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周紹敏】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案_第1頁
【高教版周紹敏】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案_第2頁
【高教版周紹敏】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案_第3頁
【高教版周紹敏】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案_第4頁
【高教版周紹敏】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認識電路考綱要求掌握電路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電路模型,能識讀簡單電路圖。理解電路的基本物理量(電動勢、電流、電位、電壓)的概念及其單位。熟練掌握電動勢、電流、電壓的參考方向(正方向)和數值正負的意義及在電路計算時的應用。理解電功和電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和電功、電功率的計算。了解電阻器及其參數,會計算導體電阻;理解電阻的概念和電阻與溫度的關系,熟練掌握電阻定律。了解超導現象。掌握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和全電路歐姆定律.課??題§1-1電路§1-2電流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路的組成及其作用,電路的三種基本狀態(tài)。理解電流產生的條件和電流的概念,掌握電流的計算公式。電路各部分的作用及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電流的計算公式。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對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的理解。第1節(jié)電路一、電路的組成1.電路:由電源、用電器、導線和開關等組成的閉合回路。2.電路的組成:電源、用電器、導線、開關(畫圖講解)。1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如:干電池、蓄電池等。2用電器:把電能轉變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裝置,常稱為電源負載。如電燈等。3導線:連接電源與用電器的金屬線。作用:把電源產生的電能輸送到用電器。4開關:起到把用電器與電源接通或斷開的作用。二、電路的狀態(tài)(畫圖說明)3.通路(閉路):電路各部分連接成閉合回路,有電流通過。4.開路(斷路):電路斷開,電路中無電流通過。5.短路(捷路):電源兩端或者電路中某些部分被導線直接相連,這時電源輸出的電流不經過負載,只經過連接導線直接流回電源,這種狀態(tài)叫做短路狀態(tài),簡稱短路。注意:短路時電流很大,會損壞電源和導線,應盡量避免。三、電路圖6.電路圖:用規(guī)定的圖形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7.幾種常用的標準圖形符號。第2節(jié)電流一、電流的形成8.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提問)9.在導體中形成電流的條件:5要有自由電荷。6必須使導體兩端保持一定的電壓(電位差)。二、電流10.電流的大?。旱扔谕ㄟ^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與通過這些電荷量所用時間的比值。11.公式:I=12.單位:1A=1C/s;1mA=10-3A;1μA=10-613.電流的方向A實際方向—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提問:金屬導體、電解液中的電流方向如何?參考方向:任意假定。14.直流電:電流方向和強弱都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電流。(畫圖說明)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是非題(1)~(3)練習1.電路的組成及其作用。2.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3.形成電流的條件。小結4.電流的大小和方向。1-3電阻1-4部分電路歐姆定律課??題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1.了解電阻的概念和電阻與溫度的關系,掌握電阻定律。2.熟練掌握歐姆定律。1.電阻定律。2.歐姆定律。R與U、I無關。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溫度對導體電阻的影響。第3節(jié)電阻三、電阻15.導體對電流所呈現出的阻礙作用。不僅金屬導體有電阻,其他物體也有電阻。16.導體電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條件決定的。例:金屬導體,它的電阻由它的長短、粗細、材料的性質和溫度決定。17.電阻定律:在保持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導體的電阻跟導體的長度成正比,跟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并與導體的材料性質有關。R=ρ式中:ρ:導體的電阻率。與導體的幾何形狀無關,與導體材料的性質和導體所處的條件有關(如溫度)。18.電阻單位:R-歐姆(Ω);l-米(m);S-平方米(m2);ρ-歐米(Ωm)。換算關系:103。常見單位:μΩ、mΩ、Ω、kΩ、mΩ、19.閱讀P6表1-1,得出結論:電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導電性能的好壞,電阻率愈大,導電性能愈差。導體:ρ10-6Ωm絕緣體:ρ107Ωm半導體:10-6Ωmρ107Ωm舉例說明不同導電性能的物質用途不同。四、電阻與溫度的關系20.溫度對導體電阻的影響:7溫度升高,自由電子移動受到的阻礙增加;8溫度升高,使物質中帶電質點數目增多,更易導電。隨著溫度的升高,導體的電阻是增大還是減小,看哪一種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21.一般金屬導體,溫度升高,其電阻增大。少數合金電阻,幾乎不受溫度影響,用于制造標準電阻器。超導現象:在極低溫(接近于熱力學零度)狀態(tài)下,有些金屬(一些合金和金屬的化合物)電阻突然變?yōu)榱?,這種現象叫超導現象。22.電阻的溫度系數:溫度每升高1οC時,電阻所變動的數值與原來電阻值的比。若溫度為t1時,導體電阻為R1,溫度為t2時,導體電阻為R2,則α=即R2=R1[1+α(t2-t1)]例1:一漆包線(銅線)繞成的線圈,15οC時阻值為20Ω,問30οC時此線圈的阻值R為多少?例2: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4.計算題(3)。第4節(jié)歐姆定律五、歐姆定律23.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它的電阻成反比。24.公式:I=,其中U-伏特(V);I-安培(A);R-歐姆(Ω)。