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室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化驗室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化驗室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化驗室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化驗室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驗室安全操作規(guī)程編制:審核:批準:實施日期:2022年月日1、上班前,必須穿戴好本崗位所領用的勞動保護用品,方可上崗操作。2、對化驗設備的保護裝置,如防火、防爆、防毒、通風、電氣、接地、安全裝置等,必須保持完好。3、使用電氣設備時,必須事先檢查開關、電機、以及機械設備,確認各部分是否安置妥當。4、裝置化驗儀器,所用的玻璃棒兩端必須圓滑,嚴禁使用有斷頭銳角的玻璃棒。5、將玻璃棒或玻璃管、溫度計等插入瓶塞時,必須用清水潤滑,并用布包好,緩慢輕輕的插入,不準用力過猛,防止折斷傷手。6、用餾程機時,必須查清電源線路及開關,在安全情況下方可使用,用完后立即關閉電源。嚴禁周圍有易燃物,防止漏電和燃燒。7、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時,應立即洗干凈,不得靠近明火。8、嚴禁在化學分析室內(nèi)動用明火和吸煙。9、一切試劑瓶都要有標簽。有毒藥品要在標簽上注明。10、嚴禁試劑入口。如需要以鼻鑒別試劑時,需將試劑瓶遠離,用手輕輕扇動,稍聞其氣味,嚴禁鼻子接近瓶口。11、溶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發(fā)熱物質時,必須置于耐熱容器內(nèi)進行。12、低沸點易揮發(fā)的有機溶劑及其他易揮發(fā)的溶液,熱天應放在低溫處,開瓶時要先用冷水冷卻,然后將瓶口對著無人方向開啟。13、使用低沸點等有機溶劑蒸發(fā)時,應放在水浴鍋上進行,不準用火直接加熱。抽提物質烘干時,必須將溶液蒸發(fā)干后,再放入烘箱內(nèi)烘干。14、使用低沸點等有機溶劑蒸發(fā)時,應放在水浴鍋上進行,不準用火直接加熱。抽提物質烘干時,必須將溶液蒸發(fā)干后,再放入烘箱內(nèi)烘干。15、易燃易爆物品與有機物配合時,嚴禁加熱。使用氰化鹽藥品時嚴禁同酸接觸。未知物品嚴禁冒然嘗味和使用。不明性質的兩種藥品嚴禁混合。一切藥品嚴禁亂倒。16、氧氣瓶、氧氣表以及導管,禁止與油類物質接觸。17、可燃的特別是易揮發(fā)的可燃物,應存放在密閉的容器內(nèi),不許用無蓋的開口容器儲存。18、易燃物質有:醇類,醚類,丙酮,苯,甲苯,酚,汽油等。19、分析人員必須了解掌握化學分析使用各類藥品的特征和基本知識;對禁忌藥品必須嚴格控制使用及妥善保管。不準一人單獨進行分析工作,防止事故發(fā)生。20、一切發(fā)生有毒氣體的操作,須于通風柜內(nèi)進行。通風裝置失效時禁止操作。21、進行有毒物質的實驗時,、必須戴好防毒面具、穿工作服、手套,工作人員應在飯前和試驗后洗手,試驗中禁止飲食、吸煙。禁止用實驗容器盛裝食品,嚴禁將食物帶入分析室或在分析室內(nèi)進餐。22、工作人員手、臉、皮膚有破裂時,不許進行有毒物質,尤其是氰化物的操作。23、含毒的溶液必須由該實驗的工作人員作一定的安全處置,合乎排放標準后,再倒入下水道,然后仔細洗凈儀器和工作地點。24、處理后的濃酸和濃堿廢液,必須先將水門放開,方可倒入水槽。一切廢液,如含有害物質超過安全標準,則應先行處理,不準直接排入下水系統(tǒng)。25、一切固體不溶物及濃酸嚴禁倒入水槽,以防堵塞和腐蝕水道。26、有毒液體、生產(chǎn)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