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脈保元湯-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補遺-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ab7386e721576cbd1cb93fa4e60c53/0aab7386e721576cbd1cb93fa4e60c531.gif)
![生脈保元湯-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補遺-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ab7386e721576cbd1cb93fa4e60c53/0aab7386e721576cbd1cb93fa4e60c532.gif)
![生脈保元湯-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補遺-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ab7386e721576cbd1cb93fa4e60c53/0aab7386e721576cbd1cb93fa4e60c533.gif)
![生脈保元湯-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補遺-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ab7386e721576cbd1cb93fa4e60c53/0aab7386e721576cbd1cb93fa4e60c534.gif)
![生脈保元湯-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補遺-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ab7386e721576cbd1cb93fa4e60c53/0aab7386e721576cbd1cb93fa4e60c53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117生脈保元湯_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_補遺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生脈保元湯_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_補遺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411.1. 組成: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11.2. 來源:《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_補遺》。 411.3.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412. 相似度50%:甘桔湯 412.1. 組成:桔梗1兩(末,浸1宿,焙干用),甘草2兩(炒)。 412.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12.3. 加:桔梗 412.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12.5. 功效:上焦熱,咽痛,嗽膿血。 412.6. 來源:《普濟方》卷三八四引《錢氏方》。 413. 相似度50%:金銀花散 413.1. 組成:金銀花4兩,甘草1兩(炒)。 413.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13.3. 加:金銀花 413.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13.5. 功效:發(fā)背惡瘡。 413.6. 來源:《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 414. 相似度50%:黑散 424.1. 組成:干姜半兩,甘草1分。 424.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24.3. 加:干姜 424.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24.5. 功效:慢脾風(fēng),目垂面白。 424.6. 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引《莊氏家傳》。 425. 相似度50%:黑鉛酒 425.1. 組成:黑鉛1斤,甘草3兩(微炙)。 425.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25.3. 加:黑鉛 425.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25.5. 功效:發(fā)背及諸癰毒瘡并發(fā)腦,疼痛侵潰。 425.6. 來源:《普濟方》卷二八四。 426. 相似度50%:黑豆飲 426.1. 組成:黑豆(炒令微熟)半合,甘草(炙,銼碎)半兩。 426.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26.3. 加:黑豆 426.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36.5. 功效:小兒但渴多,熱痢不止。 436.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九。 437. 相似度50%:黑豆湯 437.1. 組成:黑豆半升(炒,去皮,揀凈者4合,為末),甘草1兩(半炙半生,為末)。 437.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37.3. 加:黑豆 437.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37.5. 功效:赤白痢,服諸藥不愈者。 437.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六。 438. 相似度50%:訶子膏 438.1. 組成:訶子1兩,甘草1分。 438.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38.3. 加:訶子 438.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38.5. 功效:小兒咳嗽。 438.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 439. 相似度50%:國老湯 439.1. 組成:桔梗3兩,甘草2兩。 449.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49.3. 加:桔梗 449.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49.5. 功效:肺經(jīng)積熱,外感寒邪,口干喘滿,咽燥腫痛,挾寒咳嗽,唾有膿血。 449.6. 來源:《雞峰》卷十一。 4410. 相似度50%:國老膏 4410.1. 組成:當(dāng)歸3兩,甘草3兩。 4410.