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節(jié)交通與通信工具的進步上課課件_第1頁
第四章第二節(jié)交通與通信工具的進步上課課件_第2頁
第四章第二節(jié)交通與通信工具的進步上課課件_第3頁
第四章第二節(jié)交通與通信工具的進步上課課件_第4頁
第四章第二節(jié)交通與通信工具的進步上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四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

[課標要求]

了解中國近代以來交通、通信工具的進步,認識其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

[課標解讀]

1.了解近代以來交通、通信工具發(fā)展更新的過程及其突出表現(xiàn)。

2.認識交通、通信工具的進步對民眾生活的影響。我國古代交通地域特點南方舟楫,北方馬車;百姓步行!轎子木船馬車知識點:交通工具的更新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一交通工具的更新:傳統(tǒng)代步工具新式交通工具人力牽引工具機械牽引工具木船、轎子、馬車人力車、自行車、三輪車輪船火車汽車飛機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1、表現(xiàn)圖說歷史人力車自行車三輪車發(fā)展概況19C中后期:20C初期:20C50年代:城市大街小巷開始傳入,限于宮廷使用。主要代步工具(近代城鎮(zhèn))人力資料卡片人力車,又稱作黃包車,或者東洋車,是一種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兩個輪子,上有座位可坐一到二人,由一個人在前面拉行。黃包車起源于19世紀后期的日本,被稱作人力車,傳入中國以后因為1913年在上海租界規(guī)定公共人力車必須漆成黃色,所以后來黃包車一詞反而較為常用。19C70年代初成立輪船招商局

晚清中國創(chuàng)辦的最早的近代航運企業(yè)。首次打破列強壟斷中國江海運輸業(yè)的局面。1865年中國建成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輪船意義意義中國近代輪船業(yè)的開端洋務運動的影響圖說歷史

我國最早的鐵路--滬淞鐵路(英國擅自修建)光緒二年(1876)滬淞鐵路通車,中國人就是在這兒,第一次聽到了火車的汽笛聲。

圖說歷史英國商人鐵路上的“馬拉火車”為了運輸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莊之間修建一條長10千米的鐵路。這條鐵路于1880年興建,1881年通車。鐵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視先進的蒸汽機車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顫聲驚動了附近的皇陵,就讓騾馬充當“火車頭”,這就出現(xiàn)了“馬拉火車”的天下奇聞。1881年中國人修筑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事業(yè)的誕生

中國有鐵路始于清朝末期。然而清政府腐敗、保守、專制,唯祖宗之規(guī)是從,不肯接受新生事物。他們把修建鐵路、應用蒸汽機車視為“奇技淫巧”,認為修鐵路會“失我險阻,害我田廬,妨礙我風水”,因而頑固地拒絕修建鐵路。

1888年底,慈禧同意了李鴻章的試車奏折。在試車時,慈禧被震耳的汽笛聲和蒸汽機車巨大的排汽聲嚇得不輕,但是為了保持自己太后的尊嚴,她又不便直說,最后以火車的動靜太大會破壞皇城的龍氣,以及火車司機坐在她前面有損皇家威儀為理由,下旨不準用燒煤的火車牽引大清皇家專列。但是這條鐵路和列車卻可以使用,所以就出現(xiàn)了世界鐵路史上最為可笑的鬧劇。每天早上慈禧到勤政殿上朝及下朝時就乘坐這條鐵路上的火車,但是火車開行時卻沒有牽引機車,而是使用大量宮內太監(jiān)挽著黃緞子織成的繩索拉著這六節(jié)火車車廂跑。慈禧在乘坐專列出發(fā)時和她坐轎子一樣,很多人前呼后擁,專列前有兩隊太監(jiān)手持幡旗在鐵道兩旁引導,另有多名太監(jiān)用黃緞拉著火車前行,列車后還跟隨著一些侍奉的太監(jiān)。雖然這條鐵路上的火車沒有使用蒸汽機車,但卻是北京歷史上出現(xiàn)最早的鐵路、車站以及列車。

1909年中國人設計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并設計了“人”字形軌道京張鐵路的設計者詹天佑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徹底竣工并通車。青藏鐵路從西寧至拉薩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氣候條件最惡劣的高原鐵路。中國鐵路建設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凍土、高寒缺氧和生態(tài)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zhàn)。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新精神。

和諧號動車組2003年上海磁懸浮列車圖說歷史有軌電車交通系統(tǒng)(1906年天津創(chuàng)辦)1902年3月,上海人議論最多的是一種能夠在街上自動行駛的四輪怪物,這就是汽車。

圖說歷史公共汽車1924年出現(xiàn)上海,1935年出現(xiàn)于北京。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的飛行者1號試飛成功圖說歷史

