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熱】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所以這一知識點對學生來說又是生疏的。所以教學時,我是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六一兒童節(jié)”聯(lián)歡會的會場布置引入新知教學,既充分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緊扣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學有用的數(shù)學的思想感情。當然教學中我也做到了以下幾點:一、積極創(chuàng)設情景,以激發(fā)學習熱情。本節(jié)課我盡量考慮低年級小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設計一些比擬生動有趣的情景,如:找聯(lián)歡會會場中的規(guī)律、畫一畫、圖一圖、找規(guī)律游戲、欣賞規(guī)律中的美等都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在動中學,在樂中學。二、面向全體,關注個體。班級的學生中有聰明靈敏的優(yōu)秀生,也有較遲鈍緩慢的學困生,因此在課堂上我盡量照顧到學困生的需要,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優(yōu)生帶動學困生,幫助學困生,以到達全面開展。當然我也經常請一些學困生嘗試答復以下問題,并給以鼓勵支持,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三、嚴密聯(lián)絡生活,學有用的數(shù)學。本節(jié)課我都是以學生比擬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展開教學的,比方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學生最快樂地“六一兒童節(jié)”,每年的兒童節(jié)學校都會舉行一系列的活動來慶賀孩子們的節(jié)日,所以我就緊扣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展開了教學,學生不僅學得開心,也覺得意義深化。在比方“欣賞規(guī)律中的美”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欣賞生活中一些有規(guī)律的事物,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規(guī)律,有數(shù)學,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本來我想讓學生有說說自己見過的生活中的喲規(guī)律的事物卻不能在課堂中完成,所以只好留著讓學生當成課外的作業(yè)去完成,當然我也相信學生一定可以很好的完成老師布置得作業(yè)的。四、給與學習主動權,做學習的主人。本節(jié)課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去探究規(guī)律,然后在集體的反應中矯正,總結,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習,讓他們真正做學習的主人。但是由于投影儀顯示不夠明晰等原因,課堂中也出現(xiàn)了各種缺乏的地方,如有些學生看不清圖片的顏色,給教學帶來一定得費事;在比方由于學具的缺乏,我只能把“擺一擺”的環(huán)節(jié)改成“畫一畫”,雖然學習目的同樣到達了,但總感覺有些欠缺;另外由于我的一點緊張的情緒,把學生在操作時放點輕松的音樂讓他們放松一下緊張的情緒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也給漏掉了,只有操作,沒有音樂等等。這一系列的缺乏之處,都是由于本人的教學經歷有限而引起的,這有待于以后不斷地學習和改良。教學目的1、通過物品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會根據(jù)規(guī)律指出下一格物體。2、通過涂色,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才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3、通過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4、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會的價值,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難點:會運用“規(guī)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教學準備教具:教學課件學具:彩色筆等。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激發(fā)探究意識1、師:小朋友們,有誰知道明天是什么節(jié)日?〔六一兒童節(jié)〕是呀,明天就是“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我們學校準備舉行一場聯(lián)歡會,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可快樂了,都行動起來了,看課件演示:彩旗、燈籠和彩花。同學們有的剪了漂亮的彩旗,有的做了美麗的燈籠,有的折了各種顏色的花兒,想把會場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你們覺得這些東西這樣擺放好嗎?〔不好〕為什么呢?〔因為不整齊〕是啊,他們擺放得不整齊,假如可以按照一定得規(guī)律進展擺放,一定會更美麗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找規(guī)律〔板書課題〕二、感知規(guī)律——認識簡單的規(guī)律1、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誰的眼睛最亮,可以找出這幅圖里藏著的規(guī)律。〔1〕、四人小組討論聯(lián)歡上的規(guī)律?!?〕、學生匯報:紅旗的規(guī)律:黃紅黃紅黃紅黃紅……彩燈的規(guī)律:黃紫黃紫黃紫黃紫……花朵的規(guī)律:紅綠藍紅綠藍紅綠藍紅綠藍……小朋友隊伍的規(guī)律:男女男女男女男女……學生匯報,老師課件演示。并說明找規(guī)律的方法,用虛線分一分,分成一樣的幾組。3、老師小結,明確“一組”的概念師:剛剛,我們已經找出了彩旗、燈籠、小花和小朋友隊伍的規(guī)律。像燈籠這樣一黃一紫、彩旗的一黃一紅、小花的一紅一綠,和小朋友隊伍里的一男一女,以及我們黑板上的兩朵黃花,一朵紅花,我們都把他們叫做一組?!舶鍟阂唤M,齊讀:一組〕當我們找到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的時候,只要找到一組是什么,在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組一組重復地排列〔板書:重復〕,假如是我們就說他是有規(guī)律地排列。3、教學例2師:小朋友們真厲害,可以又對又快地找出圖里的規(guī)律,有幾只小動物們聽說;了,都來了,他們想和你們交朋友,但是他們也帶來了很多的數(shù)學問題,并要求誰可以幫他們答復這些數(shù)學問題,他們就和哪個小朋友做朋友呢?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想〕那就一起看看誰來了:課件出示小白兔和書本第88頁的例2。〔1〕學生嘗試畫一畫。〔2〕全班交流。4、教學例3。課件出示小猴子和例3?!?〕學生嘗試圖一圖?!?〕全班匯報交流?!?〕完成課本89頁上面的“做一做”三、動手操作,穩(wěn)固開展:1、畫一畫規(guī)律:師:小朋友們的眼睛真是太厲害了,個個都是火眼金睛。小松鼠覺得小朋友太聰明了,于是他帶來幾道更難得題目,有信心完成嗎?〔有〕請把你的小手拿出來,你能用你乖巧的小手圖出美麗的規(guī)律嗎?請你翻開書本89頁和水彩筆,完成下方“做一做”的第2題。畫出你喜歡的規(guī)律,先想一想你想畫怎樣的規(guī)律,想好的小朋友可以開場畫了。①學生畫規(guī)律,師巡視,并注意表揚動作比擬快的同學和提醒速度〔畫好的同學坐端正,同時也要注意時間,比一比哪個同學的動作最快?!尝趨R報展示:〔選幾幅有代表性的〕請小作者介紹自己的規(guī)律〔或者其他同學找規(guī)律,并說說下一個圖形會是什么。〕四、游戲激趣,沖向另一個高潮師:同學們覺得找規(guī)律好玩嗎?〔好玩〕下面老師想和同學們再來玩一個更有趣的游戲呢,想玩嗎?〔想〕課件演示前兩組圖片,學生根據(jù)規(guī)律猜出下一張圖片是什么。五、生活中的規(guī)律。師:同學們知道嗎?規(guī)律不僅很有趣,而且還很漂亮呢?我們一起來欣賞規(guī)律的美吧!〔課件出示〕師:誰也能像這樣找出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呢?