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農民工收入狀況與消費行為研究導論_第1頁
新生代農民工收入狀況與消費行為研究導論_第2頁
新生代農民工收入狀況與消費行為研究導論_第3頁
新生代農民工收入狀況與消費行為研究導論_第4頁
新生代農民工收入狀況與消費行為研究導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生代農民工收入狀況與消費行為研究導論

第一節(jié)群體理論與農民工類化一群體理論視角我國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說:“人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边@表明群體是人與動物區(qū)別開來的標志,也是增強人類力量的重要社會生活方式。當前農民工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群體,從群體理論視角來分析農民工群體的形成、類型及群體行為、心理,對從整體上把握農民工群體具有重要意義。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等多個學科都有涉及“群體”及其相關理論的研究,但是研究的側重點不同,都帶有自身的學科特點,因而對“群體”的定義各不相同。結合本書研究的需要,我們從社會學的角度對“群體”的概念進行界定。社會學認為社會生活是以群體形式進行的,人都是不同群體中的一員,群體是構成社會的要素,因此,社會學將“群體”稱作“社會群體”。社會群體是社會賴以運行的基本結構要素之一,它的內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社會群體,泛指一切通過持續(xù)的社會互動或社會關系結合起來進行共同活動,并有著共同利益的人類集合體;狹義上的社會群體,特指由持續(xù)的直接的交往聯(lián)系起來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葉洋陽,2005)。無論是廣義上的還是狹義上的社會群體,都具有以下可與其他人群區(qū)分開來的共同特征:一是有共同的利益;二是有一致的群體意識和規(guī)范;三是呈現獨立傾向;四是形成結構規(guī)范;五是有持續(xù)的相互交往。根據群體理論的基本含義,我們對農民工群體的認知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一)農民工群體外出就業(yè)目的和就業(yè)方式的普遍一致性對于老一代農民工來說,他們外出務工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收入,新生代農民工與老一代農民工相比,除為了增加收入外,還有尋求長遠發(fā)展的目的。農民工外出務工主要是依靠親友或老鄉(xiāng)介紹,采取自發(fā)外出的方式,其目的具有普遍一致性。程新征(2011)通過實證調查發(fā)現,通過親友介紹工作的農民工占65%,這說明大多數農民工外出打工并不是通過正式組織實現的,也表明了農民工就業(yè)方式單一、就業(yè)渠道狹窄。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大多數農民工在低端勞動力市場就業(yè),職業(yè)層次低、工作條件差、勞動強度高、工資水平普遍較低且增長緩慢、保障不力,因此家庭負擔較重的農民工,都會盡量降低在城市的消費水平。然而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個人生活消費占月收入比重較大,致使每月收入結余較少。(二)市民群體是農民工的主要參照群體群體可以分為成員群體和參照群體,其中參照群體往往是群體成員向往的一類群體,群體成員對其所屬群體感到不滿,往往是受與參照群體對比的影響,參照群體常被該群體成員視為榜樣。農民工群體基本上是處于城市社會下層的群體,如果他們把城市居民作為參照群體,不僅會把城鎮(zhèn)居民的收入水平、社會地位、市民權利作為比較的標準,同時也會受到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影響,用市民的價值觀念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期望自己成為市民中的一員,而且還會因自身與市民之間存在差異而感到不公平。在這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的表現則更加明顯,他們比老一代農民工更加認同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觀念意識,在消費觀念上更加開放,在消費方式上更加前衛(wèi),因此,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意愿更為強烈。(三)農民工內部群體的非正式性非正式群體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觀點為基礎,以感情為紐帶,有較強的內聚力和較高的行為一致性。農民工的工作并不穩(wěn)定,從事的職業(yè)經常發(fā)生變化,因此他們所處的群體大多屬于非正式群體,一般是由同鄉(xiāng)或親友組成,具有一定的自發(fā)性和無組織性。我們研究的農民工群體中就存在許多非正式群體,由于主客觀條件限制,農民工往往很難形成正式組織和領導機構,即使工會等正式群體也會因資金、政策等因素使其組織功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農民工的利益難以得到維護,由此催生了以血緣、地緣、業(yè)緣為紐帶的諸多小群體。因此,如果重視農民工中非正式群體的作用,并給予合理引導,那么非正式群體也可以發(fā)揮比正式群體更大、更有效的作用。(四)新生代農民工群體意識的新特征就當前的研究來看,農民工的群體意識主要包括四種:向城里人看齊的奮斗心理;喪失理想信念的混世心理;孤獨落寞的壓抑心理;仇視社會的憤恨心理。但新生代農民工的群體意識又呈現時代性、發(fā)展性、雙重性和邊緣性的新特征。1.時代性新生代農民工出生在改革開放后,成長于社會經濟轉型時期,物質生活資料較老一代農民工成長時更加豐富,由于沒有過大的生存壓力,新生代農民工外出打工不只為掙錢,更多是為了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從而達到開闊眼界的目的,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尋求生活方式的改變,追求自身的長遠發(fā)展。因此,他們選擇工作時不再把工資待遇作為唯一標準,對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以及未來發(fā)展前途的關注明顯高于老一代農民工,而且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更強,在勞動工資之外,更注重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隨著當今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如手機、電腦的使用和普及,進城務工的新生代農民工更加深入地接觸到城市的生活方式,并以市民為參照群體,同時受城市現代文明的影響,價值觀念發(fā)生改變,眼界更加開闊,思維方式更加活躍、開放,群體意識更具時代性。2.發(fā)展性新生代農民工的突出特點就是年紀輕、不成熟、社會經驗缺乏,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正處于不斷變化發(fā)展時期,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統(tǒng)計發(fā)現,新生代農民工的事業(yè)大都處于起步階段,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在城市務工的經歷對他們的人生會產生很大影響,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發(fā)展性。3.雙重性首先,從身份上看,新生代農民工具有一般農民工的工人和農民雙重身份的特征,但處于從農民向市民轉變的過程中。其次,從維權意識看,他們較上一代農民工更注重權利平等,但當利益受到侵犯時,出于自身能力有限和條件的制約,對問題的解決并不徹底,如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中“旅游式”打工現象的出現就是公正和能力相妥協(xié)的結果。最后,從工作觀念看,他們注重工作環(huán)境和勞動報酬,這是工人性質的一面,但受二元結構的影響,他們的身份仍然是農民,在觀念上還保留著一些農民特質。4.邊緣性身份的二重性等原因使得農民工并不能真正地融入城市。一方面,他們的出生環(huán)境較為優(yōu)越,受教育水平較上一代農民工高,務農經歷很少甚至沒有,相對于真正意義上的農民來說,他們處于農村社會的邊緣;另一方面,他們鄉(xiāng)土觀念薄弱,比老一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愿望更加強烈,但受二元體制和自身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因素的限制以及收入較低的影響,他們也很難融入城市社會,處于城市社會的邊緣。老一代農民工務農經驗豐富,外出務工的主要目的是掙錢,維持生存和改善生活,大多最后回到農村務農,與之相比,新生代農民工的邊緣性非常突出。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中開始出現社會認同“內卷化”的趨勢。二農民工群體及其分類(一)農民工的界定農民工可以拆分為“農民”和“工”兩個部分,“農民”是身份象征,農村戶籍的標志,“工”是職業(yè)性質的體現,即“工人”,從事非農產業(yè)勞動?!冬F代漢語新詞詞典》中把農民工解釋為從農民中招募的臨時工、季節(jié)工?!度丝诳茖W大辭典》中對農民工的解釋是常年或大部分時間在城鎮(zhèn)地區(qū)或鄉(xiāng)村社區(qū)的國營或集體等企事業(yè)單位從事第二、三非農產業(yè)活動,但戶口在農村,原則上家中還有承包地,不吃國家供應的平價糧,不享受城鎮(zhèn)居民的各種補貼和福利待遇的農村勞動力。20世紀80年代以前并沒有“農民工”這一詞語,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張雨林教授首次提出“農民工”的概念,1984年,“農民工”一詞出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通訊》上,之后,隨著農民工數量的激增和對中國經濟影響的擴大,“農民工”一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在不同的社會學科研究中得到廣泛使用,學術界也越來越多地關注農民工問題的研究。