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范進中舉》
19.《范進中舉》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文章內(nèi)容,欣賞諷刺藝術(shù),提高閱讀和鑒賞文學名著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總結(jié)歸納能力,口頭表達等能力。
3.了解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進行諷刺的藝術(shù)。
過程與方法
1.了解典型材料對刻畫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以培養(yǎng)自讀能力為主,訓練學生運用“比較法”進行分析的能力。
3.采用引伸法,讓學生變換思維角度,培養(yǎng)他們用聯(lián)系、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人民的毒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培養(yǎng)團隊精神。
【重點難點】
1.學生通過討論理解文章內(nèi)容,欣賞諷刺藝術(shù)。
2.了解文章是如何用鮮明的對比手法來塑造人物、表現(xiàn)主題的。
【教學設想】
1.《儒林外史》及其作者的介紹稍詳細一點。
2.說梗概,培養(yǎng)學生綜合內(nèi)容的能力、提高口頭表達技巧。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彩票!小小彩票,實在玄妙?,F(xiàn)代社會,多少人憑借它而一夜暴富,改寫了命運。在我國封建社會時期,如果人們希望改寫個人命運,實現(xiàn)一夜之間由不名一文,搖身一變?yōu)樯韮r百倍,飛黃騰達的夢想,是不是也憑彩票呢?(不是)
的確,大多數(shù)人只有憑借參加封建科舉考試,憑“中舉”才能實現(xiàn)。于是,“中舉”在下層知識分子之間,在社會和廣大老百姓之中,導演出一幕幕人間喜悲劇。
在我國古代,洞房花燭被稱為小登科,有小就必然有大,大登科就是中舉,就是榜上有名。一旦中舉,會怎樣呢?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有一日春光暗度黃金柳,雪意沖開了白玉梅。那時節(jié)走馬在章臺內(nèi),絲兒翠,籠定個百花魁;有插花游街,馬蹄輕疾的風流,有衣錦還鄉(xiāng),袍笏加身的榮耀。
更有甚者,是喜極而瘋。例:明末高郵有袁體庵者,神醫(yī)也。有舉子舉于鄉(xiāng),喜極發(fā)瘋,笑不止。
中舉了,人卻瘋了。這到底是喜劇還是悲劇?今天,我們就借吳敬梓的眼睛,通過范進及其身邊人來見證封建科舉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巨大威力。以人觀社會,以人感受科舉。
2.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他一生經(jīng)歷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看透了這種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會風氣,他反對八股文,反對科舉制,不愿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比珪适虑楣?jié)雖沒有一個主干,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nèi)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的。加上它那準確、生動、洗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yōu)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shù)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當然,由于時代的局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xiàn)實,卻把理想寄托在“品學兼優(yōu)”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nèi)辶趾蜕鐣恼嬲雎?,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
3.“范進中舉”這個片斷選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查捷報”。這一回寫的是范進中舉的故事。小說寫范進在20歲的時候就開始應考了,他在小說中一出場,年紀已經(jīng)是54歲了。從20歲到54歲,范進整整考了35年的時間,他經(jīng)歷了二十余次考試。
二、整體感知
1.兩分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1—2):寫范進進學回家到中舉前的情況,側(cè)重描寫胡屠戶的倨傲。
第二部分(3—12):寫范進中舉后“發(fā)瘋”、“治瘋”和張靜齋的拜訪,在對比中表
2.五分結(jié)構(gòu)