五、總結延伸,拓展新知。師: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僅學會了找規(guī)律〔板書:找〕小手還能畫出美麗的規(guī)律,做出有創(chuàng)意的規(guī)律。有規(guī)律的事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們課后可以多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更多美麗的事物,下課。教后反思:本節(jié)課是比擬有趣,聯(lián)絡生活比擬嚴密的一個知識點,對學生來說,規(guī)律其實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是由于平時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所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2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第二冊《認識圖形》36頁—37頁教材分析:學生對圖形已經有了大量的感性經歷,聯(lián)絡生活中的實例開展教學,有助于孩子們更好地認識圖形。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fā),讓學生認識和理解常見的平面圖形,表達“面在體上”的設計思路。為了形象生動,通過物體給這些圖形拍個照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操作、探究和考慮的情境,豐富學生對圖形的感性認識,進步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理念:1、努力給學生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2、數(shù)學活動中的動手理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目的: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3、開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才能。教學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教具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教學過程:〔用不同顏色的圖形紙貼出來的〕哇,好漂亮!是不是給我們的獎品呀?探究新知1、師:今天,咱們班來了新朋友,大家想和它們交朋友嗎?交新朋友時,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我想知道新朋友叫什么名字?”“我想知道新朋友長得什么樣?”“我想知道新朋友家住在哪兒?”“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有什么愛好?”……那大家想和這里的圖形交朋友嗎?那你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2、生說師把圖形貼在黑板上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3、它們長什么樣呢?“長方形是長長的;正方形是四條邊一樣長,方方的;三角形有三個角;圓沒有角圓圓的。”師獎勵學生圖形,說得真棒,這個獎品“長方形”送給你。4、那它們住在什么地方呢?〔生面面相覷〕請大家拿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木塊,用手摸摸它們的面?!袄蠋煛⒗蠋?,正方形住在這兒。”〔師點點頭,獎給生一個正方形〕“老師、老師,長方形住在我書的上面?!薄矌煪劷o生一個長方形〕……5、我們給這些新朋友拍拍照片好嗎?“沒相機,怎么拍呀?”師:有鉛筆和白紙嗎?〔師示范了一個〕生拿著積木,鉛筆、白紙,描了起來,然后剪下來,師啟發(fā)學生還用印泥印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6、其實,這些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家,我們的老師就有很多。你們能給你們剪下來的圖形找到自己的新家嗎?“找到新家后,就把這些圖形貼的那些物體的面上?!眽Ρ谏稀㈤T窗上、開關上、鐘面上、流動紅旗上,水桶上、地面上……點綴了一層。7、全課小節(jié),并板書課題。教學反思: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3教學內容:課本62--63面。教學目的:1、加強“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訓練。2、使學生能按一定順序表達教室的擺設。3、進步學生的口頭表達才能。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我們的教室真漂亮,今天我們就一看、說說我們的教室?!舶鍟航淌摇扯?、學習新課。1、引導學生認讀“教室”。2、放足時間讓學生觀察、同桌互相說說。3、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把自己人看到的說出來。4、師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表達教室里的擺設。5、先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家里的擺設,再同桌互相說說。6、生發(fā)言說說自己家里物品的擺設。師: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表達清楚。三、練一練。1、練習1。生:自己指著文具盒說一說,再同桌互說、互評。師:要求個別學生邊指邊說,其他同學評一評誰指得好、說得好。2、畫箭頭,并說一說。師把題意告訴學生。生:動手在書上畫出道路。生:把自己畫的道路告訴大家。師:引導畫錯的學生改正。3、看圖答復以下問題。師:把題意告訴學生。生:觀察并說給同桌聽聽。生:發(fā)言說說淘氣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其他同學評一評說得好不好。師:引導學生幫助說錯的同學再次觀察。四:。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4教學內容:快樂的午餐〔比多少〕.教學目的:1、知識與技能:在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畫一畫的活動中,直觀認識兩個數(shù)量〔10以內〕間的相等于不等關系。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仔細觀察、清楚地表達以及主動參與學習的才能。2、過程與方法:學會“一一對應”的方法比擬物體的多少,理解“一樣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義。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親密聯(lián)絡。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有序操作,大膽表達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理解“多”“少”“同樣多”“最多”“最少”的含義。描繪比擬的結果。教學難點:能動手操作,用“一一對應”方法比擬物體的多少。教學準備:1、教具:多媒體課件、松鼠、盤子、勺子、杯子圖片。2、學具:圓片、三角形假設干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1、談話:小朋友們,秋天到了,漫山遍野的松果都成熟了,小松鼠們采摘到課好多好多的松果。今天中午,它們決定好好地慶賀一下,享受一個豐富的、快樂的午餐。提醒課題:快樂的午餐〔并板書〕。2、觀察主題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匯報:松鼠有6只,盤子有6個,勺子5個,杯子7個,并發(fā)現(xiàn)餐具不夠。二、觀察操作,探究新知。1、師:真是個粗心的效勞員,那誰在家?guī)椭鷶[過餐具?說一說你是如何擺餐具的?2、動手操作,學習新知活動一:擺盤子師:誰能將松鼠們的盤子擺一擺,看盤子夠嗎?先看圖中有幾只松鼠?有幾個盤子?〔請一名學生上臺擺〕擺完后,請學生說一說他是怎么擺的?!惨粋€對著一個地擺〕引導學生說1只松鼠對1個盤子。師:你為什么要把它對的這么整齊?〔一眼能看出多少〕全班動手操作擺一擺:用三角形代表松鼠,用圓片代表盤子,請先拿出它們各自相對應的數(shù)量,再動手擺一擺。學生觀察、匯報結果。師:盤子夠嗎?你們怎么知道?〔每只松鼠都有1個盤子,盤子沒有多余的〕引導學生完好清楚地表達:松鼠的數(shù)量和盤子的數(shù)量一樣多。小結:一一對應地擺,松鼠和盤子都沒有多余的,這樣說明松鼠的數(shù)量和盤子的數(shù)量一樣多?!舶鍟阂粯佣唷郴顒佣簲[勺子和杯子師:盤子夠了。那么勺子和杯子夠用嗎?