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風(fēng)清熱湯-中醫(yī)喉科學(xué)講義-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疏風(fēng)清熱湯-中醫(yī)喉科學(xué)講義-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疏風(fēng)清熱湯-中醫(yī)喉科學(xué)講義-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疏風(fēng)清熱湯-中醫(yī)喉科學(xué)講義-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疏風(fēng)清熱湯-中醫(yī)喉科學(xué)講義-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42疏風(fēng)清熱湯_中醫(yī)喉科學(xué)講義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疏風(fēng)清熱湯_中醫(yī)喉科學(xué)講義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81.1. 組成: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181.2. 功效:喉痹初起,咽喉部干燥灼熱,微紅、微腫、微痛,或僅起紅點(diǎn),吞咽感覺不利,以后紅腫逐漸加重,疼痛也相應(yīng)增劇。 181.3. 來源:《中醫(yī)喉科學(xué)講義》。 18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182. 相似度77%:疏風(fēng)清熱湯 182.1. 組成: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金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天花粉、玄參、浙貝母。 182.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182.3. 加:金銀花、天花粉、浙貝母 182.4. 減:銀花、花粉、浙貝 182.5. 功效:風(fēng)熱喉痹。咽部干燥灼熱,微痛,吞咽感覺不利,其后疼痛逐漸加重,有異物阻塞感。 182.6. 來源:《中醫(yī)耳鼻喉科學(xué)》。 183. 相似度69%:黃連清喉飲 183.1. 組成:川連1錢,桔梗1錢5分,牛蒡子1錢5分(炒),玄參1錢5分,赤芍1錢5分,荊芥1錢5分,甘草1錢,連翹1錢5分,黃芩1錢5分,天花粉1錢5分,射干1錢5分,防風(fēng)1錢5分。 183.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193.3. 加:川連、天花粉、射干 193.4. 減:銀花、桑白皮、花粉、浙貝 193.5. 功效:喉癰。喉間紅腫疼痛。 193.6. 來源:《外科證治全書》卷二。 194. 相似度64%:通天達(dá)地散 194.1. 組成:連翹、防風(fēng)、貝母、荊芥、玄參、枳殼、甘草、白芥子、赤芍、天花粉、桔梗、牛蒡子、黃芩、射干。 194.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194.3. 加:貝母、枳殼、白芥子、天花粉、射干 194.4. 減:銀花、桑白皮、花粉、浙貝 194.5. 功效:諸喉病,痄腮腫毒。 194.6. 來源:《馮氏錦囊_雜癥》卷六。 195. 相似度62%:赤荊湯 195.1. 組成:川連1錢,甘草1錢,蘇梗1錢5分,牛蒡1錢5分,玄參1錢5分,赤芍1錢5分,荊芥1錢5分,連翹1錢5分,黃芩1錢5分,花粉1錢5分,射干1錢5分,防風(fēng)1錢5分。 195.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05.3. 加:川連、蘇梗、牛蒡、射干 205.4. 減:牛蒡子、銀花、桑白皮、桔梗、浙貝 205.5. 功效:纏喉風(fēng),并一切喉證。 205.6. 來源:《外科全生集》卷四。 206. 相似度62%:荊防販毒散 206.1. 組成:生地、防風(fēng)、荊芥、紅花(酒洗)、黃芩、連翹、牛蒡子、升麻、玄參、黃柏(酒炒)、桔梗、人參、甘草。 206.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06.3. 加:生地、紅花、升麻、黃柏、人參 206.4. 減:銀花、桑白皮、赤芍、花粉、浙貝 206.5. 