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理論復習資料_第1頁
社會學理論復習資料_第2頁
社會學理論復習資料_第3頁
社會學理論復習資料_第4頁
社會學理論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8古典社會學時期的社會學思想孔德的實證主義社會學思想(AuguseteComte,1798-1857)秩序、進步與愛?!爸刃蚴腔A,進步是目標”A實證的含義是:1、現(xiàn)實的而不是幻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無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確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B社會學實證主義的基本原則是:1、本體論的自然主義。2、認識論的經(jīng)驗主義。3、方法論的整體主義。一、社會秩序論社會靜力學研究人性、家庭、勞動分工與社會秩序的關系??椎轮亟ā吧鐣刃颉钡脑瓌t主要包括:(1)崇尚科學與自然法則。(2)擴大博愛傾向。(3)實行社會分工與合作。(4)增強政府權威與調節(jié)。(5)在私有制的基礎上進行“社會改造”。二、社會變遷論社會動力學群體、社會、科學甚至個人思想都經(jīng)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實證階段社會組織形式:軍事社會法律社會--工業(yè)社會;政權組織形式:神權政體王權政體共和政體把感情、理性因素看作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此外,認為人口、種族、氣候、道德價值等都制約著社會變遷。如,他認為黑種人重感情,但智力差,而歐洲為什么發(fā)達,主要是與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白種人的先天聰明分不開的。三、方法論整體主義認為社會和人類歷史是一個整體,主張社會學要從人類社會生活的整體入手展開自己的研究。四、主要創(chuàng)立的實證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方法比較方法歷史方法斯賓塞的社會學思想(HerbertSpencer,1820-1903)1、社會進化論(1)社會是一個自動的、自發(fā)完成的過程,反對一切人為的干預。(2)進化并不是直線的,倒退有時也可能發(fā)生。(3)進化的方向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4)進化的過程同生物進化一樣,也是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2、社會有機論社會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實體,它同生物體一樣表現(xiàn)出許多相同之處:(1)都處在不斷的生長和發(fā)展中,規(guī)模和范圍不斷擴大,且結構越來越復雜。(2)結構的分化都伴隨著功能的相應分化,同時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關系日益密切。(3)內部組織單位具有相對獨立性,當有機整體生命受到損害時,其個別組成部分還可以存活一段時間。相異之處(1)社會是一個超有機體,其結合相對松散,而生物有機體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2)在生物體中,分子是為整體而存在的,而社會是為個人而存在的??椎屡c斯賓塞社會學思想之比較孔德和斯賓塞社會學思想的不同點:1、兩人在研究方向上不同??椎伦⒅氐氖侨祟惥癜l(fā)展史,其立論的基礎是唯心主義,斯賓塞則注重的是社會體系的結構與功能變化。2、在社會與個人關系上??椎轮鲝埳鐣?yōu)先于個人,而斯賓塞主張個人優(yōu)先于社會。3、在社會進化模式上??椎轮鲝垎尉€的社會發(fā)展觀,斯賓塞認為社會發(fā)展的具體類型是不同的??椎潞退官e塞社會學思想的相同點:都以實證主義作為其理論指導和方法論前提,對社會發(fā)展都持進化論思想,都以一種“自然秩序”的眼光看待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階級分化與等級制度等等。小結社會學奠基時期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

1、社會學還沒有取得諸位一門學科得以發(fā)展的獨立地位,社會學仍然未從哲學的母體中脫胎出來。其包羅萬象的研究內容的確定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

2、還沒有完整的理論及概念體系,因此,必須借助于其他學科的概念作為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工具。

3、在方法上只是簡單地搬用其他學科,如物理學、生物學的研究方法,且具有明顯的歐洲中心主義色彩。尤其是孔德具有較強的敵視社會主義的心態(tài)。社會學形成時期的社會學思想一、涂爾干社會學思想(EmileDurkheim,1858-1917)涂爾干是法國學院社會學的創(chuàng)始人和古代或原始社會研究方面最有影響的早期理論家。(一)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1、社會學研究對象社會事實:存在于個人之身外,但又具有使個人不能不服從的強制力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感覺方式構成。它具有外在性、強制性、普遍性與獨立性。社會事實的上述標準決定了社會事實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一是由個人事實(實際上是集體事實在個人的反映或存在狀態(tài))集合而成,用比率表示,如自殺率。二是慣例和規(guī)范。它們是社會直接的規(guī)則,體現(xiàn)了社會共有的基本價值,并對個人直接發(fā)揮強制作用。如道德、信仰、習俗、法律等。2、解釋社會事實的基本原則只能是用社會事實來解釋社會事實,要根據(jù)社會事實的外部特征來定義,排除所有成見,防止個人的感情干擾。3、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基本準則:(1)社會學研究的對象是社會事實。(2)將社會事實看作是客觀事實。(3)把社會事實區(qū)分為規(guī)則事實和不規(guī)則事實。(4)確定社會類型。(5)先尋找事物的原因后考慮它的功能。(6)通過社會本身的性質來解釋社會事實。(7)通過比較來確定社會事實的因果關系。(二)勞動分工論涂爾干的三部著作《社會分工論》、《自殺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實際上都是圍繞秩序和整合的主題,分別回答三個問題:1、社會團結與整合靠什么達到?2、社會整合與個人是什么關系?、3、集體意識對社會和個人究竟起什么作用?勞動分工論主要觀點1、關于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社會是作為一個有別于個人的實在,并由不同層面的社會結構和塑造個人的社會力量所構成。2、機械團結和有機團結。機械團結是一種由于彼此相似而形成的團結,以異質性為基礎,有機團結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以異質性為特征。3、集體意識。是一般社會成員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總和。集體意識是社會的精神象征。集體意識的外延或力量視社會的不同而不同。在機械團結中,集體意識統(tǒng)治著絕大多數(shù)個人的意識,個人幾乎分享著共同的外延,而在有機團結里,集體意識駕馭的氛圍要小得多。社會分工是有機團結的物質基礎,而集體意識是機械團結的精神基礎。4、社會進化。社會分工的發(fā)展推動了社會結構從機械團結向有機團結的轉變。社會分工和專業(yè)化產生兩個主要后果:一是潛在地削弱集體意識,支持個性的發(fā)展。二是推動了功能相互依賴的有機團結的形成與發(fā)展。5、社會分工有正常的分工和變態(tài)的分工。正常的分工產生了社會團結,對社會秩序發(fā)揮了正面的維護功能。變態(tài)的分工有:速度過快的分工(導致個人行為缺乏法律道德約束)、不平等的分工(導致社會不平等現(xiàn)象)和不協(xié)調的分工(導致社會成員行動不協(xié)調,勞動積極性下降)。6、分工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的增加所導致的社會容量、物質密度(人口密度)和精神密度(互動強度)的加強,這將產生兩個方面的后果:一是生存競爭的加劇促使必須提高專業(y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相互合作與依賴的程度加強。(三)自殺論主要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解釋自殺的原因。自殺的類型:1、利己型自殺。產生極度的個人主義,它與社會的整合程度成反比。2、利他型自殺。產生于過分屈從于一種社會目標和意義,過密地結合在社會中,以致個人失去了自主。如軍隊。3、失范型自殺。由社會混亂造成,在混亂中,個體行為失去了規(guī)范而痛苦。而欲望與滿足欲望手段之間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4、宿命型自殺。由于社會控制過度而造成的。自殺研究結論自殺率反映著社會整合的變化,對于利己型和失范型自殺來說,自殺率與社會整合成反比。犯罪、離婚等現(xiàn)象實際上也能反映了社會整合的變化。1、社會的人需要一個高于個人的社會目標。2、對這個目標所負的義務不至于使他失去自主。3、他的欲望應受到社會秩序給予的一定程度的限定。(四)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理解現(xiàn)今的人,為了說明宗教的社會功能,說明一種共同的意識對于社會秩序建立的必要性?!白诮淌怯梢环N與神圣事物有關的信仰和儀式所組成的統(tǒng)一體系”。1、宗教的目的不是要描述物質世界,而是要服務于社會。