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成考專升本民法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成考專升本民法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成考專升本民法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成考專升本民法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成考專升本民法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成考專升本民法自考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物權法定的含義包括()

①物權種類法定

②物權內容法定

③物權效力法定

④物權公示方式法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

2.依據(jù)《民法通則》,污染環(huán)境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歸責原則是A.過錯責任原則B.過錯推定責任原則C.無過錯責任原則D.公平責任原則

3.依據(jù)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下列屬于可撤銷婚姻的法定事由的是()。

A.重婚B.因欺詐而結婚C.因脅迫而結婚D.未到法定婚齡而結婚

4.民法上的混合是()。

A.債的消滅原因B.法人的合并方式C.所有權的取得方式D.合伙的成立方式

5.甲、乙、丙三人各出資1萬元,合伙投資開辦了一家餐廳,甲在修建住房時急需用錢,有權()

A.將自己的份額轉讓給丁

B.將餐廳出售給丁

C.將餐廳抵押給丁

D.在乙、丙均不愿意購買其份額時,征得乙、丙同意,將其份額轉讓給丁

6.甲在乙處修理汽車,因修理費未帶足,遂將自己的一塊手表放在乙處,約定第二天付清修理費后再把手表取走。乙占有該手表的依據(jù)是()。

A.留置權B.抵押權C.債權D.質權

7.下列財產(chǎn)中不得抵押的是()。

A.抵押人所有的房屋

B.抵押人所有的交通工具

C.抵押人依法承包的荒山、荒灘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權

D.國有企業(yè)的機器設備和廠房

8.根據(jù)我國《擔保法》的規(guī)定,債權人與債務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債權人留置財產(chǎn)后,債務人應當在多長時間內履行債務()。

A.2個月內B.不少于2個月C.1個月內D.不少于1個月

9.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如果險情是由于他人的原因引起的()

A.由緊急避險人和引起險情發(fā)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B.緊急避險人承擔民事責任

C.由引起險情發(fā)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D.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適當承擔民事責任

10.一般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時間為()。A.A.債權成立時B.債權受到侵害時C.債權提前聲明不履行債務時D.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時

11.合同法規(guī)定的撤銷權行使的期間為1年,該期間開始的時間是()。A.行為開始之日B.行為開始之次日C.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次日D.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

12.甲購買乙100套塑鋼窗,約定9月8日交貨。因乙的產(chǎn)品放在丙倉庫,乙告知甲由丙代辦履行。后丙將100套塑鋼窗錯發(fā)給了丁,致使未能向甲按期交貨。對此,甲有權要求()。

A.丙承擔逾期交貨的違約責任

B.乙或者丙承擔逾期交貨的違約責任

C.乙和丙連帶承擔逾期交貨的違約責任

D.乙承擔逾期交貨的違約責任

13.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而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其法律后果()。

A.直接由本人承擔B.本人知悉后,由本人承擔C.本人追認后,由本人承擔D.本人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14.有權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的人,應為()。A.婚姻雙方當事人B.婚姻任何一方當事人C.受脅迫一方的婚姻當事人D.受脅迫一方的婚姻當事人的近親屬

15.甲以正常速度駕駛汽車(已投保)途中,突遇行人乙在非人行道處橫穿公路,甲緊急剎車,但仍將其撞傷。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對乙支付保險金后,乙尚有一部分損害未獲賠償。對于這部分損害賠償費用的承擔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B.由乙自行承擔C.由甲承擔部分賠償責任D.由甲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16.甲為向乙借款,請丙提供抵押物,乙享有債權和抵押權,乙將債權轉讓給丁以后,除另有約定外,抵押權將()。

A.消滅B.由乙繼續(xù)享有C.由丁享有D.由乙、丙共同享有

17.甲15歲,精神病人。關于其監(jiān)護問題,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監(jiān)護人只能是甲的近親屬或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B.監(jiān)護人可是同一順序中的數(shù)人

C.對擔任監(jiān)護人有爭議的,可直接請求法院裁決

D.為甲設定監(jiān)護人,適用關于精神病人監(jiān)護的規(guī)定

18.甲、乙、丙三人各出資5000元,合伙投資開辦了一家餐廳,甲在修建住房急需用錢時,有權()。

A.將餐廳出售給丁

B.征得乙、丙的同意后,將自己的份額轉讓給丁

C.在乙、丙均不愿購買其份額時,將其份額轉讓給丁

D.將餐廳抵押給丁

19.王某17歲患有精神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的行為,但有勞動收入而且可以作為其主要生活來源,他屬于()。

A.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B.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C.積極治療后再定其行為能力的人

D.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0.善意占屬于()

A.非法占有B.合法占有C.所有權人的占有D.使用權人的占有

二、案例分析題(20題)21.2005年6月,A市某食品公司經(jīng)理李某委托去B市辦事的某個體商行負責人王某將該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和蓋有該公司合同專用章的空白合同書交給公司駐B市辦事處的劉某。王某到BT市后,因事務纏身一直未將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和空白合同書交到劉某手中。同年7月2日,王某從朋友處得知B市某糧油加工廠欲購買大豆,便持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和空白合同書與加工廠簽訂了供應300噸大豆的合同。7月4日,加工廠按合同約定將30萬元定金匯入A市工商銀行王某指定的賬戶。后因種種原因,王某組織貨源不成,致合同無法履行。加工廠便找到李某,要求食品公司承擔違約責任。李某以該合同不是本公司人員所簽且定金未匯人本公司賬戶為由,拒絕承擔責任。雙方爭執(zhí)不下,加工廠訴至法院。問:(1)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關系?試作簡要分析。(2)食品公司是否應對王某的簽約行為承擔責任?為什么?(3)本案應如何處理?

22.李天志與妻子朱蘭、女兒李梅(11周歲)一家三口住在貧困山村。為脫貧致富,1998年12月李天志分別向鄰村人劉江、信用社和復員軍人張海各借款1萬元,分別寫下1萬元欠條3張,共計3萬元,購買鄰村一臺舊卡車開始貨運業(yè)務。1999年1月,在尚未辦理各項車輛運輸保險的情況下,李天志冒著雪天路滑的危險為村民劉江運貨進城,不幸墜人山谷,車毀貨損人亡。朱蘭得知后,痛不欲生,當晚上吊自殺,留下孤兒李梅。村委會在全權處理李、朱喪事并清查其財產(chǎn)債務后,會同鄉(xiāng)民政干部組織召開了一個特別會議,參加人有村委會和鄉(xiāng)民政干部、鄰村村長、信用社負責人、劉江、張海、李梅和李梅的堂叔李天容。會議形成了一個書面協(xié)議,內容是:①朱蘭名下存款2000元清償劉江的貨損;②瓦房1間及農(nóng)具、家庭生活用品約價值1萬元,由張海負責處理,折抵其借款1萬元;③喪葬費1000元由村委會承擔;④欠信用社和鄰村人的2萬元由李梅在年滿18周歲以后5年內還清,但不計利息;⑤李梅今后由其堂叔李天容撫養(yǎng)。參會人員分別簽字蓋章,李梅也簽字同意并加按手印。但李天容雖同意撫養(yǎng)李梅,卻提出自己家境過于貧困,難以保證李梅的學習和生活,建議在財產(chǎn)上有所照顧。請回答以下問題:(1)該協(xié)議涉及哪些方面的法律問題?(2)你認為本案依法應如何處理?

23.甲、乙各攜所養(yǎng)寵物犬散步,兩犬發(fā)生廝打,甲、乙未加約束,袖手旁觀。兩犬在撕咬中突然竄至馬路中央。正在駕車以正常速度通過的個體出租車司機丙見狀緊急剎車,但因事發(fā)突然,仍將甲的寵物犬軋死。同時,車內乘客丁因緊急剎車而撞破眼鏡,致眼部受傷。

問:(1)甲的寵物犬被軋死的損失,應由誰承擔賠償責任?為什么?

(2)受害乘客丁可以享有哪些損害賠償請求權?各請求權的依據(jù)分別是什么?

24.2000年5月,甲公司向乙銀行貸款6萬元,雙方訂立貸款合同,合同約定由丙公司擔任甲公司到期還款的保證人,貸款期限至2005年10月。2004年8月,甲公司因需又向乙銀行貸款4萬元,并約定與第一次貸款同期清償。對于第二次貸款合同,甲、乙均未告知丙公司。2005年10月,甲公司因無力償債,乙銀行請求丙公司承擔保證責任,償還甲公司所欠10萬元貸款。丙公司拒絕,乙銀行訴至法院。問:本案如何處理?為什么?

