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實驗_第1頁
青島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實驗_第2頁
青島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實驗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島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實驗實驗名稱:饅頭發(fā)霉的對比實驗實驗目的:比較饅頭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發(fā)霉實驗材料:四片饅頭、塑料袋。實驗過程:(1)選四片饅頭,分別貼上號碼。(2)在1、3號上滴水,將2、4號烤干。(3)將4片饅頭分別裝入袋中。(4)將1、2號放在窗臺上,3、4號放入冰箱里。(5)幾天后,觀察4片饅頭,看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并記錄下來。實驗現(xiàn)象:1號饅頭發(fā)霉最早,發(fā)霉面積最大。2號、3號饅頭發(fā)霉時間和面積居中。4號饅頭發(fā)霉時間晚,發(fā)霉面積小。實驗結論:饅頭在溫暖、潮濕的情況下容易發(fā)霉。實驗名稱:鐵生銹實驗材料:鐵釘、紗布、玻璃瓶、堿、鹽、油、醋、砂紙。

實驗步驟:1.用砂紙打磨鐵釘,去掉其表面覆蓋物。

2.把鐵釘放在瓶子里,放在一個地方,并編好號:1、空氣,2、裝滿水,3.半瓶水,4、鹽水,5、堿面溶液、醋溶液……同時放入相同鐵釘,相同時間后觀察鐵釘生銹情況。實驗現(xiàn)象:水中,輕微;一半水、一半空氣,嚴重;空氣中,輕微;醋、堿、鹽、水中,嚴重生銹;油中無銹。實驗結論:鐵在有空氣、有水、有酸堿鹽的情況下容易生銹。實驗名稱:慣性試驗實驗材料:魚缸一個,雞蛋一個,光滑的薄木板一塊,小錘一個。實驗步驟:1.把魚缸裝入二分之一的水,蓋上薄木板,然后把雞蛋放在木板上面。2.用小錘沿水平方向迅速敲擊木板,看雞蛋如何運動。實驗現(xiàn)象:雞蛋會掉進水里。實驗結論:雞蛋沒有隨木板一起運動,而是保持了它原有的運動趨勢,木板抽掉后,只好掉進魚缸內(nèi),說明雞蛋具有慣性。實驗名稱:晝夜交替的模擬試驗實驗材料:地球儀、手電筒、大頭針。實驗步驟:1.用手電筒的光代表太陽光把地球儀照亮。觀察地球儀上是否分成了明暗兩部分,思考那邊是白天,那邊是黑夜。2.自西向東轉(zhuǎn)動地球儀,觀察:同一個地方(如插大頭針的地方)是否出現(xiàn)晝夜交替現(xiàn)象?分別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實驗現(xiàn)象:1.地球儀上分成了明暗兩部分,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天,背著“太陽”的那面是黑夜。2.地球自西向東轉(zhuǎn)動,同一個地方出現(xiàn)了晝夜交替現(xiàn)象。當這個地方轉(zhuǎn)到剛被光照射到是早晨,正對“太陽”時是正午,轉(zhuǎn)到剛被光照不到時是傍晚。實驗結論:地球是個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天,背著太陽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轉(zhuǎn),晝夜現(xiàn)象就會交替出現(xiàn)。實驗名稱:四季更替的模擬實驗:實驗材料:地球儀、手電筒實驗步驟:1.在桌子上畫一個圓,把地球儀放在畫好的軌道上運動。2.手電筒在中間始終照著地球儀。3.地球儀在轉(zhuǎn)動過程中傾斜角要保持一致。實驗現(xiàn)象:地球儀上的南北半球接受手電光的照射程度不斷變化。實驗結論:地球在繞太陽公轉(zhuǎn)的過程中,地軸總是傾斜的,并且傾斜的方向保持不變。由于地軸的傾斜,當?shù)厍蛱幵诠D(zhuǎn)軌道不同位置時,南北半球接受陽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斷的變化,從而形成了四季的變化。實驗名稱:蚯蚓找家實驗材料:蚯蚓5條、長方形紙盒、黑濕布、透明的塑料薄膜、。實驗步驟:1.找一個長方形紙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貼一塊透明的塑料薄膜。2.