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五、透鏡及其應(yīng)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独献印菲宄綄W校陳慧蘭一、選擇題(2019年?云南)今年春季,四川涼山發(fā)生慘烈的森林火災(zāi),給國家和人民群眾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財產(chǎn)損失。在森林里隨地丟棄瓶子,雨水進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陽光照射可能會引發(fā)火災(zāi),下圖中與此光學原理相同的是( )【答案】A【解析】玻璃凸透鏡、水凸透鏡、冰凸透鏡等其他透明物質(zhì)的凸透鏡都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在森林里隨地丟棄瓶子,雨水進入透明的瓶子后,形成水凸透鏡,水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能使太陽光會聚于一點,這點的溫度很高,會把枯葉點燃,導(dǎo)致森林火災(zāi)。A、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一點,這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圖示反映了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與題干的原理相同。B、蠟燭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小孔射到光屏上,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與題干的原理不同。C、物體在水中射出的光線到水面處發(fā)生折射進入眼睛,人感覺光線是從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射出的,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與題干的原理不同。D、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與題干的原理不同。(2019年?鹽城)小明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答案】C
【解析】利用會聚太陽光法測焦距時,要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太陽光經(jīng)凸透鏡后將會聚在焦點,所以把白紙(光屏)置于另一側(cè),改變白紙與凸透鏡間的距離,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這個光斑便為焦點,測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可得凸透鏡的焦距,可見ABD錯、C正確。(2019年?株洲)(多選)為使倒車更安全,車輛通常會配置倒車可視系統(tǒng)和倒車雷達。倒車時,可視系統(tǒng)自動接通車尾攝像頭,將車后狀況顯示在液晶屏上(圖甲):保險杠上的超聲波探頭(圖乙)探測到障礙物進入危險距離時,蜂鳴器就開始鳴叫,提醒司機及時停車。關(guān)于攝像頭和探頭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A.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C.探頭相當于聲吶B.攝像頭相當于凹透鏡D.探頭相于喇叭【答案】AC【解析】AB、攝像機都是根據(jù)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確,B錯二口沃;CD、保險杠上的超聲波探頭探測到障礙物進入危險距離時,蜂鳴器就開始鳴叫,提醒司機及時停車,說明探頭相當于聲吶的作用,故C正確,D錯誤。(2019年?株洲)圖為某同學游酒埠江時拍下的一張照片,根據(jù)這張照片可推斷( )A.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B.照片中實景在上,倒影在下C.群山通過照相機鏡頭成正立、縮小的實像D.倒影通過照相機鏡頭成倒立、縮小的虛像答案】B
【解析】A、山峰的高度和湖水的深度沒有關(guān)系,故A錯誤;B、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的結(jié)果,平面鏡成像時物像關(guān)于鏡面對稱,由圖知照片中實景在上,倒影在水面下,故B正確;CD、照相機是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群山和倒影都是通過照相機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D錯誤。(2019年?泰安)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燭焰在距離凸透8cm處時,在距離凸透鏡15cm處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現(xiàn)把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7cm,下列關(guān)于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不能成清晰的像 B.成倒立的縮小的像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 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答案】B【解析】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驗中,燭焰在距離凸透u=8cm處時,在距離凸透鏡v=15cm處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現(xiàn)把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7cm,此時u'=8cm+7cm=15cm,此時像距v'=15cm—7cm=8cm,在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在光屏上能成像,此時像距小于物距,則在光屏上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CD錯誤,B正確。(2019年-煙臺)如圖所示的是明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的一次實驗A.倒立縮小的實像操作情景,這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將燭焰移動到距離凸透鏡15cm處,調(diào)節(jié)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 )A.倒立縮小的實像B.倒立等大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實像D.正立放大的虛像【答案】C【解析】由圖片可知,此時物距u=50cm—22cm=28cm,像距v=75cm—50cm=25cm,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滿足:u>2f、2f>v>f,即:28cm>2f,2f>25cm>f,解得,凸透鏡焦距:14cm>f>12.5cm,將蠟燭移動到距凸透鏡15cm處,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2019年?濟南)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近年來需要進行視力矯正的人數(shù)逐年增多,且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保護視力,刻不容緩。根據(jù)下圖可以判斷:圖中小女孩配戴眼鏡的鏡片的是( )A.凹透鏡,用來矯正她的遠視眼 B.凹透鏡,用來矯正她的近視眼C.凸透鏡,用來矯正她的遠視眼 D.凸透鏡,用來矯正她的近視眼【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透過鏡片,看到眼部是放大的,因此此時的鏡片相當于是放大鏡,因此鏡片應(yīng)是凸透鏡,用來矯正她的遠視眼,故C正確。(2019年?盤錦)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光屏上出現(xiàn)了清晰的像(圖中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人.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B.照相機利用了此成像規(guī)律C.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也會向下移動D.保持蠟燭不動把凸透鏡移動到35cm處,光屏向右移動,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答案】B【解析】AB、由圖可知,u>v時,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此時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是照相機的工作原理,故B正確;由圖可知,物距u=50cm—20cm=30cm,像距v=65cm—50cm=15cm,則30cm>2f,fV15cmV2f,解得7.5cmVfV15cm,故A錯誤;C、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隨著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將向上移動,故C錯誤;D、若將蠟燭放置在光具座35cm刻度線處,貝Iu=50cm—35cm=15cm,因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此時的像距是30cm,則不需要移動光屏,光屏上就會出現(xiàn)清晰的像,故D錯誤。(2019年?十堰)小敏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燭焰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guān)系的圖象(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B.當u=15cm時,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虛像,這是投影儀的成像特點C.當u=25cm時,在光屏上得到縮小的實像,這是照相機的成像特點D.把蠟燭從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到30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大【答案】C【解析】A、由圖知,當物距為20cm時,像距也為20cm,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像距與物距相等,所以2f=20cm,則f=10cm,故A錯誤。B、f=10cm,2f=20cm,當u=15cm時,物距處于f和2f之間,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故B錯誤。C、當物距u=25cm時,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故C正確。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5cm處移到30cm處的過程中,物距逐漸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漸減小,故D錯誤。(2019年?鄂州)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利用圖甲測出了透鏡的焦距后,正確安裝并調(diào)節(jié)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加加前I。 1。加M?料切70肌1超的甲 乙A.由甲圖可知該透鏡焦距為40cmB.乙圖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符合放大鏡的成像原理C.在乙圖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互換,則成像情況符合投影儀的原理D.如果在燭焰與透鏡之間放置一近視眼鏡的鏡片,則將光屏適當左移可得一個清晰的像【答案】C【解析】解:A、由甲圖可知該透鏡焦距為40cm—30cm=10cm,故A錯誤;B、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所成的像是縮小倒立的實像,是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故B錯誤;C、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若將光屏和蠟燭的位置互換,在光屏上仍能成像,此時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其應(yīng)用是投影儀,故C正確。