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區(qū)的她綏德事業(yè)單位2023年招聘考試模擬卷【3套】答案解析(圖片大小可自由調(diào)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卷I一.全考點綜合押題(共125題)1.在高山相夾的谷底,有時能直觀地看到地形對云的________:氣流翻山越嶺被抬升形成波動氣流,在氣流的波峰與波谷之前,云也隨之上下扭曲。在一些情況下,大氣溫度和高度呈反比,處于波谷處的溫度更高,達不到云________的溫度,而波峰處的溫度可以形成云,這樣就形成了有云和無云條帶反復交錯的波狀云天空。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塑造凝結
B.制造凝集
C.打造凝聚
D.創(chuàng)造凝固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第一空,由“:”提示的解釋說明關系和后文可知,文意為地形會影響云的形狀。辨析備選詞語的語義,排除與文意不符的B、C、D。第三步,驗證第二空。
第一空,由“:”可知,其后內(nèi)容是對橫線處所填詞語的解釋說明。由“云也隨之上下扭曲”可知,文意是說地形對云的形狀產(chǎn)生影響,橫線處所填詞語應含有影響的意思?!八茉臁敝竿ㄟ^培養(yǎng)、改造使人或事物達到某種預定的目標,填入能形容地形對云的形狀的影響?!爸圃臁薄皠?chuàng)造”“打造”均強調(diào)使某事物從無到有,而云是本來就存在的,只是地形會影響云的形狀,排除B、C、D。
驗證第二空,“凝結”是物理學、氣象學中指水汽凝為云的專用語,恰當。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有時能直觀地看到地形對云的________”可知,文中要表達地形對云的作用,再結合冒號后“氣流翻山越嶺被抬升形成波動氣流,在氣流的波峰與波谷之前,云也隨之上下扭曲”可知,地形因素作用于云,改變了云的形態(tài)。A項“塑造”指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可體現(xiàn)這一作用,符合題意。B項“制造”指把原材料加工成適用的產(chǎn)品制作,或?qū)⒃牧霞庸こ善魑?。其一,地形對云的作用,非原材料的加工過程,其二,地形對云的作用也未體現(xiàn)最終加工成某種器物,只是改變了云的形態(tài),排除B項。C項“打造”為制造、創(chuàng)造的意思。創(chuàng)造側重由無到有的過程,云的形態(tài)本已有之,語義不符,排除C項。D項“創(chuàng)造”指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chǎn)生出或者造出來,側重“新事物”的產(chǎn)生,與文意不符,排除D項。答案鎖定A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根據(jù)文段“波峰處的溫度可以形成云”可知,處于波谷處的溫度高,達不到云的形成溫度?!澳Y”指氣體遇冷而變成液體,如水蒸氣遇冷變成水,符合題意。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空,橫線后出現(xiàn)冒號提示解釋類對應,根據(jù)“氣流翻山越嶺被抬升形成波動氣流,在氣流的波峰與波谷之前,云也隨之上下扭曲”可知,文段意在說明地形對云的形狀產(chǎn)生影響。A項“塑造”指通過培養(yǎng)、改造使人或事物達到某種預定的目標,可體現(xiàn)“影響”之意,保留。B項“制造”、C項“打造”、D項“創(chuàng)造”均強調(diào)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文段中云已然存在,強調(diào)的是地形對云的形狀產(chǎn)生影響,與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驗證,A項“凝結”能體現(xiàn)水蒸氣變成云的過程,搭配恰當,符合文意,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A。2.《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勞動者應提前(
)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A.15天
B.30天
C.1個半月
D.3個月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勞動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nèi)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因此,選擇B選項。
3.①當選為先進工作者
②搶人錢財
③痛改前非
④提前釋放
⑤投案自首
A.②⑤④③①
B.②③⑤④①
C.①②⑤③④
D.⑤②③①④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確定尾句應從①④中選擇。
比較可知,先“釋放”出來才能“評選先進工作者”,則①為尾句,排除C、D兩項。
第二步,觀察分析剩余選項,第二句應從③⑤中選擇。
比較可知,先“投案自首”再“痛改前非”,排除B項。
因此,選擇A選項。
4.甲商店購入400件同款夏裝,7月以進價的1.6倍出售,共售出200件;8月以進價的1.3倍出售,共售出100件;9月以進價的0.7倍將剩余的100件全部售出,總共獲利15000元。問這批夏裝的單件進價為多少元?
A.125
B.144
C.100
D.120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jīng)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用方程法解題。
第二步,由于8月和9月的銷量相同,8月的利潤率為30%,9月的虧損率為30%,因此兩者的利潤一正一負相互抵消,7月獲得的利潤即為總利潤。設單件進價為x元,可列方程200×(1.6-1)x=15000,解得x=125(元)。
因此,選擇A選項。
5.自豪是一種產(chǎn)生于對自己的積極評價的情緒,其主要依賴于自我意識、自我評價以及自我反思?;趯Τ删偷牟煌瑲w因,自豪可分為真實自豪和自大自豪。真實自豪是以成就為導向的一種積極的自豪情緒,其主要來源于個體將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努力;自大自豪是指一種偏向于消極的自豪情緒,其主要來源于個體將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最符合自大自豪的是:
A.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州
B.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C.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偏向于消極的自豪情緒”、“主要來源于個體將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州”出自李白(唐)的《江上吟》,意思是我高興起來落筆能讓五岳震動,寫出來的詩足以笑傲天下,表達出作者對自身詩才的自信,其態(tài)度是積極的,不符合“偏向于消極的自豪情緒”,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出自李白(唐)的《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意思是花黃金白璧買來宴飲與歡歌笑語時光,一次酣醉使我數(shù)月輕蔑王侯將相,作者借喝酒買醉后的情緒輕蔑王侯將相,不符合“主要來源于個體將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出自李白(唐)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意思是我們都懷有豪情逸興、雄心壯志,酒酣興發(fā),更是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摘取明月,不符合“偏向于消極的自豪情緒”,也不符合“主要來源于個體將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出自李白(唐)的《將進酒》,意思是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該詩句為作者政治上遭遇挫折,符合“偏向于消極的自豪情緒”,有才能就一定有用處,符合“主要來源于個體將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符合定義,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根據(jù)提問方式,確定為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考查“自大自豪”,其關鍵信息為:
①偏向消極的自豪;
②將個人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意思是:我興酣之時,落筆可搖動五岳,詩成之后,嘯傲之聲,直凌越滄海,這是李白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達了李白對自己才思的高度自信和自負,其態(tài)度是積極的,不符合“偏向于消極的自豪情緒”,不符合定義。
B項:意思是:花黃金白璧買來宴飲與歡歌笑語時光,一次酣醉使我數(shù)月輕蔑王侯將相,靠自我買醉來輕蔑王侯將相,雖然情緒偏消極,但沒有體現(xiàn)“將個人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不符合定義。
C項:意思是: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表達了李白對未來的積極向往,不符合“偏向于消極的自豪情緒”,不符合定義。
D項:意思是: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該詩句為作者政治上遭遇挫折,符合“偏向于消極的自豪情緒”,有才能就一定有用處,符合“主要來源于個體將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涉及自豪、真實自豪和自大自豪三個定義,分析發(fā)現(xiàn),自大自豪的定義內(nèi)容涉及自豪,可重點關注自豪與自大自豪兩個定義。分析發(fā)現(xiàn),自豪定義的關鍵點為“一種產(chǎn)生于對自己的積極評價的情緒”,自大自豪定義的關鍵點為“一種偏向于消極的自豪情緒,其主要來源于個體將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自豪定義的關鍵信息:一種產(chǎn)生于對自己的積極評價的情緒。自大自豪定義的關鍵信息:一種偏向于消極的自豪情緒,其主要來源于個體將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
A項,“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出自李白的《江上吟》,意思是“高興起來落筆能讓五岳震動,寫出來的詩歌足以笑傲天下”,是作者對于自己寫的詩的積極評價,但并未涉及作者對成就的歸因,不符合定義。
B項,“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出自《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意思是“花黃金白璧買來宴飲與歡歌笑語時光,一次酣醉使我數(shù)月輕蔑王侯將相”,并未涉及對自己的積極評價,并未體現(xiàn)自豪情緒,不符合定義。
C項,“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出自《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意思是“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并未涉及對自己的積極評價,并未體現(xiàn)自豪情緒,不符合定義。