他批判了“萬物有靈論”和“自然崇拜論”這兩種早期對宗教起源的解釋。2、“神圣性”是理解宗教的關鍵,而這種神圣來自于社會,它不過是一種人格化的一種道德力量。因此,宗教的本質是對集體力量的崇拜,對社會的崇拜。3、宗教的社會功能在于培養(yǎng)個人的自我約束能力,有助于團體整合和發(fā)揚團體的繼承性。同時,宗教具有使人振奮的作用,在人們遇到不幸時減輕其痛苦。(五)簡短的評價涂爾干的突出貢獻在于他對社會學研究的科學性的確立,尤其是其“社會事實”概念的提出,其實際是使社會學超出了個人因素的困擾,而在一個更為廣泛的意義上使社會學無論在理論還是方法上都更加明確了。但他也同時忽視了社會社會事實的主觀性和生成性,忽視了微觀層次上的社會心理特征,以及由經(jīng)濟因素所導致的社會分工和階級沖突與斗爭。沖突理論——三種理論視角1.功能主義的視角▲功能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在生物學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19世紀發(fā)展起來的?!M織的每一部分都對總體發(fā)生作用,并由此維持了組織的穩(wěn)定?!δ苤髁x特別適合于研究人們怎樣形成了有秩序的生活,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合作精神和高度的團結性。功能主義者通常將組織變遷解釋為來自外面的力量干擾了系統(tǒng)的平穩(wěn)運行?!欢?,功能主義無法有效地解釋組織動蕩、創(chuàng)新以及沖突?!椎潞退官e塞提出了功能主義的最基本原則:其一、社會與生物體一樣都具有結構。一個動物由細胞、組織和器官構成。與其類似,一個社會由群體、階級和社會設置構成。其二、與生物有機體一樣,一個社會要想得以延續(xù)就必須滿足自身的基本需要。例如,一個社會必須要有能力從周圍環(huán)境中獲得食物和自然資源,并且將它們分配給社會成員。其三、與構成生物有機體的各個部分相似,社會系統(tǒng)中的各個部分也需要協(xié)調地發(fā)揮作用以維持社會的良性運行。任何系統(tǒng)都會自然而然地趨向均衡或穩(wěn)定,社會或組織是由在功能上滿足整體需要從而維持社會穩(wěn)定的各部分所構成的一個復雜系統(tǒng)。帕森斯與默頓的功能主義理論帕森斯認為一個社會只有滿足了四個基本需求,才能發(fā)揮其功能,也就是說才能維持其秩序與穩(wěn)定。1.目標的獲得2.對環(huán)境的適應3.將社會整合為一個整體4.對越軌行為的控制帕森斯尤其強調社會整個功能的滿足,認為這需要社會成員接受和遵守社會的共享價值觀念。正是這些共享的價值觀念將社會粘合在了一起。如果過多的人拒絕接受這些價值觀,社會穩(wěn)定秩序將會崩潰。默頓指出:組織結構構成單位的功能可以是“顯在的”(可以意識到的),也可以是“潛在的”(未意識到的和未看到的)。大學的顯功能是使年輕人接受教育,為將來承擔專業(yè)化的工作打下基礎;大學的潛功能是把一部分人口排除在勞動力市場之外,從而減緩經(jīng)濟生活中的壓力。若組織的某一部分阻礙組織滿足其需要,則被視為是具有反功能。(正功能):1.宗教把社會成員團結在一起。2.軍隊在保護著一個社會免受傷害。3.政治機器通過提供關于政府和社會服務的信息而將外來移民整合入社會之中。(反功能):1.宗教在北愛爾蘭等地區(qū)激起政治紛爭。2.軍隊耗盡了醫(yī)療和教育機構等更緊迫的社會需求所需的資源。3.一部政治機器靠貪污和腐敗為生?!δ苤髁x的組織觀從本質上看是保守的,由于它強調共享價值觀并且將社會看成是由為整體利益共同發(fā)揮作用的各部分組成的,功能主義似乎給不贊成這些價值觀并且企圖改變它們的人們留下了極小的可能性空間?!δ苤髁x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社會的不滿和社會沖突。由于功能主義是如此依賴于秩序、穩(wěn)定和共識,它甚至可能曲解了社會的真正本質?!c生物體不同,社會的各個部分并不總是為整體利益而通力合作的。社會中的某些組織經(jīng)常會處于沖突的狀態(tài)之中。2.沖突論的視角▲沖突論強調人們因有限的資源、權力和聲望而發(fā)生的斗爭是永恒的組織現(xiàn)象,也是組織變遷的主要源泉?!摾碚摻⒃谶@樣的假設之上,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遠不是作為整體一部分而平穩(wěn)運行的。實際上,他們是相互沖突的?!刃蛑徊贿^是組織各部分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不斷進行的沖突的一種結果。短暫的社會秩序源于社會的一部分統(tǒng)治于另一部分之上,而不是源于各部分之間的合作。社會秩序是力量與強制的產物,是統(tǒng)治——強的壓迫弱的,富的壓迫貧的?!鐣?、社會設置和社會秩序主要是通過強力來維持的,而并非是通過共享價值觀將它們粘合在了一起。社會中的權勢者在迫使社會中的弱勢成員至少表面上服從他們的價值觀念的過程中,在某種程度上運用了強制力。因此,沖突論者的一個主要關注點就是確定在社會中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群體,探求它們是如何維持其統(tǒng)治的,以及它們在最初實際上是怎樣獲得這些權力的?!R克思的階級沖突論▲達倫多夫的權力沖突論(社會傾向于不穩(wěn)定和變動;社會變遷是分析的重點)▲米爾斯的權力精英理論(為了處理反抗和把公眾的反感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內,權力精英們總是試圖模糊他們與大眾的界限。從現(xiàn)存社會秩序中受益最多的組織會試圖將這些制度維持下去,而那些被剝奪者則奮力改變這一切。沖突導致重大社會變遷)功能主義與沖突論視角之比較(以校園中的組織為例):功能主義的視角:功能主義者可能會將校園看成是各種有機的部分構成的統(tǒng)一體,包括學生、教師、管理者,以及維持校園生活正常運轉的成員、研究助手、食堂工作人員等。所有這些部分都相互聯(lián)系,并且都對校園的正常運行做出貢獻。任何一部分的動蕩都會帶來暫時的失衡。學生因為教學質量、吃飯問題,或大的政治事件而罷課,都確定無疑會使校園陷入混亂,但由于社會是建立在認同與合作基礎上的,這種暫時的不平衡會迅速轉化為有利于整體向好的方面發(fā)展。沖突論的視角:沖突論者將會透過校園表面的平靜考察不同群體自身的利益以及他們之間的對抗。例如,教師會為減少課時壓力而斗爭。二年級的大學生會因選課的減少而不安。而學校管理人員會認為,所有其他人員都沒有看到,在面臨政府削減經(jīng)費的壓力下,他們?yōu)榫S持學校正常運轉做出了極大的努力。沖突論者認為校園的“秩序”只不過是各群體之間相互競爭的難以持久的、暫時的結果。齊美爾(GeorgSimmel,1858-1918)社會學理論社會的內涵1、社會并非一個實體,而是一個過程,一種具有意識的個體之間互動的過程,正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才構成了社會。2、社會產生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之中,但社會一經(jīng)產生,便超越了個人。這是社會學產生的基本條件。3、社會是一個不斷從低級形式“涌現(xiàn)”出高級形式的層次結構。社會學的分類1、純粹社會學。研究社會互動的形式及其相關的心理因素。2、一般社會學。這種社會學處于中間層面,主要研究人類歷史中產生的各種文化因素。3、哲學社會學。研究人類的基本本質、終極運動,社會的認識論、本體論等問題。形式社會學社會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社會交往的形式,而社會交往形式是“個人之間交往的方式,通過或者說在這種方式中,交往成為社會現(xiàn)實”。例如:交換、沖突、統(tǒng)治、社會化、賣淫等都是我們要研究的主題。文化社會學1.主體文化。指行動者生產,吸收和控制各種外在文化因素的能力與傾向,是已經(jīng)內化了的各種文化因素在行動者中的綜合體現(xiàn)。2.客體文化。指人們在歷史進程中產生的各種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學、團體等。這些因素外在于個體,但卻影響著個體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客體文化一經(jīng)產生,便具有了其內在的生命力從歷史發(fā)展來看,客體文化對主體文化的壓倒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對行動者產生壓制作用。貨幣哲學研究主要通過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關系所產生的社會后果,探討社會關系的本質性特征。貨幣的社會意義:1、貨幣的使用使得人們能夠更加抽象地對目的作思考。2、推動了社會向理性化的方向發(fā)展。從而促進了社會中定量的產生與發(fā)展。3、改進了人際關系,增加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頻率。是社會團結成為可能。4、改變了政府的行為方式。5、改變了知識及知識分子在社會中的地位。討論:貨幣對個人的影響?滕尼斯(FERDINANDTOENNIES,1855-1936)社會學是研究人及生理、心理和社會本質的實質科學。它可以分為一般社會學和特殊社會學。1、一般社會學是指與人類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研究領域,特別是體質人類學、人口學和社會心理學。2、特殊社會學又稱實質社會學,可分為純粹社會學、應用社會學和經(jīng)驗社會學。(1)純粹社會學是靜態(tài)的規(guī)范學說(2)應用社會學是動態(tài)的歷史變遷理論。(3)經(jīng)驗社會學是對社會生活中個別事實的研究?!渡鐓^(qū)與社會》1、社區(qū)是通過血緣、鄰里和朋友關系建立起來的人群組合。它的基礎是“本質意志”,即表現(xiàn)為意向、習慣、回憶,它與生命歷程密不可分。是一種有機整合。2、社會是靠人的理性權衡即“選擇意志”建立起來的人群組合,是通過權力、法律、制度的觀念組織起來的,是一種機械整合。滕尼斯對社區(qū)與社會區(qū)分和論述的本意是在于指出它們是任何群體組織中都比不可少的兩個結構要素:人們意識中的聯(lián)合是群體的內在方面,由制度促成的聯(lián)合則是群體的外顯方面。