D、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靠近凸透鏡時,使光線發(fā)散,像會聚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遠離凸透鏡,即要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錯誤;故選:Co(1)凸透鏡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的點到光心的距離;(2)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所成的像是縮小倒立的實像,照相機這一光學器件正是應(yīng)用了這點?八、、,(3)物距處于f和2f之間,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大于2f,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4)當凹透鏡靠近凸透鏡時,會聚能力減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2019年?德州)圖是小強用手機、透鏡和紙盒自制簡易“投影儀”,它能將手機上的畫面放大投射到白墻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手機屏幕到透鏡的距離應(yīng)在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B.白墻上呈現(xiàn)的是手機畫面倒立、放大的實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紙板遮住透鏡的一部分,白墻上的畫面將不再完整D.從各個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墻上的像,是因為白墻對照射到其上面的光產(chǎn)生漫反射【答案】C【解析】(1)投影儀利用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當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2)當反射面上凹凸不平時,光在上面會發(fā)生漫反射,發(fā)生漫反射的物體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A、根據(jù)投影儀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機到透鏡的距離應(yīng)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正確;B、投影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正確;C、投若用不透明的硬紙板遮住透鏡的一部分,白墻上的畫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變暗,故C錯誤;D、發(fā)生漫反射的物體可以從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從各個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墻上的像,是因為白墻對照射到其上面的光產(chǎn)生漫反射,故D正確。(2019年?陜西)對圖中物理現(xiàn)象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B C DA.圖A中,木桿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圖B中,驗鈔機利用紅外線能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的原理制成C.圖C中,舞蹈演員在平面鏡中成等大的實像D.圖D中,筷子看起來向上彎折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答案】D【解析】A、木桿的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B、驗鈔機利用的是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的原理制成,故B錯;C、平面鏡成的是等大的虛像,故C錯;D、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來向上偏折是因為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通過水面發(fā)生折射后進入人的眼睛形成的虛像,故D正確。(2019年?濟寧)平面鏡、凸透鏡、凹透鏡、三棱鏡四種光學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變光的傳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鏡能成虛像;③凸透鏡既能成實像也能成虛像;④只有凹透鏡能矯正視力;⑤利用三棱鏡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選項中,完全正確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答案】D【解析】①平面鏡反射光線,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凸透鏡、凹透鏡、三棱鏡折射光線,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故①正確;②平面鏡、凹透鏡、凸透鏡都能成虛像,故②錯誤;③凸透鏡既能成放大、縮小、等大的實像也能成放大的虛像,故③正確;④凸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故④錯誤;⑤利用三棱鏡能研究光的色散實驗,故⑤正確。綜上分析可知,正確的是①③⑤。(2019年?百色)隨著支付寶和微信的普及,掃描二維碼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掃碼儀掃描如圖所示的二維碼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維碼是光源 B.二維碼上白色區(qū)域反射所有色光C.二維碼上黑色區(qū)域反射所有色光 D.二維碼上每個區(qū)域都反射所有色光【答案】B【解析】A、二維碼自身不能發(fā)光,不是光源,故A錯誤;BCD、當掃描黑白相間的條紋時,黑色條紋吸收所有光線,故黑色條紋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條紋能夠反射所有色光,故B正確,CD錯誤。(2019年?百色)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32cm處,在透鏡另一側(cè)距透鏡18cm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B.該透鏡的焦距f小于9cmC.將點燃的蠟燭移至距透鏡9cm處,不能觀察到燭焰放大的虛像口.透鏡位置不變,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光屏上也得到燭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AB、蠟燭距離凸透鏡32cm時,在透鏡的另一側(cè)18cm處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實像;此時物體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32cm>2f;2f>18cm>f,解得:9cmVfV16cm,故AB錯誤;C、將點燃的蠟燭移至距透鏡9cm處,uVf,可以能觀察到燭焰放大的虛像,故C錯誤;D、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所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與光屏位置互換,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確。(2019年?西寧)下列關(guān)于光學儀器的作用,說法正確的是( )A.平面鏡能成放大的虛像B.凸面鏡能起到擴大視野的作用8凸透鏡只能成放大的像口.凹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答案】B【解析】A、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即正立等大的虛像,故A錯誤;B、凸面鏡對光線有發(fā)散的作用,應(yīng)用在汽車的觀后鏡上和街頭路口的反光鏡,凸面鏡成正立、縮小的虛像,能起到擴大視野的作用,故B正確;5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及應(yīng)用: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yīng)用是照相機;uV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yīng)用是放大鏡,故C錯誤;口、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故D錯誤。(2019年?朝陽)教室里有許多與光學有關(guān)的知識,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一體機屏幕上顯示的彩色畫面,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B.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為發(fā)生了鏡面反射C.教室內(nèi)監(jiān)控攝像頭的鏡頭是凸透鏡D.遙控器利用紫外線來控制一體機【答案】C【解析】A、一體機屏幕上顯示的彩色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而不是紅、黃、藍,故A錯誤;B、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為發(fā)生了漫反射,而不是鏡面反射,故B錯、口誤;C、教室內(nèi)監(jiān)控攝像頭的鏡頭是利用了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故C正確;D、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來控制一體機的,故D錯誤。(2019年?大連)下列關(guān)于眼睛的說法正確的是( )A.晶狀體和角膜相當于光屏B.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正立的像C.看清遠處物體時,晶狀體較薄D.患近視眼,應(yīng)使用凸透鏡矯正【答案】C【解析】AB、人類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機,眼睛與照相機的不同之處是:人的眼睛是通過調(diào)節(jié)晶狀體的彎曲程度,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來獲得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實像,即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故AB錯誤;C、看遠處物體時,晶狀體較薄,對光的偏折能力變?nèi)?,使來自遠處物體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故C正確,D、近視眼是品狀體太厚或眼軸變長造成的,需要用凹透鏡矯正,故D錯誤。(2019年?德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近視眼鏡、放大鏡和照相機鏡頭都是凸透鏡B.陽光下大樹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現(xiàn)象形成的C.光發(fā)生漫反射時,每條光線都遵從光的反射定律D.猴子撈“月亮”時,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等于水的深度【答案】C【解析】A、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放大鏡和照相機鏡頭用的都是凸透鏡,故A錯誤;B、陽光下大樹的影子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C、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發(fā)生漫反射時,每條光線都遵從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確。D、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離等于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離,遠遠大于水的深度,故D錯誤;故選:C。(1)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放大鏡和照相機都是凸透鏡成像原理。(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光的反射、透鏡的應(yīng)用以及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的應(yīng)用;此題涉及的光學知識比較多,是一道綜合性的題目,但是難度不大。(2019年?福建)如圖的四種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BA.水中荷花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觀后鏡中汽車的像D.