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湯-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3b5809adeabe671dbb501fb5e7c6db/603b5809adeabe671dbb501fb5e7c6db1.gif)
![石膏湯-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3b5809adeabe671dbb501fb5e7c6db/603b5809adeabe671dbb501fb5e7c6db2.gif)
![石膏湯-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3b5809adeabe671dbb501fb5e7c6db/603b5809adeabe671dbb501fb5e7c6db3.gif)
![石膏湯-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3b5809adeabe671dbb501fb5e7c6db/603b5809adeabe671dbb501fb5e7c6db4.gif)
![石膏湯-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3b5809adeabe671dbb501fb5e7c6db/603b5809adeabe671dbb501fb5e7c6db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31石膏湯_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石膏湯_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41.1. 組成: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41.2. 功效:乳石發(fā),大熱,心腹?jié)M脹。 141.3.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 14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142. 相似度67%:黃芩石膏湯 142.1. 組成:黃芩3錢,石膏3錢,生甘草2錢,半夏3錢,升麻2錢,芍藥3錢。 142.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42.3. 加:生甘草、半夏 142.4. 減:大青 142.5. 功效:牙痛齦腫。 142.6. 來源:《四圣心源》卷八。 143. 相似度67%:石膏湯 143.1. 組成:石膏3兩,芍藥1兩,柴胡1兩,升麻3分,黃芩3分,甘草3分。 143.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43.3. 加:柴胡、甘草 143.4. 減:大青 143.5. 功效:傷寒陽盛陰虛,邪氣在表,脈浮數(shù),或緊或緩,其脈上出魚際,寸脈力大于關(guān)尺,發(fā)熱冒悶,口燥咽干者。 143.6. 來源:《傷寒微旨》卷上。 154. 相似度62%:升柴湯 154.1. 組成:柴胡7分,升麻7分,芍藥7分,梔子7分,木通7分,大青7分,黃芩7分,石膏錢半。 154.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54.3. 加:柴胡、梔子、木通 154.4. 功效:心脾虛熱上攻,舌瘡,舌強(qiáng),頰腫。 154.5. 來源:《簡明醫(yī)彀》卷五。 155. 相似度60%:黃芩湯 155.1. 組成:黃芩(去黑心)3兩,石膏(碎)5兩,甘草(炙,銼)2兩,升麻2兩。 155.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55.3. 加:甘草 155.4. 減:大青、芍藥 155.5. 功效:食飲失度,乳石發(fā),口中發(fā)瘡。 155.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三。 156. 相似度60%:芍藥四物解肌湯 156.1. 組成:芍藥半兩,黃芩半兩,升麻半兩,葛根半兩。 156.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56.3. 加:葛根 166.4. 減:石膏、大青 166.5. 功效:小兒傷寒,煩熱頭體痛。 166.6. 來源:《千金》卷五。 167. 相似度60%:升麻黃芩湯 167.1. 組成:升麻3錢,葛根3錢,黃芩3錢,芍藥3錢,甘草1錢半(炙)。 167.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67.3. 加:葛根、甘草 167.4. 減:石膏、大青 167.5. 功效:小兒傷風(fēng)有汗,頭疼,發(fā)熱惡寒。 167.6. 來源:《活人書》卷二十。 168. 相似度60%:黃芩升麻湯 168.1. 組成:干葛、芍藥、升麻、甘草、黃芩各等分。 168.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68.3. 加:干葛、甘草 168.4. 減:石膏、大青 168.5. 功效:小兒寒暄不時,乍暖脫衣,及暴熱之次,忽變陰寒,身體疼痛,頭痛如石。 168.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六九。 169. 相似度60%:大青飲 179.1. 