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希望能幫助到您希望能幫助到您2017全國中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文言文對比閱讀題本文是關于2017全國中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文言文對比閱讀題,感謝您的閱讀!.【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二)閱讀下面兩則古文,完成11—15題。【甲】傷仲永(節(jié)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薄疽摇克蜄|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禮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炸然若神人 ;余則編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每句限劃一處。(2分)⑴余聞之也久⑵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⑴即書詩四句⑵稍稍賓客其父⑶無從致書以觀⑷同舍生皆被綺繡.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或以錢幣乞之或遇其叱咄B.未嘗識書具嘗趨百里外C.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每假借于藏書之家D.還自揚州手自筆錄.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⑴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⑵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閱讀這兩則短文,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啟示?請寫出三點。(3分)【答案】.⑴余聞之也/久⑵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每句1分,滿分2分).⑴書寫⑵以賓客之禮相待,把……當作賓客⑶得到⑷通“披”,這里是穿的意思(每個詞1分,滿分4分).B(2分).⑴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⑵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每句1分,有明顯錯誤不給分。滿分2分).提示:可以從博覽群書、刻苦學習、誠心求教、人的天資與后天教育的關系、后天教育與成才的關系等方面來回答,言之成理皆可。(每點1分,滿分3分)2.【2017年?河南省】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6—19題。(共10分)(一)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村,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二)水益澀①,曳②舟不得進,陸行六七里,止藥師寺。寺負紫芝山,僧多讀書,不類城府。越信宿,遂緣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環(huán),遙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蓋澗水爾。桑畦麥隴④,高下聯絡,田家隱翳竹樹,樵童牧豎⑤相征逐,真行畫圖中!欲問地所歷名,則輿夫樸野,不深解吳語,或強然諾,或不應所問,率十問僅得二三。越二嶺,首有亭當道,糅書⑥“雪竇山”字。(節(jié)選自鄧牧《雪竇游志》)注:①澀:不通暢。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細長的水流。④隴:通“壟”。⑤牧豎:牧童。⑥糅(xiu)書:用赤黑色的漆寫。.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A.異漁人甚異之使內外異法也(《出師表》)B.舍便舍船屋舍儼然C.去停數日,辭去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D.道不足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馬說》).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語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2分).根據語段(一)(二)的內容,分條概括雪竇與桃花源的相似之處。(4分)【答案】.C(2分).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不要)說魏朝和晉朝。(翻譯出大意,1分;“無論”譯對,1分。共2分).對沒有戰(zhàn)亂、寧靜淳樸、安居樂業(yè)。幸福和諧的理想社會的向往。(意思對即可。2分)19.①山阻水隔,很難進入。②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田同風光如畫。③人們生活安寧和樂。(多基本與世隔絕,民風淳樸。意思對即可。每對一處1分,共4分)3.【2017年?重慶A卷】(二)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9一12題。(15分)【甲】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犢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愛蓮說(節(jié)選)周敦頤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1)斯是陋室()(2)可以調素琴()(3)陶后鮮有聞()(4)宜乎眾矣().翻譯文中劃線句子。(4分)(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甲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這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懷?(3分).兩則選文均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試各舉一例說明。(4分)【答案】.(4分)(1)這(2)調弄,這里指彈琴(只答“調弄”不給分)(3)少(4)多(每小題1分).