D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出自《將進酒》,意思是“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金錢用盡了,這些散失的東西以后依然會歸來”,是作者對自身才華的積極評價,作者將成就歸因于自身的天賦,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D。6.下列各句中沒有歧義的一句為:
A.她覺得天地是那么廣闊,心里是那么豁朗
B.參加這次募捐活動的有我校教職工將近八百多人
C.員工對于保管員揭發(fā)公司營銷部謀私利的問題,普遍感到非常氣憤
D.伊拉克游擊隊對美軍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A項沒有歧義,當選。
B項“將近八百多人”有歧義,“將近”意為不到,“多”意為超過,二者同時出現(xiàn)則語意不明確。
C項有歧義,可以理解為“員工對營銷部謀私利的行為感到氣憤”,也可以理解為“員工對于保管員的揭發(fā)行為感到氣憤”。
D項有歧義,可以理解為“伊拉克游擊隊進攻美軍”,也可以理解為“美軍進攻伊拉克游擊隊”。
故正確答案為A。
解題思路:第一步,A項表述明確,無歧義。
第二步,B項有歧義,“將近”指不到,“多”指超過,所以“將近八百多人”語意不明。
第三步,C項有歧義,可以理解為“員工對營銷部謀私利的行為感到氣憤”,也可以理解為“員工對于保管員的揭發(fā)行為感到氣憤”。
第四步,D項有歧義,可以理解為“伊拉克游擊隊進攻美軍”,也可以理解為“美軍進攻伊拉克游擊隊”。
因此,選擇A選項。7.患者,女,53歲。因左下后牙痛2天就診,檢查見:左下第二前磨牙院中鄰頜面大面積齲壞,根尖區(qū)粘膜腫脹,波動感明顯,探及穿髓孔,探(-),冷熱(-),叩(++),松動1度,X線顯示患牙齲壞穿髓,根尖區(qū)可見低密度影像,該患牙的首診處理應包括:
A.開髓引流
B.切開排膿
C.一次性根管治療
D.消炎止痛
參考答案:ABD
解題思路:左下第二前磨牙院中鄰頜面大面積齲壞,根尖區(qū)粘膜腫脹,波動感明顯,探及穿髓孔,探(-),冷熱(-),叩(++),松動1度,X線顯示患牙齲壞穿髓,根尖區(qū)可見低密度影像判斷患者屬于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相關的治療原則是1.應急處理,包括切髓引流,切開排膿,安撫治療,消炎鎮(zhèn)痛,咬合調(diào)整,2.感染根管治療,包括根管治療,干髓術等。
8.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幾千萬年前一支長有罕見怪異特征的哺乳動物家族移居地下生活,并從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科學家將其命名為Necrolestes。一直以來,這個綽號為“墳墓強盜”的生物被認為是有袋類動物。然而進一步的分析發(fā)現(xiàn),它其實屬于生物進化樹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動物分支,后者被認為是在Necrolestes生活時代前4500萬年前就已經(jīng)完全滅絕。這便是“拉扎勒斯效應”的一個典型例子,該效應描述了一組生物體生活的時間遠比原本預料的長得多。
下列說法與原文不符的是:
A.Necrolestes是1億多年前某哺乳動物的孑遺
B.一直以來人類對Necrolestes的存在均不知情
C.Necrolestes的實際生活時間出人意料地長久
D.被認定為已經(jīng)滅絕的物種可能被“重新發(fā)現(xiàn)”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通讀原文,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D項均對應“從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科學家將其命名為Necrolestes”以及“它其實屬于生物進化樹上……生活時代前4500萬年前就已經(jīng)完全滅絕”可知,Necrolestes是至少生活在1億年前的哺乳動物并且又被發(fā)現(xiàn),A項、D項說法均符合文意。B項對應“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一直以來這個綽號為‘墳墓強盜’的生物被認為是有袋……它其實屬于生物進化樹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動物分支……”,說明人類對Necrolestes的存在是知情的,B項“均不知情”不符合文意。C項對應最后一句話“該效應描述了一組生物體生活的時間遠比原本預料的長得多”,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與推斷。抓住選項中的觀點,根據(jù)文段中對應內(nèi)容,對這些觀點進行判斷。A項,由“從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它其實屬于生物進化樹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動物分支,后者被認為是在Necrolestes生活時代前4500萬年前就已經(jīng)完全滅絕”可知,說法正確。
B項,由“一直以來,這個綽號為‘墳墓強盜’的生物被認為是有袋類動物”可知,人類對Necrolestes是有一定認識的,說法錯誤。
C項,由“該效應描述了一組生物體生活的時間遠比原本預料的長得多”可知,說法正確。
D項,Necrolestes是某種被認為滅絕的生物的孑遺,由此可知D項說法正確。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根據(jù)文中“一直以來,這個綽號為‘墳墓強盜’的生物被認為是有袋類動物”一句可知,人們已經(jīng)知道該生物的存在,只是認知錯誤。B項表述過于絕對,與原文不符。A項表述與原文相符。根據(jù)原文可知,Necrolestes是“從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的,且“Necrolestes其實屬于生物進化樹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動物分支,后者被認為早在Necrolestes生活時代前4500萬年前就已經(jīng)完全滅絕”,可見這種“某哺乳動物”至少生活于1億多年前,Necrolestes是這種哺乳動物的孑遺;C項表述與原文相符。根據(jù)“這便是‘拉扎勒斯效應’的一個典型例子,該效應描述了一組生物體生活的時間遠比原本預料的長得多”一句可知;D項表述與原文相符。根據(jù)原文,“某哺乳動物”原本被認定已經(jīng)完全滅絕,而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Necrolestes是其孑遺且仍舊存活,故被認定為已經(jīng)滅絕的物種可能被重新發(fā)現(xiàn)。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出處】《罕見史前哺乳動物地下存活4500萬年》9.當下社會對年輕人的審美是有一些偏見的。吸引年輕人的,并不是傻白甜,他們也非常喜歡“有質(zhì)感的東西”。所以認為博物館和文物顯得(
)是大眾的一種(
),這也折射文物缺乏“好故事”的尷尬。
A.沉悶誤解
B.沉重誤會
C.沉悶誤會
D.沉重誤解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文意可知,文段強調(diào)大眾錯誤地認為博物館和文物缺乏生趣。A、C兩項“沉悶”指使人感到沉重而煩悶,符合文意,保留;B、D兩項“沉重”形容事物時,指分量大,程度深,不符文意,排除。
第二空,社會的這種偏見,是大眾的錯誤理解,所填入詞語與前文“偏見”形成對應?!罢`解”指的是認識上的錯誤導致解讀有誤,符合語義,A項當選;“誤會”常指誤解對方,與語境不符,C項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國家寶藏〉口碑爆棚年輕化的表達解碼傳統(tǒng)文化之美》10.財政政策的調(diào)控力度反映為財政政策效應,取決于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宏觀經(jīng)濟政策知識。
第二步,擠出效應是由擴張性財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資減少,總需求減少,導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擠出效應大,政策效應小,調(diào)控力度就小;擠出效應小,政策效應大,調(diào)控力度就大。由此可見,財政政策的調(diào)控力度反映為財政政策效應,取決于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
因此,本題正確。
11.工人:工廠:工作正如()
A.醫(yī)生:醫(yī)療:醫(yī)院
B.法官:法院:法律
C.演員:舞臺:表演
D.學生:學校:學習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工人在工廠里工作,工廠是工人的工作場所,工作是一種活動。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醫(yī)院是醫(yī)生的工作場所,與題干順序不一致,排除;
B項:法官在法院工作,法院是法官的工作場所,但法律是審判案件的依據(jù),法律并不是一種活動,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演員在舞臺上表演,舞臺是演員的表演場所,表演是一種活動,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保留;
D項:學生在學校里學習,學校是學生的活動場所,學習是一種活動,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保留。
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工人是一種職業(yè),對比CD項,演員是一種職業(yè),而學生不是職業(yè),排除D項。
故正確答案為C。12.某公司今年定下了三個生產(chǎn)目標,甲乙丙丁分別做了如下預測:
甲:公司不能實現(xiàn)第一個生產(chǎn)目標。
乙:公司只能實現(xiàn)其中一個生產(chǎn)目標。
丙:公司能實現(xiàn)所有的生產(chǎn)目標。
?。汗静荒軐崿F(xiàn)任何一個生產(chǎn)目標。
最終結果表明,4人中只有一人的預測正確,則公司實現(xiàn)的生產(chǎn)目標數(shù)量不可能是(
)個。
A.0
B.1
C.2
D.3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屬于真假推理題。
第一步:找出題干矛盾命題。
甲:不能實現(xiàn)第一個生產(chǎn)目標;
乙:只實現(xiàn)一個生產(chǎn)目標;
丙:所有的生產(chǎn)目標都能實現(xiàn);
?。核械纳a(chǎn)目標都不能實現(xiàn)。
四句話都不是矛盾關系,所以根據(jù)四句話只有一句真話來假設。
假設丁的表述為真,則甲的表述也為真,故丁的表述為假,即有的生產(chǎn)目標能實現(xiàn),即至少有一個生產(chǎn)目標能實現(xiàn)。所以公司能夠?qū)崿F(xiàn)的目標不可能是0個。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13.某科學家在一個宇宙科學網(wǎng)站上刊載了一項成果,該成果宣稱找到了地球生命來自彗星的“證據(jù)”,引發(fā)了廣泛關注。他聲稱在一塊墜落到斯里蘭卡的隕石里找到了微觀硅藻化石,該石頭有著疏松多孔的結構,密度比在地球上找到的所有東西都低。他推斷這是一顆彗星的一部分,并指出樣本中找到的微觀硅藻化石與恐龍時代留存下來的化石中的微觀有機體類似,從而為彗星胚種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該科學家的觀點?