(1)范進中秀才后回到家里,丈人胡屠戶前來賀喜。這其實是前面情節(jié)的尾聲,放在這篇節(jié)文里卻跟某些小說里的背景有幾分相似,因為范進中了秀才,這就取得了考舉人的資格。此外,從胡屠戶教訓范進的話里可以看出,中了秀才并未從根本上改變范進的社會地位,還不能滿足他追求功名的愿望。
(2)范進為去省城參加鄉(xiāng)試向胡屠戶借盤纏,反遭辱罵,他不甘心,居然瞞著丈人前往應試。范進此舉固然是受到了他宗師的鼓勵,但如果不是急切地艷羨功名富貴,斷然不會有這么大的膽量──從他置老母和妻子挨餓于不顧,也可以看出這一點。這是情節(jié)的開端。
(3)發(fā)榜之日,在斷炊的情況下,范進奉母命到集上去賣雞。去了將近兩個時辰,中舉的喜報忽到,鄰居趕緊去集上把他拉了回來。這是情節(jié)的發(fā)展,因為范進的命運從此將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從被人藐視的“現(xiàn)世寶”變成受人尊重的“老爺”。但范進本人此刻尚未見到喜報,他不敢信以為真,還要靠賣雞來“救命”,這又曲折地反映了他自20歲開始應考以來一連串的失敗在心頭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4)范進見到了喜報,因歡喜狠了,痰迷心竅,昏倒在地,救醒后又發(fā)起瘋來,拍著笑著,不顧一切地走到集上去;多虧一位報子出了個好主意,找來胡屠戶,狠狠地打了他一個嘴巴,這才清醒過來,不瘋了。這是一場喜劇,是這個故事的高潮。范進在發(fā)瘋過程中始終只說著一句話:“噫!好!我中了!”反映了他幾十年來追求功名富貴達到了神魂顛倒的地步。胡屠戶在這場喜劇中對范進畢恭畢敬,把范進捧上了天,充分暴露了他趨炎附勢的嘴臉。
(5)范進剛從集上回家,舉人出身、曾做過一任知縣的張靜齋來訪,贈金又贈房。這是故事的結(jié)尾,說明范進的社會地位陡然上升,真是“今非昔比”了。
從這個故事不難看出,造成這一切變化的根源是封建科舉制度。封建時代的科舉制度是套在讀書人身上的精神枷鎖。
3.本文寫他接著參加鄉(xiāng)試又中了舉人一事,文中運用夸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他那喜極而瘋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這個士人的丑惡靈魂,同時通過他的命運變化反映了世態(tài)的炎涼。
三、人物小結(jié)
1.范進中舉前后的變化
家境——第一段結(jié)尾處、第二段開頭、第二段結(jié)尾、第三段開頭、第十一段結(jié)尾、補充《教學用書》p206內(nèi)容
地位——連買肉的都瞧不起(聯(lián)系范進中舉起的艱難歷程,《教學用書》p204出場時的描寫,五十多歲的老童生,不讀書考試不行嗎?)、岳父任意辱罵到不敢打,連做過知縣的鄉(xiāng)紳也來巴結(jié)(為什么?預備官員)
本人態(tài)度——唯唯諾諾,老實巴交(p155),對胡屠夫的稱呼(岳父——老爹),發(fā)瘋的過程(層次感)(為何如此?補充《教學用書》p205-206有關(guān)內(nèi)容),很快與張鄉(xiāng)紳打成一片,補充第四回有關(guān)內(nèi)容(《教學用書》p207)
他人態(tài)度(岳父、張鄉(xiāng)紳、鄰居)
中舉前,矮人三分,中舉后,高人一等,難怪范進會瘋,難怪范進會將自己二十到五十四歲的青春都投在了科舉這支所謂的集優(yōu)股上!三十五年的折磨摧殘,三十五年的辛酸,都在“瘋”中展現(xiàn)出來。難怪有人因科舉而感嘆道:“貴為鄉(xiāng)鄰畏,賤受鄉(xiāng)人憐”,為了這一種變化,為了追名逐利,連自我和人格都喪失了。
范進——猥瑣懦弱而又圓滑世故。(可從范進對待胡屠戶及張鄉(xiāng)紳的態(tài)度判斷),熱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舉前唯唯諾諾,中舉后則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張鄉(xiāng)紳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會的新貴,特權(quán)階級的人員。(這一形象的典型意義:報錄人在范進發(fā)瘋后鎮(zhèn)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見他見過類似的情形。)
2.胡屠戶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行為
(兩次賀喜所送的東西)(前倨后恭)(細節(jié)描寫,拿銀子時的動作描寫)
欺貧愛富,粗俗勢利,蠻橫倨傲(前);阿諛奉承,趨炎附勢(后)的市儈形象。
3.張鄉(xiāng)紳:早已中舉,做過知縣,是地方上的一霸。范進中舉的當天就來拉攏,送銀送房,與范進稱兄道弟。這就表明他急于結(jié)交新貴,攀附范進宗師周學道和湯知縣,以達到鞏固和擴大自己權(quán)勢和目的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性格。
封建科舉就是這樣擺布著一個個社會,一個個知識分子的命運。它造就了一大批死讀書,讀死書的廢物,它影響著各式各樣的人。
4.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