從總體上看,國內的初期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社會學領域,在研究中也只是將農民工看成是伴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出現的一個特殊勞動群體,即從事非農勞動的農民。1992年以后,中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對勞動力需求急劇增加,首先在東南沿海地區(qū)引發(fā)了“民工潮”,其后由于經濟、社會以及人口等各種因素的變化又出現了“民工荒”。農民工群體的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經非常顯著,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關于農民工問題的學術研究,最基本的是農民工的定義及其內涵。關于“農民工”的概念,學術界有多種觀點和不同定義。陳素瓊、張廣勝從地域流動和土地關系角度,對農民工做出廣義、狹義兩種界定。廣義的農民工包括兩種類型的勞動力,一部分是在本地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就業(yè)、“離土不離鄉(xiāng)”的農村勞動力,一部分是進入城鎮(zhèn)從事非農產業(yè)、“離土又離鄉(xiāng)”的農村勞動力;狹義的農民工主要是指“離土又離鄉(xiāng)”的這部分農村勞動力。何美金、鄭英?。?007)從工業(yè)化的角度,將農民工定義為“農業(yè)勞動者向工業(yè)勞動者轉化的人群”,并指出,農民工不僅是經濟范疇,也是歷史范疇。李強(2004)從社會分層角度將農民工定義為“中國社會分層體系上的一個社會群體,從農村流入城市,被排斥在正式城市居民之外的非正式城市群體”。劉傳江(2004)從身份、職業(yè)、收入等方面將農民工定義為“從農民中分化出來,并與土地保持經濟聯(lián)系的、以工資性收入為主要來源、從事非農產業(yè)的非城鎮(zhèn)居民身份的從業(yè)人員”。艾君認為,在二元結構體制下,農民工是指那些“身在城市從事非農業(yè)工作的農業(yè)戶口的工人”。許經勇和曾芬鈺(2004)從社會轉型的角度認為,農民工是經濟發(fā)展轉型時期的一個特殊范疇,其戶籍身份是農民,并且擁有土地,但主要從事非農產業(yè),以工資性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更為具體的是,作為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特殊概念,農民工是指“戶籍身份還是農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從事非農產業(yè)、以工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人員”(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2006)。這一定義為較多學者接受,它從社會轉型的視角,將農民工與中國的戶籍制度、土地制度聯(lián)系起來,體現出了農民工概念的內在本質特征以及農民工問題產生的根源。宋林飛(2005)將大量農民轉變?yōu)楣と丝醋鞲母镩_放以來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一個主要變化,他認為農民工已經構成一個新興的工人階層,在城市屬于新市民,其特征是經濟社會地位不斷改善,但仍然沒有擺脫城鄉(xiāng)二元分割的管理體制,在城市無法和本地市民平等享受市民待遇。這一定義突出了農民工是新興工人階層的屬性,也指出了農民工的社會融合問題,同時體現出了農民工群體的成長性和未來發(fā)展趨勢。沈立人(2005)從“農、工”二重性的角度對農民工進行界定,認為無論是“農民+工”或者“農+民工”都不同程度地體現出兩種身份、雙重角色,突出了農民工的雙重身份和兼業(yè)勞動性質。岳經綸(2006)認為,中國的農民工是與國家資本的成長對應的一個特殊范疇,通過引入國家資本成長范疇進行對應研究發(fā)現,國家對這一群體的政策是有缺失的,正是國家政策的滯后性導致農民工問題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改革開放初期,當農民工從農民階層中分離出來之時,國家沒有及時通過勞動政策和相關法律對農民工的地位進行確認,沒有正式承認農民工作為中國工業(yè)化和市場化進程中新型勞動者的地位,相反,選擇了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流動進行限制的政策措施,由此造成了此后一系列的農民工問題。進入21世紀,隨著農民工隊伍的壯大,農民工對中國經濟的貢獻不容忽視,特別是對制造業(yè)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他們的生存環(huán)境沒有得到相應改善,隨著越來越多與農民工相關問題的出現,政府才意識到農民工問題的重要性,開始調整與農民工的關系,并逐漸意識到農民工已成為中國產業(yè)工人的主體,從而開始關注農民工的權益問題。綜上所述,這一大類研究者的共識是,農民工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轉型時期的一個過渡性范疇或者說是歷史范疇。從中國工業(yè)化與農民工的一般關系考察,農民工應該是中國工業(yè)化過程中勞動力資源的一個特殊類型:“第一,從勞動性質看,農民工主要從事非農產業(yè)的工作,但農民的身份特征不會因此而消除。第二,從勞動力的來源看,農民工主要來自當今中國農村中精英階層,在企業(yè)中從事的卻是城市人不愿意干的勞動強度大、勞動條件差、勞動環(huán)境惡劣的工種。第三,從勞動行為的利益動機看,農民工是作為收入最大化的追求者出現的,同時也是城鄉(xiāng)勞動收入差異的發(fā)現者和實現行動者”(羅兆慈,2008)。新生代農民工更有可能成為打破中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推動者和受益者?!吨袊r民工問題研究總報告》認為,“農民工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特殊概念,主要是指戶籍身份在農村,進城務工和在當地或異地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依靠工資收入生活的勞動者。廣義的農民工包括在縣域內二、三產業(yè)就業(yè)人員和跨地區(qū)外出務工人員,狹義的農民工一般是指跨地區(qū)外出務工人員”。本書以《中國農民工問題研究總報告》對農民工的定義為基礎,從身份、職業(yè)、生活來源、地域流動幾方面將農民工定義為:“戶籍在農村,在城鎮(zhèn)從事非農產業(yè)勞動并以工資性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過渡性群體?!边@里的“過渡性”是與農民市民化相關聯(lián)的一個概念??傊?,中國農民工群體的形成與特殊的體制背景以及相關的制度安排密切相關,伴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的是地域變遷、職業(yè)變動與身份變換。大量障礙的存在使這三個過程不能同步完成,于是出現了具有農民身份的工人階層即農民工,他們只實現了地域的變遷而沒有獲得戶籍的社會轉移,實現了職業(yè)轉換而享受不到與職業(yè)匹配的公平待遇,身份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動卻享受不到同等的市民待遇(劉傳江等,2009:44~47)?!靶律r民工”這一概念由著名學者王春光在2001年首次提出,他將20世紀80年代首次外出打工的進城務工人員稱為第一代農民工,90年代首次外出打工的則歸為新生代農民工,他給出了一個時間范疇。他認為,新生代農民工比第一代農民工接受了更多的學校教育,較少從事農業(yè)生產,對于外出打工的動機也從單純的經濟型轉為經濟、生活、發(fā)展并存型。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使用了“新生代農民工”的提法,從此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研究成為熱點。劉傳江、徐建玲也從年齡方面對第二代農民工和老一代農民工做出區(qū)分。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概念,學術界也產生了多種劃分方法和界定,這里不再贅述。本研究將新生代農民工定義為:“20世紀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城市從事非農業(yè)生產勞動的農村戶籍人口?!毙律r民工一般年紀較輕,有文化,思維比較活躍,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比較強,更容易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具有年輕人挑戰(zhàn)和冒險的精神,帶著強烈的青春氣息;他們在農村出生、長大,戶籍仍在農村,不可避免地保留著農村的一些生活習慣和觀念,但基本不熟悉農業(yè)生產;他們生活于改革開放時代,受現代文化熏陶,為了謀求發(fā)展來到城市,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融入現代社會,期待在城市實現自己人生的轉變。(二)農民工產生的背景及變動趨勢1.農民工產生的背景一些研究者認為研究農民工現象要追溯到改革開放之前,但是我們認為農民工的界定與戶籍制度聯(lián)系密切,并且我們所研究的農民工是作為一個社會群體而存在的,只有數量較多的農民工出現以后,他們才真正成為一個群體。因此,關于農民工的研究主要起始于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尤其是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帶來農業(yè)生產較短時期內的快速增長以及農業(yè)勞動生產率的顯著提升,大批農民從農業(yè)生產中解放出來,農民開始獲得生產和勞動的自主權,農村出現越來越多的剩余勞動力。隨著農業(yè)現代化的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崛起和壯大,為吸納農民從事非農業(yè)生產勞動提供了最初的崗位。中國政府在改革開放以后所實施的特區(qū)政策,主要是對沿海特區(qū)城市進行政策傾斜,促使東南沿海地區(qū)經濟快速發(fā)展,從而助推了城市建設對勞動力的極大需求,這一需求為吸引農村剩余勞動力特別是欠發(fā)達的內地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于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出現了第一次“民工潮”?!