功效:小兒麻疹發(fā)熱,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煩悶,乍寒乍熱,咳嗽噴嚏,手足稍冷,驚悸多睡。 206.6. 來源:《幼科指南》卷下。 207. 相似度62%:瘡癰消毒飲 207.1. 組成:防風(fēng)、荊芥、獨(dú)活、連翹、花粉、紅花、銀花、黃芩、牛蒡子、甘草、何首烏。 207.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07.3. 加:獨(dú)活、紅花、何首烏 217.4. 減:桑白皮、赤芍、桔梗、玄參、浙貝 217.5. 功效:痘疹后余毒不散,身熱不除,或生癰疽者。 217.6. 來源:《治疹全書》卷下。 218. 相似度62%:甘桔防風(fēng)湯 218.1. 組成:甘草、桔梗、防風(fēng)、薄荷、荊芥、牛蒡、射干、玄參、連翹、黃芩、銀花。 218.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18.3. 加:薄荷、牛蒡、射干 218.4. 減:牛蒡子、桑白皮、赤芍、花粉、浙貝 218.5. 功效:疹后余毒不散,結(jié)于咽喉,破爛腫痛者。 218.6. 來源:《治疹全書》卷下。 219. 相似度62%:牛蒡芩連湯 219.1. 組成:連翹1錢,牛蒡子(另研)1錢,玄參1錢,大黃3分,荊芥3分,防風(fēng)3分,羌活3分,石膏1錢半,桔梗1錢半,甘草1錢,黃芩(酒炒)2錢半,黃連(酒炒)1錢半。 219.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19.3. 加:大黃、羌活、石膏、黃連 219.4. 減:銀花、桑白皮、赤芍、花粉、浙貝 229.5. 功效:大頭瘟,積熱在上,頭頂腫起,或面腫,多從耳根下起;并治煙瘴。 229.6. 來源:《回春》卷二。 2210. 相似度62%:疏風(fēng)清熱飲 2210.1. 組成:荊芥10g,金銀花10g,赤芍10g,防風(fēng)10g,玄參10g,連翹殼10g,浙貝母10g,桔梗10g,天花粉10g,淡黃芩10g,牛蒡子10g,桑白皮10g,甘草3g。 2210.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210.3. 加:金銀花、連翹殼、浙貝母、天花粉、淡黃芩 2210.4. 減:銀花、連翹、黃芩、花粉、浙貝 2210.5. 功效:風(fēng)熱喉痹。咽喉微腫,干燥微痛,吞咽或咳嗽疼痛加劇,有時伴有微發(fā)熱,頭痛,聲嘶,口干唇赤,舌苔薄白或微黃。 2210.6. 來源:《言庚孚醫(yī)療經(jīng)驗集》。 2211. 相似度57%:逐賊出壁飲 2211.1. 組成:大黃4兩,防風(fēng)2錢,梔子5錢,玄參8錢,赤芍4錢,黃連2兩,荊芥4錢,甘草2錢,花粉3錢,薄荷2錢,連翹5錢,前仁5錢,燈心1扎,銀花3錢。 2211.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211.3. 加:大黃、梔子、黃連、薄荷、前仁、燈心 2211.4. 減:牛蒡子、桑白皮、桔梗、黃芩、浙貝 2311.5. 功效:瘟疫黃喉。 2311.6. 來源:《喉科種福》卷三。 2312. 相似度57%:清瘟解毒丸 2312.1. 組成:連翹3兩,銀花4兩,桃仁1兩,花粉2兩,菊花2兩,牛蒡子(炒)2兩,桔梗1兩5錢,桑葉2兩,浙貝母2兩,玄參3兩,竹葉2兩,甘草2兩,赤芍1兩,薄荷1兩5錢。 2312.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312.3. 加:桃仁、菊花、桑葉、浙貝母、竹葉、薄荷 2312.4. 減:荊芥、防風(fēng)、桑白皮、黃芩、浙貝 2312.5. 功效:瘟疫初起,頭暈脹痛,身熱惡寒,咳嗽喉痛。由于溫?zé)岫臼?,流行傳染引起的頭痛身熱,四肢酸痛,小便赤黃;流行性腮腺炎。 2312.6. 來源:《濟(jì)南市中藥成方選輯》。 2313. 相似度57%:清咽利膈散 2313.1. 組成:金銀花1錢半,防風(fēng)1錢半,荊芥1錢半,薄荷1錢半,桔梗1錢半,黃芩1錢半,黃連1錢半,山梔1錢,連翹1錢,玄參7分,大黃(煨)7分,樸消7分,牛蒡子7分,甘草7分。 2313.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313.3. 加:金銀花、薄荷、黃連、山梔、大黃、樸消 2313.4. 減:銀花、桑白皮、赤芍、花粉、浙貝 2413.5. 功效:積熱咽喉腫痛,痰涎壅盛,或胸膈不利,煩躁飲冷,大便秘結(jié)。積熱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及乳蛾喉痛,重舌木舌。 2413.6. 來源:《外科理例_附方》。 2414. 