①用人物的語言刻畫人物的性格。文中胡屠戶說的、罵的、訓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維的話,占了很大的篇幅,通過語言描寫,把這個市儈形象栩栩如生的勾畫了出來,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范進的語言也隨著他的身份、地位的變化而不同。范進中舉前,對胡屠戶的訓斥只是“唯唯連聲”,低三下四的說:“岳父見教的是?!北憩F(xiàn)了他的迂腐、無能和逆來順受。中舉以后,他不再稱胡屠戶為“岳父”而改稱“老爹”了。張靜齋拜會范進時,用了那些表示最親密友誼的詞語,充分表現(xiàn)出這個老奸巨滑的鄉(xiāng)紳的拉攏手段。
②運用細節(jié)描寫、側(cè)面烘托。如范進發(fā)瘋的過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進昏厥的怕人,胡屠戶為女婿扯衣服后襟,拿銀子時的動作等
③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范進中舉驚喜得發(fā)瘋,運用了夸張的手法,但并不失真。“中舉發(fā)瘋”在當時雖不是普遍現(xiàn)象,卻也“會有實情”的,因而是真實可信的。當時的讀書人熱衷“舉業(yè)”,一旦功名到手就如癡如醉,驚喜若狂。作者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加以夸張的描寫,具有辛辣的諷刺效果。對比手法主要用于描寫胡屠戶這個人物,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態(tài)度,鮮明的對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貧愛富、趨炎附勢、嗜錢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儈的性格躍然紙上。
④典型材料對刻畫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寫文章,特別是寫小說,講究選用典型材料來刻畫人物形象。課文為塑造范進這個熱衷功名的知識分子形象,精心選用了不少典型材料。如范進進學、胡屠戶賀喜一段,主要寫胡屠戶將范進訓得唯唯諾諾;范進借錢、胡屠戶唾罵一段,則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胡屠戶的欺貧愛富;范進中舉,樂極發(fā)瘋一段把范進的瘋態(tài)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人們從中看到了封建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胡屠戶壯膽掌打范進一段則和前文唾罵范進形成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刻畫了胡屠戶的市儈形象;張靜齋拜會范進一段,與上文的情節(jié)相得益彰,點明范進發(fā)瘋的真正原因,使人們明白了封建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和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三、重點語段研讀
1.范進不看便罷……,再為商酌?!?/p>
這一段人物描寫,可謂窮形盡相,躍然紙上。作者主要運用了兩種技法,一種是多層次的細節(jié)描寫,一種是側(cè)面烘托。
范進歡喜瘋了的過程分四層。第一層寫昏厥,第二層寫瘋跑,第三層寫跌倒,第四層寫瘋走上集。范進的瘋,是因喜而瘋,范進的喜,是喜至于瘋。作者緊緊把握這一特點,逐步展開。四層中,拍手的動作,笑的表情幾乎一以貫之,又略有起伏。范進的語言描寫,前兩層中用反復手法作了安排。反復中又有變化,前一處用“好了”,后一處只用一個“好”字,沖動的勁兒又有區(qū)別,足見用詞的細心。
側(cè)面烘托有兩種,一種是零星的穿插在范進喜瘋的每個過程之中,一種是集中的安排在正面描寫之后。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進昏厥的怕人,用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進飛跑的瘋狂,用眾人拉他不住的動作,烘托范進的那股瘋勁,一處處襯筆都突現(xiàn)了中心人物。
2.范進看了眾人……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
本段主要描寫了鄰居和胡屠戶的媚態(tài)。先是寫了眾鄰居說話恭敬,接著寫“一個鄰居早把那一只鞋尋了來,替他穿上”,大獻殷勤,諂媚之態(tài)清晰可見。段中又極其精彩地描寫了胡屠戶的一番無恥的恭維,有前面臭罵范進尖嘴猴腮的話,胡屠戶的恭維更顯得厚顏無恥。“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用“低著頭”的形體動作來顯示心靈的卑劣。寫上次數(shù),諷刺味兒更足。
3.范進喜極而瘋是一場喜劇,理由是:(1)文中寫范進發(fā)瘋和胡屠戶打嘴巴都運用了夸張手法;(2)揭露了當時士人熱中功名的丑惡靈魂和市儈的趨炎附勢的嘴臉;(3)范進終于清醒過來,結(jié)局圓滿。從人物命運的角度說這是一場悲劇,把一生浪費在科舉考場中,是范進的人生悲??;把知識分子束縛在科舉制度框架內(nèi),扼殺他的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靈魂,是國家民族的悲劇。
范進中舉前后,胡屠戶、眾鄉(xiāng)鄰及張鄉(xiāng)紳對他的態(tài)度各有什么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眾生相?