放大鏡下樹葉的像【答案】D【解析】解:A、水中荷花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屬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題意。B、屏幕上的手影是光線在同種均勻的介質(zhì)中傳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觀后鏡是凸面鏡,所以汽車觀后鏡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放大鏡把樹葉“放大”,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Do(2019年?安順)下列圖中關(guān)于光學現(xiàn)象的描述或解釋不正確的是( )甲 乙 ,內(nèi) 丁A.甲圖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實像B.乙圖中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C.丙圖中白光通過三棱鏡會分解成多種色光D.丁圖中漫反射的光線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解析】解: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實像,是光在同種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正確;B、近視眼需要佩戴凹透鏡矯正,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錯誤;C、白光通過三棱鏡可以分解成多種色光,從上往下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說明太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正確;D、漫反射的光線盡管雜亂無章,但每條光線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確。故選:B。22.(2019年?河北)(多選)如圖所示,小明將凸透鏡行=10金)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XIIIII11|IIIIIII11|IIII11II||IIII11II||IIII11II||IIII11II||IIII11II||III||III||III||III11|II||III11|II||IIy/loem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1001\A.將蠟燭從焦點內(nèi)某處向透鏡方向移動過程中,像逐漸變小B.當光屏上成清晰像時,拿開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圍內(nèi)仍能看到像C.將蠟燭放在10cm處,移動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縮小的清晰像D.當光屏上成清晰像時,在貼近凸透鏡左側(cè)的位置放一遠視鏡片,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ABC【解析】(1)根據(jù)“無論實像或虛像,物靠近焦點像變大”可判斷物距變化時,像距及像的大小的變化;(2)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不論實像和虛像眼睛都能直接觀察;(3)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像距和物距的關(guān)系,當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即可判斷;(4)根據(jù)遠視鏡片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可判斷像的變化情況,進而得出光屏的移動方向。解:A、根據(jù)“無論實像或虛像,物靠近焦點像變大”可知,蠟燭從焦點內(nèi)某處向透鏡方向移動過程中,即蠟燭遠離焦點,所成的虛像將變小,故A正確;B、發(fā)光物體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是會聚的,經(jīng)過成像點后是發(fā)散的,所以眼睛必須在成像點以外的光線發(fā)散區(qū)域才能看到這個像;當眼睛在原光屏處不能看到發(fā)光體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鏡也不能看到像,當眼睛從原光屏位置遠離凸透鏡,能看到像。故B正確;C、當蠟燭放在10cm處,物距u=40cm—10cm=30cm>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D、若在蠟燭和透鏡間放一遠視眼鏡,遠視眼鏡為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此時所成的像將靠近透鏡,所以應(yīng)向左移動光屏,故D錯誤。
故選:ABCo23.(2019年?河南)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如圖5,消費者結(jié)賬時只需面對攝像頭(相當于個凸透鏡),經(jīng)系統(tǒng)自動拍照、掃描等,確認相關(guān)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光經(jīng)過攝像頭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攝像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相同“刷臉”時,面部應(yīng)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之外“刷臉”時,面部經(jīng)攝像頭成正立縮小的實像【答案】C【解析】(1)凸透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2)攝像頭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當u>2f時,凸透鏡才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解:A、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光經(jīng)過攝像頭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錯誤;B、光通過攝像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故B錯誤;CD、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刷臉”時,面部應(yīng)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之外,故C正確,D錯誤。(2019年?宜昌)據(jù)央視新聞報道,我國臺灣省臺中市一輛小客車,因車主將礦泉水隨手放在儀表盤上的防滑墊上,導(dǎo)致防滑墊起火(如圖所示)。這瓶礦泉水所起的作用相當于()A.平面鏡 A.平面鏡 B.三棱鏡8凸透鏡D.凹透鏡【答案】C【解析】裝有飲料的飲料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容易引發(fā)火災(zāi)。
解:裝有水的礦泉水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由于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射入車內(nèi)的光線經(jīng)礦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焦點上,時間一長正好使放置于此處的物品起火。(2019年?黔南)下列關(guān)于光現(xiàn)象及其解釋,正確的是( )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虛像 B.鏡花水月的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人佩戴凹透鏡能矯正近視眼 D.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C【解析】A、根據(jù)小孔成像的特點可知,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可能是放大的實像,也可能是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B、鏡花水月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C、如果我們長期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就會使晶狀體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形成近視眼。近視眼可以佩戴凹透鏡加以矯正。故C正確;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沃。(2019年?杭州)關(guān)于近視和遠視的成因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為近視眼,可佩戴凹透鏡矯正B.乙為近視眼,可佩戴凸透鏡矯正C.甲為遠視眼、可佩戴凸透鏡矯正D.乙為遠視眼,可佩戴凹透鏡矯正【答案】A【解析】如圖可知,甲為近視眼,可佩戴凹透鏡矯正。故選A。(2019年?天津)(多選)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做了如下實驗:①用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移動光屏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②保持該透鏡位置不變,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圖乙所示的位置,移動光屏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圖中未畫出),貝1( )甲 乙甲 乙A.實驗②中,燭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實驗②中,像到透鏡的距離一定大于15cmC.若增大蠟燭與透鏡的距離,所成的像會變大D.若使該透鏡成虛像,蠟燭與透鏡的距離應(yīng)小于10cm【答案】ABD【解析】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匯聚于點F,點F即為此透鏡的焦點,從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即為焦距,則透鏡的焦距為40cm-30cm=10cm;A、圖乙中,物距u=50cm—35cm=15cm,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圖乙中燭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正確;B、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當2f>u>f時,v>2f=2X10cm=20cm>15cm0故B正確;C、因為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故C錯誤。D、凸透鏡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即uVfnOcm,故D正確。故選:ABDo(1)根據(jù)凸透鏡對光線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然后可知其焦距;根據(jù)圖中表示的焦距與物距,利用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可以確定成像的性質(zhì)。(2)當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yīng)用于幻燈機或投影儀。(3)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4)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2019年-自貢)小明同學在第二屆農(nóng)博會上用數(shù)碼相機(可調(diào)焦距)拍攝下了同一盒新品種彩色花菜的兩張照片。如圖所示,結(jié)合圖片分析,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A.照相機的鏡頭與老花鏡屬于一類透鏡8.凸透鏡能成縮小的實像是照相機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diào)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diào)得大一些【答案】C【解析】A、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老花鏡也是凸透鏡,屬于同一類透鏡,故A正確。B、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應(yīng)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故B正確。