25.張某為購買彩電,將自家的一頭耕牛賣給李某,二人協(xié)議賣價900元。李某當即付款500元,并約定第二天再給400元,共同完稅后再將牛牽走。不料當晚牛被雷電擊死。第二天,李某知情后要求張某歸還500元。張某認為牛已歸李某,不是自己過錯造成死亡,不同意還500元。問:

(1)本案中耕牛的所有權是否移轉?為什么?

(2)耕牛被雷電擊死的風險應由誰承擔?理由是什么?

(3)本案如何處理?

26.甲和乙訂立了一份買賣牛的合同,合同約定甲賣給乙3頭牛,總價款為6000元。乙向甲預付3000元,余款在半年內付清。雙方還約定,在乙向甲付清??钪埃妆A羧^牛的所有權。甲向乙交付了三頭牛,一天,一頭牛把丙頂傷,為此,丙花去醫(yī)療費2000元。問:

該損失應由誰來承擔,理由是什么?

27.2005年3月5日晚,蔣某酒后駕車,車沖上人行道,將走在人行道上的閆某撞傷。閆某花去醫(yī)藥費3000元。同年4月10日,兩人就醫(yī)藥費等賠償問題進行協(xié)商,但未達成協(xié)議。4月20日,閆某請求當?shù)亟痪箨犨M行調解,但調解失敗。2006年4月15日,閆某向當?shù)厝嗣穹ㄔ禾崞鹪V訟,請求蔣某賠償自己所受的損失。問:

(1)該案訴訟時效期間是多長?依據(jù)何在?

(2)2006年4月15日,訴訟時效期間是否已屆滿?為什么?

28.劉某和趙某結婚生有一子劉男和一女劉妹。劉某因和趙某發(fā)生爭執(zhí)1980年離家出走,一直未有音訊,1988年趙某向當?shù)胤ㄔ荷暾埿鎰⒛乘劳?,法院?988年8月作出劉某死亡宣告,趙某和其子繼承了劉某的遺產(chǎn),1996年趙某接到某市公安局通知,劉某于1996年11月心臟病死于該市,經(jīng)查,劉某離家出走后在外地經(jīng)商,積聚了200萬元財產(chǎn),并且與胡某相識,生有一子劉童,劉某在1995年親筆寫了一份遺囑指明自己的財產(chǎn)在其死后由胡某、劉童、趙某、劉男均分。

問:(1)劉某死亡的時間如何確定?為什么?

(2)劉某被宣告死亡之后,趙某等對劉某的遺產(chǎn)的繼承是否有效?為什么?

(3)設劉某所立遺囑在內容及形式上均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該遺囑是否有效?為什么?

29.2004年3月,張某、高某、劉某、段某、王某等5人協(xié)議組成“五興石碴廠”,共同經(jīng)營、利潤平分、債務均攤。但在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時,因故未寫王某的姓名。張某任廠長,高某任會計,劉某任保管兼發(fā)料。段某、王某任業(yè)務員負責聯(lián)系業(yè)務。

同年4月至7月間,該廠購買吳某開辦的“吳記石碴廠”石碴600立方,每立方10元錢,共計6000元整,當時未付款。8月初,經(jīng)張某手一次付給吳1500元,9月初經(jīng)高某手付給吳2000元。9月底,“五興石碴廠”因內部矛盾,出現(xiàn)虧損,張、高2人要求退股,經(jīng)5人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2004年3月至9月30日的賬目結清,盈虧5個人平分,9月30日后張、高退股,與盈虧無關。

但在張、高交接手續(xù)過程中,5人因賬目不清發(fā)生糾紛,所欠吳某2500元錢也因虧損無錢一直沒有償還。吳某多次討要均未得,就于2005年5月10日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審理過程中,張、高提出自己已退伙,現(xiàn)沒有責任。王某則提出,營業(yè)執(zhí)照中無自己的名字,自己未入伙,只是幫工,與2500元債務無關。問:

本案中的債務人是誰?如何處理這一債務糾紛?理由是什么?

30.農(nóng)民田某2004年去外國打工時在途中遇海難失蹤,從此杳無音訊。2009年其妻胡某向當?shù)厝嗣穹ㄔ荷暾埿嫣锬乘劳?,人民法院?jīng)審理判決宣告田某死亡。由于年幼的女兒田燕一直身體不好,家中又沒有足夠的經(jīng)濟能力給田燕治療,2010年胡某將田燕送給膝下無子的鄰村姚某收養(yǎng),并辦理了合法的手續(xù)。2011年,失蹤多年的田某突然返回,法院隨即撤銷了對田某的死亡宣告。田某要求與胡某恢復夫妻關系,并提出田燕的收養(yǎng)未征得他的同意,違反我國《民法典》,是無效的,要求撤銷收養(yǎng)合同。胡某不同意恢復夫妻關系,姚某不同意撤銷收養(yǎng)合同,田某訴至法院。問:(1)田某與胡某間的夫妻關系是否可以恢復?(2)田燕的送養(yǎng)是否有效?

31.肖飛的行為實質上屬于什么性質?工藝品公司所做的付款行為又屬于什么性質?

32.賀某夫妻帶著兒子賀加其到華美照相館照周歲紀念相。攝影師于某見賀加其活潑可愛,便私自多放大了幾張,在征得賀某同意后將其中一張擺放在自己的櫥窗內,以招攬顧客。其余的幾張保留了下來。后來,于某的朋友洪某見到該照片,稱其所在的印刷廠正在制作兒童掛歷,就要求于某給他一張。印刷廠以700元價格從洪某處買到照片并制作投產(chǎn)。賀某在買掛歷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兒子的大頭相也在其中,非常氣憤,找到印刷廠問明來源后,即以于某和印刷廠為被告起訴到法院。要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2000元。法院在審理過程中應于某要求追加洪某為被告。法院經(jīng)調查,認定上述事實屬實。問:(1)本案中于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說明理由。(2)法院應怎樣判決?

33.張山在回家的路上,拾得一只名貴寵物狗。張山將該狗帶回家精心照料,同時登報尋找失主。某日,張山牽著該狗外出散步,遇見領著10歲的女兒玩耍的李文田。于是,兩人聊起天來,未顧及小孩,結果李文田的女兒被該狗咬傷,花去醫(yī)療費人民幣500元,并在臉上留下疤痕。李文田要求張山承擔其女兒的500元醫(yī)療費,并要求賠償其女兒被狗咬傷、臉上留下疤痕造成的精神損害。此時,狗的主人劉卓從報上得知了狗的下落,找到張山認領。李文田也向劉卓提出上述賠償請求。張、劉二人均以李文田自己未照看好女兒為由,拒絕李文田的請求。問:(1)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關系?(2)該案應如何處理?理由是什么?

34.某日,8歲的甲與12歲的乙一起到所住的12層樓頂平臺玩耍。玩耍過程中,甲撿起散落的磚頭往下扔,乙阻止甲,但甲不聽勸阻,繼續(xù)扔。此時,丙騎自行車路過此地,甲扔下的磚頭恰巧砸中其頭部,致使其受傷昏迷。路人見狀,立即將其送至醫(yī)院。經(jīng)搶救無效,丙于次日死亡。問:

(1)本案的侵權人是誰?為什么?

(2)本案應由誰承擔民事責任?為什么?

35.甲、乙二人平均出資購買一套洗衣機房設備,擬共同經(jīng)營一家洗衣店,洗衣店建成營運之后半年,洗衣機設備出現(xiàn)故障。甲找到一位機械師丙進行維修,維修費為2萬元。修好之后,甲僅向丙支付1萬元,要求丙向乙索要剩余的1萬元,理由是,自己僅就其出資份額承擔債務。丙多次向甲索要剩余維修費均遭拒絕,無奈訴至法院。問:

丙是否能向法院請求由甲支付剩余的1萬元維修費?為什么?

36.某年5月,甲、乙、丙、丁4人自愿組成一個合伙采石組,約定共同勞動、按勞取酬,并推舉甲為負責人,但未簽訂書面協(xié)議。數(shù)月后,戊要求入伙,經(jīng)甲、乙、丙、丁全體同意,戊加入了采石組。此后,5人進行了2次分紅。當年10月某日,5人在某工地進行爆破采石時,按照分工,由乙、丙、丁擔任警戒,戊負責爆破,甲予以協(xié)助。因炮眼有滲水,戊決定采取先裝導火索后裝炸藥的危險爆破法,甲說這樣太危險,戊說只能這樣了,為了趕時間,甲只好默認。當戊向炮眼裝第四節(jié)炸藥時,因炸藥上已裝導火索,戊剛裝好,炸藥就爆炸了,戊被炸傷雙眼,經(jīng)醫(yī)治無效,左眼失明,并花去醫(yī)藥費近1萬元。戊要求甲、乙、丙、丁賠償其損失并承擔生活費,被拒絕,戊便訴至法院。問:

甲、乙、丙、丁、戊之間的法律關系如何?戊的行為性質如何?該案應如何處理?

