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附養(yǎng)榮湯-瘟疫論卷一-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參附養(yǎng)榮湯-瘟疫論卷一-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參附養(yǎng)榮湯-瘟疫論卷一-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參附養(yǎng)榮湯-瘟疫論卷一-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參附養(yǎng)榮湯-瘟疫論卷一-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46參附養(yǎng)榮湯_瘟疫論卷一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參附養(yǎng)榮湯_瘟疫論卷一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47組成:當(dāng)歸1錢,白芍1錢,生地3錢,人參1錢,附子7分(炮),干姜1錢(炒)。 功效:因他病先虧,或因新產(chǎn)后氣血兩虛,或稟賦嬌怯,疫邪留于心胸,令人痞滿,因下益虛,失其健運,邪氣留止,愈下而痞愈甚者。瘟疫下后虛痞不熱不渴,脈平而弱。 來源:《瘟疫論》卷一。 47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472. 相似度67%:龍骨湯 47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干姜(炮裂)1兩,甘草(微炙)1兩,人參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4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47加:龍骨、甘草 47減:白芍、生地 47功效:霍亂后虛冷腹痛,下利不止。 47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 47相似度67%:肉蓯蓉湯 47組成:肉蓯蓉1兩(泡淡),附子2錢,人參2錢,干姜炭2錢,當(dāng)歸2錢,白芍3錢(肉桂湯浸,炒)。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48加:肉蓯蓉、干姜炭 48減:生地、干姜 48功效:噤口痢,胃關(guān)不開,由于腎關(guān)不開者。 48來源:《溫病條辨》卷三。 484. 相似度67%:人參湯 48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甘草(炙)2兩,干姜(炮裂)1兩,大黃(銼碎,醋炒)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 4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48加:甘草、大黃 48減:白芍、生地 48功效:腹痛。 48來源:《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48相似度67%:附姜歸桂參甘湯 48組成:附子(炮,去皮臍)1錢5分,干姜(炮)1錢5分,當(dāng)歸1錢5分,肉桂1錢5分,人參2錢,甘草(炙)2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48加:肉桂、甘草 48減:白芍、生地 4949來源:《法律》卷二。 496. 相似度67%:四順湯 49組成:甘草3兩,人參2兩,當(dāng)歸2兩,附子1兩,干姜3兩。 4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496.3. 加:甘草 49減:白芍、生地 49功效:寒冷飲食不調(diào),下利。 49來源:《醫(yī)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497. 相似度67%:當(dāng)歸散 49組成:當(dāng)歸(微炒)1兩,人參(去蘆頭)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干姜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497.3. 加:甘草 49減:白芍、生地 49功效:霍亂嘔吐,及下后腹中干痛,手足逆冷。 49來源:《普濟方》卷二○一。 498. 相似度67%:五補丸 50組成:黃耆1兩,人參半兩,附子1個,當(dāng)歸3錢,白芍5錢。 5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08.3. 加:黃耆 50減:生地、干姜 50功效:婦人體虛,感受風(fēng)濕毒邪,遍身不知癢痛,麻痹不仁,眼花。 50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一四引《仙傳濟陰方》。 509. 相似度67%:溫經(jīng)丸 501個(制,去皮臍),155錢,白芍(酒炒)5錢。 5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09.3. 加:黃耆 50減:生地、干姜 50功效:遍身麻木。 50來源:《簡明醫(yī)彀》卷三。 50相似度67%:寒六合湯 50組成:當(dāng)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干姜、附子。 5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1加:川芎、熟地黃 51減:生地、人參 51功效: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清便自調(diào)。 51來源:《元戎》。 51相似度67%:六味參附湯 51組成:熟地3錢,生地3錢,人參1錢,當(dāng)歸2錢,甘草1錢,附子錢。 5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1加:熟地、甘草 51減:白芍、干姜 51功效:感受時疫,2-3日即厥,神昏目定。 51來源:《雜證會心錄》卷上。 51相似度67%:姜附六合湯 51組成:當(dāng)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干姜2錢,附子1錢。 5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1加:川芎、熟地黃 51減:生地、人參 52功效:寒阻經(jīng)血不行,兼見沉寒癥者。 52來源:《醫(yī)林纂要》卷八。 5213. 相似度67%:扶陽飲 52組成:當(dāng)歸1錢半,川芎1錢半,桂枝1錢半,干姜(炒黑)1錢半,附子(熟)1錢半,人參1錢半。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2加:川芎、桂枝 52減:白芍、生地 52功效: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下多而暈,病人低頭,昏悶煩亂,而心下不滿。 52來源:《產(chǎn)科發(fā)蒙》卷三。 52相似度57%:干姜四物湯 52組成:熟地5錢,人參錢半,白術(shù)錢半(炒),當(dāng)歸3錢,白芍錢半,川芎錢半,干姜錢半。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2加:熟地、白術(shù)、川芎 52減:生地、附子 52功效:產(chǎn)后身痛,脈虛細者。 52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5315. 相似度57%:溫脾湯 53組成:當(dāng)歸3兩,干姜3兩,附子2兩,人參2兩,芒消2兩,大黃5兩,甘草2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3加:芒消、大黃、甘草 53減:白芍、生地 53功效:腹痛,臍下絞結(jié),繞臍不止。 53來源:《千金》卷十三。 53相似度57%:當(dāng)歸干姜湯 53組成:當(dāng)歸(切,焙)1兩,干姜(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人參1兩,甘草(炙,銼)1兩,細辛(去苗葉)1兩,芍藥1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3加:甘草、細辛、芍藥 53減:白芍、生地 53功效:厥疝,腹中冷痛。 53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四。 53相似度57%:人參當(dāng)歸湯 53組成:人參、當(dāng)歸、麥冬、生地、白芍、竹葉、粳米。 5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4加:麥冬、竹葉、粳米 54減:附子、干姜 54功效:產(chǎn)后煩渴,因去血津虛,或食酸堿不宜之物。 54來源:《女科指掌》卷五。 5418. 相似度57%:附子散 541錢,白術(shù)(土炒)1244分,干姜4分,附子5分(制)。 5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4加:白術(shù)、陳皮、丁香 54減:白芍、生地 54功效:產(chǎn)后無塊痛,霍亂吐瀉,手足厥冷。 54來源:《胎產(chǎn)心法》卷下。 54相似度57%:加味四君子湯 54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2錢,茯苓錢半,炙草1錢,干姜(炮)錢半,白芍(酒炒)錢半,當(dāng)歸2錢(泄者不用)。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4加:白術(shù)、茯苓、炙草 55減:生地、附子 55功效:小兒體弱泄瀉,不食昏倦,虛熱不止者。 55來源:《會約》卷十九。 