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湯-外臺卷九引-深師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蘇子湯-外臺卷九引-深師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蘇子湯-外臺卷九引-深師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蘇子湯-外臺卷九引-深師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蘇子湯-外臺卷九引-深師方-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92蘇子湯_外臺卷九引_深師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蘇子湯_外臺卷九引_深師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381.1. 組成: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381.2. 功效:咳嗽,氣上迫滿,或氣不通,煩悶喘嘔。 381.3. 來源:《外臺》卷九引《深師方》。 38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382. 相似度75%:半夏茯苓丸 382.1. 組成:茯苓、半夏、橘皮、枳殼、人參、甘草、干姜。 382.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382.3. 加:枳殼 382.4. 減:蘇子、桂心 382.5. 功效:妊娠惡阻,甚者寒熱嘔吐,胸膈煩滿。 382.6. 來源:《女科指掌》卷三。 383. 相似度75%:人參理中湯 383.1. 組成:人參3兩,干姜3兩,甘草(炙)3兩,茯苓4兩,橘皮4兩,桂心3兩,黃耆2兩。 383.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383.3. 加:黃耆 383.4. 減:蘇子、半夏 393.5. 功效:霍亂洞泄不止,臍上筑筑,腎氣虛。 393.6. 來源:《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394. 相似度75%:防風茯苓湯 394.1. 組成:防風2兩,茯苓2兩,桂心6兩,甘草2兩(炙),半夏4兩(洗),干姜4兩(炮),人參3兩。 394.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394.3. 加:防風 394.4. 減:蘇子、橘皮 394.5. 功效:胸滿短氣,心痛吐涎,虛冷。 394.6. 來源:《外臺》卷七引《深師方》。 395. 相似度75%:半夏橘皮湯 395.1. 組成:半夏2錢,橘皮1錢,茯苓1錢,人參1錢,甘草1錢(炙),干姜1錢。 395.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395.3. 減:蘇子、桂心 395.4. 功效:伏陰病,嘔利止,厥回而噦,或咳逆者。 395.5. 來源:《醫(yī)寄伏陰論》卷上。 396. 相似度75%:理中降痰湯 406.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半夏、干姜、蘇子。 406.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06.3. 加:白術(shù) 406.4. 減:桂心、橘皮 406.5. 功效:痰盛者汗自流。 406.6.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407. 相似度67%:大半夏湯 407.1. 組成:人參1兩,茯苓4兩,青竹茹5兩,大黃6兩,橘皮3兩,干姜3兩,澤瀉2兩,甘草(炙)2兩,桂心2兩。 407.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07.3. 加:青竹茹、大黃、澤瀉 407.4. 減:蘇子、半夏 407.5. 功效:胃反不受食,食已嘔吐。 407.6. 來源:《外臺》卷八引《集驗方》。 408. 相似度67%:厚樸湯 408.1. 組成:厚樸1兩(炙),人參1兩,半夏4兩(洗),生姜8兩,茯苓2兩,甘草(炙)2兩,橘皮2兩,桂心2兩,枳實2兩(炙)。 408.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18.3. 加:厚樸、生姜、枳實 418.4. 減:蘇子、干姜 418.5. 功效:上氣,煩悶嘔逆,不得飲食。 418.6. 來源:《外臺》卷十引《深師方》。 419. 相似度67%:人參湯 419.1. 