受到歡迎,反而遭到了嘲笑。英國化學學會會長福斯德森教授還當場質問紐蘭茲:“是否嘗試把元素按字母的順序排列,這樣可能得到更精彩的符合!”英國化學會也拒絕發(fā)表他的論文。第八十七頁,共156頁。紐蘭茲在英國科學界和權威的巨大壓力下,不得不放棄這一重要理論問題的探索,轉向制糖工藝的研究,這不僅使本來頗具希望的紐蘭茲本人失去了進一步深入研究,獲得更好成果的可能性,也使英國化學學會和權威們不得不承受歷史上的難洗之恥。第八十八頁,共156頁。在俄國,門捷列夫的阻力也很大。一些知名的學者,包括他的導師,“俄羅斯化學之父”沃斯克列森基教授和化學界權威齊寧一開始就不支持他從事這項研究,嘲笑他不務正業(yè)。還訓斥他說:“到了干正事、在化學方面作些工作的時候了!”第八十九頁,共156頁。有一些人說,門捷列夫的周期律是科學研究中“不能依靠一種普遍分類法”;邁爾也曾表示過懷疑,認為他在“薄弱”的基礎上來修改當時公認的原子量,是近乎‘魯莽’的行為。一些人挖苦和譏諷:“化學是研究業(yè)已存在的物質的,它的研究結果是真實的無可爭辯的事實。而他(指門捷列夫)卻研究鬼怪——世界上不存在的元素,想象出它的性質和特征。這不是化學,而是魔術!等于癡人說夢!”第九十頁,共156頁?,F代科學又到了發(fā)現新的“周期律”的前夜?弟谷、開普勒等在天文學領域的科學積累導致了牛頓的萬有引力的重大發(fā)現。第九十一頁,共156頁?,F代科學又到了發(fā)現新的“周期律”的前夜?化學元素的發(fā)現與積累導致了門捷列夫周期律的重大發(fā)現。第九十二頁,共156頁?,F代科學又到了發(fā)現新的“周期律”的前夜?現代化學、分子生物學、特別是人類基因組學的重要科學積累為化學、生物信息學等領域的數據挖掘提供了重要機遇,有可能導致這些領域新的重大發(fā)現?第九十三頁,共156頁。王國維論對事業(yè)、學問的追求“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说诙骋玻ㄕZ出《宋》柳永:蝶戀花)埋頭苦干是科學創(chuàng)新的前提,對于真正的科學家而言,是樂在其中不覺其苦的事情。第九十四頁,共156頁。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教導我們,科學的道路是崎嶇不平的,只有不畏艱難困苦的人,才可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第九十五頁,共156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傳》司馬遷寫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第九十六頁,共156頁?!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傳》司馬遷寫道:仲尼厄而作《春秋》;第九十七頁,共156頁?!疤煨薪。右宰詮姴幌ⅰ?/p>

-----《周易·乾、象傳》司馬遷寫道:屈原放逐,乃賦《離騷》;第九十八頁,共156頁?!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傳》司馬遷寫道: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第九十九頁,共156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傳》司馬遷寫道:孫子臏腳,兵法修列;第一百頁,共156頁?!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傳》司馬遷寫道:不韋遷蜀,世傳《呂覽》;第一百零一頁,共156頁?!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傳》司馬遷寫道:韓非囚秦,《說難》《孤憤》;第一百零二頁,共156頁?!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傳》司馬遷寫道:《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第一百零三頁,共156頁?!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傳》司馬遷以中國歷史上敢于在逆境中奮起從而獲得成就的先人事例來鞭策自己、教育后人。第一百零四頁,共156頁。賓步程老校長的對聯在岳麓書院的庭院正中,有賓步程老校長撰的對聯:“工善其事,必利其器;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第一百零五頁,共156頁。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賓步程校長的上聯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百零六頁,共156頁。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下聯出自韓愈的《進學解》:“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勤奮是學問成功的基礎的基礎!第一百零七頁,共156頁。人一能之,已百之;

人十能之,已千之

------“中庸”