37.村民某甲因養(yǎng)殖需要資金20萬元,向某乙借款10萬元,以自己的一套價值10萬元的音響設備作抵押,雙方立有抵押字據(jù)但未辦理登記。某甲又向某丙借款10萬元,以該音響設備質押,雙方立有質押字據(jù),并將音響設備交付某丙占有。后因不可抗力,某甲嚴重虧損,不能及時償還借款,某乙和某丙將其訴至法院,法院查證上述事實后又查明:某丙在占有音響設備期間,不慎將該設備損壞,送某丁修理,某丙無力交付某丁修理費1萬元,該設備現(xiàn)已被某丁留置。

問:(1)某甲和某乙之間的抵押關系是否有效?為什么?(2)某甲和某丙之間的質押關系是否有效?為什么?(3)某丙和某丁之間存在什么樣的法律關系?

38.著名學者甲在臨終前將其回憶錄手稿贈送給好友乙。該手稿扉頁上題有“吾將不久于人世,謹以此絕筆贈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樣。乙依遺囑秘藏之。2000年乙病故,其繼承人丙獲得該手稿。2003年丙將該手稿借于學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時參考。丙在出借時聲明“根據(jù)作者遺愿,手稿不得公之于世”,丁應允。2005年,丁在征得丙同意后,將手稿以“內部資料”的形式刊印400冊,在一定范圍內散發(fā)。問:

(1)甲死亡后,其手稿著作權中的人身權部分由誰享有?其手稿著作權中的財產(chǎn)權部分由誰享有?該手稿的所有權由誰享有?

(2)丁是否享有該手稿著作權中的使用權?丁以“內部資料”形式刊印手稿,是否屬于發(fā)表行為?丁刊印手稿得到了丙的同意.,其刊印行為是否合法?

(3)丙將手稿出借與丁,是否侵犯了甲的著作權?為什么?

(4)丙有無決定該手稿是否發(fā)表的權利?為什么?

39.賀某夫妻帶著兒子賀加其到華美照相館照周歲紀念相。攝影師于某見賀加其活潑可愛,便私自多放大了幾張,在征得賀某同意后將其中一張擺放在自己的櫥窗內,以招攬顧客。其余的幾張保留了下來。后來,于某的朋友洪某見到該照片,稱其所在的印刷廠正在制作兒童掛歷,就要求于某給他一張。印刷廠以700元價格從洪某處買到照片并制作投產(chǎn)。賀某在買掛歷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兒子的大頭像也在其中,非常氣憤,找到印刷廠問明來源后,即以于某和印刷廠為被告起訴到法院,要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2000元。法院在審理過程中應于某要求追加洪某為被告。法院經(jīng)調查,認定上述事實屬實。問:

(1)本案中于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說明理由。

(2)法院應怎樣判決?

40.甲公司將價值為20萬元的10臺筆記本電腦存放在乙倉庫,約定存放期為3個月,保管費為1萬元。存放3個月后,甲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要求倉庫允許其先將10臺電腦提走,一周內即付清保管費。乙倉庫不同意,并將10臺電腦全部扣留。半個月后,該倉庫遭雷擊失火,10臺電腦全部燒毀。甲公司無法向用戶交貨,經(jīng)法院判決支付給用戶違約金4萬元。問:(1)乙倉庫扣留全部10臺電腦的行為是否正當?為什么?(2)乙倉庫對甲公司的損失是否承擔賠償責任?為什么?

三、簡答題(10題)41.簡述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

42.遺囑繼承的概念、特征是什么?

43.何為按份之債和連帶之債?區(qū)分二者有什么法律意義?

44.簡述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

45.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要約失效的情況有哪些?

46.簡述宣告死亡的要件和法律后果。

47.簡述我國《物權法》規(guī)定的物權種類。

48.相鄰關系有哪些種類?

49.簡述表見代理的概念和構成要件。

50.簡述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

四、主觀題(10題)51.某甲是一位十分受觀眾喜愛的著名小品演員,某演出公司欲以某甲的出演來提高晚會的知名度和門票收益。因此該演出公司與某甲簽訂合同,約定于新年晚會上由某甲出演小品節(jié)目,演出結束后支付全部演出酬金。晚會當天,由于當?shù)仂F氣較重,航班停飛,某甲無法按計劃趕赴晚會。于是,某甲便委托其徒弟某乙代為其出演。問:(1)某甲能否委托其徒弟某乙代其演出?為什么?(2)其徒弟某乙的行為是否屬于無權代理?為什么?

52.公民A、B、C訂立協(xié)議,約定:三人各出資2萬元共同購買汽車從事貨物運輸,共同管理,按出資比例分利和承擔虧損。后三人依約出資買下一臺卡車,由A駕駛,B、C負責裝卸貨物,長期為飛云公司運輸貨物。某日,A、B、C三人飲酒吃飯后運送貨物,途中A操作失當發(fā)生車禍,致使卡車毀壞,所運價值6萬元的貨物全部損失。飛云公司向三人索賠時,B、C稱此車禍系由A不慎駕駛所導致,因此發(fā)生的貨物損失應由A承擔全部賠償責任;A辯稱該車系自己同B、C三人共同購置,因車禍引起的損失應由三人共同承擔,故不同意承擔全部賠償責任。飛云公司遂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A、B、C三人共同承擔賠償責任。問:

(1)A、B、C三人系何種法律關系?理由是什么?

(2)飛云公司遭受的損失應當由誰負責賠償?根據(jù)何在?

53.簡要回答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

54.1996年10月6日,楊樹清從縣良種場以每頭800元的價格購得8頭奶牛和部分越冬飼草。同羈,楊樹清又與同村周振華達成購買飼草的口頭協(xié)議。協(xié)議商定,楊樹清以每公斤2角的價格,共計800元人民幣購買周振華的飼草4000公斤,約定于1997年2月10日交錢交貨。1997年1月1日,楊樹清之子燃放鞭炮,不慎將自家飼草燒光,楊樹清便找到周振華要求提前交付購買的飼草。周振犟稱“飼草可以按去年的價格,但我現(xiàn)在要牛不要錢,購買4000公斤飼草所需要的800元錢要用兩安良種奶牛來折抵。”楊樹清迫于大雪封山,又沒有別的辦法可想,被迫同意將兩頭良種奶牛折抵,1000公斤飼草。但第二天,楊樹清又找到周振華,表示愿以1500元的價格買回兩頭奶牛,周振華則稱“買賣既做,決無反悔之理”,堅持不同意,楊樹清只得起訴于人民法院,要求返還兩頭奶牛。

問:本案應如何處理?

55.簡述合憲性解釋。

56.論他物權和自物權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57.黎某從杭州買回一件藍色真絲連衣裙,價值250元。黎某的男朋友白某見后,覺得顏色有些單調。這位青年畫家決定在連衣裙的前襟上繪幾朵白玉蘭花。幾天后的一個傍晚,白某將白玉蘭繪制完畢,準備騎自行車給黎某送連衣裙。連衣裙就夾在自行車后座上。途經(jīng)夜市時,白某下車吃了些東西,待來到黎某家門口時,他發(fā)現(xiàn)夾在后座上的連衣裙已丟失,白某急忙順原路往回找,未找到。

事隔兩個月,黎某與白某偶然發(fā)現(xiàn),那件與眾不同的連衣裙穿在一位姓張的小姐身上。從張小姐那兒,他們了解到:這件連衣裙是張小姐不久前以260元的價格,從同事王小姐手中買來的。當時,王小姐聲稱,連衣裙是托別人代買的,自己穿上不合體,因此才賣掉。于是黎某與白某找到了這位王小姐。在白某的再三追問下,王小姐不得不承認,連衣裙是兩個月前拾得的。黎某掌握情況后,就要求張小姐返還連衣裙。張小姐則說連衣裙是自己花錢買的,并且當時并不知道連衣裙是王小姐拾來的,拒絕返還。于是,黎某起訴至人民法院,要求返還連衣裙。

請問:(1)誰有權取得該連衣裙?為什么?