注意:9R、U、I須屬于同一段電路;10雖R=,但絕不能認為R是由U、I決定的;11適用條件:適用于金屬或電解液。例3:給一導體通電,當電壓為20V時,電流為0.2A,問電壓為30V時,電流為多大?電流增至1.2A時,導體兩端的電壓多大?當電壓減為零時,導體的電阻多大?六、伏安特性曲線25.定義:以電壓為橫坐標,電流為縱坐標,可畫出電阻的U-I關系曲線,叫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26.線性電阻: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是直線。K=;R=27.非線性電阻:若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不是直線,例:二極管。=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是非題(4)~(7)。2.選擇題(3)、(4)。1.電阻定律的內容;電阻與溫度的關系。2.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3.伏安特性曲線。練小習結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填充題(5)。布置作業(yè)4.問答與計算題(2)、(4)、(5)、(6)。課??題課型1-5電能和電功率新課授課時數128.理解電能和電功率的概念。教學目標教學重點29.掌握焦耳定律以及電能、電功率的計算。30.焦耳定律以及電能、電功率的計算。31.實際功率的計算。32.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的關系。課前復習電阻定律和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第5節(jié)電能和電功率七、電能33.設導體兩端電壓為U,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為q,電場力所做的功為:W=qU而q=It,所以W=UIt單位:W-焦耳(J);U-伏特(V);I-安培(A);t-秒(s)。1度==3.6J10634.電場力所做的功即電路所消耗的電能W=UIt。35.電流做功的過程實際上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八、電功率36.在一段時間內,電路產生或消耗的電能與時間的比值。公式:P=或P=UI。單位:P-瓦特(W)。37.額定功率、額定電壓:用電器上標明的電功率和電壓,叫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額定電壓。若給用電器加上額定電壓,它的功率就是額定功率,此時用電器正常工作。若加在它上面的電壓改變,則它的實際功率也改變。例1:有一220V/60W的白熾燈接在220V的供電線路上,它消耗的功率為多大?若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為110V,它消耗的功率為多少?(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例2:P8例題。九、焦耳定律38.電流的熱效應39.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導體的電阻和通電時間成正比。Q=I2Rt40.單位:Q-焦耳(J);I-安培(A);R-歐姆(Ω);t-秒(s)1.一只220V/40W的白熾燈正常發(fā)光時,它的燈絲電阻是多少?當它接在110V的電路上,它的實際功率是多少?(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2.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是非題(8)~(10);選擇題(6)~(8)。1.電能和電功的計算。練習小結2.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的概念。3.焦耳定律的內容。布置作業(yè)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填充題(6)~(8);4.問答與計算題(7)、(8)。第2章簡單直流電路考綱要求1、熟練掌握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2、了解電路的幾種工作狀態(tài)(通路、開路、短路),掌握在每一種狀態(tài)下電路中電流、電壓和功率的計算。3、熟練掌握電阻串、并聯的特點和作用,掌握簡單混聯電路的分析和計算。4、負載獲得最大功率的條件5、會用等電位法求混聯的等效電阻;6、了解電阻的測量方法;7、掌握電位的計算。課?題2-1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課型新課授課時數1★理解電動勢、端電壓的概念?!锸炀氄莆臻]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镎莆针娫摧敵龉β逝c外電阻的關系。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電源輸出功率與外電阻的關系。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第6節(jié)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十、電動勢41.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用符號E表示。42.單位:伏特(V)注意點:12電動勢由電源本身決定,與外電路無關。13電動勢的規(guī)定方向:自負極通過電源內部到正極的方向。十一、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43.復習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I=4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推導14電路15推導設t時間內有電荷量q通過閉合電路的橫截面。電源內部,非靜電力把q從負極移到正極所做的功W=Eq=EIt,電流通過R和R0時電能轉化為熱能Q=I2Rt+I2R0t,因為W=Q所以EIt=I2Rt+I2R0t,E=IR+IR0或I=16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閉合電路內的電流,與電源電動勢成正比,與整個電路的電阻成反比。其中,外電路上的電壓降(端電壓)U=IR=E-IR0‘內電路上的電壓降U'=IR0電動勢等于內、外電路壓降之和E=IR+IR0=U+U'例1:如上圖,若電動勢E=24V,內阻R0=4Ω,負載電阻R=20Ω,試求:(1)電路中的電流;(2)電源的端電壓;(3)負載上的電壓降;(4)電源內阻上的電壓降。例2:電源電動勢為1.5V,內電阻為0.12Ω,外電路電阻為1.38Ω,求電路中的電流和端電壓。例3:電動勢為3.6V的電源,與8Ω的電阻接成閉合電路,電源兩極間的電壓為3.2V,求電源的內電阻。十二、端電壓45.電動勢與外電路電阻的變化無關,但電源端電壓隨負載變化,隨著外電阻的增加端電壓增加,隨著外電阻的減少端電壓減小。證明:I=當R增加時,(R+R0)增加,電流I減小,U=E-IR0增加;同理可證,當R減小時,U也減小。46.兩種特例:17當外電路斷開時,R趨向于無窮大。