朱熹對“中庸”中的這一論點是這樣注解的:“君子之學,不為則已,為則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第一百零八頁,共156頁。陳景潤的成就是他用心血鑄成的,是他刻苦攻讀與鉆研的結晶。陳景潤的刻苦,用“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陳景潤的成就是他用心血鑄成的第一百零九頁,共156頁?!拔覀兦宄赜浀盟谖迨甏那榫?。清晨,他從食堂打一壺開水,買幾個饅頭和一點菜,匆匆回到他那6平方米的小屋,一干就是一整天。傍晚,他收聽對外英語廣播,然后又干到深夜。有時停電,他就點著煤油燈看書。走進他的房間,除了見到一張木床、一個課桌、一把木椅,余下的就全是一堆一堆的草稿紙。他不看電影,不聊天,全部生活就是研究數學。”第一百一十頁,共156頁。

“他忍受屈辱,不停追求。工資扣發(fā),他就極力克儉,一餐飯常常只是饅頭伴醬油兌開水;桌子沒了,他就把鋪蓋卷起來,以床板當桌;電線掐了,他就點煤油燈……他的大腦仍然日夜不停地運算。有—·次,他所在的“專政隊”開批判會,屋里屋外找不到他,再回到他的小屋,發(fā)現剛才看到的床板那團破棉絮動了一下,打開一看,陳景潤竟縮在里面正打著手電筒算題呢?!钡谝话僖皇豁?,共156頁。陳景潤說:“1973年,世界數學在數論方面的三十多道難題中,我攻下了六七道難題,并初步取得了(1+2)的研究成果。但同時得到的是已入膏肓的疾病,我的身心已經到了衰竭的地步。當數學所的李書記、周大姐春節(jié)前為我送來蘋果時,我激動極了,春節(jié)后上班第一天,我把論文稿交給李書記,鄭重地說:‘這是我的論文,我把它交給黨!’”第一百一十二頁,共156頁。蘇軾說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我們要提倡“十年磨一劍”的厚積薄發(fā)學風。厚積薄發(fā)----“十年磨一劍”第一百一十三頁,共156頁。陳景潤是在1962年前后開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到他的著名論文正式全文發(fā)表,正好十年。數論界一致公認這一成果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是最好的。這是陳景潤研究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他總是精益求精,要做得比別人好,要盡可能地做得最好。因此,他的大多數研究成果總是很難被改進,在很長時間內是國際領先的,不少著名問題的成果在今天仍是最好的。第一百一十四頁,共156頁。

“轉眼20年過去了,英國和德國兩位數學家合作的數學專著《篩法》正在編校。他們見到我研究的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1+2)成果論文,十分驚詫,立即要求他們這部專著暫不付印。在書中加添了一章:陳氏定理。他們稱這是“篩法的光輝頂點”。我的研究成果為祖國爭了光,心中當然高興萬分。但我更不能忘記,在我遭到磨難的關鍵時刻,是黨組織和同志們幫我改善了環(huán)境,驅走于病魔,在我的生命中注入了研究的活力,追求的活力,這才有(1+2)的面世呵!”第一百一十五頁,共156頁。王國維論對事業(yè)、學問的追求“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保ㄕZ出《宋》辛棄疾:清平樂)第一百一十六頁,共156頁。袁隆平的“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回頭驀見”,是不是靈感頓悟?王國維的話前面還有“眾里尋他千百度”!袁隆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光輝的例子。他和助手們李必湖等一次又一次、“眾里尋他千百度”,終于在海南島找到雄花敗育的天然野生稻,發(fā)現了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對這件事的解釋很清楚:“當時全國研究水稻雄性不育性時間比較長的,只有李必湖、尹華奇和我,所以寶貴的材料只要觸到我們手里,就被一眼識破。別人即使身在寶山,也不見得識寶?!边@也就是前面說過的“機遇只垂青于有頭腦準備的人”。第一百一十七頁,共156頁。李薰湖大畢業(yè)后第二年去英國深造。站立在海輪的甲板上,去國離鄉(xiāng)他記起了千年學府學長魏源的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崩钷?,1936年湖南大學畢業(yè),1955年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技術科學部主任千年學府培養(yǎng)的學子給我們作出的榜樣第一百一十八頁,共156頁。魏源源號召“師夷長技”

林則徐是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鴉片戰(zhàn)爭時期組織手下參謀人員收集西方情報,翻譯外文書報,親自主持將有關材料編譯為《四洲志》。林則徐在1840年10月被革職后,次年與魏會見,特意將自己在廣州搜集的材料交給魏源,矚他進一步編撰《海國圖志》。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點。第一百一十九頁,共156頁。李薰在于英國Sheffied大學讀研究生。雪菲爾德大學坐落在“英國鋼都”雪菲爾德城。世界第一個煉鋼爐這里建立,而這所大學當時就是這座“鋼都”的科學之宮。當時在世界科技界具有領先地位。第一百二十頁,共156頁。李薰在英國的一項重大的科技成果,與一次“空難”有關。英國皇家空軍空中演習中一架噴火式(spitfire)戰(zhàn)機不幸失事,白金漢宮下令將飛行檢查分析,找出原因,以絕后患。調查的結論是:飛機發(fā)動機主軸斷裂,主軸裂口出現“發(fā)裂”,導致飛機失事。這給研究冶金的專家出了一道難題:為什么鋼材“發(fā)裂”,如何防止“發(fā)裂”?

