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骨膏-永樂大典卷一三八八○引-風科集驗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響骨膏-永樂大典卷一三八八○引-風科集驗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響骨膏-永樂大典卷一三八八○引-風科集驗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響骨膏-永樂大典卷一三八八○引-風科集驗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響骨膏-永樂大典卷一三八八○引-風科集驗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3響骨膏_永樂大典卷一三八八○引_風科集驗方_匯總響骨膏_永樂大典卷一三八八○引_風科集驗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原方 4組成: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4兩(炒)。 4功效:風寒濕痹,筋骨腫脹,走注疼痛。 4來源:《永樂大典》卷一三八八○引《風科集驗方》。 4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5相似度80%:接骨丹 5組成:骨碎補(去毛)1斤,敗姜1斤,生地黃(去土,洗凈)1斤,蒲黃半斤,白面2斤。 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半斤,蒲黃4兩(炒)。 加:白面 5功效:濕氣。 5來源:《瑞竹堂方》卷二。 5相似度50%:竹茹地黃湯 5組成:青竹茹半兩,生地黃1兩(細切),蒲黃半兩。 5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半斤,蒲黃4兩(炒)。 加:青竹茹 5減:骨碎補、敗姜 5功效:九竅、四肢指歧間出血。 5來源: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一九○。 5相似度50%:向骨膏 5組成:生地黃、骨碎補、蒲黃、當歸、白面、赤小豆、白及、敗姜各分。 5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半斤,蒲黃4兩(炒)。 加:當歸、白面、赤小豆、白及 6功效:傷寒濕氣,打撲傷損,筋骨疼痛。 6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九四引《經(jīng)驗秘方》。 6相似度50%:秋用接骨散 6組成:姜黃1兩,蒲黃1兩,骨碎補(炒)1兩,無名異(煅)1兩,生地黃1兩,生姜(自然汁)1兩。 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半斤,蒲黃4兩(炒)。 加:姜黃、無名異、生姜 6減:敗姜 6功效:折傷。 6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八七引《永類鈐方》。 6相似度50%:麥門冬散 6組成:麥門冬(去心)1錢,生地黃1錢,白芍藥2錢,蒲黃2錢。 6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半斤,蒲黃4兩(炒)。 加:麥門冬、白芍藥 6減:骨碎補、敗姜 6功效:鼻衄。 7來源:《醫(yī)統(tǒng)》卷四十二。 7相似度50%:馬鞭散 7組成:生地黃、蒲黃、馬鞭草。 7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半斤,蒲黃4兩(炒)。 加:馬鞭草 7減:骨碎補、敗姜 7功效:骨節(jié)疼痛。 7來源:《接骨圖說》。 7相似度50%:立效散 7組成:蒲黃、生地黃、生甘草、赤茯苓(去皮)各等分。 7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半斤,蒲黃4兩(炒)。 加:生甘草、赤茯苓 7減:骨碎補、敗姜 7功效:小兒溺血。 7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7相似度50%:地黃丸 7組成:生地黃(研取汁,留滓)2斤,生姜(研取汁,留滓)2斤,蒲黃4兩,當歸4兩。 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半斤,蒲黃4兩(炒)。 加:生姜、當歸 8減:骨碎補、敗姜 8功效:產(chǎn)后腹痛,眼見黑花,或發(fā)狂如見鬼狀,或胎衣不下,失音不語,心胸脹滿,水谷不化,口干煩渴,寒熱往來,口內(nèi)生瘡,咽喉腫痛,心中忪悸夜不得睡,產(chǎn)后中風,角弓反張,面赤,牙關(guān)緊急,或崩中如豚肝,臍腹(疒丂)痛,煩躁悸惚,四肢腫滿,及受胎不穩(wěn),唇口指甲青黑。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三五引《周(辶壬頁)傳授濟急方論》。 8相似度50%:地黃酒 8組成:生地黃(以銅竹刀切,炒)半兩,蒲黃(炒)1分,生姜(切,炒)1分。 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半斤,蒲黃4兩(炒)。 加:生姜 8減:骨碎補、敗姜 8功效:妊?墮胎,胞衣不出。 8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五八。 8原方組成: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4兩(炒)。功效:風寒濕痹,筋骨腫脹,走注疼痛。來源:《永樂大典》卷一三八八引《風科集驗方》。4PAGEPAGE8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組成:骨碎補(去毛)11斤,生地黃(去土,洗凈)12斤。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4兩(炒)。加:白面功效:濕氣。來源:《瑞竹堂方》卷二。1兩(細切),蒲黃半兩。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4兩(炒)。加:青竹茹減:骨碎補、敗姜功效:九竅、四肢指歧間出血。來源: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一九。組成:生地黃、骨碎補、蒲黃、當歸、白面、赤小豆、白及、敗姜各等分。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4兩(炒)。加:當歸、白面、赤小豆、白及功效:傷寒濕氣,打撲傷損,筋骨疼痛。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九四引《經(jīng)驗秘方》。11兩,骨碎補(炒)1兩,無名異(煅)11兩,生姜(自然汁)1兩。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4兩(炒)。加:姜黃、無名異、生姜減:敗姜功效:折傷。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八七引《永類鈐方》。組成:麥門冬(去心)1122錢。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4兩(炒)。加:麥門冬、白芍藥減:骨碎補、敗姜功效:鼻衄。來源:《醫(yī)統(tǒng)》卷四十二。組成:生地黃、蒲黃、馬鞭草。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4兩(炒)。加:馬鞭草減:骨碎補、敗姜功效:骨節(jié)疼痛。來源:《接骨圖說》。組成:蒲黃、生地黃、生甘草、赤茯苓(去皮)各等分。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4兩(炒)。加:生甘草、赤茯苓減:骨碎補、敗姜功效:小兒溺血。來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組成:生地黃(研取汁,留滓)2斤,生姜(研取汁,留滓)24兩,當歸4兩。原方對照:生地黃(炒)半斤,骨碎補(炒)半斤,敗姜(炒)4兩(炒)。加:生姜、當歸減:骨碎補、敗姜功效:產(chǎn)后腹痛,眼見黑花,或發(fā)狂如見鬼狀,或胎衣不下,失音不語,心不得睡,產(chǎn)后中風,角弓反張,面赤,牙關(guān)緊急,或崩中如豚肝,臍腹(疒丂)痛,煩躁悸惚,四肢腫滿,及受胎不穩(wěn),唇口指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