秶鴦赵宏P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認為,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農民工的產生是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所致,是隨著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第一產業(yè)人口向第二、三產業(yè)轉移的要求,是產業(yè)升級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城鎮(zhèn)化壓力的顯現,城鎮(zhèn)化水平應該與經濟發(fā)展水平相一致,但是受中國二元戶籍制度影響,形成了城鄉(xiāng)二元社會管理體制,這一體制對農業(yè)人口城鎮(zhèn)化形成了極大的限制和約束,由此出現了在城市工作的農村戶籍人口——農民工。2.農民工群體的變動趨勢改革開放至今,農民工群體的變動趨勢與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國家關于農村勞動力城市就業(yè)政策的變化密切相關。1981年12月,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農村勞動力就業(yè)務工和農業(yè)人口轉為非農業(yè)人口的通知》指出:要嚴格控制從農村招工,認真清理企事業(yè)單位使用的農村勞動力,加強戶口和糧食管理。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農民工規(guī)模較小。當時普遍的觀點認為,我國的城市化道路應該結合中國實際,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就地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1984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1984年農村工作的通知》允許務工、經商、辦服務業(yè)的農民自理口糧到集鎮(zhèn)落戶。隨著政策的放寬以及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發(fā)展,1984~1988年,農民工數量進入第一個快速增長時期,農民工隊伍逐漸形成,但這一時期農民工的特點是“離土不離鄉(xiāng)”。1985年,中央進一步提出要擴大城鄉(xiāng)經濟交往,允許農民進城開店設坊,興辦服務業(yè),提供各種勞務,城市要在生活和服務設施方面提供便利條件。到1988年,國家對農民進城就業(yè)的政策更加寬松,“離鄉(xiāng)又離土”的農民工數量急劇上升,1989年出現了第一次“民工潮”。1989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出了《關于嚴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控制當地民工外出;同年4月,民政部、公安部又發(fā)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控制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控制當地民工盲目外流。于是,1989~1991年,農民工隊伍發(fā)展進入緩和時期。但是,在這一階段,城市快速發(fā)展,對勞動力大量需求,使得單純依靠政策限制難以遏制農民工的流動趨勢,因此,政府只能朝著正面、有序流動的方向引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經濟尤其是處于改革開放前沿的東南沿海城市經濟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各項城市建設力度加大,其用工量必然急劇增加。因此,1992~2002年,農民工群體進入第二個快速發(fā)展時期,這一時期農民工的特點是“離土又離鄉(xiāng)”。2001年年底,國家要求各地在2002年2月底前必須取消對農民工到城市就業(yè)的各項不合理收費,在這一政策推動下,2003年以后,農民工隊伍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不僅數量增加,而且新生代農民工開始進入城市勞動力市場。時至今日,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隊伍中的主體,并在各個方面不斷展現著“新生代”的特質。(三)農民工的時代差異1.農民工的分類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農民工出現到現在,中國的經濟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伴隨著中國經濟改革出現并不斷成長起來的農民工群體也呈現異質性,這種差異表現在不同方面,最初是由經濟收入水平的差異帶來的社會地位的不同,在中國,由社會地位的差異所帶來的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原因是社會地位不同導致人們在取得社會資源的權利方面產生巨大差異,取得社會資源權利的差異是由一系列體制制度相互作用導致的,并處于自我維持和加強的狀態(tài)中,從而出現社會分層的固化。由于學者們對農民工的定義不同,其對農民工的分類也不同,如陸學藝(2002)和楊思遠將農民工分為“離土不離鄉(xiāng)”的在鄉(xiāng)農民工和“離土又離鄉(xiāng)”的進城農民工(楊思遠,2005),劉傳江(2004)則把農民工分為進城農民工、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農民工和失地農民工。從經濟實力角度劃分,有學者將農民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經過自己的打拼已經在城市站住腳,能夠與普通市民一樣分享城市文明的少數人;第二類是位于城市社會和工作勞動社區(qū)的底層,以臨時打工謀生為特征的農民工,這是農民工的主體部分;第三類是從城市返鄉(xiāng)的農民工,他們中的一部分從事農業(yè)成為現代農民或者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另一部分則暫時回鄉(xiāng),以后還會找機會進城市打工(白南生、何宇鵬,2003),前者成為農村中的穩(wěn)定人群,后者則是潛在的農民工。2.農民工的分化李培林(1996)較早從流動農民工的職業(yè)分層結構、就業(yè)的所有制分層結構、收入分層結構來考察農民工的內部分化問題。唐燦和馮小雙(2000)則從橫向以及縱向兩方面對農民工進行內部劃分:“在橫向上,他們在不同職業(yè)位置間的流動相當頻繁,新的職業(yè)位置也在不斷被創(chuàng)造……在縱向上,其內部已出現了在資本占有、經濟收入、社會聲望、價值取向等方面有很大差異的等級群體,原群體內部的同質性已被打破?!笨傮w來說,在這一研究方向上,現有的理論較多關注農民工的職業(yè)、資本以及收入分化等,大部分學者都同意將農民工劃分為業(yè)主(個體工商者、私營企業(yè)主)、個體勞動者(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個體勞動者和“散工”)和打工者(具體又可分為具有初高中以上學歷的“白領”工人和無技能的“藍領”工人)三大階層。3.農民工的代際分化與新生代農民工“代”的劃分和更替是一個客觀存在的過程,是通過年齡區(qū)分不同的人群。然而,“代際的自然屬性僅僅具有形式上的意義,其深層次的劃分標準應當是由于社會文化的不同而形成的具有不同價值觀念、社會處境、思維方式等的人群”(劉傳江等,2009:48)。根據以上學者對“代”的屬性界定,加上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對“代”的理解,“代”是按照年齡來劃分不同人群的,研究者對農民工的代際劃分主要也是依照年齡。如果按照人類學的界定,以10年為一代的話,改革開放30多年,應當存在三代農民工,鄧大才(2008)就是按照這種方式把農民工劃分為三代的,他是按照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的時間差別,以10年為一個階段來劃分的。而楊婷(2004)、吳紅宇和謝國強(2006)也把農民工劃分為三代,但是,他們側重于按照出生時間、外出務工的性質等來劃分,并且在劃分過程中體現出了不同“代”農民工的特點和差異。他們認為,第一代農民工大多數是兼業(yè)型,由于文化程度較低,因此對所從事的工種、工作環(huán)境等都要求不高,只要務工收入能高于在家務農的收入,他們就可以接受。第二代農民工的受教育年限延長,對生活的追求也高于第一代農民工,他們外出更多的是為了子女可以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或者是為了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第三代農民工則大多缺乏務農經驗,受教育程度相比前兩代都更高一些,對工作的期望值相對較高。但是,由于他們所受的初中等教育無法滿足城鎮(zhèn)用人單位的要求,比起老一代農民工他們又缺少吃苦精神,這些內外在條件決定了年輕一代農民工中的大多數即便進入城鎮(zhèn)也只能進入二級勞動力市場,工作穩(wěn)定性較差,工資水平較低,與他們預期的城市生活有較大差距。因此,這些學者側重于人口學的研究視角,從人口學特征: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狀況、社會經歷等對農民工進行代際界定。與鄧大才的劃分方法相近,關于農民工的代際劃分還有一種更為簡單的方法,也是以農村勞動力首次外出打工的時間為依據,簡單地將改革開放前期初次外出的農民工作為第一代,而把20世紀90年代以后初次外出的作為第二代。簡新華、黃錕(2008)認為,這種簡易的區(qū)分方法還是有一定用處的。當然,仔細推敲,這樣的劃分方法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因為,對農民工的代際劃分主要是為了進行對比研究,對于年齡較大的農村勞動力來說,如果他們外出打工的時間較晚,那么按年齡和首次外出時間界定,他們就不是同一代農民工,這樣就會對研究產生一定影響。劉傳江、徐建玲(2006)則從改革開放前后不同的時代背景進行劃分,他們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所發(fā)生的快速變化,使農民工群體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出生、在差異巨大的環(huán)境中成長,從而造就了不同的人格特征。從宏觀上看,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和家庭成長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年紀較大的、出生和成長于計劃經濟時代的農民工群體在人格特征、家庭背景、外出動機、收入預期等方面都與改革開放以后出生的年紀小的農民工有較大差異,因此,這兩個群體在思想觀念和行為動機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別。