(2)本案應如何處理?說明理由。

58.簡述婚姻無效的法律后果。

59.宅基地使用權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60.論述合同履行的概念及原則。

五、論述題(0題)61.論善意取得制度。

六、判斷題(0題)62.宣告失蹤的被宣告人下落不明的法定期限為1年。()

A.正確B.錯誤

參考答案

1.C

2.C

3.C《婚姻法》規(guī)定的婚姻可撤銷的原因只有一種,即受脅迫而締結的婚姻。很明顯,選項C是正確答案。選項A中的重婚和選項D中未到法定婚齡而結婚,都是宣告無效婚姻的法定情形,因此被排除;選項B不屬于法律所規(guī)定的法定情形,因而也被排除。

4.C本題屬于基本概念辨析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所有權取得的特別方式。所有權取得的特別方式主要有善意取得、拾得遺失物、發(fā)現(xiàn)埋藏物或隱藏物以及添附。本題涉及的是所有權取得特別方式中的添附。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chǎn)合并在一起形成不能分離的財產(chǎn)的一種法律事實。添附作為所有權取得的一種方式,我國現(xiàn)行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就民法學理而言,添附具體包括附合、混合和加工三種。其中,混合是兩個以上不同所有人的動產(chǎn)互相混雜合并,不能識別的狀態(tài)。通常情況下,混合物一般應由原物價值較大的一方取得所有權,原物價值較小的一方可以取得與原物價值相當?shù)难a償。若原物價值相差不多,也可由各方共有。因此可見,混合為取得所有權的方式,故選項C是正確的,排除其他選項。

5.D

6.D本題屬于基本概念的理解辨析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擔保物權的類型。關于該知識點的內容同上題,不再重復。本題中乙占有甲的手表,非基于修理汽車的合同而產(chǎn)生,顯然不是留置權,排除選項A;甲的手表留在乙處,轉移了對手表的占有,不符合抵押權的特征,因此,排除選項B;乙占有手表是基于甲以手表作為其支付修理費的擔保而非基于債權,故選項C也被排除;故只有選項D為正確答案。

【評注】應對擔保物權的概念及其類型有較全面的掌握,以對不同的擔保物權予以準確的辨析和判斷。

7.C選項A、B、D三項所稱財產(chǎn),抵押人均有法律上的處分權,故可依抵押人意思抵押,而承包的荒山、荒灘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權,依我國《擔保法》規(guī)定,“經(jīng)發(fā)包人同意”才能抵押。故選項C符合題目要求。

8.B根據(jù)《擔保法》第87條,債權人與債務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債權人留置財產(chǎn)后,債務人應當在不少于2個月的期限內履行債務。故選B項。

9.C

10.D《民法通則》第137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因此D是正確的。

11.D《合同法》第75條規(guī)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fā)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12.D本題屬于法條理解應用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為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我國《合同法》第65條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币来艘?guī)定,本題中塑鋼窗買賣合同是甲乙簽訂的,由丙代辦履行,在丙不履行債務時,甲有權依法要求乙承擔逾期交貨的違約責任,故選項D為正確,排除其他選項。

【評注】全面理解為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方面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特別應注意其中“第三人”的范圍問題。由于我國《合同法》采納了無過錯責任原則,“第三人”不局限于履行輔助人,還包括其他的第三人。

13.C本題屬于基本知識理解記憶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狹義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狹義無權代理是指行為人不僅沒有代理權,也沒有使第三人足以信其有代理權的表征,而以本人的名義所為的代理。依據(jù)《民法通則》第66條的規(guī)定,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的行為,只有經(jīng)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jīng)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由此可排除選項A、B、D,只有選項C是正確的。

【評注】應在準確理解和記憶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的同時,注意對追認權、拒絕權、催告權和撤銷權等概念的理解。

14.C本題屬于法條理解記憶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婚姻撤銷的請求權人?!痘橐龇ń忉?一)》第10條第2款規(guī)定:“因受脅迫而請求撤銷婚姻的,只能是受脅迫一方的婚姻關系當事人本人?!笨梢?,在可撤銷婚姻中,享有撤銷權的人只能是受脅迫的一方,當事人之外的其他人均無此權利。所以,本題選項C是正確的,排除其他選項。

考生熟記關于婚姻撤銷的請求權人的法律規(guī)定,特別應注意婚姻撤銷的請求權人與宣告婚姻無效請求權人的不同之處,切忌混淆。

15.C《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jīng)]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據(jù)此,C項說法正確。

16.C依照民法理論,債權移轉時,抵押權、保證債權、利息債權等從屬的權利也隨之轉移,所以本題中選項C是正確的,排除其他選項。

17.B《民法通則》第16條第4款規(guī)定,沒有近親屬或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jiān)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jiān)護。A項錯誤?!睹裢ㄒ庖姟返?4條第2款規(guī)定,監(jiān)護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順序中的數(shù)人。B項正確?!睹裢ㄒ庖姟返?6條規(guī)定,對于擔任監(jiān)護人有爭議的,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16條第3款或者第17務第2款的規(guī)定,由有關組織予以指定。未經(jīng)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C項錯誤。《民通意見》第13條規(guī)定,為患有精神病的未成年人設定監(jiān)護人,適用《民法通則》笫16務(關于未成年人監(jiān)護)的規(guī)定。D項錯誤。

18.C本題考查合伙人的權利,根據(jù)民法理論和法律的規(guī)定,合伙人轉讓合伙份額時,其他合伙人有優(yōu)先購買權;合伙財產(chǎn)的抵押和出售需經(jīng)全體合伙人的一致同意。

19.AA。本題考查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問題。雖然根據(jù)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是,王某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按照法律規(guī)定應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20.A

21.(1)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有四個:①食品公司經(jīng)理與個體戶王某的委托合同關系,委托的內容是代為轉送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和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②王某與食品公司之間的無權代理關系,王某超越委托轉送材料的授權范圍,未經(jīng)食品公司同意,擅自代食品公司與糧油加工廠簽訂買賣合同,屬超越代理權的無權代理:③A市食品公司與B市糧油加工廠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王某是無權代理人,大豆買賣合同當事人是食品公司和糧油加工廠;④王某與食品公司發(fā)生侵權行為之債關系,王某未經(jīng)許可擅自以食品公司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給食品公司造成了損害。(2)應當承擔責任,因為王某的行為構成了表見代理。(3)本案應作以下處理:①王某與糧油加工廠簽訂的買賣合同有效;②合同屆期沒有履行,食品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合同約定有違約金的,違約責任和定金罰則的適用,糧油加工廠有權進行選擇;③食品公司在承擔違約責任后可以要求王某承擔侵權責任。

22.(1)本案涉及的法律問題有以下四個方面:①李梅對李天志、朱蘭的財產(chǎn)繼承問題;②李天志、朱蘭兩人與信用社等債權人的債務清償問題;③監(jiān)護人的設定問題;④李梅的行為能力問題。(2)依民法規(guī)定,本案應作如下處理:①李天志、朱蘭遺留的遺產(chǎn)共有2000元存款、房屋和家庭生活用品,應由作為二人唯一繼承人的李梅繼承。李梅為未成年人,又無其他生活來源,故應為其保留必要的財產(chǎn)份額,以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②在為李梅保留必要的遺產(chǎn)份額以后,剩余遺產(chǎn)應用于清償信用社、張海、鄰村人劉江等人的債務。由于這些債權均沒有擔保,故應平等受償,且債務清償以剩余遺產(chǎn)為限,未清償部分李梅不再承擔清償責任;③關于李梅的監(jiān)護問題,如果李天容愿意承擔監(jiān)護職責,經(jīng)村委會同意.其可為李梅的監(jiān)護人。如果不能征得李天容的同意,則應由村委會作為李梅的監(jiān)護人;④該協(xié)議對李梅沒有約束力。因為她年齡只有11周歲,是限制行為能力人。

23.(1)《侵權責任法》第79條規(guī)定:違反管理規(guī)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甲的寵物犬被軋死的損失應由甲、乙雙方共同承擔,甲、乙對損害的發(fā)生均有過錯,屬于“混合過錯”,依法應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2)首先,丁可以向個體出租車司機丙提出違約之訴,丁和丙存在運輸合同關系,依據(jù)合同,丙應將丁安全送達目的地。其次,丁也可以向甲、乙提出侵權損害賠償之訴。丙的行為屬緊急避險,因此造成的損失,應由引起險情發(fā)生的人承擔賠償責任。