A.發(fā)表該成果的網(wǎng)站缺乏可信性,所載論文良莠不齊,有些曾淪為笑柄
B.該科學家是彗星胚種論的狂熱支持者,曾宣稱SARS和流感來自彗星
C.該成果配圖中被標示成“絲狀硅藻”的東西實際上只是硅藻細胞斷片
D.該成果根本無法證明該石頭是碳質(zhì)球粒隕石,甚至難以確定其是隕石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反駁”,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地球生命來自彗星。
論據(jù):在一塊墜落到斯里蘭卡的隕石找到了微觀硅藻化石,該石頭有著疏松多孔的結構,密度比在地球上找到的所有東西都低,他推斷這是一顆彗星的一部分,并指出樣本中找到的微觀硅藻化石與恐龍時代留存下來的化石中的微觀有機體類似。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無關選項。網(wǎng)站的可信度與所載論文的質(zhì)量和該科學家的觀點無關,即使網(wǎng)站不可信,有的論文淪為笑柄,也不代表該科學家的觀點就是錯誤的,論題不一致,排除。
B項:無關選項。該科學家對彗星胚種論的狂熱支持以及曾經(jīng)宣稱的其他觀點,與通過微觀硅藻化石得出地球生命來自彗星的論題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不明確項。成果配圖錯誤不能說明微觀硅藻化石是否成立,不具有削弱作用。
D項:否定前提。無法證明該石頭是碳質(zhì)球粒隕石,甚至難以確定其是隕石,說明該石頭可能不是來自彗星,則無法根據(jù)這塊石頭推出地球生命來自彗星,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反駁科學家的觀點的一項,解答本題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論據(jù)和科學家的觀點??茖W家的觀點為“地球生命來自彗星”,其余內(nèi)容為論據(jù)。要削弱結論,可以說明該隕石并不能證明地球生命來自彗星。
題干論據(jù):某科學家在一塊墜落到斯里蘭卡的隕石里找到了微觀硅藻化石,該石頭有著疏松多孔的結構,密度比在地球上找到的所有東西都低;他推斷這是一顆彗星的一部分,并指出在樣本中找到的微觀硅藻化石與恐龍時代留存下來的化石中的微觀有機體類似??茖W家的觀點:地球生命來自彗星。
A項,指出該科學家曾宣稱SARS和流感來自彗星,與題干論證無關,不能反駁科學家的觀點。
B項,指出發(fā)表該成果的網(wǎng)站缺乏可信性,并不能說明該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一定是不真實的,不能反駁科學家的觀點。
C項,指出該研究成果難以確定該石頭是隕石,說明該石頭很可能不是來自彗星,切斷了論據(jù)和論點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反駁科學家的觀點。
D項,指出該成果配圖中被標示成“絲狀硅藻”的東西實際上只是硅藻細胞斷片,只能說明成果配圖的某些標示有錯誤,但這不代表科學家的觀點有誤,不能反駁科學家的觀點。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地球生命來自彗星。
論據(jù):一塊墜落到斯里蘭卡的隕石里找到了微觀硅藻化石,該石頭有著疏松多孔的結構,密度比在地球上找到的所有東西都低。他推斷這是一顆彗星的一部分,并指出樣本中找到的微觀硅藻化石與恐龍時代留存下來的化石中的微觀有機體類似,從而為彗星胚種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
本題的論據(jù)說的是隕石找到的微觀硅藻化石與恐龍時代留存下來的化石中的微觀有機體類似,同時該研究還推斷該隕石是一顆彗星的一部分,即說明該隕石(彗星的一部分)與生命有關系,而論點說的是地球生命來自彗星,所以,二者討論話題一致,削弱可以考慮削弱論點,也可以考慮削弱論據(jù)。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該成果的網(wǎng)站缺乏可信性,所載論文良莠不齊,代表不了這次實驗成果的可靠性,屬于無關項,排除;
B項:只是說該科學家是彗星胚種論的狂熱支持者,支持者說的話無法辨別真假,同時即便SARS和流感來自彗星,也無法判斷生命是否來源于彗星,不明確選項,排除;
C項:選項是說配圖中的東西本質(zhì)是硅藻細胞斷片,一定程度上質(zhì)疑了題干研究成果的可信性,可能削弱論據(jù),保留;
D項:該成果根本無法證明該石頭是隕石,直接質(zhì)疑了論據(jù)的研究成果,直接削弱論據(jù),保留。
對比C、D兩項:C項為可能削弱論據(jù),D項為直接削弱論據(jù),D項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14.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展開圖,右邊哪一項能由它折疊而成?