(4分)(1)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蔥蘢,映入簾里。(2)對于蓮花的喜愛,像(和)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每小題2分).安貧樂道(或“高潔傲岸”,意合即可).(4分)甲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2分);乙文“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2分)4.【2017年?湖北宜昌】[甲]松風閣記(節(jié)選)劉基松之為物,干挺而枝格①,葉細而條長,離奇而矗雕②,瀟灑而杜疏③。故風之過之,疏通暢達,有自然之音。故聽之可以解煩照④,滌昏穢⑤,曠神怡情,恬淡寂寥⑥。宜乎⑦適意山林之士樂之而不能違⑧也。金雞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幾百年矣。微風拂之,聲如暗泉楓颯走石漱⑨;稍大,別如奏雅樂;其大風至則如揚波濤又如振鼓隱隱有節(jié)奏。方舟上人⑩為閣其下,而名之日松風之閣。予嘗過而止之,洋洋(11)乎若將留而忘歸焉。蓋雖在山林而去人不遠,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觀于松可以適吾目,聽于松可以適吾耳,無外物以汩(12)其心,可以喜樂,可以永日(13),又何必濯穎水而以為高(14,登首陽而以為清?也哉?[注]①格(jiu):彎曲向下。②離奇:樹根盤曲。H雕(l6ngzong):高聳。③扶疏:枝葉繁茂。④照(du):憂。⑤昏穢:黑暗的和骯臟的東西。⑥寂寥:寂靜。⑦宜乎:怪不得。⑧違:離開。⑨石漱(lai):沙石上的急流。⑩上人:和尚。(11)洋洋:快意的樣子。(12)汩(gS):舌L。(13)永日:度過漫長的一天。(14高:品行高尚。?清:品行純潔。[資潭鏈接](1)穎水:河名。相傳堯想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接受,隱居在穎水附近。并認為堯的這種話弄臟了他的耳朵,就跑到穎水邊上去洗耳朵。(2)首陽:山名。相傳伯夷、叔齊在周武王滅殷以后,逃避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乙]南軒松(李白)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哥①。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洼]①綿哥(mi):延綿覆蓋。.解釋文中加點宇詞的意思。(4分)(1)方舟上人為閣其下(2)予嘗過而止之(3)蓋雖在山林而去人不遠(4)柯葉自綿哥.請用三個“/”給[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2分)其大風至則如揚波濤又如振鼓隱隱有節(jié)奏。.翻譯[甲]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2分)觀于松可以適吾目,聽于松可以適吾耳,無外物以汩其心。.[甲]文中的“洋洋乎若將留而忘歸焉”一句,使我們聯想到一個有類似意思的成語。請寫出這個成語(2分):.在[甲]文中,作者通過對松風閣的環(huán)境描寫,表達了融入自然、追求寧靜生活但并不消極避世的意愿。請從[甲]文中找出表現作者并不消極避世的兩個句子。(2分).請找出律詩《南軒松》中押韻的字。(2分).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你對[乙]詩中“色染秋煙碧”一句的理解。(2分).[甲][乙]兩則材料都寫到了松,但寫作內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請概括出其不同之處。(2分).《南軒松》中的詩句“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其內誦與意境與我們學過的杜甫《望岳》詩中的哪兩句詩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寫出這兩句詩。(2分)【參考答案】.(4分)(1)建造(2)曾經(3)距離(4)樹木的枝干(或樹枝).(2分)其大風至/則如揚波濤/又如振鼓/隱隱有節(jié)奏。(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2分)觀賞松可以使我眼睛舒服,聆聽松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沒有外來的事物擾亂心境。(關鍵字“觀”、“適”、“外物”字意及語句通順流暢各0.5分).(1分)流連忘返(錯一字扣1分).(2分)又何必濯潁水而以為高,登首陽而以為清也哉?.(1分)哥、夕、碧、尺。.(2分)松樹茂密翠綠的枝葉,似乎將周圍的空氣都染綠了似的。其中一個“染”字用得妙,將景物著上了宜人的色彩。.(2分)《松風閣記》側重寫松風或松濤的聲音;《南軒松)側重寫松樹的茂盛或蒼翠。.(2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錯一字扣1分)5.【2017年?湖北宜賓】II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選段,完成18-21題。(10分)【甲】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乙】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具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叭撕氵^,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及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A.輟耕之壟上舜發(fā)于吠畝之中B.傭者笑而應曰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C.為天下唱行拂亂其所為D.百姓多聞其賢曾益其所不能.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A.舉大計亦死百里奚舉于市B.必先苦其心志天下苦秦久矣C.扶蘇以數諫故項燕為楚將,數有功D.等死,死國可乎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請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月東涉歷盡艱辛最終“立為王,號為張楚”,舜、博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等均出身卑微但終成大業(yè)。請細讀甲、乙兩則選段,并摘選其中你認為最恰當的原句回答他們成功的緣由。(3分)【參考答案】.(2分)D(A、動詞,去,至上助詞,的。