相似度57%:除瘟救苦丹 2414.1. 組成:薄荷1兩,玄參(去蘆)3兩,花粉2兩,銀花3兩,連翹3兩,葛根1兩,川芎1兩5錢,黃芩1兩,桔梗3兩,白芷1兩5錢,赤芍3兩,淡竹葉2兩,生地3兩,甘草1兩。 2414.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414.3. 加:薄荷、葛根、川芎、白芷、淡竹葉、生地 2414.4. 減: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桑白皮、浙貝 2414.5. 功效:瘟疫傳染,感冒風(fēng)寒,憎寒壯熱,骨節(jié)痠痛。 2414.6. 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2415. 相似度56%:清瘟解毒丸 2415.1. 組成:羌活75兩,黃芩100兩,連翹75兩,花粉100兩,桔梗75兩,玄參(去蘆)100兩,白芷50兩,葛根100兩,川芎50兩,大青葉100兩,柴胡50兩,牛蒡子(炒)100兩,赤芍50兩,淡竹葉100兩,防風(fēng)50兩,甘草25兩。 2415.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415.3. 加:羌活、白芷、葛根、川芎、大青葉、柴胡、淡竹葉 2415.4. 減:荊芥、銀花、桑白皮、浙貝 2515.5. 功效:感冒風(fēng)邪,身熱頭痛,發(fā)燒畏寒,四肢酸痛。痄腮、大頭瘟。 2515.6. 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2516. 相似度54%:加味保元湯 2516.1. 組成:人參、黃耆、甘草、歸尾、赤芍(酒炒)、紅花、黃芩、黃連、連翹、升麻、防風(fēng)、荊芥、牛蒡子。 2516.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516.3. 加:人參、黃耆、歸尾、紅花、黃連、升麻 2516.4. 減:銀花、桑白皮、桔梗、花粉、玄參、浙貝 2516.5. 功效:痘起發(fā)時漸漸變黑,已延一身,未至干枯塌陷者。 2516.6. 來源:《痘科類編釋意》卷三。 2517. 相似度54%:荊防牛蒡湯 2517.1. 組成:荊芥1錢,防風(fēng)1錢,牛蒡子(炒,研)1錢,金銀花1錢,陳皮1錢,花粉1錢,黃芩1錢,蒲公英1錢,連翹(去心)1錢,皂刺1錢,柴胡5分,香附子5分,甘草(生)5分。 2517.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517.3. 加:金銀花、陳皮、蒲公英、皂刺、柴胡、香附子 2517.4. 減:銀花、桑白皮、赤芍、桔梗、玄參、浙貝 2517.5. 功效:外吹乳初起。因乳母肝胃氣濁,更兼子吮乳睡熟,鼻孔涼氣襲入乳房,與熱乳凝結(jié),以致乳房腫痛,寒熱往來,煩躁口渴者。 2617.6. 來源:《金鑒》卷六十六。 2618. 相似度54%:大力子湯 2618.1. 組成:黃芩(酒洗)2錢,黃連(酒炒)2錢,桔梗1錢5分,甘草1錢,連翹1錢,鼠粘子(炒、研)1錢,玄參1錢,大黃(酒蒸)1錢5分,荊芥3分,防風(fēng)3分,羌活3分,石膏1錢5分。 2618.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618.3. 加:黃連、鼠粘子、大黃、羌活、石膏 2618.4. 減:牛蒡子、銀花、桑白皮、赤芍、花粉、浙貝 2618.5. 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三。 2619. 相似度54%:解毒防風(fēng)湯 2619.1. 組成:黃芩、生地黃、甘草、連翹(去心)、牛蒡子(炒、研)、荊芥、防風(fēng)、金銀花、赤芍、升麻。 2619.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619.3. 加:生地黃、金銀花、升麻 2619.4. 減:銀花、桑白皮、桔梗、花粉、玄參、浙貝 2619.5. 功效:痘當(dāng)落痂之后,血有余熱,復(fù)外感于風(fēng),致瘢凸不平,色赤而艷,或發(fā)熱,或作癢。 2619.6. 來源:《金鑒》卷五十六。 2720. 相似度54%:甘桔湯 2720.1. 組成:當(dāng)歸(酒洗)、川芎、薄荷(炒)、黃芩、山梔、連翹、甘草、銀花、元參、防風(fēng)、桔梗、荊芥、大黃(酒浸)。 2720.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720.3. 加:當(dāng)歸、川芎、薄荷、山梔、元參、大黃 2720.4. 減:牛蒡子、桑白皮、赤芍、花粉、玄參、浙貝 2720.5. 功效:心經(jīng)積熱,舌上生癰,狀似楊梅,作事心煩;或因受濕熱,七情所傷,靠舌根橫起紫紅色筋。 