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設計_第1頁
《南京大屠殺》設計_第2頁
《南京大屠殺》設計_第3頁
《南京大屠殺》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京大屠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整理歸納出作者列舉的幾大案件,明確作者寫作意圖。2.品味報告文學散文化的語言,體會作者隱含于文字中的悲憤之情。激發(fā)民族義憤,激勵為中華崛起而奮斗的愛國熱情。教學重點整理歸納作者列舉的幾大案件,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學難點體會作者隱含于文字中的悲憤之情。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一、由題目導入提問1:課題中有“屠殺”兩字,通讀全文,從文章內(nèi)容上給“屠殺”下個定義。提問2:“屠殺”可解釋為“大批大批地殘殺”,為什么在“屠殺”前要再加上個“大”字?二、細讀文章,歸納“大屠殺”案件1.(列表)歸納“大屠殺”案件。2.明確:“大”說明南京大屠殺人數(shù)之多,屠殺的殘忍度之烈。日本軍國主義殘殺中國人民不分對象,尼姑、平民、軍人甚至婦女兒童。說明他們以殺人為目的,想要亡我中國。三、感悟文章議論部分,明確作者寫作目的1、思考:日本在中國實行屠殺政策并非始于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的亡我之心由來已久(東北三省、上海、河北、南昌都在37年前發(fā)生過類似的屠殺事件),作者為什么要選南京大屠殺作為這篇報告文學的題材呢?2.、帶著這個問題散讀課文第三部分。(重點品讀“作為歷史的回顧”、“記住這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等句)明確:國土如此之小的日本野心極大,妄圖將中國滅亡,“南京”是中國當時的首都,顯然日本軍國主義是要“殺一儆百”,其野蠻和殘暴程度可見一斑。3、思考:日本軍國主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野心來吞并中國,中國人民為什么會遭受這樣的災難?明確:因為當時中國太落后了,綜合國力不強,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們要增強國力?!鳛閷W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為中華崛起而奮斗!四、感悟作者隱于文字背后的情感提問:最后一部分作者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愛憎之情溢于言表,一篇好文章通常作者都會將自己的情感隱藏于文字中,比如“風景秀麗的燕子磯”這句,作者為什么要在敘述“燕子磯大屠殺”加上這句話呢?明確:1、美麗的地方卻成了屠宰場,形成強烈的對比,作者這樣安排是為了突出日軍的殘暴,中國人民的無辜。2、如今的燕子磯依然秀麗,但它卻時刻提醒著人們不應該忘記在這片土地上曾有過的血腥屠殺,亡靈們的哀號,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恥辱的歷史,更不要讓這段悲劇再一次重演。五、回家作業(yè)類似“風景秀麗的燕子磯”這樣將作者情感隱于文字中的句子在文中還有很多,回家后找出一兩句,說說它們分別隱含了作者什么思想,有什么作用?感悟如下:每次聆聽陳老師的教誨總會有茅塞頓開之感,今天也是如此。當我整理完陳老師口訴的自己上過的《南京大屠殺》的教案后,再對比自己的教案我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與啟迪:1、語文老師要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拉回課堂。要做到這一點并非如說的那樣輕松。就那我今天上的這堂課來說吧!原本我選擇這篇自讀課文就是因為它能激發(fā)起同學們的民族義憤,能使原本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有些感染力。沒想到一節(jié)課下來還是因為多種因素而沒能實現(xiàn)原定的目標。雖然我試圖用老師范讀來增加感染力,帶動全班的氛圍,但是同學們卻一如既往地“我自巋然不動”,搞得我挺被動的。其中當然有客觀的因素諸如時間上少了10分鐘,學生們在第一節(jié)課上通常都有點沒睡醒等等。但究其主觀原因我認為還是由于我的課沒有備好:主要是我忽略了對于“南京大屠殺”這一知識同學們是“已知”的這個問題,在“已知”的情況下就應該試圖給他們一些“新知”,一些新的情感體驗,而并不僅僅等同于以往的愛國主義教育。正如陳老師說的那樣,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其他學科教會學生從“無知”到“有知”,而語文是母語,是自小就在不斷訓練不斷“明白”的一門“基礎學科”。所以語文學科要把同學們的興趣停留在課堂,還是要努力讓同學們在課堂上習得“新知”、獲得“新”的情感體驗。2、教師首先要熟悉文本,要經(jīng)過一番專研琢磨,這樣才能備好一堂有“效率”的課。今天我的這節(jié)課無疑是在做一次無效的勞動,這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僅僅關注如何將報告文學的三個特征機械地灌輸給學生,而不是讓他們在體驗感悟中獲得這三個概念。其二,指導學生圈畫有關表現(xiàn)日軍殘暴,人民無辜的語句過繁、過細?;谝陨蟽牲c,我反思我的這節(jié)課沒有帶給學生們新的知識,而只是在做重復勞動。這不符合二期課改“長文短教”的精神。正如陳老師說的那樣,對于初三年級,語文老師應該關注知識的整合而不是將知識機械地重復。我想這句話對于我們初三接下去的復習課是有指導意義的。再次對比兩份教案不難發(fā)現(xiàn),陳老師在多年研讀教材,教材已爛熟于心的前提之下依然不斷地在求新求變。在陳老師的教案中對課題“南京大屠殺”有了一番新的詮釋,并分別以“給‘屠殺’下定義”,“為什么在‘屠殺’前加個‘大’字”,以及“作者為什么要選‘南京大屠殺’作為自己的這篇報告文學的題材”這三個問題串聯(lián)起了三大環(huán)節(jié),構思巧妙。而最后“感悟作者隱于文字中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更能培養(yǎng)初三學生深層次地感悟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讓他們的情感體驗更上一個臺階。3、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要規(guī)范,要有感染力,更要注意精練。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能言善辯的人,但真正要做到說話得體又精煉,而且還能思路明晰可不是件容易辦到的事。就拿我今天的課來說,事后在評課過程中前輩們?yōu)槲抑赋隽瞬簧俨灰?guī)范的課堂用語,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