24.丙公司作為甲公司的第一筆貸款的保證人應負償還6萬元欠款的義務,且償還之后有向甲公司追償?shù)臋嗬?;對于甲公司第二次?萬元貸款,丙公司沒有清償義務,因為保證人對于保證合同成立后未經(jīng)其同意又增加的債務,不承擔保證責任。

25.(1)耕牛的所有權沒有移轉。理由: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財產(chǎn)所有權從交付時起移轉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本案中張某與李某對耕牛所有權的移轉時間并未約定所以耕牛的所有權應自交付時起轉移。而本案中張某并未將牛交付李某所以耕牛的所有權仍歸張某。(2)應由張某自己承擔。理由:我國《合同法》明確規(guī)定買賣合同標的物的風險自交付時起移轉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除外。本案中張某與李某對風險移轉時間并未約定所以風險應自交付時起轉移。而本案中張某并未將牛交付李某所以耕牛被雷電擊死的風險應由張某自己承擔。(3)應由張某將500元返還李某。(1)耕牛的所有權沒有移轉。理由: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財產(chǎn)所有權從交付時起移轉,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本案中,張某與李某對耕牛所有權的移轉時間并未約定,所以耕牛的所有權應自交付時起轉移。而本案中張某并未將牛交付李某,所以,耕牛的所有權仍歸張某。(2)應由張某自己承擔。理由:我國《合同法》明確規(guī)定,買賣合同標的物的風險自交付時起移轉,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除外。本案中,張某與李某對風險移轉時間并未約定,所以風險應自交付時起轉移。而本案中張某并未將牛交付李某,所以,耕牛被雷電擊死的風險應由張某自己承擔。(3)應由張某將500元返還李某。解析:本題要求運用兩個規(guī)則:(1)所有權轉移的時間的規(guī)則。依據(jù)是《民法通則》第72條的規(guī)定。(2)買賣合同標的物意外滅失風險的負擔的規(guī)則。依《合同法》規(guī)定,一般從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26.丙的損失應由乙承擔。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的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乙在接受甲的交付后雖然對三頭牛還沒有取得所有權但卻是牛的飼養(yǎng)人和管理人所以乙應對丙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丙的損失應由乙承擔。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的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乙在接受甲的交付后,雖然對三頭牛還沒有取得所有權,但卻是牛的飼養(yǎng)人和管理人,所以,乙應對丙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27.(1)該案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睹穹ㄍ▌t》第136條規(guī)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2)訴訟時效期間未屆滿。理由:2005年4月20日,閆某向交警大隊提出調解請求時,訴訟時效中斷。調解失敗,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2006年4月15日仍在訴訟時效期間內。

【解析】本題屬于案例分析題,考核的知識點是訴訟時效的確定與計算。

【評注】(1)應熟記關于訴訟時效的法律條文的規(guī)定。

(2)在熟記法條的基礎上,應學會在實例中加以運用,特別是應準確理解和區(qū)分訴訟時效中止與訴訟時效中斷的不同。

28.(1)劉某的死亡時間為1988年8月被宣告死亡的人判決宣告之日為其死亡日期又因并未提出死亡宣告撤銷申請所以死亡宣告依然有效。(2)有效被宣告死亡人和自然死亡的時間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3)有效。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1)劉某的死亡時間為1988年8月,被宣告死亡的人,判決宣告之日為其死亡日期,又因并未提出死亡宣告撤銷申請,所以死亡宣告依然有效。(2)有效,被宣告死亡人和自然死亡的時間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3)有效。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29.五興石碴廠與吳記石碴廠債務糾紛一案因張某等5人是合伙關系所欠吳某2500元債務是合伙人的共同債務。按照《民法通則》第35條的規(guī)定這5人對債務都有償還責任都是債務人而且負連帶責任。理由如下:從事實來看五興石碴廠欠債在先張、高兩人退伙在后。兩人退伙時2500元債務已經(jīng)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guī)定:“合伙經(jīng)營期間發(fā)生虧損合伙人退出合伙時未按約定分擔或者未合理分擔合伙債務的退伙人對原合伙的債務應當承擔清償責任;退伙人已分擔合伙債務的對其參加合伙期間的全部債務仍負連帶責任”這一規(guī)定為解決本案提供了法律依據(jù)。五興石碴廠與吳記石碴廠債務糾紛一案,因張某等5人是合伙關系,所欠吳某2500元債務是合伙人的共同債務。按照《民法通則》第35條的規(guī)定,這5人對債務都有償還責任,都是債務人,而且負連帶責任。理由如下:從事實來看,五興石碴廠欠債在先,張、高兩人退伙在后。兩人退伙時,2500元債務已經(jīng)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guī)定:“合伙經(jīng)營期間發(fā)生虧損,合伙人退出合伙時未按約定分擔或者未合理分擔合伙債務的,退伙人對原合伙的債務,應當承擔清償責任;退伙人已分擔合伙債務的,對其參加合伙期間的全部債務仍負連帶責任”這一規(guī)定,為解決本案提供了法律依據(jù)。解析:本題考查合伙債務的承擔和退伙人的責任問題?!睹穹ㄍ▌t》第35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30.(1)如胡某沒有書面聲明不愿意恢復與田某的夫妻關系,田某與胡某間的夫妻關系自動恢復。根據(jù)《民法典》第51條的規(guī)定,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死亡宣告被撤銷的,婚姻關系自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記機關書面聲明不愿意恢復的除外。(2)本案中,田燕的送養(yǎng)是合法有效的,田某不得要求撤銷收養(yǎng)?!睹穹ǖ洹返?2條規(guī)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養(yǎng)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銷后,不得以未經(jīng)本人同意為由主張收養(yǎng)行為無效。因為在此期間其配偶是子女現(xiàn)實的唯一的法定監(jiān)護人,送養(yǎng)只能由其配偶決定。

31.肖飛的行為實質上屬于表見代理。工藝品公司所做的付款行為屬于對肖飛代理行為的追認。肖飛的行為實質上屬于表見代理。工藝品公司所做的付款行為屬于對肖飛代理行為的追認。

32.(1)于某的行為構成侵權。因為,雖然于某在自己的櫥窗內使用賀加其的照片經(jīng)過了賀某夫婦的同意,但其將照片贈給洪某在掛歷上使用卻沒有征得權利人的同意,而且其贈與行為并無合法理由。所以,于某的行為構成侵權。(2)法院應當判決:①于某向原告賠禮道歉;②洪某和印刷廠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并進行一定的經(jīng)濟賠償;③收繳洪某和印刷廠的非法所得。

33.(1)本案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包括:張山與劉卓之間的無因管理關系;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賠償關系。(2)對于受害人的損害,應當由劉卓、張山承擔侵權責任,其抗辯事由不成立。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動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只要具備飼養(yǎng)的動物傷人事實存在、損害事實存在、動物加害與損害之間有因果關系等三項條件,動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就應當承擔責任。劉卓、張山作為動物的所有人和管理人,應當對損害承擔責任。張山、劉卓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受害人的過錯或者第三人的過錯造成的,方可免責。

34.【答案要點】(1)侵權人是甲。理由:甲基于過錯,實施了侵害丙的行為,構成侵權行為。

(2)應由甲的法定監(jiān)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理由:甲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造成的損害,應由其法定監(jiān)護人承擔民事責任。

【解析】本題屬于案例分析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監(jiān)護人的責任。

【評注】對于監(jiān)護人的民事責任的法律規(guī)定應有全面準確的把握,特別應注意監(jiān)護人承擔責任的歸責原則是無過錯責任;如果監(jiān)護人盡到了監(jiān)護責任,可以減輕其責任;如果被監(jiān)護人自己有財產(chǎn)的,則從其本人財產(chǎn)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jiān)護人賠償。

35.丙可以主張由甲支付剩余1萬元維修費。因為甲、乙是合伙人維修費屬于合伙債務按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合伙債務屬連帶責任債權人得就全部債權要求合伙人之一進行清償。合伙人之一就全部債務清償之后得就超出其份額的部分向其他合伙人追償?shù)坏镁芙^向債權人履行全部清償義務。因此丙向甲要求全部費用的支付時甲不得拒絕應當全部支付維修費事后再向乙追償。丙可以主張由甲支付剩余1萬元維修費。因為甲、乙是合伙人,維修費屬于合伙債務,按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合伙債務屬連帶責任,債權人得就全部債權要求合伙人之一進行清償。合伙人之一就全部債務清償之后得就超出其份額的部分向其他合伙人追償,但不得拒絕向債權人履行全部清償義務。因此丙向甲要求全部費用的支付時甲不得拒絕,應當全部支付維修費,事后再向乙追償。解析:本題考查合伙人的責任問題。根據(jù)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就合伙的債務,合伙人對外承擔連帶責任,只有在合伙人內部,合伙人才承擔按份責任。