當代社區(qū)的概念在不斷變化當代對社區(qū)的定義眾說紛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功能的觀點,認為社區(qū)是由有共同目標和共同利害關系的人組成的社會團體;另一類是地域的觀點,認為社區(qū)是在一個地區(qū)內共同生活的有組織的人群。當社區(qū)被界定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域社會之后,社區(qū)的內涵已經(jīng)與滕尼斯所提出的作為親密關系的生活共同體的Gemeinschaft概念有了很大的偏離。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社會學思想1.行動理論:主要涉及人的行動的非邏輯方面。他認為,人的大量行動并不是真正基于手段目的理性模式,而是對人的情感或心理狀態(tài)的一種反映。人們總是有把自身的行動用各種類型的意識形態(tài)邏輯化、理性化傾向,從而掩蓋了行動的真實方面,即非科學性和非邏輯性。2.精英理論:主要討論社會分層和社會統(tǒng)治問題。他認為在一個社會中,由于人的體能、智能和道德的不相等,具有最高能力的人構成了社會精英,其中包括政治精英和社會精英。3.社會系統(tǒng)理論:主要研究社會的動態(tài)均衡問題。他認為任何社會系統(tǒng)都包含4個方面的特征:經(jīng)濟生產力的水平、政治權力的分布狀態(tài)、意識形態(tài)的性質、不平等的模式。如果社會系統(tǒng)某一方面的變化是充分的,那么整個系統(tǒng)都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以達到一種平衡。4.殘余物與衍生物1、殘余物是指從社會活動中除去人們所有的理性想法之后,依然保留下來的那種東西,它是社會活動的常數(shù)。2、衍生物是表示觀念、信仰、理論等意識形態(tài)系統(tǒng),它是派生的,是社會活動的變數(shù)。5.“帕累托最優(yōu)”——在追求集體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達致個體利益的最優(yōu)。所謂“帕累托改善”,是指在沒有人受損的情況下一些人得到改善。不能夠再做“帕累托改善”的狀況,稱為“帕累托效率”或者“帕累托最優(yōu)”的狀況。韋伯與帕森斯的社會發(fā)展理論——理性化與現(xiàn)代化一、韋伯:理性化與現(xiàn)代社會馬克斯·韋伯認為,資本主義的特征是存在著以最大限度的利潤為目的、其手段是合理組織勞動和生產的企業(yè)。對利潤的追求和合理的紀律這兩者的結合,在歷史學上構成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特點。貪財?shù)娜嗽谝阎母鞣N社會里都有,但不可多見的是,也許還是絕無僅有的是:這種欲望不是用巧取豪奪、投機冒險的手段加以滿足,而是靠紀律和科學來加以滿足。資本主義的標志倒還是統(tǒng)治方式,至少是對以往那些非理性化的欲望所加的理性化的節(jié)制。1、資本主義與理性化資本主義并非一種單純的獲利傾向,而是一系列結構性的經(jīng)濟關系,更是一種文明現(xiàn)象、一種西方社會獨特個性的文化。韋伯將資本主義與理性化勾連在一起進行分析,認為資本主義更多的是對非理性(irrationai)欲望的一種抑制或至少是一種理性的緩解。它依靠經(jīng)由理性化組織起來的企業(yè)而進行運作,實質上,資本主義是西方理性化活動的結晶。然而,所有這些西方資本主義的特點之所以獲得了重要意義,歸根結蒂,是因為它們與資本主義的勞動組織方式聯(lián)系著。即使通常所謂的商業(yè)化、可轉讓證券的發(fā)展、投機的理性化、交換等等一類東西也是與之聯(lián)系著的。因為,沒有這種理性的資本主義勞動組織方式,所有這一切,即便有可能,也絕對不會具有同等的意義,尤其不會有與之相聯(lián)系而產生的現(xiàn)代西方社會結構及其全部特殊問題。精確的核算與籌劃(這是其它一切事情的基礎)只是在自由勞動的基礎上才是可能的。

理性的資本核算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過程中,“理性的資本核算”極其重要,其中包括:第一、對物質生產手段的占有;第二、市場的自由,即不存在對貿易的非理性限制;第三、以合理技術為條件的資本主義核算;第四、可靠的法律;第五、自由勞動力;第六、經(jīng)濟生活的商業(yè)化。這樣的資本主義,基于嚴密的計算進行合理化、為追求經(jīng)濟結果而事先進行小心的計劃。這與只顧眼前不管將來的農夫、專門依靠特權的中世紀行會工匠、傾向于政治機會與不合理投機的‘冒險資本家’完全相反。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理性化主要就體現(xiàn)在自由勞動之理性的資本主義組織方式、經(jīng)營活動或事務與家庭分離開來、與之密切相關的合乎理性的薄記方式。2、什么是理性化理性化是一個廣泛而涉及面積廣的歷史過程,指的是目的和手段之間的一種合理的一致的選擇。目的的選擇基本上是由一套終極價值加以提供和界定,并根據(jù)此目的,人們通過理性的計算來自由選擇有效實現(xiàn)目的的合理手段?!八^理性化主要便是這樣一種愈趨理性的計算,自由選擇其可能之手段,而有效地實踐其目的的過程?!?、資本主義精神與理性化韋伯的一個問題是,一種生產的理性再組織突然在某一天發(fā)生了,這是在沒有技術變革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是為什么呢?韋伯認為是由于有一種資本主義精神進來了,這種精神有如下的特點:“欲求日益增多的財富,并嚴格避免所有天性的享樂……完全被認為是目的本身;個人的幸福與利益,被認為完全是超越而非理性的。賺錢成為人生的目的,而不再是滿足人之物質生活這一目的手段。人與賺錢的這種關系,可說是‘自然的’狀況之顛倒,從一個公平的觀點來看,這種顛倒是全然沒有意義的,但很明顯的,這卻是資本主義的一項主要原則,這是沒有受到資本主義影響的人所無法理解的?!痹谶@些方面中具有無庸置疑的重要性的是法律和行政機關的理性結構。因為,近代的理性資本主義不僅需要生產的技術手段,而且需要一個可靠的法律制度和按照形式的規(guī)章辦事的行政機關。沒有它,可以有冒險性的和投機性的資本主義以及各種受政治制約的資本主義,但是,決不可能有個人創(chuàng)辦的、具有固定資本和確定核算的理性企業(yè)。4、行政科層制與理性化現(xiàn)代國家的理性司法制度是經(jīng)濟理性化的一個條件,而國家理性化尤其表現(xiàn)在科層制度當中。國家理性化是隨著地方團體(如血緣團體)影響力的衰退而興起的,這促進了“一個普遍性的專權機構對一切‘正當’壓制之壟斷和監(jiān)督”。統(tǒng)治者培養(yǎng)了一批既無財產又僅向他負責的僚屬,他所受到的外部挑戰(zhàn)就很小了,這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國家的行政機制,在后者當中,中央權力往往受到地方的挑戰(zhàn)??茖又频奶攸c:第一、公務人員的視事受到一種抽象的職責觀念所規(guī)范;公務的施行是在一種誠信的態(tài)度下,其本身被視為一種目的而完成;第二、公務人員的職位是依據(jù)個人的技術資格,由上級權威所指派的;他不是被選舉出來的。第三、他在正常情況下,擁有職務上的地位。第四、他的報酬是固定而有規(guī)則的薪俸。第五、公務人員在職務上的位子,被當作一種關系到在權威層級里晉升的“資歷”,晉升的程度則由能力的表現(xiàn)或年資、或者兩者的混合所決定。5、四種社會行為取向(1)目的理性行為:個人依據(jù)手段——目的的計算所得而理性地估量某一行動所可能導致的后果。為達成某一目標,通常有許多可供選擇的手段,個人需要仔細衡量。(2)價值理性行為:這一行為指向一個高于一切的理想,而完全不顧及其他的后果。“基督教的行為是正當?shù)?,后果則委諸上帝”。這依然是理性的,因為行動者將其行動導向一致性目標的設定。(3)情感性行為:與價值理性相區(qū)別,這一行動并無明確的理想,它是在某種感情狀態(tài)的波動下采用。與價值理性行動一樣,行動的意義并不在為達成目的的手段之工具性上,而是在于行動的采用本身即為目的這一點上。(4)傳統(tǒng)性行為:這一行動是在風俗與習慣的影響下所采用。6、統(tǒng)治的三種類型(1)傳統(tǒng)型:基于對統(tǒng)治的神圣性的信仰或者家父長制度(2)卡里斯馬(個人魅力)型:一個個人人格上的特質,個人因此一特質而被認為不凡且具有超自然、超人、或至少特別異常的力量或稟賦。(3)法理型:并非基于私人關系,而是基于一套無私的法則。其基礎是合理的,其統(tǒng)治是非個人的,只依靠法律和契約行事。在現(xiàn)代社會中,這種統(tǒng)治日益具有集團性。在先理性時代,人們的行為取向幾乎全由傳統(tǒng)和卡里斯馬決定,然而,隨著理性化的進展,法理型統(tǒng)治則居于主導。實質性問題是:繼承問題如何解決。7、理性化與自由是否理性化不可逆轉的進程意味著,巨大的歷史命運終究會吞噬每個人的個人命運?這一點特別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社會的政黨-議會政治中。在政黨經(jīng)營的條件下,政治科層化這種社會理性化的倫理理性化動力喪失了。在高度組織化的政黨中,職業(yè)人士并非象新教企業(yè)家一樣,“為政治而生”(liveforpolitics),而是“靠政治謀生”(livefrompolitics)。面對這一使人沮喪而又不得不接受下來的現(xiàn)實,人應該持何種態(tài)度呢?韋伯的回答是明確而堅定的:按照責任倫理行事。二、帕森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二分帕森斯(TalcottParsons)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結構功能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他既是經(jīng)典社會學理論的“集大成者”,又是現(xiàn)代化研究的“一代宗師”,還完成了社會學中心由歐洲向美國的轉移。他在繼承古典社會學社會發(fā)展理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結構功能理論和分析方法,為社會發(fā)展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他關于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五對模式變量的模型,開啟了現(xiàn)代化研究的先河;他關于社會進化和社會變遷的理論,運用了系統(tǒng)論、整體論的思維方式,彌補了傳統(tǒng)研究中“關鍵因素法”的不足。