C、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在物距不變的條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菜花大些,則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的焦距需調(diào)得大些,故C錯誤、D正確。(2019年-涼山)一個物體放在凸透鏡前20cm處時,在透鏡另一側(cè)光屏上找到一個清晰的等大的像,現(xiàn)將物體移動至凸透鏡前15cm處時,移動光屏能找到(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答案】B【解析】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以及物距與像距的關(guān)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實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解:距離凸透鏡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與物體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則f=10cm。現(xiàn)將物體移動至凸透鏡前15cm處時,即物體處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所以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2019年-涼山)據(jù)專家介紹,12至18歲是青少年近視的高發(fā)期,主要原因如下:(1)長時間用眼不注意姿勢或者休息。(2)長時間玩游戲、上網(wǎng)、玩手機、看電視等原因引起近視。下列四幅圖中,屬于近視眼及其矯正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答案】B【解析】(1)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太強,使遠處物體射來的光線會聚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確定哪一個圖表示了近視眼的成像情況。近視眼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2)遠視眼的晶狀體較薄,會聚能力較弱,看近處的物體時,將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后面,遠視眼佩戴凸透鏡進行矯正。由圖知,甲圖的光線會聚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所以甲圖表示近視眼的成像情況;近視眼是由于晶
狀體焦距太短,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為了使光線會聚在原來會聚點后面的視網(wǎng)膜上,就需要在光線進入人眼以前發(fā)散一些,所以應(yīng)佩戴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的凹透鏡來矯正,則丁圖是近視眼的矯正原理圖。所以,屬于近視眼及其矯正原理圖的是甲、丁。(2019年?達州)下列關(guān)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站在岸邊看見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我們能看清物體是因為眼睛能發(fā)出光線C.近視眼應(yīng)配戴凹透鏡矯正D.用放大鏡看物體時物體一定被放大【答案】C【解析】A、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錯誤;B、我們能看清物體是因為物體發(fā)出或反射的光線進入眼睛。故B正確。C、近視眼晶狀體曲度變大,對光的會聚能力增強,應(yīng)佩戴對光有發(fā)散作用的凹透鏡進行矯正,故C正確。D、放大鏡屬于凸透鏡,當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錯誤。(2019年?深圳)下列與照相機成像原理相同的設(shè)備是( )A.放大鏡 B.近視眼鏡C.監(jiān)控攝像頭 D.投影儀【答案】C【解析】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特點,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凸透鏡能夠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為照相機原理;A.放大鏡是利用凸透鏡成正立放大虛像的原理,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監(jiān)控攝像頭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該選項符合題意;D.投影儀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實像的原理,該選項不符合題意。(2019年?棗莊)現(xiàn)代生活,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容易導(dǎo)致視力下降。下列關(guān)于近視眼及其矯正的原理圖正確的是( )A.甲、乙B.甲、丁 C.丙、乙 D.丙、丁【答案】B【解析】(1)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太強,使遠處物體射來的光線會聚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確定哪一個圖表示了近視眼的成像情況。近視眼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2)遠視眼的晶狀體較薄,會聚能力較弱,看近處的物體時,將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后面,遠視眼佩戴凸透鏡進行矯正。在以上四個圖中,甲圖的入射光線會聚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所以甲圖表示了近視眼的成像情況;為了使光線會聚在原來的會聚點前面的視網(wǎng)膜上,就需要在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以前會聚一下,因此佩戴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的凹透鏡來矯正,即乙圖能正確表示近視眼的矯正情況;丙圖的入射光線會聚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所以丙圖表示了遠視眼的成像情況;遠視眼是因為晶狀體焦距太長,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為了使光線會聚在原來的會聚點前面的視網(wǎng)膜上,就需要在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以前會聚一下,因此帶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的凸透鏡來矯正。即丁圖能正確表示遠視眼的矯正情況。(2019年?濰坊)小明通過透鏡觀察“美麗濰坊”四個字,看到的情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美A.該透鏡只能成放大的像B.該透鏡可以用作近視眼鏡C.該透鏡可以用作照相機鏡頭D.字到透鏡的距離小于此透鏡的焦距【答案】C【解析】(1)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①u>2f時,在另一側(cè)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②2f>u>f時,在另一側(c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③uVf時,通過凸透鏡能看到一個正立的、放大的虛像。(2)凹透鏡成正立的縮小的虛像。凹透鏡是矯正近視眼的眼鏡。圖中看到字是倒立的,放大的像。應(yīng)用了凸透鏡成像時2f>u>f時,在另一側(c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此透鏡是凸透鏡,A、已知此透鏡是凸透鏡,凸透鏡也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B、凹透鏡是矯正近視眼的眼鏡。此透鏡是凸透鏡,故B錯誤;C、此透鏡是凸透鏡,u>2f時,在另一側(cè)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來做照相機的鏡頭,故C正確。D、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此時字到透鏡的距離大于此透鏡的焦距,故D錯誤。(2019年?阜新)如圖所示,小明將蠟燭、凸透鏡(fnOcm)、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燭焰像,然后進行了如下的判斷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圖基礎(chǔ)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jù)圖中凸透鏡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儀B.將蠟燭和光屏對調(diào),透鏡位置不動,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燭焰像C.小明把自己的眼鏡放在蠟燭和透鏡之間,向左移動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燭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視鏡D.將蠟燭放在4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燭焰像【答案】B【解析】A、由圖可知,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實像,是照相機的原理,故A錯誤;B、若保持透鏡不動,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根據(jù)光的可逆性,物距小于像距,仍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正確;C、近視鏡是凹透鏡,且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若將凹透鏡放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像會遠離凸透鏡,所以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即向右移動,才能使蠟燭的像變清晰;故C錯誤;D、將蠟燭放在4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光屏上不成像,故D錯誤。(2019年?徐州)把萬花筒一端對著光亮的地方并轉(zhuǎn)動,從另一端能看到千變?nèi)f化的圖案,這是因為萬花筒內(nèi)放置的( )A.平面鏡 B.凹面鏡 C.凸透鏡D.凹透鏡【答案】A【解析】萬花筒是靠平面鏡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平面鏡組成一個三棱鏡,再在一頭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這些碎片經(jīng)過三面平面鏡的反射,就會出現(xiàn)對稱的圖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2019年?徐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開始時燭焰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接著把物距調(diào)整為剛才的一半,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時的像( )A.是放大的 B.是縮小的 C.是等大的 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開始時燭焰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接著把物距調(diào)整為剛才的一半,則此時的物距應(yīng)大于焦距(J>f);若此時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若此時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時,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若此時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由此可知,光屏上的像可能是放大的,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故D正確。(2019年?寧波)如圖所示,在“用凸透鏡觀察周圍的景物”活動中,小科將印有綠色環(huán)保標志“砂”的紙固定在墻上,再將一只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移到標志的正前方,然后改變玻璃杯與標志之間的距離。小科站立時透過玻璃杯和水觀察。