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輸管道施工方案_第1頁
長輸管道施工方案_第2頁
長輸管道施工方案_第3頁
長輸管道施工方案_第4頁
長輸管道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然氣長輸管道施工工藝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1、1本標準規(guī)定了長輸管道的材料驗收,管道的拉運布管,加工和組裝,管道焊接,通球掃線,線路斬立樁施工,陰極保護施工,穿越工程等的工程施工工藝要求。1、2本標準適用于長輸管道的安裝。2

引用標準2、1《長輸管道線路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SYJ4001-90)2、2《長輸管道站內工藝管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SYJ4002—90)2、3《長輸管道陰極保護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SYJ4006—90)2、4《管道下向焊接工藝規(guī)程》(SY/T4071-93)3長輸管道施工工藝指導書編制內容長輸管道工程施工的基本程序為:設計交底→測量放線→清除障礙→修筑施工便道→開挖管溝→鋼管的絕緣防腐→鋼管的拉運、布管→管道的組裝焊接→無損探傷→防腐補口補漏→管道下溝→回填及地貌恢復→分段吹掃及測徑→分段耐壓試驗→站間連通→通球掃線→站間試壓→穿跨越→陰極保護施工→立樁預制安裝及竣工驗收。3、1施工準備階段:3、1、1施工技術準備在施工圖紙等技術資料到位,工程專業(yè)技術人員應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報甲方代表審批。同時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操作人員明確技術要求.編制焊接工藝評定,確定焊接參數。同時對焊工進行崗前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編制公路、鐵路穿越方案;河流穿跨越方案;彎頭、彎管制作程序文件;管道通球、耐壓試驗方案等文件。3、1、2施工機具及材料準備:(1)在長輸管道的施工中,需用的機具設備有挖土機、焊機、吊車、下管機等設備,其中焊接設備是施工機具中的一種重要設備,它是保證管道施工質量的關鍵。焊機在使用中應保持性能穩(wěn)定,有較強的移動方便性。(2)材料驗收:長輸管道用的材料和管件應具備出廠質量證明書或其復印件,各種性能技術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如無出廠質量證明書或對質量證明書有疑問時,應對材料和管件進行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焊接材料的選用應根據母材的化學成份、機械性能和使用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防腐材料應符合現(xiàn)行的有關防腐規(guī)范的規(guī)定。成品防腐管材進入現(xiàn)場后,應檢查其絕緣度、外觀、長度、管口的切面和管中心垂直度、壁厚、材質、坡口等。3、2設計交底及測量放線3、2、1施工前,工程項目進行圖紙會審,由設計單位做技術交底和現(xiàn)場交底,明確以下有關向題。(1)固定1K準點的參考物的有關數據和位置.(2)施工帶內地下構筑物的位置,辦理有關手續(xù)和處理意見,并說明施工有關技術要求.3、2、2測量放線:(1)測量放線前,必須對施工圖紙進行現(xiàn)場核對,根據施工圖紙進行放線,打百米樁及轉角樁,并撒白灰線??刂茦渡献⒚鳂短?、里程、高程。轉角樁應注明角度、外矢矩沒切線長,在地形地勢起優(yōu)段和轉角段方打加密樁.(2)放白灰線前,應查對和補充平面轉向樁與縱向變坡樁,并設好護樁。(3)當敷設管線與地下構筑物或其它隱敝工程的交叉時,放線時在交叉范圍作出明顯標志。(4)根據設計規(guī)定,需選用不同壁的厚管材及防腐絕緣等級時,應在分界點上作出明顯標志。(5)管道施工占地寬度應由業(yè)主商量而定,一般不宜超過20m,按管道兩側土地占用范圍認真劃分臨時占地邊界線。3。3開挖管溝3、3、1開挖管溝前,應在布管側修筑施工便道,施工便道應有一定的承載能力,與干線公路平緩接通.3、3、2開挖管溝時不準兩邊拋土,應將開挖的土石方堆放到布管的另一側,且堆土距溝邊不得小于0.5m,管溝應保持順暢,符合曲線要求。3、3、3開挖管溝質量對管線的埋深質量影響較大,因此開挖要根據施工進度、地質條件、施工季節(jié)合理安排,對于石方段管溝必須在布管前控好,對于在高寒地區(qū)處于冬季施工時管溝應在封凍前挖好,對于沙土地質的地段和水位較高的地段管溝應在管線焊接完畢、探傷合格、補口完畢后開挖。3、3、4開挖管溝當遇到地下構筑物及其它障礙設施時,應與其主管單位協(xié)商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派人到現(xiàn)場監(jiān)督。3、3、5在農田地區(qū)開挖管溝時應將表層熟土和底層土分別堆放。3、3、6開挖管溝后,應及時檢查驗收,不符合要求者應及時修整,并做好竣工和記錄,驗收合格后應及時辦理交接簽字手續(xù)。3、4管材的拉運和布管3、4、1管材卸放點距管線有較遠距離時應進行二次倒運,倒運采用吊管機加掛拖管爬犁.3、4、2裝運時應注意保護防腐絕緣層和管端,爬犁上應墊膠皮,捆綁時應用外套膠管的鋼絲繩或高強度尼龍軟帶.3、4、3管道布置成鋸齒形分布,方便管道組對.3、4、4管道運輸和布置應在堆土的另一側進行,管溝邊緣與管道外壁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500mm。3、5管道加工和組對3、5、1管道的切割宜采用機械方法,也可采用等離子弧切割和氣割等熱加工方法。淬硬傾向大的合金鋼切割后,應清淬硬層,管道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機械方法。如采用熱加工方法,必須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并進行打磨。3、5、2管道對接接頭的坡口形式應為形,其尺寸應符合表5、2的規(guī)定。