55相似度57%:茵陳茱萸湯 55組成:吳茱萸、當(dāng)歸、附子、木通、干姜、茵陳、人參。 55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5加:吳茱萸、木通、茵陳 55減:白芍、生地 55功效:陰黃,腹痛或脈伏不出。 55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三。 55相似度50%:附子化毒湯 55組成:附子、干姜、人參、白術(shù)、黃耆、甘草。 55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5加:白術(shù)、黃耆、甘草 55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55功效:痘疹成漿之時,吐泄不止,手足厥冷者。 55來源:《片玉痘疹》卷九。 55相似度50%:加減黃耆建中湯 56組成:黃耆1錢,官桂5分,甘草5分,白芍5分,人參1錢,當(dāng)歸錢。 56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6加:黃耆、官桂、甘草 56減:生地、附子、干姜 56功效:氣虛自汗。 56來源:《醫(yī)林繩墨大全》卷四。 5623. 相似度50%:附子散 561兩半(炮裂,去皮臍),1兩(去蘆頭),1兩(炮裂,銼),赤芍藥1兩,桂心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56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6加:赤芍藥、桂心、甘草 56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56功效:大腸虛冷,乏氣拘急,腰痛羸瘦。 56來源:《圣惠》卷六。 56相似度50%:附子麻黃湯 56組成:附子(炮,去皮臍)、麻黃(去節(jié))、白術(shù)、干姜、甘草(炙)、人參各等分。 56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7加:麻黃、白術(shù)、甘草 57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57功效:寒濕所中,昏暈緩弱,或腰背強急,口?,語聲混濁,心腹(月真)脹,氣上喘,不能轉(zhuǎn)動。 來源:《三因》卷二。 57相似度50%:附子六合湯 57組成:當(dāng)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各1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肉桂半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7加:川芎、熟地黃、肉桂 57減:生地、人參、干姜 57功效:血虛有寒,大便下血;婦人白帶,腹或陰中疼痛;妊?傷寒,腹痛身涼,四肢拘急,脈沉遲或沉微。 來源:《元戎》。 57相似度50%:加減四物湯 57組成:人參、當(dāng)歸、麥門冬(去心)、生地、梔子(炒)、白芍藥(炒)。 5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8加:麥門冬、梔子、白芍藥 58減:白芍、附子、干姜 58功效:痘疹收靨后,血虛煩躁者。 58來源:《金鑒》卷五十八。 58相似度50%:加減四物湯 58組成:川芎、當(dāng)歸、白芍、人參、黃耆、香附。 5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8加:川芎、黃耆、香附 58減:生地、附子、干姜 58功效:經(jīng)水不調(diào),血色淡白。 58來源:《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58相似度50%:附子理中丸 58組成:附子、人參、干姜、甘草(炙)。 5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828.3. 加:甘草 58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58功效:陰寒腎氣動者。 59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八。 59相似度50%:附子理中丸 59組成:附子(炮,去皮臍)3兩,人參(去蘆)3兩,干姜(炮)3兩,甘草(炙)3兩,白術(shù)3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9加:甘草、白術(shù) 59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59功效:脾胃虛寒,食少滿悶,腹痛吐利,脈微肢厥,霍亂轉(zhuǎn)筋,或感寒頭痛,及一切沉寒痼冷。 來源:《局方》卷五。 59相似度50%:干姜人參丸 59組成:甘草5兩,當(dāng)歸2兩半,干姜2兩半,人參2兩半。 5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5930.3. 加:甘草 59減:白芍、生地、附子 59功效:產(chǎn)后諸疾。 59來源:《雞峰》卷十六。 59相似度50%:附子粳米湯 60組成:人參3錢,附子2錢,炙甘草2錢,粳米1合,干姜2錢。 6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0加:炙甘草、粳米 60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60功效:脾虛土敗,自利不渴,甚則噦者。 60來源:《濕病條辨》卷二。 60相似度50%:加減八珍湯 60組成: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炙草、當(dāng)歸、生地、白芍、阿膠各等分。6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0加:白術(shù)、白茯苓、炙草、阿膠 60減:附子、干姜 60功效:妊?瀉久不止。 60來源:《廣嗣紀要》卷十二。 6033. 相似度50%:附子方 60組成:白術(shù)2錢,當(dāng)歸2錢,陳皮4分,干姜4分,丁香4分,甘草4分,人參1錢,附子5分。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1加:白術(shù)、陳皮、丁香、甘草 61減:白芍、生地 61功效:霍亂,氣血虛損,傷食感寒,痛止而手足冷者。 61來源:《胎產(chǎn)指南》卷七。 61相似度50%:附姜歸桂湯 61組成:附子(炮,去皮臍)2錢5分,干姜(炮)2錢5分,當(dāng)歸2錢5分,肉桂2錢5分。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134.3. 加:肉桂 61減:白芍、生地、人參 61功效:卒暴中寒,其人腠理素虛,自汗淋漓,身冷手足厥逆,或外顯假熱躁煩。 來源:《法律》卷二。 61相似度50%:加味大補湯 61組成:人參,黃耆(蜜炒)3錢,白術(shù)2錢,當(dāng)歸2錢,附子1錢,防風(fēng)8分,麻黃根(蜜炒)1錢半,白芍(酒炒)1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1加:黃耆、白術(shù)、防風(fēng)、麻黃根 62減:生地、干姜 62功效:產(chǎn)后榮血不足,衛(wèi)氣失守,不能斂皮毛,固腠理,汗易泄而者。 62來源:《會約》卷十五。 62相似度50%:附桂理中丸 62組成:附子1兩,肉桂5錢,人參1兩,白術(shù)2兩,干姜1兩,炙草兩。 62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2加:肉桂、白術(shù)、炙草 62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62細者。62來源:《飼鶴亭集方》。 6237. 相似度50%:茯神湯 62組成:茯神(去木)1兩,酸棗仁(炒)1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干姜(炮)1分。 62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2加:茯神、酸棗仁 62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62功效:奸黃。病人向明臥多,愛索鞋擬起,身體全冷,肉色蒼黑,睡中啼泣,或狂言妄語。 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一。 63相似度50%:茯苓四逆湯 63411枚(8片),甘草2兩(炙),干姜1兩半。 63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3加:茯苓、甘草 63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63功效: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 63來源:《傷寒論》。 63相似度50%:茯苓四逆加石脂湯 63組成:人參3錢,甘草2錢,干姜3錢,茯苓3錢,附子3錢,石脂3錢(生研)。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3加:甘草、茯苓、石脂 63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63功效:寒疫太陰泄利者。 63來源:《醫(yī)學(xué)摘粹》。 63相似度50%:加味當(dāng)歸補血湯 64組成:炙耆1兩,黨參(去蘆,米炒)4錢,當(dāng)歸3錢,干姜(炒)2錢,附子(制)3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4加:炙耆、黨參 64減:白芍、生地、人參 64功效:胞衣下后,血脫而暈,眼閉口開,手足厥冷者。 64來源:《不知醫(yī)必要》卷四。 64相似度50%:加味參術(shù)附姜湯 64組成:人參5錢,白術(shù)5錢,肉豆蔻1枚,附子3分,干姜1錢。 