1909年9月,馮如終于完成了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飛機,從而擠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意義:標志中國航空事業(yè)的開始。民航事業(yè)開始的標志及發(fā)展概況如何?思考題:1920年首條航線京津線開通;20世紀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蓋大半個中國的航空網。

1956年7月14日8時,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批“解放牌”載重汽車,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yè)的誕生?,F(xiàn)代交通工具全國范圍內建立了比較密集的公路網?,F(xiàn)代交通工具現(xiàn)代交通工具火車第六次大提速——“和諧號”前拍照留念。現(xiàn)代交通工具①動力:從人力、畜力牽引到機械牽引;②技術:從引進技術到自制自研;③種類:海陸空均有發(fā)展,從平面交通時代到立體交通時代;④地區(qū):城市顯著,鄉(xiāng)村緩慢,發(fā)展不平衡;⑤對象:向平民化、普及化發(fā)展。2、分析、歸納其發(fā)展特征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楊貴妃能吃到真正新鮮的荔枝嗎?古代烽火臺的功能是什么?能否準確有效地傳遞信息?為什么?烽火臺思考題二、郵電通信設施的逐漸完善落后的郵政通信方式:烽火臺飛鴿傳書驛站——舊時公文和文書的傳遞靠驛站,驛站靠驛馬民信局——是由私人經營寄遞信件、物品、經辦匯兌等業(yè)務的贏利機構。明代永樂年間由寧波幫商人首創(chuàng)。春望杜甫……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古代通信工具思考:古詩反映出當時怎樣的通信狀況?1.郵政通信的發(fā)展時間成就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1866年1896年辛亥革命后1949年11月中國加快通信建設步伐海關試辦郵政大清郵政局成立大清郵政改為中華郵政郵電部成立,開創(chuàng)郵政和電信合一新時代二、郵電通信設施的逐漸完善民國時期的郵件建國后的信封時間成就

丁日昌在臺灣架設電報線,成為自辦有線電報開端

無線電報創(chuàng)設并得到發(fā)展除國內無線電報外,還開設國際無線電報業(yè)務2、電信事業(yè)的發(fā)展(1)電報的發(fā)展1877年1906年1932年民國時期的電報封套我國最早的一本電碼書時間段成就

電話傳入中國電話線路與電話營業(yè)局所繼續(xù)增加通信技術迅猛發(fā)展電話業(yè)務居世界第一位,固定電話和移動用戶各占一半(2)電話的發(fā)展

1882年民國成立后

20世紀80年代后截止2003年各種電話上海是近代中國茶葉的一個外銷中心。1884年,福建茶葉市場出現(xiàn)了茶葉收購價格與上海出口價格同步變動的現(xiàn)象。與這一現(xiàn)象直接相關的近代事業(yè)是A.電報業(yè)B.大眾報業(yè)C.鐵路交通業(yè)D.輪船航運業(yè)練習:A必修二·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

五四運動期間,身居北京的張某有緊急情況需告知在上海的一位親戚,他可以選擇哪些通訊方式?最佳方式可能是什么呢?【情境創(chuàng)設】下列有三段關于“古往今來人們與遠方親朋溝通聯(lián)系的變遷”的材料:

古代:“烽火戲諸侯”、“鴻雁傳書”、“青鳥傳書”、“魚傳尺素”。近代:“去郵局寄信、打電話、拍電報、雞毛信”?,F(xiàn)代:電話(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發(fā)短信、傳呼、上網發(fā)E-mail、聊天。請回答:結合三段材料回答,“古往今來人們與遠方親朋溝通聯(lián)系的變遷”的趨勢是什么?談談你對變化的感想。①趨勢:渠道越來越多,聯(lián)系越來越方便。②新的方式出現(xiàn),但舊的聯(lián)系方式并沒有廢止,都在發(fā)揮著各自的不同作用;社會在不斷地進步,人們的生活在不斷地豐富;溝通聯(lián)系的方式越來越便捷,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自由討論三中國近代交通、通訊發(fā)展的原因2、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推動;3、政府的大力提倡;4、群眾反帝斗爭的推動;5、中國人民聰明才智的推動。1、外來技術傳入的推動;

新中國成立以來,交通、通信事業(yè)迅速發(fā)展的原因是什么?

想一想:

國家的獨立自主;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教育和科技的發(fā)展;對外開放的推動等。四、

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的影響③同時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①交通和通訊加強了各地的聯(lián)系,改變了人們的通訊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觀念,加快了生活節(jié)奏,提高了生活質量。

②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國同世界的聯(lián)系加強,加快信息的傳遞,促進了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圖片信息能源危機交通堵塞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影響城市交通擁擠,交通事故頻發(fā)。環(huán)境污染加重。導致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大量消耗。

……消極影響思考:為了解決交通運輸堵塞,你有哪些辦法?1.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軌設計,實現(xiàn)地面交通壓力最小化2.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