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飛虹中學2021年高二化學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上海飛虹中學2021年高二化學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上海飛虹中學2021年高二化學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上海飛虹中學2021年高二化學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飛虹中學2021年高二化學聯考試卷含解析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1.一密閉容器中,反應

aA(g)bB(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增加一倍,當達到新的平衡時,B的濃度是原來的60%,則

A.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了

B.物質A的轉化率減少了

C.物質B的質量分數增加了

D.a>b 參考答案:AC2.農村有句諺語“雷雨發(fā)莊稼”,這是由于在放電條件下,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經過各種復雜的化學變化,最后生成了易被農作物吸收的硝酸鹽。雷雨給莊稼施加了A.鉀肥

B.磷肥

C.氮肥

D.復合肥參考答案:C略3.下列離子方程式表達正確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B.用惰性電極電解熔融氯化鈉:2Cl-+2H2OCl2↑+H2↑+OH-C.將氯氣溶于水制備次氯酸:Cl2+H2O=H++Cl-+HClOD.Na2O2與H2O反應制備O2:Na2O2+H2O=2Na++2OH-+O2↑參考答案:C4.已知S(s)===S(g)ΔH1,S(g)+O2(g)===SO2(g)ΔH2,則S(s)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A.S(s)+O2(g)===SO2(g)ΔH=ΔH2-ΔH1B.S(s)+O2(g)===SO2(g)ΔH=ΔH1-ΔH2C.S(s)+O2(g)===SO2(g)ΔH=ΔH1+ΔH2D.1molS(s)燃燒生成1molSO2(g)放出的熱量大于1molS(g)燃燒生成1molSO2(g)放出的熱量參考答案:C將S(s)===S(g)ΔH1與S(g)+O2(g)===SO2(g)ΔH2等號兩側直接相加得:S(s)+O2(g)===SO2(g)ΔH=ΔH1+ΔH2;又因為ΔH1>0,ΔH2<0,所以|ΔH|<|ΔH2|,即1molS(s)燃燒生成1molSO2(g)放出的熱量小于1molS(g)燃燒生成1molSO2(g)放出的熱量,D項錯誤。5.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4種陰離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溶液中離子濃度基本保持不變的是(

)A.CH3COO-

B.SO32-

C.CO32-

D.HCO3-

參考答案:A6.在一些建筑工地的食堂中,常發(fā)生將工業(yè)用鹽當作食用鹽而引起中毒的現象。該鹽的化學式為

A.MgCl2

B.KCl

C.NaNO2

D.MgSO4參考答案:C略7.一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和氣態(tài)化物的分子都是由極性鍵形成的非極性分子,這種元素是下列元素中的

A.硫

B.磷

C.碳

D.氯參考答案:C8.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參考答案:B略9.一種新型燃料電池,它以多孔鎳板為電極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別向兩極上通乙烷和氧氣,其電極反應式為:C2H6+18OH--14e-=2CO32-+12H2O,7H2O+7/2O2+14e-=14OH-,有關此電池的推斷正確的是A.電解質溶液中電子向正極移動

B.放電一段時間后,KOH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C.通乙烷的電極為負極

D.參加反應的O2和C2H6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7參考答案:C10.乙醇分子中各化學鍵如圖所示對乙醇在各種反應中應斷裂的鍵說明不正確的是(

)A.和金屬鈉作用時,鍵①斷裂B.和濃硫酸共熱至170℃時,鍵②和⑤斷裂C.和HBr共熱時,鍵④斷裂D.在銅催化下和氧氣反應時,鍵①和③斷裂參考答案:C略11.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A.過濾的操作中,漏斗的尖端應接觸燒杯內壁B.從滴瓶中取用試劑時,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觸試管內壁C.滴定接近終點時,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觸錐形瓶內壁D.向容量瓶轉移液體時,導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觸容量瓶內壁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A.過濾時為防止液體飛濺,漏斗的尖端應接觸燒杯內壁,使濾液沿燒杯內壁緩緩流下,故A正確;B.滴加試劑時應防止污染滴管,滴管不能接觸試管內壁,故B錯誤;C.滴定接近終點時,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觸錐形瓶內壁,可使滴定管流出的液體充分反應,故C正確;D.向容量瓶轉移液體時,為防止流出容量瓶外,可使導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觸容量瓶內壁,故D正確;故選B。12.有機物具有下列性質:能發(fā)生銀鏡反應,滴入石蕊試液不變色,加入少量堿液并滴入酚酞試液,共煮后紅色消失。原有機物是下列物質中的(