I=0U=E-IR0=E即U=E應用:可用電壓表粗略地測定電源的電動勢18當外電路短路時,R趨近于零,I=趨向于無窮大,U趨近于零。短路時電流很大,會燒壞電源,引起火災,決不允許將導線或電流表直接接到電源上,防止短路。應用:測量電動勢和電源內阻。例4:例1(《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例5:有一簡單閉合電路,當外電阻加倍時,通過的電流減為原來的2/3,求內阻與外阻的比值。十三、電源向負載輸出的功率47.P電源=IE;P負載=IU;P內阻=I2R0;U=E-IR0,同乘以I,得UI=IE-I2R0IE=IU+I2R0P電源=P負載+P內阻在何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設負載為純電阻當R=R0時,這時稱負載與電源匹配。Pmax=48.電源輸出功率P與負載電阻R的變化關系曲線49.注意:當R=RO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但此時電源的效率僅為50%。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是非題(1)、(2)。練習2.選擇題(1)、(2)。1.電源電動勢的大小和方向。2.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3.端電壓的概念;外電阻增大和減小時,端電壓的變化。4.電源輸出功率最大的條件,這時的輸出效率。小結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填充題(1)、(2)。布置作業(yè)4.問答與計算題(1)、(2)。課??題2-2電池組及電池分類課型新課授課時數教學目標教學重點1掌握串、并聯電池組的特點。串、并聯電池組電動勢、內阻的計算。混聯電池組的計算。教學難點課前復習: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端電壓隨外電阻的變化規(guī)律。電源輸出最大功率的條件。第7節(jié)電池組一個電池所能提供的電壓不會超過它的電動勢,輸出的電流有一個最大限度,超出這個極限,電源就要損壞。對于要求較高電壓或較大電流的場合,就要用到多個電池的串聯和并聯及混聯。十四、電池的串聯50.當負載需要較高電壓時,可使用串聯電池組供電。設串聯電池組n個電動勢為E,內阻為R0的電池組成,則:E串=nEr串=nR051.特點:19電動勢等于單個電池電動勢之和。20內阻等于單個電池內電阻之和。注:用電器的額定電流必須小于單個電池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十五、電池的并聯52.當負載需要較大電流時,可使用并聯電池組供電。設并聯電池組n個電動勢為E,內阻為R0的電池組成,則E并=E;R0并=53.特點:21電動勢等于單個電池的電動勢。22內阻等于單個電池內阻的。注: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必須低于單個電池的電動勢。十六、電池的混聯當單個電池的電動勢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都小于用電器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時,可采用混聯電池組供電。例1:有3個電池串聯,若每個電池的電動勢E=1.5V,內阻R0=0.2Ω,求串聯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例2:有5個相同的電池,每個電池的E=1.5V,R0=0.02Ω,將它們串聯后,外接電阻為2.4Ω,求電路的電流及每個電池兩端的電壓。1.串并聯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電阻。2.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串聯電池組?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并聯電池組?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小結布置作業(yè)3.填充題(3)、(4)。4.問答與計算題(3)、(4)。教后記課??題2-3電阻的串聯課型新課授課時數2熟練掌握電阻串聯的性質和作用。理解串聯分壓和功率分配的原理。掌握電壓表擴大量程的方法和計算。電阻串聯的性質和作用。電壓表擴大量程的方法和計算。多量程電壓表分壓電阻的計算。學生在物理中已學過電阻的串聯。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情分析課前復習1.串、并聯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計算。2.串、并聯電池組的應用場合。第8節(jié)電阻的串聯十七、定義54.電阻的串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阻依次連接起來,使電流只有一條通路。55.特點①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②電路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十八、重要性質56.總電阻U=IR;U1=IR1;U2=IR2;???;Un=IRnU=U1+U2+U3+???+UnIR=IR1+IR2+IR3+???+RnR=R1+R2+R3+???+Rn結論: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個電阻之和。57.電壓分配I=;I=;I=;???;I==I===???=結論:串聯電路中各電阻兩端的電壓與它的阻值成正比。若兩個電阻串聯,則U1=IR1;U2=IR2;I=U1=U;U2=U58.功率分配P=IU=I2RP1=I2R1;P2=I2R2;P3=I2R3;???;Pn=I2Rn===???=結論:串聯電路中各電阻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阻值成正比。例1:有4個電阻串聯,其中R1=20Ω,R2=15Ω,R3=10Ω,R4=10Ω,接在110V的電壓上。求(1)電路的總電阻及電流;(2)R1電阻上的電壓。例2:例1(《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例3:R1、R2為兩個串聯電阻,已知R1=4R2,若R1上消耗的功率為1W,求R2上消耗的功率。十九、電壓表23常用的電壓表是用微安表或毫安表改裝成的。24毫安表或微安表的重要參數:Ig——滿偏電流,Rg表頭內阻25電流越大,毫安表或微安表指針的偏角就越大。由于U=IR,則毫安表或微安表兩端的電壓越大,指針偏角也越大。26如果在刻度盤上直接標出電壓值,就可用來測電壓,但這時能測的電壓值很小。為了能測較大的電壓,可串聯一電阻,分擔部分電壓,就完成了電壓表的改裝。27測量時要與被測電路并聯。28關鍵:會計算串聯的電阻R的大小。設電流表的滿偏電流為Ig,內阻為Rg,要改裝成量程為U的電壓表,求串入的R。R==例4:例2(《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有一表頭,它的滿刻度電流Ig=50μA,內阻為Rg=3kΩ,若改裝成量程為15V的電壓表,應串聯多大的電阻?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是非題(3)、(4),2.選擇題(3)。串聯的定義及特點。練小習結串聯的重要性質。電壓表量程的擴大。