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知識點大聚集!你有沒有get到_第1頁
水處理知識點大聚集!你有沒有get到_第2頁
水處理知識點大聚集!你有沒有get到_第3頁
水處理知識點大聚集!你有沒有get到_第4頁
水處理知識點大聚集!你有沒有get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處理知識點大聚集!你有沒有get到常言道:學無止境。每門學科都有眾多知識點值得我們去獲知和識記,對于環(huán)境人而言,除了根底性知識要牢記于心之外,相關理論、原理理解清楚,才能更好地為實踐服務。對此,水世界球球版主在早前曾有一帖就那些水處理中知道與不知道的知識點與眾污師一同探討,下面選取一隅與大家分享。知識點1:濁度與TSS往往總要相關一般情況下:TSS=f*T(NTU)。七二級出水,2.3左右;f:濾池出水,1.3-1.6左右。知識點2:關于硝化:1g氨氮,4.25g氧氣,產生0.16g新細胞,消耗7.07g堿度,需要0.08g無機碳不考慮同化1g氨氮,4.57g氧氣,消耗7.14g堿度。知識點3:關于生物除磷1、1gbsCOD對應1.06g醋酸鹽,2、1g醋酸鹽產生0.3g細胞物質,3、細胞中磷含量為0.3g/VSS,4、1g磷需要大約10gbsCOD。知識點4:活性污泥顆粒內部構造:對于污泥來說,好氧區(qū)的體積一定,如果水相中含有大量BOD,硝化速率會降低,說明好氧區(qū)體積相對減小了,BOD的降解速率要遠大于硝化速率。知識點5:內源呼吸代謝系數一/131、細胞自身消耗供自己生存2、細胞意外死亡3、被原后生動物等吃掉Kd=0.06-0.15,—般取0.10目前AAO規(guī)范中為高,kd值對應也高。知識點6:關于內源呼吸,我一直認為是控制污泥增長量,或者說變相排泥減少污泥量的一個很好的階段。我一般理解的內源呼吸階段,就是污水中的有機物,或者說微生物能夠吃的東西已經消耗完全微生物餓得不行了,就在氧氣的作用下消耗自身存儲的能量。這時候反應在系統(tǒng)的表象就是曝氣池和沉淀池面均飄顏色偏淺的細碎污泥,連成片,也算一種變相的排泥。知識點7:對于完全混合污泥工藝來講:出水可溶性COD濃度只與SRT、生長與內源代謝動力系數有關即出水濃度與進水濃度無關進水COD濃度影響到的是生物體濃度MLVSS。知識點8:關于產泥:1、異養(yǎng)生物體,2、細胞殘體,3、硝化菌生物體,4、進水中不可生物降解的VSS,5、進水中惰性TSS。知識點9:由于污泥的胞外聚合物(俗稱EPS)含有較多的硫酸根、磷酸根和羥基等帶有負電的官能團,所以幾乎/13所有的污泥表面電荷均為負值。所以污水廠脫泥一般采用陽離子PAM。知識點10:氣動閥控制時,空壓機后面必須要有干燥器,否則冬季由于水汽的影響容易導致閥門關不嚴。在水處理工程中設計和實際運行中,常常會受到一些問題的困擾,且百思不得其解,下面有關討論,也許能讓你豁然開朗。問題1:為什么格柵井和調節(jié)池建在一起,而且格柵井比方高度1m,調節(jié)池4m,這該如何是好?答復:一般情況調節(jié)池比格柵井低2米左右。看你的描述應該是工業(yè)廢水,格柵應該是人工格柵。格柵井可以建在調節(jié)池,4m高度包含1m高度;或者建在調節(jié)池邊上。問題2:平流沉砂池設計流速,最大流速應為0?3m/s,最小流速應為0.15m/s。最小流速為何為0.15m/s?答復:也可以0?10m/s,就是流速低了流量就會小,池體構筑物的體積會受到影響。