1、與地域相連的“兩分法”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兩分法”,不僅具有時間維度上的意義,也具有空間地域上的意義,他把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看作是“現(xiàn)代社會”,把非西方國家看作是“傳統(tǒng)社會”,而介于二者之間、處于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變的社會,則被帕森斯其后的學者理所當然地看作是“二元社會”。2、五對模式變量在社會中每個人的行動都受到共有的價值和規(guī)范性標準的制約和調整,這些共有的價值和規(guī)范性標準對人們選擇目標及為此所使用的手段都起著支配性的作用。(人生七十古來稀,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但是,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上,依然難以對人類行為做出科學的分析。帕森斯進一步指出,一個行動者的取向是由兩個基本因素構成的:動機的取向和價值的取向。動機取向指的是行動者希望最大滿足和最小損失;價值取向指的是支配著個人選擇(手段和目的)和優(yōu)先考慮(不同需要和目標)的規(guī)范性標準。其中,動機取向又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認知方面、情感方面和評價方面;價值取向也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認知方面、欣賞方面和道德方面。(1)情感與情感中立(2)自我取向與集體取向(3)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4)先賦性與自致性(5)專一性與擴散性3、“社會行動”與“行動系統(tǒng)”在帕森斯看來,社會學理論的核心就是回答“社會秩序何以可能”的問題,為此,最好的切入點就是“社會行動”。人的社會行動與動物的“刺激反應”行為不一樣,行動具有意志性和目標導向,行動是主體朝向目標的動作。任何行動單元都可以分解為“狀態(tài)”(主體無法控制的外在環(huán)境和客觀條件以及主體可以控制的工具性因素)、“目標”和“規(guī)范取向”。行動系統(tǒng)指的是行動者與其狀態(tài)之間發(fā)生的某種穩(wěn)定的相互關系,也就是說,社會行動與社會狀態(tài)(社會結構)之間存在著一種穩(wěn)定的互動關系。需要把社會行動置于行動系統(tǒng)之中加以分析。行動系統(tǒng)又分為四個附屬性系統(tǒng),分別是有機體系統(tǒng)、人格系統(tǒng)、社會系統(tǒng)和文化系統(tǒng)。首先的一個問題是:人格系統(tǒng)、社會系統(tǒng)和文化系統(tǒng)這些不同的系統(tǒng)內部如何達成最低限度的一致性?同時,另外一個問題是,這些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如何以及它們之間怎樣維持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或者說,行動系統(tǒng)要生存和發(fā)展的話,必然會面臨四個主要的問題,換句話說,有四個功能是必須要滿足的。而在帕森斯看來,這四個主要的問題又是由行動系統(tǒng)的四個子系統(tǒng)來完成的。AGIL功能體系模式1、功能體系的構成(1)適應(Adaptation)(2)目標達致(Goalattainment)(3)整合(Integration)(4)模式維持(Latentpatternmaintenance)2、功能體系的運作(1)功能分化(2)功能對應(3)功能動態(tài)(4)功能交換3、社會變遷理論(1)社會變遷的實質是結構分化(2)社會結構分化的四個過程(3)社會進化的一般概括4、帕森斯與現(xiàn)代化理論第一、“結構-功能理論”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化研究的先河;第二、“結構-功能理論”為現(xiàn)代化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結構-功能方法。該理論認為,社會是由許多相互依賴的部分構成的體系;社會系統(tǒng)性即整體性是先于各個部分而存在的,只有透過社會的整體才能對其部分有真切的認識;社會的組成部分同社會整體之間有著功能性的關系,部分對整體提供著維持性的功能;社會的各個部分是彼此支持的,相互包容的。第三、在古典社會學理論的基礎上,抽象出五對模式變量,對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過渡做了具體性的論述。帕森斯(TalcottParsons,1902-1979)的社會學理論科學中的功能主義有著長期的歷史。孔德和斯賓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論述。涂爾干、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馬林諾夫斯基對功能主義也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闡述。現(xiàn)代社會學中的結構功能主義是在以往的功能主義的思想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帕森斯是在1940年代提出結“構功能主義”這一名稱,并在其以后的許多論著中,為形成結構功能主義的系統(tǒng)性理論作出了很大努力,成為結構功能分析學派的領袖人物。社會行動理論單元行動。社會行動都是由最基本的單元行動組成的,單元行動具有如下性質:第一,有一個行動者。第二,有某種行動的目的。第三,有一定的行動情境,這樣的情境包含兩個要素,即手段和條件,前者是行動者可以控制的,而后者是行動者無法控制的。第四,有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取向。因此,單元行動是由目的、手段、條件和規(guī)范四種要素組成。行為模式變項理論1.情感變項:情感性--非情感性2.規(guī)范變項:特殊性--普遍性3.地位變項:先賦性--自致性4.利益變項:集體取向--個人取向5.義務變項:擴散性--專一性社會系統(tǒng)理論帕森斯認為,當有著不同的動機和價值取向的行動者在相互交往時,他們就會形成某種能夠共同接受的互動模式,這種模式就是制度化。其基本過程是:(1)不同取向的行動者必然要進入相互交往的情境中去。因此行動者之間的關系結構形成了社會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2)行動者取向的方式反映了他們的需求結構,也反映了這個需求結合這樣被文化模式的內化所替換掉。(3)通過具體的互動過程(角色扮演、協(xié)議、交換等)形成了規(guī)范。行動者據(jù)此相互調整他們的取向。(4)這種規(guī)范是作為調整行動者相互之間取向的一種方式,但同時,他們又受到總的文化模式的制約。轉而,這些規(guī)范規(guī)定了隨后的互動,使之穩(wěn)定進行。AGIL分析模式:1.A(adaptation)適應性功能。指行動系統(tǒng)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功能。2.G(goalattainment)目標達成功能。指行動系統(tǒng)謀求實現(xiàn)自身目標的功能。3.I(integration)整合功能。指行動系統(tǒng)協(xié)調內部各種關系的功能。4.L(latencypatternmaintenance)潛在模式維持功能。維持社會共同價值觀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統(tǒng)內保持制度化。教育社會學思想結構功能主義把教育看作社會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擔負著重要的社會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使個體社會化,讓學生具備今后承擔一定社會角色時必需的能力和義務感;對學生進行甄選,并將其分配到社會結構中的相應位置上去。個體社會化和社會選擇由此成為教育社會學的兩個重要命題。影響和評價構功能主義在50年代西方社會學中曾占主導地位。其代表人物還有K.戴維斯、M.J.利維、N.J.斯梅爾塞等社會學家。結構功能主義的研究涉及面很廣,包括社會理論探討、經(jīng)驗研究和歷史研究,其學術觀點涉及人類學與政治學等社會科學領域,并對現(xiàn)代化理論有很大影響。從60年代中期開始,結構功能主義受到相當多的批評,其中有的直接針對它的功能邏輯前提,特別是對它采用唯意志論和目的論的解釋方式,即把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存在的原因歸之于對系統(tǒng)整體產生的有益后果,進行了猛烈的抨擊。還批評它只強調社會整合,忽視社會沖突,不能合理地解釋社會變遷。默頓的經(jīng)驗功能主義(RobertkingMerton,1910--)Americansociologist,b.PhiladelphiaasMeyerSchkolnick,grad.TempleUniv.(A.B.,1931)andHarvard(M.A.,1932;Ph.D.,1936).HehasbeenaprofessorofsociologyatColumbiaUniv.since1941.Heisespeciallyknownforhiscontributionstothestudyofsocialstructure,sociologyofscience,bureaucracy,andmasscommunications.AmonghiswritingsareMassPersuasion(1946),July4,1910-February23,2003默頓對功能分析的主要貢獻一是強調區(qū)分負功能的存在(dysfunction)。二是區(qū)別了顯功能和潛功能。