2720.6. 來源:《喉科枕秘》卷二。 2721. 相似度54%:黃連解毒湯 2721.1.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山梔、牛蒡子、甘草、防風(fēng)、荊芥、知母、石膏、桔梗、玄參、木通。 2721.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721.3. 加:黃連、黃柏、山梔、知母、石膏、木通 2721.4. 減: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花粉、浙貝 2721.5. 功效:時令暄熱,麻痘初發(fā)熱。 2721.6. 來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2722. 相似度54%:加味活血透肌解毒湯 2822.1. 組成:玄參、黃芩、川芎、紅花、連翹、山楂肉、花粉、石膏、歸尾、桔梗、牛蒡子、陳皮、甘草。 2822.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822.3. 加:川芎、紅花、山楂肉、石膏、歸尾、陳皮 2822.4. 減:荊芥、防風(fēng)、銀花、桑白皮、赤芍、浙貝 2822.5. 功效:痘疹險癥,見點(diǎn)三朝,出齊之日,色紅口干者。 2822.6. 來源:《幼科直言》卷二。 2823. 相似度54%:黃連敗毒散 2823.1. 組成:梔子(炒)、連翹、當(dāng)歸、川芎、黃芩、生地、防風(fēng)、荊芥、牛蒡子、北柴胡、甘草、赤芍。 2823.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823.3. 加:梔子、當(dāng)歸、川芎、生地、北柴胡 2823.4. 減:銀花、桑白皮、桔梗、花粉、玄參、浙貝 2823.5. 功效:痘疹收靨發(fā)熱癰毒。 2823.6. 來源:《痘疹會通》卷四。 2824. 相似度54%:加減通圣散 2824.1. 組成:防風(fēng)8分,白鮮皮8分,赤芍8分,連翹8分,黃芩8分,牛蒡子1錢,金銀花3分,山梔5分,歸尾5分,荊芥4分,槐花4分,僵蠶2分,甘草2分。 2924.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924.3. 加:白鮮皮、金銀花、山梔、歸尾、槐花、僵蠶 2924.4. 減:銀花、桑白皮、桔梗、花粉、玄參、浙貝 2924.5. 功效:楊梅。 2924.6. 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 2925. 相似度54%:化斑湯 2925.1. 組成:荊芥、防風(fēng)、桔梗、甘草、牛蒡子、蟬蛻、黃連、石膏、黃芩、連翹、葛根、知母。 2925.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2925.3. 加:蟬蛻、黃連、石膏、葛根、知母 2925.4. 減:銀花、桑白皮、赤芍、花粉、玄參、浙貝 2925.5. 功效:斑疹已現(xiàn),身熱不減,色赤熱渴。 2925.6. 來源:《醫(yī)級》卷七。 2926. 相似度54%:荊防瀉白散 2926.1. 組成:荊芥、防風(fēng)、連翹、桔梗、金銀花、元參、赤芍、甘草、生地、黃芩、桑皮、青黛、葛花。 2926.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026.3. 加:金銀花、元參、生地、桑皮、青黛、葛花 3026.4. 減:牛蒡子、銀花、桑白皮、花粉、玄參、浙貝 3026.5. 功效:肺傷風(fēng)熱,鼻流濁涕。 3026.6.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3027. 相似度54%:化毒丹 3027.1. 組成:生地、當(dāng)歸、赤芍、荊芥、防風(fēng)、大力、連翹、黃芩、犀角、薄荷、桔梗、甘草。 3027.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027.3. 加:生地、當(dāng)歸、大力、犀角、薄荷 3027.4. 減:牛蒡子、銀花、桑白皮、花粉、玄參、浙貝 3027.5. 功效:痘瘡余毒成癰。 3027.6. 來源:《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3028. 相似度54%:涼膈散 3028.1. 組成:桔梗、黃芩、防風(fēng)、荊芥、花粉、山楂、枳殼、赤芍、甘草。 3028.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028.3. 