所以他們把這兩個群體分別稱為第一代農民工和第二代農民工,他們對農民工代際劃分的關鍵因素在于農民工生活的社會經濟背景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兩個群體在人口學和社會學特征方面的差異,可以將其看作經濟社會學角度的劃分。本書是從經濟社會學視角來研究農民工收入與消費問題的,因此,依據我們研究的需要,參照劉傳江等人的上述界定,我們在自然年齡基礎上,結合經濟社會背景的變化,對農民工進行代際劃分,即將出生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進城務工的稱為“第一代農民工”;將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以后、90年代末開始進城務工的稱為“新生代農民工”。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經濟社會開始進入轉型時期,其間出生的農民工,雖然還是農村戶籍,但從農民工的特質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看,其具有與第一代農民工不同的時代差異,這也是“新生代”的“新”的體現。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第一,年齡。通過以上關于農民工代際劃分方式的比較,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不管哪一種研究,年齡都是代際劃分的一個重要因素。王春光最早提出新生代農民工時,也是從年齡因素考慮的,他將20世紀80年代初次外出務工的農村流動人口算作第一代,而把90年代及以后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村流動人口算作“新生代農民工”(王春光,2001)。第二,性別。除了年齡結構特點外,新生代農民工的性別比例同第一代農民工相比出現差異,大量的研究表明第一代農民工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比例,而新生代農民工中女性的比例略高于第一代農民工中女性的比例。朱永安的調查也表明了這一點:新生代農民工中女性所占比例為48.5%,略高于第一代女性農民工所占44.1%的比例。葉健夫等(2003)根據2000年的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tǒng)計結果,廣東省15~24歲年齡段的流動人口中,女性明顯多于男性,女性占67.17%。程名望等人(2006)的研究表明,年齡較小的女性對城市生活的向往要強于男性,并且性別原因使她們可以通過婚姻途徑從農村進入城鎮(zhèn)。關于新生代農民工人口性別比的調查多基于沿海省份,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其一,流動人口性別構成特征與廣東的產業(yè)結構有密切關系,廣東省的產業(yè)中,適合年輕女性的勞動密集型行業(yè)比重相當大,對女性勞動力的需求量大;其二,女性的中、高等學校在校率較低,在年輕時外出打工機會較多(吳紅宇、謝國強,2006)。但是,葉健夫等人的研究還表明,相較于老一代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的性別比是有所提高的,即女性打工者數量減少。對此,可能的解釋是南京和廣東的產業(yè)結構及其變動趨勢不同,因此對勞動力的需求結構也就不同。從經濟社會學的視角看,這種狀況一方面說明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首先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較大影響,農村女性越來越多地開始走出家門,走向社會,進一步走向城市,開始有了對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的經濟結構、人口結構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經濟結構的變化使得第三產業(yè)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不斷增加,尤其是第三產業(yè)中服務業(yè)發(fā)展很快,這一行業(yè)勞動強度較小,更適合女性參與,而人口結構的變化則預示著城鎮(zhèn)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和農村男性勞動力供給量的相對不足。第三,婚姻狀況?!?0后”農民工已婚的比例較高,而“90后”則大部分處于未婚階段。許多研究表明,新生代農民工與家鄉(xiāng)的農村青年相比,結婚較晚。然而年齡并不是大多數新生代農民工選擇結婚與否的唯一因素,經濟水平、職業(yè)期待、轉型時期的新生代婚戀觀和國家提倡晚婚晚育的政策等也是新生代農民工推遲結婚的重要影響因素。另外,結婚與否以及在務工城市選擇結婚對象或是回老家選擇結婚對象,對農民工婚后的生活工作會產生很大影響,增加了新生代農民工婚姻選擇的不確定性。第四,受教育程度。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較長,文化水平、學歷層次較高。在“80后”農民工中,大多數受到過高中以上的教育,文化素質比上一代農民工有所提高。這與新生代農民工成長的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不無關系。新生代農民工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成長在農村,成年后外出打工;另一類是父母為第一代農民工,自幼跟隨父母打工,生長在城市,這為他們接觸新的信息和接受更多的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第五,外出動因。新生代農民工外出不只為謀求生存,而且為了謀求自身的發(fā)展。第一代農民工成長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生活條件艱苦,為了個人和全家的生存,他們選擇外出打工。新生代農民工成長在物質生活資料逐漸豐富的改革開放以后,他們苦惱的不再是“怎么吃飯”的問題,而是“怎樣能更好地發(fā)展”,因此,開闊眼界,追求自身發(fā)展的長遠利益,提高生活質量,改變農民工的前途命運甚至轉變自身的身份而成為“市民”,成為他們外出的主要動力。第六,主體意識。新生代農民工有了強烈的主體意識后,平等和維權意識增強。第一代農民工背負著“農民”的包袱,心里有比城里人低一等的自卑感,進而導致他們的維權意識較弱,在權利受到侵犯時,多數選擇忍氣吞聲的方式予以消解;而新生代農民工則更加注重平等,主動爭取話語權,表達自身的權利訴求,在自身權利受到危害時,敢于采取行動予以反抗。這種意識的增強,與新生代農民工具有較高的受教育程度是分不開的。第七,擇業(yè)觀和收入狀況。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的流動性大,他們對職業(yè)的期待程度高,當工作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他們更傾向于選擇跳槽。而且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的忍耐力較差,大部分人不愿意從事臟、累、苦的工作,而是選擇服務業(yè)等相對輕松的行業(yè)就業(yè),同時在擇業(yè)時,除了考量工資收入外,他們也越來越看重能力的提升和未來的發(fā)展。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的變化,新生代農民工的起薪收入水平較第一代農民工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生活成本的上升以及消費行為差異,對較大一部分新生代農民工來說,為了維持在城市的基本生活,每月結余并不多。這與老一代農民工把大部分收入寄回老家有很大差異。第八,消費觀念與消費行為。新生代農民工與老一代農民工的消費觀念與消費行為有較大差異,而與城鎮(zhèn)居民更為接近。新生代農民工生長于物質較為充足的年代,由于年輕,對未來的打算并不長遠,缺乏節(jié)約和憂患意識,加上受到城市消費環(huán)境的影響,其消費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以城市同齡人為參照,消費觀念較為超前,但由于收入水平限制以及社會保險的城鄉(xiāng)差異,因此在城市參加社會保險的比例并不高。第二節(jié)農民工及新生代農民工的研究一國外研究現狀“農民工”是帶有中國化色彩的詞語,英語中是immigrantpeasant,即“農民移民”。和中國一樣,西方國家也經歷過城市化和人口遷移的時期,出現過“農民工”現象。(一)關于農民工形成原因的研究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是隨著經濟發(fā)展水平提高,發(fā)展中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必然現象,即從二元社會轉變?yōu)橐辉鐣钠毡橐?guī)律。關于發(fā)展中國家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原因、表現和影響,西方發(fā)展經濟學研究中的很多文獻都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從嚴格的意義上講,西方并沒有對“農民工”進行專門研究,“農民工”是中國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特殊現象,國外不曾有過,但是“農民工”現象也是人口流動現象,因此,國外的人口流動和市民化理論對研究我國“農民工”問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1.關于人口流動規(guī)律的研究作為人口流動的一個重要方面,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受到人口流動一般規(guī)律的制約。因此,我們首先分析人口流動的理論,進而探討這些理論對于研究我國農民流入城市問題的意義(李強,2012:345~350)。近代國外對人口流動的研究,較早的有1880年英國學者雷文斯坦發(fā)表的一篇題為“人口遷移之規(guī)律”的論文,在文章中,他把人口流動、人口遷移與工業(yè)化、城市化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分析。在雷文斯坦的研究中被視為規(guī)律的一些論斷,有些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環(huán)境,但有些對我們今天研究關于人口流動與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仍然具有一定借鑒意義。