管道對接接頭坡口尺寸

表5.2項次壁厚坡口角度坡口角度鈍邊間隙

mm16~7上向焊60~701。0~1。51。5~2.0下向焊55~651.0~1.61。0~1.628~10上向焊60~701。6~2。01。5~2。0

下向焊55~651。0~1.51.5~2.0

311~12上向焊60~702,0~2。52.0~3.0下向焊55~651.0~1。61。5~2.0

注:下向焊如果采用低氫型焊條,對口間隙應為2~3mm。組對前應在距管溝邊緣1M以外處做好支撐。其高度為400~500mm。嚴禁用硬土塊、凍土塊和石頭塊作支撐.組對前應對管子進行清掃,管內不得有石頭、紙屑和泥土等雜物。焊接的管段在下班前應用臨時盲板封堵管端,以防止臟物進入管內.鋼管組對前應將管端20mm內的污油、鐵銹、熔渣等清除干凈,并將管端的螺旋焊縫進行補焊,其長度不應小于50mm。3、5、3管道組對時,應避免強力對口,嚴格控制管口錯邊量嚴禁用鐵錘進行校正,對局部小的錯邊量只能用銅錘進行校正。對錯邊量較大應將切除或將此管更換。在組對時應保護鋼管的防腐銫緣層。3、5、4用內對口器組對管道,不可進行定位焊。在根焊道焊完后,才能撤出內對口器。外對口器只能限于起伏較大,設備不能靠近的山地和管線連頭使用。使用外對口器時,定位焊6~8處,且均勻分布,其累計長度不得少于焊口周長的50%。3、5、5管道敷設改變方向時可采用彈性敷設,或采用冷彎彎管、熱彎彎管、沖壓彎頭或斜口連接。3、5、6在彈性敷設管段兩個相鄰而方向相反的彈性彎曲中間應采用直管連接。3、6管道防腐見《地下管道防腐工藝規(guī)程》(Q/HSZ01.09-1999).3、7管道焊接3、7、1焊接工藝3、7、1、1施工單位首次使用的鋼材,若無音全的該鋼材焊接性能試驗報告,應進行焊接性能試驗。焊接性能試驗可參照現(xiàn)行有關標準。3、7、1、2在確定了鋼材的焊接性能試驗后,應進行焊接工藝評定。長輸管道的焊接工藝評定程序執(zhí)行《焊接工藝評定》(QHSZ01.14-1999)。3、7、1、3管道焊工必須考試合格后方可參加焊接。按《鍋爐壓力容器焊工考試規(guī)則》執(zhí)行。3、7、1、4焊條的存放應做到防潮、防雨、防霜及油類侵蝕.若發(fā)現(xiàn)焊條有藥皮裂紋和脫皮現(xiàn)象,不得用于管道焊接.纖維素下向焊焊條施焊時,一旦發(fā)現(xiàn)焊條藥皮嚴重發(fā)紅,該焊條應予作廢。3、7、1、5焊條在使用前應按出廠證明書的規(guī)定或下列要求烘干:(1)低氫型焊條烘干溫度為350~400℃,恒溫時間為1h。(2)超低氫型焊條烘干溫為400~450℃。(3)纖維素型下向焊焊條烘干溫度以70~80℃為宜,但不得超過100℃,恒溫時間應為0。5~1h.(4)經烘干的低氫型焊條,應放入溫度為100~150℃的恒溫箱內,隨用隨取。進入現(xiàn)場使用的焊條,應放在保溫筒內,次日使用時應重新烘干,重新烘干的次數不得超過兩次。3、7、1、6焊前應將坡口表面及邊緣內外側不小于10mm范圍內的油漆、污垢、鐵銹、毛刺及鍍鋅層等清除干凈,并不得有表面明紋和夾層等缺陷.3、7、1、7焊接引弧應在坡口內進行,嚴禁在管壁上起弧。3、7、1、8管道焊接應采用多層焊接,施焊時層間熔渣應清除干凈,并進行外觀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焊接,不同管壁厚度的焊接層數符合表3、7、1、8的規(guī)定:

不同厚度管壁的焊接層數

表3.7.1。8

管壁厚度上向焊下向焊

62層2~4層7~83層4~5層

9~103~4層5~6層

11~124~5層6~7層

3、7、1、9管道焊接時,每道焊口必須連續(xù)一次焊完。在前一層焊道沒有完成前,后一層焊道不得開始焊接,兩相鄰焊道起點位置應錯開20~30mm。當管材碳當量超過0.40%時,根焊道完成后立即進行熱焊道的焊接。在任何情況下其間隔時間不得超過5min,如超過5min,則應進行焊前預熱。3、7、1、10下向焊根焊起弧點應保證熔透,焊縫接頭處可以稍加打磨。根焊道內突起的熔敷金屬應用砂輪機打磨,以免產生夾渣。焊縫焊完后應將表面的區(qū)濺物、熔渣等清除干凈。3、7、1、11下向焊焊接參數見表3.7.1。11。

表3。7.1.11

目焊條直徑電流極性電流(A)電壓(V)焊接速度(cm/min)運條方法

焊3.2直流反接0~1301~3010~30直拉熱焊填充焊及蓋面焊第二層4.0直流反接140~19025~3515~35直拉第三層及以后各層4.0直流反接110~17025~357~35直拉或小幅擺動3、7、1、12長輸管道焊接施工一般采用流水作業(yè)焊接工藝,它能保證焊縫質量,合格率高,速度快.這種焊接工藝是:每層焊道由兩名焊工采用向焊接對稱作業(yè),該兩名焊工完成該層后,另兩名焊工接著進行下道焊層的施工直至蓋面完成。3、7、1、13下向焊焊材與母材的選配可參照如下:纖維素型下向焊條的選用條件表

低氫型下向焊條選用條件表

管材等級焊條選用(1)管材等級焊條選用(1)

GB9711可比較API等級GB9711可比較的API等級

S305,S240A,B,X42根焊道AWSE6010S205;S240A

B根焊道AWS

E7048S290根焊道S290;S315X42;X46

S315;S360(2)X46S52(2)根焊道AWSE6010,E7010GS360;S385;S415X52;X56

X60其余焊道

S385(2)X56(2)其余焊道AWSE6010(4);E7010GS415S450X60;X65根焊道AWS;E7048

S360(3)

S385(3)X52(2)

X56(3)根焊道AWSE6010;E7010G其余焊道AWSE8016—C3

S415(2)X60(2)其余焊道AWSE7010ES415(3)

S450(3)X60(3)S65根焊道AWSE6010E7010G

其余焊道AWSE8010G

注:(1)因國內尚無定型產品,故引用ASWA5.1和A5.5標準焊條級別;

(2)適用于外徑不足508mm或外徑大于或等于508mm,且壁厚超過9,5mm;

(3)適用于外徑不足508mm,壁厚小于9。5mm;