組成:人參1兩,澤瀉2兩,甘草2兩,桂心2兩,橘皮3兩,干姜3兩,茯苓4兩,青竹茹5兩,大黃6兩。 419.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19.3. 加:澤瀉、青竹茹、大黃 419.4. 減:蘇子、半夏 419.5. 功效:胃虛反,食下咽便吐。 419.6. 來源:方出《千金》卷十六,名見《圣濟總錄》卷四十七。 4110. 相似度67%:大半夏湯 4110.1. 組成:半夏1升(洗),白術(shù)2兩,茯苓2兩,人參2兩,甘草(炙)2兩,附子(炮)2兩,橘皮2兩,生姜8兩,桂心3兩。 4110.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110.3. 加:白術(shù)、附子、生姜 4210.4. 減:蘇子、干姜 4210.5. 功效:肉極虛寒則脾咳,其狀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痛,不可以動,動則咳,腹脹滿,留飲痰癖,大小便不利,少腹切痛,膈上寒。脾痹,四肢怠惰,發(fā)咳。 4210.6. 來源:《外臺》卷十六引《刪繁方》。 4211. 相似度62%:靈雨湯 4211.1. 組成:甘草2錢,人參2錢,茯苓3錢,半夏3錢,干姜3錢,柏葉3錢,丹皮3錢。 4211.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211.3. 加:柏葉、丹皮 4211.4. 減:蘇子、桂心、橘皮 4211.5. 功效:土敗陽虛,嘔吐瘀血,紫黑成塊。 4211.6. 來源:《四圣心源》卷四。 4212. 相似度62%:大半夏湯 4212.1. 組成:半夏1升,白術(shù)3兩,生姜8兩,茯苓2兩,人參2兩,桂心2兩,甘草2兩,附子2兩。 4212.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212.3. 加:白術(shù)、生姜、附子 4312.4. 減:蘇子、干姜、橘皮 4312.5. 功效:痰冷澼飲,胸膈中不利。 4312.6. 來源:《千金》卷十八。 4313. 相似度62%:半夏蘇子湯 4313.1. 組成:半夏5兩(洗),蘇子1升,生姜5兩,大棗40個(擘),橘皮3兩,桂心3兩,甘草2兩。 4313.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313.3. 加:生姜、大棗 4313.4. 減:干姜、人參、茯苓 4313.5. 功效:卒上氣,胸心滿塞。 4313.6. 來源:《外臺》卷十引《深師方》。 4314. 相似度62%:橘皮湯 4314.1. 組成:橘皮2兩,通草2兩,干姜2兩,桂心2兩,甘草(炙)2兩,人參1兩。 4314.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314.3. 加:通草 4314.4. 減:蘇子、半夏、茯苓 4314.5. 功效:嘔噦。 4414.6. 來源:《千金翼》卷十八。 4415. 相似度62%:橘皮丸 4415.1. 組成:橘皮7兩2分(揀得6兩),桂心12兩(揀得4兩),干姜10兩(揀得8兩),人參6兩1分(揀得5兩),甘草5兩(揀得4兩),白術(shù)6兩(揀得4兩)。 4415.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415.3. 加:白術(shù) 4415.4. 減:蘇子、半夏、茯苓 4415.5.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六引《御醫(yī)撮要》。 4416. 相似度62%:胃脹湯 4416.1. 組成:人參1兩,茯苓2兩,橘皮2兩,干姜2兩,甘草(炙)2兩。 4416.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416.3. 減:蘇子、半夏、桂心 4416.4. 功效:胃氣不足,心氣少,上奔胸中憒悶,寒冷,腹中絞痛,吐痢宿汁。 4416.5. 來源:《千金翼》卷十五。 4417. 相似度62%:半夏散 4417.1. 組成: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干姜半兩(炮裂,銼),石膏2兩,人參1兩(去蘆頭),栝樓根1兩,桂心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吳茱萸半兩(浸浸7遍,焙干,微炒)。 4517.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517.3. 加:石膏、栝樓根、吳茱萸 4517.4. 減:蘇子、橘皮、茯苓 4517.5. 功效:飲食喜噎。 4517.6. 來源:《圣惠》卷五十。 4518. 相似度62%:參甘姜芩半夏湯 4518.1. 組成:人參1錢,甘草1錢,茯苓3錢,干姜1錢,半夏2錢,生姜1錢。 4518.