組成:大青(去根)1兩,吳藍(lán)(去根)半兩,石膏(研)1兩,芍藥1兩。 179.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79.3. 加:吳藍(lán) 179.4. 減:黃芩、升麻 179.5. 功效:傷寒后,口生瘡,咽喉腫塞。 179.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八。 1710. 相似度60%:茶癖散 1710.1. 組成:石膏、黃芩、升麻。 1710.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710.3. 減:大青、芍藥 1710.4. 功效:積聚。 1710.5. 來源:《脈因證治》卷下。 1711. 相似度60%:梔子大青湯 1711.1. 組成:升麻2兩,梔子仁2兩,大青1兩半,杏仁(去皮尖)1兩半,黃芩1兩半。 1711.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711.3. 加:梔子仁、杏仁 1711.4. 減:石膏、芍藥 1711.5. 功效:妊婦發(fā)斑,變?yōu)楹谏?;妊娠人七月,傷寒壯熱,赤斑變?yōu)楹诎?,溺血?1811.6. 來源:《活人書》卷十九。 1812. 相似度60%:升麻六物湯 1812.1. 組成:升麻2兩,梔子仁2兩,大青1兩半,杏仁(去皮尖)1兩半,黃芩1兩半。 1812.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812.3. 加:梔子仁、杏仁 1812.4. 減:石膏、芍藥 1812.5. 功效:妊娠7月傷寒,壯熱,赤斑變黑、溺血,口瘡赤爛。 1812.6. 來源:《活人書》卷十九。 1813. 相似度57%:大青散 1813.1. 組成:黃芩2兩,芍藥2兩,羚羊角(屑)2兩,苦竹葉2兩,黃柏2兩,大青2兩,升麻2兩。 1813.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813.3. 加:羚羊角、苦竹葉、黃柏 1813.4. 減:石膏 1813.5. 功效:口瘡。 1813.6. 來源:《普濟(jì)方》卷二九九引《肘后方》。 1814. 相似度57%:麻黃升麻湯 1914.1. 組成:麻黃(去節(jié))2兩半,升麻1兩1分,黃芩1兩,芍藥1兩,甘草(生)1兩,石膏(煅)1兩,茯苓1兩。 1914.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914.3. 加:麻黃、甘草、茯苓 1914.4. 減:大青 1914.5. 功效:傷寒表未解,熱郁作衄;風(fēng)邪內(nèi)縮,久泄不止。 1914.6. 來源:《三因》卷九。 1915. 相似度56%:升麻柴胡湯 1915.1. 組成:柴胡1兩,升麻1兩,芍藥1兩,梔子仁1兩,木通1兩,黃芩3分,大青3分,杏仁(去皮尖)3分,石膏(煅)2兩。 1915.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915.3. 加:柴胡、梔子仁、木通、杏仁 1915.4. 功效:心脾虛熱上攻,舌上生瘡,舌本強(qiáng),頰兩邊腫痛。 1915.5. 來源:《三因》卷十六。 1916. 相似度50%:防風(fēng)湯 1916.1. 組成:防風(fēng)(去叉)1兩,升麻1兩,黃芩(去黑心)1兩,芍藥1兩,石膏(生)1兩,葛根(銼)1兩,芍?1兩,羌活1兩。 1916.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1916.3. 加:防風(fēng)、葛根、芍?、羌活 2016.4. 減:大青 2016.5. 功效:產(chǎn)后風(fēng)熱,頭痛,目掣動。 2016.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二。 2017. 相似度50%:二黃湯 2017.1. 組成:大黃(銼,炒)半兩,黃芩(去黑心)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芍藥1兩,甘草(炙,銼)3分,大青半兩。 2017.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017.3. 加:大黃、麥門冬、甘草 2017.4. 減:石膏、升麻 2017.5. 功效:傷寒天行熱病,毒氣盛,生豌豆皰瘡,煩躁迷悶。 2017.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八。 2018. 相似度50%:清胃飲 2018.1. 組成:黃芩1錢,黃連1錢,生地1錢,丹皮1錢,升麻1錢,石膏1錢。 2018.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018.3. 加:黃連、生地、丹皮 2018.4. 減:大青、芍藥 2018.5. 功效:胃經(jīng)實(shí)熱之牙衄、口臭;小兒胎風(fēng),初起皮色紅,狀如湯潑火燒。 2018.6. 來源:《嵩崖尊生》卷六。 2019. 相似度50%:黃連湯 2119.1. 組成:黃連(去須,炒)1兩,大黃(銼,炒)3分,大青3分,升麻3分,黃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銼)3分。 2119.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119.3. 加:黃連、大黃、甘草 2119.4. 減:石膏、芍藥 2119.5. 功效:傷寒后口舌生瘡。 