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楊氏家藏方卷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四神丸-楊氏家藏方卷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四神丸-楊氏家藏方卷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四神丸-楊氏家藏方卷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四神丸-楊氏家藏方卷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124四神丸_楊氏家藏方卷七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四神丸_楊氏家藏方卷七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501.1. 組成: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01.2. 功效:脾胃受濕,腸虛下痢,頻并不止。 501.3.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七。 50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502. 相似度80%:煮樸丸 502.1. 組成:厚樸2兩(去皮,銼,生姜4兩切片,水2碗,煮干為度,去姜),附子1兩(炮,去皮臍),訶子(紙裹蘸濕煨,去核)半兩,肉豆蔻1兩(面裹煨),干姜半兩(炮,洗)。 502.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02.3. 加:厚樸 502.4. 功效:虛寒泄瀉,注下不禁。 502.5.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七。 503. 相似度75%:火輪散 503.1.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肉豆蔻(去殼,面裹,炮熟)半兩,干姜(炮)1分。 503.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03.3. 減:訶子 513.4. 功效:脾胃氣寒,大腸虛滑冷痢,日夜不止。 513.5.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四。 514. 相似度75%:火輪丸 514.1. 組成:干姜(炮)、附子(炮,去臍皮)、肉豆蔻(面裹煨)各等分。 514.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14.3. 減:訶子 514.4. 功效:腸胃虛寒,心腹冷痛,泄瀉不止。 514.5.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二引《濟生》。 515. 相似度60%:訶黎勒丸 515.1. 組成:訶子半兩,肉豆蔻1兩,木香3錢,干姜半兩,阿膠3錢。 515.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15.3. 加:木香、阿膠 515.4. 減:附子 515.5. 功效:白痢。 515.6. 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二。 516. 相似度60%:肉豆蔻丸 516.1. 組成:肉豆蔻(面裹煨,去殼)2兩,硫黃(研細)2兩,干姜(生)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龍骨(研)2兩。 526.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26.3. 加:硫黃、龍骨 526.4. 減:訶子 526.5. 功效:脾藏虛冷,泄痢不止,四逆不思飲食,心腹疼痛。 526.6. 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四。 527. 相似度60%:加味參術(shù)附姜湯 527.1. 組成:人參5錢,白術(shù)5錢,肉豆蔻1枚,附子3分,干姜1錢。 527.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27.3. 加:人參、白術(shù) 527.4. 減:訶子 527.5. 功效:冬月傷寒,至10日,太陰脾土受邪,惡寒嘔吐。 527.6. 來源:《辨證錄》卷一。 528. 相似度60%:烏梅丸 528.1. 組成:烏梅肉(炒)4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干姜(炮)2兩,黃連(去須,炒)5兩,肉豆蔻(去殼)5枚。 528.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38.3. 加:烏梅肉、黃連 538.4. 減:訶子 538.5. 功效:大腸洞泄,水谷入即注下。 538.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四。 539. 相似度57%:加味火輪丸 539.1. 組成:肉豆蔻(面裹煨)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干姜(泡,洗)半兩,良姜(薄切,滴少油炒)半兩,天雄(炮,去皮臍)半兩,訶子(緊小者,濕紙裹煨,去核)半兩,蓽撥者半兩。 539.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39.3. 加:良姜、天雄、蓽撥者 539.4.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五。 5310. 相似度57%:厚腸丸 5310.1. 組成:白龍骨、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臍)、厚樸(姜制)、訶子(炮,去核)、肉豆蔻(面裹煨)、陳皮各等分。 5310.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310.3. 加:白龍骨、厚樸、陳皮 5310.4. 功效:久瀉。 5310.5. 來源:《百一》卷六。 