下列圖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解析】【分析】物體通過凸透鏡可以成實像,實像都是倒立的,但分放大、等大和縮??;也可以成虛像,虛像都是正立、放大的,據(jù)此判斷。圓柱形的裝滿水的玻璃杯相當于一個凸透鏡。A.當標志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不合題意;B.當標志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不合題意;C.標志通過凸透鏡成的實像與物體相比,上下和左右都相反,而這個只有左右相反,故C符合題意;D.當標志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不合題意。(2019年?重慶B)如圖,下列光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A.河底變淺 B.月食形成 C.水中倒影D.金魚變大【答案】B【解析】(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質(zhì)面上時,會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平面鏡成像就是具體應(yīng)用;(3)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光的傳播方向就會發(fā)生偏轉(zhuǎn),即光的折射現(xiàn)象,凸透鏡成像就是具體應(yīng)用。A、清澈的池底,看起來變淺了,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發(fā)生折射造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月食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C、物體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魚缸中的金魚變大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2019年?蘭州)關(guān)于光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矯正遠視眼需要佩戴合適的凹透鏡B.人站在穿衣鏡前看到自己在鏡中的像是實像C.用照相機拍照時,景物應(yīng)位于照相機鏡頭的二倍焦距以內(nèi)D.待觀察物體通過顯微鏡的物鏡在目鏡的焦點附近生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答案】D【解析】解:A、近視眼是晶狀體的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應(yīng)佩戴發(fā)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因此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故A錯誤;B、穿衣鏡是平面鏡,人站在穿衣鏡前看到自己在鏡中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故B錯誤;C、照相機是根據(jù)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故照相時,被照者應(yīng)站在鏡頭二倍焦距之外,故C錯誤;口、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放大鏡是根據(jù)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虛像,故D正確。故選:D。(2019年?巴中)下列關(guān)于光現(xiàn)象說法錯誤的是( )A.樹蔭下太陽的光斑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B.湖面上樓房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C.色光中的三原色是紅、綠、藍D.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工作的【答案】B【解析】A、樹蔭下圓形的光斑是太陽的像,這個像是小孔成像形成的,太陽通過樹葉縫隙射向地面形成的像,說法正確。B、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湖面上樓房在水平面鏡中成像就是我們看到的倒影,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說法錯誤。C、色光中的三原色是紅、綠、藍,說法正確。D、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工作的,說法正確。42.下列物理知識,及其與生活用品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都正確的是( )A.爺爺用來看書的老花鏡——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B.媽媽用來梳妝打扮的大鏡子——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實像C.爸爸用來記錄永恒瞬間的照相機——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D.家里汽車上用來增大視野的觀后鏡——光透過玻璃發(fā)生折射成虛像【答案】C【解析】A、遠視眼(老花眼)是晶狀體的曲度變小,會聚能力減弱,像呈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為了使光線提前會聚,像正好呈在視網(wǎng)膜上,應(yīng)佩戴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的凸透鏡,所以,爺爺用來看書的老花鏡,是利用了凸透鏡的會聚作用,而不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錯誤;B、媽媽用來梳妝打扮的大鏡子,利用了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故B錯誤;C、照相機利用了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D、汽車觀后鏡則是利用了凸面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能成正立、縮小的虛像,利用凸面鏡可以達到擴大視野的目的,是光在玻璃上發(fā)生反射成虛像,故D錯誤。(2019年?玉林)關(guān)于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投影儀可以把圖片放大 B.利用望遠鏡可看見血液中的細胞C.照相機可成倒立、放大的虛像 D.放大鏡可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答案】A【解析】解:A、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yīng)用可知,利用投影儀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因此把圖片放大,故A正確;B、利用望遠鏡用來觀看遠處物體的,利用顯微鏡可以看見血液中的細胞,故B錯誤;C、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yīng)用可知,照相機可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錯誤;D、放大鏡可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錯誤。故選:Ao(2019年?齊齊哈爾)“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以下現(xiàn)象中與“坐井觀天,所見甚小”的原理相同的是( )A BCDA.小孔成像 B.眼睛看到遠處的物體C.演員對著鏡子畫臉譜 D.利用放大鏡觀看郵票【答案】A【解析】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緣故。解: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在井中看到的范圍會很小,所以坐井觀天所見甚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的原因;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眼睛看到遠處的物體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B不符合題意;C、演員對著鏡子畫臉譜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利用放大鏡觀看郵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2019年?邵陽)小紅同學利用爺爺不用了的老花眼鏡的一片鏡片做凸透鏡成像實驗,肯定不能得到()人.放大的實像 B.倒立的虛像C.倒立的實像 口.放大的虛像【答案】B【解析】首先明確老花鏡是凸透鏡,然后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解答。解:老花眼鏡的鏡片是凸透鏡,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時成倒立縮小實像。物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體在二倍焦距處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成正立放大虛像,綜上所述,不能成倒立的虛像,故8符合題意。(2019年?衡陽)當汽車經(jīng)過十字路口時,監(jiān)控攝像頭就會拍下照片,攝像頭相當于一個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監(jiān)控攝像頭和近視眼鏡的鏡片都對光有會聚作用B.拍照時,汽車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C.當汽車遠離攝像頭時,影像傳感器上的像變大D.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虛像【答案】B【解析】(1)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2)手機攝像頭的鏡頭是凸透鏡,其是利用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側(cè)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作的。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A、監(jiān)控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故A錯誤。BD、監(jiān)控攝像頭是利用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即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正確,D錯誤;C、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則當汽車遠離攝像頭時,影像傳感器上的像變小,故C錯誤。(2019年?荊州)用如圖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燭焰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成像特點與照相機成像特點相同B.若將蠟燭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處時,燭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C.若將蠟燭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處時,燭焰所成的像是等大的D.若將蠟燭從光具座30cm刻度處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時,燭焰所成的像將逐漸變大【答案】C【解析】解:A、由圖可知,u=50cm—35cm=15cm,物距處于f和2f之間,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與投影儀的原理相同,故A錯誤;B、將蠟燭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處時,物距等于50cm—42cm=8cm,物距小于。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B錯誤;C、將蠟燭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處時,物距等于50cm—30cm=20cm=2f,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故C正確;D、將蠟燭從光具座30cm刻度處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時,根據(jù)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減小,燭焰所成的像將逐漸變小。故D錯誤。(2019年?北部灣)為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在校內(nèi)安裝監(jiān)控攝像機。