6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4加:白術(shù)、肉豆蔻 64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64功效:冬月傷寒,至10日,太陰脾土受邪,惡寒嘔吐。 64來源:《辨證錄》卷一。 6442. 相似度50%:干姜散 64組成:干姜(炮裂)1分,黃連(去須)33分,肉豆蔻(去殼)1枚,當(dāng)歸(銼,焙)3分,厚樸(5遍)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5加:黃連、肉豆蔻、厚樸 65減:白芍、生地、附子 65功效:小兒下痢膿血,腹痛腸鳴。 65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八。 65相似度50%:訶黎勒散 651兩(煨,用皮),1兩(炮裂,去皮臍),兩(炮裂,銼),1兩(燒過),吳茱萸半兩(7遍,焙干,微炒),當(dāng)歸1兩(銼,微炒)。 65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5加:訶黎勒、龍骨、吳茱萸 65減:白芍、生地、人參 65功效:脾臟虛冷,大腸泄痢,食不消化,腹內(nèi)疼痛,手足多冷,面色黃。 65來源:《圣惠》卷五。 6544. 相似度50%:黑神散 65組成:桂心1兩,當(dāng)歸1兩,芍藥1兩,甘草(炙)1兩,干姜(炮)1兩,生地1兩,黑豆(炒,去皮)2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6加:桂心、芍藥、甘草、黑豆 66減:白芍、人參 66功效:熱病胎死或胎損,體氣虛寒,敗血不散。 66來源:《產(chǎn)育寶慶集》卷上。 6645. 相似度50%:厚樸湯 66組成:當(dāng)歸4兩,人參3兩,厚樸3兩,芎?2兩,干姜2兩。 66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6加:厚樸、芎? 66減:白芍、生地、附子 66功效:妊?飲食不消,成霍亂,心腹痛,大吐,胸心淡。 66來源:《醫(yī)心方》卷二十二引《極要方》。 66相似度50%:桂枝加人參附子湯 66組成:桂枝1兩半,白芍1兩半,甘草(炙)1兩,附子(炮)半個,人參1兩半。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6加:桂枝、甘草 66減:當(dāng)歸、生地、干姜 67功效:陽虛,腠理不固,惡寒自汗,脈浮虛。 67來源:《金匱翼》卷三。 6747. 相似度50%:歸芍飲 671111515分,生地1錢5分,香附1錢5分,陳皮1錢5分。 6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7加:川芎、白術(shù)、香附、陳皮 67減:附子、干姜 67功效:婦人臨經(jīng)并經(jīng)后作痛。 67來源:《玉案》卷五。 6748. 相似度50%:歸茸丸 6713313錢,人參3錢。 6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7加:牡丹皮、鹿茸、地黃 67減:白芍、生地、干姜 67功效:月候不干。 67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一○引《仙傳濟陰方》。 6849. 相似度50%:更生散 68組成:人參1兩,當(dāng)歸1兩,川芎5錢,荊芥穗3錢,干姜(炒黑)3錢,熟地(姜汁炒)1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8加:川芎、荊芥穗、熟地 68減:白芍、生地、附子 68功效:產(chǎn)后去血過多,或不止,或眩暈眼暗,口噤,發(fā)熱憎寒。 68來源:《古今醫(yī)鑒》卷十二。 6850. 相似度50%:甘草丸 68組成:甘草(炙)52222兩。.6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8加:甘草、術(shù) 68減:白芍、生地、附子 68功效:產(chǎn)后虛損。 68來源:《普濟方》卷三五二。 6851. 相似度50%:干姜湯 68組成:干姜(炮)2兩,甘草(炙)2兩,人參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951.3. 加:甘草 69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69功效:霍亂吐下,虛冷厥逆,元陽虛脫,危在頃刻者。 69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6952. 相似度50%:附子散 691兩(炮裂,去皮臍),3分(炒微黃),3分(炮裂,銼),甘草1分(炙微赤,銼),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 6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69加:神曲、甘草 69減:白芍、生地、人參 69功效:冷熱氣不和,腹痛,下痢膿血。 69來源:《圣惠》卷五十九。 69相似度50%:回陽救產(chǎn)湯 69組成:人參1兩,當(dāng)歸(酒洗)1兩,肉桂1錢,干姜(炒)1錢,炙甘草1錢,白術(shù)(蜜炙黃)5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0加:肉桂、炙甘草、白術(shù) 70減:白芍、生地、附子 70功效:妊?中寒。 70來源:《竹林女科》卷二。 7054. 相似度50%:附子散 70組成:附子3分(炮裂,去皮),桂心半兩,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干姜1分(炮裂,銼),半夏1分(湯洗7次去滑),白術(shù)半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0加:桂心、半夏、白術(shù) 70減:白芍、生地、人參 70功效:陰毒傷寒,及諸沉寒痼冷等陰盛陽虛之證。 70來源:《活人書》卷十六。 7055. 相似度50%:藿香湯 70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人參1兩,桂(去粗皮)1兩,木瓜1兩。 7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0加:藿香葉、桂、木瓜 70減:白芍、生地、干姜 71功效:傷寒,霍亂轉(zhuǎn)筋,嘔吐不止,悶絕。 71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71相似度50%:加減圣神湯 71組成:人參1兩,生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金銀花2兩,白芥子3錢,附子1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1加:生黃耆、金銀花、白芥子 71減:白芍、生地、干姜 71功效:陰疽。 71來源:《洞天奧旨》卷五。 71相似度50%:茯苓四逆加半夏湯 71組成:人參3錢,茯苓5錢,甘草2錢,干姜3錢,附子3錢,半夏錢。 7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1加:茯苓、甘草、半夏 71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71功效:寒疫,少陰厥逆吐泄者。 71來源:《醫(yī)學(xué)摘粹》。 72相似度50%:干地黃散 72組成:熟干地黃1兩半,干姜半兩(炮裂,銼),當(dāng)歸1兩(銼,微炒),人參3分(去蘆頭),阿膠3分(搗碎,炒令黃燥),甘草1分(炙微赤,銼)。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2加:熟干地黃、阿膠、甘草 72減:白芍、生地、附子 72功效:妊?胎動,心神煩悶,腹痛不止。 72來源:《圣惠》卷七十五。 7259. 相似度50%:附子丸 72組成: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食鹽1兩,當(dāng)歸1兩(銼碎,微炒),干姜1兩(炮裂,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皂莢1兩(去黑皮,涂酥,炙令黃,去子)。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2加:食鹽、杏仁、皂莢 72減:白芍、生地、人參 72功效:積年腸風(fēng)瀉血,面色萎黃。 72來源:《圣惠》卷六十。 7260. 相似度50%:附子湯 73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2枚,桂(去粗皮)半兩,當(dāng)歸(切,焙)半兩,干姜(炮裂)1分,麻黃(去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干)半兩。 73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3加:桂、麻黃 73減:白芍、生地、人參 73功效:陰毒傷寒,頭痛眼疼,心中悶亂,身體沉重,四肢俱冷,精神恍惚,脈候沉細,欲得冷水,飲之必危。 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七。 7361. 相似度50%:附子湯 73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茯苓(去黑皮)22兩,甘草(炙)2兩,干姜(炮)2兩。 73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3加:白茯苓、甘草 73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73功效:霍亂,心腹筑悸。 73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7362. 