砂子比重大,流速過低會沉積在不該沉積的地方。正如明渠要求流速都要大于0.4一樣。問題3:設計時如何確定污泥齡以及每日剩余污泥排放量(針對那些長泥齡的)?答復:15-30d,SRT一般取20天,剩余污泥排放量根據產生量計算。問題4:反硝化池池容如何確定,如何確定反硝化池總/13氮負荷,亦或停留時間、反應速度。書上基本是按照AO整體池容BOD負荷,針針對高氨氮、低COD的工業(yè)廢水,此設計規(guī)范明顯不合適。答復:設計只會參照規(guī)范來核。對于常規(guī)的污水廠來說,缺氧段的HRT—般都會在3-4小時之間,工業(yè)廢水則會按照N消減負荷計算,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考慮碳源的問題。問題5:想知道1g污泥液化的需氧量是多少?此數據從何而來?答復:1g對應1.42C5H7NO2。問題6:啟動時投加活性污泥的量是如何確定的?有的說是池容10%,有的是按污泥濃度來算的;這兩個算下來差異還是挺大的。答復:一般都是按照體積,按照濃度的話也是體積之間的換算。含水率不同,出來的結果不一樣。當干污泥,一般就是脫水之后的污泥,含水率都是80%左右,投到水里的含水率就是98%左右,曝氣攪拌之后,體積這個時候換算,就是按照SV30來的,10%還可以,多一點啟動的速度就快。問題7:活性好的污泥絮體是什么樣的,不好的呢?答復:在《污水處理生物相診斷》一書中指出,良好的絮體,有壓密性,呈深褐色。在絮體與絮體之間觀察不到針尖狀小絮體。良好的絮體解體后壓密性惡化的絮體,細菌類形狀已破裂。/13解體的絮體問題8:初沉池污泥和二沉池剩余污泥,是否需要分開濃縮?分開濃縮按照什么分界,什么時候需要分開,什么時候可以合在一起;合在一起的話,怎么確定濃縮池污泥濃度?答復:一般是分別的管道,初沉到重力濃縮池,二沉到氣浮濃縮池。對于除磷系統(tǒng)的,二者一般要分開,一起的測進泥含水率即可。最好是分開,初沉污泥無機物較多,二沉池污泥有機物較多,污泥性質不一樣,沉降速率不一樣。問題9:氨氮的去除,對于剩余污泥排放的總量有沒有影響?比方說進水氨氮是30mg/L,出水時30mg/L。進水氨氮降解到5mg/L時,剩余污泥的量會不會產的多呢?答復:進水氨氮到5mg/L,如果不考慮投加氨氮,污泥產量會降低不少,而且污泥性質會惡化。氨氮缺陷,污泥會出問題的,如果氨氮降解,也會有污泥產生,只是比較少,污泥產量只有0.12左右,而且氨氮往往只有幾十,也就是說氨氮產量會小于異養(yǎng)菌四五十倍。問題10:硝化反應所需的無機碳如果用碳酸鈉補充1g氨氮需要多少碳酸鈉?答復:嚴格意義上講,不需要刻意補充無機碳源,鼓風曝氣的就OK,當然堿度缺陷的需要補充堿度這屬于兩個概念。問題11:之前有聽過:取反硝化污泥,參加一定量的未知COD\BOD的污水,同時參加足夠的亞硝酸鈉,混勻后立/13即測COD,每隔半小時測COD、pH、NO2-,直至COD、pH基本不再變化為止,混勻后的COD與基本不再變化的COD的差就是BOD值。注意要減去亞硝酸鹽對COD的干擾。此法不可能很準確的測出BOD值,但準確率能保證80%。想請問,“反硝化法”測出來的COD差值基本等效于BOD5?還是?答復:差值為BOD的量,反硝化利用的基本是可生化性的有機物,因此等同于BOD大量投加硝酸鈉,反硝化的速率很高,可以排除硝態(tài)氮缺陷造成的誤差。問題12:針對生物除磷計算式的其他看法。