他的論斷主要有以下七點。第一,在雷文斯坦的研究中,人口遷移主要是短距離的,遷移的方向是從農村到城市,也就是人口朝著能吸納勞動力的工業(yè)、商業(yè)聚集地集中。第二,流動人口的遷移過程表現為兩步,一是由農村地區(qū)遷移到城鎮(zhèn)的周圍地帶;二是由城鎮(zhèn)周邊遷居到城鎮(zhèn)里面。其流動的模式類似一種“空穴”的運動,即聚集在城鎮(zhèn)周圍的人口涌入城鎮(zhèn)后造成了“空穴”,于是一些更遠地方的流動人口便填補了這些空穴,如此的流動一層一層向外擴張。第三,雷文斯坦的研究結果表明,全國各地區(qū)的人口流動都具有相似的規(guī)律性,即城市對于農村人口的廣泛吸收。第四,每一次大的人口遷移也帶來了作為補償的反向流動。第五,長距離流動基本上是向作為工商業(yè)中心的大城市流動。第六,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相比,流動率要低很多。第七,女性流動率要高于男性。雷文斯坦提到了當時的人口流動主要是短距離的,與其同時代的其他一些學者也都贊同這一觀點。即使到了20世紀中后期,仍然有一些研究證明人口流動主要是短距離的遷移。關于人口遷移規(guī)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即美國社會學家齊普夫在一篇論文中提出的“P1·P2/D假設”。該假設認為,人口遷移總是與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人口數量成正比,而與流出地和流入地的距離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如下。M=P1·P2/DM:人口遷移;P1:流出地人口;P2:流入地人口;D:流出地與流入地之間的距離。而此后關于人口遷移的研究中,有的也曾證明了齊普夫的假設,如博格與湯姆森,黑格斯坦德則對齊普夫的假設提出了批判,他認為齊普夫的假設過于簡單化了,實際上影響人口流動的因素中,距離只是一方面,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許多方面,包括很多社會因素,人口遷移本身也應該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齊普夫在研究對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時強調距離的因素,而斯托弗認為對于流動人群來說機會因素更為重要,這一“機會”概念主要指的是工作機會或就業(yè)機會,并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了“工作機會”的概念。他在《對于機會的干涉:關于人口流動與距離的理論》中認為,流動人口與流入地的工作機會或就業(yè)機會成正比,與對工作機會和就業(yè)機會的干涉成反比。而對于“機會”的衡量,斯托弗認為可以用一個城市的空房率作為可操作性的測量指標,以此衡量一個城市的機會有多少,結論是:空房率高則工作機會少,空房率低則工作機會多。到了1960年,斯托弗的研究又進一步深入。他認為一個城市的機會總是有限的,隨著流動人口的增加,機會的可得性在減少,流動人口之間會爭奪有限機會,并且這種競爭及其激烈程度也是影響流動人口的重要因素。1958年,羅斯在《遷移的距離與移民的社會經濟地位》中研究了流動距離與社會經濟地位的關系。他提出了這樣的研究假設: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流動的距離更遠,從機會的角度來分析,這是因為,學歷高的人比學歷低的人能追求更好的工作與機會,可以有更多的流動的選擇。幾年以后,羅斯的這一假設得到了斯塔布的驗證,他在《達塔石移民的職業(yè)特征》一文中,用實證材料證明了職業(yè)地位較高的管理人員與其他職業(yè)地位較低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相比群體流動的距離更遠。伯福德的研究則進一步深化了距離的概念,他提出在決定人口遷移的因素中,心理上的距離比地理上的距離更為重要。尚德伍德在《家庭親友關系對于不發(fā)達國家人口遷移的影響》一書中提出他的研究結論:同一地區(qū)先流出人口的流向對于后流出的人口的流向會有重大影響。這一研究結論適用于中國,中國農村人口流動中親戚、朋友、同鄉(xiāng)的流動去向和職業(yè)選擇對后來者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后來者向城市流動時大多采取直接投奔老鄉(xiāng)、親戚等形式,這樣,同一村莊或同一地區(qū)先流入某城市的群體就對于后流入的群體起到導向作用。2.關于人口流動的原因和動機的研究關于人口流動的原因和動機方面的研究,較早出現并對以后的研究產生重大影響的理論是人口遷移的“推拉理論”。巴格內首先提出了這一理論,他在《人口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人口遷移的“拉力”是指對于做出遷移決策的人口來說,其遷移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活條件,因此,流入地的那些使流動人口改善生活條件的有利因素就成為拉力,拉動人口流入;同時流出地那些不利的經濟條件就成為推力,推動人口流出。人口遷移的發(fā)生就是流出地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巴格內提出“推拉理論”之后,很多學者都對這一理論做了進一步研究,主要是驗證“推拉理論”中的推力和拉力影響的重要性。繆爾達爾的研究結果表明推力的作用更重要,而索瓦尼、貝斯、特里瓦薩等則認為,在“推拉理論”中推力和拉力是相互作用的關系。此外,國際勞工局也曾在一些研究報告中提出并驗證推力和拉力的重要作用。實際上,流動人口受到推力和拉力影響的作用過程是很復雜的。李(E.S.Lee)在《移民人口學之理論》中對這個復雜的過程做了一個全面的分析。李認為推力和拉力的作用在流出地和流入地同時存在,共同對人口流動產生影響作用:一是流出地的影響因素,李認為,在流出地同時存在推力和拉力兩種作用,拉力是指流出地正向的因素,推力是指流出地反向的因素;二是流入地的影響因素,它也同時存在推力和拉力兩種作用,是由正向和反向的兩種因素構成。在這兩者之間的是中間障礙因素,李認為,這一中間因素包括距離的遠近、物質的障礙、語言文化的差異以及移民本人對于所有上述這些中間障礙因素的價值判斷。人口遷移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關于人口遷移的原因,赫爾在《人口社會學》中做了如下總結,大致可以分成五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經濟原因。庫茲涅茨等在分析美國國內遷移時表明,國內的遷移是從平均收入較低的州進入較高的州。而且,研究國際遷移的學者們也證實了,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周期性循環(huán)接近增長高峰時,向該國遷移的人口最多;反之,如果某地區(qū)經濟增長處于低谷時期,則遷出的人數最多。第二,政治原因。如某一宗教少數派、少數民族、知識分子等因政治避難而遷居。第三,氣候與地理原因。人們遷移可能只是因為流出地的惡劣氣候與地理條件,而同時流入地則具有適合人口居住的氣候與地理條件。第四,婚姻會導致人們的遷居,為維持婚姻或家庭關系均會引起遷居。第五,赫爾的研究還認為,改善住房條件是引起美國國內遷居的另一個最普遍的原因。3.關于人口流動差異因素的研究上述人口流動原因的研究可以解釋為什么一個地區(qū)的人口遷移,而另一個地區(qū)的人口不遷移。但是,它無法解釋為什么在同一個地區(qū),有些人遷移了,而另一些人沒有遷移,這就是關于人口流動差異因素的研究。關于人口流動差異因素的研究,即要解釋為什么遷移是有選擇的,不論是什么情況下的人口遷移,一般都只是一部分人選擇遷移而另一部分人不遷移。在李關于推力和拉力的分析中,就已經涉及遷移選擇理論的問題。李認為,在流入地和流出地對于人口遷移的正向和反向的影響因素中,人們的反應是不同的,遷移對他們的拉力不同,同時他們克服阻礙流動因素的能力也是不同的,由此便產生了遷移對流動人口不同程度的吸引力。李的研究表明,在人口遷移選擇中發(fā)揮較為重要作用的因素有:一是勞動力的熟練程度,一般來說熟練的勞動力相對于非熟練的勞動力更易于流動;二是身體狀況,一般來說身體健康的勞動力相對于不健康的更易于流動;三是受教育程度,一般來說受過教育的勞動力相對沒有受過教育的更易于流動;四是精明程度,一般來說頭腦精明的比不精明的更易于流動;等等。在關于遷移差異的研究中,一些學者曾試圖建立一種適用于一切國家地區(qū)和所有歷史時期的廣泛的遷移差異模式。但是,這種努力沒有成功,因為即使是最為普遍的因素中也有很多例外。例如,在美國,流入氣候溫暖地區(qū)的多是老年人、退休者,但是,年輕人的流入也是有的。這樣,在這種遷移差異模式和遷移選擇理論的研究中,人們所能歸納出的一般原理就僅限于有選擇和無選擇的區(qū)分了。李曾提出有選擇和無選擇的如下假設。第一,那些對于流入地是正向因素的移民,是有選擇的而不是無選擇的,即會被選擇上。第二,那些在流出地是負向因素的人或群體是不會被選擇的,即不會流出,如果整個群體都是負向因素,那么,整個群體都不會流出。第三,就移民的總體來看,有選擇的移民是雙次選擇的,即在流出的時候被選擇了一次,流入的時候又會被選擇一次。第四,阻礙的因素越增加,流動就越會是有選擇的。第五,在生命周期的某些階段,移民的某些特征會對流動的選擇起重要作用,比如年齡,青壯年人被選擇的概率高一些。第六,流動人口的特征是介于流出地人口和流入地人口的特征之間的,例如,一般來說,移民的素質水平高于流出地人口,而低于流入地人口。4.關于人口流動結果的研究關于人口流動結果的具體研究主要有以下觀點。索瓦尼在1969年發(fā)表的《印度的人口問題》一書主要是比較分析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人口流動的差異。他的研究結論認為,在發(fā)展中國家,由于人口流動率很低,而且選擇流動的人口也大多數是短期流動,從較長的時間段看,他們最終將會回到流出地,所以,流動人口對這些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很小。相反,在發(fā)達國家,人口流動要頻繁得多,他的結論是,這種更為頻繁的人口流動造成發(fā)達國家農村人口和勞動力的急劇減少。哈撒韋在《來自農業(yè)的移民歷史的記錄及其意義》中研究了美國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歷史,并得出這一人口流動的影響結果:因為從農村向城市流動的人口中,有能力的人具有更強的遷移意愿和能力,所以遷移的大部分都是有能力的人,這種農村人口向城市的遷移不但不能改善農村的相對落后地位,反而不利于農村地區(qū)的發(fā)展,使這些地區(qū)變得更為落后。關于移民向流出地的匯款問題,康內爾在1976年出版的《來自農村地區(qū)的移民:村莊研究之證據》一書中進行了研究。