相似度50%:附子湯 73組成:附子(炮,去皮臍)半兩,桂心半兩,細辛(去苗)6錢,防風(fēng)(去叉)6錢,人參6錢,干姜(炮)6錢。 7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4加:桂心、細辛、防風(fēng) 74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74功效:五臟中風(fēng)寒,手足不仁,口面?斜,昏暈,失音,眼目瞤動,牙車緊急,不得轉(zhuǎn)動。 來源:《三因》卷二。 74相似度50%:訶黎勒湯 74組成:訶黎勒(煨,去核)5枚,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透)31兩,當(dāng)歸(切,焙)半兩,干姜(炮)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7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4加:訶黎勒、厚樸、白茯苓 74減:白芍、生地、附子 74功效:脾虛,不思飲食。 74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四。 74相似度50%:回陽急救湯 74組成:附子、干姜、人參、甘草、肉桂、陳皮。 7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5加:甘草、肉桂、陳皮 75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75功效:直中陰經(jīng),無熱,惡寒,面慘,手足厥冷,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不渴,臥多踡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脈沉細微。 來源:《玉案》卷二。 75相似度50%:半附理中湯 75組成:半夏(上)、附子、人參、白術(shù)、干姜(各中)、甘草(下)。75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5加:半夏、白術(shù)、甘草 75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75功效:胃中虛冷,嘔吐不止。 75來源:《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 75相似度50%:參耆附子回陽湯 75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附子1兩,粉草2錢。 75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5加:黃耆、粉草 75減:白芍、生地、干姜 76功效:暴厥,忽然仆倒,脈脫厥逆。 76來源:《雜病廣要》引《醫(yī)宗說約》。 7667. 相似度50%:參姜湯 76組成:人參(另燉,沖藥服)1錢,白芍(酒炒)1錢,淮ft藥1錢,當(dāng)歸身2錢,干姜(炮)5分,甘草(炙)5分。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6加:淮ft藥、當(dāng)歸身、甘草 76減:當(dāng)歸、生地、附子 76功效:子宮脫出。 76來源:《葉氏女科》卷三。 76相似度50%:參姜四物湯 76組成:川芎1錢5分,人參1錢5分,干姜8分,白芍藥1錢,當(dāng)歸1錢5分,甘草5分。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6加:川芎、白芍藥、甘草 76減:白芍、生地、附子 76功效:形弱婦人產(chǎn)后,乍寒乍熱,或有惡露不盡,停滯胞絡(luò),亦能令人寒熱,但小腹急痛者。 來源:《杏苑》卷八。 77相似度50%:參歸轉(zhuǎn)天湯 77組成:人參、當(dāng)歸、川芎、牛膝、升麻、附子。 7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7加:川芎、牛膝、升麻 77減:白芍、生地、干姜 77功效:婦人氣血兩虛,臨產(chǎn)之際,橫生倒產(chǎn),手足先出,其兒身不者。 77來源:《顧氏醫(yī)徑》卷四。 77相似度50%:參歸助液湯 77組成:人參、當(dāng)歸、熟地、白芍、麥冬、五味。 7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7加:熟地、麥冬、五味 77減:生地、附子、干姜 77功效:痘疹漿不能老,因內(nèi)不足者。 77來源:《痘疹會通》卷四。 7771. 相似度50%:參歸飲 77組成:人參、當(dāng)歸、炮姜、附子、棗仁。 7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8加:炮姜、棗仁 78減:白芍、生地、干姜 78功效:產(chǎn)后心慌自汗。 78來源:《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7872. 相似度50%:參歸湯 78組成:當(dāng)歸(酒洗),炮姜1錢,人參8分,白芍(炒)8分,川芎8分,炙草8分。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8加:炮姜、川芎、炙草 78減:生地、附子、干姜 78功效:產(chǎn)后陰陽不和,乍寒乍熱。 78來源:《胎產(chǎn)心法》卷下。 7873. 相似度50%:參歸湯 78組成:川芎1錢,當(dāng)歸1錢,人參1錢,干姜5分,肉桂5分。 7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8加:川芎、肉桂 78減:白芍、生地、附子 79功效:臨產(chǎn)失血過多,虛熱太甚,目暗神昏,手足厥冷者。 79來源:《葉氏女科》卷三。 79相似度50%:參甘歸芍瓜蔞湯 7911121錢,栝蔞根3錢。 7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9加:甘草、芍藥、栝蔞根 79減:白芍、附子、干姜 79功效:厥陰經(jīng)痘證,消渴者。 79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79相似度50%:參附龍牡救逆湯 79組成:人參、附子、龍骨、牡蠣、白芍、炙甘草。 7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79加:龍骨、牡蠣、炙甘草 79減:當(dāng)歸、生地、干姜 79功效:心陽虛衰,突然面色蒼白而青,口唇發(fā)紫,呼吸淺促,額汗不疾數(shù)。79來源:《中醫(yī)兒科學(xué)》。 80相似度50%:參附回生湯 80組成:人參3錢,熟地3錢,當(dāng)歸2錢,炮姜1錢,附子1錢,白術(shù)2錢(土炒)。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0加:熟地、炮姜、白術(shù) 80減:白芍、生地、干姜 80功效:產(chǎn)后氣血暴去過多。 80來源:《雜癥會心錄》卷下。 8077. 相似度50%:附子散 80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干姜(炮)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桂(去粗皮)半兩,人參半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0加:甘草、桂 80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80功效:傷寒柔痓,身體強直,汗出不止,腹內(nèi)急痛。 80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八。 8078. 相似度50%:半夏丸 80組成:半夏5分,細辛5分,干姜2分,人參3分,附子1分。 8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1加:半夏、細辛 81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81功效:久患心常痛,不能飲食,頭中疼重,卒心痛。 81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見《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81相似度50%:參術(shù)附桂湯 81組成:人參半兩,白術(shù)9錢,附子2錢,肉桂1錢,干姜2錢。 8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1加:白術(shù)、肉桂 81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81功效:陰寒之氣,直中陰經(jīng),斬關(guān)直入于腎宮,命門之火逃亡而將越出于軀殼之外。 來源:《石室秘錄》卷三。 8180. 相似度50%:白丸 813兩(洗),4兩(炮),4兩(炮),3兩,桔梗2兩。 8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1加:半夏、桔梗 82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82功效:藿亂嘔吐及暴痢,小兒中寒并客杵。 82來源:《外臺》卷六引《范汪方》。 8281. 相似度50%:白術(shù)丸 82組成:人參兩半,白術(shù)3兩(炒),干姜兩半(炒),烏梅3兩,白芍兩半(酒炒),炙草6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2加:白術(shù)、烏梅、炙草 82減:當(dāng)歸、生地、附子 82功效:產(chǎn)后吐瀉煩渴,脈數(shù)弦細者。 82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8282. 相似度50%:白術(shù)湯 82組成:白術(shù)1兩,人參3分(去蘆頭),桂心半兩,干姜半兩(炮裂,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甘草1分(炙微赤,銼)。