答復:在計算磷的時候,會考慮到剩余污泥排放量,一般是按照0.02△(設計,這個是按照易降解BOD1g醋酸產生0.3~0.5gVSS,但是根據好氧吸磷厭氧釋磷;好氧其實會合成多余的ATP超出細菌本身需磷量,而在厭氧池釋放磷的時候,即使沒有BOD,污泥也會釋放磷ATP水解為ADP為自身提供能量,但是這樣釋放的磷無法在好氧時吸磷。問題13:MLSS與誰相關呢?答復:MLSS與SRT、曝氣池HRT、合成產量系數、COD去除總量、內源呼吸系數相關。問題14:剩余污泥量控制:MLSS恒定,確定MLSS,高多排低少排,每天調整;SRT恒定,選定SRT=?,根據此計算,每天調整;F/M恒定,選定F/M值,根據此計算,每天調整。大家推薦哪種?說說利弊。/13答復:1)我推薦第一種,,MLSS恒定,污水水質穩(wěn)定的時候,大概就是不穩(wěn)定,變化也會有規(guī)律,所以采用恒定的MLSS比較好控制。我都是這樣,找準一個范圍就行。2)習慣第二種,但不會每天都調整。一般來說,如果進水水質穩(wěn)定,運營時間長了,基本都很穩(wěn)定,不怎么需要調整。3)我們現在都是采用第一種排泥方式;第二種水質變化比較大的話,可能會造成不利影響;第三種受分析數據影響比較大。問題15:如何開展排泥控制?答復:個人是根據SV30、曝氣池面、沉淀池面、出水情況來排泥最主要是看出水。問題16:下列圖中標紅部分應如何理解?答復:應該是曝氣末端通過低DO抑制絲狀菌生長而不會導致出水波動。問題17:大家都知道污泥濃度越高耗能越大,那么污泥齡越長相對脫泥量就少,同時電耗、藥耗也少,問題是維持高污泥濃度和維持低污泥濃度哪個成本更低呢?有沒有這方面的理論根底?答復:哪個都不低。脫泥省的那點藥費電費幾乎可以忽略。高濃度和低濃度都屬于運行中出現的特殊情況,一般這種現象不會持續(xù)很久。問題18:污泥濃縮段的影響因素有哪些?/13答復:主要因素是污泥濃縮效果差,含水率高,消耗更多的藥劑形成污泥絮體。問題19:如何確定池體之間的間隔,和池體大小有關?答復:體間距主要是要給施工留下足夠的作業(yè)面,各池根底不能交叉。問題20:如何確定池壁厚度,一般厚度都是在2一4吧,設計用3,按照以往的前輩總結是按照池深的20分之1,不知大家是怎么確定的?答復:考慮承壓,池子越深,壁厚越厚。例如85方的氧化溝,池深5米,池壁5。水池側壁的厚度影響因素很多,如側壁長度、高度、水位、材質及配筋、抗震級別、等等,必須正確計算,不可以套用。否則要么造成浪費,要么出現事故。問題21: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設計的UBF上升流速通常為2t/h,運行通常保證1.7t/h左右的上升流速,請問當處理效果不好是,是該增加上升流速還是該降低上升流速?答復:降低上升流速,增加停留時間。問題22:APBR工藝是什么工藝?答復:其實就是兩相厭氧工藝。將厭氧的兩端反應分開開展設置工藝構筑物。問題23:之前做設計時,一般f比值都是按0.7計算,認為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行中也會是這個數。后來發(fā)現廠里實際運行f比值只有0?3多,處理效果也非常好。/13答復:f值與來水水質、運行控制關系很大來水水質要占到80%,人為控制20%來水中的SS性質決定了你的f值大小處理效果要看VSS的總量。問題24:鼓風機需氧量的計算,除了公式:Q2=0.1aQ(So-Se)-c△(vss+b-0.62b,還能不能通過粗略計算:氧化BOD的量+氨氮硝化的需氧量+污泥的內源呼吸好氧量。實際計算有沒有應用過?還是誤導人的一種說法?