A.乙醛

B.乙酸甲酯

C.甲酸乙酯

D.甲酸參考答案:C略13.對已達化學平衡的下列反應

2X(g)+Y(g)2Z(g),減小壓強時,對反應產生的影響是(

)A.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逆反應速率減小,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參考答案:C略14.下列分別是利用不同能源發(fā)電的實例圖形,其中不屬于新能源開發(fā)利用的是參考答案:C略15.下列各組名詞或現象中,三者間沒有逐級因果關系的是

A.汽車尾氣——光化學污染——咳嗽和氣喘者增多

B.含磷洗衣粉——水體富營養(yǎng)化——水棲生物大量死亡

C.人口增多——空氣中CO2濃度增大——溫室效應

D.氟氯烴——臭氧空洞——皮膚癌患者增多參考答案:C略二、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16.(13分)Ⅰ.下列實驗操作或實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①配制氯化鐵溶液時,需加少量鹽酸;

②用10mL量筒量取5.80mL鹽酸;

③用稀醋酸除去熱水瓶內的水垢[主要成分Mg(OH)2和CaCO3等];

④金屬鈉著火可用干燥的細沙撲滅;

⑤在酸堿中和滴定實驗中,若滴定前錐形瓶未用待測液潤洗,則測定結果偏??;⑥將干燥的pH試紙浸入某溶液一會兒后取出,與標準比色卡對照以測定該溶液pH。Ⅱ.某同學為研究硝酸與鎂的反應,進行圖示實驗,實驗現象如下:(a)A中足量某濃度的硝酸與Mg片發(fā)生反應,生成的氣體通過B后,在B中只生成一種鹽,剩余氣體遇空氣不變色;(b)從C進入D中的氣體有兩種且均為單質;(c)將D加熱一段時間后,E中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逐漸變藍。(假設實驗前裝置中的空氣已排盡)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1)A裝置所涉及的實驗儀器名稱有導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硝酸與Mg片反應生成的氣體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3)寫出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Ⅰ.①③④(3分)Ⅱ(1)圓底燒瓶單孔橡皮塞(2分)

(2)

NO

NO2

N2

H2(4分)

(3)①Fe2O3+3H22Fe+3H2O(2分)

②N2+3H22NH3(2分)(①、②方程式的順序可以顛倒)三、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17.(1)某溫度時,在2L容器中,X、Y、Z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由圖中數據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時間測得以下反應速率:①v(X)=0.075mol/(L·min);②v(Y)=0.001mol/(L·s);③v(Z)=0.06mol/(L·min)速率由大到小關系為:___>______>_____(填編號)。(3)據圖知2min時Y的濃度為:__________;在這段時間內反應速率若以物質Z的濃度變化來表示,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略18.(10分)為減小和消除CO2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一方面世界各國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學家加強了對CO2創(chuàng)新利用的研究。已知:CO2、碳酸鹽、碳酸氫鹽的部分性質如下:CO2(過量)+OHˉ=HCO3ˉ

HCO3ˉ+OHˉ=CO32—+H2O

CO32—與H+反應生成CO2分兩步:

CO32—+H+=HCO3ˉ

HCO3ˉ+H+=CO2↑+H2O(1)目前,用超臨界CO2(其狀態(tài)介于氣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劑已成為一種趨勢,這一做法對保護環(huán)境的作用是

。(2)最近有科學家設計出把空氣吹入碳酸鉀溶液,然后再把CO2從溶液中提取出來,在一定條件下與H2反應,使之變?yōu)榭稍偕剂霞状嫉墓に?。其流程如下:①上述流程分解池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小李同學在實驗室用右圖所示的裝置和藥品制取K2CO3溶液。

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雜質是

。

③小張同學在數字實驗室中用傳感器對碳酸鉀和碳酸氫鉀的混合物樣品進行成分測定,他分別稱取三份不同質量的混合物樣品,配成溶液,然后用相同濃度的硫酸進行滴定,測得如下數據:實驗編號123混合物的質量/g3.764.708.46硫酸溶液的體積/mL50.0050.0050.00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mol0.030.03750.03該混合固體中K2CO3與K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所用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參考答案:(10分)(1)保護臭氧層(1分)(2)2KHCO3K2CO3+CO2↑+H2O(2分)②KOH或KHCO3(2分)

③2:1(2分)0.75mol·L—1(3分)略19.(1)已知在25℃時:①2CO(s)+O2(g)==2CO2

(g)

△H1=-566KJ/mol②C(s)+O2(g)==CO2

(g)

△H2=-394KJ/mol,則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