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課時作業(yè)(含答案)-11章專題訓練-章節(jié)綜合計算類_第1頁
蘇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課時作業(yè)(含答案)-11章專題訓練-章節(jié)綜合計算類_第2頁
蘇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課時作業(yè)(含答案)-11章專題訓練-章節(jié)綜合計算類_第3頁
蘇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課時作業(yè)(含答案)-11章專題訓練-章節(jié)綜合計算類_第4頁
蘇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課時作業(yè)(含答案)-11章專題訓練-章節(jié)綜合計算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物理課時作業(yè)11章專題訓練—章節(jié)綜合計算類1.(2019通遼)如圖所示,利用滑輪組在2s內(nèi)將重400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1m,所用拉力F為150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2m/sB.動滑輪的總重為100N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3.3%D.提升更重的物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會變小2.(2019濟寧)兩個滑輪按下圖所示的方式組合,用5N的拉力F拉動繩端,使物體在5s內(nèi)水平向左勻速滑動1m,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9N。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A是定滑輪,B是動滑輪B.拉力F做的功為5JC拉力F的功率為1.8W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3.(2019泰安)一位泰山挑山工用一根長1.8m的扁擔挑起貨物,如圖為扁擔示意圖,若在扁擔的A端掛200N的物體,B端掛300N的物體,挑起重物時使扁擔水平平衡,則挑山工肩膀需頂在距A端m遠的位置(不計扁擔的重力)。4.(2019泰安)如圖所示,人的重力為850N,雙腳與地面接觸面積為250cm2,用滑輪組拉重210N的物體沿豎直方向以0.1m/s的速度勻速向上運動了5s。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100N。求:(1)物體A上升的高度;(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人對地面的壓強。5.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動滑輪重為50N,小明在10s內(nèi)將200N的重物勻速提升2m,則拉力F為___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拉力F的功率為___W。(忽略繩重和摩擦)FGFG6.如圖所示,斜面長6m,高1m,工人用500N的力沿斜面把重2400N的箱子勻速推到車上,推力對箱子做的功是____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____。7.如圖是研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的實驗裝置(不考慮繩子、滑輪重和摩擦),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A.h<sB.F>GC.Fs=GhD.η=1GhGhsF8.如圖所示,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200N的物體,所用的拉力為125N,物體在5s內(nèi)勻速上升2m。求:FF(1)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拉力的功率。9.小華和他的興趣小組利用如下圖所示的滑輪組進行實驗,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繞在滑輪組上的繩子的一端,10秒鐘繩子下端移動了1.5m,重物上升0.5m,已知該滑輪組的效率為70%(g取10N/kg)。(1)畫出小華興趣小組所用滑輪組的繞線情況。(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被吊起重物的質量是多少?10.電動自行車以其環(huán)保、快捷、輕便的優(yōu)勢,成為家庭常用的交通工具。如圖所示的這輛電動車自身重量為600N,兩個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00cm2,車胎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2×105Pa。(1)該車的最大載重量是多大?(2)該車每次充電能儲存電能3×106J,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效率為80%。若車以某一速度勻速行駛,受到的阻力是40N,求該車充一次電后,最多能跑多遠?11.一輛小汽車正在勻速爬上六盤山一段坡長s是1000m、坡高h是60m的盤山路,小汽車的質量m是1000kg,小汽車的牽引力F是720N。(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1)如圖所示,上山的路修成盤山彎曲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如果小汽車上坡所用時間為60s,求汽車牽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3)這段盤山路的機械效率是多少?(取g=10N/kg)12.某科技小組設計的提升重物的裝置如圖甲所示。圖中水平桿CD與豎直桿EH、DI組合成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亮站在地面上通過滑輪組提升重物,滑輪組由動滑輪Q和安裝在水平桿CD上的兩個定滑輪組成。小亮以拉力F1勻速豎直提升物體A的過程中,物體A的速度為υ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A。小亮以拉力F2勻速豎直提升物體B的過程中,物體B的速度為υ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B。拉力F1、F2做的功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別如圖乙中①、②所示。已知:υ1=3υ2,物體A的體積為VA,物體B的體積為VB,且3VA=2VB,物體A的密度為ρA,物體B的密度為ρB,且8ρA=7ρB。(不計繩的質量,不計滑輪與軸的摩擦)求:機械效率ηB與ηA之差。答案1.A2.D3.1.084.(1)物體上升的高度:h=vt=0.1m/s×5s=0.5m(2)滑輪組做的有用功:W有用=Gh人對繩子做的總功:W總=F拉s=F拉·3h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eq\f(W有用,W總)=70%(3)人對地面的壓強:p=eq\f(F壓,S)=eq\f(G人﹣F拉,S)=3×104Pa5.12580%506.300080%7.B8.(1)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2)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3)拉力的功率:9.(1)由題意可知,向下拉繩子時,承擔動滑輪及重物的繩子股數(shù):。(2)人的拉力F=600N,移動距離s=1.5m,時間t=10s則,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為(3)重物G上升高度h=0.5m,機械效率%機械效率%所以重物G=1260N重物的質量10.(1)車胎能承受的最大壓力是QUOTEF=ps=2×105Pa則該車的最大載重量是QUOTEG=4×103N(2)電能轉化為機械能QUOTEW=3×106J該車充一次電后,最多能跑的距離為QUOTEs=Wf=2.4×11.(1)省力(2)W總=Fs=720N×1000m=7.2×105J,P=W/t=7.2×105J/60s=1.2×104W(3)W有=Gh=1000kg×10N/kg×60m=6×105J,η===83%12.設物體A受的重力為GA,物體B受的重力為GB,動滑輪受的重力為G動。勻速提升物體A時,以物體A和動滑輪的整體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下圖甲所示。勻速提升物體B時,以物體B和動滑輪的整體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下圖乙所示。甲甲乙G動2F2GBG動2F1GA由圖甲、乙得:2F1=GA+G動2F2=GB+又因為:F1=F1F2=所以:=①由題中W-t圖像可知:P1==90WP2==45W由=υ1=3υ2解得:=②由①、②解得:=③由G=ρg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