答復:嚴格意義上就要這樣計算但往往人會考慮放大系數,喜歡把反硝化的去掉,把排泥的去掉我核算需氧量都這按照這個來計算。問題25:鼓風機濾網如果更換或清洗不及時,會不會造成能耗的增加?答復:以前實測過會增加0-5個電流。久了不清洗,堵得太厲害,有時候要憋停風機;引起鼓風機喘振。問題26:鼓風機一般多久清洗一次呢?答復:一般一個月清理一次風機濾網,如果有壓差計,就可以根據壓差來,一般正負超過2就必須清理了還要定期排放空氣管道里的冷凝水。問題27:對于那些頻繁啟停風機的如何處理呢?天天排冷凝水嗎?答復:風機頻繁啟停,如果是因為壓差過高憋停的,肯定要經常排排冷凝水了如果是曝氣盤曝氣管壞得太多,倒灌/13水進空氣管道造成的壓差過高,那就要考慮是不是需要更換曝氣設備了。問題28:風機房高溫如何解決?答復:軸流風機,大風量換氣或者水冷。還可以做板房,裝空調,人工降溫;風機進氣做個進風,加篩網過濾一下空氣中雜質。問題29:進水潛污提升泵,液位低時,揚程高,流量低,電流大;液位高時,揚程低,流量大,電流低。理論來講,流量越大,功率越高,電流越大才對,一直不得其解。答復:可通過特性曲線來看。H——Q曲線日增加,Q下降這個沒問題Q上升,功率也是增加的。問題30:為何水泵的吸水管用偏心漸縮管而不用同心漸縮管?答復:這種情況一般是離心水泵或自吸泵,防止氣蝕的問題,防止氣體積累;至于安裝方式頂平還是底平跟介質流入泵的上下方位有關,還有說法是跟介質的特性也有關系。問題31:為什么同心漸偏管不能防止空氣混入?答復:靠近泵的管細一些,如果是同心的話上下部都會存在一個過渡區(qū),氣體或者料漿容易存積。偏心的話,只有上不或者下部是過渡區(qū),而另一側是平的。配管上,對泵入管道存在一個“步步高”和“步步低”的說法。問題32:為了防止冬季氣動閥門關閉不嚴,在空氣管道的末端或者壓縮機的進氣管增設干燥器可以嗎?/L3答復:可以加干燥器,也可以做保溫。問題33:氣蝕導致葉輪損壞的原理是什么?答復:理論上由于閥門的開關順序問題,會導致氣泡對葉輪的腐蝕。實際中確實少見,不過也有。揚程選的太高,而實際工作揚程偏低的時候極易出現氣蝕。問題34:水力高程一各構筑物水頭損失的計算,在實際調試運行中的作用,是否在調試期間驗證其實際運行滿足其設計高程?答復:高程設計不好,容易出現某些池子超高過高,某些地方壅水,無法過水。問題35:之前公司高工提出過一個理論,在泵的出增置一根回流管,回流管上設置閥門,通過主管道的閥門控制揚程,而后通過回流管道閥門調整流量,個人覺得有點用,工程上也都在這么做。不知道理論上是否可行?答復:這樣是可行的,對于小工程這樣設計的很好,因為浪費的電占比很小。問題36:生化池出水渠流量計算Q=1?417bH、3/2),上述為公式b為堰寬,H為堰上水頭,一般為探討:出水堰出流公式似乎是三角堰的公式,但看h的系數3/2似乎又是薄壁堰的公式,跟我找到的公式略有不同。我查到的公式是:90度三角堰出流公式:Q=1?343*hA(2.47)Q--m3/s(出流量);h--m(堰上水深,就是三角堰的底部尖角到設計水面的高度)。注意,這只是一個三角堰的流量,/L3一共有n個三角堰就要乘以n作為總流量。薄壁堰(也就是水平的堰)公式:Q=m*b*SQRT(2*g)*hA(3/2);Q--L/s(出流量);m--385(系數);b--m(堰寬);g--9.81(重力加速度,m/s2);h--m(堰上水深)問題37:以下例題是否有問題?答復:目前發(fā)現是1.42寫反了,還有哪些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