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410.3. 加:當(dāng)歸 4410.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410.5. 功效:懸癰。 4410.6. 來源:《瘍科捷徑》卷中。 4411. 相似度50%:觀音露 4411.1. 組成:甘草1斤,威靈仙1斤。 4411.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411.3. 加:威靈仙 4411.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411.5. 功效:大麻風(fēng)壞爛,并一切風(fēng)痹疼痛。 4511.6. 來源:《仙拈集》卷四。 4512. 相似度50%:蛤粉散 4512.1. 組成:蛤粉1分,甘草(炙)1握。 4512.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512.3. 加:蛤粉 4512.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512.5. 功效:小兒出瘡子后,眼內(nèi)生青膜翳暈。 4512.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八一。 4513. 相似度50%:甘枳湯 4513.1. 組成:甘草1錢,枳殼(煨)1錢。 4513.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513.3. 加:枳殼 4513.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513.5. 功效:小兒大便秘結(jié)。 4513.6. 來源:《普濟方》卷三八八。 4514. 相似度50%:甘麥散 4514.1. 組成:大麥糵4兩,甘草半兩。 4514.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614.3. 加:大麥糵 4614.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614.5. 功效:脾胃不和。 4614.6. 來源:《雞峰》卷二十四。 4615. 相似度50%:黑子散 4615.1. 組成:干姜半兩,甘草1分。 4615.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615.3. 加:干姜 4615.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615.5. 功效:小兒慢脾風(fēng)。 4615.6. 來源:《普濟方》卷三七二。 4616. 相似度50%:甘連湯 4616.1. 組成:甘草5分,黃連2錢。 4616.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616.3. 加:黃連 4616.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616.5. 功效:月水將臨,傷食椒、姜、雞、熱毒物,毒攻五臟,變作痢疾,諸藥無效者。 4616.6. 來源:《女科秘要》卷三。 4717. 相似度50%:恒山甘草湯 4717.1. 組成:常山2兩,甘草1兩半。 4717.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717.3. 加:常山 4717.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717.5. 功效:寒熱諸瘧,發(fā)作無常,心下煩熱。風(fēng)毒腳氣,寒熱日再三發(fā)。 4717.6. 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見《千金》卷七。 4718. 相似度50%:甘桔湯 4718.1. 組成:桔梗2兩,甘草1兩。 4718.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718.3. 加:桔梗 4718.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718.5. 功效:小兒肺熱,手掐眉目鼻面。 4718.6. 來源:《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4719. 相似度50%:甘瓜散 4719.1. 組成:瓜蒂2錢,甘草(炙)2錢。 4719.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719.3. 加:瓜蒂 4819.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819.5. 功效:小兒齁(鼻合)。 4819.6. 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六引《惠眼觀證》。 4820. 相似度50%:甘豆湯 4820.1. 組成:黑大豆2合,甘草2錢。 4820.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820.3. 加:黑大豆 4820.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820.5. 功效:諸熱煩渴,大小便澀;及內(nèi)蓄風(fēng)熱入腎,腰痛,大小便不通;血淋,諸淋。 4820.6. 來源:《直指》卷十五。 4821. 相似度50%:甘豆湯 4821.1. 組成:黑豆1兩,甘草半兩。 4821.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821.3. 加:黑豆 4821.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821.5. 功效:腳腫。 4821.6. 來源:《洪氏集驗方》卷四。 4822. 相似度50%:甘豆湯 4922.1. 組成:大豆汁、甘草。 4922.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922.3. 加:大豆汁 4922.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922.5. 功效:中烏頭、巴豆毒。 4922.6. 來源:《千金》卷二十四。 4923. 相似度50%:甘豆湯 4923.1. 組成:黑豆1合,甘草1兩(切)。 4923.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923.3. 加:黑豆 4923.4. 減:生脈散加黃耆 4923.5. 功效:小兒初生,下胎黃。 4923.6. 來源:《普濟方》卷三六一引《湯氏寶書》。 4924. 相似度50%:甘蔥煎 4924.1. 組成:甘草、大胡蔥。 4924.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4924.3. 加:大胡蔥 4924.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024.5. 功效:諸瘡有膿水者。 5024.6. 來源:《傷科補要》卷三。 5025. 相似度50%:甘草油 5025.1. 組成:甘草1兩,香油10兩。 5025.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025.3. 