他的研究發(fā)現,移民匯款的情況受文化因素的影響很大,不同文化傳統(tǒng)國家的移民匯款情況有很大差異。他用具體的調查數據來說明:在印度,從調查數據看,移民向流出地的農村匯款的比例很低,占農村地區(qū)總收入的8%。而在中國臺灣地區(qū),移民向流出地的農村匯款比例很高,可以占到農村總收入的39%~76%。關于移民結果中的過度城市化問題,甘古里在1978年出版的《人口與發(fā)展》一書中進行了研究。他認為印度的很多大城市存在過度城市化問題,即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得城市出現了勞動力的供給大大超過了市場對勞動力需求的現象,這種城市勞動力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一樣導致失業(yè)出現,即原來農村中的過剩勞動力就轉變?yōu)榇罅康某鞘惺I(yè)人口。這種現象還導致兩個不良后果出現:一是這種轉變是以人力資源的高消耗為代價的;二是城市無法吸納的流動人口在城市處于艱難和不安定的狀況之中。人口流動的結果可以分為對流出地的影響和對流入地的影響兩個方面。對于流出地的影響往往是負面因素多一些。既然流出對于年齡和性別是有選擇的,那么就造成了特定的年齡組人口減少,從而使得人口流出地區(qū)的人口結構出現失衡;既然根據李的研究,熟練勞動力、身體健康的勞動力、受過教育的勞動力、頭腦精明的人口更易于流動,這說明移民的素質高于流出地人口的平均素質,那么,流出的結果就必然造成流出地高素質人口的減少。對于流入地的影響則更為復雜。移民的素質被認為低于流入地人口的平均水平,因此,在流入地,城市中一些常見的問題會因人口大量流入而加重,比如交通擁擠問題、住房短缺而產生的貧民窟問題、教育設施不足問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等。5.關于城鄉(xiāng)人口遷移理論[1]隨著工業(yè)革命的到來,西方國家開始出現大規(guī)模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現象,農業(yè)勞動力占社會總勞動力的比重急劇下降。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術》中指出:“產業(yè)間收益差異明顯,呈現出工業(yè)收益大于農業(yè)收益、商業(yè)收益大于工業(yè)收益,形成促使社會勞動者從農業(yè)流向工業(yè)和商業(yè)的遷移動機?!痹诖嘶A上,亞當·斯密從城鄉(xiāng)商業(yè)聯(lián)系和勞動分工的視角,研究勞動力轉移現象,并認為勞動力城鄉(xiāng)轉移是市場擴展的自然結果??死嗽诙叩幕A上提出了三次產業(yè)結構演進的規(guī)律,即在城市化發(fā)展過程中,農業(yè)勞動力轉移的方向與產業(yè)收入一致,即由第一產業(yè)轉向第二產業(yè),然后由第二產業(yè)轉向第三產業(yè)。在城鄉(xiāng)關系中,最為著名的、對以后的研究產生重要影響的就是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1954年,劉易斯發(fā)表了《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fā)展》一文,在這篇文章中,劉易斯提出了經典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和“兩部門結構發(fā)展模型”,他的主要觀點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國民經濟結構發(fā)展存在不均衡,既存在傳統(tǒng)的自給自足的農業(yè)經濟部門同時也存在城市現代工業(yè)部門,這就是他所謂的“二元經濟結構”,他認為這兩個部門的經濟結構之間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傳統(tǒng)農業(yè)部門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嚴重過剩,導致勞動生產率極低,甚至趨近于零,因此,生產力僅能維持生存。這是因為,一方面,發(fā)展中國家的傳統(tǒng)農業(yè)部門生產技術簡單而且更新緩慢,耕地面積的擴展是極為有限的;但另一方面,人口不斷增加,最后一定會出現經濟收益呈現遞減趨勢的結果。其原因在于,農業(yè)經濟部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自給自足的生產單位。農村新增加的人口只要達到一定年齡,就會從事農業(yè)勞動,與所有的集體成員共同參加勞動和產品分配。在這種情況下,相對于有限的土地資源,農業(yè)勞動力早晚會出現剩余,處于剩余狀態(tài)的農業(yè)勞動力屬于農村隱性失業(yè)者。在勞動力過剩而其他的農業(yè)生產要素又不增加的條件下,這些過剩勞動力并不增加產值。由于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的作用,這些過剩勞動力的邊際生產率接近“零”。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認為,這些大量存在的邊際勞動生產率為零值的農業(yè)勞動人口導致發(fā)展中國家農業(yè)部門長期得不到發(fā)展,整個國民經濟長期處于低水平狀態(tài),而且從另一個角度看,還會導致工農關系的失衡和國民經濟發(fā)展不協(xié)調。作為與傳統(tǒng)農業(yè)部門相對的現代工業(yè)部門,其工業(yè)生產的特點是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生產資料一般都是可再生性的,因此,提高生產資料投入數量就可以迅速提高生產速度、擴大生產規(guī)模,可以使生產規(guī)模的擴張超過人口的增長。而且,由于農業(yè)部門存在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理論上,只要工業(yè)部門的工資水平略高于農業(yè)部門的生存工資水平,就能夠從農業(yè)部門獲得無限供給的農業(yè)剩余勞動力。那么,只要農業(yè)剩余勞動力無限供給的狀況不改變,那么工業(yè)部門便可以壓低農業(yè)剩余勞動力的工資水平,使其基本保持在生存工資的一條水平線上,這一過程將持續(xù)到農業(yè)部門剩余勞動力被吸收完畢。在這一過程中,廉價的農業(yè)勞動力使工業(yè)部門成本下降,從而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并為再生產積累更多的資本,進而可以擴大生產規(guī)模,提高工業(yè)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吸納更多的農民到工業(yè)部門就業(yè),形成一個良性的運行機制,最后促成工業(yè)勞動力數量的增加和農業(yè)勞動力數量的減少,從而促使農業(yè)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有利于兩部門的協(xié)調發(fā)展。劉易斯認為,發(fā)展中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過程就是從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發(fā)展的過程。劉易斯的模型偏重城市的作用和城市的發(fā)展,他認為,工業(yè)部門的發(fā)展可以吸收農業(yè)勞動力,而農業(yè)剩余勞動力向城市的流動可以帶來農業(y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民收入的提高以及農業(yè)的進步?!岸洕Y構”理論比較符合發(fā)展中國家的現實,但劉易斯模型的理論假設是認為剩余勞動力只在農村存在,城市不存在失業(yè),因此,他得出結論:在農村的剩余勞動力被城市工業(yè)部門吸收完之前,工資率是不變的。但是,這一結論顯然不符合實際。為了彌補這一缺陷,1961年,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費景漢和拉尼斯提出了“費-拉尼斯模型”,試圖在劉易斯模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百M-拉尼斯模型”主要補充了農業(yè)部門的作用,認為在劉易斯模型強調工業(yè)部門作用的基礎上,還應該注意農業(yè)的進步問題,而且提出工農數量的轉換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那些邊際勞動生產率為零的農業(yè)人口向工業(yè)部門的轉移。由于這部分農業(yè)人口的轉移不會對農業(yè)總產出水平產生影響,所以,只要工業(yè)部門的發(fā)展有增加勞動力的需求,就會吸引這部分農業(yè)剩余人口向工業(yè)部門轉移。在這一階段,付給這部分農村流動人口的工資只要相當于他們在農業(yè)生產部門所得到的報酬就行了,相當于劉易斯所分析的勞動力轉移過程。在這一階段,勞動力要素絕對過剩使得工業(yè)部門的生產成本維持較低水平,因此,可以增加工業(yè)積累和保障工業(yè)部門的進一步擴張,并且,農業(yè)人口數量的減少使得其他農民的人均收入也有所增加。第一階段的剩余勞動力轉移過程持續(xù)到邊際產出為零的那一部分人轉移完為止,之后,根據“費-拉尼斯模型”,農業(yè)勞動力的轉移進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轉移的人口是農業(yè)剩余人口中那些雖然邊際產出不為零,但并不能滿足自己消費需求的那一部分人。也可以說,農業(yè)剩余人口包括兩部分人,一部分是不增加農業(yè)總產出的人,即第一階段轉移的剩余勞動力,另一部分則是不增加農業(yè)總剩余的人,這是第二階段轉移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前一部分人轉移到工業(yè)部門以后,農業(yè)剩余人口轉移的第一階段結束,此后,工農數量的轉換就進入第二階段,即剩余的另一部分人由于工業(yè)部門的吸引也開始流向工業(yè)部門。第二階段的人口工農轉換過程,所面臨的情況與第一階段不同。因為這一階段轉移的農民是邊際產出大于零的,他們的轉出導致農業(yè)總產出水平下降,當農業(yè)總產出下降到一定水平,供求定理的作用必然引起農產品價格的上漲。農產品價格的上漲使得農村勞動邊際生產率提高,而當農村的勞動邊際生產率提高時,現代工業(yè)部門所需的、從農村轉移出來的勞動力的供給不再具有完全的彈性,即勞動力的供給曲線不再是水平線,而是有限彈性的、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在這一勞動供給曲線作用下,隨著農村勞動邊際生產率的提高,農業(yè)部門對勞動力的需求也在增加,農業(yè)部門的工資率也在上升。農業(yè)部門工資的上升迫使工業(yè)部門只有提高工資才能吸引需要的勞動力,這就使得企業(yè)生產成本增加,利潤降低,從而妨礙了工業(yè)部門的積累和擴張速度,影響其對剩余農民的進一步吸納。