第一百二十一頁,共156頁。難題交給了雪菲爾德大學研究部。,27歲的李薰接下了這項研究工作。他經過幾年艱苦的探索,終于發(fā)現主軸斷裂是“氫脆”現象,鋼材中的氫是這場空難的罪魁禍首。進而他又掌握了鋼中去氫的方法,揭示了“發(fā)裂”的難解之謎,使各國科技界的專家信服;并為提高鋼材質量、生產優(yōu)質鋼的理論依據。這一成果轟動了西方世界,一致公認李薰是這一領域的開拓者。第一百二十二頁,共156頁。1949年秋,李薰得知新中國誕生了!他在心中呼喚:“苦難的祖國,終于有了新生的一天!”他接到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親筆信,他不禁熱淚盈眶。英方遲遲不發(fā)簽證。李薰只好以旅游的名義,先到英國租借地——香港,再回國內。1951年秋天,離別祖國14個春秋的李薰,終于踏上了祖國大地。他甚至沒有順道回故鄉(xiāng)看一下,就直奔北京。第一百二十三頁,共156頁。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撕毀合同,撤走援華專家。他們斷言:“中國要生產原子彈,必須再等10年!”中國科學院緊急向金屬研究所下達了一項有關核燃料元件生產流程研究的緊急任務。李薰接受了這一課題,帶領全所科研人員攻堅完成了任務。第一百二十四頁,共156頁?!盀橐料萌算俱?,衣帶漸寬終不悔”,他和科研人員經歷五年的艱苦努力,終于勝利完成了任務。他們研究的核燃料元件,完全達到并部分超過了蘇聯的工藝標準。一聲震天巨響,中國西北角的蘑菇云直沖霄漢。1961年12月,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技術科學部主任李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第一百二十五頁,共156頁。慈云桂(1917—1990),1943年湖南大學電機系畢業(yè),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副校長.主持研制了中國第一臺晶體管通用數字計算機、百萬次級計算機。第一臺“銀河”億次計算機總設計師,獲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特等獎。第一百二十六頁,共156頁。陳榮悌,1937—1938年肄業(yè)于湖南大學化學系,1944年武漢大學研究院畢業(yè),1947年留美獲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學位,先后在美國西北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任研究員。1954年回國后任天津南開大學化學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主要從事化學熱力學和絡合物化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第一百二十七頁,共156頁。第一百二十八頁,共156頁。陳耀祖,1927年生,長沙人。1945年考入湖南大學化學系,1949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化學系,任蘭州大學、浙江大學兼職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他創(chuàng)立了反應質譜立體化學分析法,為測定有機分子的絕對構型、差向導構、順反導構和構象提供了快速超微量手段,開辟了質譜分析新途徑。他運用現代波譜分析技術結合化學反應,分析了43種西北藥用植物化學成分,測出77種新化合物結構,其中6種有新骨架,豐富了天然有機化學,為綜合利用這些植物資源提供了科學依據。第一百二十九頁,共156頁。劉筠,1953年畢業(yè)于湖南大學生物系,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學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教授,主要從事魚類生殖生理和遺傳育種的研究,著有《中國養(yǎng)殖魚類繁殖生理學》等專著。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六、七、八屆委員,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第一百三十頁,共156頁。一次批判會,有人批判陳景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跟外國人跑,是賣國。聽到“賣國”兩個字,他一下子被激怒了,他第一次在人前大聲地爭辯:“不,我是愛國!運動員打乒乓拿冠軍是中國的光榮,為什么我拿世界數學記錄就不是中國的光榮呢?”數學家的鋼鐵般的邏輯,使批判他的人亦無言作答。陳景潤:“為什么我拿世界數學記錄就不是中國的光榮?”第一百三十一頁,共156頁。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情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第一百三十二頁,共156頁。

“是解放軍轟擊英國炮艦的重炮聲把我震回國的!”