5411. 相似度50%:訶子皮散 5411.1. 組成:御米殼(去蒂萼,蜜炒)5分,橘皮5分,干姜(炮)6分,訶子(煨,去核)7分。 5411.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411.3. 加:御米殼、橘皮 5411.4. 減:附子、肉豆蔻 5411.5. 功效:腸胃虛寒泄瀉,米谷不化,腸鳴腹痛;脫肛;或作膿血,日夜無度。 5411.6. 來源:《蘭室秘藏》卷下。 5412. 相似度50%:桂附丸 5412.1. 組成:桂(去粗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干姜(炮)1兩,赤石脂1兩。 5412.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412.3. 加:桂、赤石脂 5412.4. 減:肉豆蔻、訶子 5412.5. 功效:濡瀉、水痢久不止。 5412.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四。 5413. 相似度50%:固腸丸 5513.1. 組成:附子1只(炮,去皮臍),肉豆蔻1兩(面裹煨香,去面不用)。 5513.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513.3. 減:訶子、干姜 5513.4. 功效:大腸久冷,滑泄不禁。 5513.5.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三九引《濟生續(xù)方》。 5514. 相似度50%:固腸丸 5514.1. 組成:槐鵝半兩(炒黃色),肉豆蔻3枚(面裹燒香),干姜(炮裂)半兩,枯礬1分。 5514.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514.3. 加:槐鵝、枯礬 5514.4. 減:附子、訶子 5514.5. 功效:小兒臟腑虛滑,瀉血腹痛。 5514.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八。 5515. 相似度50%:狗頭骨丸 5515.1. 組成:赤石脂半兩,敗龜(燒存性)半兩,干姜半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附子(炮,去皮)1兩,狗頭骨(1具,火燒存性,取末)1兩。 5515.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615.3. 加:赤石脂、敗龜、狗頭骨 5615.4. 減:訶子 5615.5. 功效:久患下痢,臍腹(疒丂)痛,所下雜色,晝夜不止;或其人久虛,頻下腸垢,謂之惡痢者。 5615.6. 來源:《局方》卷六(淳祐新添方)。 5616. 相似度50%:干姜丸 5616.1. 組成:干姜(炮裂)1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胡椒桂(去粗皮)1兩。 5616.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616.3. 加:胡椒桂 5616.4. 減:肉豆蔻、訶子 5616.5. 功效:脾胃俱虛,內(nèi)挾風(fēng)冷,噦逆上氣。 5616.6. 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七。 5617. 相似度50%:干姜丸 5617.1. 組成:干姜(炮)1兩,附子(生,去皮臍)1兩,赤石脂1兩,黃連(去須)1兩。 5617.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717.3. 加:赤石脂、黃連 5717.4. 減:肉豆蔻、訶子 5717.5. 功效:冷痢,久不愈。 5717.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五。 5718. 相似度50%:干姜丸 5718.1. 組成:干姜6分,附子4分。 5718.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718.3. 減:肉豆蔻、訶子 5718.4. 功效:傷寒。 5718.5. 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見《外臺》卷二引《深師方》。 5719. 相似度50%:干姜湯 5719.1. 組成:干姜(炮)2兩,甘草(炙)2兩,人參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 5719.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719.3. 加:甘草、人參 5719.4. 減:肉豆蔻、訶子 5719.5. 功效:霍亂吐下,虛冷厥逆,元陽虛脫,危在頃刻者。 5819.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5820. 相似度50%:干姜散 5820.1. 組成:干姜3兩(炮裂,銼),附子1兩半(炮裂,去皮臍),龍骨2兩。 5820.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820.3. 加:龍骨 5820.4. 減:肉豆蔻、訶子 5820.5. 功效:久冷痢,食不消化,臍腹疼痛。 5820.6. 來源:《圣惠》卷五十九。 5821. 相似度50%:干姜附子湯 5821.1. 組成:干姜1兩,附子1枚(生用,去皮,切8片)。 5821.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821.3. 減:肉豆蔻、訶子 5821.4. 功效:汗下傷陽,晝躁夜靜,不嘔不渴,表證不見,身無大熱,脈沉微;中焦陽虛,寒飲內(nèi)停,心腹冷痛;中寒暈倒,四肢厥冷,眩暈無汗,或自汗淋漓者。下之后,復(fù)發(fā)汗,晝?nèi)諢┰瓴坏妹?,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暴中風(fēng)冷,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霍亂轉(zhuǎn)筋。中寒,卒然暈倒,或吐逆涎沫,狀如暗風(fēng),手腳攣搐,口噤,四肢厥冷或復(fù)躁熱。中寒厥逆,眩暈無汗,或自汗淋漓,及外熱煩躁,陰盛格陽。 5821.5. 來源:《傷寒論》。 5922. 相似度50%:附子粥 5922.1. 