A.A
B.B
C.C
D.D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原圖折疊后,A項正確;B項中帶符號的兩個面的圖形應交換,且B項右邊的圖形應為○在上;C項中右面應為帶雄性符號的面;D項中與正面相鄰的面應為空白面。
故正確答案為A。
15.行政處罰只能(
)。
A.對具有行政隸屬關系的人實施
B.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
C.處罰公務員或公民個人,而不能處罰單位或組織
D.對違反行政法的個人或組織實施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規(guī)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guī)定的程序?qū)嵤?。關于行政處罰的適用范圍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主體適用對象應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就是說,既包括個人也包括各種組織形式的單位。第二,要具有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即這種行為是客觀存在的、有事實的侵犯行政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第三,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其含義在于,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并非全部都應給予行政處罰,應區(qū)分不同情況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給予不同的處理。如果有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十分嚴重,構成犯罪的,就應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處罰,而不適用行政處罰;有些極輕微違反了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構不成本法規(guī)定的應予處罰的標準的,則不應給予行政處罰。
故正確答案為D。16.對于“校園3A景區(qū)建設”,某些學校期望“通過打造景區(qū)校園來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風景好看,真的就能提高學校的聲譽嗎?櫻花大道并非武漢大學獨有,但人們深深記住了武大的名字;濱海風光在沿海高校不少見,但很多人心心念念的還是廈門大學。其中差異,________。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不可小覷
B.不言而喻
C.不置可否
D.天壤之別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jù)上文提示可知,“期望‘通過打造景區(qū)校園來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但人們往往只記住武大、廈大,兩者之間是有明顯區(qū)別的,橫線處有“明顯,顯著”之意。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不可小覷”意思是不可小看,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淺顯。填入文段說明兩者區(qū)別明顯,符合文意。C項“不置可否”意思是不表示贊同,也不表示反對,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D項“天壤之別”形容極大的差別,也說天淵之別,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
因此,選擇B選項。
17.仁愛之心是人的精神脊梁,是激勵人們砥礪前行的力量之源。(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道德。
仁愛之心就是一種大愛之心,對待周圍身邊所有的一切,一切人或事都做到非常的客觀公正和親和有態(tài)度。仁愛之心是人的精神脊梁,是激勵人們砥礪前行的力量之源。
故表述正確。18.公共事務是公共管理產(chǎn)生與存在的前提與基礎。(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公共管理知識。
第二步,社會公眾的利益是公共組織和公共管理產(chǎn)生與存在的前提與基礎。
因此,本題錯誤。
19.“三山五岳”中的北岳指的是(
)。
A.黃山
B.衡山
C.恒山
D.廬山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
“三山”有多種說法,而“五岳”指五岳分別是中岳嵩山、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A項錯誤,黃山,古稱黟山,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境內(nèi),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及歷史遺存、書畫、文學、傳說、名人“五勝”著稱于世,有“天下第一奇山”“天開圖畫”“松海云川”之稱。
B項錯誤,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據(jù)戰(zhàn)國時期《甘石星經(jīng)》記載,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C項正確,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山勢陡峭,溝谷深邃,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
D項錯誤,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內(nèi),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故正確答案為C。20.水:森林:煤炭
A.雪:豐年:喜悅
B.表揚:自信:樂觀
C.氮:蛋白質(zhì):智力
D.閃電:雨:打傘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題干詞語的邏輯關系。
水是森林存在的必要條件,森林是產(chǎn)生煤炭的必要條件。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選項:瑞雪預示著豐年,但雪不是豐年的必要條件,豐年會讓人喜悅,但也不是必要條件,不符合題干邏輯關系,排除;
B選項:表揚可能會讓人更有自信,自信與樂觀是并列關系,不符合題干邏輯關系,排除;
C選項:氮是組成蛋白質(zhì)的元素之一,沒有氮,蛋白質(zhì)就不存在,氮是蛋白質(zhì)存在的必要條件,沒有蛋白質(zhì)就沒有動物和人類,也不可能存在智力,蛋白質(zhì)是智力存在的必要條件,符合題干邏輯關系,當選;
D選項:閃電并不是雨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而是打雷的必要條件,不符合題干邏輯關系,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21.進入數(shù)字時代,數(shù)字技術快速迭代。在生活、工作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而對勞動者所需掌握的數(shù)字技能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勞動者需要(
)。
A.適應市場競爭,靈活選擇就業(yè)。
B.積極主動學習,提升職業(yè)技能。
C.發(fā)揮自身特長,自主選擇職業(yè)。
D.樹立正確觀念,干一行愛一行。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道德。
A項錯誤,勞動者要適應市場競爭,靈活選擇就業(yè),但與題干強調(diào)的提出更高技能要求不相符。
B項正確,題干強調(diào)勞動者需要掌握更高的數(shù)字技能,因此勞動者要積極主動學習,提升職業(yè)技能,更好地適應工作。
C項錯誤,勞動者在就業(yè)時應發(fā)揮自身特長,自主擇業(yè),但與題干強調(diào)的提出更高技能要求不相符。
D項錯誤,勞動者應樹立正確觀念,愛崗敬業(yè),干一行愛一行,但與題干強調(diào)的提出更高技能要求不相符。
故正確答案為B。22.下列關于計算機常識正確的有:
A.訪問網(wǎng)絡彈出404,是瀏覽器不能找到所要求的網(wǎng)頁文件
B.“.dot”文件是文字處理的文件模板格式
C.防火墻是指由硬件設備組合而成、在內(nèi)部網(wǎng)和外部網(wǎng)之間構造的保護屏障
D.匯編程序?qū)R編語言寫的源程序,表示為用機器語言描述的目標程序
參考答案:ABC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信息技術知識。
第二步,A項:訪問網(wǎng)絡彈出404是指:服務器找不到指定的資源,請求的網(wǎng)頁不存在(譬如瀏覽器請求的網(wǎng)頁被刪除或者移位,但不排除日后該鏈接有效的可能性)。A項正確,當選。
B項:“.dot”是WORD中的文檔模板文件的擴展名。dot格式是一種模板文件,dot即擴展名。B項正確,當選。
C項:防火墻指的是一個由軟件和硬件設備組合而成、在內(nèi)部網(wǎng)和外部網(wǎng)之間、專用網(wǎng)與公共網(wǎng)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是一種獲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說法,它是一種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結合,使Internet與Intranet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wǎng)關,從而保護內(nèi)部網(wǎng)免受非法用戶的侵入,防火墻主要由服務訪問規(guī)則、驗證工具、包過濾和應用網(wǎng)關4個部分組成,防火墻就是一個位于計算機和它所連接的網(wǎng)絡之間的軟件或硬件。該計算機流入流出的所有網(wǎng)絡通信和數(shù)據(jù)包均要經(jīng)過此防火墻。C項正確,當選。
D項:匯編程序,是把匯編語言書寫的程序翻譯成與之等價的機器語言程序的翻譯程序。匯編程序輸入的是用匯編語言書寫的源程序,輸出的是用機器語言表示的目標程序。D項正確,當選。
因此,選擇ABCD選項。
23.①這幾年新建的樓房________,使這座城市更加繁榮。
②文藝晚會上他們把自己的表演才能發(fā)揮得________。
③現(xiàn)在到人才市場應聘的人雖然很多,但________,用人單位要找到真正能勝任工作的人也不容易。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星羅棋布良莠不齊目不暇接
B.目不暇接淋漓盡致魚龍混雜
C.鱗次櫛比淋漓盡致良莠不齊
D.層出不窮目不暇接鱗次櫛比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各句內(nèi)容,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①句,根據(jù)詞語的含義及用法,排除不恰當?shù)倪x項。第三步,②句,根據(jù)詞語的習慣搭配,排除與“發(fā)揮”不搭配的選項。第四步,驗證第三空。①句,“目不暇接”形容東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是中性成語,一般用于“令人”之后。用于此處與句意不符,排除B。
②句,“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為習慣搭配,排除A、D。
驗證:①句,“鱗次櫛比”指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根據(jù)此處主語“樓房”可知,“鱗次櫛比”填入恰當。
③句,“良莠不齊”指好的壞的混雜在一起。用在此處形容人才市場應聘的人的混雜亦恰當。
故本題選C。24.1路、2路和3路公交車都是從8點開始經(jīng)過A站后走相同的路線到達B站,之后分別是每30分鐘、40分鐘和50分鐘就有1路、2路和3路車到達A站。在傍晚17點05分有位乘客在A站等候準備前往B站,他先等到幾路車?