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填充題(5),4.問答與計算題(5)。布置作業(yè)課課?題2-4電阻的并聯型新課授課時數2熟練掌握電阻并聯的性質和作用。理解并聯分壓和功率分配的原理。掌握電流表擴大量程的方法和計算。電阻并聯的性質和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電流表擴大量程的方法和計算。教學難點電阻并聯的重要性質。學情分析學生在物理中已學過電阻的并聯。課前復習:59.串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基本特點。60.串聯電路的總電阻、電流分配和功率分配。61.串聯電阻的分壓作用。第9節(jié)電阻的并聯二十、定義62.電阻的并聯:把若干個電阻一端連在一起,另一端連接在一起。63.特點:29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30電路中總電流等于各支路的電流之和。二十一、重要性質64.總電阻:設電壓為U,根據歐姆定律,則I=;I1=;I2=;???;In=因為I=I1+I2+I3+???+In所以=+++???+結論:并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個電阻的倒數之和。65.電流分配U=I1R1;U=I2R2;U=I3R3;???;U=InRnI1R1=I2R2=I3R3=???=IRn=U結論:并聯電路中通過各個電阻的電流與它的阻值成反比。當只有兩只電阻并聯時I166.功率分配=I;I2=IPK=UIK=P1R1=P2R2=P3R3=???=PnRn結論:并聯電路中各個電阻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阻值成反比。例1:R1=24Ω,R2=8Ω,U=12V,求總電阻及各電阻上的電流。例2:5個25Ω的電阻并聯,總電阻為多少?例3:兩只電阻并聯,其中R1為100Ω,通過R1的電流I1為0.4A,通過整個并聯電路的電流I為1A,求R2和通過R2的電流I2。例4:在240V的線路上并接15Ω、30Ω、40Ω電熱器各一個,求(1)各電熱器上的電流;(2)總電流及總電阻;(3)總功率及各電熱器消耗的電功率。例5:例2-5(《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二十二、電流表利用并聯電路的分流原理,在微安表或毫安表上并聯一分流電阻,按比例分流一部分電流,則可以利用微安表和毫安表測量大的電流(擴大量程)。R==其中:Ig為電流表的滿偏電流;Rg為電流表內阻;I為電流表的量程;R為分流電阻。例5:P26例2-6。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2.選擇題(5)~(7);3.填充題(6)。練習課??題2-5電阻的混聯課型新課授課時數2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掌握簡單混聯電路的分析和計算?;炻撾娐返挠嬎恪=虒W難點畫等效電路圖。學情分析學生已學過電阻的串聯和并聯。課前復習:電阻串、并聯的基本特點和重要性質。第10節(jié)電阻的混聯二十三、混聯既有電阻的串聯又有電阻的并聯,叫電阻的混聯。二十四、混聯的計算步驟67.把電路進行等效變換;68.先計算各電阻串聯和并聯的等效電阻值,再計算電路的總的等效電阻;69.由電路的總的等效電阻值和電路的端電壓計算電路的總電流;70.利用電阻串聯的分壓和電阻并聯的分流關系,計算各部分電壓及電流。二十五、進行電路等效變換的兩種方法方法一:利用電流的流向及電流的分合,畫出等效電路圖。例1:已知:R1=R2=8Ω,R3=R4=6Ω,R5=R6=4Ω,R7=R8=24Ω,R9=16Ω,U=224V,求:通過R9的電流和R9兩端的電壓。例2:P28例2-8。(《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混聯的計算步驟。練習課??題2-6萬用表的基本原理課型新課授課時數2了解萬用表的構造、基本原理。掌握萬用表的使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情分析萬用表的基本原理及其操作。萬用表的實際操作。學生在電子實習中已接觸過萬用表。第11節(jié)萬用表的基本原理二十六、表頭71.簡述表頭原理。72.表頭的參數:Ig——滿偏電流;Rg——表頭內阻。二十七、直流電壓的測量73.公式:I=。I正比于U-可以用來測量電壓。74.分壓電阻的計算當U=ULL(U為電壓表的量程)則I=Ig,Ig=R=75.多量程的電壓表例:例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二十八、交流電壓的測量76.補充: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通斷條件(二極管圖)77.工作原理二十九、直流電流的測量78.利用并聯分流原理Ig=I79.工作原理:歐姆定律三十、電阻的測量80.μA-滿偏電流為Ig、內阻為Rg的電流表;R-調零電阻81.調零:紅、黑表筆短接,調R,使Ig=則指針滿偏,紅、黑筆間電阻為0。82.測量:接入電阻Rx,I=隨Rx變化,I也變化,每個Rx對應一個I。83.注意31刻度不均勻;32測量隨電池內阻r的變化有影響,不精確。三十一、使用萬用表的注意事項84.了解性能及各符號字母的含義,會讀數,了解各部件作用及用法。85.觀察表頭指針是否處于零位。86.測量前選擇正確的位置:量程選擇:應使表頭指針偏倒?jié)M刻度三分之二左右。無法估算測量值時可從最大量程當逐漸減少到合適量程。87.讀數33對有弧形反射鏡的表盤,應使像、物重合。34估讀一位小數。35了解每一刻度的值。88.被測位正、負要分清。89.測電流要串聯。90.測電壓時要并聯在被測電路兩端。91.測電阻時不可帶電測量。92.測量過程中不允許撥動轉換開關選擇量程。93.使用結束后,要置于最高交流電壓擋或off擋。練小習結萬用表表頭的兩個重要參數;使用萬用表測量時的注意事項。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4.問答與計算題(9)。布置作業(yè)課??題2-7電阻的測量課型新課授課時數2掌握電阻的測量方法。掌握產生測量誤差的原因。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電阻的測量方法及產生測量誤差原因的分析。產生測量誤差原因的分析。學情分析學生已學過部分電路歐姆定律。課前復習:使用萬用表進行測量時要注意的問題。第12節(jié)電阻的測量三十二、伏安法94.利用U=IR(歐姆定律)來測量電阻95.步驟:36用電壓表測出電阻兩端的電壓。37用電流表測出通過電阻的電流。38用R=公式計算電阻值。96.方法有兩種:I電流表內接法、II電流表外接法39電流表外接法R測<R實適用條件:待測電阻值比電壓表內阻小得多(R<<Rv)。40電流表內接法R測>R實適用條件:待測電阻阻值比電流表內阻大得多(R>>Ra)。三十三、惠斯通電橋97.原理41P32圖2-21R1、R2、R3、R4是電橋的4個臂,其中R4為待測電阻,其余3個為可調已知電阻,G是靈敏電流計,比較B、D兩點的電位。42調節(jié)已知電阻的阻值,使Ig=0,得I1=I2;I3=I4當R1和R3上電壓降相等,R2和R4上的電壓降也相等,既I1R1=I3R3,I2R2=I4R4時,兩式相除,得=,R4=98.測量結果的準確程度由下面的因素決定:43已知電阻的準確程度。44電流計的靈敏度。99.學校常用的滑線式電橋計算方式:Rx=R習題1.伏安法測量電阻的兩種方法:電流表內接法和電流表外接法。2.這兩種方法測量值和實際值的關系。