先數(shù)數(shù)勺子有幾把,然后用剛剛的方法擺一擺,看一看,勺子夠嗎?〔學生用學具擺一擺,請一名學生上臺擺。〕學生匯報結果:勺子不夠,勺子少,松鼠多。引導學生完好清楚地表達:勺子的數(shù)量比松鼠的數(shù)量少1個;松鼠的數(shù)量比勺子的數(shù)量多1個。(板書:少)師:勺子不夠怎么辦?〔加上一個勺子就一樣多〕師:再來數(shù)數(shù)杯子有幾個?擺一擺,結果是什么?〔學生用學具擺一擺,請一名學生上臺擺〕學生匯報結果:杯子多,松鼠少。引導學生完好清楚地表達:杯子的數(shù)量比松鼠的數(shù)量多1個;松鼠的數(shù)量比杯子的數(shù)量少1個。(板書:多)師:怎么做杯子和松鼠一樣多?〔去掉一個杯子〕3、誰最多,誰最少?師:剛剛同學們說的太好了,那么,你能說一說盤子、杯子、勺子誰最多,誰最少嗎?觀看課件,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后學生進展匯報。小結:“最”是指兩個以上物品進展比擬時居首位的。從圖中可知杯子最多、勺子最少?!舶鍟鹤睢?、總結:我們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擬多少,〔板書副標題:比多少〕并可以用清楚地表達出誰和誰同樣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1、游戲:擺學具?!?〕圓片和三角形擺得一樣多?!?〕圓片擺得多,三角形擺得少。2、畫一畫。完成練一練第1題,引導學生讀懂題目要求,再進展解答。3、比一比。完成練一練第3題,引導學生讀懂題意,再解答。四、課堂總結。談收獲: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5詳細介紹: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才能、觀察才能、判斷才能、語言表達才能。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學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8頁的內容。教具、學具準備:電腦、投影儀、圖片、鉛筆、紙貨架。教學設計從生活中引入分類,初步理解分類的意義師:同學們都去過超市吧!你們在超市里都看見什么了?那么這些物品是怎樣擺放的?說明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要想把物品擺放整齊,就要像同學們說的那樣一類一類〔分類〕擺放,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分類?!舶鍟n題〕那么,這樣分類擺放有什么好處?初步學習分類師:老師這兒有一個馬大哈超市,你們想去看看嗎?這樣擺好不好?怎么不好?那么咱們來幫他整理整理,這個超市的左邊是一個冰柜,這是冰柜上的廣告畫,右邊是一個貨架。誰來整理一下?〔學生對貨架上的物品進展整理〕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擺在一起?〔強調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通過同學們的幫助,貨架上的物品擺放得既整齊又美觀。動手操作,穩(wěn)固分類方法假如讓你當一名超市里的售貨員,你打算怎樣擺放貨架上的物品?1.小組創(chuàng)作將物品分類。下面咱們親自動手擺一擺。你們要擺放的物品都在紙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來,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擬適宜,再擺一擺,看擺在哪一層比擬適宜,確定后再貼一貼。每個物品的反面有一個雙面膠,把上面的小白紙撕下來,就可以貼在這個紙貨架上了。下面4個人一組,看哪組合作得最愉快。2.學生匯報。師:有哪個組愿意展示一下你們組貨架擺放的情況。還有哪個組?〔學生介紹小組分類的情況〕還有這么多的組愿意展示,下面咱們請各組長拿著自己組的貨架到前面來展示。3.小結:我們參觀了超市,又自己親自動手擺了擺,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擺放可以分為蔬菜類、水果類、服裝類、文具類、鮮花類等。這樣擺放既方便了顧客的購置,又減少了混亂,進步了效率。分類這種做法在以后的數(shù)學課上也經常出現(xiàn),所以說它是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4.聯(lián)絡生活,穩(wěn)固分類的意義。師:那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沒有分類擺放的情況呢?可見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那么我們一定要認真地學好數(shù)學,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5.練習六的第1、3題。擴展思路初步嘗試不同標準分類1.嘗試。剛剛我們都是把不同的物品進展分類,如今看你們每個桌子上都有一把鉛筆,都是鉛筆,看看你們能不能把這把鉛筆再分一分?!餐烙懻摗?.匯報。3.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剛剛把許多不同的物品進展了分類,如今又把一種物品進展了分類,而且有這么多種分法,說明分類的標準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狀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頭和沒橡皮頭的分,有的按削過和沒削過的分。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6教學目的:1、知識目的:初步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初步會比擬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2、才能目的:初步結合詳細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shù)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展簡單的估計和交流。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比擬大小的方法。教學重點: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2、初步會比擬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教學難點:1、初步理解數(shù)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2、初步探究百數(shù)圖中的排列規(guī)律。教具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1、數(shù)數(shù):從100倒數(shù)到502、看計數(shù)器比擬20以內數(shù)的大?。豪蠋煋軘?shù),指名比擬兩個數(shù)的大小,并說明原因。“你是怎樣想的?”想:先從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數(shù)大,這個兩位數(shù)就大。假如十位上的數(shù)一樣,就看個位上的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大的,那么這個兩位數(shù)就大?!捕承率冢?、教學例七:〔1〕老師出示幻燈片〔百數(shù)圖〕〔2〕學生觀察討論,“表中這些數(shù)的排列有什么特點?”〔指名答復〕老師舉個例子,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分別有什么特點?!舶鍟簷M看、豎看、斜看〕特點:①第一橫行的5個數(shù)都是雙數(shù),而第二橫行的5個數(shù)都是單數(shù)。②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shù)個位、十位數(shù)字一樣。③從右上到左下一行數(shù)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shù)從1開場逐漸增大到9,而個位上的數(shù)那么相反,從9開場逐漸遞減到1。〔3〕學生動手獨立填寫表格。〔4〕再觀察,這個數(shù)位順序表有什么特點?2、練習:老師提問,學生快速答復。如:“第4行第8個數(shù)是多少?”3、按要求38頁,給指定的數(shù)涂顏色。四人小組討論還發(fā)現(xiàn)什么新規(guī)律?3、比大小。〔1〕十位一樣的數(shù)比大小。課件出示計數(shù)器,學生分別說一說計數(shù)器上所表示的數(shù),再比擬大小,并說一說比擬大小的方法,老師小結方法?!?〕練習。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進展練習,并說一說比擬大小的方法?!踩撤€(wěn)固練習。