來自物體的光經(jīng)過攝像機的鏡頭后形成()A.倒立、縮小的實像 B.正立、放大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答案】A【解析】監(jiān)控攝像機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物體經(jīng)它們的鏡頭所成像均為倒立、縮小的實像。(2019年?黃岡)下列現(xiàn)象,由于光的反射產(chǎn)生的是( )A.海市蜃樓B.A.海市蜃樓B.小孔成像C.平面鏡成像 口.凸透鏡成像【答案】C【解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zhì)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例如水面上出現(xiàn)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透明介質(zhì)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就會出現(xiàn)光的折射現(xiàn)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大氣中傳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A與題意不符;B、小孔成像,成的是物體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故B與題意不符;C、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凸透鏡成像是根據(jù)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D與題意不符。(2019年?黃石)下列有關(guān)光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實像B.驗鈔機利用紅外線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C.電影院銀幕上的圖案是放映機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實像D.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產(chǎn)生彩色光帶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答案】C【解析】A、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所成的像是與物體等大的正立的虛像,故A錯誤;B、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故B錯誤;C、電影放映機的鏡頭是凸透鏡,銀幕上的圖案是放映機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正確;D、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可以產(chǎn)生彩色光帶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光的色散現(xiàn)象屬于光的折射,故D錯誤。(2019年?湘潭)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當燭焰離透鏡14cm時成放大的實像,當燭焰離透鏡8cm時成放大的虛像則這個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4cm B.7cm C.10cm D.16cm【答案】C【解析】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fVu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V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當燭焰離透鏡13厘米時時,得放大的實像,則物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2f>14cm>f,所以7cmVfV14cm;當燭焰離透鏡8厘米時成的是放大的虛像,則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
即8cmVf。綜上所述8cmVfV14cm,C符合題意。(2019年?蘇州)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F(xiàn)將該凸透鏡和蠟燭、光屏安裝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put" 甲W|0 *卜Hl4U的頊Mi典I益人A.此時可以在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縮小的像B.僅在凸透鏡左側(cè)附近放一合適的凹透袋,可模擬近視眼的矯正C.將蠟燭形到30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D.將蠟燭移到40cm刻度處,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很到清晰放大的像【答案】B【解析】根據(jù)焦點和焦距的定義,當拿著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透鏡中心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該點到透鏡的距離,即焦距為15cm。A、從圖上看出,物距u=50.0cm—10.0cm=40.0cm。v=85cm—50cm=35cm,凸透鏡u>2f,2f>v>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距大于二倍焦距,不會得到清晰的像,故A錯誤;B、由A分析可知,像距較大要延遲光線會聚,應(yīng)在凸透鏡左側(cè)附近放一合適的凹透鏡,可模擬近視眼的矯正,故B正確;C、u=v=2f,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由圖可知,將蠟燭移到30cm刻度處,u=50cm—30cm=20cmH2f,故移動光屏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故C錯誤;D、將蠟燭移到40cm刻度處,u=50cm—40cm=10cm,物距滿足uV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錯誤。(1)焦點指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的點,而焦距即為焦點到光心的距離。(2)根據(jù)圖中提供的數(shù)值得出物距,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2f,2f>v>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v=2f,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2019年?懷化)小強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D.)D.平面鏡A.放大鏡 B.投影儀C.照相機【答案】C【解析】A、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不符合題意;B、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不符合題意;C、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符合題意;D、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故D不符合題意。(2019年?溫州)將一蠟燭放在裝有水的燒瓶前,調(diào)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zhì)是( )A.縮小的虛像 B.放大的虛像C.縮小的實像D.放大的實像【答案】D【解析】裝有水的燒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調(diào)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圖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選:D。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uV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2019年?通遼)關(guān)于光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站在河邊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倒影,這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B.用手機照相時,鏡頭相當于凹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C.大雨過后,看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D.近視眼成像在視網(wǎng)膜后方,需要戴凹透鏡矯正【答案】C【解析】(1)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2)凸透鏡成像時,物距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yīng)用是照相機。(3)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種色光。彩虹就屬于色散現(xiàn)象。(4)近視眼能看清近處的物體,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是因為晶狀體太厚或眼球太長,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近視眼戴凹透鏡使光線發(fā)散一些,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解:A、我們看到岸上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這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A錯誤;B、手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故B錯誤;C、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xiàn)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jīng)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C正確;D、近視眼看遠處的物體,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用凹透鏡矯正,光線會聚能力減弱,能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能看清物體,故D錯誤。(2019年?哈爾濱)關(guān)于光學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A.漫反射不遵從光的反射定律B.小貓叉不到魚,是因為看到魚變深的虛像C.白光通過三棱鏡發(fā)生色散 D.近視眼需要用凸透鏡矯正【答案】C【解析】A.在漫反射中,每條光線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錯誤。B.魚在水中的虛像要比實際位置淺,故B錯誤。D.近視眼需要用凹透鏡矯正,故D錯誤。(2019年?常德)下列關(guān)于光學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用來顯示光的傳播路徑的硬紙板最好選擇黑色光滑的8.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靠近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8探究光的折射特點時,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傳播方向一定改變口.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當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會向下移動【答案】B【解析】人、用來顯示光的傳播路徑的硬紙板最好選擇黑色粗糙的,這樣光在紙板表面發(fā)生漫反射,顯示光路效果更好,故A錯誤;B、平面鏡成像大小與物等大,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guān),因此B正確;C、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傳播方向不變,故C錯誤;D、蠟燭變短后,燭焰的位置向下移動,根據(jù)光線過透鏡的光心不改變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動,故D錯誤。(2019年?