(1)功能分析帕森斯的理論以高度抽象著稱,并追求建立一種統(tǒng)一的“宏大理論”,而默頓強調經(jīng)驗實在性,倡導“中層理論”。其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他認為帕森斯創(chuàng)立的理論體系過于龐大,難以實踐。二是1960年代以來,社會動蕩不堪,沖突不斷,急需具體理論指導。三是在西方各種危機面前,帕森斯學說遭到各方面的批判,亟待修正以擺脫困境。中層理論就是一種范圍有限的理論,根據(jù)這一理論可以通過經(jīng)驗加以驗證(2)傳統(tǒng)功能分析的致命弱點:一是功能的統(tǒng)一性。認為社會系統(tǒng)的任何局部都對整個社會具有功能。二是功能的普遍性。認為一切標準化的社會形式或文化形式都具有積極功能。三是功能的不可替代性。(3)默頓的經(jīng)驗功能主義有三個特點:1、把結果層次的功能分析轉變?yōu)榉椒▽哟蔚墓δ芊治觥?、把功能分析中的理性主義的、抽象的方法轉變?yōu)楦哂薪?jīng)驗性的中層理論指導的方法。3、把社會的靜止圖景轉變?yōu)閯討B(tài)圖景。(4)功能分析的一套范式1、功能歸屬問題,即明確功能分析對象。2、主觀意向問題,要求區(qū)分主觀假設和研究問題。3、客觀結果問題,要求區(qū)分正功能、反功能、非功能、顯功能、潛功能。4、功能指向單位的概念。即個體、群體、社會系統(tǒng)等。5、功能必要條件。6、滿足功能的機制。7、功能替代。8、結構約束條件。9、社會動態(tài)過程與社會變遷。10、功能分析的效度問題。11、意識形態(tài)對功能分析的影響。(5)中層理論(theoriesofmiddlerange)特點1.主要用于指導經(jīng)驗研究2.只涉及有限的社會現(xiàn)象。如社會流動理論、角色沖突理論、參考群體理論。3.它可以融入到所謂的社會學理論體系之中去。4.它區(qū)分出了微觀社會學問題與宏觀社會學問題。5.是經(jīng)典理論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續(xù)。6.它可以指明未知的方面或需進一步研究的方面。(6)結構分析范式

其出發(fā)點是強調社會結構或制度對個人行為的影響。認為在社會和文化結構的諸要素之中,有兩個方面是最為重要的:一是文化上明確規(guī)定的目標.二是社會結構所限定的達到這些目標的合法方式.科塞的沖突理論科塞在《社會沖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沖突理論”這一術語。他反對帕森斯認為沖突只具有破壞作用的片面觀點,力圖把結構功能分析方法和社會沖突分析模式結合起來,修正和補充帕森斯理論。科塞從齊美爾“沖突是一種社會結合形式”的命題出發(fā),廣泛探討社會沖突的功能。他認為,沖突具有正功能和負功能。在一定條件下,沖突具有保證社會連續(xù)性、減少對立兩極產生的可能性、防止社會系統(tǒng)的僵化、增強社會組織的適應性和促進社會的整合等正功能。社會沖突的類型(一)現(xiàn)實沖突與非現(xiàn)實沖突?,F(xiàn)實性沖突是爭取自我利益的沖突,非現(xiàn)實沖突是由人們的敵對心理而引起的,并非為了達到某種具體結果而是為了消除緊張的心理。(二)內群體沖突與外群體沖突。(三)緊密關系中的沖突。(四)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與分裂型的沖突。社會沖突的根源科塞著重研究齊美爾提出的沖突之網(wǎng)。把沖突的根源歸結為人的本性,認為人本性中生來就有敵對性和侵略性。社會沖突的功能1.沖突是正功能還是負功能,既要看沖突的性質,又要看社會群體或社會系統(tǒng)的內部結構。2.外群體沖突總體上有利于群體內部的整合,但如果內部缺乏團結在面臨沖突時可能內瓦解。3.安全閥制度。沖突的正功能1.對社會與群體具有內部整合功能2.對社會與群體具有穩(wěn)定功能3.對新群體與社會的形成具有促進功能4.對新規(guī)范與制度的建立具有激發(fā)功能5.是一個社會中重要的平衡機制。達倫多夫與科塞的沖突思想比較A達倫多夫主要研究沖突的根源,但科塞卻很少從制度上去探索、尋求沖突的根源而是著重分析沖突造成的后果。B達倫多夫認為沖突能夠直接導致社會變革,而科塞則認為沖突的功能具有雙重性,既可使社會發(fā)生變革,又可使社會趨向穩(wěn)定。C達倫多夫把沖突的根源歸結于權力分配不均,而科塞則歸結為人性的原因。達倫多夫著重分析沖突的特征,科塞則詳細論述能使沖突雙方發(fā)展為分裂或聯(lián)合的條件。賴克斯的沖突理論賴克斯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fā),反對帕森斯以價值規(guī)范為重心的秩序理論,強調物質生活手段的分配應該在建構社會模型時占據(jù)優(yōu)先地位。他認為貨幣→權力→價值→儀式的一體化社會結構,是為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生活手段分配上的極端不平等,必然造成被統(tǒng)治階級不滿情緒的日益增長,促使其成員將個人利益置于群體利益之下而結成集體行動者。一旦統(tǒng)治和被統(tǒng)治階級之間的權力對比發(fā)生變化,社會就會由“統(tǒng)治階段的情境”向“革命情境”運動,最終導致社會沖突和統(tǒng)治階級的倒臺。沖突的雙方即使認識到激烈的沖突比適度的讓步將會付出更高的代價,從而彼此作出妥協(xié),但這種“休戰(zhàn)情境”也是極不穩(wěn)定的。沖突雙方繼續(xù)尋找能夠滿足自己單方面利益的手段,一旦找到了這種手段,權力的平衡立即被打破,沖突隨即重新取代暫時的和平??铝炙沟臎_突理論1975年,柯林斯的《沖突社會學:邁向一門說明性科學》一書出版,標志著沖突問題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早期沖突論者只是對結構功能主義進行補充和修正,認為秩序理論和沖突理論同是有用的理論工具??铝炙拐J為,社會沖突是社會生活的中心過程,僅僅提出一種補充性“沖突理論”不足以說明這一過程,必須建立一門以沖突為主題的社會學。達倫多夫和科塞的力量都比較多地涉及個人層次的沖突變量和過程,而柯林斯則旨在架通微觀與宏觀聯(lián)系。柯林斯沖突理論的主要思想早期沖突論者主要關注宏觀社會結構問題,并把社會結構視作外在于個人的強制性力量??铝炙箘t認為,社會結構是行動者的互動模式,是在行動者不斷地創(chuàng)造和再創(chuàng)造中產生并得以持續(xù)的。對宏觀社會結構的理解不能脫離建構這些結構的行動者。他吸取了現(xiàn)象學和民俗學方法論的研究成果,力圖為宏觀社會學奠定微觀基礎。與早期沖突論者注重理論和意識形態(tài)問題不同,柯林斯強調必須建立假說—演繹的命題系統(tǒng),并從經(jīng)驗上加以驗證。唯有如此,才能使沖突社會學真正成為一門說明性科學??铝炙篂闆_突問題的研究打下了新的基礎,標志著狹義上的“沖突理論”作為一個流派已經(jīng)式微。簡短的評價沖突理論產生后,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它有力地打破了揭露了功能主義對社會現(xiàn)實認識的片面性,并很快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jīng)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為、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xiàn)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為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fā)展中有重大的影響。布迪厄的社會學理論實踐理論(Praxeology)實踐既是自由的又是受限制的。實踐既非全然有意識也非全然無意識。它植根于連續(xù)不斷的習得過程。其特點是:1.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同時還有暫存性。2.具有模糊性、盲目性和不確定性。3.策略性。慣習(habitus)慣習是一種內化的、具體化的社會結構,是人們對社會世界的結構進行內化的產物。是由積淀在個人身體內的一種主觀精神結構,其表現(xiàn)形式為知覺、評判和行動的各種身心圖式。其涵義包括:(1)從微觀上看,慣習存在于人的頭腦之中;(2)從經(jīng)驗上看,慣習不是抽象的和理想的概念。而是人們的實踐;(3)從感知上看,它具有一種發(fā)生性的分類功能,這種功能也是植根于實踐之中的。場域(field)場域是各種客觀位置的關系網(wǎng)絡。它是由依附于某種權力或資本形式的各種位置間的一系列客觀歷史關系所構成的,是一種方法論關系主義的分析思路。慣習、場域與實踐的關系:場域與慣習的關系首先是制約關系,其次是認知建構關系,且后者取決于前者。而實踐是場域與慣習之間辯證關系的產物。在具體研究中,研究者首先要了解各種“場域”及其資源配置狀況,其次就是要重新引入行動者的直接體驗,揭示其“慣習”。在社會實踐中,實踐受到慣習的指引,人們在慣習的指引下,運用各種可得資本,通過實踐不斷形塑、建構起“場域”,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不斷地創(chuàng)造和再生出慣習本身。而慣習又受到場域的制約,是場域在個體主觀世界中的內化,場域通過塑造慣習而制約著實踐,故實踐既是能動的又是受動的。(慣習X資本)+場域=實踐反思社會學在社會學中,倡導反思性研究,提出“反思社會學(reflexivesociology)”的學者早已有之。如在現(xiàn)象學、闡釋學、常人方法學、科學知識社會學以及后現(xiàn)代社會學等諸多理論中,先后都有社會學者提到“反思社會學”的問題。例如,古爾德納(A.Gouldner)在其1970年出版的《即將到來的西方社會學危機》一書中,就曾明確提出要建立一種“反思社會學”,并將理論的產生和理論家的生活之間的關系作為研究的主要旨趣,倡導社會學要認識自己(knowitself),認為理論的建構受到了理論家的個人生活經(jīng)驗以及個人價值判斷的強烈影響,作為一個社會學家應該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和反思。常人方法學的反思性主要關注那些同時描述與建構社會環(huán)境的實踐,即反思性假定同一程序(或模式),并使之成為可觀察的活動的屬性。