36.(1)根據(jù)民法原理合伙是兩個以上的人按照協(xié)議共同出資、共同經(jīng)營、共負盈虧的組織。此案中甲、乙、丙、丁四人自愿組成一個合伙采石組共同勞動按勞取酬盡管沒有簽訂書面協(xié)議但是已經(jīng)形成事實上的合伙關系。(2)入伙是在合伙存續(xù)期間非合伙人申請加入合伙并取得合伙人身份的行為。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入伙須經(jīng)全體合伙人同意。此案中戊的入伙已經(jīng)得到甲、乙、丙、丁全體同意而且事實上已經(jīng)參與合伙事務和贏利分配所以戊與甲、乙、丙、丁之間已經(jīng)形成了合伙關系戊已取得了合伙人的地位。(3)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合伙的經(jīng)營活動由全體合伙人承擔連帶責任。此案中5人在某工地進行爆破采石的行為屬于合伙的行為其中戊裝炸藥的行為是為合伙之利益、執(zhí)行合伙事務之行為由此造成的后果應由全體合伙人承擔。(4)戊因被炸傷雙眼而支出的l萬元醫(yī)藥費應當由全體合伙人甲、乙、丙、丁、戊共同承擔其中戊對于事故的發(fā)生負有主要責任可以酌情多負擔一定的比例。(5)戊由于醫(yī)治無效左眼失明甲、乙、丙、丁應當對其負擔一定數(shù)額的生活補助費用。(1)根據(jù)民法原理,合伙是兩個以上的人按照協(xié)議,共同出資、共同經(jīng)營、共負盈虧的組織。此案中,甲、乙、丙、丁四人自愿組成一個合伙采石組,共同勞動,按勞取酬,盡管沒有簽訂書面協(xié)議,但是已經(jīng)形成事實上的合伙關系。(2)入伙是在合伙存續(xù)期間,非合伙人申請加入合伙并取得合伙人身份的行為。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入伙須經(jīng)全體合伙人同意。此案中,戊的入伙已經(jīng)得到甲、乙、丙、丁全體同意,而且事實上已經(jīng)參與合伙事務和贏利分配,所以戊與甲、乙、丙、丁之間已經(jīng)形成了合伙關系,戊已取得了合伙人的地位。(3)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合伙的經(jīng)營活動由全體合伙人承擔連帶責任。此案中,5人在某工地進行爆破采石的行為屬于合伙的行為,其中戊裝炸藥的行為是為合伙之利益、執(zhí)行合伙事務之行為,由此造成的后果應由全體合伙人承擔。(4)戊因被炸傷雙眼而支出的l萬元醫(yī)藥費應當由全體合伙人甲、乙、丙、丁、戊共同承擔,其中戊對于事故的發(fā)生負有主要責任,可以酌情多負擔一定的比例。(5)戊由于醫(yī)治無效,左眼失明,甲、乙、丙、丁應當對其負擔一定數(shù)額的生活補助費用。

37.(1)某甲和某乙之間的抵押關系有效,根據(jù)《擔保法》第43條規(guī)定,當事人以其他財產(chǎn)抵押的,可以自愿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某甲的價值10萬元的音響不屬于必須進行抵押登記的財產(chǎn),故雙方簽訂抵押合同時,該抵押關系有效。(2)某甲和某丙之間的質押關系有效,根據(jù)《物權法》第210條規(guī)定,設立質權,當事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質權合同。第212條規(guī)定,質權自出質人交付質押財產(chǎn)時設立。某甲和某丙之問有質押字據(jù)并已將音響設備交付某丙占有。所以質押關系有效。(3)某丙和某丁之間存在承攬合同關系和留置法律關系。

38.(1)甲死亡后其著作權中的人身權部分仍由其自身保留;其著作權中的財產(chǎn)權部分由其繼承人繼承;甲手稿的所有權通過贈與轉移給乙丙通過繼承獲得手稿的所有權。(2)丁只是獲得了手稿的使用權如果要獲得作品的使用權必須得到甲的繼承人的授權;丁以“內部資料”形式刊印手稿屬于發(fā)表行為。丁的行為不合法。(3)丙將手稿出借于丁不侵犯甲的著作權。因為這是丙行使對手稿的所有權的行為。(4)丙無權決定該作品的發(fā)表。因為其只繼承了手稿的所有權而不享有對手稿著作權中的人身權而發(fā)表權屬于人身權的范疇。(1)甲死亡后,其著作權中的人身權部分仍由其自身保留;其著作權中的財產(chǎn)權部分由其繼承人繼承;甲手稿的所有權通過贈與轉移給乙,丙通過繼承獲得手稿的所有權。(2)丁只是獲得了手稿的使用權,如果要獲得作品的使用權必須得到甲的繼承人的授權;丁以“內部資料”形式刊印手稿,屬于發(fā)表行為。丁的行為不合法。(3)丙將手稿出借于丁,不侵犯甲的著作權。因為這是丙行使對手稿的所有權的行為。(4)丙無權決定該作品的發(fā)表。因為其只繼承了手稿的所有權而不享有對手稿著作權中的人身權,而發(fā)表權屬于人身權的范疇。解析:(1)本題考查著作權的繼承問題。根據(jù)《著作權法》第19條第1款的規(guī)定,著作權屬于公民。公民死亡后,著作權中的財產(chǎn)權由繼承人享有,但人身權并不發(fā)生繼承。手稿是物,對手稿的所有權按照《繼承法》的規(guī)定轉移。

(2)本題要注意區(qū)分手稿的使用權和手稿著作權中的使用權。發(fā)表權,是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屬于著作權中的人身權。

(3)本題要注意區(qū)分對手稿的所有權的行使和對手稿的著作權的行使。

(4)發(fā)表權是著作權中的人身權,不發(fā)生繼承。只有在作者未明確表示不發(fā)表作品的情況下,其發(fā)表權才可由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在法定期間內行使。

39.答案要點:(1)于某的行為構成侵權。因為,雖然于某在自己的櫥窗內使用賀加其的照片經(jīng)過了賀某夫婦的同意,但其將照片贈給洪某供在掛歷上使用卻沒有征得權利人的同意,而且其蹭與行為并無合法理由。所以,于某的行為構成侵權。

(2)法院應當判決:于某向原告賠禮道歉;洪某和印刷廠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并進行一定的經(jīng)濟賠償;收繳洪某和印刷廠的非法所得。

[解題指導](1)本小題考查侵犯肖像權的構成要件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對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進行了界定。

(2)本小題考查侵犯肖像權的救濟問題?!睹穹ㄍ▌t》第120條對侵害公民肖像權的救濟作廠規(guī)定。

40.(1)乙倉庫扣留全部10臺電腦的行為是不當?shù)摹@碛桑骸稉7ā返?5條規(guī)定,留置的財產(chǎn)為可分物的,留置物的價值應當相當于債務的金額。本案中甲公司欠乙倉庫僅1萬元,乙倉庫留置1臺電腦足矣,故乙倉庫留置另外9臺電腦的行為顯系不當??梢哉f,倉庫只有權留置1臺電腦,另外9臺電腦則無權留置。(2)乙倉庫對甲公司的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理由:因為倉庫只有權留置1臺電腦,另外9臺電腦則無權留置,對于無權占有的財產(chǎn)發(fā)生意外毀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相應比例的間接損失也應承擔。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可分物的留置和留置物滅失、毀損的風險。依照法律規(guī)定,留置的財產(chǎn)為可分物的,留置物的價值應當相當于債務的金額。而本案中甲公司欠乙倉庫僅1萬元,乙倉庫卻留置了甲公司的全部10臺電腦,這種行為是不當?shù)?,換句話說,乙倉庫對甲公司另外9臺電腦的占有是無權的,自然要對無權占有的財產(chǎn)所發(fā)生的意外毀損承擔相應的責任。