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518.3. 加:生姜 4518.4. 減:蘇子、桂心、橘皮 4518.5. 功效:寒疫太陽嘔吐。太陰痘癥,嘔吐者。 4518.6. 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4519. 相似度62%:理中化痰丸 4519.1. 組成:人參、白術(shù)(炒)、干姜、甘草(炙)、茯苓、半夏(姜制)。 4519.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619.3. 加:白術(shù) 4619.4. 減:蘇子、桂心、橘皮 4619.5. 功效:脾胃虛寒,痰涎內(nèi)停,嘔吐少食;或大便不實,飲食難化,咳唾痰涎。 4619.6. 來源:《明醫(yī)雜著》卷六。 4620. 相似度62%:橘皮干姜湯 4620.1. 組成:橘皮2兩,通草2兩,干姜(炮)2兩,桂心2兩,人參1兩,甘草(炙)2兩。 4620.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620.3. 加:通草 4620.4. 減:蘇子、半夏、茯苓 4620.5. 功效:噦。胃中有寒咳逆。 4620.6. 來源:《活人書》卷十八。 4621. 相似度62%:瀉心湯 4621.1. 組成:人參1兩,甘草1兩,黃芩1兩,橘皮1兩,栝樓根1兩,黃連2兩,半夏3兩,干姜1兩半。 4621.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721.3. 加:黃芩、栝樓根、黃連 4721.4. 減:蘇子、桂心、茯苓 4721.5. 功效:卒大下痢熱,唇干口燥,嘔逆引飲。 4721.6. 來源:《千金》卷十五。 4722. 相似度62%:瀉脾湯 4722.1. 組成:茯苓4兩,厚樸4兩(炙),桂心5兩,生姜8兩(切),半夏10枚(洗去滑),人參2兩,黃芩2兩,甘草(炙)2兩。 4722.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722.3. 加:厚樸、生姜、黃芩 4722.4. 減:蘇子、干姜、橘皮 4722.5. 功效:脾臟氣實,胸中滿,不能食;冷氣在脾臟,走在四肢,手足流腫。 4722.6. 來源:《千金翼》卷十五。 4723. 相似度62%:半夏湯 4723.1. 組成:半夏1升,生姜1斤,桂心4兩,甘草2兩,厚樸2兩,人參3兩,橘皮3兩,麥門冬3兩。 4723.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723.3. 加:生姜、厚樸、麥門冬 4823.4. 減:蘇子、干姜、茯苓 4823.5. 功效:肺勞虛寒,心腹冷,氣逆游氣,胸脅氣滿,從胸達背痛,憂氣往來,嘔逆,飲食即吐,虛乏不足。 4823.6. 來源:《千金》卷十七。 4824. 相似度62%:半夏湯 4824.1. 組成:半夏4分,黃芩2分,甘草2分,干姜3分,橘皮3分,當歸3分,人參3分。 4824.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824.3. 加:黃芩、當歸 4824.4. 減:蘇子、桂心、茯苓 4824.5. 功效:心結(jié)堅實,飲不下,嘔逆欲死,并霍亂后吐下不止,短氣煩滿,小兒大吐下。 4824.6.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嬰孺方》。 4825. 相似度62%:小定心湯 4825.1. 組成:茯苓4兩,桂心3兩,甘草2兩,芍藥2兩,干姜2兩,遠志2兩,人參2兩,大棗15枚。 4825.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825.3. 加:芍藥、遠志、大棗 4925.4. 減:蘇子、半夏、橘皮 4925.5. 功效:虛羸,心氣驚弱多魘。心勞虛寒,驚悸恍惚多忘,夢寐驚魘,神志不定。 4925.6. 來源:《千金》卷十四。 4926. 相似度62%:定心湯 4926.1. 組成:茯苓4兩,桂心2兩,甘草(炙)2兩,白芍藥2兩,干姜(炮)2兩,遠志(去心,炒)2兩,人參2兩。 4926.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926.3. 加:白芍藥、遠志 4926.4. 減:蘇子、半夏、橘皮 4926.5. 功效:心勞虛寒,驚悸,恍惚多忘,夢寐驚魘,神志不定。 4926.6. 來源:《三因》卷八。 4927. 相似度62%:香砂六君子湯 4927.1. 組成:香附子1錢,縮砂仁7枚,橘皮1錢5分,白術(shù)1錢5分,半夏1錢,茯苓1錢,人參1錢5分,甘草(炙)5分。 4927.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4927.3. 加:香附子、縮砂仁、白術(shù) 4927.4. 減:蘇子、干姜、桂心 5027.5. 功效:脾胃不和,惡心懶食,或腹痛泄瀉。 