組成:附子1分(炮裂,去皮臍),干姜1兩(炮裂,銼)。 5922.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922.3. 減:肉豆蔻、訶子 5922.4. 功效:冷痢,飲食不下。 5922.5. 來源:《圣惠》卷九十六。 5923. 相似度50%:附子丸 5923.1.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膚)2兩,干姜(炮)1兩,黃耆(銼)1兩。 5923.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5923.3. 加:黃耆 5923.4. 減:肉豆蔻、訶子 5923.5. 功效:風(fēng)冷腰腳痿弱,(疒帬)痹不仁。 5923.6. 來源:《圣濟總錄》卷八。 5924. 相似度50%:附子丸 5924.1.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烏梅肉(炒干)1兩,干姜(炮)1兩半,黃連(去須,炒)2兩。 5924.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024.3. 加:烏梅肉、黃連 6024.4. 減:肉豆蔻、訶子 6024.5. 功效:洞泄寒中,注下水谷,或痢赤白,食入即吐,食物不消。 6024.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四。 6025. 相似度50%:附子丸 6025.1.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硫黃(研)1兩,干姜(炮)1兩,赤石脂1兩。 6025.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025.3. 加:硫黃、赤石脂 6025.4. 減:肉豆蔻、訶子 6025.5. 功效:婦人經(jīng)血不止,并下五色,臍腹痛。 6025.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五二。 6026. 相似度50%:甘草干姜湯 6026.1. 組成:甘草5分,干姜5分,蜀椒3分,附子3分。 6026.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026.3. 加:甘草、蜀椒 6026.4. 減:肉豆蔻、訶子 6126.5. 功效:諸疝泄利者。 6126.6. 來源:《疝氣證治論》。 6127. 相似度50%:姜附散 6127.1. 組成:干姜(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訶黎勒(煨,去皮)1兩,龍骨1兩。 6127.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127.3. 加:訶黎勒、龍骨 6127.4. 減:肉豆蔻、訶子 6127.5. 功效:臟寒,下痢白膿,心腹癘痛。 6127.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五。 6128. 相似度50%:姜樸丸 6128.1. 組成:厚樸(去粗皮)1斤(擘作16片,肥生姜1斤,捶碎,鍋內(nèi)旋添湯,煮姜味淡取出,厚樸焙),干姜半斤(以甘草半斤,捶碎,煮甘草味淡取出,干姜切作片子,焙),附子(炮裂,去皮臍)4兩。 6128.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128.3. 加:厚樸 6128.4. 減:肉豆蔻、訶子 6128.5. 功效:三焦俱虛。 6228.6. 來源:《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6229. 相似度50%:姜附丸 6229.1. 組成:干姜(炮)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1兩。 6229.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229.3. 加:厚樸 6229.4. 減:肉豆蔻、訶子 6229.5. 功效:傷寒霍亂,嘔吐不止,手足厥逆。 6229.6. 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6230. 相似度50%:姜附丸 6230.1. 組成:附子3枚7錢重者(炮,去皮臍),白術(shù)4兩,干姜2兩(炮)。 6230.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230.3. 加:白術(shù) 6230.4. 減:肉豆蔻、訶子 6230.5.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六。 6231. 相似度50%:姜附丸 6231.1. 組成:赤烏腳4兩,附子1兩,干姜1分。 6331.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331.3. 加:赤烏腳 6331.4. 減:肉豆蔻、訶子 6331.5. 功效:久赤白痢不愈。 6331.6. 來源:《普濟方》卷二一二。 6332. 相似度50%:姜附丸 6332.1. 組成:附子2兩(炮),干姜1兩。 6332.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332.3. 減:肉豆蔻、訶子 6332.4. 功效:心肺傷動,冷痛。 6332.5. 來源:方出《肘后》卷一,名見《外臺》卷七。 6333. 相似度50%:姜附湯 6333.1. 組成:人參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干姜(炮)5錢,白術(shù)5錢。 6333.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333.3. 加:人參、白術(shù) 6333.4. 減:肉豆蔻、訶子 6433.5. 功效:瘡瘍,真氣虧損,或誤行汗下,或膿血出多,失于補托,以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 6433.6. 來源:《外科樞要》卷四。 6434. 相似度50%:姜附湯 6434.1. 組成:杜仲、干姜(炮)、附子(炮)。 6434.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434.3. 