41.法律設立無因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解決尊重他人、不干預他人事務與社會成員間應互助合作、危難相助兩種價值理念的沖突。法律一方面鼓勵社會成員間互助合作,危難相助,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對他人事務的過分干預。無因管理系對他人事務的干預,有其存在的必要,但也有法律對其加以規(guī)范的必要,否則,就會導致濫加干涉他人事務的后果。為此,無因管理應符合下列構成要件:①管理他人事務事務,是指能夠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并能成為債的客體的一切事項。在無因管理中,該事務應是他人的事務。如系自己的事務,不成立無因管理。管理,是指對事務的照管、料理等行為??梢允鞘聦嵭袨椋鐡尵嚷渌畠和?;也可以是法律行為,如雇傭他人為鄰人修繕房屋。管理的目的是否達到,不影響無因管理的成立。②管理人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管理意思,是指管理人有為他人謀利益的意思,即有使管理事務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利益歸屬于本人的意思。管理意思的存在,是認定因管理而“干預”他人事務的行為為合法的關鍵。管理人誤將自己的事務認為是他人的事務而管理的,或為自己的利益而管理他人事務的,都不構成無因管理。③管理人無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無因管理中的“無因”,即是指沒有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管理人因合同義務或法定義務而管理他人事務,不構成無因管理。如履行委托、保管等合同義務,履行監(jiān)護義務等,雖系對他人事務的管理,但均不構成無因管理。

42.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的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chǎn)的法律制度。其法律特征如下:

(1)遺囑是被繼承人的一種單方行為,由于遺囑直接表示了被繼承人的最終意愿,遺囑繼承在適用上優(yōu)先于法定繼承;

(2)遺囑繼承的開始須以被繼承人生前立有有效遺囑和立遺囑人死亡兩個法律事實為基礎;

(3)遺囑繼承的繼承人的繼承順序、繼承的遺產(chǎn)份額都由遺囑人在遺囑中指定。遺囑繼承的繼承人雖然與法定繼承的范圍相同,但不受法定繼承順序的限制。

43.【答案要點】(1)按份之債是指債的一方主體為多數(shù)人,且各自按照一定的份額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債。按份之債,包括按份債權和按份債務。連帶之債,是指債的一方主體為多數(shù)人,且該多數(shù)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具有連帶關系的債。連帶之債包括連帶債權和連帶債務。

(2)區(qū)分按份之債和連帶之債的法律意義:

按份之債的多數(shù)債權人的債權或多數(shù)債務人的債務各自是獨立的,相互間沒有連帶關系,任何一個債權人接受了其應受份額義務的履行或者任一債務人履行了自己應擔份額的義務后,與其他債權人或者債務人均不發(fā)生任何權利義務關系。

連帶之債的多數(shù)債權人的債權或多數(shù)債務人的債務是連帶的,連帶債權人中的任何一人接受了全部義務履行,或者連帶債務人中的任何一人清償了全部債務后,其他債權人的債權、債務也歸于消滅,并且連帶債權人或連帶債務人內部又會產(chǎn)生新的按份之債。

【解析】本題的考點是辨析債的類型中按份之債和連帶之債的區(qū)別。回答本題的技巧在于:一是要正確表述按份之債和連帶之債的含義,二是要對“按份”和“連帶”作出比較詳細的說明,三是要指出連帶之債可能在連帶一方內部發(fā)生按份之債這個特點。

44.民事法律行為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成立,進而生效。成立和生效有不同的結果,成立是指法律行為本身的發(fā)生、存在,生效則是指法律行為發(fā)生法律效力。從邏輯關系上講,民事法律關系成立之后,具備了生效條件時,發(fā)生法律效力,因而成立是生效的前提。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是指決定法律行為本身發(fā)生或者不發(fā)生的必要條件。具備這些要件時,就有了一個法律行為,不具備這些條件時,不發(fā)生法律行為。在學理上,也有人稱“成立要件”為“構成要件”。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按照是一切民事法律行為都必需的,還是某些民事法律行為特殊要求的,分為一般成立要件和特殊成立要件。1、一般成立要件指一切民事法律行為都必需的必要條件。該要件只有一個,即意思表示。2、特殊成立要件指某些民事法律行為特別要求的必要條件。這些要件,相對于不同的民事法律行為而有所不同。例如實踐行為,標的物的授受是特殊成立要件。實踐行為又叫“要物行為”,它的成立以意思表示和標的物的交付為成立要件。其中,意思表示為一般成立要件,標的物的“授”與“受”共同構成特殊成立要件。

45.(1)要約被拒絕;(2)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3)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4)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1)要約被拒絕;(2)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3)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4)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46.(1)概念: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失蹤達到法定期間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推定并宣告其死亡結束其以生前住所地為中心之一切民事法律關系的一種法律制度。(2)宣告死亡的要件:第一受宣告人處于持續(xù)下落不明狀態(tài)即處于失蹤狀態(tài)。第二失蹤達到法定期限。普通情形法定期限為4年從失蹤人音訊消失的次日起算;戰(zhàn)爭期間下落不明的則從戰(zhàn)爭結束之日起計算。特殊情況為2年即因為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fā)生之日起計算經(jīng)有關機關證明難以生還的從事故發(fā)生當日起算。第三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死亡宣告的申請利害關系人有順序限制前順序人不申請死亡宣告的后順序人不得申請。前順序人申請失蹤宣告而后順序人申請死亡宣告的法院應當宣告失蹤。申請宣告死亡的利害關系人的順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第四由法院宣告。法院在作出死亡宣告之前應當進行公告公告的期間普通情形為1年;特殊情況為3個月。(3)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被宣告死亡的人判決中未確定死亡日期的判決宣告之日為其死亡的日期宣告死亡發(fā)生與自然死亡同樣的法律后果:對被宣告死亡人的債權債務進行清理繼承開始;被宣告死亡人與其配偶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其子女可以被他人依法收養(yǎng)。(1)概念: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失蹤達到法定期間,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推定并宣告其死亡,結束其以生前住所地為中心之一切民事法律關系的一種法律制度。(2)宣告死亡的要件:第一,受宣告人處于持續(xù)下落不明狀態(tài),即處于失蹤狀態(tài)。第二,失蹤達到法定期限。普通情形法定期限為4年,從失蹤人音訊消失的次日起算;戰(zhàn)爭期間下落不明的,則從戰(zhàn)爭結束之日起計算。特殊情況為2年,即因為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fā)生之日起計算,經(jīng)有關機關證明難以生還的,從事故發(fā)生當日起算。第三,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死亡宣告的申請利害關系人有順序限制,前順序人不申請死亡宣告的,后順序人不得申請。前順序人申請失蹤宣告而后順序人申請死亡宣告的,法院應當宣告失蹤。申請宣告死亡的利害關系人的順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第四,由法院宣告。法院在作出死亡宣告之前應當進行公告,公告的期間普通情形為1年;特殊情況為3個月。(3)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被宣告死亡的人,判決中未確定死亡日期的,判決宣告之日為其死亡的日期,宣告死亡發(fā)生與自然死亡同樣的法律后果:對被宣告死亡人的債權債務進行清理,繼承開始;被宣告死亡人與其配偶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其子女可以被他人依法收養(yǎng)。

47.我國《物權法》規(guī)定了三種物權的類型,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1)所有權。是指所有人對屬于自己的特定物依法全面支配和排他的權利。所有權是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權。為充分發(fā)揮物的效用,從所有權中可以分離、派生出其他各種物權。

(2)用益物權。是指對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我國《物權法》規(guī)定的用益物權包括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地役權。

(3)擔保物權。是指為確保債權的實現(xiàn),在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的物上設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其交換價值為內容的物權。我國《物權法》規(guī)定的擔保物權主要有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

48.(1)因防止損害而發(fā)生的相鄰關系。包括:相鄰環(huán)保關系、相鄰防險關系。(2)因用水、排水而發(fā)生的相鄰關系。包括:相鄰用水關系、相鄰排水關系。(3)因使用鄰地而發(fā)生的相鄰關系。包括:相鄰通行關系、相鄰管線設置關系、因建筑施工臨時占用鄰人土地而發(fā)生的相鄰關系。(4)建筑物相鄰關系。包括:因建筑物通風、采光而發(fā)生的相鄰關系,相鄰建筑物之通行關系,因相鄰建筑共用墻、樓梯、空地而發(fā)生的相鄰關系,建筑物區(qū)分所有人之間的相鄰關系。(5)相鄰地界關系。包括:因界標設置而發(fā)生的相鄰關系、工界建筑而發(fā)生的相鄰關系、因越界竹木而發(fā)生的相鄰關系。

49.表見代理是指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的無權代理人因某種表面現(xiàn)象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而與其為法律行為的代理。其構成要件包括:(1)存在無權代理行為;(2)第三人在客觀上有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3)第三人在主觀上是善意且無過錯的。表見代理是指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的無權代理人,因某種表面現(xiàn)象,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而與其為法律行為的代理。其構成要件包括:(1)存在無權代理行為;(2)第三人在客觀上有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3)第三人在主觀上是善意且無過錯的。