因此,常人方法學的“反思性”蘊含在“可說明性(accountability)”之中,意指社會學描述是與專業(yè)社會學家所探究的行動場域相通的,它描述反思于產生這些描述的情境(也就是說,社會學家的說明本身就是行動場域的組成部分,并通過與行動場域中的其他行動和信念相互作用而不斷改變著行動場域)。在方法論上對反思性的要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社會學研究本身的反思,它涉及對社會學作為一種“工作”自身的邏輯方法的考慮,其中包含著對傳統(tǒng)社會學的批評,并徹底從中擺脫出來。二是要求所有方法必須有助于揭示實踐活動的反思性屬性,同時要求研究者必須采用非個人的方法論。反思社會學是社會學認識論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它并非現(xiàn)有社會學中眾多的專業(yè)性分支之一,而是任何嚴格的社會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通過反思社會學的研究,我們可以揭示社會學者在研究社會世界的時候容易犯的唯智主義的偏見。布迪厄反思性的特點從反思的主體來看,與僅僅把個人作為反思主體的其他學者不同,布迪厄的“反思性”既把個人作為反思的主體,又認為反思社會學是一項集體事業(yè),反思性概念所要求的“返回”超出了經(jīng)驗主體的范圍,而要延伸到科學的組織結構和認知結構,因而,“反思的主體最終必然是要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科學場域”。從反思的對象來看,“反思社會學的基本對象不是個別分析者,而是植根于分析工具和分析操作中的社會無意識和學術無意識”。從反思的目的來看,布迪厄的反思社會學不是要破壞社會學的認識論保障,而是要鞏固它,不是要削弱它的客觀性,而是要擴大社會科學知識的范圍,增強它的可靠性。正是這一目標使布迪厄主張的反思性與現(xiàn)象學的、文本的和其它后現(xiàn)代的形式的反思性分道揚鑣了。在當代社會學家對反思社會學的研究倡導中,伯格(B.Berger)、加芬克爾(H.Garfinkel)、奧尼爾(JohnO’Neill)、布迪厄(P.Bourdieu)、吉登斯(A.Giddens)、貝克(U.Beck)、鮑曼(Z.Bauman)都十分重視反思社會學的問題。但與早期的古爾德納對反思社會學的研究不同,在他們那里,反思社會學不再是一個綱領性的口號,而是一個真正的工作綱領(例如,吉登斯和貝克所構想的反思社會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的研究程序不能完全從學科內部確定,即由它的內在邏輯來決定。他們認為社會學必將是一門暫時的,反思性的學科)反思社會學的作用:首先,反思有利于增強社會學科學的自主性。其次,反思有利于推動科學的進步和知識的增長。再次,反思有利于科學而獨立地建構起自己的研究對象。最后,反思有利于消除幻覺,使知識分子獲得更大的自由。反思社會學的特點:第一,強調對社會學家及其所在的世界進行反思,并非是一種學術的自戀。一門真正的反思社會學必須不斷地警覺自身,其既不是訴諸內心,談論自身,自我欣賞、自我陶醉,也不是尋求知識分子的時代精神,它把自身作為研究對象,是要對社會學家和塑造社會學家的世界進行反思;它對社會學的反思,是要對人們面對的誘惑和自己陷入的誘惑進行剖析。第二,它不是“認識中心論”或“科學家群體的自我中心主義”,而是實踐中心論。在反思的引導下,社會學家不僅會關注任何“實踐性”的事物,而且會重視理論實踐的技藝和方法,學會把高度抽象的問題轉化為實踐上完全可行的科學操作。因此,布迪厄的反思理論不僅是一種有關理論實踐的理論,而且將其納入實踐理論的核心,在發(fā)現(xiàn)理論邏輯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實踐的邏輯。第三,企圖超越傳統(tǒng)的二元對立和長期爭論不休的研究范式,創(chuàng)建一種能融合二者的研究視角。布迪厄把“關系”作為社會學研究的首要問題,并把社會學的學科定位為“總體性社會科學”。他認為社會學必須建構維持人類實踐基本統(tǒng)一性的“總體性社會事實”,這種“總體性社會事實”所涉及的人類實踐包容各種支離破碎的片斷、經(jīng)驗研究和觀察分析技術。反思社會學的啟示:第一,反思社會學的理論自覺要求研究者不僅對理論具有開闊的視野和深入的理解,而且對理論的起源語境和演變歷史的“譜系學”具有批判性的把握。第二,反思社會學家自身所處的生存條件和社會境況,其現(xiàn)狀實在令人難以愉悅。第三,社會學的學術場域中存在的大量失范現(xiàn)象一時還難以改觀。第四,受常識性知識的影響,社會學家的科學慣習令人擔憂。符號互動理論符號互動理論(symbolicinteractionism)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huán)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派別。又稱象征相互作用論或符號互動主義。符號互動理論的源起該理論源于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號互動這一術語的是美國社會學家H.G.布魯默。西方學術界曾有人把符號互動分為兩派,一是以布魯默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一是以M.庫恩為首的艾奧瓦學派。E.戈夫曼是符號互動論在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假定①人對事物所采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物對人的意義為基礎的;②這些事物的意義來源于個體與其同伴的互動,而不存于這些事物本身之中;③當個體在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他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這些意義。符號互動論的主要觀點①心靈、自我和社會不是分離的結構,而是人際符號互動的過程。心靈、自我和社會的形成和發(fā)展,都以符號使用為先決條件。如果人不具備使用符號的能力,那么心靈、自我和社會就處于一片混亂之中,或者說失去了存在的根據(jù)。②語言是心靈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機制。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就在于人能使用語言這種符號系統(tǒng)。人際符號互動主要通過自然語言進行。人通過語言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③心靈是社會過程的內化,事實上內化的過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動”過程,人通過人際互動學到了有意義的符號,然后用這種符號來進行內向互動并發(fā)展自我。社會的內化過程,伴隨著個體的外化過程。④行為是個體在行動過程中自己“設計”的,并不是對外界刺激的機械反應。個體在符號互動中逐漸學會在社會允許的限度內行動,但在這個限度內,個體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處世行事。⑤個體的行為受他自身對情境的定義的影響。人對情境的定義,表現(xiàn)在他不停地解釋所見所聞,賦各種意義于各種事件和物體中,這個解釋過程,或者說定義過程,也是一種符號互動。⑥在個體面對面的互動中有待于協(xié)商的中心對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義,個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動本身之中。符號互動論的方法論特征1.符號互動論者傾向于自然主義的、描述性的和解釋性的方法論,偏愛參與觀察、生活史研究、人種史、不透明的被脈絡化了的互動片斷或行為標本等方法,強調研究過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靜止的、結構的屬性;2.必須研究真實的社會情境,而不是通過運用實驗設計或調查研究來構成人造情境。3.符號互動論者不運用正式的數(shù)據(jù)搜集法和數(shù)據(jù)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論的指令,這些指令要求對被調查的對象采取“尊重”態(tài)度。布魯默與庫恩的方法論比較布魯默認為研究至少應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考察”,調查者著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會情境的第一手資料。第二階段,即“檢驗”階段。研究者集中注意環(huán)境中的“分析因素”,這些因素要在理論指導下進行觀察才可能獲得。庫恩贊同米德的社會行為學說,堅持經(jīng)驗科學的要旨是研究數(shù)據(jù)要客觀,研究程序要經(jīng)濟而又合乎理性,研究結果不僅要能接受測試性的檢驗,而且要能經(jīng)受其他研究者的批判,并易于付諸實踐。符號互動論的應用應用符號互動論有助于對許多問題的理解,如對社會越軌、精神疾病、集體行為、兒童社會化、死亡和掙扎、老年、疾病與痛苦和藝術社會學的理解等等?,F(xiàn)象學社會學現(xiàn)象學社會學(phenomenologicalsociology)是1960年代后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反自然主義的社會學理論。代表人物是移居美國的奧地利哲學家和社會學家A.舒茨和倡導常人方法學的美國社會學家H.加芬克爾等人。作為一種社會學理論,現(xiàn)象學社會學的學術思想來源是德國哲學家E.胡塞爾的先驗現(xiàn)象學、M.舍勒的知識社會學和M.韋伯的理解的社會學。探討的基本問題:現(xiàn)象學社會學在理論上提出的基本問題,是怎樣使按照自然科學方式建立起來的“社會學”在整體上不致成為一樁錯誤的事業(yè),以及怎樣選擇一種研究社會現(xiàn)象的方式使之更富成效。它力求選擇一種使自己植根于社會現(xiàn)象獨特性的基礎,強調這一獨特性要求使用有別于自然科學的方法。這種方法論使它關注社會現(xiàn)象的意義特征,但不流于無法檢驗的直覺。正是在這一點上,現(xiàn)象學社會學把胡塞爾的先驗現(xiàn)象學與韋伯的理解的社會學聯(lián)系起來。