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2加:白術(shù)、桂心、甘草 82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82功效:傷寒四逆,內(nèi)有久寒,汗出脈微。 83來源:方出《圣惠》卷十二,名見《圣濟總錄》卷二十三。 8383. 相似度50%:白術(shù)湯 83組成:白術(shù)2兩,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3遍)2兩,當(dāng)歸(切,焙)2兩,人參2兩,干姜(炮裂)2兩,甘草(微炙)2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3加:白術(shù)、厚樸、甘草 83減:白芍、生地、附子 83功效:霍亂下利不止而渴者。 83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 8384. 相似度50%:白術(shù)湯 83組成:白術(shù)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人參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干姜(炮)1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3加:白術(shù)、陳橘皮、白茯苓 83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83功效:脾臟虛冷泄痢,四肢壯熱。 83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四。 83相似度50%:白術(shù)煎丸 84組成:白術(shù)2兩,當(dāng)歸1兩,神曲半兩,干姜半兩,人參半兩。 8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4加:白術(shù)、神曲 84減:白芍、生地、附子 84功效:飲食過傷,胃中冷,不能克消,所食之物與氣共上沖蹙,以致吐血,腹中絞痛,汗出,胸中煩悶,嘔吐。 來源:《雞峰》卷十。 8486. 相似度50%:白礬湯 84組成:白芍3兩,白礬5錢,當(dāng)歸1兩,丹皮1兩,柴胡3錢,附子錢。 8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4加:白礬、丹皮、柴胡 84減:生地、人參、干姜 84功效:鉤吻中毒。 84來源:《辨證錄》卷十。 8487. 相似度50%:八物湯 84組成:當(dāng)歸1兩,白術(shù)1兩,人參1兩,干姜1兩,附子(炮,去皮)半兩,白芍藥半兩,桂半兩,丁香3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5加:白術(shù)、白芍藥、桂、丁香 85減:白芍、生地 85功效:虛氣沖心,悶而不痛,手足冷,脈沉。 85來源:《云歧子脈訣》。 8588. 相似度50%:安胃丸 85組成:神曲1兩,當(dāng)歸1兩,人參1兩,白術(shù)1兩,干姜1兩。 85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5加:神曲、白術(shù) 85減:白芍、生地、附子 85功效:腸胃虛弱,內(nèi)挾寒濕,邪正相攻,腹中疼痛,大便水谷不消,或冷熱客搏,便下赤白,后重頻滑,無復(fù)節(jié)度,虛困無力,肌體羸瘦,下利既久脾胃增虛,嘔噦腸鳴,全減飲食。 來源:《雞峰》卷十二。 8589. 相似度50%:艾煎丸 85組成:艾葉(去梗)1斤,干姜半斤,當(dāng)歸4兩(洗),白芍藥半斤,熟干地黃4兩(洗),附子2個(炮,去皮尖,切)。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5加:艾葉、白芍藥、熟干地黃 86減:白芍、生地、人參 86功效:婦人產(chǎn)后,血海虛弱,面無顏色,腹痛,身體倦怠。 86來源:《普濟方》卷三四五引《衛(wèi)生家寶》。 8690. 相似度50%:阿魏丸 86組成:阿魏1兩(以醋1碗煎成膏),桂心1兩,干姜1兩(炮裂,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當(dāng)歸1兩(銼,微炒)。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6加:阿魏、桂心、吳茱萸 86減:白芍、生地、人參 86功效:冷氣攻心腹,久不愈,面色青黃,四肢多冷。 86來源:《圣惠》卷四十三。 86相似度50%:萆薢耆附湯 86組成:萆薢5錢,人參1錢半,附子1錢半,桂枝1錢半,當(dāng)歸1錢半,干姜1錢半,黃耆1錢半,甘草3分。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6加:萆薢、桂枝、黃耆、甘草 86減:白芍、生地 86功效:霉瘡鼻柱潰蝕。 87來源:《霉瘡證治秘鑒》卷下。 8792. 相似度50%:當(dāng)歸散 87組成:當(dāng)歸1兩(銼,微炒),桂心1兩,干姜3分(炮裂,銼),紅豆蔻1兩(去皮),木香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7加:桂心、紅豆蔻、木香 87減:白芍、生地、人參 87功效:傷冷卒腹痛。 87來源:《圣惠》卷四十三。 87相似度50%:加味歸芍湯 87組成:當(dāng)歸1兩,白芍1兩,生地5錢,麥冬5錢,天花粉2錢,炒梔子2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7加:麥冬、天花粉、炒梔子 87減:人參、附子、干姜 87功效:肝血不足,肝燥而氣逆,稍逢拂意之事,便覺怒氣填胸,不能自遣,嗔惱不已。 來源:《辨證錄》卷十。 8794. 相似度50%:附子散 88組成:附子5兩,桂心5兩,細辛6兩,防風(fēng)6兩,人參6兩,干姜兩。 8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8加:桂心、細辛、防風(fēng) 88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88功效:中風(fēng),手臂不仁,口面?僻。 88來源:《千金》卷八。 88相似度50%:加味四物湯 8811錢,生地(姜、酒炒)1錢,芍藥倍用,人參5分,五味子5分。 8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8加:川芎、芍藥、五味子 88減:白芍、附子、干姜 88功效:血虛,陽無所依附,上奔而喘。 88來源:《濟陽綱目》卷三十一。 8896. 相似度50%:二地湯 88組成:生地1兩,熟地1兩,當(dāng)歸1兩,人參3錢,黃連1錢,肉桂分。 8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9加:熟地、黃連、肉桂 89減:白芍、附子、干姜 89功效:心中火熱如焚,自覺火起,即入小腸之經(jīng),輒欲小便,急去遺溺,大便隨時而出。 來源:《辨證錄》卷六。 8997. 相似度50%:奪魂湯 89組成:人參1兩,生棗仁1兩,白芍1兩,茯神5錢,附子1分。 8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9加:生棗仁、茯神 89減:當(dāng)歸、生地、干姜 89功效:冬月傷寒,誤吐、誤汗、誤下,而身熱未退,死癥俱現(xiàn)。 89來源:《辨證錄》卷一。 89相似度50%:定吐至神丹 89組成:附子1個,白術(shù)4兩,肉桂1錢,干姜3錢,人參3兩。 8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89加:白術(shù)、肉桂 89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90功效:大吐,手足厥逆,少腹痛不可忍,以火熱之物熨之少快。 90來源:《石室秘錄》卷三。 9099. 相似度50%:定喘湯 9018233錢半。9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0加:北耆、熟地、阿膠 90減:白芍、生地、干姜 90功效:產(chǎn)后喘促。 90來源:《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90相似度50%:丁附理中湯 90組成:丁香、附子、干姜、人參、白術(shù)、甘草。 9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0加:丁香、白術(shù)、甘草 90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90功效:傷寒胃寒呃逆;及服寒涼藥過多,傷胃呃忒。 90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三。 90101. 相似度50%:調(diào)中湯 91組成:當(dāng)歸、白芍(炒)、川芎、甘草(炙)、附子(制)9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1加:川芎、甘草、肉桂 91減:生地、人參、干姜 91功效:產(chǎn)后瀉痢。產(chǎn)后未滿月,風(fēng)邪乘虛襲之,留于盲膜,散于腹肋,故腹中陣陣作痛,水谷不化,脹鳴泄瀉。 來源:《盤珠集》卷中。 91102. 相似度50%:當(dāng)歸飲 91組成:當(dāng)歸1分,白芍1分,人參1分,甘草(炙)半分,桔梗1錢,陳皮1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1加:甘草、桔梗、陳皮 91減:生地、附子、干姜 91功效:小兒腹痛內(nèi)吊,夜啼。 91來源:《誠書》卷十六。 91103. 相似度50%:當(dāng)歸湯 91組成:當(dāng)歸2兩,甘草2兩,柑皮2兩,附子1兩,干姜4兩。 9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2加:甘草、柑皮 92減:白芍、生地、人參 92功效:久寒疾,胸腹中痛,時下痢。 