B連詞,表修飾;連詞,表轉折。C介詞,向;動詞,行為。D都是代詞,代人。).(2分)C、多次(A、發(fā)動,興起;推薦,選拔。B、使……受苦;苦于(秦)。D為……而死;死亡,滅亡。).(3分)如今逃跑也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同樣都是死,為國家而死可以嗎?(關鍵點:“亡”“舉行=”"等”“死國”,各0.5分;翻譯達意1分)。.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避險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缺首句或尾句各扣1分)6.【2017年?江蘇省鹽城市】(二)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10?13照。(15分)【甲】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心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節(jié)選自《與朱元思書》)【乙】崇楨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爭孥①一小舟,擁霆②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③,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④,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而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⑤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選自《陶庵夢憶》)【注】①孥:撐(船)。②霆(cui)衣:毛皮的衣服。③淞:水氣凝成的冰花。沆揚(h&ngd&ng):天上的白氣。④芥:比喻細微,微小。⑤①白:酒杯。.解釋選文中加點字的意思。(4分)(1)互相軒邈(2)窺谷忘反(3)上下一白⑷及下船.下列句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百叫無絕/以為妙絕c.余強飲三大白/項為之強D.問其姓氏/其真無馬邪.翻譯下列句子。(4分)(1)橫柯上蔽.在晝猶昏。譯文:(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譯文:.填空和簡答。(5分)(1)甲文通過描寫富春江的山水,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2)乙文中“霧淞沆揚……舟腫中人兩三粒而已”幾句意境優(yōu)美。有人依此作T一幅畫,請你為這幅畫加個標題:。(1分)(3)甲乙兩文畫線句都寫環(huán)境的幽靜,但藝術手法不同,請簡析。(2分)【答案】(二)(15分).(4分)(1)比高(2)看到(3)全,部(4)至等到每空1分。.(2分)A.(4分)(1)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還像黃昏一樣。(2分,每小句1分)(2)潮中怎么還能有這樣的人?。?分)“焉”1分,解釋為“哪里”也算對;語義連貫1分。.(5分)(1)厭棄塵俗,向往自然。(2分)“向往自然”寫成“寄情山水”也算對。(2)示例:湖山夜雪(1分)寫成“湖中賞雪圖”、“雪夜賞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對。(3)甲文以聲音襯托幽靜(以鬧寫靜),乙文文字簡練,直接寫靜。(2分)每點l分。甲文寫成“以動襯靜”也算對。7.【2017年?湖北省襄陽市】(二)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2—16題。(10分)【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端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贬B道元《三峽》【乙】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舞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張岱《湖心亭看雪》.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雖乘奔御風(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屬引凄異忠之屬也B.其間千二百里其真無馬邪C.哀轉久絕湖中人鳥聲俱絕D.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宋無罪而攻之.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甲、乙兩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但采用的寫法又有所區(qū)別:甲文采用的是的手法,寫景著“素”“綠”“清”“影”“寒”“素”“凄”“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乙文寫景采用的是的手法,“一痕”、“一點”、“一芥”、“兩三?!保叨瘸橄?、概括,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幾筆,就傳達出了景物的形與神。(2分).甲、乙兩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達的情感各不相同,請作簡要說明。(2分)【答案】.(1)這里指飛奔的馬(只解釋為“飛奔的馬”亦可)(2)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這里指酒杯,(只解釋為“酒杯”亦可)(每字1分,共2分).C(2分).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襄”、“沿”、“溯”必須翻譯正確,譯錯一字扣1分,扣完為止。2分).大筆點染;白描。(每空1分,共2分).甲文表達了作者對三峽的欣賞與贊美之情,(1分);乙文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緒(1分)。(甲文若只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給0.5分。2分)8.【2017年?山西省】(二)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第7?11題。