(4)適用于S315(X46)及S360(52)(當外徑不足508mm,或外徑大于或等于508mm,且壁厚超過9。5mm時).3、7、2焊縫檢驗3、7、2、1管道焊縫表面質量檢查應在焊后及時進行,檢查前應清除熔渣和飛濺物,表面質量不合格不準進行無損探傷和耐壓試驗.3、7、2、2管道焊縫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未熔合、氣孔和夾渣等缺陷.(2)咬邊深度不得大于0.5mm,在任何300mm連續(xù)焊縫長度中咬邊長度不得大于50mm。(3)下向焊焊縫余高,內部或外部為0~1.6mm,局部不得大于3mm,但長度不得大于50mm。上向焊焊縫余高小于或等于0。1倍焊縫寬度加1mm,局部不得大于3mm,但長度不得大于30mm。除咬邊缺陷外,焊縫外表面都不應低于母材。(4)焊后錯邊量不應大于0.15倍壁厚,局部不大于2mm。同管子尺寸誤差造成的任何較大錯邊量,都應均勻分布在管子的整個園周上。根焊道焊接后,禁止校正管子接口的錯邊量。(5)焊縫寬度應比坡口寬2。5~3。5mm。3、7、2、3焊縫無損探傷操詐應由具有I級或級I以上資格的檢測人員承擔。評片應由具有Ⅱ級資格的檢測人員承擔。3、7、2、4管道焊縫應進行射線探傷,探傷方法應按《鋼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級》(GB3323-87)執(zhí)行。工作壓力大于或等于4MPa時,合格級別為Ⅱ級焊縫標準;工作壓力小于4MPa時,合格級別為Ⅲ級焊縫標準.焊縫根部允許有未焊透,但在任何連續(xù)300mm焊縫長度中,未焊透的總長度不得大于25mm。在條件限制時,也可以用超聲波探傷代替射線探傷。探傷方法應按《壓力容器無損檢測》(JB4730—94)執(zhí)行。合格級別為Ⅰ級。工作莊力小于4MPa時合格級別為Ⅱ級具體要求執(zhí)行《無損檢測工藝規(guī)程》(Q/HSZ01。15-1999)全部焊縫應逐條進行無損探傷,如100%超聲波探傷,則應做5%的射線探傷復查。3、7、2、5經檢查不合格的焊縫應進行返修,返修后應按原規(guī)定進行檢查。焊縫返修不得超過兩次。3、7、2、6管道開始前,每個焊工在施工現(xiàn)場采用與實際管道焊接相同的焊接工藝焊一道管道焊縫試件,經機械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施焊。3、7、2、7施工現(xiàn)場焊接的焊縫試件應進行射線探傷檢查,合格后截取機械性能試樣,拉伸試樣,面彎試樣和背彎試樣各兩件。3、7、2、8管道焊縫試件不合格的焊工,還可以補做一個管道縫試件.若仍不合格者則應仃止其對管道工程的焊接工作。管道焊前、焊接過程中間、焊后檢查及焊接工程交工檢查均應做記錄。3、7、3修補3、7、3、1焊縫缺陷超過允許范圍時,應進行修補或割掉.3、7、3、2焊縫修補前,焊縫表面上所有涂料、鐵銹、泥土和污物等應清除干凈.3、7、3、3需要預熱的管材,焊前應按焊接工藝規(guī)程進行預熱,預熱范圍應在修補處150mm范圍內,需要后熱消氫處理的管材,焊后應立即進行后熱消氫處理其溫度為200~250℃,時間為0.1~1h,然后進行緩冷.3、7、3、4所有補焊的焊縫長度應大于或等于50mm。裂紋補焊長度應大于該裂紋長度20~30mm,且不大于50mm。3、7、3、5在下列任何一種情況下都應割除整個焊口:(1)同一部分的修補次數超過兩次。(2)需修補的焊縫長度起過環(huán)焊縫周長的30%.(3)需修補的根焊道總長度超過環(huán)焊縫周長的20%.3、8管道下溝3、8、1管道下溝前管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下溝前應將管內塌方、石塊、雨水、油污和積雪等清除干凈;應檢查管溝或涵洞深度、標高和斷面尺寸,并應符合設計要求;石方段管溝,松土墊層厚度不得低于300mm,溝底應平坦無石塊.3、8、2管道在下溝前對防腐層應用高壓點太花檢漏儀進行柱查,對點火花擊穿處應進行修補使其符合設計規(guī)定。3、8、3管道下溝時,起吊必須用專用吊具,趙吊高度以為1M宜,輕放至溝底,嚴禁損傷其防腐層。3、8、4在浸有障礙的情況下管子的組對長度左右。