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地形圖應用_第1頁
第9章 地形圖應用_第2頁
第9章 地形圖應用_第3頁
第9章 地形圖應用_第4頁
第9章 地形圖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章地形圖應用

§9.1

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

§9.2地形圖的閱讀

§9.3用圖的基本知識

§9.4面積測定

§9.5

場地平整中的土方計算§9.1

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分幅方法梯形分幅—按經緯線分幅(中小比例尺)矩形分幅—按坐標格網分幅(大比例尺)分幅和編號的目的:便于管理和使用分幅:就是將大面積的地形圖按照不同比例尺劃分成若干幅小區(qū)域的圖幅。編號:就是將劃分的圖幅,按比例尺大小和所在的位置,用文字符號和數(shù)字符號進行編號。9.1.1地形圖的梯形分幅和編號⑴1:100萬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按國際上的規(guī)定,1:100萬的世界地圖實行統(tǒng)一的分幅和編號。標準分幅的經差是6°,緯差是4°。60°~76°之間雙幅合并,即每幅圖經差12°,緯差4°76°~88°之間由四幅合并,即每幅經差24°,緯差4°>88°單獨為一幅。我國處于緯度60°以下,故沒有合幅的問題。每一幅圖的編號由其所在的“列號-行號”的代號組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經度為東經116°26′08″,緯度為39°55′20″,則所在的1:100萬圖的圖號為“J-50”(圖9-1)。J-50圖9-1⑵1:50萬、1:25萬、1:10萬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這三種地圖編號都是在1:100萬圖號后分別加上自己的代號所成。如下圖所示。每一幅1:100萬地形圖分為2行2列,共4幅1:50萬地形圖分別以A、B、C、D為代號,如J-50-A。每一幅1:100萬地形圖分為4行4列,共16幅1:25萬地形圖分別以[1]、[2]

、…[16]為代號,如J-50-[2]。…J-50-AJ-50-BJ-50-CJ-50-DJ-50-[1]J-50-[16]J-50-87J-50-108⑶1:5萬、1:2.5萬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這種地圖編號是從1:10萬地形圖的圖號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如下圖所示。每幅1:10萬地形圖分為4幅1:5萬地形圖,分別以A、B、C、D為代號,其代號是在1:10萬地形圖圖號后加上各自的代號而成,如J-50-5-B。每幅1:5萬地形圖分為4幅1:2.5萬地形圖,分別以1,2,3,4為代號.如:

J-50-5-B-3J-50-5-BJ-50-5-B-31:1萬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如圖所示,每幅1:10萬地形圖分為8行8列,共64幅1:1萬地形圖,代號分別以(1)、(2)、(3)…(64)表示。其編號是在1:10萬地形圖圖號后加上各自的代號而成,如J-50-5-(40)