因此,這一階段必須依靠提高農業(yè)勞動生產率的辦法,以削弱那些并不完全“剩余”的農民流出農業(yè)部門所造成的影響,否則,工農數量的轉換就難以順利實現。隨著農業(y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工農數量的轉換度過費景漢和拉尼斯所說的“糧食短缺點”,之后工業(yè)部門可以繼續(xù)吸納剩余農民,直到農業(yè)部門中不再有剩余農民為止,則工農數量的轉換進入第三階段。這時,社會勞動力資源在工農兩部門間的分配將由競爭性的工資水平決定,不僅農業(yè)部門要向工業(yè)部門繼續(xù)提供剩余勞動力,而且工業(yè)也要反過來支持農業(yè)的發(fā)展。這就意味著傳統(tǒng)農業(yè)必然轉化為商業(yè)化農業(yè)。由此,二元經濟結構消失,社會經濟進入穩(wěn)定增長的階段?!百M-拉尼斯模型”認為,農業(yè)剩余是城市工業(yè)吸收農村勞動力的前提,這一模型強調在工業(yè)和農業(yè)平衡增長的條件下來實現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這對實現國家經濟的平衡增長具有指導意義。不過這一模型與劉易斯模型一樣,沒有考慮到城市部門的失業(yè)狀況,這一假設顯然與現實相去甚遠。喬根森在一個純粹的新古典主義框架內提出探討工業(yè)部門的增長是如何依賴農業(yè)部門發(fā)展的“喬根森模型”。該理論認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前提條件是農業(yè)剩余。當農業(yè)剩余等于零時,不存在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只有當農業(yè)剩余大于零時,才有可能形成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在農業(yè)剩余存在的前提條件下,喬根森又提出了一個重要假設,即農業(yè)總產出與人口增長相一致。在這種條件下,隨著農業(y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農業(yè)剩余的規(guī)模將不斷擴大,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將轉移到工業(yè)部門。因此,農業(yè)剩余的規(guī)模決定著工業(yè)部門的發(fā)展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規(guī)模。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托達羅提出建立在發(fā)展中國家普遍存在失業(yè)這一事實基礎上的“托達羅模型”。該理論模型的基本觀點是,農業(yè)部門不一定存在剩余勞動力,而城市存在大量失業(yè);城市工業(yè)部門的工資率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上升的;強調工業(yè)部門擴張時,應注重農業(yè)部門的發(fā)展。但他認為農村勞動力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就會在城市做臨時工甚至完全閑置與現實不符?!巴羞_羅模型”的意義在于他認為有必要縮小城鄉(xiāng)就業(yè)機會的不平衡,以免過度的人口遷移給城市發(fā)展帶來更多的困難。任何影響城鄉(xiāng)實際收入的政策都會影響勞動力遷移的過程,這個過程反過來又改變各個部門和地區(qū)的經濟活動和收入分配甚至人口增長的方式。20世紀80年代,斯達克以家庭遷移行為作為研究對象提出了新遷移經濟理論,對家庭福利最大化的決策進行分析,強調轉移者與其家庭共同承擔轉移成本和共享轉移收益。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析方法,對家庭觀念較強的中國人口遷移問題研究具有指導意義。喬治·J.鮑哈斯建立了一個理論框架,并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平均技能較低的人才會移民美國;而哈森則推翻了鮑哈斯的逆向選擇假設,他在對墨西哥向美國移民的研究中得出結論,移民到美國的墨西哥人比留在墨西哥的非移民者具有更高的技能水平,他們的平均收入高于墨西哥的平均水平。R.E.盧卡斯對城鄉(xiāng)移民的人力資本積累進行了理論研究,他認為,移民進入城市后的生存不只是依靠出賣勞動力,還可以獲得技能和積累經驗,這將成為未來獲得更高收入的人力資本,同時,移民所在城市的技能水平與人力資本獲得的報酬成正相關。綜上所述,西方國家的人口流動和遷移理論可以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人口大規(guī)模的流動現象做出一般的理論解釋,但這些理論都是建立在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背景下,西方沒有體制因素的制約,這與中國實際的“農民工”問題并不完全符合。(二)關于農民工收入的影響因素研究國外學者對農民工收入的研究較少,我們僅從西方歷史上流行的幾種工資理論來分析影響收入的因素。1.生存工資理論[2]生存工資理論是在18世紀和19世紀早期比較流行的一種工資理論,即非技術人員的工資應該等于或者略高于能夠維持生存的水平。英國經濟學家李嘉圖發(fā)展了這種觀點,提出了生存理論(工資鐵律)。依據他的觀點,如果實際工資超過了維持生存的必要量,人口增長速度就會加快,從而超過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增長速度。人口的增長勢必造成尋找工作的人員數量增加,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壓力又會使工資重新降到僅能維持生存的水平。因此,他認為實際工資的改善只能是暫時的狀況。他接受亞當·斯密關于工資取決于供求關系的觀點,但確信勞動力供給不斷增加的壓力將會使工資停滯在維持生存的水平。在李嘉圖時代,這一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西歐的實踐得到證實。今天,在人口密度很高的亞洲和非洲國家,在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勞動生產率增長明顯超過人口增長之前,這種理論也并不過時。但就20世紀發(fā)達國家的情況來看,科技的發(fā)展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增強了勞動者的勞動技能,以及健康狀況的不斷改善和人力資本積累的擴充,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同時,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這使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大大超過人口自然增長率。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職工的工資水平明顯提高。因此,事實上,在這些國家,工資水平超過維持生存的水平已成為可能,這一理論已不再適用。2.工資基金理論[3]工資基金理論出現在19世紀中期,以英國經濟學家斯圖爾特·米爾為主要代表。這一理論認為,在任何國家,短期內用于工資的基金都有限度。這種基金是資本的一部分,資本其余的部分要用于固定資產折舊、擴大再生產投資和支付管理費用。工資基金在所有職工中被分配,但是職工的工資總和不能超過工資基金的數量。如果某些部門由于工會組織的活動或者經濟狀況的影響提高了該部門職工的工資,從而使他們在全部工資基金中占到較高的比例,其結果必然是其他部門職工的工資下降。這種理論還意味著,只有在資本增加或就業(yè)人數減少的條件下,職工的一般工資水平才有可能上升。這種理論的問題是,用于支付工資的費用在特定的時間內有一個確定的比例這一點并不真實。勞動力數量一成不變也是一種設想,實際上工資基金所占比例和勞動力數量都在發(fā)生波動。統(tǒng)計資料也顯示工資在國民收入中所占份額不斷發(fā)生著微小的變化。各個國家都能創(chuàng)造實際工資水平顯著提高的條件,這種提高并不是由于工資基金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提高了,而是資本增加大大快于人口增加,同時國家有效地利用資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3.邊際生產力工資理論邊際生產力工資理論是20世紀初廣泛流行的一種理論。這種理論的要點是,只要職工創(chuàng)造的勞動價值高于工資價值,雇主就會不斷雇用新的職工,直到雇用的最后一名職工的勞動價值與工資價值相等為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雇用職工,工人創(chuàng)造的勞動價值將不能補償雇主必須支付的工資。這種理論認為,為了增加產量,需要雇用更多職工,但是達到新雇用職工所帶來產量的增加低于以前的職工這一點時,如果再雇用新職工,雇主將無力支付新職工的工資,除非降低工資水平。這個原理,即所謂邊際生產力遞減的規(guī)律,是一個技術規(guī)律,在工廠和其他生產企業(yè)也同樣適用。這種理論的前提是處在一個自由競爭的環(huán)境,人們對需求和供給的相互作用無法限制,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動。在這種完善的競爭條件下,所有勞動者都能夠就業(yè),在失業(yè)人員尋找工作的壓力下,工資水平將不斷下降,直到所有勞動者都能夠就業(yè)為止。但是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勞動力市場并非如此,無論是雇主還是雇員,他們的競爭條件都不完善,充分競爭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此外,在生產企業(yè)中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使得計算由勞動力增加所創(chuàng)造的產值非常困難,就是說難以計算所謂的員工邊際勞動生產率。4.談判工資理論[4]談判工資理論在工會組織發(fā)達的國家或者一個國家工會組織發(fā)達的階段是比較流行的,這個理論認為,工資率存在著一個上限和一個下限,實際工資率在上限和下限之間變動。雇主對員工的需求程度以及職工需要通過就業(yè)以掙得工資來滿足生活需要的迫切程度,都會對工資率產生影響。因此,實際工資率的確定將取決于勞資談判雙方力量的對比。在雙方討價還價的場合下,雇主所能支付的最高工資可以被大致地估算出來,它取決于企業(yè)的經濟實力、競爭能力和勞動費用增長過高使企業(yè)從事經營活動所要承擔的風險。雇主所支付的最低工資也可以被估算出來,它取決于職工對于降低生活標準的承受能力,取決于工會的力量以及可以用作罷工工資的基金數量。這些基金可以在職工舉行罷工時作為職工的生活費用開支。5.