(12分)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敵雖有名馬,只(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梢楊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千里之馬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請求之?!本仓?。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對日:“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一》)注釋:①涓人:宮中主管灑掃清潔的人。②安事死馬:要死馬做什么。③捐:白白費掉。.給下面句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1)駢死于梢楊之間(2)一食或盡粟一石.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策之不以其道(2)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2)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手?.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寫法?!恶R說》一文,作者以“千里馬”寓,以“食馬者”寓。(2分).《馬說》與《千里之馬》兩文中“千里馬”的命運截然不同,請簡答它們的不同之處。(2分)【答案】表達了詩人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意思接近即可)(2分).(1)pidn(2)su(2分).(1)鞭打(用鞭子打,驅使)(2)同“返”(返回)(2分).(1)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不認識千里馬吧?。?)死馬尚且花五百金購買,何況活馬呢?(4分).人才愚妄淺薄的統(tǒng)治者(2分).《馬說》中的“千里馬”因為不能得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任用,最終不能“以千里稱”?!肚Ю镏R》中的“千里馬”因為君主渴求并能夠采納正確的建議,而得以脫穎而出。(意思接近即可)(2分)9.【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一)閱讀甲乙兩文,完成5?9題。(16分)(甲)傷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日:“泯然眾人矣?!保ㄒ遥O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日:“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請用“/”給下面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每句劃一處)(2分)①余聞之也久②非復吳下阿蒙.下面加點詞詞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忽啼求之何陋之有B.稍稍賓客其父窺鏡,謂其妻曰C.蒙辭以軍中多務未嘗稍降辭色D.結友而別鳴之而不能通其意.解釋下面加點的詞。(3分)①不能稱前時之聞稱:②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扳:③即更刮目相待更:.翻譯。(5分)⑴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3分)⑵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2分).乙文的題目是編者加的。請根據文意,另選角度為乙文擬一個題目,并說明理由。(3分)【答案】(一)(16分).(2分)余聞之也/久非復/吳下阿蒙.(3分)B(A項代詞/助詞,提賓標志B項代詞C項推托,借口/言語D項表順承/表轉折).(3分)相當,符合牽,拉(或“通‘攀‘,牽,弓)重新.(5分)⑴(3分)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欣賞)的地方。(省略句、“就”、“可觀”各0.5分)⑵(2分)我哪里想讓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啊!(答“我難道……嗎”也可)(“豈”、“治”各0.5分).(3分)示例一:呂蒙讀書乙文主要講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勉下發(fā)憤讀書、長進才略的故事。示例二:魯肅識人乙文主要是從魯肅的角度闡釋了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人的道理。(擬題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從孫權角度作答最多只得2分).【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甲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疽椅摹繌男∏鹞餍邪俣?,隔篁竹,聞水聲,如鳴薪I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垠為嶼,為崛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念(思念、想念)無與為樂者水尤清冽(涼).凄神(感到心情凄涼)寒骨乃記之而去(離開)C.相與(互相)步于中庭悄愴(憂傷的樣子)幽邃D.但少閑(清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蓋(蓋子)竹柏影也.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潭中魚可百許頭高可二黍許如鳴環(huán),心樂之輟耕之壟上C.全石以為底以其境過清D.乃記之而去學而不思則罔下列各項中,對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甲文以寥寥數語描繪了月夜小景,傳達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語言樸素而含有深長的意味。B.柳宗元貶官后,為排解內心的憤懣之情,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寫下了乙文。C.乙文是按照游覽的先后順序,移步換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點來寫的。D.