A.1路
B.2路
C.3路
D.2路和3路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題考查統(tǒng)籌推斷。
第二步,根據(jù)每30、40、50分鐘就有1路、2路、3路車到達A站,則600分鐘后(30、40、50的最小公倍數(shù)),即18:00三車再次同時從A站發(fā)車。則1、2、3路車在17:05后的最早發(fā)車時刻分別是17:30、17:20、17:10,故乘客先等到3路車。
因此,選擇C選項。
解法二:
第一步,本題考查統(tǒng)籌推斷。
第二步,公交車從8點到傍晚17點05分經(jīng)過了9小時5分,即9×60+5=545(分鐘),1路每30分鐘到達,545÷30=18…5,即經(jīng)過了18輛,還剩余5分鐘,離下一班到達還需30-5=25(分鐘);同理2路為545÷40=13…25,,即經(jīng)過了13輛,還剩余25分鐘,離下一班到達還需40-25=15(分鐘),3路為545÷50=10…45,,即經(jīng)過了10輛,還剩余45分鐘,離下一班到達還需50-45=5(分鐘)。相比較而言,3路優(yōu)先到達。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上午8點經(jīng)過A站,每條線路的發(fā)車間隔已知,則應求得從上午8點到傍晚17點05分經(jīng)過的時間,除以每條線路的發(fā)車間隔,所得余數(shù)為上一輛車離開的時間,若余數(shù)為0,則表示剛好有一輛車經(jīng)過A站。從8點到17點05分經(jīng)過了9×60+5=545分鐘,545÷30=18……5;545÷40=13……25;545÷50=10……45。因此1路、2路、3路車分別還要30-5=25、40-25=15、50-45=5分鐘才會開來,則乘客最先等到3路車。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方法一:從8點到晚17點05分共歷時9×60+5=545分鐘,17點05分之后公交車到達的時間為1路:30×19=570分鐘,2路:40×14=560分鐘,3路:50×11=550分鐘,因此最先等來的是17點10分的3路公交車。
方法二:17點05分距8點為9×60+5=545分鐘,545÷30=18余5,即1路公交車還有30–5=25分鐘到達;545÷40=13余25,即2路公交車還有40–25=15分鐘到達;545÷50=10余45,即3路公交車還有50–45=5分鐘到達,因此先等來的為3路公交車。
故正確答案為C。25.阿茲特克文明的帝國都城——特諾奇蒂特蘭,在給人以神秘感的同時,也透出一絲淡淡的憂傷。神話傳說與真實故事的
,光輝帝國史與悲慘殖民史的
,令人在心馳神往的同時,感慨時過境遷、滄海桑田……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糾纏消散
B.交織更迭
C.重疊嬗變
D.合契幻滅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空,表示“神話傳說與真實故事”的關系,A項“糾纏”指相互纏繞、攪擾,感情色彩偏消極,且通常形容人與人的關系復雜,用在此處搭配不當,排除;C項“重疊”指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互相覆蓋,D項“合契”指相符合、相一致,文中來形容神話傳說與真實故事的關系,兩者不可能完全一樣,排除C項和D項;B項“交織”意為錯綜復雜地合為一體,符合文意,當選。
驗證第二空,B項“更迭”指交換、交替,與后文“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形成對應。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阿茲特克文明的興衰》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給人神秘感,也透出憂傷”可知,帝國都城的神話傳說和真實故事之間是有密切關系的。A項“糾纏”指相互纏繞或遭人煩擾不休,通常形容人與人的關系,文段說的是神話傳說與真實故事之間的關系,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C項“重疊”指(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互相覆蓋,很明顯“神話傳說”與“真實故事”是不同的,“重疊”語義過重,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光輝帝國史與悲慘殖民史”“時過境遷”可知,帝國歷史和殖民歷史是相互更替的。B項“更迭”指輪流更替,常與“人事”“朝代”搭配,且與前后文形成對應,符合文意。D項“幻滅”指希望、理想等像幻境一樣地消失,不符文意,排除D項。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含義。第二步,分析選項。第一空四個詞語意思差別較大,可根據(jù)詞義辨析,確定與句意最契合的一項。第三步,驗證第二空,確定答案。第一空,“糾纏”指相互纏繞或遭人煩擾不休,含有貶義,與后文“心馳神往”的語境不符,排除A?!爸丿B”指(相同的東西)一層一層堆疊,用來形容“神話傳說與真實故事”之間的關系不恰當,排除C?!昂掀酢敝赶喾稀⑾嘁恢?,“神話傳說與真實故事”不可能相一致,排除D。B項“交織”指錯綜復雜地合在一起,符合文段語境,正確。
驗證B項第二空,“更迭”指交換,更替。形容“光輝帝國史與悲慘殖民史”的更替用“更迭”恰當。
故本題選B。26.某市人民政府實施國家重點項目,占用某縣農(nóng)民土地,市政府給予農(nóng)民各種補償費用和安置費,并安置多余勞動力,此行為屬于:
A.行政征用
B.行政征收
C.行政征購
D.行政沒收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權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jù)《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chǎn)。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nóng)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nóng)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nóng)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nóng)民的合法權益。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chǎn),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本題中描述的情形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第二款,因此屬于行政征收。B項正確。
因此,本題選擇B項。
A項:根據(jù)《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七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根據(jù)《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五條,因搶險救災、疫情防控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用組織、個人的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被征用的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使用后,應當返還被征用人。組織、個人的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本題描述的是行政征收,并非行政征用,故A錯誤。
C項:行政征購是行政主體以合同方式取得行政管理相對人財產(chǎn)所有權的一種行政行為。本題描述的是行政征收,故C項錯誤。
D項:行政沒收是指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的有關規(guī)定的相對人所采取的強制性無償取得其財產(chǎn)所有權的行政處罰性質(zhì)的具體行政行為。本題描述的是行政征收,故D項錯誤。
27.紀錄片《徒手攀巖》講述了攀巖大師亞歷克斯的傳奇經(jīng)歷。攀登不僅僅為年輕的亞歷克斯帶來了名利和爭議,還為他
了看待世界的方式。亞歷克斯選擇將自己在公益和環(huán)保方面的理念和事業(yè)宣講于眾,
人們?nèi)椭恍业娜恕B暶o起并未讓他
于榮譽,而是向更好的世界進發(fā)。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
A.重塑鼓動沉湎
B.建構激勵迷失
C.提供慰勉流連
D.豐富希冀止步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不僅僅······還······”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應與前文構成遞進關系。A項“重塑”指重新塑造;B項“建構”指構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D項“豐富”表示充裕。三項均可表示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能夠與前文構成遞進關系,保留。C項“提供”指供給(意見、資料、物資、條件等),與文意不符,且不能與前文構成遞進關系,排除。
第二空,根據(jù)文意可知,亞歷克斯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鼓勵人們?nèi)椭恍业娜?。B項“激勵”、D項“希冀”符合文意,保留。A項“鼓動”常用于消極語境中,含有“蠱惑”“慫恿”的意思,與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第三空,根據(jù)文意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表達“知名度的提升并沒有讓他沉浸于榮譽,無法辨別方向”之意。B項“迷失”指弄不清,分辨不清,符合文意,當選。D項“止步”指停止腳步,駐足不前,通常表示動作停止,與“榮譽”搭配不當,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徒手攀爬與死神打交道,有人說他藐視生命,33歲小伙卻活出自我》28.某市某區(qū)人民政府決定將區(qū)建材工業(yè)局管理的國有小磚廠出售。小磚廠的承包人以侵犯其經(jīng)營自主權為由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本案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是:
A.市國有資產(chǎn)管理局
B.市發(fā)改委
C.市人民政府
D.區(qū)人民政府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復議知識。
第二步,根據(jù)《行政復議法》第十三條,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區(qū)人民政府的上級行政機關為市人民政府,C項符合題意,當選。
因此,選擇C選項。
行政復議所對應的機關:
29.土豆放置在潮濕環(huán)境中容易發(fā)芽。土豆發(fā)芽后會產(chǎn)生一種毒素叫做龍葵堿。龍葵堿對胃腸道黏膜有較強的刺激性,會產(chǎn)生________效果,對中樞神經(jīng)有麻痹作用。中毒的主要癥狀為胃痛加劇,惡心、嘔吐,呼吸困難、急促,伴隨全身虛弱________,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消蝕
無力
B.銷蝕
衰微
C.侵蝕
乏力
D.腐蝕
衰竭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講的是龍葵堿對胃腸道黏膜的作用,會破壞胃腸道黏膜。B項“銷蝕”指消損腐蝕;D項“腐蝕”指通過化學作用,使物體逐漸消損破壞。兩者均符合語境。A項“消蝕”指由于風或其他氣候因素所致的侵蝕而使地面降低;C項“侵蝕”指逐漸侵害使變壞。兩者都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和C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空講的是中毒癥狀,中毒后全身應該是因病而生理機能極度衰弱。D項“衰竭”指由于疾病嚴重而生理機能極度減弱,符合語境。B項“衰微”指(國家、民族等)衰弱,不興旺,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理解空缺處的意思。第二步,分析選項,結合前后文意思、詞語適用對象等進行選項辨析,排除錯誤選項。第一空,“消蝕”指由于風或其他氣候因素所致的侵蝕而使地面降低,文段是說龍葵堿對人體的作用,排除A?!扒治g”指逐漸地破壞或腐蝕,對應后文“中毒的主要癥狀為胃痛加劇,惡心、嘔吐,呼吸困難、急促……”可推知,龍葵堿對人的傷害不是緩慢、逐漸、長期才發(fā)生效果的,排除C。
第二空,“衰微”指由強盛到?jīng)]落、不興旺,適用對象是無生命的事物,如家族、命運、財力,不能是人體,排除B。“衰竭”指衰弱至極,用于句中恰當,語義也能與后文“可導致死亡”對應。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先從第二空人手,文段體現(xiàn)的是中毒的癥狀,并且嚴重者會死亡。D項“衰竭”指由于疾病嚴重而生理機能極度減弱,與后文“導致死亡”形成遞進關系,符合文意,保留。A項“無力”、C項“乏力”指的是沒勁,無力,填入文段程度太輕,與中毒癥狀不匹配,均排除;B項“衰微”一般搭配國運衰微、民族衰微,與“身體”搭配不當,排除。
第一空,代人驗證。D項“腐蝕”指在周圍介質(zhì)(酸、堿、鹽、溶劑等)作用下產(chǎn)生損耗與破壞的過程,填入文段語義恰當,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百姓質(zhì)疑:輻照后的食品還能繼續(xù)食用嗎?》30.社會救濟和對弱勢人口的救助屬于政府的:
A.調(diào)節(jié)社會分配職能
B.組織社會保障職能
C.提高人口質(zhì)量職能
D.促進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職能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政府職能知識。
第二步,政府的社會職能主要有:①調(diào)節(jié)社會分配和組織社會保障的職能;②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的職能;③促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的職能;④提高人口質(zhì)量,實行計劃生育的職能。其中,調(diào)節(jié)社會分配和組織社會保障的職能即政府為保證社會公平、縮小地區(qū)發(fā)展差距和個人收入差距,運用各種手段來調(diào)節(jié)社會分配、組織社會保障,以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水平,最終實現(xiàn)共同富裕。社會保障是指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的社會保險或保障機制,一般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優(yōu)撫和社會福利等內(nèi)容。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社會分配是指對物質(zhì)生產(chǎn)部門的勞動者所創(chuàng)造的國民收入所進行的分配,它是社會再生產(chǎn)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A項與題干無關。
C項:提高人口質(zhì)量,實行計劃生育。C項與題干無關。
D項:促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的職能即政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guī)、政策扶持等措施,促進社會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D項與題干無關。
31.下列關于氣象和地質(zhì)災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火山噴發(fā)能形成地熱、礦產(chǎn)等資源
B.泥石流的活動周期與暴雨、洪水的活動周期大體一致
C.沙塵天氣形成和變化的主要因素是低層大氣環(huán)流的變化
D.我國一般只在春夏季的長江淮河流域發(fā)生洪澇災害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A項正確,地球內(nèi)部蘊藏著巨大熱能,火山噴發(fā)是地球內(nèi)部熱能在地表的強烈顯示,會形成地熱資源。同時,火山噴發(fā)時會將地層深處形成的一些礦物帶到地面,形成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
B項正確,泥石流的發(fā)生具有季節(jié)性、周期性特點,其活動周期常常與暴雨、洪水的活動周期大體一致。
C項正確,沙塵天氣形成有三個要素,即強風、沙源和不穩(wěn)定的空氣。其中不穩(wěn)定的空氣主要是指低層大氣環(huán)流的變化,如果低層空氣溫度較低,比較穩(wěn)定,受風吹動的沙塵將不會被卷揚得很高;如果低層空氣溫度高,則不穩(wěn)定,容易向上運動,風吹動后沙塵將會卷揚得很高,形成沙塵暴。
D項錯誤,洪澇災害包括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兩類。我國洪澇災害多發(fā)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為集中。同時,洪澇災害最為常見且危害范圍極廣,不只是在長江淮河流域發(fā)生洪澇災害。雨澇災害最嚴重的地區(qū)主要為東南沿海地區(qū)、湘贛地區(qū)、淮河流域。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32.某市自來水公司實行階梯收費,規(guī)定:每戶每月用水15噸以內(nèi)(含15噸)按每噸1.2元收費,超過15噸的部分按每噸3.5元收費,張大媽家10月份繳水費28.5元,則張大媽家10月份用水:
A.17噸
B.18噸
C.19噸
D.21噸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jīng)濟利潤問題,屬于分段計費類。
第二步,由題意可知,15噸以內(nèi)收水費為15×1.2=18(元),說明張大媽的水費超過標準用水量的水費為28.5-18=10.5,超出標準用水量為10.5÷3.5=3,因此張大媽家10月份用水15+3=18(噸)。
因此,選擇B選項。
33.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在2012年6月6日發(fā)布的《全球環(huán)境展望5》報告中警告說,如果人類不盡快改變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將導致其活動超出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承受的極限,并使生命賴以生存的地球機能發(fā)生突然且不可逆轉的改變。這一警告進一步提醒人類:
A.反思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重新確立自然的主體地位
B.從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出發(fā),建立科學的發(fā)展模式
C.堅持人類的中心和主導地位,加速生產(chǎn)的發(fā)展
D.從人類中心和主導地位出發(fā),降低發(fā)展的速度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學發(fā)展觀。
第二步,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guī)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fā)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guī)律。所以,人類要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社會與自然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化,建立科學發(fā)展的模式。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人與自然是和諧相處的關系,不存在主體地位上的差異,選項“反思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重新確立自然的主體地位”表述有誤。A項錯誤。
C項:我國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的發(fā)展觀,提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決不能以環(huán)境為代價發(fā)展經(jīng)濟?!皥猿秩祟惖闹行暮椭鲗У匚?,加速生產(chǎn)的發(fā)展”表述有誤。C項錯誤。
D項:我國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的發(fā)展觀,選項“從人類中心和主導地位出發(fā),降低發(fā)展的速度”表述有誤。D項錯誤。
34.在當前的漲價風潮中,有的商品確系成本增加而導致的終端消費價格上漲,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卻屬于無須漲價之列,只不過看到其他產(chǎn)品漲價,便想搭上漲價的順風車,為自己________私利。這種跟風漲價的勢頭,政府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堅決_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牟取遏制
B.謀取遏制
C.牟取遏止
D.謀取遏止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備選詞語詞義相減,但感情色彩不同,根據(jù)語境排除語境不符的詞語。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備選詞語的側重點,選擇與文意最相符的一項。第一空,“謀取”指以智計謀劃設法取得,一般為中性詞?!澳踩 彪m也當“謀取”講,但一般為貶義詞。由題干中“也有不少商品……便想搭上漲價的順風車”可知,該手段是不正當?shù)?,應用表示貶義的“牟取”,排除B、D。