3.這兩種方法適用的條件。小結4.惠斯通電橋測量電阻的原理和方法。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填充題(7)、(8);問答與計算題(10)。布置作業(yè)教后記課?題2-8電路中各點電位的計算課型新課授課時數2掌握電路中各點電位的計算。掌握電路中任意兩點間電壓的計算方法。電路中各點電位的計算。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前復習學生第一次接觸電位的概念。100.伏安法測量電阻的原理。101.伏安法測量電阻產生誤差的原因。102.電橋平衡的條件。第13節(jié)電路中各點電位的計算三十四、電位的概念103.零電位點計算電位的起點。習慣上規(guī)定大地的電位為零或電路中的某一公共點為零電位。104.電位電路中任一點與零電位點之間的電壓就是該點的電位。三十五、電位的計算方法105.確定零電位點。106.標出電路中的電流方向,確定電路中各元件兩端電壓的正、負極。107.從待求點通過一定的路徑繞到零電位點,則該點的電位等于此路徑上全部電壓降的代數和。如果在繞行過程中從元件的正極到負極,此電壓便為正的,反之,從元件的負極到正極,此電壓則為負。三十六、舉例例1:如圖,求VA、VB、VC、VD、UAB、UBC、UDC例2:已知:E1=45V,E2=12V,內阻忽略,R1=5Ω,R2=4Ω,R3=2Ω,求:B、C、D三點的電位。結論:(1)電位與所選擇的繞行路徑無關。(2)選取不同的零電位點,各電位將發(fā)生變化,但電路中任意兩點間的電壓將保持不變。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是非題(9)、(10);2.選擇題(8)。計算電路中某點電位的方法。練小習結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填充題(9)、(10);4.問答與計算題(11)、(12)。布置作業(yè)教后記第3章復雜直流電路考綱要求了解支路、節(jié)點、回路、網孔的概念;掌握基爾霍夫定律內容及推廣及其使用場合;會運用支路電流法求解復雜直流電路;理解戴維南定理,掌握電源向負載輸出的功率。課課?題型3-1基爾霍夫定律新課授課時數11.掌握節(jié)點、支路、回路、網孔的概念。2.熟練掌握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鶢柣舴螂娏骱碗妷憾傻膽??;鶢柣舴螂娏骱碗妷憾傻耐茝V應用。學生剛接觸復雜電路。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情分析第14節(jié)基爾霍夫定律三十七、基本概念108.復雜電路。109.支路:由一個或幾個元件首尾相接構成的無分支電路。110.節(jié)點:三條或三條以上的支路匯聚的點。111.回路:電路中任一閉合路徑。112.網孔:沒有支路的回路稱為網孔。113.舉例說明上述概念。114.提問:圖3-1中有幾個節(jié)點、幾條支路、幾條回路、幾個網孔?115.舉例三十八、基爾霍夫電流定律116.形式一:電路中任意一個節(jié)點上,流入節(jié)點的電流之和等于流出節(jié)點的電流之和。∑I入=∑I出117.形式二:在任一電路的任一節(jié)點上,電流的代數和永遠等于零?!艻=0118.規(guī)定:若流入節(jié)點的電流為正,則流出節(jié)點的電流為負。119.推廣:應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閉面。流入封閉面的電流之和等于流出封閉面的電流之和。例:P47本節(jié)例題3-1三十九、基爾霍夫電壓定律120.內容:從一點出發(fā)繞回路一周回到該點時,各端電壓的代數和等于零。∑U=0121.注意點:45在繞行過程中從元器件的正極到負極,電壓取正,反之為負。46繞行方向可選擇,但已經選定后不能中途改變。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是非題(1)~(4)。練習2.選擇題(1)~(6)。1.基爾霍夫電流定律的內容、表達式。2.基爾霍夫電壓定律的內容、表達式。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填充題(2)~(5)。小結布置作業(yè)教后記課課題型3-2支路電流法新課授課時數1教學目標教學重點1.掌握支路電流法并能運用它解題。支路電流法的應用。教學難點支路電流法的應用。學情分析學生已掌握基爾霍夫的兩個定律。課前復習1.電路的節(jié)點、支路、回路、網孔的概念。2.基爾霍夫電流定律、電壓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第15節(jié)基爾霍夫定律的應用一、支路電流法1.以支路電流為未知量,應用基爾霍夫兩定律列出聯立方程,求出各支路電流的方法。2.對于n條支路,m個節(jié)點的電路,應用支路電流法解題的步驟:(1)選定各支路電流為未知量,并標出各電流的參考方向,并標出各電阻上的正、負。(2)按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列出(m-1)個獨立的節(jié)點電流方程式。(3)指定回路的繞行方向,按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列出n-(m-1)個回路電壓方程。(4)代入已知數,解聯立方程式,求各支路的電流。(5)確定各支路電流的實際方向。3.舉例例1:本節(jié)例題例2:如圖,已知E1=E2=17V,R1=1Ω,R2=5Ω,R3=2Ω,用支路電流法求各支路的電流。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動勢E1=18V,E2=9V,內阻不計,R1=R2=1Ω,R3=4Ω,試用支路電流法求各支路的電流。1.支路電流法解題步驟。練小習結2.用支路電流法解題的注意點。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填充題(6),4.問答與計算題(1)、(2)。布置作業(yè)課課題型3-3疊加定理新課授課時數21.掌握疊加定理的內容。教學目標2.正確應用疊加定理計算兩個網孔的電路。應用疊加定理解題及幾個注意點。不能應用疊加定理計算功率。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情分析學生已學過簡單電路的計算。課前復習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4.計算題(3),用支路電流法求各支路的電流。第16節(jié)疊加定理一、疊加原理122.運用疊加定理可以將一個復雜的電路分為幾個比較簡單的電路,然后對這些比較簡單的電路進行分析計算,再把結果合成,就可以求出原有電路中的電壓、電流,避免了對聯立方程的求解。123.內容:在線性電路中,任何一個支路中的電流(或電壓)等于各電源單獨作用時,在此支路中產生的電流(或電壓)的代數和。124.步驟:47分別作出由一個電源單獨作用的分圖,其余電源只保留其內阻。(對恒壓源,該處用短路替代,對恒流源,該處用開路替代)。48按電阻串、并聯的計算方法,分別計算出分圖中每一支路電流(或電壓)的大小和方向。49求出各電動勢在各個支路中產生的電流(或電壓)的代數和,這些電流(或電壓)就是各電源共同作用時,在各支路中產生的電流(或電壓)。125.注意點:50在求和時要注意各個電流(或電壓)的正、負。51疊加定理只能用來求電路中的電流或電壓,而不能用來計算功率。二、舉例例1:P51本節(jié)例題3-3練習1.疊加定理的內容。2.應用疊加定理解題的步驟。3.兩個注意點。