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集體訂正。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7復習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復習目的:1、進步口算、豎式計算的才能,穩(wěn)固口算技巧。2、進步看圖提問題的才能。3、能正確填寫﹥﹤或﹦。教學重點:計算才能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一、口算:(出示口算卡片)40+3045+769-5097-630+659+3653-884+791+524-98+3796-80二、提出問題后再列式計算:(1)書包比鉛筆盒多多少錢?64-18=46(元)(2)鉛筆盒比書包少多少錢?64-18=46(元)(3)鉛筆盒和書包相差多少錢?64-18=46(元)(4)書包和鉛筆盒一共多少錢?64+18=82(元)三、用豎式計算:58948598+37-35+15-899559100984466664-59+27-48+2825731892四、在○里填上﹦﹥或﹤34+29○29+3453-36○54-3649-37○49-3667+38○67+34第二課時復習內容:1、觀察與測量。2、有趣的圖形。3、100以內的加減法(二)。教學過程:一、觀察與測量。(略)二、有趣的圖形。(1)圖中有14個長方形。(2)7個正方形。(3)3個三角形。(4)10個圓形。2、小白兔看到的是房屋的側面。小山羊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1、33+4265-4945+5686-3447+4898-8961+3374-5526+3589-5463+1738+3445+3777-4975+252、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牛比羊少18頭。提問題:(1)兔子有幾只?37+6=43(只)(2)牛有幾頭?37-18=19(頭)(3)圖和牛相差多少?43-19=24(只)(4)兔比牛多幾只?43-19=24(只)(5)牛比兔少幾頭?43-19=24(頭)3、(1)需要(2)兩車,還有(4)個空座位。(2)學生共需要(90)元,老師共需要(12)元。4、13+34+45=9297-39-27=3165-56+11=20xx+33-55=22第三課時復習內容:元、角、分的認識。復習目的:進一步穩(wěn)固人民幣的有關知識。純熟使用人民幣。教學過程:一、(1)買毽子和小鹿共需要4元1角(2)買娃娃、熊貓、小汽車共需要94元。(3)買小汽車、熊貓付了100元,找回41元。(4)50元錢可以買:A毽子小鹿娃娃B毽子小鹿小汽車C毽子小鹿熊貓積木D娃娃和積木(5)積木12元,付錢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張10元2張1元。1張10元1張2元。2張5元2張1元。2張5元1張2元。12張1元。6張2元。二、加一加,說一說15+16=3115+25=4015+26=4125+26=5116+26=4216+25=41四、哪只小兔拔了哪個蘿卜?用線連起來,看誰拔得最多。第四課時復習內容:圖畫應用題。復習重點:進步學生看圖說話的才能。教學過程:一、大象運木頭先獨立完成再交流(1)34+38=72(根)(2)90-72=18(根)二、套圖游戲:獨立想想交流說說每人套兩次,他們可能套上哪兩個?可能套中小狗和小松鼠。可能套中小象和企鵝??赡芴字行」泛托∠?、小狗和小鹿。可能套中小狗和企鵝。三、有趣的圖形請學生實際動手折一折在長方形紙上折一折。(1)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2)把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8教學目的1.在詳細的情境和活動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初步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考慮問題及擅長合作交流的學習才能。3.在活動中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教材分析10以內的數(shù)組成和分解雖然不再作為10以內的加減法的邏輯起點,但它仍是純熟口算20以內加減法的有效手段。教材不但沒有削弱對數(shù)可分可合的認識,而且還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問題或游戲活動,不斷強化數(shù)的“分”與“合”的意識。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在計算教學中非常重要。教學時讓學生用蘋果卡片,自己動手分一分,并說出相應的算式。在小組交流的根底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在活動中,老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進展考慮。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我校教學條件比擬好,學校有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課件制作室;教室里配有電視機、vcd、實物投影儀等。學校本著就近入學的原那么,劃片招生,這樣學生來較復雜,有縣直機關、街道、個體經商者的孩子以及借讀生等,學生的學前教育及環(huán)境影響各不一樣。今年的學生年齡偏小,一般在5.5~6.5歲,學生的知識根底只是直觀地用手指算出10以內的加減法或死記硬背幾個10以內的算式。我是第一次使用實驗教材,前兩單元的教學,有點不習慣,學生也有點不適應。但是學到第三單元開場入門,越琢磨教材越有味,越教越順手。教學設計(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小朋友,你們喜歡吃蘋果嗎?(生:喜歡)蘋果營養(yǎng)豐富,吃蘋果可以增強體質,我建議同學們每天都吃一個大蘋果。老師沒有帶蘋果,咱們就用蘋果卡片來代替行不行?(生:行)出示蘋果圖:看到這堆蘋果,你們想到了什么?(生:想到了數(shù)字10)板書:10如今要把這10個蘋果分成兩堆,并且每分一次都要寫出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這個問題,把機靈的小猴都難住了??矗盒『镎诎l(fā)愁呢?(把發(fā)愁的小猴圖片放在蘋果邊上)你們愿意幫助小猴分一分嗎?(生:愿意)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二)探究新知,體驗發(fā)現(xiàn)1.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加減法的含義。(1)同桌合作:一人分蘋果,另一人根據(jù)分法寫算式,看哪個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2)小組交流:你們的分法有規(guī)律嗎?互相說一說。(3)展示交流結果,并讓個別小組匯報操作過程。隨學生匯報板書:你們幫助小猴解決了問題,小猴快樂極了??矗『镌诳淠銈兡?(用小猴大笑的圖片蓋住小猴發(fā)愁的圖片。)動物大王雄獅看見了,也想讓你們幫助解決問題。2.獨立考慮,填寫算式。出示雄獅帶的題目,可以根據(jù)上面的表格進展填寫?!?□=1010-□=□隨學生答復,板書:1+9=109+1=1010-1=910-9=12+8=103+7=104+6=105+5=100+10=10相應的減法口述即可小朋友真厲害,連動物大王也沒有難倒你們。(三)應用拓展,寓學于嬉(做個游戲輕松一下吧)1.玩中學。(1)伸手游戲。師:我出3。生:我出7,3+7=10,……(師生、生生活動)(2)拍手游戲(師生、生生合起來是10)。(有個學生做出要拍手的架勢,但沒有拍響,還說:這表示沒拍,是0下。)2.配鑰匙。你們會給鎖配鑰匙嗎?(學生皺眉頭)別發(fā)愁,只要開動腦筋,一定能配出適宜的鑰匙把鎖翻開,出示鎖圖:師:鎖上的數(shù)和鑰匙上的數(shù)合起來是10,就能翻開。老師巡視,發(fā)現(xiàn)5號鎖沒有配上鑰匙,讓學生動手畫出5號鑰匙,然后展示連線的結果。3.爬臺階。出示課本第41頁第3題:(1)讓學生給這幅圖起名字。生:爬山、上樓梯、爬臺階、小狗搶骨頭等。(2)說圖意(略)。(3)交流:把你所想到的數(shù)學問題說給大家聽聽(讓學生暢所欲言)。(4)列算式,并解釋算式的含義。(最后有個學生說:小狗爬到頂吃到骨頭了,就是10-10=0)老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4.出示教科書第41頁第4題圖:讓學生看圖意,填算式。學生很快完成書上的要求,并能講解算式的意義。(學生踴躍舉手發(fā)言,其結果出乎意料:從小魚的顏色、游的方向、翹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張嘴巴、魚身上畫虛線等等方面列出了好多有關1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學生的表現(xiàn)精彩極了。)(四)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說給大家聽聽。