荊門)關(guān)于生活中光現(xiàn)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夏天樹蔭下有很多光斑,這是光的直線傳播的例子B.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太陽光發(fā)生色散、魚塘里的魚看起來位置變淺變近了,都是因為光發(fā)生了折射D.近視眼鏡利用了鏡片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遠視眼鏡利用了鏡片對光線的會聚作用【答案】B【解析】無論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因此B說法錯誤,正確答案為B。(2019年?十堰)下列關(guān)于光學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近視眼患者需佩戴凸透鏡鏡片的眼鏡B.“皮影戲”是光沿直線傳播的應(yīng)用C.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傳播速度會變大D.紅外線能識別鈔票真?zhèn)巍敬鸢浮緽【解析】A、近視患者需佩戴凹透鏡做的眼鏡進行矯正,不是佩戴用凸透鏡做的合適度數(shù)的眼鏡進行矯正,故A錯誤;B、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正確;C、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小,所以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后傳播速度會變小,故C錯誤;D、紫外線能使鈔票上的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判別鈔票的真?zhèn)?,故D錯誤。(2019年?昆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放大鏡是凹透鏡 B.凸透鏡總是成實像C.凸透鏡只能成倒立的像 D.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答案】D【解析】A、放大鏡鏡片是凸透鏡,故A錯誤;B、凸透鏡即能成實像,當uVf時,成虛像,故B錯誤;C.當uvf時,凸透鏡成正立的虛像,故C錯誤;D、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故D正確。(2019年?鹽城)下列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xiàn)象是()ABC DA.鉛筆在水面處“折斷” B.人在陽光下形成的影子C.放大鏡把字放大 D.拱橋在水中形成倒影【答案】B【解析】A、鉛筆在水面處折斷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xiàn)出陰影區(qū)域,就是影子,故B正確;C、放大鏡把字放大是凸透鏡成像及其應(yīng)用,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D、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豹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故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2019年?雅安)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鏡后20cm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如果將蠟燭移動到凸透鏡前25cm處,則( )A.將光屏靠近凸透鏡一段距離,光屏上會出現(xiàn)倒立縮小的實像B.將光屏靠近凸透鏡一段距離,光屏上會出現(xiàn)倒立放大的實像C.將光屏遠離凸透鏡一段距離,光屏上會出現(xiàn)倒立放大的實像D.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答案】A【解析】當u=2f時,v=2f,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像,v=2f=20cm,因此f=10cm。當u=25cm時,u>2f,f<v<2f,因此將光屏向凸透鏡靠近一段距離,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實像,故A正確。(2019年?常州)如圖所示,把眼鏡片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調(diào)節(jié)光屏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撒去眼鏡片,像變得模糊,調(diào)節(jié)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該眼鏡片( )A.是凹透鏡,屬近視眼鏡 B.是凹透鏡,屬遠視眼鏡C.是凸透鏡,屬近視眼鏡 D.是凸透鏡,屬遠視眼鏡【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撤去眼鏡片,像變得模糊,將光屏遠離凸透鏡時光屏上重新出現(xiàn)清晰的像,說明移走透鏡后,對光的會聚能力減弱,說明移走的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則透鏡應(yīng)該是凸透鏡,屬于遠視眼鏡片,D選項符合題意。二、填空題(2019年?西寧)如圖所示,在自制“照相機模型”時:應(yīng)該選用透鏡作鏡頭;照相時鏡頭離景物的距離至少要,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處的物體時,拉長兩筒間的間距,此時薄膜上的像(選填“變大”或“變小”)?!敬鸢浮客?;大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變大【解析】(1)照相機使用的凸透鏡。(2)物體到鏡頭的距離應(yīng)大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用照相機照近處的物體時,物距變小,像要變大,像距也變大,要把兩筒間間距拉長。(2019年?大連)在探究“凸透鏡成實像的大小與物距的關(guān)系”實驗中,物體指的是(填“燭焰”或“蠟燭”)凸透鏡固定不動,通過移動物體來改變物距,那么實像與物體的運動方向(填“相同”或“相反”)?!敬鸢浮繝T焰;相同【解析】光屏上承接的是燭焰的像,所以成像物體是燭焰;根據(jù)“物遠像近像變小”和“物近像遠像變大”的成像規(guī)律,可知像的移動方向與物體的移動方向相同。(2019年?鐵嶺)2019年年5月,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開幕。如圖所示是會場中展示的“5G遠程駕駛”,三個大屏幕分別顯示多個視角及車速等信息。屏幕上顯示的彩色畫面是由紅、、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被控制的汽車上裝有攝像頭,其中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填“凸”或“凹”)透鏡,攝像頭成像的原理與(填“顯微鏡”或“望【解析】紅、綠、藍三色光混合后能產(chǎn)生各種色彩,這三種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所以根據(jù)色光的混合規(guī)律,在電視屏幕中只需要紅、綠、藍三種顏色即可配出各種絢麗的色彩來。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照相機和攝像頭的原理為:當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望遠鏡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攝像頭成像的原理相同。(2019年?泰州)如圖,用鐵絲圍成一個內(nèi)徑約4mm的圓環(huán),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滿圓環(huán)的水膜猶如透鏡,用這個水膜透鏡貼近課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為(實像/虛像);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樓房倒立縮小了,這種成像情況與(照相機/幻燈機)成像原理相同;輕輕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成正立縮小的像,此時水膜透鏡相當于(凸透鏡/凹透鏡)?!敬鸢浮刻撓裾障鄼C凹透鏡【解析】這個水膜透鏡貼近課本上的字,字在這個水膜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成正立放大的虛像;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此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yīng)用是照相機;用凹透鏡看遠處物體能成正立縮小的像,因此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成正立縮小的像,說明此時水膜透鏡相當于凹透鏡。(2019年?廣州)如圖14為某望遠鏡內(nèi)部部分光路圖,物鏡是凸透鏡,O為光心,F(xiàn)為物鏡焦點,焦距為500mm。(1)在圖中畫出光線a、b經(jīng)物鏡折射前的入射光線。(2)目鏡是透鏡(選填“凹”或“凸”)(3)用此望遠鏡觀測月球時,月球經(jīng)物鏡成一個(選填“倒立”或“正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像。【答案】(1)見解析(2)凹(3)倒立縮小【解析】(1)由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得,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經(jīng)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主光軸射出,據(jù)此即可作出光線a、b經(jīng)物鏡折射前的入射光線,如圖147所示。(2)由圖14知,目鏡對光線a、b有發(fā)散作用,說明目鏡是凹透鏡。(3)用此望遠鏡觀測月球時,由于物距u>2f,所以月球經(jīng)物鏡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2019年?安順)小軍同學在中考開考時聽到“開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小軍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來工作的?!敬鸢浮啃畔?;照相機?!窘馕觥拷猓海?)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在中考開考時聽到“開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2)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像距,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攝像機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工作的。故答案為:信息;照相機。(2019年-宜賓)眼球把來自外界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物體的(選填“倒立實像”或“正立虛像”),小李同學由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成了近視眼,進行矯正時應(yīng)當戴用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制作的眼鏡?!敬鸢浮康沽嵪?;凹透鏡【解析】(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外界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患上近視是因為晶狀體變厚,對光線的會聚能力增強,要矯正近視眼需要使光線發(fā)散一些,由于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故用凹透鏡來矯正。(2019年?遂寧)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門在很多十字路口安裝了監(jiān)控攝像頭,它可以拍下違章車輛的現(xiàn)場照片,拍照時,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選填“凸”或“凹”)透鏡,所成的像是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當車輛遠離攝像頭時,所成的像將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凸縮小變小【解析】解:拍照時,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照相機和攝像頭的原理:當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車輛遠離攝像頭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故答案為:凸;縮小;變小。