。J-50-5-(40)4.1∶5000、1∶2000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這兩種比例尺圖是在1∶1萬比例尺地形圖圖幅的基礎上進行分幅和編號的。將一幅1∶1萬的圖幅劃分成4幅1∶5000圖幅,分別在1∶1萬的編號后面寫上代碼a、b、c、d,例如,J-50-144-(62)-b。每幅1∶5000的圖再劃分成9幅1∶2000的圖,其編號是在1∶5000圖的編號后面再寫上數(shù)字1、2、……、9,例如,J-50-144-(62)-b-8。上述各種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方法綜合列入表9-1。表9·1梯形分幅的圖幅規(guī)格與編號9.1.2國家基本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⑴分幅①1:100萬地形圖的分幅按照國際1:100萬地形圖分幅的標準進行。每幅1:100萬地形圖劃分為2行2列,共4幅1:50萬地形圖。每幅經差3°,緯差2°②每幅1:100萬地形圖劃分為4行4列,共16幅1:25萬地形圖。每幅經差1°30′,緯差1°③每幅1:100萬地形圖劃分為12行12列,共144幅1:10萬地形圖。每幅經差30′,緯差20′④每幅1:100萬地形圖劃分為24行24列,共576幅1:5萬地形圖。每幅經差15′,緯差10′⑤每幅1:100萬地形圖劃分為48行48列,共2304幅1:2.5萬地形圖。每幅經差7′30″,緯差5′GB/T13989-92《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自1993年3月起實施。⑥每幅1:100萬地形圖劃分為96行96列,共9216幅1:1萬地形圖。每幅經差3′45″,緯差2′30″。⑦每幅1:100萬地形圖劃分為192行192列,共36864幅1:5000地形圖。每幅經差1°52′.5,緯差1′15″。⑵編號①1:100萬地形圖的編號——“行號列號”如J50。②1:50萬~1:5000地形圖的編號。以1:100萬編號為基礎,采用行列式編號方法。按1:100萬所含各比例尺地形圖的經差和緯差劃分成若干行和列,行從上到下、列從左到右按順序分別用編號。行、列代碼均采用三位十進制數(shù)表示,不足三位時補0,取行號在前、列號在后的排列形式標記,加在1:100萬圖幅的圖號之后。1:50萬~1:5000地形圖的編號均由五個元素構成,即1:100萬圖的行號(字符碼)1位,列號(數(shù)字碼)2位,比例尺代碼(字符)1位,該圖幅的行號(數(shù)字碼)3位,列號(數(shù)字碼)3位。如J50D001003HGFEDCB代碼1:50001:1萬1:2.5萬1:5萬1:10萬1:25萬1:50萬比例尺我國基本比例尺代碼為了適應各種工程設計和施工的需要,對于大比例尺地形圖,大多按縱橫坐標格網線進行等間距分幅,即采用正方形分幅與編號方法。圖幅大小如表9·4所示。表9·4正方形分幅的圖幅規(guī)格與面積大小圖幅的編號一般采用坐標編號法。由圖幅西南角縱坐標x和橫坐標y組成編號,1∶5000坐標值取至km,1∶2000、1∶1000取至0.1km,1∶500取至0.01km。例如,某幅1∶1000地形圖的西南角坐標為x=6230km、y=10km,則其編號為6230.0—10.0。9.1.3地形圖的正方形(矩形)分幅和編號也可以采用基本圖號法編號,即以1∶5000地形圖作為基礎,較大比例尺圖幅的編號是在它的編號后面加上羅馬數(shù)字。例如,一幅1∶5000地形圖的編號為20-60,則其它圖的編號見圖9·4。§9.2

地形圖的閱讀9.2.1地形圖圖外注記1.圖名與圖號

圖名:本幅圖的名稱圖號:本幅圖的編號2.接圖表與圖外文字說明接圖表說明本圖幅與相鄰圖幅的關系,標注在圖的左上角.

文字說明是了解圖件來源和成圖方法的重要資料,通常在圖的下方或圖的左右。

此外一般在圖的右上角標注圖的密級。3、圖廓和坐標格網線內圖廓----分幅時的坐標格網線外圖廓----僅起裝飾作用圖廓與坐標格網圖廓是地形圖的邊界,正方形圖廓只有內、外圖廓之分。內圖廓為直角坐標格網線,外圖廓用較粗的實線描繪。外圖廓與內圖廓之間的短線用來標記坐標值。如圖9·5,左下角的縱坐標為3510.0km,橫坐標220.0km。

經緯線分幅的地形圖內圖廓呈梯形,如圖9·6。西圖廓經線為東經128°45′,南圖廓緯線為北緯46°50′,兩線的交點為圖廓點。內圖廓與外圖廓之間繪有黑白相間的分度帶,每段黑白線長表示經緯差1′。連接東西、南北相對應的分度帶值便得到大地坐標格網,可供圖解點位的地理坐標用。分度帶與內圖廓之間注記了以km為單位的高斯直角坐標值。圖中左下角從赤道起算的5189km為縱坐標,其余的90、91等為省去了前面、百兩位51的公里數(shù)。橫坐標為22482km,其中22為該圖所在的投影帶號,482km為該縱線的橫坐標值??v橫線構成了公里格網。在四邊的外圖廓與分度帶之間注有相鄰接圖號,供接邊查用。坡度尺——用于地形圖上量測坡度的圖解。兩行數(shù)字,上行用坡度角表示的坡度,下行是對應的傾斜百分率表示的坡度。圖上等高線間的水平距離4、直線比例尺與坡度尺5.三北方向在中小比例尺的南圖廓線的右下方,還繪有真子午線、磁子午線和坐標縱軸三個方向之間的角度關系,稱為三北方向圖?!?.3