加:香油 5025.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025.5. 來源:《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 5026. 相似度50%:甘草飲 5026.1. 組成:甘草(半炙令赤黃,半生)半兩,瓜蔞1枚(去皮,取瓤)。 5026.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026.3. 加:瓜蔞 5026.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026.5. 功效:乳腫痛,慮作癰毒,但乳癰痛甚者。 5026.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八。 5027. 相似度50%:甘草飲 5027.1. 組成:淡豆豉7粒,甘草3分。 5027.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127.3. 加:淡豆豉 5127.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127.5. 功效:胎毒,消化痘自稀,或不出。 5127.6. 來源:《仙拈集》卷三。 5128. 相似度50%:甘草丸 5128.1. 組成:甘草2分(炙),瓜蒂1分。 5128.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128.3. 加:瓜蒂 5128.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128.5. 功效:留飲。 5128.6. 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效驗方》。 5129. 相似度50%:甘草湯 5129.1. 組成:甘草(炙,銼)1兩,桂(去粗皮)1兩。 5129.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129.3. 加:桂 5129.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129.5. 功效:妊娠顛撲內(nèi)損,致子死腹中。 5129.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五九。 5130. 相似度50%:甘草湯 5230.1. 組成:甘草(炙)1兩,常山1兩。 5230.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230.3. 加:常山 5230.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230.5. 功效:小兒瘧,癖實壯熱,頭痛欲吐。 5230.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四。 5231. 相似度50%:甘露散 5231.1. 組成:甘草半斤,不灰木半斤。 5231.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231.3. 加:不灰木 5231.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231.5. 功效:心胸?zé)幔坏冒捕ā?5231.6. 來源:《圣惠》卷四。 5232. 相似度50%:黃龍丸 5232.1. 組成:半夏半斤(釅醋1斗浸3日,入銀器中慢火熬醋盡,取出,新汲水洗,曬干),甘草1兩。 5232.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232.3. 加:半夏 5232.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332.5. 功效:中暑。 5332.6. 來源:《百一》卷七。 5333. 相似度50%:阿膠散 5333.1. 組成:阿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甘草1兩(炙微赤,銼)。 5333.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333.3. 加:阿膠 5333.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333.5. 功效:憂恚嘔血,煩滿少氣,胸中疼痛。 5333.6. 來源:《圣惠》卷三十七。 5334. 相似度50%:金黃散 5334.1. 組成:滑石、甘草。 5334.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334.3. 加:滑石 5334.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334.5. 功效:天泡瘡。 5334.6. 來源:《保嬰撮要》卷十二。 5335. 相似度50%:金黃散 5335.1. 組成:金硫黃5厘,甘草3分。 5435.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435.3. 加:金硫黃 5435.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435.5. 功效:咳嗽,因感冒傷冷毒者。 5435.6. 來源:《經(jīng)驗良方》。 5436. 相似度50%:解毒散 5436.1. 組成:白礬(研)、甘草各等分。 5436.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436.3. 加:白礬 5436.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436.5. 功效:毒蛇、射工、沙虱等傷著人,眼黑口噤,手足直強,毒氣入腹。蠱毒。 5436.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六七引《經(jīng)驗秘方》。 5437. 相似度50%:姜汁六一丸 5437.1. 組成:滑石6兩,甘草2兩。 5437.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437.3. 加:滑石 5437.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437.5. 功效:實火及飲積翻胃。 5537.6. 來源:《濟陽綱目》卷三十六。 5538. 相似度50%:姜草湯 5538.1. 組成:甘草(炒)1錢,干姜1錢。 5538.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538.3. 加:干姜 5538.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538.5. 功效:陰乘于陽,寒而嘔血。 5538.6. 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七。 5539. 相似度50%:甲乙化土湯 5539.1. 組成:白芍5錢,甘草3錢。 5539.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539.3. 加:白芍 5539.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539.5. 