小結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4.問答與計算題(3)、(4)。布置作業(yè)教后記課課題型3-4戴維寧定理新課授課時數11.掌握戴維寧定理的內容。2.能正確運用戴維寧定理進行解題。運用戴維寧定理進行解題。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運用戴維寧定理進行解題。學情分析課前復習疊加定理的內容。第17節(jié)戴維寧定理當有一個復雜電路,并不需要把所有支路電流都求出來,只要求出某一支路的電流,在這種情況下,用前面的方法來計算就很復雜,應用戴維寧定理求解就較方便。四十、二端網絡126.網絡:電路也稱為電網絡或網絡。127.二端網絡:任何具有兩個引出端與外電路相連的電路。128.輸入電阻:由若干個電阻組成的無源二端網絡,可以等效成的電阻。129.開路電壓:有源二端網絡兩端點之間開路時的電壓。四十一、戴維寧定理130.內容:對外電路來說,一個含源二端線性網絡可以用一個電源來代替。該電源的電動勢E0等于二端網絡的開路電壓,其內阻R0等于含源二端網絡內所有電動勢為零,僅保留其內阻時,網絡兩端的等效電阻(輸入電阻)。131.步驟:52把電路分為待求支路和含源二端網絡兩部分。53把待求支路移開,求出含源二端網絡的開路電壓Uab。54將網絡內各電源除去,僅保留電源內阻,求出網絡二端的等效電阻Rab。55畫出含源二端網絡的等效電路,并接上代求支路電流。132.注意:代替含源二端網絡的電源極性應與開路電壓Uab的極性一致。四十二、舉例例1:P52例3-4練習1.戴維寧定理的內容。2.應用戴維寧定理解題的步驟。3.注意點。小結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3.填充題(7)、(8)。4.問答與計算題(5)、(6)。布置作業(yè)教后記課課題型3-5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新課授課時數41.建立電壓源和電流源的概念。教學目標2.掌握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條件和應用場合。應用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解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情分析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接觸過電壓源。課前復習戴維寧定理的內容。第18節(jié)兩種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四十三、電壓源133.電壓源:為電路提供一定電壓的電源。134.恒壓源:電源內阻為零,電源提供恒定不變的電壓。135.恒壓源的特點56它的電壓恒定不變。57通過它的電流可以是任意的,且決定于與它連接的外電路負載的大小。136.符號四十四、電流源137.電流源:為電路提供一定電流的電源。138.恒流源:電源內阻為無窮大,電源將提供恒定不變的電流。139.恒流源的特點58它提供的電流恒定不變,不隨外電路而改變。59電源端電壓是任意的,且決定于外電路。140.符號四十五、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141.電壓源理想電壓源串聯內阻R0U=US-IR0I=142.電流源理想電流源并聯內阻R0電流源I=IS-對外等效=IS-所以IS=143.結論=,R0=RS60一個電壓源與電阻的串聯組合,可用一個電流源與電阻的并聯組合來等效代替。條件:IS=US/R0,RS=R0,如下圖61一個電流源與電阻的并聯組合,可用一個電壓源與電阻的串聯組合來等效代替。條件:US=ISRS,R0=RS如下圖。四十六、舉例例1:例1例2:例2注意:62IS與US的方向一致。63等效變換對外電路等效,對電源內部不等效。64恒壓源和恒流源之間不能等效。四十七、電源等效變換及化簡原則65注意點(3)66兩個并聯的電壓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個電壓源,但兩個并聯的電流源可以直接合并成一個電流源。67兩個串聯的電流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個電流源,但兩個串聯的電壓源可以直接合并成一個電壓源。68與恒壓源并聯的電流源或電阻均可去除;與恒流源串聯的電壓源或電阻均可去除。例4:將下圖中的含源二端網絡等效變換為一個電壓源。例5:用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變換的方法計算1Ω電阻上的電流。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是否題(9)、(10)。2.選擇題(9)、(10)。練小習結3.填充題(8)~(10)。1.電壓源和電流源的概念。2.恒壓源和恒流源的特點。3.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變換的條件。4.電源等效變換及化簡原則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4.問答與計算題(9)、(10)。布置作業(yè)課課題型期中復習復習授課時數21.掌握第一、二、三章的主要內容。2.熟練運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等來解題。3.熟練掌握復雜電路的幾種求解方法。1.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2.電阻的串聯、并聯和混聯的計算;電路中各點電位的計算。3.復雜電路的幾種求解方法。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1.畫等效電路圖。2.電位的計算。3.復雜電路的幾種求解方法的應用。第一章1.了解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原理2.電流(1)定義(2)產生條件(3)方向(4)電流的大小3.電阻(1)電阻是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物理量(2)電阻大小的決定因素(3)電阻與溫度的關系4.歐姆定律(1)部分電路歐姆定律(2)閉合電路歐姆定律5.電路中能量轉換(1)電流通過用電器時①轉換電能的計算W=UIt②電功率的計算P=UI③焦耳定律(電流熱效應的規(guī)律)④電熱:Q=I2Rt;熱功率:P=I2R(2)電源的功率和輸出功率P=EI=①分配給內電路的功率②分配給外電路的功率第二章1.電池阻的串、并聯2.電阻的串、并聯規(guī)律總結3.電阻的混聯4.萬用表的基本原理5.電阻的測量(1)伏安法:電流表外接;電流表內接(2)惠斯通電橋6.電位的計算方法(1)標出電流方向確定元件電壓正、負極性(2)確定零電位點(3)從待求點通過一定路徑繞到零電位點,該點電位等于此路徑上全部電壓的代數和。第三章1.復雜電路、支路、節(jié)點、回路、網孔的概念2.基爾霍夫定律的內容、表達式、注意事項、應用3.復雜電路的求解方法(1)支路電流法:①內容②解題步驟③注意點④應用(2)疊加定理①內容②解題步驟③注意點④應用(3)戴維寧定理①內容②解題步驟③注意點④應用(4)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①電壓源、電流源的概念;②恒壓源、恒流源的概念;③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互換變換的條件;④注意點⑤應用練小習結布置作業(yè)教后記輔導與練習上的單元測驗第4章電容課課題型4-1電容器和電容新課授課時數21.