5027.6. 來源:《杏苑》卷四。 5028. 相似度62%:半夏湯 5028.1. 組成:半夏1升,桂心8兩,干姜5兩,甘草2兩,人參2兩,細辛2兩,附子2兩,蜀椒2合。 5028.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028.3. 加:細辛、附子、蜀椒 5028.4. 減:蘇子、橘皮、茯苓 5028.5. 功效:腳氣上入腹胸,急上沖胸,氣急欲絕。 5028.6. 來源:《千金》卷七。 5029. 相似度62%:姜梔六君湯 5029.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陳皮、半夏、干姜、梔子。 5029.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029.3. 加:白術(shù)、陳皮、梔子 5029.4. 減:蘇子、桂心、橘皮 5029.5. 功效:中虛痰飲,善怒多嘔,肝熱脾寒。 5029.6. 來源:《醫(yī)級》卷八。 5130. 相似度62%:橘皮干姜湯 5130.1. 組成:橘皮3兩,通草3兩,干姜3兩,桂心3兩,甘草3兩,人參2兩。 5130.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130.3. 加:通草 5130.4. 減:蘇子、半夏、茯苓 5130.5. 功效:胃寒嘔噦不食,或吐痰,腹痛兼瀉。 5130.6. 來源:《醫(yī)學(xué)綱目》卷三十二。 5131. 相似度62%:木香理中湯 5131.1. 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木香、甘草、干姜。 5131.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131.3. 加:白術(shù)、木香 5131.4. 減:蘇子、半夏、桂心、橘皮、茯苓 5131.5. 功效:小兒瘡疹。 5131.6. 來源:《直指小兒》卷五。 5132. 相似度62%:七氣湯 5132.1. 組成:半夏(湯洗)5兩,厚樸(姜制)3兩,桂心3兩,茯苓4兩,白芍藥4兩,紫蘇葉2兩,橘皮2兩,人參1兩。 5232.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232.3. 加:厚樸、白芍藥、紫蘇葉 5232.4. 減:蘇子、干姜、甘草 5232.5. 功效: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氣郁發(fā),致五臟互相刑克,陰陽反戾,揮霍變亂,吐利交作,寒熱眩暈,痞滿咽塞。 5232.6. 來源:《三因》卷十一。 5233. 相似度62%:生姜湯 5233.1. 組成:生姜4兩,澤瀉3兩,桂心2兩,橘皮3兩,甘草2兩,茯苓4兩,人參1兩,大黃4兩。 5233.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233.3. 加:生姜、澤瀉、大黃 5233.4. 減:蘇子、干姜、半夏 5233.5. 功效:吐逆干嘔。 5233.6. 來源:《外臺》卷六引《集驗方》。 5234. 相似度62%:附子八物湯(方出《千金》卷八,名見《三因》卷三。) 5234.1. 組成:附子3兩,干姜3兩,芍藥3兩,茯苓3兩,人參3兩,甘草3兩,桂心3兩,白術(shù)4兩(1方去桂,用干地黃2兩)。 5334.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334.3. 加:附子、芍藥、白術(shù) 5334.4. 減:蘇子、半夏、橘皮 5334.5. 功效:風寒濕痹,四肢關(guān)節(jié)痛不可忍;瘡瘍陽氣脫陷,畏寒吐瀉,四肢厥逆。 5334.6. 來源:方出《千金》卷八,名見《三因》卷三。 5335. 相似度62%:紫蘇姜苓湯 5335.1. 組成:蘇葉3錢,生姜3錢,甘草2錢,茯苓3錢,半夏3錢,橘皮3錢,干姜3錢,砂仁2錢。 5335.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335.3. 加:蘇葉、生姜、砂仁 5335.4. 減:蘇子、桂心、人參 5335.5. 功效:中虛外感,致傷內(nèi)咳嗽,鼻流清黃涕,齁喘。 5335.6. 來源:《四圣心源》卷七。 5336. 相似度62%:人參湯 5336.1. 組成:人參2兩,干姜4兩,澤瀉2兩,桂心2兩,甘草2兩,茯苓4兩,大黃1兩。 5436.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436.3. 加:澤瀉、大黃 5436.4. 減:蘇子、半夏、橘皮 5436.5. 功效:胃逆,干嘔欲吐。 5436.6. 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深師方》。 5437. 相似度62%:茯苓四逆加半夏湯 5437.1. 