以上甲乙兩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貶官后所寫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把下面兩個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2)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答案】B(A中“念”應理解為“考慮、想到”;C中“相與”應理解為“共同、一起”;D中的“蓋”應理解為“原來是、大概是”。).A(A的兩個“可”都是“大約”之意;B的“之”分別是代詞和動詞;C的“以”分別是“用”和“因為”;D的“而”分別表示順接和轉折。).D(D項中甲文表達的是樂觀豁達,乙文則表達悲涼凄苦的思想感情。).(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重點詞語為:斗、蛇、明滅)(2)(曹劌)于是進宮拜見魯莊公,問:“憑什么作戰(zhàn)?”(重點句式:賓語前置,重點詞語:乃、見、以)(每句2分,根據重點詞語和句式考慮評分).【2017年?浙江省麗水市】(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題。(16分)【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乙】范仲淹家貧,就學于南都書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經夜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其二,斷Sr③數莖啖④之。留守有子同學,歸告其父,饋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敗矣,留守自訝日:“大人聞汝清苦,遺以食物,何為不食?”范仲淹日:“非不感厚意,蓋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饌,后日豈能復啖此粥乎!”【注釋】①南都書舍:當時有名的書院。②釜:鍋子。③SrO1):腌菜或醬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職名稱。20.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2)禮愈至(3)日煮粥一釜(4)饋以佳肴21.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A.不敢出一言以復(來)遺以食物(把)B.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向)就學于南都書舍(在)C.俟其欣悅(他,指老師)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D.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的)輟耕之壟上(去).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2)今遽享盛饌,后日豈能復啖此粥乎!.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表。(3分)選文主要人物(人名)主要內容(限8個字)共同點甲文(1)借書抄書,從師求教(3)乙文范仲淹(2).從下列(1)(2)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3分)(1)甲文的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贊同這種從師態(tài)度?為什么?(2)范仲淹不吃同學的父親送給他的好飯好菜。你是否贊同這種行為?為什么?【答案】20(4分)(1)擔心(2)周到或周全⑶每天(4)贈送或饋贈.(2分)C.(4分)(1)所以我即使愚笨,終于還是有所收獲。(2)我現在就享用豐盛的飯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再吃得下這樣的粥呢!23(3分)(1)宋濂(2)讀書清苦(每日吃粥,日啖二粥),不受饋贈(不食佳肴、不享盛饌)(2)家貧苦讀24.(3分)言之成理即可。(1)示例:贊同,學生應該虛心學習,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這既是對老師的尊敬,也是自己虛心求教的表現。不贊同,我們要善于表達自己的疑問或想法,與老師平等地交流、溝通這樣利于求得真知。(2)示例:贊同,范仲淹不吃別人饋贈的好飯好菜,是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立人格。2不贊同,留守的饋贈是真心,不是“嗟來之食”,不應該辜負他們的一份好意。12.【2017年?山東省濟寧市】(二)〔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惨摇程K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發(fā)憤為學,歲余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悉焚常所為文,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至和、嘉祐間,與其二子軾、轍皆至京師。翰林學士歐陽修上其所著書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者竟效蘇氏為文章。(《宋史?蘇洵傳》).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①無從致書以觀②閉戶益讀書.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②既出,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者竟效蘇氏為文章。.宋濂和蘇洵的讀書經歷有哪些異同?對你有什么啟發(fā)?(6分)【答案】答案:①得到。②更加(發(fā)奮)。評分:共2分。每小題1分。答案:①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書。②(蘇洵的文章)流傳出來后,士大夫爭著傳閱,一時之間學習寫作的人都搶著模仿蘇洵文章的寫法。評分:共4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答案:第一問:同一t^書都很勤奮刻苦;異一宋濂幼時家境貧寒,蘇洵讀書很晚。第二問:非勤奮刻苦不能讀書;只要學習,就為時未晚。評分:共6分。第一問4分,異、同各2分;第二問2分,每個要點1分。意思對即可。13.【2017年?