加:山楂、枳殼 3028.4. 減:牛蒡子、銀花、連翹、桑白皮、玄參、浙貝 3128.5. 功效:脾胃蘊(yùn)熱移于肺致鼻內(nèi)生瘡。 3128.6.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3129. 相似度54%:加味如圣散 3129.1. 組成:桔梗2錢,牛蒡子1錢5分,麥門冬1錢5分,甘草1錢,玄參1錢,荊芥1錢,防風(fēng)7分,生犀角5分,黃芩5分。 3129.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129.3. 加:麥門冬、生犀角 3129.4. 減: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花粉、浙貝 3129.5. 功效:痘癥痰嗽風(fēng)熱,聲啞喉痛,風(fēng)痰熱壅,煩渴不寧,痘色干紅,在五六朝前不潤澤起脹者。 3129.6. 來源:《醫(yī)方考》卷六。 3130. 相似度54%:清心利膈湯 3130.1. 組成:防風(fēng)1錢半,荊芥1錢半,薄荷1錢半,桔梗1錢半,黃芩1錢半,黃連1錢半,山梔1錢,連翹1錢,玄參7分,大黃7分,樸消7分,牛蒡子7分,甘在7分。 3130.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130.3. 加:薄荷、黃連、山梔、大黃、樸消、甘在 3130.4. 減:甘草、銀花、桑白皮、赤芍、花粉、浙貝 3230.5. 功效:咽喉腫?。迪眼帐?。 3230.6. 來源:《奇效良方》卷六十一。 3231. 相似度54%:治毒快斑湯 3231.1. 組成:桔梗、荊芥、防風(fēng)、赤芍、黃耆(炙)、牛子、歸尾、玄參、連翹、前胡、淮通、花粉、炙草。 3231.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231.3. 加:黃耆、牛子、歸尾、前胡、淮通、炙草 3231.4. 減:牛蒡子、甘草、銀花、桑白皮、黃芩、浙貝 3231.5. 功效:毒氣太甚,痘1-2日即出。 3231.6. 來源:《醫(yī)鈔類編》卷十九。 3232. 相似度54%:洗心湯 3232.1. 組成:防風(fēng)、荊芥、黃芩、木通、大黃、連翹、生地黃、歸尾、赤芍、甘草、(一本無赤芍,有黃連)。 3232.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232.3. 加:木通、大黃、生地黃、歸尾 3232.4. 減:牛蒡子、銀花、桑白皮、桔梗、花粉、玄參、浙貝 3232.5. 功效:心熱,白珠滿口,二便不通。 3232.6. 來源:《麻科活人》卷四。 3333. 相似度54%:犀角解毒丸 3333.1. 組成:生地黃1兩,防風(fēng)1兩,當(dāng)歸1兩,犀角屑(鎊)1兩,荊芥1兩,牛蒡子(杵,炒)7錢,赤芍藥7錢,連翹7錢,桔梗7錢,薄荷5錢,黃芩(炒)5錢,甘草5錢。 3333.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333.3. 加:生地黃、當(dāng)歸、犀角屑、赤芍藥、薄荷 3333.4. 減:銀花、桑白皮、赤芍、花粉、玄參、浙貝 3333.5. 功效:諸積熱及痘疹后余毒生瘡;一切口破舌痛,驚恐發(fā)搐,鵝口牙疳。 3333.6. 來源:《小兒痘疹方論》 3334. 相似度54%:霧散消毒飲 3334.1. 組成:馬勃2錢,防風(fēng)1錢,陳皮1錢,白僵蠶4錢(酒炒),貝母1錢,桔梗2錢,荊芥1錢,全蟬蛻(去土)3錢,銀花1錢,連翹1錢,甘草1錢,薄荷8分,牛蒡子1錢。 3334.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334.3. 加:馬勃、陳皮、白僵蠶、貝母、全蟬蛻、薄荷 3334.4. 減:桑白皮、赤芍、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334.5. 功效:瘟疫白喉初起,惡寒發(fā)熱,頭痛背脹,遍體骨節(jié)疼痛,精神怠倦,初病未入里者。 3334.6. 來源:《喉科種福》卷三。 3435. 相似度54%:疏風(fēng)清熱飲 3435.1. 組成:荊芥9g,防風(fēng)9g,牛蒡子9g,白蒺藜9g,蟬衣4.5g,生地15g,丹參9g,赤芍9g(炒),山梔9g,黃芩9g,銀花9g,連翹9g,生甘草6g。 3435.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435.3. 加:白蒺藜、蟬衣、生地、丹參、山梔、生甘草 3435.4. 減:甘草、桑白皮、桔梗、花粉、玄參、浙貝 3435.5. 功效:風(fēng)熱型蕁麻疹。 3435.6. 