功效:出血后,脾陰虛,脈數(shù)身熱,咽痛聲啞等。 5539.6. 來源:《血證論》卷七。 5540. 相似度50%:加味甘桔湯 5540.1. 組成:甘草1錢,桔梗3錢。 5540.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640.3. 加:桔梗 5640.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640.5. 功效:痘疹咽喉腫痛,不能飲食者。 5640.6. 來源:《痘麻紺珠》。 5641. 相似度50%:雞子湯 5641.1. 組成:麻黃1兩(去節(jié)),甘草1分(炙)。 5641.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641.3. 加:麻黃 5641.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641.5. 功效:傷寒發(fā)汗后,2-3日不解,頭痛肉熱。 5641.6. 來源:《外臺》卷一引《小品方》。 5642. 相似度50%:雞冠散 5642.1. 組成:甘草(炒,銼碎)3分,板蘭根1兩。 5642.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642.3. 加:板蘭根 5642.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642.5. 功效:斑疹倒靨,陷伏黑頂不快。 5642.6. 來源:《醫(yī)林方》引《施圓端效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六五)。 5743. 相似度50%:黃藥湯 5743.1. 組成:黃藥1兩,甘草(炙,銼)1兩。 5743.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743.3. 加:黃藥 5743.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743.5. 功效:舌腫及重舌。 5743.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九。 5744. 相似度50%:黃耆散 5744.1. 組成:好黃耆4兩,甘草1兩。 5744.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744.3. 加:好黃耆 5744.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744.5. 功效:虛中有熱,咳嗽膿血,口舌咽干,又不可服涼藥者。胸滿短氣。 5744.6. 來源:方出《證類本草》卷七引《席延賞方》,名見《雞峰》卷三十。 5745. 相似度50%:黑散子 5745.1. 組成:不蛀皂角(不拘多少,燒煙絕)4兩,甘草1兩(炙)。 5745.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745.3. 加:不蛀皂角 5845.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845.5. 來源:《傳信適用方》卷一。 5846. 相似度50%:黃耆甘草湯 5846.1. 組成:黃耆4兩(生),甘草8錢。 5846.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846.3. 加:黃耆 5846.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846.5. 功效:老年溺尿,玉莖痛如刀割,不論年月深久。 5846.6. 來源:《醫(yī)林改錯》卷下。 5847. 相似度50%:甘草湯 5847.1. 組成:甘草3兩,橘皮1升。 5847.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847.3. 加:橘皮 5847.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847.5. 功效:傷寒呃不止。 5847.6. 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見《外臺》卷二引《深師方》。 5848. 相似度50%:黃連湯 5848.1. 組成:黃連3錢,甘草1錢。 5948.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948.3. 加:黃連 5948.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948.5. 功效:妊婦兒在腹中哭。 5948.6. 來源:《廣嗣紀(jì)要》卷十三。 5949. 相似度50%:黃連散 5949.1. 組成:黃連2兩,甘草2兩。 5949.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949.3. 加:黃連 5949.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949.5. 功效:下痢1日百起。 5949.6. 來源:《醫(yī)心方》卷十一引《令李方》。 5950. 相似度50%:黃連六一湯 5950.1. 組成:黃連6錢,甘草(炙)1錢。 5950.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5950.3. 加:黃連 5950.4. 減:生脈散加黃耆 5950.5. 功效:因多食煎煿燒餅熱面之類,以致胃脘當(dāng)心而痛,或嘔吐不已,漸成反胃。 6050.6. 來源:《醫(yī)學(xué)正傳》卷三引朱丹溪方。 6051. 相似度50%:黃金散 6051.1. 組成:滑石、甘草各等分。 6051.2. 原方對照:生脈散加黃耆、甘草。 6051.3. 加:滑石 6051.4. 減:生脈散加黃耆 605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辦公空間租賃預(yù)約合同
- 2025年勞動合同精簡版
- 2025年專利權(quán)合同正式轉(zhuǎn)讓協(xié)議
- 2025年駕駛員兼送貨員合并合同范本
- 2025年寫字樓租賃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年個人租賃聯(lián)合協(xié)議
- 2025年乘用車物流配送年協(xié)議書
- 2025年建筑工程設(shè)計與施工聯(lián)合合同
- 萬達(dá)集團2025年商鋪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主播行業(yè)合作框架協(xié)議
- 數(shù)學(xué)與日常生活的關(guān)系
- 急診科護(hù)士的婦產(chǎn)科急癥急救
- 《案場服務(wù)禮儀》課件
- 印刷服務(wù)投標(biāo)方案(技術(shù)方案)
- 醫(yī)療器械-軟件設(shè)計和開發(fā)-驗證報告-模板范例
- 六年級語文《懷念母親》說課課件
- 腫瘤患者特殊醫(yī)學(xué)用途配方食品使用指南
- 酒店項目精裝修工程施工組織設(shè)計
- 小學(xué)生研學(xué)旅行展示ppt模板
- (完整版)高標(biāo)準(zhǔn)農(nóng)田建設(shè)施工組織設(shè)計
- 《思想道德與法治》第一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