理解電容器的電容概念。2.理解決定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大小的因素。3.掌握電容的計算公式。教學目標1.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計算。2.電容是電容器的固有特性。電容是電容器的固有特性。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情分析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課前復習1.電壓源、電流源的概念。2.電壓源和電流源等效變換的條件。第19節(jié)電容器和電容一、電容器144.電容器:任何兩個彼此絕緣而又互相靠近的導體都可以組成電容器。145.當電容器與直流電源接通時,電源兩極的電荷就會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向電容器的極板上移動,使與電源正極相接的極板上帶正電荷,與電源負極的極板上帶負電荷,從而在電容器兩極板間建立起電壓。146.充電:使電容器帶電的過程叫充電。147.放電:使電容器失去電荷的過程叫放電。二、電容148.電容器兩極帶的電荷越多,產生的電壓也越高,且對于一定的電容器,極板上帶電量與極板間電壓的比值是常數,這一比值為電容器的電容量。149.C=,式中:C——電容量;q——電荷量;U——兩極板間的電壓150.單位:1F=106μF=1012pF三、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1.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與介電常數成正比,與正對面積成正比,與極板的距離成反比。2.C=ε,式中:ε介電常數?法拉/米(F/m);S正對的面積?平方米(m2);d兩極板間的距離?米(m)電介質的介電常數ε由介質的性質決定的。真空介電常數ε0=8.86?10-12F/m相對介電常數εr例1: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板面積為100cm2,兩板間的介質為空氣,兩極板間的距離為5mm,現將電壓為120V的直流電源接在電容器的兩端。求(1)該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及所帶的電荷量。(2)若將電容器的兩極板浸入相對介電常數為2.2的油中,此時電容又是多大?P64習題1.是否題(1)、(2)。2.選擇題(1)~(3)。4.問答與問答與計算題(1)、(2)。1.電容器、充電、放電的概念。2.電容的定義。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的計算。4.電容是電容器的固有特性。P65習題練小習結布置作業(yè)教后記3.填充題(1)~(3)。4.問答與問答與計算題(4)、(5)。課課?題型4-2電容器的連接新課授課時數21.掌握電容器串聯、并聯的性質。2.掌握等效電容和安全電壓的計算。1.電容器串聯、并聯的性質。2.等效電容和安全電壓的計算。安全電壓的計算。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情分析學生第一次接觸電容器的連接。課前復習P65習題4.問答與計算題(3)第20節(jié)電容器的連接一、電容器的串聯1.電容器的串聯:把幾只電容器的極板首尾相接,連成一個無分支電路的連接方式。如圖2.串聯的性質(1)q1=q2=q3(2)U=U1+U2+U3=q(3)設各電容為C1、C2、C3的電容器上的電壓為U1、U2、U3=++U1=;U2=;U3=U=U1+U2+U3=q(++)=++結論:串聯電容的總電容的倒數等于各電容的電容倒數之和。3.串聯的作用:增大耐壓,但電容減小。例1:P58例2二、電容器的并聯1.電容器的并聯:把幾只電容器的正極連在一起,負極也連在一起,這就是電容器的并聯。如圖所示。2.性質(1)q=q1+q2+q3(2)U=U1=U2=U3(3)C=C1+C2+C3設每只電容器的電壓都是U,電容為C1、C2、C3,所帶電量為q1、q2、q3,q1=C1q2=C2q3=C3UUUC=C1+C2+C3q=(C1+C2+C3)U結論:并聯電容器的總電容等于各電容器的電容之和。例3:有兩只電容器,電容分別為10μF和20μF。它們的額定工作電壓為25V和15V,并聯后,接在10V電源上。求:(1)q1、q2及C;(2)最大允許的工作電壓。兩只電容器,其中一只為0.25μF、250V,另一只為0.5μF、300V,試求:(1)它們并聯后的等效電阻;(2)它們串聯后的等效電容和耐壓值。1.電容器串聯的性質。2.電容器并聯的性質。練小習結3.電容器安全電壓的計算。P65習題3.填充題(4)、(5)。布置作業(yè)課課?題型4-3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4-4電容器中的電場能量新課授課時數31.理解電容器的儲能特性及其在電路中能量的轉換規(guī)律。2.掌握電容器中電場能量的計算。教學目標1.電容器充、放電過程中,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容器兩端電壓的變化規(guī)律。2.電容器質量的判別和電容器中電場能量的計算。電容器質量的判別和電容器中電場能量計算式的推導。學生已掌握了電容方面的一些知識。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情分析課前復習1.串聯電容器的總電容、并聯電容器的總電容的計算公式。2.何種情況下需要把電容器串聯起來?何種情況下需要把電容器并聯起來?3.P64習題1.是非題(3)~(8)。2.選擇題(4)~(7)。第21節(jié)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一、電容器的充電開關S合向1,電容器充電。1.現象:(1)白熾燈開始較亮,逐步變暗。(2)(3)的讀數由大變小。的讀數變大。(4)最后2.解釋:指向0,的大小等于E。電源正極向極板供給正電荷,負極向極板供給負電荷。電荷在電路中形成定向移動,產生電流,兩極板間有電壓。S剛合上時,電源與電容器之間存在較大的電壓,使大量電荷從電源移向電容器極板,產生較大電流,隨著電荷的增加,電壓減小,電流減小。當電容器兩端電壓等于電源電壓時,電荷停止定向移動,電流為0,燈不亮。二、電容器的放電S合向2,電容放電。1.現象:(1)開始燈較亮,逐漸變暗,直至熄滅。(2)開始較大,逐漸變小,電流方向與剛才充電方向相反,直至指示為0。指示為E,逐漸下降,直至為0。(3)開始2.解釋:放電過程中,由于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使回路中有電流產生。開始這個電壓較大,因此電流較大,隨著電容極板上的正、負電荷的中和,極板間的電壓逐漸減小,電流也減小,最后放電結束,極板間不存在電壓,電流為零。3.結論:當電容器極板上所儲存的電荷發(fā)生變化時,電路中就有電流流過;若電容器極板上所儲存的電荷量恒定不變時,則電路中就沒有電流流過。電路中的電流為i==C三、電容器的質量判別1.用R?100或R?1k擋。2.將萬用表分別與電容器兩端接觸,指針發(fā)生偏轉并回到接近起始的地方,說明電容器的質量很好。3.若指針偏轉后回不到起始位置的地方,而停在標度盤的某處說明電容器的漏電很大,這時指針所指出的電阻數值即表示該電容器的漏電阻值。4.若指針偏轉到零位置之后不再回去,則說明電容器內部已經短路;如果指針根本不偏轉,則說明電容器內部可能斷路,或電容量很小。第四節(jié)電容器中的電場能量1.