第一問:胡屠戶態(tài)度的變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眾鄉(xiāng)鄰在范進中舉前對他漠不關(guān)心(范進去省城應試,家里餓了兩三天;發(fā)榜那天早晨范家斷糧,只好去集上賣雞。在范家如此困難的關(guān)頭,沒有一位鄉(xiāng)鄰前來過問);中舉后對他熱心幫忙(拿來雞蛋、酒、米等招待報錄人,又到集上去尋范進,細心照顧他)。張鄉(xiāng)紳在范進中舉前對他不屑一顧(從“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親近”這句話可以看出);中舉后竭力拉攏他(主動前來賀喜,敘“世好”,贈金又贈房)。
第二問:對有錢有勢的人極力巴結(jié);對無錢無勢的人冷漠無情。
四、課堂小結(jié)
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枯竭,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親遠戚,誰肯雪中送炭?
僥幸今朝科舉,一二三場內(nèi),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jīng)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
類似對聯(lián):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深化拓展(提高部分)
深入研究一下范進發(fā)瘋的本原意識,講講《范進中舉》一文所體現(xiàn)的科舉制度對中國文人人格的解構(gòu)與重構(gòu)。
范進因中舉而發(fā)瘋,可以說是原有人格被解構(gòu)而新的人格未被及時重構(gòu)的外現(xiàn)。當然要論述這種解構(gòu),就要說一說中國文人普有的二元意識,就要說一說中國所特有的二元文化。
中國的文化有兩種對立性很強互補性也很強的載體,一種是儒家文化,一種是道家文化。從漢代開始,儒道兩家文化幾乎同時形成規(guī)模,然后并駕前行。但是,儒家文化要求入世,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求人的利益服從于社會(政治)利益,這就必然形成中國文化中凝重不堪的官本位意識。道家文化出世,注重人自身的存在,認為個性的張揚是人的根本幸福,這就必然形成中國文化中人本位意識。
民族文化的這種意識截斷,必然造成文人的人格分裂。最典型的是李白。
李白的生命中就充滿著個性張揚和功名富貴不能兼顧的痛苦。當功名看似唾手可得之時,他高吟“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但是當他獲得了很好的機會,徑直來到玄宗的身邊時,他發(fā)現(xiàn),他的天才也就是用來寫一寫“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之類的消遣詩時,而他自己在玄宗眼里只是一個玩物時,當他發(fā)現(xiàn)他的功名富貴需要用他的人格去換取時,他受不了。于是他衣袖一拂,高昂起尊嚴的頭顱,飄然離開了玄宗,也離開了京城,離開了富貴,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當然,離開京城他發(fā)現(xiàn)他個性的張揚和功名富貴依然是不可兼顧的。他的痛苦于是更深,他無奈地呻吟了,他吟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后來有個傳說,認為李白死于醉后撈月溺斃。雖然過于浪漫和傳奇,但我覺得想象出這種死法的人對李白是了解的,在李白的知音中應排第一!因為,這種浪漫和現(xiàn)實才真正能夠反映李白的人格在對立中的分裂和人生價值的失落。
到蘇東坡,蘇東坡的特殊經(jīng)歷使他以儒家入世的思想應付成功,卻又不得不以道家出世的思想來安慰失敗。于是他“達則兼濟天下(儒),窮則獨善其身(道)”——在他這里儒道似乎被完美地合二為一了。從此,中國文人們似乎覺得他們可以在人格缺失的社會中游刃有余地生存而不必擔心人格的分裂了。所以,他們給了蘇東坡以過高的贊揚和歌頌。
其實不然。蘇東坡的儒道兩學并沒有在他內(nèi)心的大道上并行不悖,他的道學其實只是儒學的一種無奈的補充,是一聲儒學的感嘆,一種扭曲,一種變異,在他的內(nèi)心他還是以儒學的入世思想為體的。我們看他的作品就知道了。仕途順暢時,他的詩歌就表現(xiàn)出一種酣暢淋漓的痛快。
如《江城子》: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這中間的太守多么得意洋洋,雖為“老夫”卻表現(xiàn)出“少年”一樣的狂放,一名文職太守,卻要“親射虎”,而且向?qū)O權(quán)看齊!這是多么豪放和酣暢??!