(1)凸透鏡成像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yīng)用于照相機或攝像頭。(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也變小。掌握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yīng)用是解決此題的關(guān)鍵。72.(2019年?綿陽)人進入老年后,眼睛睫狀體對晶狀體的調(diào)節(jié)能力減弱,太遠、太近的物體都看不清楚。近視遠視一體眼鏡(雙光鏡)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戴上這種眼鏡,透過下半部分可以看清書上文字,透過上半部分鏡片可以看清遠處景物。由此可知,近視遠視一體眼鏡下半部分是 透鏡,上半部分鏡片對光具有 (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敬鸢浮客?;發(fā)散【解析】(1)近視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因此來自遠處點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前;對近視眼的矯正可通過凹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進行糾正。(2)遠視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來自遠處點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后;對遠視眼的矯正可通過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進行糾正。遠視眼是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由題意可知,戴上這種眼鏡,透過下半部分可以看清書上文字,說明近視遠視一體眼鏡下半部分起到了遠視眼鏡的作用,即是凸透鏡;近視眼是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對近視眼的矯正可通過凹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進行糾正。由題意可知,透過上半部分鏡片可以看清遠處景物,說明上半部分鏡片是凹透鏡,該部分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2019年?達州)甲圖為電影放映機,其成像原理如圖乙所示。為讓觀眾看到清晰的實像,應(yīng)將膠片放在距離透鏡的位置(選填序號:①一倍焦距以內(nèi)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③二倍焦距以外),白色銀幕是為了所有顏色的光(選填“反射”或“吸收”)。甲 Z【答案】②;反射【解析】電影放映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可以成放大的實像,則此時物距2f>u>f,像距丫>2月即所成的像位于二倍焦距以外;白色銀幕是為了反射所有顏色的光,讓觀眾看到五彩的畫面。(2019年?上海)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調(diào)至。已知凸透鏡焦距為10厘米,現(xiàn)蠟燭的位置如圖所示,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0厘米,移動光屏尋找像的位置,發(fā)現(xiàn)光屏上有一個倒立、的像(選填“放大”、”等于”或“縮小”)。n XI【答案】同一高度;放大【解析】(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光具座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2)當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時,像距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解:(1)實驗前,把蠟燭、凸透鏡、光屏從左向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并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為了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凸逶鏡焦距f=10cm,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0cm,由于如圖所示的凸透鏡的光心在凸透鏡中心位置,故物距略大于10cm,即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2019年?威海)黑洞是宇宙中質(zhì)量很大的天體。如圖,兩恒星1、2發(fā)出的光在經(jīng)過某黑洞附近時發(fā)生了彎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類觀測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選填“偏高”、“偏低”或“不變”);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個光學元件代替它對光的作用(光學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該光學元件為。【答案】偏高;凸透鏡【解析】(1)人眼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發(fā)出、反射(或折射)的光進入人眼,當光線經(jīng)過偏轉(zhuǎn)進入人眼時,人大腦直覺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過來,所以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如圖可知,看到的像在恒星1的上方,比原位置偏高;(2)由題目中的圖可知,恒星1、恒星2發(fā)出的光經(jīng)過黑洞附近時,會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彎曲,光束變得集中,類似于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所以,在黑洞的位置可以用凸透鏡代替它對光的作用。(2019年?嘉興)如圖,保持礦泉水瓶與白紙的位置不變,當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觀察到“黑白顛倒”的現(xiàn)象,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礦泉水瓶相當于形成了一塊▲鏡。此時,若要將"黑白顛倒“的現(xiàn)象重新顛倒回來,白紙應(yīng)▲礦泉水瓶(選填“靠近”或“遠離”)。【答案】凸透;靠近【解析】(1)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2)凸透鏡對光線后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凸透鏡有發(fā)散作用;(3)當物體上有光線照射時,它是明亮的;否則,它就是黑暗的。(1)保持礦泉水瓶與白紙的位置不變,當向空瓶中倒入水后,由于在水平方向上水瓶中間厚邊緣薄,因此相當于一塊凸透鏡。(2)凸透鏡對光線后會聚作用,被水杯擋住部分的白紙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的會聚經(jīng)過焦點后向四面散開,沒有光線射入我們的眼鏡,因此看到被遮住的光線白紙為黑色;如果我們將白紙靠近凸透鏡,這時就有射入我們的眼睛,因此看到的白紙又恢復(fù)白色。(2019年?臺州)2014年,人工視網(wǎng)膜通過臨床試驗,為失明患者帶來福音。人工視網(wǎng)膜主要由裝有攝像頭的眼鏡、電子設(shè)備和芯片電極三部分組成,其工件原理如圖:(1)從眼球的成像原理來看,眼球?qū)獾淖饔孟喈斢阽R。(2)從反射弧的組成來看,“人工視網(wǎng)膜”相當于反射弧中的。(3)攝像頭中的對焦機構(gòu)能調(diào)節(jié)鏡頭和CCD之間的距離。當配有人工視網(wǎng)膜的人向遠處眺望,對焦機構(gòu)將鏡頭與CCD之間的距離變?!敬鸢浮?1)凸透 (2)感受器(3)短(或:近、小)【解析】(1)人在視網(wǎng)膜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而視覺是正立的,這是人的視覺特點。視覺成像是物體的反射光通過晶狀體折射成像于視網(wǎng)膜上,再由視覺神經(jīng)感知傳給大腦,這樣人就看到了物體;人眼的結(jié)構(gòu)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由實際光線匯聚成的像,稱為實像。(2)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T效應(yīng)器組成,根據(jù)題意“人工視網(wǎng)膜”相當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CCD類似于光屏,當配有人工視網(wǎng)膜的人向遠處眺望時,聚像在CCD前面,所以對焦機構(gòu)將使鏡頭與CCD之間的距離變短,使其能成像在CCD上。(2019年?玉林)過度用手機玩游戲容易使眼睛的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變(選填“強”或“弱”),形成近視眼:為矯正近視眼應(yīng)佩戴由透鏡片做的眼鏡?!敬鸢浮繌姡话肌窘馕觥拷猓哼^度用手機玩游戲容易使眼睛的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增強,來自遠處點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前;應(yīng)佩戴發(fā)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因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所以近視眼應(yīng)該配戴凹透鏡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故答案為:強;凹。(2019年?長春)如圖所示,燭焰發(fā)出的光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該像是倒立、的實像,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設(shè)備有(寫出一種即可)。【答案】放大;投影儀.【解析】由圖可知,凸透鏡在光屏上成實像時像距大于物距,因此成的像是放大的,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2019年?連云港)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cm;若將一個物體放在此透鏡前40cm處,可在透鏡另一側(c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敬鸢浮?5 縮小【解析】解: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芍灎T正好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上了,則該凸透鏡焦距為15cm;將一物體放在此透鏡前40cm處,2fV40cm,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答案為:15;縮小。根據(jù)從焦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射出,結(jié)合焦距的定義,可確定該凸透鏡的焦距;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確定成像情況。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fVuV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當uV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本題考查了凸透鏡焦距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pp建設(shè)合同樣本
- 出口報關(guān)所需合同樣本
- 乙方終止門面合同樣本
- 農(nóng)村雜糧收購合同樣本
- 農(nóng)田路養(yǎng)護合同樣本
- 使用模具合同樣本
- 專利機器購買合同樣本
- 農(nóng)村房屋維修合同樣本
- 分批結(jié)賬合同標準文本
- 凈水設(shè)備合同樣本
- 中職班級建設(shè)方案
-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內(nèi)務(wù)條令》解讀
- 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guān)系主題班會通用課件
- 混凝土裂縫的預(yù)防與控制通用課件
- 2024書香校園匯報材料五篇范文
- 國有企業(yè)投資并購
- 丁達爾效應(yīng)(修訂版)
- 安檢培訓(xùn)心得體會
- 復(fù)合外模板(巖棉帶)現(xiàn)澆混凝土保溫系統(tǒng)建筑構(gòu)造
- 國家義務(wù)教育質(zhì)量監(jiān)測心理健康和德育測試題
- 急性心衰護理個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