教學反思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開場,我借助小猴為“分蘋果”發(fā)愁的畫面引入教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新課標倡導:“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必須是以動手理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的學習方式。”本課讓學生動手分,自主觀察,列出適宜的算式。當學生未發(fā)現(xiàn)減法時,老師及時點撥,然后小組交流,關注學生的考慮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實現(xiàn)資共享、信息共享。3.注重改變教學方式,利用學生對游戲極大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既強化10以內的加減法,又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同時激發(fā)了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的才能。例如,生生拍手游戲,最后一個學生說:“老師我有不同的拍法!”,結果是兩手做出要拍手的架勢,但沒有拍響,其他學生發(fā)呆、等待,這個學生接著說:“我給同學們解釋一下,我兩手沒碰一塊,就是沒拍,是0下。”0+10=10,10-0=10,10-10=0。多么開闊的思維啊!通過師生、生生的伸手、拍手游戲,學生學習熱情異常高漲,每張小臉都洋溢著興奮的表情,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掌握了知識。4.通過“爬臺階”看圖說話,列算式,講算式含義,鼓勵學生想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才能。有個學生說:“10層臺階,小狗全爬上去了,吃到骨頭了,并且吃得特別香,就是10-10=0。”聽課的老師欣慰地笑了,這樣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開展。5.教材的設計不但能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還能開展學生的思維才能和觀察才能。例如:第41頁第4題“說一說,填一填”,完成這個要求對學生來說遠遠不夠,學生搶著說:我和他們想得不一樣。結果學生從魚的顏色、游的方向、翹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張開嘴巴和身上畫虛線等不同的觀察角度,列出好多有關10的加減法算式,鍛煉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6.師生關系融洽、平等。在本節(jié)課上,師生一起玩拍手游戲,讓學生幫老師給鎖配鑰匙并謝謝學生,出現(xiàn)了師生同樂的愉悅場面,促進了學生的開展。案例點評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對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案例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借助動物畫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jié)課所表達的重要思想,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老師的教學方式,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這也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在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方面,進展了大膽的嘗試,鍛煉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才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才能和語言表達才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在小組交流的根底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關10的加減法算式,在這個活動中,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進展考慮。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9教學目的:1、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列出三個算式,并計算結果。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才能,動手操作才能及語言表達才能。3、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教學中的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絡,浸透辯證唯物的啟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學數(shù)學。教學重點:看一幅圖寫出三個算式,并能正確地進展計算。教學準備:電腦課件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1、電腦演示卡通人物湯姆:小朋友,我是湯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請我去作客,不過,聽說路上要答復他提出的幾個問題,你們愿意幫助我,和我一起去嗎?2、出示以下復習題。(1)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2)15里面有()個十和()個一(3)1個十和()個一合起來是193、湯姆講述:我?guī)砹缩r花送給吉利作為禮物,瞧,花朵上還有算式呢!這些算式中哪些已經學過了,哪些還沒有學?4、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板書課題)二、合作探究,領會新知1、吉利的生日晚會上,已準備了好多好吃的(電腦演示),仔細看一看旁邊的這些筷子可以分成哪兩局部?(整捆10根和單獨的3根),這樣,你可以說出哪些算式?講解:10+3和3+10的意義一樣,所以只寫一個就可以了。2、湯姆:我還有一個計數(shù)器,想考考大家,假如順利通過就和我一起去吉利家吃蛋糕。個位和十位各撥一個珠子,表示數(shù)字幾?再在個位上放2個珠子。3、湯姆提醒學生如今計數(shù)器上的數(shù)是13,我把剛剛的2個拿走了,可以寫什么算式?你能算出得數(shù)嗎?3、小結:小朋友會利用加、減法之間的關系來算,真聰明。三、穩(wěn)固深化,拓展創(chuàng)新1、回到課前分類題,讓學生完成原來不會做的題目。2、生日晚會開場了,可還有幾把筷子沒數(shù)好,出示78頁做一做1題。2、晚會上還準備了水果糖,咦,糖下面還有個算式,你會填嗎?完成做一做2題。四、齊唱生日歌,祝湯姆生日快樂。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0一、聯(lián)絡生活、復習引入。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提醒課題。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1、認識長方形。(1)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體中的長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2、能不能從其他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與老師一起找)。3、匯報交流,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有什么不同?(立體圖、平面圖)5、用自己的方法把他們圖形畫下來。三、聯(lián)絡實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絡。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識別,浸透交通平安教育。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互相說說。四、課堂活動。1、小明和同學們一樣也認識了這些圖形,這是小明利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電腦演示)你們能從這幅美麗的圖畫中找出今天學的這些圖形嗎?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小明的不一樣。