下溝時,管子外徑大于或等于529mm的管道應用3臺吊管機同時吊裝,直徑小于529mm的管道下溝時吊管機不應少于2臺.3、9管溝回填3、9、1管溝回填前,施工單位代表與建設單位代表共同對管道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3、9、2管道回填時,嚴禁用片石或碎石回填,其厚度不得小于300mm.為防止防腐層被損傷,石方段的管道四周應用軟土回填,高出管頂的厚度為300mm。回填土應高出地表面300mm,并恢復地貌。地下水高的地段和穿越河流地段應一次回填完,任何地段的回填土其深度不應低于800mm。3、9、3當管道穿溝、渠、陡坡河堤時,應做到符合當地水利設施和水土保持的要求。3、9、4回填后應用低壓音頻信號檢測儀檢查漏點,連續(xù)10Km內,漏點不得多于5處.3、10管道分段耐壓試驗見《壓力管道壓力試驗工藝規(guī)程》(Q/HSZ01.08-2000)3、11通球掃線3、11、1通球掃線應在整體聯(lián)合試這前進行,各站應設置臨時排污管,通球時應將污水排至排水溝,直到清管球推出。3、11、2通球時應觀察壓力表,做好排量、壓力記錄。在收球筒處應觀察水色變化和水量。發(fā)球后,可用放射姓同位素或低頻信號跟蹤儀查找球受阻位置。3、11、3通球掃線可用水或壓縮空氣推動球,如球受阻可逐步提高水或壓縮空氣壓力,但最大推球壓力不大于工作壓力的1.25倍.3、11、4大型河流的穿跨越管段應單獨進行耐壓試驗和通球掃線,合格后方可與干線連接。3、12線路的立樁施工3、12、1里程樁埋設:從管道的起點到終點,沿管道每隔1Km設置連續(xù)的里程樁。里程樁可與陰極保護測試樁結合設置。3、12、2水平轉角樁埋:水平轉角樁設置于管道中心線的轉折點上,轉角樁上標明里程,管道中線的水平轉角彎曲率半徑、外矢矩、功線長和管道壁厚。3、12、3標志樁埋設:管道穿越人工和天然障礙的兩側以及隱蔽附屬建筑物附近,應設置標志樁。標志樁上應注明里程,穿越長度和埋設深度。3、13陰極保護施工3、13、1陰極保護工程施工應與主管道同步進行,并在干線敷設后半年閃運行.3、13、2采用陰極保護的輸油、氣管道及其設施必須做好絕緣處理,防腐絕緣質量達到規(guī)范要求。3、13、3陰極保護工程選用的電源設備及電料器材應符合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3、13、4臨時陰極保護帶狀陰極的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1)所有帶套管穿越的管段和干線部份管線應采用鎂帶保護;(2)陰極鋼蕊和管道連接采用鋁熱焊,并做好絕緣防腐處理.3、13、5接地電池和電纜的敷設施工符合設計要求:(1)所有管道絕緣接頭或絕緣法蘭,應采用防高壓、電漏破的接地防護裝置;(2)接地電池埋設時不得使電池引線承受任何外力;(3)電纜和管道焊接防腐后,電纜需固定在管道上,防止防腐層破壞。3、13、6陰極測試樁的埋設及形式應符合要求,測試樁高出地面不得小于0.4m.3、14穿越工程3、14、1管道穿跨越工程的結構形式及技術要求應符合施工圖要求.3、14、2穿跨越工程復壁套管的防腐絕緣應與干線管道的防腐絕緣等級相同。穿跨越管道應選擇質量好的長度較長的鋼管,以減少中間焊縫.焊縫應100%射線探傷檢查,其合極級別應按國家規(guī)定現(xiàn)行的《鋼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級》(GB3323)Ⅱ級焊縫標準執(zhí)行。3、14、3較大的穿跨工程應取一道模擬焊縫作機械性能試驗。3、14、4穿跨管道應進行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試壓方法及具體要求應符合4、9的規(guī)定。3、14、5在干線主管道焊縫質量檢查合格、試壓合格、防腐層檢查合格和絕緣支撐牢固后,方可進行套管組裝。3、14、6對于水位季節(jié)性變化較大的河流,應在枯水期間用導流開挖法施工,關于水深、流急的通航河流,可采用水下挖溝和水底拖管或浮運方法進行敷設。當采用拖管法施工時,應采取有效的方法保護管外壁防腐絕緣層.大中型通航河流也可以采用定向鉆穿越法施工.3、14、7管道穿越公路、鐵路可采用頂管法。