來源:《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集》。 3436. 相似度54%:升麻石膏湯 3436.1. 組成:升麻、石膏、防風(fēng)、荊芥、歸尾、赤芍、連翹、桔梗、甘草、薄荷、黃芩、燈心。 3436.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436.3. 加:升麻、石膏、歸尾、薄荷、燈心 3436.4. 減:牛蒡子、銀花、桑白皮、花粉、玄參、浙貝 3436.5. 功效:牙齦紅腫,面頰俱腫,頭面盡痛者。 3436.6.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3437. 相似度54%:連翹飲 3437.1. 組成:連翹2錢,葛根2錢,牛蒡子2錢,玄參2錢,黃芩2錢,桔梗2錢,赤芍1錢,梔仁1錢,淡竹葉1錢,甘草1錢,木通1錢,升麻6分。 3537.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537.3. 加:葛根、梔仁、淡竹葉、木通、升麻 3537.4. 減:荊芥、防風(fēng)、銀花、桑白皮、花粉、浙貝 3537.5. 功效:肺胃邪熱,咽喉疼痛。 3537.6. 來源:《喉證指南》卷四。 3538. 相似度54%:清咽利膈丸 3538.1. 組成:連翹32兩,黃芩32兩,生梔子32兩,薄荷32兩,防風(fēng)32兩,玄參(去蘆)32兩,天花粉32兩,射干32兩,荊芥穗32兩,牛蒡子(炒)32兩,桔梗64兩,熟軍8兩,甘草48兩。 3538.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538.3. 加:生梔子、薄荷、天花粉、射干、荊芥穗、熟軍 3538.4. 減:荊芥、銀花、桑白皮、赤芍、花粉、浙貝 3538.5. 功效:心胃熱盛,胸膈不利,咽喉腫痛,口苦舌干,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黃。 3538.6. 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3539. 相似度54%:連翹敗毒散 3539.1. 組成:羌活、獨(dú)活、荊芥、防風(fēng)、連翹、赤芍、牛蒡、桔梗、土貝、蒺藜、薄荷、銀花、甘草。 3639.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639.3. 加:羌活、獨(dú)活、牛蒡、土貝、蒺藜、薄荷 3639.4. 減:牛蒡子、桑白皮、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639.5. 功效:傷寒瘥后頤毒。 3639.6. 來源:《傷寒指掌》卷二。 3640. 相似度54%:清痧散 3640.1. 組成:連翹、牛蒡子、黃芩、防風(fēng)、荊芥、桔梗、歸尾、陳皮、甘草。 3640.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640.3. 加:歸尾、陳皮 3640.4. 減:銀花、桑白皮、赤芍、花粉、玄參、浙貝 3640.5. 功效:痘瘡初起,由于肺經(jīng)之熱,夾發(fā)痧疹。 3640.6. 來源:《幼科直言》卷一。 3641. 相似度54%:牛蒡子飲 3641.1. 組成:牛蒡子1錢,前胡1錢,黃連1錢,黃芩1錢,連翹1錢,白附子1錢,玄參1錢,赤芍1錢,羌活5分,防風(fēng)5分,甘草5分。 3641.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741.3. 加:前胡、黃連、白附子、羌活 3741.4. 減:荊芥、銀花、桑白皮、桔梗、花粉、浙貝 3741.5. 功效:痘瘡,還元痂落,有余毒聚于臟腑,時復(fù)作熱,腹內(nèi)疼痛。 3741.6. 來源:《回春》卷七。 3742. 相似度54%:涼膈散 3742.1. 組成:當(dāng)歸、川芎、赤芍、防風(fēng)、荊芥、玄參、梔子(炒)、黃連、石膏、花粉、連翹、桔梗、薄荷各等分。 3742.2. 原方對照: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3742.3. 加:當(dāng)歸、川芎、梔子、黃連、石膏、薄荷 3742.4. 減:牛蒡子、甘草、銀花、桑白皮、黃芩、浙貝 3742.5. 功效:咽喉腫痛,湯水難下,痰涎壅塞。纏舌喉風(fēng),下頦俱腫,口噤,舌捲腫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狀,生黃刺白苔。 3742.6. 來源:《喉科紫珍集》卷上。 3743. 相似度54%:柴連解毒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