2119.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三十。 2120. 相似度50%:黃柏散 2120.1. 組成:黃柏根皮(炙,銼)3分,黃連(去須)3分,黃芩(去黑心)3分,升麻(銼)3分,大青半兩,干蝦蟆(酥炙)1兩。 2120.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120.3. 加:黃柏根皮、黃連、干蝦蟆 2120.4. 減:石膏、芍藥 2120.5. 功效:小兒疳(匿蟲)口瘡,齒齦宣露。 2120.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 2121. 相似度50%:葛根飲 2121.1. 組成:葛根(銼)1兩,黃芩(去黑心)1兩,大青1兩,石膏(碎)1兩,人參1兩,甘草(炙)半兩。 2121.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221.3. 加:葛根、人參、甘草 2221.4. 減:升麻、芍藥 2221.5. 功效:傷寒。燥渴,頭痛,不得眠睡,四肢煩痛。 2221.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三。 2222. 相似度50%:黃芩湯 2222.1. 組成:黃芩(去黑心)半兩,大青半兩,山梔子仁半兩,甘草(炙,銼)半兩,升麻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 2222.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222.3. 加:山梔子仁、甘草、麥門冬 2222.4. 減:石膏、芍藥 2222.5. 功效:傷寒后毒氣上攻,咽喉瘡?fù)?,口瘡,煩躁頭痛。 2222.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二。 2223. 相似度50%:解毒升麻散 2223.1. 組成:川升麻、梔子仁、大青、黃芩、甘草(炙微赤,銼)1兩,石膏2兩。 2223.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223.3. 加:川升麻、梔子仁、甘草 2223.4. 減:升麻、芍藥 2223.5. 功效:傷寒熱毒不解,欲變成斑。 2323.6. 來源:《圣惠》卷十。 2324. 相似度50%:六物黃芩湯 2324.1. 組成:黃芩半兩,大青半兩,甘草(炙)半兩,麥門冬半兩,石膏半兩,桂心3錢。 2324.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324.3. 加:甘草、麥門冬、桂心 2324.4. 減:升麻、芍藥 2324.5. 功效:嬰兒腹大,短氣,熱有進(jìn)退,食不安,谷為之不化。 2324.6. 來源:《活人書》卷二十。 2325. 相似度50%:黃芩湯 2325.1. 組成:黃芩1兩,大青1兩,川升麻1兩,石膏1兩,梔子仁半兩,川樸消2兩。 2325.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325.3. 加:川升麻、梔子仁、川樸消 2325.4. 減:升麻、芍藥 2325.5. 功效:傷寒臟腑壅毒,不得宣疏,肌膚發(fā)斑。 2325.6. 來源:方出《圣惠》卷十。名見《普濟(jì)方》卷一三三。 2326. 相似度50%:升麻湯 2326.1. 組成:升麻1錢,蒼術(shù)1錢,麥門冬1錢,麻黃1錢,黃芩7分,大青7分,石膏1錢,淡竹葉10片。 2426.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426.3. 加:蒼術(shù)、麥門冬、麻黃、淡竹葉 2426.4. 減:芍藥 2426.5. 功效:無汗而喘,小便不利而煩渴,發(fā)斑。 2426.6. 來源:《醫(yī)統(tǒng)》卷十四。 2427. 相似度50%:梔子湯 2427.1. 組成:梔子仁20枚,升麻2分,黃芩2分,大青2分,茯神(去木)2分,甘草(炙,銼)5錢。 2427.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427.3. 加:梔子仁、茯神、甘草 2427.4. 減:石膏、芍藥 2427.5. 功效:腹熱氣逆,口苦煩渴。 2427.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十四引《圣惠》。 2428. 相似度50%:梔子仁飲 2428.1. 組成:梔子仁1兩,川升麻3兩,黃芩1兩,生地黃2兩,大青2兩,石膏3兩(搗碎)。 2428.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428.3. 加:梔子仁、川升麻、生地黃 2528.4. 減:升麻、芍藥 2528.5. 功效:妊娠熱病,斑出黑色,小便如血,氣急胎欲落。 2528.6. 來源:《圣惠》卷七十四。 2529. 相似度50%:梔子大青湯 2529.1. 組成:生地5錢,升麻8分,梔子1錢半,黃芩1錢半,大青3錢,蔥白3個。 2529.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529.3. 加:生地、梔子、蔥白 2529.4. 減:石膏、芍藥 2529.5. 功效:妊娠傷寒,火郁不解,營陰受傷而夾濕熱,故斑發(fā)青紫,胎動不安,脈數(shù)弦大者。 2529.6. 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2530. 相似度50%:星術(shù)丸 2530.1. 