頂管法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頂管前應預先與公路、鐵路主管單位聯(lián)系,取得協(xié)作配合,并設明顯標志、。(2)頂管作業(yè)坑,應選在地面標高較低一側,作業(yè)坑應有足夠長度和寬度,其深度應按埋管深度具體確定,隨頂進反力的作業(yè)坑的背面應采取相應加強措施??拥讘佋O枕木,導軌作為套管前進的軌道,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段應采取相應的排水措施。(3)頂進時用千斤頂、卷揚機等設備。第一節(jié)鋼管頂進方向的準確性是整個頂管作業(yè)的關鍵,應認真加以控制,仔細檢查和測量.(4)頂管工作開始后應連續(xù)施工,不宜中途仃止。3、14、8管道穿越公路、鐵路、河流和渠道可用鉆孔法。鉆孔法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鉆作業(yè)方便的一側開挖工作坑。工作坑應有足夠的工作面,其深度應按鉆孔位置的需要確定。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段應挖排水井降低地下水位.(2)工作坑應平整,墊土枕木及軌道后應找平。鉆頭中心和管道中心必須同心,鉆孔時對粘土土壤鉆頭應比立機低1%的鉆桿長度,對巖性土壤鉆頭應比主機低5%的鉆桿長度,以補償鉆頭上抬。鉆孔允許偏差每鉆40m長度為150mm。(3)套管長度應與鉆桿長度一致,套管外壁應進行與干線管道相同等級的防腐絕緣,且應在套管前方焊上防腐層保護鋼圈.鉆進時,應根據土壤類別選擇鉆頭.穿越管道與干線管道應保持同心,穿越的管子允許偏差為正負2%的管子長度。(4)管道穿越后,應將套管兩端用瀝青油麻堵封,并立即與干線管道連接。3、14、9管道穿越等外級公路或臨時行車便道可采用開挖法施工.管溝可以用挖溝機與人工配合挖掘。用機械挖溝時,溝底應留出200mm和人工修整。3、14、10管道穿越公路、鐵路的夾角應盡量接近90度,但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小于30度,應盡可能避免在潮濕或巖石地帶和需要深挖處穿越。314、11管道穿越鐵路或公路時,管頂距鐵路軌枕下面的埋深不得小于1.2M,距路邊坡最低處的埋深不得小于.3、14、12通航河流上的跨越工程,施工時應設置明顯的旗幟標志.3、15工程竣工驗收3、15、1長輸管道竣工后,應根據規(guī)范和設計,由建設單位組織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共同對長輸管道進行檢查和工程驗收。3、15、2長輸管道竣工后,按甲虧要求提供竣工資料,竣工資料做到詳細準確。3、15、3按合同要求,執(zhí)行保修任務.4、長輸管道質量控制措施:4、1為保證長輸管道的工程質量,在施工中需根據工程實際制定質量保證手冊,其主要內容包括:質量方針目標;質量管理組織;主要崗位的質量職責;質量保證措施等。在施工全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以確保管錢的施工質量。4、2質量檢查流程表如下工序檢驗內容檢驗數量檢驗方法管溝開挖管溝邊坡每千米不少于3處用尺測量管溝平直觀察檢查管溝深度每千米不少于5處用尺測量溝底深度

管道組對鈍邊,坡口角度錯邊量按管口抽查100%用焊接檢驗尺檢查間隙用塞尺檢查

焊縫錯開距定位焊長度厚度用尺檢查

管道焊接表面質量抽查100%用放大鏡檢查咬邊用焊接檢驗尺檢查

佘高

錯邊焊縫隙寬度

超聲波探傷

射線復探

補口外觀逐個檢查每10口抽查1個觀察

厚度用測厚儀測

針孔每100口檢查1個用電火花檢漏儀

檢活力用測力測量

管道下溝回填管溝不能有塌方全部檢查觀察

管道埋深用尺測量

回填土高出地面抽查100%用尺測量

石方段管溝回填厚度用尺測量

管道在管溝中心偏移觀察

5、安全保證措施5、1在長輸管線施工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國家相關的安全技術法律,法規(guī),施工前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