阿爾弗雷德·舒茨(AlfredSchutz,1899-1959)美國哲學家,社會學家,生于奧地利維也納。他的主要著述收入《舒茨文選》(3卷),另著有《生活世界的結構》等。舒茨反對實證主義社會學把“社會世界”與“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學模式研究社會現(xiàn)象及其過程的做法。他關注社會學研究中的主觀因素,認為社會學研究的出發(fā)點不是實證主義所說的“社會事實”,而是社會事實的“意義”。在他看來,人類知識和社會實在即現(xiàn)實都是通過主觀經(jīng)驗構成的,社會學必須重新建構那些能使人們共同感覺的知識賴以建立的概念和類型化手段;人們不能找到任何關于知識或意識的抽象規(guī)律,所以像胡塞爾先驗現(xiàn)象學那種極度抽象的哲學方法,社會學是不能效法的。社會學應該對主體間性的創(chuàng)造和保持進行經(jīng)驗研究。為此,他把現(xiàn)象學的“生活世界”和“主體間性”引入社會學。生活世界和主體間性舒茨早年研讀現(xiàn)象學,他批判地接受了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嘗試著把生活世界、主體間性等概念引入社會科學,并把它與韋伯的“理解”概念相結合,主張社會學回到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實上,開辟了當代社會學理論中的一個新方向。舒茨的學術活動主要用于研究每天運轉不息的日常世界的意義構成。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是這個日常生活事件構成的、不斷發(fā)展的世界的組成部分。所謂的日常世界或生活世界從一開始就是由多重實在構成的主體間性的世界;人們關于這個世界的日常知識從根本上就具有主體間性的特征。因此,從現(xiàn)象學社會學的觀點來看,由常識和日常生活構成的人類世界是最高的實在,這個世界的本質特征在于它的一切都是主體間性的。生活世界的特征(1)清醒:表示行動者完全了解而且注意到生活世界所發(fā)生的事情。(2)不懷疑:在自然態(tài)度中,行動者接受生活世界的本來面貌,行動者不會去懷疑它或它的存在。(3)工作:舒茨認為,生活世界中,人們從事工作;人們從事身體活動以達到想要的結果。(4)感受完全的自我:在生活世界中,我們感受到完整的自我,即我們完全沉浸于生活世界中,而且我們也以該種方式感受自我。(5)主體間性:生活世界是一個主體間性的世界。(6)個人時間和社會時間的交會自然態(tài)度的懸置舒茨提出“自然態(tài)度的懸置”方法,其用意并不是把對外部世界及其客體的信念存而不論,而是把對這個世界的懷疑“懸置”起來存而不論,以便社會科學研究者更接近于生活世界本初的、最高的實在,從而理解這個由多重實在組成的日常世界的意義結構。理解:1.“理解”首先是一個哲學認識論問題?!袄斫狻敝哺诤麪柕摹吧钍澜纭敝?,它包含個人通過其具體存在所經(jīng)歷的日常經(jīng)驗的豐富整體性。2.“理解”是關于人類事件的日常知識的經(jīng)驗形式。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一開始就把世界解釋為屬人的、充滿意義的世界。3.“理解”是社會科學特有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向傳統(tǒng)的科學觀所崇尚的感覺至高地位、認知必須從感覺出發(fā)、用自然科學的理想模式建構社會科學等觀點提出了嚴重挑戰(zhàn)?,F(xiàn)象學社會學的發(fā)展趨勢:1、出現(xiàn)了與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和文化人類學合流的趨勢。2、英國哲學家L.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滲入現(xiàn)象學社會學。3、與某些自然主義流派也有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趨勢。簡短的評價現(xiàn)象學社會學作為一種反自然主義社會學的理論觀點,它針對傳統(tǒng)社會學方法和程序中的可疑之點,提出了人的主觀意識、體驗和時間等問題,強調描述世界的語言和意義問題,對人們有啟迪和借鑒作用。它在一般社會學理論上把肇始于韋伯的方法論個體主義對主觀意義及其理解的研究推進到了主體構造意義的頂點,代表了社會學理論研究的一個新路向。但它本質上具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即在社會認識中片面夸大意識、意義主觀因素的作用,必然導致主觀唯心主義的唯我論。馬克思的社會學思想

馬克思是批判主義社會學傳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關于社會的理論1、社會形成的基礎。馬克思認為社會是人們相互作用的產物。對社會的科學認識,既不在于整體,也不在于個人,而在于人與人的關系。2、社會發(fā)展的過程。社會是一個特殊的關系形態(tài),它的生存和更替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的、合乎規(guī)律的客觀發(fā)展過程。3、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勞動是全部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傊鐣环矫媸侨送匀唤绲谋举|的統(tǒng)一,另一方面它又是與人之間交互作用的產物。而勞動既體現(xiàn)人與自然的關系,又體現(xiàn)了人與社會的關系,勞動在改變自然的同時,也改變了人類自己。關于階級的理論1、階級的涵義。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于它們在一定社會經(jīng)濟結構中所處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2、階級產生的條件。它與生產力發(fā)展的一定階段相聯(lián)系,以剩余產品的出現(xiàn)為前提,同時,它與生產資料的私有制相聯(lián)系。3、階級的歷史發(fā)展趨勢。階級是一個歷史現(xiàn)象,它隨著私有制的鏟除和生產力的高速發(fā)展而消亡。階級消亡意味著人類最終將能夠消滅社會不平等。階級斗爭和社會革命是私有制條件下社會結構變遷和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關于宏觀社會學理論的基本觀點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主要是指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社會的經(jīng)濟基礎,在它上面而建立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上層建筑。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構成了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研究方法1、辯證的方法。強調研究過程的經(jīng)驗性與實踐性。要求把社會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研究。將研究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分析--綜合2、矛盾分析方法。是研究社會的根本方法,在階級社會里,階級分析法是根本方法。3、科學抽象方法。方法論特征從社會生活的各種領域中劃分出經(jīng)濟領域來,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劃分出生產關系來,并把它當作決定其余一切關系的基本的初始關系,也就是要從經(jīng)濟條件出發(fā)解釋社會現(xiàn)象及其關系,但同時又不忽視其它參與交互作用的社會因素。把社會看作經(jīng)常處在發(fā)展中的活動機體,必須客觀地、辯證地分析組成該社會形態(tài)的生產關系。法蘭克福學派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school)當代西方的一種社會哲學流派,以批判的社會理論著稱。由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的領導成員在20世紀30~40年代初發(fā)展起來,其社會政治觀點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諾、H.馬爾庫塞、J.哈貝馬斯等人的著作中。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發(fā)展與其社會研究所的成長歷程具有密切聯(lián)系,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1.19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為創(chuàng)立和形成“批判理論”階段;2.戰(zhàn)后至1960年代末過渡到“否定的辯證法”階段;3.1969年以后,研究所逐漸解體,批判理論的主旨仍以不同的形式保持在新一代理論家的著述中,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哈貝馬斯。批判理論在西方社會科學界,法蘭克福學派被視為“新馬克思主義”的典型,并以從理論上和方法論上反實證主義而著稱。它繼承了青年黑格爾派M.施蒂納等人的傳統(tǒng),受A.叔本華、F.W.尼采和W.狄爾泰的非理性思想影響,并受新康德主義、M.韋伯的“文化批判”和社會學的啟迪,借用K.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異化概念和G.盧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構了一套獨特的批判理論,旨在對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進行“徹底批判”。