傅鷹院士,1928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獲科學博士學位,1955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49年春,在解放軍渡江時,英國炮艦來干預,被我炮火重創(chuàng)。當時在美國的傅鷹知道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他說100年來,中國總是受人欺辱,現在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時候到了!他心情極為振奮。在美國當局阻撓下他花了很大力氣去訂盡早回國的船票。傅鷹后來回憶說:“是解放軍轟擊英國炮艦的重炮聲把我震回國的?!钡谝话偃摚?56頁?!盎貒恍枰碛?,不回國才需要理由!”彭桓武,物理學家。1948年當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被國柬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彭桓武熱愛科學,但他更熱愛祖國。彭桓武在英國有著很好的發(fā)展前途,33歲就當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然而他卻時刻心系祖國,盼望早日回國。1947年,當回國的機會終于來臨時,他毫不猶豫放棄了在英國得到的一切,回到了當時戰(zhàn)火紛飛、困苦不堪的祖國。多年以后,當有記者問他“你當初為什么回國”的時候,他非常生氣地回答:“你這個問題的提法不對,你應該說為什么不回國!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學成回國是每一個海外學子應該做的,學成不回國才應該問個為什么。我是中國人,我有責任用自己的所學之長來建設國家,使它強盛起來!”這擲地有聲的錚錚之言,是彭桓武發(fā)自肺腑的愛國宣言!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高深的道理,彭桓武用自己最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他的赤子之情。第一百三十四頁,共156頁。

葉篤正: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芬蘭科學院外籍院士。1948年葉篤正在美國博士畢業(yè)時,拿到的是當時畢業(yè)生最高的工資。在氣象學的小圈子里,他成了很多人羨慕的對象。可是出了這個小圈子,情況就不一樣了。葉篤正回憶說:”有一次,一個同事要來芝加哥,要我?guī)椭喡灭^。柜臺服務生用那種眼神看著我,說了一句:“WehavenoChineseroom’.我肺都氣炸了。他要說‘我們這里沒有你葉篤正的地方’,我還可以忍受,可他說的是‘我們這兒沒有給中國人住的地方‘!”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美國,葉篤正幾乎想都沒想,就決定啟程回國。第一百三十五頁,共156頁。葉篤正獲獎無數,望著這些耕耘的收成,葉篤正高興,但談不上激動。他對人說:“我最激動的是什么你知道嗎?就是如今世界上最強大國家,也開始把中國當作潛在的戰(zhàn)略競爭對手。聽到這個我是真的激動得睡不著覺。咱們中國人終于站直了,為這,就是受再多的苦也好值?!钡谝话偃?,共156頁?!袄罴s瑟難題”1944年2月,英國學者李約瑟應邀在重慶中國農學會會議上作了題為“中國與西方的科學與農業(yè)”的演講。在這個演講中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整體的近代科學為什么沒有產生在中國?第一百三十七頁,共156頁。16世紀前,中國發(fā)展了許多卓越的技術,在世界上處于先進地位。象四大發(fā)明,它促進了世界資本主義的產生和初期的發(fā)展;在農業(yè)、建筑、地理、陶瓷、冶金、醫(yī)學等一系列領域中華民族對世界作出重要貢獻。在天文觀測、數學計算、資源探測、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也有重要的發(fā)現和成果。

16世紀前中國在世界上處于先進地位第一百三十八頁,共156頁。據李約瑟研究的結果,從漢至明朝,中國傳向西方的發(fā)明,除火藥、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四大發(fā)明外,還包括繅絲、紡絲、提花機、鑄鐵技術、瓷器、獨輪車游動常平懸吊器、深鉆技術、弧形拱橋、鐵索吊橋,等等。第一百三十九頁,共156頁?!皽珳\現象”湯淺光朝認為,即世界科學中心曾從意大利移到英國,然后移到法國,然后移到德國,然后又移到美國。約一個世紀變一變的“湯淺現象”,2l世紀科學技術中心將移到何方?第一百四十頁,共156頁。陳省身先生是享譽世界的數學大師。他專長微分幾何,是20世紀最杰出的幾何學家,為整體微分幾何奠定了基礎,對數學乃至理論物理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陳先生長期從事數學教學,桃李滿天下,培養(yǎng)了包括吳文俊、丘成桐、嚴志達等在內的一大批卓有建樹的數學家。陳先生還是赤誠的愛國者,他提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