五、課堂小結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六、布置作業(yè)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同學們回到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爸爸和媽媽。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1教學目的1.使學生正確理解的意義,掌握的三要素;2.使學生學會由上的點說出它所表示的數(shù),能將有理數(shù)用上的點表示出來;3.使學生初步理解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初步理解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正確掌握畫法和用上的點表示有理數(shù).難點:正確理解有理數(shù)與上點的對應關系.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一、從學生原有認知構造提出問題1.小學里曾用“射線”上的點來表示數(shù),你能在射線上表示出1和2嗎?2.用“射線”能不能表示有理數(shù)?為什么?3.你認為把“射線”做怎樣的改動,才能用來表示有理數(shù)呢?待學生答復后,老師指出,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二、講授新課讓學生觀察掛圖——放大的溫度計,同時老師給予語言指導:利用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在溫度計上有刻度,刻度上標有讀數(shù),根據(jù)溫度計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shù),從而得到所測的溫度.在0上10個刻度,表示10℃;在0下5個刻度,表示-5℃.與溫度計類似,我們也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刻度,標上讀數(shù),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shù)、負數(shù)和零.詳細方法如下(邊說邊畫):1.畫一條程度的直線,在這條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通常取適中的位置,假如所需的都是正數(shù),也可偏向左邊)用這點表示0(相當于溫度計上的0℃);2.規(guī)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箭頭所指的方向),那么從原點向左為負方向(相當于溫度計上0℃以上為正,0℃以下為負);3.選取適當?shù)拈L度作為單位長度,在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從原點向左,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提問:我們能不能用這條直線表示任何有理數(shù)?(可列舉幾個數(shù))在此根底上,給出的定義,即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進而提問學生:在上,一點P表示數(shù)-5,假如上的原點不選在原來位置,而改選在另一位置,那么P對應的數(shù)是否還是-5?假如單位長度改變呢?假如直線的正方向改變呢?通過上述提問,向學生指出: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缺一不可.三、運用舉例變式練習例1畫一個,并在上畫出表示以下各數(shù)的點:例2指出上A,B,C,D,E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shù).課堂練習示出來.2.說出下面上A,B,C,D,O,M各點表示什么數(shù)?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正有理數(shù)可用原點右邊的點表示,負有理數(shù)可用原點左邊的點表示,零用原點表示.四、小結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指出:是非常重要的數(shù)學工具,它使數(shù)和直線上的點建立了對應關系,它提醒了數(shù)和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絡,為我們研究問題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節(jié)課要求同學們能掌握的三要素,正確地畫出,在此還要提醒同學們,所有的有理數(shù)都可用上的點來表示,但是反過來不成立,即上的點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數(shù),至于上的哪些點不能表示有理數(shù),這個問題以后再研究.五、作業(yè)1.在下面上:(1)分別指出表示-2,3,-4,0,1各數(shù)的點.(2)A,H,D,E,O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shù)?2.在下面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shù)?3.以下各小題先分別畫出,然后在上畫出表示大括號內的一組數(shù)的點:(1){-5,2,-1,-3,0};(2){-4,2.5,-1.5,3.5};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2一、教學目的:1、在詳細的情景和教學活動中認識“10”的組成,并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算式,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之間的關系;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考慮問題的才能及擅長交流合作學習的才能。二、教學重點及難點:1、重點:能正確純熟地口算10的加減法;2、難點: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三、教學準備:1、教具:磁性蘋果、課件2、學具:蘋果圖片四、教學過程:老師活動學生活動1、情景導入:師:同學們喜歡吃蘋果嗎?今年蘋果大豐收,老師也摘了些回來。瞧,咱黑板上這一堆蘋果,你估計估計有多少個?我們一起數(shù)數(shù)吧!學生估計蘋果數(shù)量。1個、2個……10個。2、理論操作:師:大家都想親手分蘋果吧?咱們按小組分蘋果吧!〔板書:分蘋果〕活動要求:4人一個小組,同學之間要合作,有想方法的、有操作的、有記錄的,比比哪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小組一邊動手分,一邊記錄。〔附小組活動記錄表〕3、匯報分蘋果情況:(1)師:10個蘋果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2)進一步理解分蘋果:課件再現(xiàn)學生分蘋果的情況,浸透整體與局部的思想。小組匯報,展示活動記錄表。10個蘋果被分成兩局部,一局部是〔〕,另一局部是〔〕;……4、理解10的加減法師:蘋果分成1和9,你想到了什么算式?說一說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蘋果還可以怎樣分,你想到其它算式了嗎?1+9=109+1=1010-1=910-9=1……學生解釋算式的意思。5、練習口算10的加減法:〔1〕師:數(shù)一數(shù)、連一連,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想要兩盤合起來是10個,還需要一盤有幾個的?〔2〕找規(guī)律填空?!哺筋}目〕學生連線,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盤是5個的沒的連。還需要一盤有5個的。找規(guī)律,口算填空。6、數(shù)學活動:猜猜老師家的號碼10-4=〔〕10-8=〔〕10-1=〔〕10-2=〔〕10-10=〔〕4+5=〔〕10-9=〔〕10-3=〔〕學生口算得出號碼:629809177、小結:師:把今天數(shù)學課上有趣的事告訴爸爸媽媽或同學,然后把自己家的號碼編成算式告訴給大家!課后編號碼,同學之間可以練習1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目的1、讓學生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擺一擺等方法,加深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的感性認識。2、初步認識這些圖形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對圖形的分解與組合,初步開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各種方法弄清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并能進展判斷教學難點:圖形的分解與組合。