加:杜仲 6434.4. 減:肉豆蔻、訶子 6434.5. 功效:腰臍寒痛,腰間如冰,得熱則減,得寒則增,脈必緊。 6434.6.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 6435. 相似度50%:紅倩丹 6435.1. 組成:赤石脂1兩,干姜1兩,肉豆蔻1兩。 6435.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435.3. 加:赤石脂 6435.4. 減:附子、訶子 6435.5. 功效:赤白痢久下不愈。 6435.6. 來源:《普濟方》卷三九七。 6536. 相似度50%:姜附散 6536.1. 組成:干姜、附子(炮)、皂莢(炙,去子)各等分。 6536.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536.3. 加:皂莢 6536.4. 減:肉豆蔻、訶子 6536.5. 功效:青下,白下。 6536.6. 來源:《外臺》卷二十五引《張文仲方》。 6537. 相似度50%:訶子丸 6537.1. 組成:訶子1兩,藿香1兩,肉豆蔻2個。 6537.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537.3. 加:藿香 6537.4. 減:附子、干姜 6537.5. 功效:大人小兒瀉。 6537.6. 來源:《普濟方》卷二○一引《楊氏家藏方》。 6538. 相似度50%:加味姜附湯 6538.1. 組成:附子(炮)1兩,干姜1兩,人參1兩,甘草5錢。 6538.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638.3. 加:人參、甘草 6638.4. 減:肉豆蔻、訶子 6638.5. 功效:吐瀉過多,手足逆冷,氣少不語,六脈沉伏。 6638.6. 來源:《得效》卷四。 6639. 相似度50%:黃連散 6639.1. 組成:干姜2兩,附子2兩,黃連2兩,礬石2兩。 6639.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639.3. 加:黃連、礬石 6639.4. 減:肉豆蔻、訶子 6639.5. 功效:時歲蠱毒下痢、痔漏。 6639.6. 來源:方出《醫(yī)心方》卷十一引《小品方》,名見《圣濟總錄》卷七十七。 6640. 相似度50%:還肌散 6640.1. 組成:肉豆蔻1個,訶子2個(去核),沒石子1個(三味各用大麥面裹,慢火煨焦黃香透,勿令有煙出),木香半皂子大。 6640.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640.3. 加:沒石子、木香 6740.4. 減:附子、干姜 6740.5. 功效:小兒疳瀉,及洞瀉谷不化。 6740.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 6741. 相似度50%:還肌散 6741.1. 組成:肉豆蔻1個,訶子3個(去核),沒石子1個(三味各用大麥面裹,慢火煨黃熟,勿令煙出)。 6741.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741.3. 加:沒石子 6741.4. 減:附子、干姜 6741.5. 功效:小兒泄瀉、聚瀉、疳瀉等肌膚瘦弱,乳食不進。 6741.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 6742. 相似度50%:附子湯 6742.1. 組成:甘草1兩(炙微赤,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干姜1兩(炮裂,銼),赤芍藥1兩。 6742.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742.3. 加:甘草、赤芍藥 6742.4. 減:肉豆蔻、訶子 6742.5. 功效:傷寒大熱,汗出熱不去,腹內(nèi)拘急,四肢厥冷,并下利。 6842.6. 來源:方出《圣惠》卷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一四○。 6843. 相似度50%:厚樸丸 6843.1. 組成:厚樸4兩,陳橘皮3兩,干姜2兩,附子1兩。 6843.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843.3. 加:厚樸、陳橘皮 6843.4. 減:肉豆蔻、訶子 6843.5. 功效:脾胃虛積冷,腹脅刺痛,飲食進退,大便秘泄。 6843.6. 來源:《雞峰》卷十二。 6844. 相似度50%:椒附湯 6844.1. 組成:川椒(去目)、干姜(生用)、附子(去皮臍,生用)各等分。 6844.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844.3. 加:川椒 6844.4. 減:肉豆蔻、訶子 6844.5. 功效:驟然腹痛注下,或滑腸頻并,多有冷沫。 6844.6. 來源:《百一》卷六。 6845. 相似度50%:姜附湯 6845.1. 組成:干姜3兩,附子3分,甘草1兩。 6945.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945.3. 加:甘草 6945.4. 減:肉豆蔻、訶子 6945.5. 功效:陰寒暴下;中寒口噤,四肢強直厥冷,語音不出。 6945.6. 來源:《普濟方》卷二○九引《指南方》。 6946. 相似度50%:赤脂丹 6946.1. 組成:赤石脂1兩,干姜(炮)1兩,肉豆蔻1兩(面裹煨香,去面用)。 6946.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946.3. 加:赤石脂 6946.4. 減:附子、訶子 6946.5. 功效:赤白滯利,日久不愈。 6946.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一。 6947. 相似度50%:附子丸 6947.1. 組成:附子(炮裂,入水少時,去皮臍)1兩,干姜(炮)1兩,熟艾(微炒,為末)1兩。 6947.2. 原方對照: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訶子(煨,去核)半兩,干姜(炮)半兩。 6947.3. 加:熟艾 7047.4. 減:肉豆蔻、訶子 70HYPER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