組成:牛膽南星、白術(shù)、石膏、黃芩、芍藥、薄荷各等分。 2530.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530.3. 加:牛膽南星、白術(shù)、薄荷 2530.4. 減:大青、升麻 2530.5. 功效:吃茶成癖。 2530.6. 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2531. 相似度50%:瀉心湯 2631.1. 組成:石膏1兩,芍藥半兩,葛根(銼)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大黃3分,黃連(去須)3分。 2631.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631.3. 加:葛根、大黃、黃連 2631.4. 減:大青、升麻 2631.5. 功效:陽毒傷寒,頭痛壯熱,狂言妄語,似見鬼神。 2631.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七。 2632. 相似度50%:石膏湯 2632.1. 組成:石膏5錢,葛根5錢,麻黃5錢,黃芩7錢,芍藥7錢,甘草7錢。 2632.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632.3. 加:葛根、麻黃、甘草 2632.4. 減:大青、升麻 2632.5. 功效:傷寒汗下后,頭痛不止者。 2632.6. 來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2633. 相似度50%:麥門冬湯 2633.1. 組成:麥門冬(去心,焙)2兩,黃芩(去黑心)1兩,柴胡(去苗)1兩,升麻1兩,芍藥1兩,甘草(炙,銼)1兩。 2633.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633.3. 加:麥門冬、柴胡、甘草 2733.4. 減:石膏、大青 2733.5. 功效:骨蒸疼煩,翕翕發(fā)熱,骨節(jié)痠痛,口干煩渴。 2733.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三。 2734. 相似度50%:石膏散 2734.1. 組成:石膏1兩,白茯苓1兩,葛根1兩,甘草(炙)半兩,黃芩半兩,芍藥半兩。 2734.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734.3. 加:白茯苓、葛根、甘草 2734.4. 減:大青、升麻 2734.5. 功效:小兒熱病。 2734.6. 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四引張渙方。 2735. 相似度50%:麻黃湯 2735.1. 組成:麻黃4兩,黃芩3兩,甘草(炙)3兩,石膏3兩(碎),升麻2兩,梔子仁1兩。 2735.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735.3. 加:麻黃、甘草、梔子仁 2735.4. 減:大青、芍藥 2735.5. 功效:乳不發(fā)動,熱氣上沖。 2735.6. 來源:《外臺》卷三十八。 2836. 相似度50%:升麻湯 2836.1. 組成:升麻2兩,黃芩3兩,梔子2兩,大青2兩,大黃2兩(別浸),芒消3兩。 2836.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836.3. 加:梔子、大黃、芒消 2836.4. 減:石膏、芍藥 2836.5. 功效:傷寒5日,外肉涼,內(nèi)熱者。 2836.6. 來源:《醫(yī)心方》卷十四引《通玄》。 2837. 相似度50%:升麻六物湯 2837.1. 組成:升麻1錢半,山梔1錢半,大青1錢,杏仁1錢,黃芩1錢,玄參1錢。 2837.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837.3. 加:山梔、杏仁、玄參 2837.4. 減:石膏、芍藥 2837.5. 功效:陽厥應(yīng)下反汗,致咽痛、口瘡、牙腫。 2837.6. 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2838. 相似度50%:竹瀝湯 2838.1. 組成:防風(fēng)(去叉)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黃芩1兩(去黑心),升麻1兩,石膏1兩(碎),梔子仁1兩。 2838.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938.3. 加:防風(fēng)、麥門冬、梔子仁 2938.4. 減:大青、芍藥 2938.5. 功效:妊娠心下煩懊熱躁。 2938.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六。 2939. 相似度50%:清胃散 2939.1. 組成:黃芩1錢,黃連1錢,生地1錢,丹皮1錢,升麻1錢,石膏1錢。 2939.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939.3. 加:黃連、生地、丹皮 2939.4. 減:大青、芍藥 2939.5. 功效:胃經(jīng)有熱,牙齒或牙齦作腫,出血不止。 2939.6. 來源:《外科正宗》卷四。 2940. 相似度50%:白術(shù)湯 2940.1. 組成:白術(shù)1兩,葛根1兩,升麻半兩,黃芩半兩,芍藥2兩,甘草2錢半。 2940.