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引入復習:1、把以下圖形或圖案的題號填入相應的括號內1234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2、老師出示風車。同學們看,這是什么?〔風車〕3、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釘、小棒、紙〕你知道風車的風葉是用什么形狀的紙做成的嗎?〔正方形〕二、感受新知,比擬觀察1、你們說的很對,做風車的風葉需要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已經和我們見過面,是個老朋友了。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上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約會這些老朋友,學習平面圖形的拼組?!景鍟n題;平面圖形的拼組?!?、請大家拿起一張神奇的長方形紙,像老師這樣指一指上邊。誰知道和上邊相對的變在哪里?對了,我們邊指邊說下邊。我們可以說上邊下邊叫對邊。3、憑你的觀察,上邊下邊的長短怎么樣?〔相等、長短一樣〕數(shù)學可不是這說說就可以的,有什么方法能動手驗證一下你們的猜測呢?〔用尺量、用繩量、對折〕我們選擇一種方法來證明一下。這樣上下對折,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上下對邊一樣長、上下對邊相等、上下對邊完全重合〕4、請你觀察長方形里還有另外一組對邊嗎?〔有,左右對邊〕憑你的觀察,左右對邊的長短怎么樣?〔相等、長短一樣〕如今我們有沒有方法證明左右對邊相等?一起來像這樣左右對折,發(fā)現(xiàn)了什么?〔左右對邊一樣長、左右對邊相等、左右對邊完全重合〕5、通剛剛兩次對折,我們可以概括地說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景鍟婚L方形的對邊相等。】請同學們美美的讀一遍我們動手驗證的結果。〔長方形的對邊相等〕6、請同學們拿出正方形紙,指一指正方形有幾條邊?〔四條邊〕我們觀察一下,正方形四條邊的長短怎么樣?〔一樣長、相等〕有沒有方法來驗證一下?〔對折。學生邊說邊做動作〕請你上來做老師的合作伙伴。看看這個角和這個角叫對角,我們這樣折這叫沿對角線對折???,還有另外一對對角,再沿對角線對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板書;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請同學們美美的讀一遍我們動手驗證的結果?!舱叫蔚乃臈l邊都相等〕7、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剛剛折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折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長方形變成了4個同樣大小的小長方形,正方形變成了4個同樣大小的三角形〕也就是說,一個圖形可以變成很多個同樣的其他圖形。8、請同學們再拿出一張神奇的長方形紙,誰有方法把它變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把一條短邊和一條長邊重合〕右邊多出來一個什么圖形?〔長方形〕輕輕地剪掉長方形???,神奇的長方形紙里變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利用剛剛的經歷,把正方形對折再對折,又變成了什么?〔四個小的三角形〕很好。請小朋友把手放好,摸摸耳朵仔細聽,小手放好看老師?!脖頁P表現(xiàn)好的小組〕剛剛我們用一張神奇的長方形指變成了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又把正方形指對折再對折,變成四個小三角形,等一下又要用剪刀輕輕剪開。剪的時候注意,這里有一個中心點,減的時候不能剪刀中心點,剪出三角形邊的一大半就可以了。然后拿起三角形的一個角往里捏,留下一個角再往里捏……,看看做成了什么?〔風車〕請同學們繼續(xù)完成你的風車,假如有困難同桌幫助做一下??熳屇愕娘L車轉動起來吧!觀察風車轉動時是什么圖形?〔圓形〕9、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做風車的過程中你都發(fā)現(xiàn)了哪些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原來啊,圖形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你想知道圖形中跟多的機密嗎?我們一起快樂的擺一擺吧!收好風車,下課時裝飾教室。10、你想玩拼圖嗎?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請拿出學具盒里的長方形卡片,看看能拼成什么新的圖形?說一說用了幾個什么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用這樣的兩個長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圖形?拿出正方形卡片,看看能拼成什么新的圖形?用一樣大小的4個正方形能拼出什么圖形?拿出三角形卡片,看看能拼成什么新的圖形?小組合作,用4個三角形卡片,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圖形?用9個三角形卡片拼成一個大的三角形。比一比,看誰拼得又快又好。你能用一個圓剪出一個正方形嗎?你能用多少根小棒拼出這些圖形?〔展示學生拼組作品〕同學們的想法真多,你們真棒!三、動手理論1、接下來我們來變個魔術吧!請同學們輕輕把書翻到28頁,看做一做。你會用一個圓形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請小小魔術師們動動腦筋,按照書上的步驟剪一剪。指生邊說邊做,說明每一步圖形的變化?!舶褕A形對折,變成兩個半圓形,再對折,變成四個扇形,在扇形兩邊的端點描出點,連成線,減下去就變成了一個最大的正方形?!衬銈冋媸翘斆髁耍?、哎呀,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我想用兩種顏色的三角形拼成一幅漂亮的裝飾畫,可是我對自己設計的圖案不太滿意。你們愿意幫助設計一些漂亮的團嗎?拼圖比賽〔出示29頁第1題〕學生動手拼圖形?;ハ嘟涣餍蕾p,展示。四、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圖形的拼組,同學們學的很投入,課后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圖形拼成的圖案,你們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fā)現(xiàn)!〔展示七巧板拼圖〕五、作業(yè)用正方形紙設計地磚鋪成圖案,比一比誰拼出的圖案又多又漂亮!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4教學目的1.理解代數(shù)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數(shù)加減法可以互相轉化,會進展加減混合運算;2.通過學習一切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繼續(xù)浸透數(shù)學的轉化思想;3.通過加法運算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才能。教學建議〔一〕重點、難點分析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根據(jù)運算法那么和運算律準確迅速地進展有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難點是省略加號與括號的代數(shù)和的計算.由于減法運算可以轉化為加法運算,所以加減混合運算實際上就是有理數(shù)的加法運算。理解運算符號和性質符號之間的關系,把任何一個含有有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這是因為有理數(shù)加、減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靈敏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計算.〔二〕知識構造〔三〕教法建議1.通過習題,復習、穩(wěn)固有理數(shù)的加、減運算以及加減混合運算的法那么與技能,講課前老師要認真總結、分析學生在進展有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時常犯的錯誤,以便在這節(jié)課分析習題時,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改正.2.