第二空,“遏制”是去阻止,強調(diào)阻止的過程?!岸糁埂笔侵缸柚?,強調(diào)結果。對于“跟風漲價的勢頭”不能僅僅是控制,要徹底阻止,強調(diào)結果,因此用“遏止”更恰當。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所填詞語需要搭配貶義詞“私利”,應填入表示消極感情傾向的詞。A項和C項“牟取”是貶義詞,常與暴利、私利搭配,符合語境。B項和D項“謀取”是中性詞,指設法取得,與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B項和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jù)語素分析,A項“遏制”側重于控制,程度較輕。C項“遏止”側重于停止,程度較重。根據(jù)“堅決”可知,語義程度重,且搭配“勢頭”,含有“停止”之意,“遏止”更為恰當,排除A項。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近義實詞辨析?!澳踩 敝钢\?。弧爸\取”指設法取得。從釋義可以看出,“謀取”的語義可以涵蓋“牟取”,但“謀取”是一個中性詞,而“牟取”是一個貶義詞。第一空,作者想表達的是以不正當?shù)幕蚍欠ǖ氖侄稳〉媒疱X,應該用“牟取”,故排除B、D兩項。第二空,“遏制”強調(diào)約束,對象可以是對手或某種敵對力量,一般用于肯定句中。“遏止”強調(diào)使停止,問題嚴重程度更深,對象多是某種不良趨勢或是“戰(zhàn)爭”等某些突發(fā)重大事件,肯、否定句中都可以使用。文中“跟風漲價”是一種不良趨勢,應該填入“遏止”,故排除A項。
故正確答案為C。35.江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表決,確定鳥中的“活化石”(
)為江西省省鳥。
A.白鶴
B.丹頂鶴
C.褐馬雞
D.紅腹錦雞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省情知識。
第二步,2019年9月28日下午,江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閉會。會議表決通過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的決定。白鶴被譽為鳥類中的“活化石”,每年飛臨江西省鄱陽湖區(qū)越冬,在江西省度過5個多月的時間。A項正確。
因此,選擇A選項。
江西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國際重要濕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水文和氣候條件,使鄱陽湖成為遷徙候鳥的絕佳越冬地和“候鳥天堂”。
36.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都可以引起法律關系的產(chǎn)生、變更和消滅。(
)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法理學知識。
第二步,法律事實是法律規(guī)范中所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chǎn)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xiàn)象。依是否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作標準,可以將法律事實大體上分為兩類,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其中法律行為又可以分為善意行為、合法行為與惡意行為、違法行為。善意行為、合法行為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產(chǎn)生、變更和消滅。例如,依法登記結婚行為能導致婚姻關系的產(chǎn)生。同樣,惡意行為、違法行為也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產(chǎn)生、變更和消滅。如民事侵權行為可能引起損害賠償?shù)让袷路申P系。
因此,本題正確。
(一)法律行為,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人們有意識的自覺活動的結果。包括作為(即積極的行為)和不作為(即消極的行為)。
1.成立要件:
①須是外部表現(xiàn)出來的作為或不作為,而不是人們的心理活動;
②必須是人們有意識的活動,無意識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在暴力威脅下的行為都不能成為法律行為。
2.法律行為具有多樣性。
有單方的法律行為,如遺囑;雙方的法律行為,如合同;共同的法律行為,如建立社團;有償?shù)姆尚袨椋缳忎N;無償?shù)姆尚袨?,如贈與等。
3.根據(jù)法律行為的性質(zhì)可分為合法行為和不合法行為。
(二)法律事件,不依權利主體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法律事實和客觀現(xiàn)象。大部分是自然現(xiàn)象。如時間的流逝、自然災害、人的死亡和出生等。
37.我們的整個文明都建立在自然生態(tài)之上,它們跟不上我們的步伐,終將令我們也隨之____。將責任推給“適者生存”,任憑野生動物在我們制造的陰影中_______,這不但是一件殘忍的事情,更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消亡自謀生路
B.崩塌自生自滅
C.瓦解自取滅亡
D.崩潰自求多福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空,橫線處填入詞語與“我們的整個文明”搭配,分析文意可知,我們和大自然是一個整體,如果大自然出了問題,我們的整個文明也會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D項“崩潰”指人因過度刺激情緒失控,置于此處搭配不當,排除。ABC均可。
第二空,“這”指代人類對野生動物的做法,由后文可知體現(xiàn)殘忍和愚蠢之意,A項“自謀生路”形容自己謀求生存,與“殘忍”無關,排除;C“自取滅亡”指自己招致滅亡,不是野生動物自己招致自身滅亡的,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自生自滅”形容自然發(fā)展,無人過問,可以體現(xiàn)人類對野生動物不過問的做法愚蠢和殘忍,符合文意,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
《鄱陽筑閘,讓白鶴適者生存就行嗎?》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語境可知,自然生態(tài)是文明發(fā)展的基礎,如果自然生態(tài)無法跟上文明進步,反而會給我們的文明帶來極大消極影響。第一空所填入的詞語用以修飾“我們”且要有“因基礎不在,失去支撐”的意思。C項“瓦解”側重分離、分裂,如力量瓦解,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D項“崩潰”指完全破壞,垮臺(多指國家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與“文明”搭配不當,排除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jù)“是一件殘忍的事情”可知,應該是任憑野生動物滅亡。B項“自生自滅”形容自然發(fā)展,無人過問,符合語境。A項“自謀生路”指自己謀取生路,不能與后文語境相照應,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理解空缺處的意思。第二步,結合前后文語境、詞語使用對象等進行選項辨析。第一空,句意是如果人類使生態(tài)文明跟不上人類步伐,人類自身也會消失、無法生存?!巴呓狻敝甘挛铮◤膬?nèi)部)發(fā)生分裂破解、毀壞;“崩潰”指完全破壞、垮掉,多適用于軍隊、堤壩、防線等有防御性的事物,或經(jīng)濟等宏觀抽象概念。二者都指破壞掉,不符合“消失”的含義,且適用對象一般不為人,排除B、D。
第二空,“自謀生路”指自己尋找出路;“自生自滅”指自己生長又自己消滅,比喻不加過問和關心,任憑某物自行出現(xiàn)、發(fā)展和消失。句意是說人類對野生動物的生存不予關注,任憑其在人類的破壞行為中自行發(fā)展或消失,“自生自滅”更契合,排除A。
故本題選C。38.晚清以來,中國在尋找自己的發(fā)展道路時不免選取“西方經(jīng)驗”。然而,中國社會的歷史根源和方向自古與西方不同,只以一次性的西方成功作為必然選擇,而沒有認真思考歷史由來與歷史機遇的關系,正是造成當下整個中國社會迷失困惑的關鍵。
根據(jù)這段話可以看出,作者認為中國在尋找自己的發(fā)展道路時要(
)。
A.積極吸取西方經(jīng)驗
B.思考歷史由來與機遇的關系
C.思考西方歷史與中國歷史的區(qū)別
D.找到當代中國和當代西方的共同之處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文段首先介紹了晚清以來中國難免借鑒“西方經(jīng)驗”,之后“然而”轉折引出中國之前在選取“西方經(jīng)驗”時的誤區(qū),強調(diào)造成當下中國社會迷失困惑的關鍵因素,即沒有認真思考歷史由來與歷史機遇的關系。故作者認為中國在尋找自己的發(fā)展道路時應規(guī)避誤區(qū),認真思考歷史由來與機遇的關系,對應B項。
A項,“積極吸取西方經(jīng)驗”與文意相悖,文段強調(diào)盲目借鑒西方經(jīng)驗導致迷失困惑,排除。
C項,文段以“而”和“關鍵”提示,重點強調(diào)的是思考歷史由來與機遇的關系,而非“西方歷史與中國歷史的區(qū)別”,排除。
D項,“共同之處”無中生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林毅夫、張維迎之爭:請擺脫皮毛、深入骨肉》39.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不包括:
A.物質(zhì)財富
B.權利和義務
C.智力成果
D.行為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A、C、D三項正確,行政法律關系客體是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之一,指行政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即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目標,主要包括人身、行為、財物和智力成果;
B項錯誤,權利和義務是行政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不是客體。
本題為選非題。
故正確答案為B。40.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選項拼搭出題干中的圖形。
A.A
B.B
C.C
D.D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立體拼合。根據(jù)題干給出的立體圖形可知該圖形共由8個小立方體組成,觀察選項發(fā)現(xiàn),C、D兩項均共有9個小正方體,與題干不符,排除;
再逐一分析剩下兩個選項:
A項:將圖①立起來,再將圖②進行左右上下翻轉,進行拼合即可得到題干立體圖形,如圖所示,當選;
B項:選項中包含兩塊凸起的小立方體,但是題干立體圖形中只有一塊小立方體是凸起的,所以無法得到題干立體圖形,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41.大聲喧嘩∶陋習