購買力理論[5]購買力工資理論認為,企業(yè)發(fā)達的條件是市場存在大量需求,以使企業(yè)能以適當的價格出售產品,從而獲得足夠的利潤。職工和他們的家庭成員也是企業(yè)產品的消費者。如果職工工資和購買力高,則需求強烈,市場規(guī)模的高水平就可以持續(xù);反之,如果工資和購買力低,生產規(guī)模將相應地萎縮,失業(yè)就會出現。與上述其他工資理論一樣,這種理論在有些情況下也會失去作用。增加工資能帶來生產的增長是理想狀態(tài),否則,提高的購買力將會帶來物價上漲,除非購買力的提高部分被用于儲蓄。購買力理論對需求不足的失業(yè)可以做出一定的解釋。但是,如果失業(yè)是由于資本缺乏,就像在工業(yè)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這種理論則不適用。在那些本國經濟主要依賴國際貿易的國家,采用這種理論也要特別小心,因為,增加工資會強化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同時也抬高了出口商品的價格。如果不能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補償這種影響,增加工資就會降低這些國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在那些已經面臨巨大國際收支逆差的國家,工資水平迅速提高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6.需求和供給工資理論需求和供給的工資理論最早起源于亞當·斯密。他指出,如果供求關系決定工資水平,那么,一些部門和地區(qū)將會以高薪吸引所需要的勞動力,這些人會離開那些由于勞動供給大于需求因而工資水平較低的部門和地區(qū)。這將完善勞動力的合理配置,對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發(fā)展有利。在競爭環(huán)境下,供求關系通過工資水平產生調節(jié)作用,由此會促進勞動力的流動。從實踐上看,不論是在自由競爭國家還是在轉型國家,勞動力的需求和供給在工資水平的決定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考慮勞動的供求變動。不過,供求并不是工資水平的唯一決定因素,工資的確定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一些發(fā)達國家,工會和雇主組織所進行的活動會對競爭中的工資水平產生影響。此外,供求效應也受到政府有關工資條款的限制,如關于最低工資的確定、仲裁裁決以及在集體協(xié)商條約中對那些不屬于任何組織的雇主和職工所做的有關規(guī)定。正如上面所分析的工資理論,在某些確定性條件下,上述理論和政策能夠發(fā)揮作用,可以解釋工資問題的許多方面。然而沒有任何一種工資理論能在所有條件下都適用。同工同酬原則為建立公平的工資制度奠定了基礎。盡管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實際工資率經常受到供求規(guī)律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但這種變化畢竟是暫時的,工資政策會引導工資水平回到以同工同酬為基礎的水準上。制定工資政策時必須把確定工資的一般水平和勞動生產率緊密聯(lián)系起來。勞動生產率本身就是資本、管理、勞動力以及其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特別受到自然資源和人口密度的影響。7.經濟租金工資理論[6]經濟租金理論最初是由李嘉圖提出來的,他用這一理論來解釋質量或者位置不同的地塊的價格,但是該理論的應用實際上要普遍得多。在理論上,經濟租金被定義為對生產要素(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的任何超過其據以供給的最低價格的支付,即它是指要素所得的支付與其“供給”價格之差。經濟租金理論能夠解釋一定技術等級的勞動力市場價值的確定。這種等級的技能供給是相對固定的,因為它們不能被生產出來,不能為所有的人而只能為少數人學習獲得。職業(yè)運動員、影星以及時裝模特等均屬于此類。他們與李嘉圖式的土地有兩個共同的特征:他們的供給是不變的;而且他們在供給價格之上的服務供給是無彈性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些人和紐約昂貴的第五大街的沿街地段并沒有多大差別。有限的供給和巨大的需求結合在一起,使每個人都能夠得到可觀的收入。從經濟學家的角度分析,他們的收入屬于經濟租金,而實際上,經濟中出現的巨額勞動收入,都可以被歸入經濟租金之列。8.人力資本工資理論人力資本工資理論是經濟租金在工資理論中出現的第二種相關方式。人力資本理論告訴我們,在長期均衡的情況下,工資和個人擁有的人力資本存量成正比,所以,擁有等量人力資本的人應該獲得同等的收入,而不管其技能的具體性質如何。但是在大部分時間里,勞動力市場并不處于長期均衡之中,這時個人技能的具體性質就相當重要。計算機軟件人員的需求驟然上升,軟件人員的工資將增加到高于有同等技能但未接受軟件人員訓練的員工的工資水平。我們應該如何解釋有幸受訓成為軟件人員的那部分人的較高收入呢?方法之一是把他們的收入看作兩個不同的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正常的人力資本收益,另一部分則歸因于他們所掌握的那種技術的暫時稀缺。后一部分支付類似于經濟租金,它是由需求所決定的。不過,這種情況往往只是暫時的,只能維持到另一批軟件人員訓練完為止,因而經濟學家稱之為“準租金”。人力資本收益的這些差別也可能因為另外兩種有關因素而存在:第一,如果勞動力在地區(qū)間不能流動,同樣的技能可能在一個地區(qū)比在另一個地區(qū)更有價值;第二,更令人關注的情況是,獲得必要技能或進入一種職業(yè)的人數受到了限制。最常見的形式是在現有職位上的成員,他們擁有培訓、許可或錄用新員工的壟斷權力。他們表面上的目的是要確保職業(yè)標準或維持秩序,但實際上,他們也經常考慮通過限制勞動力供給的手段來保證現有員工的收入。這樣的話,在這一職位上的人便會在較長的時間內獲得準租金。在我國的勞動力市場上,一些大型的國有壟斷企業(yè)不僅在產品市場上壟斷,更重要的是,通過職位壟斷,獲得了較高的經濟租金。在影響工人工資決定的理論方面,還有馬丁·魏茨曼的工資分享理論。他認為必須把工資制度變?yōu)榉窒碇贫?,就是工人的工資由企業(yè)的業(yè)績決定或者由時間決定和利潤分配決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主要參與主體是農民工和私營企業(yè)主,在這個市場上,決定工資的理論基礎基本上是生存工資制度,即工人的工資勉強維持生計,這一工資制度一方面保障了私營企業(yè)主獲得高額利潤,使他們快速完成了資本的積累,但另一方面則損害了工人的利益。未來社會若要獲得長足發(fā)展的動力,必須將生存工資制度轉變?yōu)榉窒砉べY制度。舒爾茨和貝克爾的人力資本理論與農民工收入或者說與工人工資決定的研究密切相關。舒爾茨建立了人力資本理論的宏觀基礎,貝克爾建立了人力資本理論的微觀基礎。人力資本是一種非物質資本,它是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能為其帶來永久收入的能力。舒爾茨在1960年美國經濟學年會上發(fā)表了題為“論人力資本投資”的演說,系統(tǒng)、深刻地論述了人力資本理論,開創(chuàng)了人力資本研究的新領域。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有以下五個主要觀點。第一,人力資本存在于人的身上,在一定時期內,人力資本主要表現為勞動者本身所擁有的知識、技能、勞動熟練程度和健康狀況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勞動能力,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本可以通過增加勞動者的數量、提高質量以及延長勞動時間來度量。第二,人力資本是投資形成的,投資渠道包括以下幾種,正規(guī)教育、健康水平的提高、在職培訓、尋找工作和勞動力遷移五個方面。第三,人力資本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人力資本高的國家人均產出也高。舒爾茨說,人力投資的增長無疑已經明顯地提高了投入在經濟起飛過程中的工作質量,這些質量上的改進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源泉。第四,人力資本投資是效益最佳的投資。人力投資的目的是獲得收益。舒爾茨對1929~1957年美國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做了定量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各級教育投資的平均收益率為17%;教育投資增長的收益占勞動收入增長的比重為70%;教育投資增長的收益占國民收入增長的比重為33%。也就是說,人力資本投資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第五,人力資本投資的消費部分實質上是耐用性的,甚至比物質的耐用性消費品更經久耐用(曾湘泉,2011:161)。人力資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人力資本是一種無形資本;第二,人力資本具有時效性;第三,人力資本具有收益遞減性;第四,人力資本具有累積性;第五,人力資本具有無限的潛在創(chuàng)造性。舒爾茨的研究成果為人力資本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基礎框架。但是舒爾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認為人的能力是決定人類命運的最重要因素,通過教育提高人的能力就能克服人類發(fā)展的各種客觀障礙。在人力資本的各個要素中,他只分析了教育要素,因此并不全面。貝克爾則從微觀層面對人力資本進行分析,從人力資本投資角度出發(fā),把人力資本投資作為研究對象,對人力資本投資與個人收入分配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了在職培訓作為人力資本要素的價值。貝克爾對人力資本的量化研究擴大了人力資本理論的研究范圍,推動了人力資本理論的應用。然而舒爾茨和貝克爾的研究都只看到了人力資本的外生性,忽視了內在性,人力資本投資對于不同個體所體現出的人力資本水平是有差異的。(三)關于農民工消費問題的研究工業(yè)革命使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fā)展,西方社會對消費行為開始關注。美國社會學家凡勃倫最先關注有閑階級和炫耀性消費現象,他認為,通過消費可以顯示消費者的經濟狀況、身份和社會地位等。他的《有閑階級論》提到“超出生存的基本需要的消費階層就是有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