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和安全_第1頁
生物多樣性和安全_第2頁
生物多樣性和安全_第3頁
生物多樣性和安全_第4頁
生物多樣性和安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多樣性和安全

--物種危機

引言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劍橋大學教授——西蒙·莫瑞斯曾說:“研究生物滅絕是個十分有趣的課題,它能夠使人們通過歷史看到全球變暖、人口膨脹給地球帶來的壞處和人類該做些什么。”我們就來看看全球變暖和人口膨脹給生物帶來多大影響.仍記得2004年熱浪再次席卷全球!人類再次面臨:電力供應緊張、水資源短缺、干旱洪澇災害等極端氣候事件頻增……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危害的同時,也給各種生物帶來了危機。2006年7月23日,在法國東南部的里昂,一只猴子端起瓶子喝水。造成溫室效應的罪麾禍首是二氧化碳,其次是煤煙。全球變暖已成為生物多樣性的最大威脅之一。在某種情況下,甚至比砍伐森林造成的影響還嚴重。研究顯示,如果下一個百年內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有增無減,那么將有11.6%物種面臨從地球消失的命運。這意味著將有數(shù)千種乃至數(shù)萬種生物絕跡關于南極遙遠的南極冰川已經(jīng)成為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崩潰的冰架和西南極洲冰原的退化將導致海平面顯著上升,進而危脅到人類賴以生存的陸地空間。南極洲拉森-B冰架大崩裂是自上一個冰川時代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南極冰架變化,其原因與全球變暖有密切關聯(lián),并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加速。

衛(wèi)星照片顯示,南極拉森-B冰架崩裂后,冰山和碎冰塊在海面上漂浮。瀕危的生物2006年1月12日,在肯尼亞東北部瓦吉爾地區(qū),因饑渴過度而倒斃的牲畜尸骨歷歷在目。近3年來,肯尼亞東北部地區(qū)正面臨歷史上最嚴重的干旱和饑荒。僅有35萬人口的瓦吉爾地區(qū)也是肯尼亞最貧窮的地區(qū)之一。這是一頭母北極熊和它的“孩子”在加拿大丘吉爾港附近活動。由于全球氣候變暖造成海面冰體溶化,北極熊將有餓死的危險。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近日在此間發(fā)表報告說,如果全球變暖的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100年全世界將有1/3的動植物棲息地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這將導致大量物種因不能適應新的生存環(huán)境而滅絕。今后100年里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將增加1倍。由此引起的氣溫升高、兩極冰冠消融、海平面升高等現(xiàn)象,將使許多動植物無法繼續(xù)在原來的棲息地生存,不得不為尋找合適的棲身之所進行遷徙。如果某物種遷徙的速度跟不上環(huán)境變化的速度,這個物種就有滅絕的危險。在部分地區(qū),一些植物的遷徙速度必須超過它們在地球上一個冰河期時遷徙速度的10倍才能生存。我國溫室氣體、氣溶膠等排放居高不下我們該怎么做?這項節(jié)能環(huán)?;顒佑墒澜缱匀槐Wo基金會發(fā)起,名為“地球時間”。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丹麥、以色列、菲律賓等數(shù)十個國家的371座城鎮(zhèn)參加周末的熄燈活動?;顒影l(fā)起人安迪·里德利說,包括美國舊金山、加拿大渥太華、泰國曼谷、愛爾蘭都柏林等26座世界重要城市屆時將關閉標志性建筑的照明。急劇惡化的環(huán)境已成為全球性的威脅,而最行之有效的環(huán)境保護方式,就是每個人自覺樹立起環(huán)境保護意識,以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其他人。一只燈泡形狀的熱氣球懸浮在悉尼上空,為本年度的“地球時間”活動預熱。人口如此膨脹上下班時間擁擠的北京地鐵站。我國歷年來人口增長情況。植被破壞耕地退化開墾耕地自然災害頻繁農(nóng)作物單產(chǎn)不高不穩(wěn)需要更多勞動力人口繼續(xù)增加開墾耕地開墾耕地人口增長人均耕地減少燃料需求增加人為干擾的因素的本質原因使人與野生動植物爭奪生活空間,人口的膨脹必然人類對生物資源的需求加劇,自1950年以來谷物、魚類和木材的人均需求量分別增加了40%100%和33%,然而,人類所能利用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不盡早完善當前的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人類對環(huán)境的破壞是必然的。中國目前是人口第一大國,在解放以后的人口增長率位于世界的前列,這必然造成巨大的資源需求,加上過去沒有意識到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危機,對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fā)和破壞造成了目前的危機。

在人類現(xiàn)代生活中,物種以100~1000倍的自然速率消失,這是從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恐龍絕跡以來,動植物最大量滅絕的時期。物種滅絕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密度增大導致了動植物生存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沿海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特別適于生物繁衍,但又非常脆弱,區(qū)內就居住世界人口的60%以上。例如,沿海濕地就繁殖了世界所有營業(yè)性捕撈2/3的各種魚類,而珊瑚礁是繼熱帶雨林之后具有世界生物多樣性次高密度。然而,人類的逐漸侵入及其污染使沿海地區(qū)的環(huán)境日益惡化:粗略估計世界鹽沼和紅樹沼的1/2巳消失或被徹底改變,而且世界2/3的珊瑚礁已退化,其中的10%“不能辨認”,隨沿海移民的繼續(xù),不出30年沿海居民可能要占到世界人口的75%,其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壓力很有可能繼續(xù)增加。尼日利亞捕魚節(jié):3萬漁民河中捕魚面對人口膨脹,我們要怎么做?從70年代起,我國果斷地把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30多年來,在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的遏制,人口增長率由過去高達25‰降到了2003年的6‰,生育率由過去高達一個婦女平均生育5.8個孩子下降到現(xiàn)在的更替水平(指一個婦女平均生育兩個子女以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