如果無官做了,那就是另外一種口氣。如《前赤壁賦》中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睆淖置嫔峡词菬o比地曠達與輕松的,然而骨子里卻是“吃不到葡萄只有說葡萄酸”的痛苦。
正如他的歌吟:“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边@首詩歌的基調(diào)應該是很放達的了,可是文句中了講得很清,要想“不辭長作嶺南人”,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日啖荔枝三百顆”;如果不能呢?那怕就是恕不奉陪了。這一肚子酸氣憋得不行,一汪淚水難以流出,只好憋回心室,露出一臉苦笑。而現(xiàn)在很多人就錯把這苦笑當成歡顏。
所以,蘇軾的瀟灑是裝的。其實是沒官當?shù)耐纯唷?/p>
不過蘇軾的瀟灑裝得格外真誠而美麗,所以后世的人們在有了類似于他的遭遇時也需要像他那樣裝,最后,蘇東坡的名聲就空前大了。
所以說,范進因中舉喜而瘋,李白因不用怨而狂,蘇軾因貶官懼而逃,表現(xiàn)雖然各異,其實質(zhì)都是把自己的人生價值比量于官場的成功與失敗。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識就這么廣泛地存在于中國文人的心目中。
當然,這種思想的產(chǎn)生是有其社會背景的,這個社會背景就是中國文人做官則八抬大轎,黃金美人,不做官就一無是處,所以在中國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格言,“學而優(yōu)則仕”的信條,也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警言。書生的有用與無用,全在于皇帝的重用與否,重用了則要風有風,要雨有雨;不被用則一無用處。其實不管用還是不用,歸根到底中國文人都是被動的,都沒有獨立的人格。
這種情形在中央電視臺《康熙王朝》中姚啟圣身上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姚啟圣,鄙視滿夷,拒不合作。榮華富貴難動其心,艱苦磨難罔動其志。針對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康熙在萬般無奈之下,以蠻治之:不問罪,先關(guān)入監(jiān)獄,酒菜招待;但是不審議,不定罪,因為他本無罪;尤其是不給他書,沒人理,讓他在無聊中過日。六十天下來,姚啟圣“盛”氣消落;回京路上,康熙又把他放在冰天雪地里一凍,姚啟圣“圣”氣也消落。這時間,康熙讓他進入暖轎,一本雜書,一碟剩點心,康熙腳下一個角落,他姚啟圣就知道感激了,于是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康熙腳下的順民進而成為順臣了。而一旦為康熙所用,他就立即提出了平定臺灣的方略“三可剿”“三可撫”,恩威并施。于是被康熙授與平臺大權(quán),從而成為平臺的風云人物。
其實中國文人的命運就是這樣:為人所用,或者說為人所不用。用時可頂天立地,成宏偉大業(yè);不用,則僅是養(yǎng)馬匹夫,糞土不如。姚啟圣的命運轉(zhuǎn)變我覺得深刻地揭示了中國文人的兩條思想局限。其一是“士為知己者死”;其二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被許多中國文人奉為圭臬的話語看起來是富麗堂皇的,確實也支撐起了中國文人的筆挺的脊梁,但是它同時也取消了中國文人獨自站立的資格。你看“士”是要為“知己者死”的,它就是這樣直接地、明目張膽地取消了“士”的獨立資格。而什么是“達”呢?達就是有“人”賞識;什么“窮”呢?窮就是沒人賞識??傊痪湓?,“士”的命運總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可以說,在“士為知己者死”、“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窠臼中,中國文人自己放棄取得獨立人格的可能。
當然中國文人獨立人格缺失的另一原因是缺少社會支撐。傳統(tǒng)家天下的封建社會對于言論不是采取支持和鼓勵,而是采取鎮(zhèn)壓與禁錮,所以在中國有一種奇特的文化現(xiàn)象,非常有名的小說甚至也要為誰是它的作者而爭論不休,因為作家寫了小說往往不敢承認,弄不好就有文字獄,殺身之禍,抄家之災;版權(quán)的保護更是從不提及,這又使文人缺失了經(jīng)濟自立的條件。無論是精神和物質(zhì)中國文人的脊梁都缺少社會支撐。
人格的徹底缺失最終把中國文人的價值追求全部逼仄到仕途之上。所以,范進中舉就會高興得發(fā)瘋。因為,中舉使他從“孫子”一下子上升到“老爺”,從沒有基本的人格而直接有了高貴的官格。一個人面對如此的命運巨變不發(fā)瘋才奇怪。
說到底是一個人權(quán)問題,在人權(quán)沒有保障的社會,即使是有一兩個敢于直言寧死不屈的人也往往被無聲無息地弄死,同時這種毫無價值的死亡讓人連死的勇氣也缺乏。我曾經(jīng)聽說文革中的烈士張志新在被執(zhí)槍斃前先被割斷了喉管。這個雖然是傳聞,但是我相信。因為中國有產(chǎn)生這種殘酷情形的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正是這樣的環(huán)境使任何勇敢的人都要注意說話的風險。一個勇敢的人可以不怕死,但是沒有人不怕毫無價值地而且無聲無息地死掉!