在桌上鋪一塊黑濕布,在布上放上5條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內(nèi)的明暗交界處,觀察蚯蚓往哪邊爬,比較亮處和暗處蚯蚓的數(shù)量。3.用一個長方形紙盒,在紙盒墊上塑料薄膜,在盒左邊放干土,在盒右邊放濕土,干土與濕土間隔一段距離。4.在盒中間沒有土的地方,放5條蚯蚓,觀察蚯蚓往哪邊爬,比較干土與濕土中蚯蚓的數(shù)量。實驗現(xiàn)象:1.蚯蚓都爬到陰暗處。2.蚯蚓都爬到濕土里。實驗結論:蚯蚓適宜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中。實驗名稱:植物的向光性實驗。實驗材料:植物幼苗(玉米、小麥等)、火柴桿、小花盆(或培養(yǎng)皿)、泥土、不透光的紙盒、臺燈、剪刀。實驗步驟:(1)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紙盒一側(cè)挖一個直徑為1cm的孔,待模擬單側(cè)光照射時使用。(2)將幾株長勢相同但其葉尚未出胚芽鞘的小麥幼苗依次排開,分別栽種在兩個花盆中,幼苗的旁邊插一根火柴桿,作為對比的參照物。(3)將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組用不透光的紙盒,另一側(cè)用一側(cè)帶小孔的紙盒),白天將裝置置于陽光充足的地方,夜間以臺燈代替光源,并使光從小孔中透入紙盒。(4)每天打開紙盒,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記錄下高度、傾斜角及當日的溫度、天氣等情況。實驗現(xiàn)象:幼苗朝紙盒開孔的方向生長,也就是向著光源的方向生長。實驗結論:植物的生長具有向光性。實驗名稱:植物的向光性實驗。實驗材料:植物幼苗(玉米、小麥等)、火柴桿、小花盆(或培養(yǎng)皿)、泥土、不透光的紙盒、臺燈、剪刀。實驗步驟:(1)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紙盒一側(cè)挖一個直徑為1cm的孔,待模擬單側(cè)光照射時使用。(2)將幾株長勢相同但其葉尚未出胚芽鞘的小麥幼苗依次排開,分別栽種在兩個花盆中,幼苗的旁邊插一根火柴桿,作為對比的參照物。(3)將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組用不透光的紙盒,另一側(cè)用一側(cè)帶小孔的紙盒),白天將裝置置于陽光充足的地方,夜間以臺燈代替光源,并使光從小孔中透入紙盒。(4)每天打開紙盒,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記錄下高度、傾斜角及當日的溫度、天氣等情況。實驗現(xiàn)象:幼苗朝紙盒開孔的方向生長,也就是向著光源的方向生長。實驗結論:植物的生長具有向光性。實驗名稱:植物的向光性實驗。實驗材料:植物幼苗(玉米、小麥等)、火柴桿、小花盆(或培養(yǎng)皿)、泥土、不透光的紙盒、臺燈、剪刀。實驗步驟:(1)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紙盒一側(cè)挖一個直徑為1cm的孔,待模擬單側(cè)光照射時使用。(2)將幾株長勢相同但其葉尚未出胚芽鞘的小麥幼苗依次排開,分別栽種在兩個花盆中,幼苗的旁邊插一根火柴桿,作為對比的參照物。(3)將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組用不透光的紙盒,另一側(cè)用一側(cè)帶小孔的紙盒),白天將裝置置于陽光充足的地方,夜間以臺燈代替光源,并使光從小孔中透入紙盒。(4)每天打開紙盒,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記錄下高度、傾斜角及當日的溫度、天氣等情況。實驗現(xiàn)象:幼苗朝紙盒開孔的方向生長,也就是向著光源的方向生長。實驗結論:植物的生長具有向光性。實驗名稱:植物的向光性實驗。實驗材料:植物幼苗(玉米、小麥等)、火柴桿、小花盆(或培養(yǎng)皿)、泥土、不透光的紙盒、臺燈、剪刀。實驗步驟:(1)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紙盒一側(cè)挖一個直徑為1cm的孔,待模擬單側(cè)光照射時使用。(2)將幾株長勢相同但其葉尚未出胚芽鞘的小麥幼苗依次排開,分別栽種在兩個花盆中,幼苗的旁邊插一根火柴桿,作為對比的參照物。(3)將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