92來源:《千金》卷十三。 92相似度50%:參耆歸附湯 92組成:人參1兩,黃耆2兩,附子3錢,當(dāng)歸1兩。 92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2104.3. 加:黃耆 92減:白芍、生地、干姜 92功效:氣虛而陽亡,一時猝倒,狀似中風(fēng),自汗不止,懶于語言。 92來源:《辨證錄》卷二。 92105. 相似度50%:當(dāng)歸散 92組成:當(dāng)歸3分(銼,微炒),木香半兩,桂心3分,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干姜半兩(炮裂,銼)。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2加:木香、桂心、枳殼 92減:白芍、生地、人參 93功效:氣痔,肛腸疼痛。 93來源:《圣惠》卷六十。 93106. 相似度50%:參芍湯 93組成:人參、白芍、附子、茯苓、炙甘草、五味子。 93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3加:茯苓、炙甘草、五味子 93減:當(dāng)歸、生地、干姜 93癥瘕。93來源:《溫病條辨》卷三。 93相似度50%:當(dāng)歸黃耆飲 93組成:當(dāng)歸2錢,白芍2錢,黃耆2錢,人參2錢,升麻半錢。 93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3加:黃耆、升麻 93減:生地、附子、干姜 93功效:產(chǎn)后陰脫。 93來源:《醫(yī)學(xué)正傳》卷七引《產(chǎn)寶》。 93相似度50%:當(dāng)歸補血湯 9451兩,荊芥(炒黑)335錢,生地5錢。 9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4加:黃耆、荊芥、白術(shù) 94減:白芍、附子、干姜 9494來源:《辨證錄》卷三。 94109. 相似度50%:大黃湯 94組成:大黃3銖,人參3銖,細辛3銖,干姜3銖,當(dāng)歸3銖,甘皮銖。 9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4加:大黃、細辛、甘皮 94減:白芍、生地、附子 94功效:少小風(fēng)癇,積聚腹痛。 94來源:《千金》卷五。 94相似度50%:大調(diào)中湯 94組成:小調(diào)中湯,人參、白術(shù)、茯苓、川芎、當(dāng)歸、生地、白芍。 9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5加:小調(diào)中湯、白術(shù)、茯苓、川芎 95減:附子、干姜 95功效:血虛而挾痰火者。 95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 95相似度50%:醋酒白丸子 95組成:半夏(洗)3分,人參3分,桔梗4分,附子(炮,去皮臍)4分,干姜4分。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5加:半夏、桔梗 95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95功效:小兒吐利中寒并客忤。 95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嬰孺方》。 95112. 相似度50%:磁石丸 95組成:磁石(3-7遍)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人參1兩,當(dāng)歸(切,炒)1兩,干地黃(焙)1兩。95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5加:磁石、白茯苓、干地黃 95減:白芍、生地、干姜 96功效:婦人陰氣衰弱,血枯不榮,月事不來。 9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五三。 96相似度50%:赤石脂湯 96組成:赤石脂1兩,干姜半兩(炮),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當(dāng)歸(切,焙)半兩,芍藥1兩(一方無附子)。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6加:赤石脂、芍藥 96減:白芍、生地、人參 96功效:傷寒下痢膿血,腹痛不止。 96來源:《普濟方》卷一四三引《肘后方》。 96相似度50%:沉香歸附散 96組成:沉香(不見火)半兩,白豆蔻半兩,人參(去蘆)3錢(炙黃),附子(炮,去皮臍,以黑豆相拌,同蒸3次,候冷,揀去黑豆,只用附子)1兩,當(dāng)歸(去蘆,洗凈)1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6加:沉香、白豆蔻、甘草 96減:白芍、生地、干姜 96功效:氣不升降。 96來源:《魏氏家藏方》卷四。 97相似度50%:沉香半夏湯 97組成:附子(炮)15錢,半夏(制)2錢,南星(炮)1錢。 9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7加:沉香、半夏、南星 97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干姜 97功效:中風(fēng)痰盛。 97來源:《東醫(yī)寶鑒_雜病篇》卷二引《資生方》。 97116. 相似度50%:側(cè)子湯 97組成:附子(炮)3錢,干姜(炮)3錢,桂心1錢,細辛1錢,防風(fēng)1錢,人參1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7加:桂心、細辛、防風(fēng) 97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97功效:中風(fēng)挾虛,手足厥冷,肌肉不仁,口眼歪斜,牙關(guān)緊急。 97來源:《醫(yī)統(tǒng)》卷八。 97相似度50%:參脂四物湯 97組成:當(dāng)歸、川芎、白芍、熟地黃,人參2錢,五靈脂(微焙,研未,酒飛過,去砂)2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8加:川芎、熟地黃、五靈脂 98減:生地、附子、干姜 98功效:沖脈虛寒,經(jīng)止不行,冷氣上搶心胸,心腹疼痛不止。 98來源:《醫(yī)林纂要》卷八。 98相似度50%:干姜附子湯 98組成:干姜、附子、人參、白術(shù)、甘草。 9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8加:白術(shù)、甘草 98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9898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 98119. 相似度50%:當(dāng)歸湯 98組成:當(dāng)歸3兩,桂心3兩,干姜4兩,附子5兩。 9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8119.3. 加:桂心 99減:白芍、生地、人參 99功效:久寒宿疾,胸腹中痛,短氣,時滯下痢。 99來源:《千金》卷十三。 99相似度50%:四物鉤藤湯 99組成:當(dāng)歸、川芎、白芍、生地、鉤藤。 9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9加:川芎、鉤藤 99減:人參、附子、干姜 99功效:急驚,目動筋攣,木旺血虛者。 99來源:《一盤珠》卷八。 99121. 相似度50%:溫脾湯 99組成:人參2兩,干姜2兩,附子2兩,大黃3兩。 9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99121.3. 加:大黃 99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99功效:脾胃中冷結(jié)實,頭痛壯熱,但苦下痢,或冷滯赤白如魚腦。 99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一引《肘后方》。 99122. 相似度50%:溫白丸 100組成:附子(炮)2兩,桔梗2兩,人參1兩,干姜2分。 10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0122.3. 加:桔梗 100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00功效:小兒寒中吐利及客忤。 100來源:《普濟方》卷三九五。 100相似度50%:葳蕤收陰湯 100組成:葳蕤2兩,人參1兩,白芍3錢,當(dāng)歸1兩,柴胡5分。 10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0加:葳蕤、柴胡 100減:生地、附子、干姜 100功效:婦人產(chǎn)后陰戶內(nèi)一物垂下,其形如帕,或有角或一歧,屬肝者。 100來源:《辨證錄》卷十二。 100124. 相似度50%:托里湯 100組成:人參、黃耆、當(dāng)歸、防風(fēng),青皮、生地。 10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1加:黃耆、防風(fēng)、青皮 101減:白芍、附子、干姜 101功效:痘不起。 101來源:《瘍醫(yī)大全》卷三十三。 101相似度50%:通脈四逆湯 101組成:干姜、附子、人參、炙甘草。 10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1125.3. 加:炙甘草 101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01功效:陰證發(fā)斑,身冷無脈,斑黑昏沉者。 101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三。 101126. 相似度50%:通草湯 101114兩(炙),11枚(炮令裂破)。 