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2940.3. 加:白術(shù)、葛根、甘草 2940.4. 減:石膏、大青 2940.5. 功效:破傷風(fēng),大汗不止,筋攣搐搦。 2940.6. 來源:《保命集》卷中。 3041. 相似度50%:麥門冬湯 3041.1. 組成:麥門冬(去心,生用)3兩,芍藥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梔子仁5枚,石膏(碎)3兩,犀角(鎊屑)1兩。 3041.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3041.3. 加:麥門冬、梔子仁、犀角 3041.4. 減:大青、升麻 3041.5. 功效:脾癉發(fā)黃,口甘煩渴。 3041.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五。 3042. 相似度50%:石膏湯 3042.1. 組成:石膏(別搗,研)1兩1分,大黃(銼,炒)1兩半,柴胡(去苗)1兩1分,升麻3分,知母(焙)3分,黃芩(去黑心)3分,芍藥3分,枳實(shí)(去瓤,麩炒)3分,甘草(炙)1兩半,大青半兩。 3042.2. 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 3042.3. 加:大黃、柴胡、知母、枳實(shí)、甘草 3042.4. 功效:小兒痰實(shí),壯熱頭痛。 3042.5.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七。 30原方組成: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功效:乳石發(fā),大熱,心腹?jié)M脹。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相似度67%:黃芩石膏湯組成:黃芩3錢,石膏3錢,生甘草2錢,半夏3錢,升麻2錢,芍藥3錢。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生甘草、半夏減:大青功效:牙痛齦腫。來源:《四圣心源》卷八。相似度67%:石膏湯組成:石膏3兩,芍藥1兩,柴胡1兩,升麻3分,黃芩3分,甘草3分。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柴胡、甘草減:大青功效:傷寒陽盛陰虛,邪氣在表,脈浮數(shù),或緊或緩,其脈上出魚際,寸脈力大于關(guān)尺,發(fā)熱冒悶,口燥咽干者。來源:《傷寒微旨》卷上。相似度62%:升柴湯組成:柴胡7分,升麻7分,芍藥7分,梔子7分,木通7分,大青7分,黃芩7分,石膏錢半。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柴胡、梔子、木通功效:心脾虛熱上攻,舌瘡,舌強(qiáng),頰腫。來源:《簡明醫(yī)彀》卷五。相似度60%:黃芩湯組成:黃芩(去黑心)3兩,石膏(碎)5兩,甘草(炙,銼)2兩,升麻2兩。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甘草減:大青、芍藥功效:食飲失度,乳石發(fā),口中發(fā)瘡。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三。相似度60%:芍藥四物解肌湯組成:芍藥半兩,黃芩半兩,升麻半兩,葛根半兩。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葛根減:石膏、大青功效:小兒傷寒,煩熱頭體痛。來源:《千金》卷五。相似度60%:升麻黃芩湯組成:升麻3錢,葛根3錢,黃芩3錢,芍藥3錢,甘草1錢半(炙)。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葛根、甘草減:石膏、大青功效:小兒傷風(fēng)有汗,頭疼,發(fā)熱惡寒。來源:《活人書》卷二十。相似度60%:黃芩升麻湯組成:干葛、芍藥、升麻、甘草、黃芩各等分。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干葛、甘草減:石膏、大青功效:小兒寒暄不時,乍暖脫衣,及暴熱之次,忽變陰寒,身體疼痛,頭痛如石。來源:《普濟(jì)方》卷三六九。相似度60%:大青飲組成:大青(去根)1兩,吳藍(lán)(去根)半兩,石膏(研)1兩,芍藥1兩。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吳藍(lán)減:黃芩、升麻功效:傷寒后,口生瘡,咽喉腫塞。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八。相似度60%:茶癖散組成:石膏、黃芩、升麻。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減:大青、芍藥功效:積聚。來源:《脈因證治》卷下。相似度60%:梔子大青湯組成:升麻2兩,梔子仁2兩,大青1兩半,杏仁(去皮尖)1兩半,黃芩1兩半。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梔子仁、杏仁減:石膏、芍藥功效:妊婦發(fā)斑,變?yōu)楹谏蝗焉锶似咴?,傷寒壯熱,赤斑變?yōu)楹诎撸缪?。來源:《活人書》卷十九。相似?0%:升麻六物湯組成:升麻2兩,梔子仁2兩,大青1兩半,杏仁(去皮尖)1兩半,黃芩1兩半。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梔子仁、杏仁減:石膏、芍藥功效:妊娠7月傷寒,壯熱,赤斑變黑、溺血,口瘡赤爛。