充電時,q↑→Uc↑電壓與電荷量成正比:q=CuC2.電源輸入電荷量為q時所做的總功,也就是存儲于電容器中的總能量。Wc=qUC=CUC2式中:C——電容器的電容?單位:F(法拉)UC——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單位:V(伏特)Q——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單位:C(庫侖)W——電容器儲存的電場能量單位:J(焦耳)3.結論:電容器中存儲的電場能量與電容器的電容成正比,與電容器兩極板之間的電壓平方成正比。4.電容器是一種儲能元件,當電容器兩端電壓增加時,電容器便從電源吸收能量儲存在它兩極板的電場中,當電容器兩端電壓降低時,它便把儲存的電場能量釋放出來。電容器本身只與電源進行能量交換,不消耗能量。P64習題練習1.是非題(9)。3.填充題(6)~(9)。1.電容器的充、放電電流。2.電容器質量的判別。3.電容器中的電場能量。P65習題小結布置作業(yè)教后記3.填充題(10)。4.問答與計算題(8)~(10)。第5章磁場和磁路課課?題型5-1電流的磁效應5-2磁場的主要物理量新課授課時數21.掌握直線電流、環(huán)形電流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以及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系。2.理解磁感應強度、磁通、磁導率和磁場強度的概念及勻強磁場的性質。磁場的四個物理量以及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系。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磁場強度的大小與媒介質性質無關。學情分析第一節(jié)?電流的磁效應一、磁場磁極間相互作用的磁力是通過磁場傳遞的。磁極在它周圍的空間產生磁場,磁場對處在它里面的磁極有磁場力的作用。二、磁場的方向和磁感線1.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任一點,小磁針靜止,N極所指的方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2.磁感線:在磁場中畫出一些曲線,在曲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都與該點的磁場方向相同。三、電流的磁場1.直線電流的磁場電流的方向與它的磁感線方向之間的關系用安培定則判定。例:2.環(huán)形電流的磁場電流方向與磁感線方向之間的關系,用安培定則判定。例:3.通電螺線管的磁場電流方向與磁感線方向之間的關系用安培定則判定。第二節(jié)?磁場的主要物理量一、磁感應強度B1.它是表示磁場強弱的物理量B=(條件:導線垂直于磁場方向)B可用高斯計測量,用磁感線的疏密可形象表示磁感應強度的大小。2.單位:F——N(牛頓),I——A(安培),L——m(米),B——T(特斯拉)3.B是矢量,方向:該點的磁場方向。4.勻強磁場:在磁場的某一區(qū)域,若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這個區(qū)域叫勻強磁場。二、磁通Φ1.Φ=BS(條件:①B⊥S;②勻強磁場)2.單位:韋伯(Wb)3.B=;B可看作單位面積的磁通,叫磁通密度。三、磁導率μ1.表示媒介質導磁性能的物理量。真空中磁導率:μ0=4π?10-7H/m。相對磁導率:μr=2.μr<1?反磁性物質;μr>1?順磁性物質;μr>>1?鐵磁性物質。前面兩種為非鐵磁性物質μr≈1,鐵磁性物質μ不是常數。四、磁場強度H1.表示磁場的性質,與磁場內介質無關。2.H=或B=μH=μ0μrH3.(1)磁場強度是矢量,方向和磁感應強度的方向一致。(2)單位:安/米(A/m)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1.是非題(1)~(4)。2.選擇題(1)~(4)。3.填充題(1)~(4)。1.磁場的方向。練小習結2.電流的磁場、安培定則。3.磁場的主要物理量。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4.問答與計算題(1)~(5)。布置作業(yè)教后記課課?題型5-3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新課授課時數21.掌握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的公式和左手定則。2.了解勻強磁場對通電線圈的作用力。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情分析課前復習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勻強磁場對通電線圈的作用力。1.磁場中某一點的磁場方向的規(guī)定。2.安培定則的內容。3.磁感應強度的定義式、磁感應強度方向的規(guī)定。4.磁通、磁導率、相對磁導率的概念。5.磁場強度的定義式,磁場強度方向的規(guī)定。第三節(jié)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一、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1.力的大?。?)當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垂直時F=BIl(適用于:一小段通電導線;勻強磁場)(2)若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平行,則F=0。(3)若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間有一夾角θ,則B1=Bcosθ;B2=BsinθF=B2Il=BIlsinθ討論:θ=,F=BIl最大;θ=0,F=0最小。單位:F-牛頓(N);l-米(m);B-特斯拉(T)。2.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則判定例1:一根通電直導線放在磁場中,圖中已分別表明電流,磁感應強度和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這三個物理量中兩個量的方向,試標出第三個物理量的方向。例2:一勻強磁場B=0.4T;L=20cm;θ=30;I=10A,求:直導線所受磁場力的大小和方向。二、電流表的工作原理(磁電式)(膠片)1.勻強磁場對通電線圈的作用力2.磁場使線圈偏轉的力矩M1=K1I;彈簧產生的力矩M2=K2θ,兩力矩平衡(M1=M2)時,線圈就停在某一偏轉角上,指針指到刻度盤的某一刻度,刻度是均勻的。3.優(yōu)點:刻度均勻,準確度高,靈敏度高。缺點:價格貴,對過載很敏感。1.磁場對通電導線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2.左手定則的內容。練習3.電流表的工作原理。習題(《電工基礎》第2版周紹敏主編)4.問答與計算題(6)~(8)。小結布置作業(yè)教后記課課?題型5-4鐵磁性物質的磁化新課授課時數31.了解鐵磁性物質的磁化。2.了解磁化曲線、磁滯回線對鐵磁性物質性能的影響。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鐵磁性物質被磁化的內因。教學難點磁滯回線的形成。學情分析課前復習1.磁場力大小的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