10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1加:通草、枳實 101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02功效:傷寒下利,脈微,足厥冷。 102來源:《外臺》卷二引《范汪方》。 102相似度50%:天麻除濕湯 10243兩,人參(去蘆頭)32兩(炮2兩(1盞,炒黃色,去糯米不用),附子(生,去皮臍,切開,11宿,取出炙盡,無浸姜汁為度,薄切,焙干)2兩。102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2加:白術(shù)、天麻、全蝎 102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02功效:濕留肢節(jié),身體煩痛,手足腫痛,或時麻木。 102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四。 102128. 相似度50%:天魂湯 102組成:甘草2錢,桂枝3錢,茯苓3錢,干姜3錢,人參3錢,附子錢。 102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2加:甘草、桂枝、茯苓 102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02功效:血證后期脾腎陽虛。 102來源:《四圣心源》卷四。 103129. 相似度50%:太乙膏 103組成:當(dāng)歸2兩,生地2兩,白芍2兩,玄參2兩,大黃2兩,甘草兩。 103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3加:玄參、大黃、甘草 103減:人參、附子、干姜 103功效:一切瘡毒。 103來源:《會約》卷十九。 103相似度50%:四物理中各半湯 103組成:當(dāng)歸、川芎、白芍、熟地黃、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103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3加:川芎、熟地黃、甘草、白術(shù) 103減:生地、附子 103來源:《元戎》。 103相似度50%:加味四物湯 103組成:當(dāng)歸、川芎、白芍、熟地黃、人參、茱萸。 103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4加:川芎、熟地黃、茱萸 104減:生地、附子、干姜 104功效:婦人經(jīng)斷后多年,忽然再行,遂成崩漏,腹痛寒熱。 104來源:《得效》卷十五。 104相似度50%:四物加熟地當(dāng)歸湯 104組成:當(dāng)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各1兩,熟地1兩,當(dāng)歸1兩。 104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4加:川芎、熟地黃、熟地 104減:生地、人參、附子、干姜 104功效:經(jīng)水少而色和。 104來源:《赤水玄珠》卷二十。 104133. 相似度50%:溫中散 104組成:人參(去蘆頭)11兩,干姜(炮裂,銼)1兩,當(dāng)歸(銼,微炒)1兩,草豆蔻(去皮)1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4加:白術(shù)、草豆蔻、厚樸 104減:白芍、生地、附子 105功效:產(chǎn)后霍亂,吐瀉不止。 105來源:《圣惠》卷七十八。 105134. 相似度50%:四逆湯 105組成:干姜半兩(炮裂,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術(shù)半兩,當(dāng)歸(銼,微炒)半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5加:桂心、甘草、白術(shù) 105減:白芍、生地、人參 105功效:陰毒傷寒,脈候沉細,四肢逆冷,煩躁頭痛。 105來源:《圣惠》卷十一。 105相似度50%:四逆加人參湯 105組成:甘草2兩(炙),附子1枚(生,去皮,破8片),干姜1兩半,人參1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5135.3. 加:甘草 105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05功效:陽虛血脫。吐利之后,汗多惡寒,四肢厥逆,脈微;或吐利未止,見上述諸證者。 來源:《傷寒論》。 106相似度50%:四君加姜附湯 106組成:白術(shù)1兩,茯苓5錢,附子1錢,人參5錢,甘草1錢,干姜錢。 106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6加:白術(shù)、茯苓、甘草 106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06功效:冬月傷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嘔。 106來源:《辨證錄》卷一。 106相似度50%:四君歸芍湯 106組成:人參1錢,白術(shù)1錢(蜜炙),茯苓1錢,炙甘草1錢,當(dāng)歸1錢,白芍(炒)1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6加: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 106減:生地、附子、干姜 106功效:妊?血少,不能養(yǎng)胎,腹痛喜按,脈無力。 106來源:《葉氏女科》卷二。 106相似度50%:思食大人參丸 106組成:白術(shù)2兩半,人參2兩,ft藥2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甘草(炙)1兩半,干姜(炮)半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7加:白術(shù)、ft藥、甘草 107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07來源:《簡易方》引石大夫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一○○)。 107相似度50%:四順清涼飲 107組成:白芍、當(dāng)歸、生地、甘草、柴胡。 10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7加:甘草、柴胡 107減:人參、附子、干姜 107功效:中焦熱,津液少而便秘。 107來源:《幼科發(fā)揮》。 107140. 相似度50%:術(shù)附湯 107組成:人參,白術(shù)3錢,附子錢半,干姜1錢。 10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7140.3. 加:白術(shù) 107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08功效:命門火衰,中真寒而外假熱,外熱煩躁,腹痛脹悶,下瀉而兼膿血,六脈無力,右尺更弱,或大而散。 來源:《會約》卷十。 108141. 相似度50%:收膜湯 108組成:生黃耆1兩,人參5錢,白術(shù)5錢(土炒),白芍5錢(酒炒焦),當(dāng)歸3錢(酒洗),升麻1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8加:生黃耆、白術(shù)、升麻 108減:生地、附子、干姜 108功效:婦人產(chǎn)前勞役過傷,又觸動惱怒,以致肝不藏血,血亡過多,產(chǎn)后陰戶中垂下一物,其形如帕,或有角,或二岐,往往出產(chǎn)門外者,至六七寸許,且有粘席干落一片,如手掌大者。 來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108142. 相似度50%:收驚湯 108142.1. 1兩,ft1223分。10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8加:ft茱萸、北五味 108減:生地、人參、干姜 108功效:因驚而膽墮,失心如癡。 109來源:《辨證錄》卷四。 109143. 相似度50%:食鹽丸 109組成:食鹽(研)2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別研)2兩,當(dāng)歸(切,焙)2兩,干姜(炮)2兩,皂莢(去皮子,酥炙)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9加:食鹽、杏仁、皂莢 109減:白芍、生地、人參 109功效:腸風(fēng)瀉血,面色萎黃,累服藥不愈者。 109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四三。 109144. 相似度50%:勝邪湯 109組成:甘草1錢,柴胡1錢,當(dāng)歸5錢,白芍5錢,枳殼5分,白術(shù)3錢,附子1分,人參2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09加:甘草、柴胡、枳殼、白術(shù) 109減:生地、干姜 109功效:正虛熱衰而厥。 109來源:《辨證錄》卷一。 109相似度50%:四物葵花湯 110組成:當(dāng)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當(dāng)歸各1兩。 11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0加:川芎、熟地黃 110減:生地、人參、附子、干姜 110功效:經(jīng)水少而血色和者。 110來源:《保命集》卷下,名見《何氏濟生論》卷七。 110146. 相似度50%:續(xù)斷散 110146.1. 53兩(炒炭),1兩半(炒),3兩。110146.2.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0146.3. 