組成:人參3錢,茯苓5錢,甘草2錢,干姜3錢,附子3錢,半夏3錢。 5437.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437.3. 加:附子 5437.4. 減:蘇子、桂心、橘皮 5437.5. 功效:寒疫,少陰厥逆吐泄者。 5437.6. 來源:《醫(yī)學(xué)摘粹》。 5438. 相似度62%:茯苓安心湯 5438.1. 組成:茯苓3兩,人參3兩,干姜3兩,桂心1兩,遠志皮3兩,甘草2兩(炙)。 5438.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538.3. 加:遠志皮 5538.4. 減:蘇子、半夏、橘皮 5538.5. 功效:上焦虛寒,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語聲不出。 5538.6. 來源:《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5539. 相似度62%:姜桂六君子湯 5539.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陳皮、半夏、干姜、肉桂。 5539.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539.3. 加:白術(shù)、陳皮、肉桂 5539.4. 減:蘇子、桂心、橘皮 5539.5. 功效:寒氣嘔吐。 5539.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5540. 相似度62%:參茯五味芍藥湯 5540.1. 組成:茯苓3錢,半夏3錢,甘草2錢,人參3錢,橘皮3錢,五味1錢,芍藥3錢。 5540.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540.3. 加:五味、芍藥 5540.4. 減:蘇子、干姜、桂心 5640.5. 功效:耳漸重聽。 5640.6. 來源:《四圣心源》卷八。 5641. 相似度62%:人參半夏散 5641.1. 組成:桑根白皮8兩,半夏7兩,干姜4兩,茯苓3兩,人參2兩,甘草2兩,附子1兩,桂4兩。 5641.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641.3. 加:桑根白皮、附子、桂 5641.4. 減:蘇子、桂心、橘皮 5641.5. 功效:奔豚氣在心,吸吸短氣,不欲聞人聲,心下煩亂不安,發(fā)作有時,四肢煩疼,手足逆冷。 5641.6. 來源:《雞峰》卷二十引《廣濟方》。 5642. 相似度60%:人參湯 5642.1. 組成:人參1兩,附子1兩,厚樸1兩,茯苓1兩,甘草1兩,橘皮1兩,當歸1兩,葛根1兩,干姜1兩,桂心1兩。 5642.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642.3. 加:附子、厚樸、當歸、葛根 5642.4. 減:蘇子、半夏 5642.5. 功效:胃冷霍亂,吐利煩嘔,轉(zhuǎn)筋,肉冷汗出,手足指腫,喘息垂死,語音不出,脈不通。 5742.6. 來源:《千金》卷二十。 5743. 相似度60%:茯苓丸 5743.1. 組成:茯苓1兩,人參2兩,桂肉2兩,干姜2兩,半夏2兩,橘皮1兩,白術(shù)2兩,枳實2兩,葛根屑1兩,甘草2兩。 5743.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743.3. 加:桂肉、白術(shù)、枳實、葛根屑 5743.4. 減:蘇子、桂心 5743.5. 功效:妊身阻病,患心中煩悶,頭重眩目,憎聞飯氣,便嘔逆吐悶顛倒,四肢委熱,不能勝持。 5743.6. 來源:《醫(yī)心方》卷二十二引《小品方》。 5744. 相似度60%:半夏湯 5744.1. 組成:半夏(湯泡7次)、白術(shù)、茯苓(去皮)、人參、橘皮(去白)、附子(炮,去皮臍)、木香(不見火)、桂心(不見火)、大腹皮、甘草(炙)各等分。 5744.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5744.3. 加:白術(shù)、附子、木香、大腹皮 5744.4. 減:蘇子、干姜 5744.5. 功效:肉虛極,體重,脅引肩背不可以動,動則咳嗽,脹滿,留飲痰癖,大便不利。 5844.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五○引《濟生》。 5845. 相似度60%:清脾湯 5845.1. 組成:茯苓2兩,橘皮2兩,草果2兩(去皮),白術(shù)2兩,人參1兩,桂心1兩,白芷1兩,甘草1兩(炙),川芎1兩,半夏3兩(洗7次)。 5845.2. 原方對照:蘇子1升,干姜3兩,半夏4兩(洗),桂心1兩,人參1兩,橘皮3兩,茯苓3兩,甘草1兩(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