湖北省黃岡市】㈤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25?29題[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日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乙]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①,約②官職,從權制③,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④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⑤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⑥矣。[注釋]①儀軌:禮儀制度。②約:省減,簡約。③權制:合乎適宜的制度。④服罪輸情:認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亞匹:同一流人物。亞:同類。25.下面選項中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先帝稱之曰能諸葛亮之為相國B.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終于邦域之內C.悉以咨之徒以有先生也D.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2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⑵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⑶撫百姓()⑷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⑴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⑵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乙]文中稱贊諸葛亮是“識治之良才”,請結合[甲]文加以說明。(2分)【答案】.D(2分).⑴彰顯(顯示)⑵痛心遺憾⑶安撫,撫慰⑷親人(親近的人)(4分).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2.(4分)⑴全部來詢問他們,就一定能使軍隊上下團結、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點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2分)⑵善的(好的)沒有(因為)微小而不獎賞;惡的(壞的)沒有(因為)輕微而不懲罰。(2分).示例甲文中諸葛亮要求后主做到了嚴明賞罰、親賢遠佞,并舉薦一批忠臣良將,這充分展示了諸葛亮治國的雄才大略。.【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日:“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彼燹o去,如是者凡更三師。稍長,嗜學如饑渴,然遭世亂,且貧無書。嘗從日者①家見《書》疏義,因請寓宿,手抄歸。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之,方勸必揆②諸義而后發(fā)。家貧,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李德輝,字仲實,通州潞縣人。適歲兇,家儲粟才五開,其母舂蓬稗、炊藜覽而食之。德輝天性孝悌,操履③清慎,既就外傅④,嗜讀書,束于貧,無以自資,乃輟業(yè)。年十六,監(jiān)酒⑤豐州,祿食充足,甘旨,有余則市筆札錄書,夜誦不休。已乃厭糟曲,嘆曰:“志士顧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隱不足以悅親善身,天地之間,人壽幾何,惡可⑥無聞,同腐草木也!”乃謝絕所與游少年,求先生長者講學,以卒具業(yè)?!咀ⅰ竣偃照撸阂哉己畈敷邽闃I(yè)的人。②揆(kui):揣度。③操履:操行。④外傅:老師。⑤監(jiān)酒:監(jiān)管制酒。⑥惡可:怎么能,如何能。.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A.如是者凡更三師(更換)B.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之(親身)C.有余則市筆札錄書(購買)D.隱不足以悅親善身(值得).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A.然遭世亂,且貧無書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因請寓宿,手抄歸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C.嗜讀書,束于貧貨惡其棄于地也D.仕不足以匡君福民誠宜開張圣呼,以光先帝遺德21.用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②乃謝絕所與游少年,求先生長者講學,以卒其業(yè)。.許衡與李德輝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處?請結合兩文內容,作簡要分析。(4分)【答案】19.D20.BD.①②.許衡與李德輝兩人的家庭都很貧困,但他們都喜歡讀書且胸有大志。許衡抄書而讀,又善于思考提問,讀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科舉及第;李德輝抄錄書籍,讀誦不息,又謝絕與朋友的交往,專心求教,立志于做一個為國效力、造福于民、孝順父母且有修養(yǎng)的人。15.【2017年?山東省東營市】(二)(8分)(甲)……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世說新語?陳太丘與友期》(乙)契①人養(yǎng)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規(guī)旋矩折,應律合節(jié)。巴童觀而妒之,恥己之不如也,思所以敗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張而猴出,眾賓凝佇②,左右皆蹈節(jié)。巴童怡然③揮袖而出其茅栗,擲之地。猴褫④衣而爭之,翻壺而倒案。焚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郁離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師戰(zhàn)者,蠢然而蟻集,見物而爭趨之,其何異于猴哉?——《郁離子?焚人舞猴》注釋:①焚(b6),我國古代西南部的一個民族,今川南及滇東一帶。②佇,站立。③怡然,靜止貌。④褫(chi),剝去,脫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分)①元方入門不顧顧②恥己之不如也恥③思所以敗之所以④乃袖茅栗以往袖.