在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家們看來,批判理論超越一切哲學之上,并與每一種哲學對立;這種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時又把關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30年代,由于西方世界的工人運動處于低潮和法西斯主義在歐洲大陸的崛起,批判理論家們拋棄了無產階級具有強大革命潛能的信念,轉而強調工人階級意識的否定作用。批判理論與社會學法蘭克福學派的觀點在歷史哲學、社會理論和社會認識上都與現(xiàn)代社會學具有緊密關系,它的社會理論觀點被看作是批判的社會學。1.作為一種社會理論觀點的批判理論,本身就是“工業(yè)社會”理論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中包含著一個現(xiàn)代人如何看待這個社會以及如何行動的具體綱領。2.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一般批判,批判理論涉及意識形態(tài)的起源、形成和社會功能等諸多知識社會學問題,它本身又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知識社會學體系,并對當代有影響的知識社會學家K.曼海姆的觀點產生了影響。3.作為一種社會認識方法論,批判理論繼承了德國人文科學的精神傳統(tǒng),它從創(chuàng)立之日起,就把批判的矛頭指向社會學中占主導地位的實證主義方法論。批判理論在詰難社會學將事實與價值分離即“價值中立”時,把反對實證主義發(fā)展到斷言現(xiàn)代科學技術是一切剝削、壓迫和奴役的最深刻根源,把反對自由主義推進到左派激進主義和極端主義的立場,充分表現(xiàn)了法蘭克福學派的價值取向。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阿多諾和哈貝馬斯積極參與了聯(lián)邦德國社會學界關于實證主義的論戰(zhàn)。他們就晚期資本主義的前景、社會學的價值前提以及社會科學的一般方法論即社會科學的邏輯問題,與實在論的科學哲學家K.R.波普爾和結構功能主義者T.帕森斯等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激烈論辯。雙方的觀點可視為社會學中實證主義—反實證主義兩種傳統(tǒng)的概括總結,其影響遠遠超出了聯(lián)邦德國一國和社會學一門學科和范圍。理論演變1970年代后,哈貝馬斯把社會學和心理分析視為批判的科學,想通過社會學的批判能力來喚醒人們從崇拜社會結構和社會總體性的意識形態(tài)中解放出來。他的批判理論與霍克海默或阿多諾時期相比已大為改觀:它已包含有實證科學的概念和因素,近似于一種實用—心理分析的知識社會學,又接近于一種解釋學的“溝通行動理論”。盡管批判理論學派中還有一些重要人物恪守原先的立場、觀點,如施密特仍在力主保持“批判理論”前后的統(tǒng)一性和連續(xù)性,內格特還在堅持極端左派的見解,但作為最后一位有重大影響的理論家的哈貝馬斯在學術觀點和政治立場上的后退,已標志著統(tǒng)一的法蘭克福學派的解體。法蘭克福學派及其掌門人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一直都被命名為“批判理論”,批判有三個層面:1.思想層面,指的是理性批判和形而上學批判;2.社會層面,強調的是社會批判(大眾文化批判);3.國家層面,側重于意識形態(tài)(政黨意識形態(tài)和科學主義意識形態(tài))。當然,這三個層面并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照應,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盧卡奇主張考察人們意識中內在的辨正力量,而不是在物質條件中——經(jīng)濟與政治的力量中——看待矛盾。他認為,人們所能忍受的具體化與合理化的程度是有限的;在人類主觀意識中有阻止完全接受合理化的本質屬性。盧卡奇強調,統(tǒng)治問題的解決取決于通過對具體化的詳盡的歷史分析使人們對自己的境域有更清醒、更深刻的意識。否定的辯證法,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概念,從哲學上為法蘭克福學派的激進批判理論奠定了基礎。阿多諾否認自己同現(xiàn)存制度中已有的和正在產生著的任何力量具有共同之處,主張對現(xiàn)存事物采取否定即激進的批判態(tài)度。權威主義人格,阿多諾的《權威主義人格》一書開辟了社會學研究個人與社會關系的一個新視角。他借用弗洛伊德和馬克思的某些觀點,主要考察某些個人為什么會自愿接受反猶太主義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宣傳。他關心的是個人對反猶太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態(tài)度,而不是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起源和發(fā)展,也不是這一意識形態(tài)支持者的政治權力增長的問題。對實證主義社會學的批判,阿多諾對當代社會學理論的另一影響是他對經(jīng)驗主義和實證主義社會學的批判。阿多諾認為,社會學研究主體即社會學家也經(jīng)常成為資本主義社會“一般性”的支配對象,在研究過程中社會學家應該把自己的主觀經(jīng)驗和切身體驗考慮進去,即應清醒地意識到自己不可避免地會介入所研究的社會過程,并成為各種力量爭奪的對象。病態(tài)社會社會病態(tài)的標志:1.主要為資產階級需要服務;2.非特權階級也分享部分特權;3.經(jīng)濟和政治權力高度集中;4.科學為資產階級服務。馬爾庫斯指出,以上四個標志互相聯(lián)系著,它們造成了“富裕社會”的正常功能所表現(xiàn)出來的綜合病癥。他還強調指出,這個病態(tài)社會最突出的標志是軍事動員及其對個人心理活動的影響。攻擊性趨向:1.把戰(zhàn)爭說成是正常的現(xiàn)象;2.把群眾對現(xiàn)存秩序的抗議說成是不正常的現(xiàn)象。馬爾庫斯認為,社會攻擊性動員的結果是使恐怖正常化,使個人的心理重負成為正常的事情。攻擊性病態(tài)的根源:人的可能的狀態(tài)同實際狀態(tài)之間存在矛盾,一方面是這個社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反動地使用這些可能性。這種矛盾包括更深層地兩個根源:一是生產和消費過程地非人道化,二是擁擠、嘈雜、湊合等人海社會地特征。評價:馬爾庫斯對于美國社會地批判分析,在西方社會學家中是十分杰出的。但遺憾的是,馬爾庫斯沒有從資本主義私有制這一基本社會制度、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這一基本社會結構入手,揭示美國社會的病態(tài)根源。從而,使他對于“病態(tài)社會”的批判成為一種沒有深入分析、半途而廢的結構性批判,并最終轉向了人性與心理分析。單面社會--當代發(fā)達工業(yè)社會作為“單面社會”的主要表現(xiàn):1.新的控制形式整合了社會對立力量2.勞動階級正發(fā)生著決定性的轉變四因素:1.機械化正日益減少著花費在勞動中的體力的量和強度;2.職業(yè)分層過程中出現(xiàn)同化趨向;3.勞動者的態(tài)度與意識發(fā)生了變化;4.新的技術勞動界剝削了對勞動階級的否定地位,勞動階級不再表現(xiàn)為現(xiàn)存社會的對立面。發(fā)達工業(yè)社會包容質變,技術理性的進步消解了“高等文化”中的對立與超越因素,批判理論被遺棄。小結盧卡奇可以說是法蘭克福學派的先驅,將馬克思與韋伯的思想結合起來,開啟了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的先河。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斯等人緊步盧卡奇的后塵,開創(chuàng)了法蘭克福學派?;艨撕Dc阿多諾有較多的合作,他們的思想相近,雖然他們的思想較激進,但是到了晚期,他們都逐漸放棄了激進主義的立場轉向悲觀主義。同此相反的是,馬爾庫斯始終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同情和支持西方社會中的激進學生運動,堅持用他的現(xiàn)代烏托邦革命理論去指導新作派的活動。馬爾庫塞還強烈反對美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鎮(zhèn)壓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運動。新功能主義新功能主義(neofunctionalism)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美國社會學界興起的一股力圖綜合當代最新研究成果,以重新建構T.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傳統(tǒng)的流派或理論發(fā)展趨勢。“新功能主義”這一術語是由美國社會學理論家J.亞歷山大于1985年在其編輯的論文集《新功能主義》中首次使用的。理論溯源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至1960年代中期,以帕森斯為主要代表的結構功能主義是美國社會學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理論流派。自60年代中后期起,美國社會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劇烈變動,促使社會學理論家重新思索社會學方向,各種新理論紛紛興起,向帕森斯的“巨型理論”發(fā)起沖擊。以符號互動論、社會交換論、民俗學方法論為主要代表的微觀社會學理論猛烈抨擊帕森斯理論中側重對社會結構分析的方面,他們強調對個體行動和行為的分析,要求恢復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由。以沖突理論為主要代表的宏觀社會學理論,則指責帕森斯過于重視秩序、和諧和穩(wěn)定,忽視沖突、強制和變遷,他們要求社會學更加注意社會變遷中的暴力、革命、權力等物質結構。這些理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