加:續(xù)斷 110減:人參、附子、干姜 110功效:孕婦尿血,脈虛數(shù)者。 110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110相似度50%:滋血勝金丸 1104212錢(姜制),甘草1兩,白術(shù)半斤,人參3兩。 110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1加:川芎、南星、甘草、白術(shù) 111減:白芍、干姜 111功效:左癱血虛。 111來源:《萬氏家抄方》卷一。 111相似度50%:助陽消毒湯 111組成:人參半斤,黃耆1兩,當(dāng)歸4兩,白術(shù)4兩,陳皮1兩,附子錢。 11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1加:黃耆、白術(shù)、陳皮 111減:白芍、生地、干姜 111功效:元氣大虛,夏月生背癰,瘡口不起,脈大而無力,發(fā)熱作渴,自汗盜汗,用參、耆大補之劑,益加手足逆冷,大便不實,喘促嘔吐。 來源:《辨證錄》卷十三。 111相似度50%:逐寒回陽湯 111組成:人參5錢,白術(shù)9錢,附子1錢,肉桂1錢,干姜5分。 111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1加:白術(shù)、肉桂 111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12功效:寒邪直中腎經(jīng)。 112來源:《石室秘錄》卷一。 112150. 相似度50%:轉(zhuǎn)天湯 112組成:人參2兩,當(dāng)歸2兩(酒洗),川芎1兩,川牛膝3錢,升麻4分,附子1分(制)。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2加:川芎、川牛膝、升麻 112減:白芍、生地、干姜 112功效:腳手先下難產(chǎn)。 112來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112151. 相似度50%:茱萸湯 112組成:當(dāng)歸(洗,焙)3錢,干姜(泡)3錢,肉桂(去粗皮)2兩,附子(炮,去皮臍)2兩,吳茱萸1兩(湯洗7次)。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2加:肉桂、吳茱萸 112減:白芍、生地、人參 112功效:腸胃虛寒,泄瀉不止。 112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七。 113152. 相似度50%:茱萸湯 113組成:熟地黃1錢,當(dāng)歸1錢,白芍1錢,川芎1錢,吳茱萸(滾水泡)1錢,人參1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3加:熟地黃、川芎、吳茱萸 113減:生地、附子、干姜 113功效:婦人五旬以后,而月經(jīng)血去過多,熱隨血去,沖任傷損,為漏為崩,腹痛寒熱者。 來源:《竹林女科》卷一。 113相似度50%:增損四物湯 11313111錢半(酒炒),川芎8分。 113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3加:桂心、炮姜、川芎 113減:生地、附子、干姜 113功效:婦人產(chǎn)后沖任兩虛,氣血不足,寒邪乘虛陷伏經(jīng)中,腹痛不止,脈緊細者。 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113相似度50%:增損四順湯 114組成:甘草2兩(炙),人參2兩,龍骨2兩,黃連2兩,干姜2兩,附子(中型者,炮,去黑皮)1枚。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4加:甘草、龍骨、黃連 114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14功效:少陰病,寒多,表無熱,但苦煩憒,默默而極,不欲見光,有時腹痛,其脈沉細而不喜渴,已十余日而下利不止,手足微冷,及無熱候者。.來源:《外臺》卷一引崔氏方。 114相似度50%:茵陳茱萸湯 114組成:吳茱萸1兩,木通1兩,干姜1兩半,茵陳1兩半,當(dāng)歸3分,附子2個(作8片)。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4加:吳茱萸、木通、茵陳 114減:白芍、生地、人參 114功效:陰黃,服茵陳附子湯證未退及脈伏者。 114來源:《傷寒微旨論》卷下。 114156. 相似度50%:益母草膏 114組成:益母草(鮮,干的亦可)4804848兩,當(dāng)歸48兩,生地88兩,木香16兩。 115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5加:益母草、川芎、木香 115減:人參、附子、干姜 115功效:經(jīng)期不準(zhǔn),血色不正,量少腹脹,產(chǎn)后瘀血腹痛。 115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115相似度50%:養(yǎng)心化毒湯 115組成:當(dāng)歸、生地、麥冬、升麻、人參。 115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5加:麥冬、升麻 115減:白芍、附子、干姜 115功效:痘瘡,喉門中無瘡而暴啞者。 115來源:《片玉痘疹》卷下。 115158. 相似度50%:溫脾湯 115組成:大黃3兩,桂心3兩,附子1兩,人參1兩,干姜1兩。 115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5加:大黃、桂心 116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16功效:積久冷熱,赤白痢者。 116來源:《千金》卷十五。 116159. 相似度50%:掩竅丹 116組成:人參1兩,當(dāng)歸1兩,生地1兩,玄參1兩,炒黑荊芥3錢,甘草1錢。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6加:玄參、炒黑荊芥、甘草 116減:白芍、附子、干姜 116功效:氣虛不能攝血,血得火而妄行,九竅流血,其癥氣息奄奄,欲臥不欲見日,頭暈身困者。 來源:《辨證錄》卷三。 116160. 相似度50%:溫脾湯 11642221枚(者)。116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6加:大黃、甘草 116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16功效:久下赤白,連年不止,及霍亂脾胃冷,食不消。 117來源:《千金》卷十五。 117相似度50%:芎歸理中湯 1172兩,干姜(炒黑)、甘草(炙)1兩。 11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7加:甘草、白術(shù)、川芎 117減:白芍、生地、附子 117功效:產(chǎn)后疲勞甚者,及產(chǎn)前患下利,而產(chǎn)后有熱者。 117來源:《產(chǎn)科發(fā)蒙》卷三。 117相似度50%:芎歸百草飲 117組成:當(dāng)歸、川芎、人參、甘草、干姜(炒)、百草霜。 117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7加:川芎、甘草、百草霜 117減:白芍、生地、附子 117功效:妊?鼻血不止。 117來源:《產(chǎn)科發(fā)蒙》卷一。 117相似度50%:辛溫平補湯 117組成:附子(炮,去皮臍)5分,干姜(炮)515分,人參1錢,甘草(炙)1錢,黃耆(蜜炙)1錢,白術(shù)(土炒)1錢,白芍(酒炒)1錢,五味子12粒。 11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8加:肉桂、甘草、黃耆、白術(shù)、五味子 118163.4. 減:生地 118功效:暴中寒證,其陽已回,身溫色活,手足不冷,吐利漸除。 118來源:《醫(yī)門法律》卷二。 118164. 相似度50%:細辛煎 11822241合。..118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8加:細辛、吳茱萸 118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18功效:心腹俱痛。 118來源:《雞峰》卷十一。 118165. 相似度50%:吳茱萸丸 118組成:吳茱萸1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干姜半兩(炮裂,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細辛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 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9加:吳茱萸、青橘皮、細辛 119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19功效:心腹俱冷,卒腹?jié)M,短氣。 119來源:《圣惠》卷四十三。 119相似度50%:吳茱四逆湯 1191錢半(醋泡),11錢半(炒),甘草1錢半(炙),附子1錢半(炮)。 11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9加:吳茱萸、甘草 119減:當(dāng)歸、白芍、生地 119功效:寒中厥陰,吐利厥冷,舌卷囊縮,脈遲微者。 119來源:《醫(yī)略六書》卷十八。 119167. 相似度50%:無憂湯 119167.1. 53錢(炒),335錢。11911317分(炮),干姜1錢(炒)。 119加:竹茹、棗仁 119減:生地、附子、干姜 120功效:膽氣怯弱,夜不能寐,恐鬼祟來侵,睡臥反側(cè),輾轉(zhuǎn)不定,或少睡而即驚醒,或再睡而恍如捉拿。 來源:《辨證錄》卷四。 120168. 相似度50%:烏梅丸 120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