然而,一個社會,文化人沒有人格,整個社會也就不會有人格,而沒有人格的社會往往是缺乏良知的。沒有良知,何來真誠?缺少良知,沒有真誠,這樣的社會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恐怖的。
【知識鏈接】
1、作者與《儒林外史》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號粒民(現(xiàn)存吳敬梓手寫《蘭亭敘》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晚年又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吳敬梓著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在吳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極大的變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墜入貧困;思想上,對于功名富貴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長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時間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揚州兩地,官僚豪紳、膏粱子弟、舉業(yè)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見慣了的。他在這些“上層人士”的生活中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紳的武斷鄉(xiāng)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聵,舉業(yè)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風雅和清客的招搖撞騙。加上他個人生活由富而貧,那批“上層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臉,就很容易察覺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對這種種類型的知識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徹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鑄九鼎,神妙無循形”(旅云《缽山志》卷四)。更由于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他一生經(jīng)歷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當時,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萌芽,社會呈現(xiàn)了某種程度的繁榮,但,這也不過是即將崩潰的中國封建社會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大廈將傾的事實。雍正、乾隆年間,清朝統(tǒng)治者在逐漸鎮(zhèn)壓武裝起義的同時,就采用大興文字獄,設博學宏詞科以作誘餌;考八股、開科舉以牢籠士人,提倡理學以統(tǒng)治思想等方法來對付知識分子。其中,以科舉制為害最深,影響最廣,使許多知識分子墮入追求利祿的圈套,成為愚昧無知、卑鄙無恥的市儈。吳敬梓看透了這種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會風氣,所以他反對八股文,反對科舉制,不愿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諷刺的手法,對這些丑惡的事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顯示出他的民主主義的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原本僅55回。根據(jù)程晉芳《懷人詩》,可以證明在吳敬梓49歲的時候已經(jīng)脫稿(《春帆集》收《懷人詩》十幾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吳敬梓字敏軒?!比娮詈笏木湔f:“外史紀儒林,刻畫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說傳。”),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給他刻了出來。這個刻本,今已失傳?,F(xiàn)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偽作。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瘪T沅君、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全書故事情節(jié)雖沒有一個主干,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nèi)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的。加上它那準確、生動、洗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yōu)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shù)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當然,由于時代的局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xiàn)實,卻把理想寄托在“品學兼優(yōu)”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nèi)辶趾蜕鐣恼嬲雎?,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
魯迅論《儒林外史》
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諧,婉而多諷:于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
……時距明亡未百年,士流蓋尚有明季遺風,制藝而外,百不經(jīng)意,但為矯飾,云希圣賢。敬梓所描寫者即是此曹,既多據(jù)自所聞見,而筆又足以達之,故能燭幽索隱,物無循形,凡官師,儒者,名士,山人,間亦有市井細民,皆現(xiàn)身紙上,聲態(tài)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惟全書無主干,僅驅(qū)使各種人物,行列而來,事與其來俱起,亦與其去俱訖,雖云長篇,頗同短制;但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物業(yè)公司托管政府辦公樓管理合同
- 教師本科教學評估心得體會(共8篇)
- 尿道上裂的健康宣教
- 醫(yī)院科研不端行為管理辦法
- 《小馬過河》課件
- 2024年幼兒教育招生服務合同6篇
- xx省商業(yè)航天產(chǎn)業(yè)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提升地方學科服務水平的實施策略與步驟
- 2024年版醫(yī)療設備研發(fā)與銷售合同
- 2024年虛擬現(xiàn)實技術(shù)投資入股協(xié)議樣本3篇
- 管材管件供貨計劃、運輸方案及保障措施及售后服務
- (2024年)腸梗阻完整版課件
- 國際視野開拓全球
- T-CARM 002-2023 康復醫(yī)院建設標準
- 工程機械租賃服務方案及保障措施范本
- 2024年不良資產(chǎn)處置相關(guān)項目投資計劃書
- 腸道支架植入術(shù)培訓課件
- 數(shù)字政府建設行業(yè)分析
- 關(guān)于調(diào)整縣人民醫(yī)院預算管理委員會成員的通知
- 《工程計量》課件
- 2024年度企業(yè)網(wǎng)絡搭建及應用技能大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