50.(1)須對方當事人有損失存在。(2)須行為人有過錯。(3)須行為人有締約過失行為。(4)須締約過失行為與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解析: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反先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時所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締約過失責任制度的確立,使保護當事人權利的起點提前到了締約階段,也就是說,締約過失責任發(fā)生在合同訂立過程中而不是合同成立之后,這是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的基本區(qū)別所在。

51.(1)不能。理由:《民法通則》第63條第3款規(guī)定,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本題中合同約定由某甲在晚會上出演小品節(jié)目,其演出行為具有很強的人身屬性,又由于某甲是著名演員,有相對的知名度和人氣,具有特定性。該演出行為必須由其本人親自實施,是屬于依法不得代理的行為,因此,某甲無權委托他人代其演出。(2)不屬于無權代理。理由:無權代理,是指沒有代理權而以他人的名義進行代理活動的民事行為,它包括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后的代理行為。無權代理經(jīng)被代理人追認可以產(chǎn)生代理效果。但是不得代理的法律行為是不能由他人代理的,即使有合法的委托也不例外。這些行為主要是具有人身屬性的行為、違法行為或法律規(guī)定及合同約定的不得代理的行為。因此,其徒弟某乙的行為不屬于無權代理。解析:本題中,首先要注意代理行為區(qū)別于事務性的委托承辦行為。代理行為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即代理人的行為能夠使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產(chǎn)生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本題中某甲委托他的徒弟乙代為演出,其徒弟乙的代替演出行為不能與第三人之間產(chǎn)生法律關系,所以徒弟乙的代為演出行為不是代理行為,某甲的行為也不是委托代理的行為。其次要注意依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和合同的約定,具有人身屬性的行為不得代理,必須由義務人自己親自實施。

52.(1)A、B、C三人系合伙法律關系。理由是:三人共同出資、共同勞動、共同管理按出資比例分紅和承擔風險完全符合我國《民法通則》所規(guī)定的合伙法律關系的基本要求。(2)飛云公司遭受的損失應當由A、B、C三人共同負責賠償。根據(jù)是:飛云公司與A、B、C三人組成的合伙發(fā)生運輸合同關系因此A、B、C三人在共同運輸過程中發(fā)生車禍致使飛云公司貨物受損只能由A、B、C三人對飛云公司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1)A、B、C三人系合伙法律關系。理由是:三人共同出資、共同勞動、共同管理,按出資比例分紅和承擔風險,完全符合我國《民法通則》所規(guī)定的合伙法律關系的基本要求。(2)飛云公司遭受的損失應當由A、B、C三人共同負責賠償。根據(jù)是:飛云公司與A、B、C三人組成的合伙發(fā)生運輸合同關系,因此A、B、C三人在共同運輸過程中發(fā)生車禍致使飛云公司貨物受損,只能由A、B、C三人對飛云公司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53.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是指決定法律行為本身發(fā)生或者不發(fā)生的必要條件。

按照是一切民事法律行為都必需的,還是某些民事法律行為特別要求的,分為一般成立要件和特殊成立要件。

一般成立要件,是指一切民事法律行為都必需的必要條件。該要件只有一個,即意思表示。特殊成立要件,是指某些民事法律行為特別要求的必要條件。這些要件,相對于不同的民事法律行為而有所不同:

(1)對于有因行為來說,標的的給付原因是特殊成立要件。也就是說,除要有給付標的的意思表示這個一般成立要件外,還必須有標的給付原因這個特別要件,有因行為才能成立。

(2)對于實踐行為來說,標的物的接受是特殊成立要件。實踐行為又叫“要物行為”,它的成立以意思表示和標的物的交付為成立要件。其中,意思表示為一般成立要件,標的物的“授”與“受”共同構成特殊成立要件。

54.周振華利用楊樹清家的飼草被火燒掉,大雪封山,又沒有別的辦法可想的困難境地,迫使楊樹清接受自己提出的苛刻條件,以兩頭價值1600元的奶牛折抵800元錢購買4000斤飼革。周振華和楊樹清之間進行的飼草買賣行為屬乘人之危的民事行為,根據(jù)《合同法》第54條的規(guī)定,一方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變更或撤銷。根據(jù)上述法律規(guī)定,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本案應作如下處理:

(1)周振華應將兩頭奶牛返還給楊樹清;

(2)楊樹清應向周振華支付800元人民幣。

55.合憲性解釋,指依憲法及階位較高的法律規(guī)范,解釋階位較低的法律規(guī)范的一種法律解釋方法。法律秩序是一個階層結構,猶如一座金字塔,最上層為憲法,其次為法律,再次為法規(guī)。法律規(guī)范的效力,依其階位而定,即法律和法規(guī)不得抵觸憲法,法規(guī)不得抵觸法律。因此產(chǎn)生了一項基本原則,即階位較低的法律規(guī)范,應依階位較高的法律規(guī)范解釋之,以貫徹上層法律規(guī)范的價值判斷,維護法秩序的統(tǒng)一性。此即合憲性解釋。

56.自物權就是所有權,是指所有人對自己的財產(chǎn)進行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他物權是指民事主體對他人的物進行直接支配的權利。自物權是他物權產(chǎn)生的基礎和根據(jù),他物權是財產(chǎn)所有人行使其所有權的必要方式,是財產(chǎn)所有權的權能和財產(chǎn)所有人分離的結果,他物權與自物權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他物權與自物權的主要區(qū)別是兩者的客體不同,一個是自己的物,一個是他人的物;自物權是完全物權,權利人可以行使法律所允許的各種權能,他物權則是限制物權,權利人行使權利除受法律限制外,還要受到來自財產(chǎn)所有人的某些限制。他物權在我國民法通則中被稱為與財產(chǎn)所有權有關的財產(chǎn)權,包括自然資源的使用收益權、承包經(jīng)營權、經(jīng)營權,以及采礦權等。

57.(1)黎某有權取得連衣裙。理由:根據(jù)民法原理物權有追及力即物權人的財產(chǎn)被他人非法占有時無論輾轉落入何人之手物權所有人皆可追回。同時民法又有動產(chǎn)的善意取得制度以限制物權的追及力保護交易安全。在本案中張小姐在向王小姐購買連衣裙時并不知道連衣裙的來歷也不可能知道其來歷這個行為沒有過錯她是善意的受讓人。但張小姐能否擁有連衣裙還要看她與王小姐的買賣連衣裙的行為是否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要件。本案中張小姐與王小姐買賣拾來連衣裙的行為只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前四個條件不符合“標的物須系依其所有人的意思而由無權處分人占有”這一條件。因為本案中讓與人王小姐占有連衣裙并不是連衣裙所有人黎某的意思所以不能適用動產(chǎn)的善意取得制度。換句話說雖然張小姐取得連衣裙是善意的但她卻不能根據(jù)動產(chǎn)的善意取得制度取得連衣裙所有權黎某對連衣裙得行使的所有權的追及力不因動產(chǎn)善意取得而阻卻可以直接要求張小姐返還。(2)本案應如下處理:①張小姐將連衣裙返還給黎某;②王小姐將因買賣行為而得的260元貨款返還給張小姐。理由:根據(jù)《民法通則》第79條的規(guī)定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原主。本案中王小姐拾到連衣裙后非但沒有歸還原主反將其出賣給張小姐?!睹穹ㄍ▌t》第55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必備要件之一是“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他們的買賣行為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因而無效。王小姐因買賣行為而得的260元貨款因買賣行為無效而構成不當?shù)美?。根?jù)《民法通則》第92條的規(guī)定王小姐應將此不當?shù)美颠€給受損失的張小姐。(1)黎某有權取得連衣裙。理由:根據(jù)民法原理,物權有追及力,即物權人的財產(chǎn)被他人非法占有時,無論輾轉落入何人之手,物權所有人皆可追回。同時,民法又有動產(chǎn)的善意取得制度以限制物權的追及力,保護交易安全。在本案中,張小姐在向王小姐購買連衣裙時,并不知道連衣裙的來歷,也不可能知道其來歷,這個行為沒有過錯,她是善意的受讓人。但張小姐能否擁有連衣裙還要看她與王小姐的買賣連衣裙的行為是否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要件。本案中,張小姐與王小姐買賣拾來連衣裙的行為,只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前四個條件,不符合“標的物須系依其所有人的意思而由無權處分人占有”這一條件。因為本案中讓與人王小姐占有連衣裙,并不是連衣裙所有人黎某的意思,所以不能適用動產(chǎn)的善意取得制度。換句話說,雖然張小姐取得連衣裙是善意的,但她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