用圖的基本知識9.3.1確定圖上點位的坐標1: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000ABpnmqα(X0,Y0)400500600700800o如圖:求A點坐標式中:,—該點所在方格西南角坐標;M—比例尺分母考慮圖紙伸縮時的計算公式例∶

則:M=10009.3.2確定圖上直線段的距離1、圖解法(直接量測)3、量測坐標計算(解析法)例:圖上量得dab=169.7mm,則AB的實地距離:例:圖上量得則算得

110012001300140015001000ABpnmqα(X0,Y0)400500600700800o1:10002、直線比例尺法(直接量測)9.3.3確定直線的坐標方位角1、直接量測2、量測坐標計算例:圖上量得例:圖上量得則算得

110012001300140015001000ABpnmqα(X0,Y0)400500600700800o1:1000等高線上點的高程,等于該等高線的高程;

不在等高線上點的高程,用內插方法求得。式中50mnF—等高距9.3.4確定圖上點的高程9.3.5確定圖上地面坡度例∶已知Hm=53.00m,h=1m量得

mF=d1=3mm,

mn=4mm。=53.75m則:式中:—A,B兩點間的高差—A,B兩點間的實際水平距離AB53mnF或者利用坡度尺直接量出對管線、渠道、交通線路等工程進行初步設計時,通常先在地形圖上選線。按照技術要求,選定的線路坡度不能超過規(guī)定的限制坡度,并且線路最短。如圖9·10,地形圖的比例尺為1﹕2000,等高距為2m。設需在該地形圖上選出一條由車站A至某工地B的最短線路,并且在該線路任何處的坡度都不超4%。常見的作法是將兩腳規(guī)在坡度尺上截取坡度為4%時相鄰兩等高線間的平距;也可以按下式計算相鄰等高線間的最小平距(地形圖上距離):9.3.6設計規(guī)定坡度線路地形斷面圖是指沿某一方向描繪地面起伏狀態(tài)的豎直面圖。可根據(jù)斷面圖地面起伏狀態(tài),量取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線路設計。繪制斷面圖時,通常在水平方向采用與所用地形圖相同的比例尺,而垂直方向的比例尺通常要比水平方向大10倍,以突出地形起伏狀況。如圖所示,要求在等高距為5m、比例尺為1﹕5000的地形圖上,沿AB方向繪制地形斷面圖,方法如下:在地形圖上繪出斷面線AB,依次交于等高線1、2、3、……點。(1)在另一張紙上繪出水平線AB,作若干平行于AB等間隔的平行線,再注記出相應的高程值。(2)把1、2、3、……等交點轉繪到水平線AB上,并通過各點作AB垂直線,各垂線與相應高程的水平線交點即斷面點。(3)用平滑曲線連各斷面點得到沿AB方向的斷面圖9.3.7繪制斷面圖§9.4

面積測定9.4.1幾何圖形法把圖形分解成簡單的幾何形狀,計算所有簡單幾何圖形面積之和。23A1A2A3145A=A1+A2+A3常用幾合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正方形扇形圓形

1、借助坐標格網圖解界址點的坐標。2、再按公式(解析)計算圖形的面積。1432y1y2y3y4x2x3x1x4xy9.4.2坐標計算法(解析法)經整理后得:當為n邊形時:注意:各定點按照逆時針編號9.4.3透明方格法如圖9-5所示,數(shù)出曲線內的整方格數(shù)n1和不足一整格的方格數(shù)n2。設每個方格的面積為a(當為毫米方格時,a=1mm2),則曲線圍成的圖形實地面積為式中,M為比例尺分母。計算時應注意a的單位。9.4.4透明平行線法在曲線圍成的圖形上繪出間隔相等的一組平行線,并使兩條平行線與曲線圖形邊緣相切。將這兩條平行線間隔等分,使得相鄰平行線間距為h。每相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