A.金榜題名∶榮耀
B.沉默不語∶膽怯
C.埋頭苦干∶成就
D.八仙過?!梅ㄐg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大聲喧嘩”是一種“陋習”,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金榜題名”是一種“榮耀”,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膽怯”可能導致“沉默不語”,二者屬于或然因果對應關系,排除;
C項:“埋頭苦干”的結果是取得“成就”,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
D項:“八仙過?!毙枰柚胺ㄐg”,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42.已知甲、乙、丙、丁四個銷售點均有50輛車輛,在銷售前發(fā)現(xiàn)需將甲、乙、丙、丁四個銷售點的數(shù)量分別調(diào)整為40、45、54、61輛,調(diào)整只能從相鄰銷售點之間進行。那么,要完成調(diào)整,最少的調(diào)動輛次(一輛汽車從一個銷售點調(diào)整到相鄰銷售點為一次)應為多少?(
)
A.15
B.16
C.17
D.18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根據(jù)題意可知,調(diào)整后丁銷售點車輛最多,可將甲銷售點10輛車調(diào)動到丁處,再將丙銷售點的1輛車調(diào)動到丁處。此時丙銷售點有49輛車,再將乙處5輛車調(diào)往丙處,各銷售點均調(diào)整好,此時調(diào)動了次。
故正確答案為B。43.根據(jù)《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該市規(guī)劃局不應當賠償?shù)姆秶校?/p>
)。
A.乙公司的違法建筑物
B.乙公司在乙農(nóng)莊里的合法財產(chǎn)
C.乙農(nóng)莊的經(jīng)營性損失
D.受拆遷驚嚇的乙公司員工的精神損害賠償參考答案:ACD
解題思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財產(chǎn)權的違法行政行為及其賠償方式。這類行為有四種:1.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2.違法對財產(chǎn)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3.違反國家規(guī)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4.造成財產(chǎn)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A選項為違章建筑,不需要獲得賠償,應選。行政賠償一定是行政機關的違法行為所造成的,并且是對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才可以獲得,因此B選項是需要獲得賠償?shù)?,排除。C選項經(jīng)營性損失在賠償中沒有,不應當賠償,應選。D選項侵犯人身權并造成精神損害的,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后果嚴重的同時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D選項中乙公司員工僅僅是受到驚嚇而并沒有被侵犯人身權,所以不會獲得賠償,應選。
故正確答案為A、C、D。
44.①撿來的小鳥長大了竟然是一只鷹
②鷹突然展開了翅膀,奇跡般的飛了
③鄰居家里丟了雞懷疑是被鷹吃了
④鷹像是一塊石頭直直地向下墜落
⑤主人迫于壓力將鷹向懸崖下扔去
將以上五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一項是: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⑤④②
D.③①②⑤④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①句引出話題“鷹”,③句提及“鄰居懷疑鷹吃了小雞”,應先引出話題,③不適合做首句,排除D項。
第二步,對比A項、B項和C項。②句“鷹奇跡般飛了”與①句話題不連貫,⑤句“壓力”指的是③句“懷疑鷹吃了小雞”,按事理邏輯,應為①③⑤的順序,排除A項與B項。
因此,選擇C選項。
45.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使用要求個人做出信息的讓渡。也許有些讓渡是必要的,但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對用戶個人信息在技術上和商業(yè)上的全方位捕捉則侵蝕到了這個社會運作的基礎——對個人權利的保護。我們本來需要靠對個人信息的隱匿,來形成一個自我保護的心理機制和社會機制,由此獲得安全感,但現(xiàn)在這兩個機制都被破壞了。個人在心理上的安全感,以及一個社會的信息安全,由此變得脆弱。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用戶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做出信息讓渡時應持謹慎態(tài)度
B.技術和商業(yè)的驅(qū)動帶來了侵犯個人隱私的網(wǎng)絡安全隱患
C.個人信息泄露對個人和社會安全的影響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D.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對個人隱私的過度侵犯潛藏著巨大的安全風險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文段首句指出“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使用要求個人做出信息的讓渡”,之后通過轉折詞“但”強調(diào)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捕捉侵蝕到了對個人權利的保護。后文提出要形成自我保護的心理機制和社會機制才能獲得安全感,之后又出現(xiàn)轉折詞“但”,強調(diào)這兩個機制現(xiàn)在都被破壞了,由此信息安全變得脆弱。故文段重點強調(diào)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使用要求使得個人信息被侵蝕,導致個人心理安全感以及社會信息安全都變得很脆弱,即潛藏著安全風險,對應D項。
A項:“應持謹慎態(tài)度”為無中生有,文段并沒有涉及應持謹慎態(tài)度,排除。
B項:未涉及文段核心話題“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偏離文段重點,排除。
C項:“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為無中生有,文段并未涉及過去和人們預期的對比;且未涉及文段核心話題“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偏離文段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被交易的隱私》46.眾人拾柴∶火焰高
A.多行不義∶必自斃
B.打破砂鍋∶問到底
C.敬酒不吃∶吃罰酒
D.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眾多人都往燃燒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所以“眾人拾柴”必然造成“火焰高”的結果,二者屬于因果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不義的事情干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所以“多行不義”必然造成“必自斃”的結果。二者屬于因果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打破砂鍋”“問到底”比喻做事追根求源,不放過遺漏的地方,一定要把事情或問題搞清楚?!按蚱粕板仭迸c“問到底”不屬于因果關系,排除。
C項:“敬酒不吃”“吃罰酒”比喻好好地勸說不聽,用強迫的手段卻接受了?!熬淳撇怀浴迸c“吃罰酒”不屬于因果關系,排除。
D項:“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指全國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樣,親如一家?!八暮V畠?nèi)”與“皆兄弟”不屬于因果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47.對我來說,只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哲學家,他能同世界上所有的人和睦相處;他愛那些不贊同他的思維方式的人。應該以高尚的熱情指出人類理智的謬誤,但不應帶有仇恨。要告訴人,他錯了,并且說明他為什么錯了;但不要刺傷他的心,不要叫他是瘋子。
這段話主要揭示的哲學家品格是
。
A.睿智、友善和寬容
B.敏銳、深刻和睿智
C.熱情、堅守和友善
D.深刻、含蓄和思辨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由“他能同世界上所有的人和睦相處”可知哲學家應是友善的;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理科技在智能交通系統(tǒng)中的應用
- 現(xiàn)代藝術與設計趨勢創(chuàng)新與變革
- 現(xiàn)代營銷中的用戶體驗設計
- 環(huán)境科學與未來綠色發(fā)展的結合策略
- 國慶節(jié)紅色電影活動方案
- Unit7《Lesson 26 I Love My Family》(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京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與區(qū)域的發(fā)展 章末分層突破說課稿 中圖版選修3
- Unit 7 Happy Birthday!(說課稿)-2024-2025學年譯林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年屆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1課 開辟新時代的“宣言”說課稿2 北師大版001
- 《18 初始機器人》說課稿-2023-2024學年清華版(2012)信息技術一年級下冊
- 醫(yī)院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質(zhì)保管理制度
- 《00541語言學概論》自考復習題庫(含答案)
- 2025年機關工會個人工作計劃
- 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課件
- 最新卷宗的整理、裝訂(全)課件
- 城市旅行珠海景色介紹珠海旅游攻略PPT圖文課件
- 小學 三年級 科學《觀測風》教學設計
- JJF1664-2017溫度顯示儀校準規(guī)范-(高清現(xiàn)行)
- 第二講共振理論、有機酸堿理論
- 高考英語聽力必備場景詞匯精選(必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