關于“去括號法那么”,只要學生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3.任意含加法、減法的算式,都可把運算符號理解為數(shù)的性質符號,看成省略加號的和式。這時,稱這個和式為代數(shù)和。再例如-3-4表示-3、-4兩數(shù)的代數(shù)和,-4+3表示-4、+3兩數(shù)的代數(shù)和,3+4表示3和+4的代數(shù)和等。代數(shù)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數(shù)運算的一個重要概念,請老師務必給予充分注意。4.先把正數(shù)與負數(shù)分別相加,可以使運算簡便。5.在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時,要連同前面的符號一起交換。如12-5+7應變成12+7-5,而不能變成12-7+5。教學設計例如一有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一)一、素質教育目的〔一〕知識教學點1.理解:代數(shù)和的概念.2.理解:有理數(shù)加減法可以互相轉化.3.應用:會進展加減混合運算.〔二〕才能訓練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才能及計算的準確才能.〔三〕德育浸透點通過學習一切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繼續(xù)浸透數(shù)學的轉化思想.〔四〕美育浸透點學習了本節(jié)課就知道一切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表達了數(shù)學的統(tǒng)一美.二、學法引導1.教學方法:采用嘗試指導法,表達學生主體地位,每一環(huán)節(jié),設置一定題目進展穩(wěn)固練習,步步為營,分散難點,解決關鍵問題.2.學生寫法:練習→尋找簡單的一般性的方法→練習穩(wěn)固.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1.重點:把加減混合運算算式理解為加法算式.2.難點:把省略括號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數(shù)加法進展計算.四、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老師提出問題學生練習討論,總結歸納加減混合運算的一般步驟,老師出示練習題,學生練習反應.七、教學步驟〔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有理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同學們學得都很好!請同學們看以下題目:-9+〔+6〕;〔-11〕-7.師:〔1〕讀出這兩個算式.〔2〕“+、-”讀作什么?是哪種符號?“+、-”又讀作什么?是什么符號?學生活動:口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師繼續(xù)提問:〔1〕這兩個題目運算結果是多少?〔2〕〔-11〕-7這題你根據(jù)什么運算法那么計算的?學生活動:口答以上兩題〔老師訂正〕.師小結:減法往往通過轉化成加法后來運算.【教法說明】為了進展有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必須先對有理數(shù)加法,特別是有理數(shù)減法的題目進展復習,為進一步學習加減混合運算奠定根底.這里特別指出“+、-”有時表示性質符號,有時是運算符號,為在混合運算時省略加號、括號時做必要的準備工作.師:把兩個算式-9+〔+6〕與〔-11〕-7之間加上減號就成了一個題目,這個題目中既有加法又有減法,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有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2.7有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1〕〕教學說明:由復習的題目巧妙地填“-”號,就變成了今天將學的加減混合運算內容,使學生更形象、更深化地明白了有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題目組成.〔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1.講評〔-9〕+〔-6〕-〔-11〕-7.〔1〕省略括號和的形式師:看到這個題你想怎樣做?學生活動:自己在練習本上計算.老師針對學生所做的方法區(qū)別優(yōu)劣.【教法說明】題目出示后,老師不急于自己講評,而是讓學生嘗試,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時機,這時,有的學生可能是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運算,有的同學可能是先把減法都轉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計算法那么再計算-這樣在不同的方法中,學生自己就會尋找到簡單的、一般性的方法.師:我們對此類題目經常采用先把減法轉化為加法,這時就成了-9,+6,+11,-7的和,加號通??梢允÷?,括號也可以省略,即:原式=〔-9〕+〔+6〕+〔+11〕+〔-7〕=-9+6+11-7.提出問題:雖然加號、括號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這個算式可以讀成-學生活動:先自己練習嘗試用兩種讀法讀,口答〔老師糾正〕.【教法說明】老師根據(jù)學生所做的方法,及時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來給學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寫成省略括號代數(shù)和的形式后,通過讓學生練習兩種讀法,可以加深對此算式的理解,以此來訓練學生的觀察才能及口頭表達才能.穩(wěn)固練習:〔出示投影1〕1.把以下算式寫成省略括號和的形式,并把結果用兩種讀法讀出來.〔1〕〔+9〕-〔+10〕+〔-2〕-〔-8〕+3;〔2〕+〔〕-〔〕-〔〕.2.判斷式子-7+1-5-9的正確讀法是〔〕.A.負7、正1、負5、負9;B.減7、加1、減5、減9;C.負7、加1、負5、減9;D.負7、加1、減5、減9;學生活動:1題兩個學生板演,兩個學生用兩種讀法讀出結果,其他同學自行演練,然后同桌讀出互相糾正,2題搶答.【教法說明】這兩題旨意在穩(wěn)固怎樣把加減混合運算題目都轉化成加法運算寫成代數(shù)和的形式,這里特別注意了代數(shù)和形式的兩種讀法.2.用加法運算律計算出結果師:既然算式能看成幾個數(shù)的和,我們可以運用加法的運算律進展計算,通常同號兩數(shù)放在一起分別相加.-9+6+11-7=-9-7+6+11.學生活動:按老師要求口答并讀出結果.穩(wěn)固練習:〔出示投影2〕填空:1.-4+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9-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3+2-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活動:討論后答復.【教法說明】學生運用加法交換律時,很可能產生“-9+7+11-6”這樣的錯誤,老師先讓學生自己去做,然后糾正,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世界地理上冊試題及答案
- 熟悉汽車維修工職業(yè)標準化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計算機基礎考試準備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語文考試信心建設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汽車美容服務流程優(yōu)化試題及答案
- 非遺策劃面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汽車維修工現(xiàn)場工作總結試題及答案
- 企業(yè)園區(qū)面試題目及答案
- 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數(shù)學
- 美容師考試心理素質題目及答案分析
- 比例知識講座
- 40篇詳細的機械頂崗實習周記
- 社會組織年檢培訓課件
- (正式版)實習崗位-OFFER通知書
- 人事行政管理培訓課程
- 《營養(yǎng)與肥胖》課件
- 綠色生態(tài)中小學生校服
- 全宋詞目錄完整版本
- 支付寶解除賬戶支付申請書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泄密事件報告表
- 單原子催化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