來源:《活人書》卷十九。相似度57%:大青散組成:黃芩2兩,芍藥2兩,羚羊角(屑)2兩,苦竹葉2兩,黃柏2兩,大青2兩,升麻2兩。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羚羊角、苦竹葉、黃柏減:石膏功效:口瘡。來源:《普濟(jì)方》卷二九九引《肘后方》。相似度57%:麻黃升麻湯組成:麻黃(去節(jié))2兩半,升麻1兩1分,黃芩1兩,芍藥1兩,甘草(生)1兩,石膏(煅)1兩,茯苓1兩。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麻黃、甘草、茯苓減:大青功效:傷寒表未解,熱郁作衄;風(fēng)邪內(nèi)縮,久泄不止。來源:《三因》卷九。相似度56%:升麻柴胡湯組成:柴胡1兩,升麻1兩,芍藥1兩,梔子仁1兩,木通1兩,黃芩3分,大青3分,杏仁(去皮尖)3分,石膏(煅)2兩。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柴胡、梔子仁、木通、杏仁功效:心脾虛熱上攻,舌上生瘡,舌本強(qiáng),頰兩邊腫痛。來源:《三因》卷十六。相似度50%:防風(fēng)湯組成:防風(fēng)(去叉)1兩,升麻1兩,黃芩(去黑心)1兩,芍藥1兩,石膏(生)1兩,葛根(銼)1兩,芍?1兩,羌活1兩。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防風(fēng)、葛根、芍?、羌活減:大青功效:產(chǎn)后風(fēng)熱,頭痛,目掣動。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二。相似度50%:二黃湯組成:大黃(銼,炒)半兩,黃芩(去黑心)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芍藥1兩,甘草(炙,銼)3分,大青半兩。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大黃、麥門冬、甘草減:石膏、升麻功效:傷寒天行熱病,毒氣盛,生豌豆皰瘡,煩躁迷悶。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八。相似度50%:清胃飲組成:黃芩1錢,黃連1錢,生地1錢,丹皮1錢,升麻1錢,石膏1錢。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黃連、生地、丹皮減:大青、芍藥功效:胃經(jīng)實(shí)熱之牙衄、口臭;小兒胎風(fēng),初起皮色紅,狀如湯潑火燒。來源:《嵩崖尊生》卷六。相似度50%:黃連湯組成:黃連(去須,炒)1兩,大黃(銼,炒)3分,大青3分,升麻3分,黃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銼)3分。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黃連、大黃、甘草減:石膏、芍藥功效:傷寒后口舌生瘡。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三十。相似度50%:黃柏散組成:黃柏根皮(炙,銼)3分,黃連(去須)3分,黃芩(去黑心)3分,升麻(銼)3分,大青半兩,干蝦?。ㄋ种耍?兩。原方對照:石膏3兩,大青3兩,黃芩(去黑心)2兩,升麻2兩,芍藥2兩。加:黃柏根皮、黃連、干蝦蟆減:石膏、芍藥功效:小兒疳(匿蟲)口瘡,齒齦宣露。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相似度50%:葛根飲組成:葛根(銼)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辦公空間租賃預(yù)約合同
- 2025年勞動合同精簡版
- 2025年專利權(quán)合同正式轉(zhuǎn)讓協(xié)議
- 2025年駕駛員兼送貨員合并合同范本
- 2025年寫字樓租賃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年個人租賃聯(lián)合協(xié)議
- 2025年乘用車物流配送年協(xié)議書
- 2025年建筑工程設(shè)計與施工聯(lián)合合同
- 萬達(dá)集團(tuán)2025年商鋪?zhàn)赓U合同范本
- 2025年主播行業(yè)合作框架協(xié)議
- GB/T 45177-2024人工光型植物工廠光環(huán)境技術(shù)規(guī)范
- 2025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年天津河西區(qū)七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個人學(xué)習(xí)領(lǐng)導(dǎo)講話心得體會和工作措施例文(6篇)
- 2025大連機(jī)場招聘109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0-2025年中國中小企業(yè)行業(yè)市場調(diào)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物流中心原材料入庫流程
- 長沙市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新HSK一至六級詞匯表
- 英國簽證戶口本翻譯模板(共4頁)
- 企業(yè)公司行政人事管理組織架構(gòu)圖帶照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