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蠢然而蟻集,見物而爭趨之.元方、巴童聰明機智,具令友人“慚”、使猴舞“敗”的原因有何共同之處?(2分).你認為兩文在“修身”、“治軍”方面提出的積極主張分別是什么?(2分)【答案】.答案:①回頭看;②以……為恥(或認為……是恥辱);③用來……方法(手段等);④用袖子裝。評分:兩小題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答案:騷動紊亂,像螞蟻一樣地聚集在一起(或像螞蟻一樣騷動紊亂地聚集在一起),看見東西就上前去爭搶評分:翻譯正確通順2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答案:都抓住了對方身上存在的問題或弱點;評分:答對得2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答案:①甲文主張講“誠信”和“禮儀”;②乙文主張治軍要強素質,整軍紀,倡導節(jié)制利欲,從軍為國為民。評分:答又t一項得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2017年?四川省達州市】(四)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19——23題。(12分)得分評卷人【甲文】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日:“吾孰與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乙文】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出師表》).用T標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頓。(僅標一處)(1分)今齊地方千里.下列加點字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A.宮婦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橫柯上蔽,在晝猶昏C.臣誠知不如徐公美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D.孰視之,自以為不如我孰與城北徐公美21.翻譯下列句子。(4分)(1)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2)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質疑探究】鄒忌和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勸諫他們的君主,他們希望達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們勸諫的藝術各有不同,你認為他們的不同表現在哪里?。(3分).【遷移拓展】勸諫是一門藝術,魏徵以“載舟覆舟”勸諫唐太宗,實現了“貞觀之治”;曹劌用“取信于民”勸諫魯莊公,打贏了“長勺之戰(zhàn)”。因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為了讓班主任恢復你們的這些課程,你準備和他(她)這樣說:(2分)【答案】.(僅標一處)(1分)今齊地/方千里20c(2分)21.(4分)(1)命令剛下達,群臣都來進諫,門前、院內像集市一樣。(2)皇宮中和朝廷中都是一個整體,提升、處分、表揚、批評、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每小題2分).(3分)第一問:都希望他們的君主能廣開言路,接受意見。 (1分)第二問:鄒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設喻,由己及君,現身說法,由家事到國事,以小見大,道理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1分)諸葛亮: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誘,諄諄告誡,不失人臣身份。(1分).(2分)略。評分要點:注意稱謂、說話的語氣、分寸,符合情景內容即可。17.【2017年?遼寧省錦州市】(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2—15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題申報參考:健康老齡化背景下社區(qū)老年運動健康促進典型案例與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
- 2025版大型商業(yè)綜合體水電安裝工程分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醫(yī)藥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合同:地方政府與生物醫(yī)藥企業(yè)的合作3篇
- 2025版學校食堂承包合同包含食品安全培訓與監(jiān)督3篇
- 2025版微信公眾號與電商平臺跨界合作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綠化苗木培育與種植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信息服務與維護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便利店加盟店員勞動合同3篇
- 2025年二手車買賣廣告宣傳合作協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品牌授權及區(qū)域保護合同3篇
- 銷售與銷售目標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寒假課內預習重點知識默寫練習
- 2024年食品行業(y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文本
- 全屋整裝售后保修合同模板
- 高中生物學科學推理能力測試
- GB/T 44423-2024近紅外腦功能康復評估設備通用要求
- 2024-2030年中國減肥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運動技能學習
- 2024年中考英語專項復習: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閱讀理解+完型填空+書面表達)(含答案)
- 音樂培訓合同與培訓機構的合作
- 移動商務內容運營(吳洪貴)任務四 圖文類內容的打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