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心理學經典實驗與啟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對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和事物印象深刻,對所謂的遺憾念念不忘。這是因為行為完成會導致“心理閉合”,而未完成的事件則令心理處于開放的興奮狀態(tài),于是人們會竭力追求完整,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心理閉合現象二十世紀20年代,心理學家?guī)鞝柼亍だ諟囟啻斡^察并注意到,飯館里的服務生能夠很容易地記住尚未付款的顧客的賬單細節(jié),可是,一旦顧客付過款后,他會馬上忘記這些細節(jié)。這一小小的發(fā)現使他得出這樣的推測:人的動機和記憶存在一種閉合現象,行為未完成,則心理保持張力,記憶清晰;行為完成,則心理閉合,張力消除,記憶也隨之飄散。<“紫格尼克效應”實驗>俄國心理學家布魯瑪·紫格尼克做了一個巧妙的實驗。她給128名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業(yè),諸如讀小說、制作泥人、做算術題、看圖作文等,讓孩子們完成其中部分作業(yè),而另一些作業(yè)則在孩子們進行到一半時令其停止,不再完成。幾小時后,她要求孩子們回憶他們所做作業(yè)的細節(jié),結果發(fā)現,有110名孩子能清楚地記住尚未完成的作業(yè),而對已經完成的作業(yè)則印象模糊,甚至不記得了。這個實驗證實了勒溫的推測:人有一種自然傾向去完成一個行為單位,如解答一個謎語,讀完一本書,學好一門語言等,這就是所謂的“心理張力”。“心理張力”可以使人經常處于“適度緊張”狀態(tài),從而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心理張力”系統(tǒng),是產生“紫格尼克效應”的心理機制。啟示:家長了解紫格尼克效應之后,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培養(yǎng)孩子靈活的“心理張力”。學會執(zhí)著:吊吊孩子的胃口孩子容易分心、注意力容易轉移,這些問題讓家長們很頭疼。但聰明的家長知道從小事入手,吊足孩子的胃口,讓孩子學會執(zhí)著。片段一:4歲的斌斌每晚睡覺前,總纏著媽媽給他講故事,卻不肯自己看書。這天晚上,媽媽拿了一本嶄新的故事書,給斌斌講故事。故事寫得精彩,媽媽講得生動,斌斌聽得津津有味。正當講到最精彩的時候,電話鈴響了,媽媽放下書去接電話。十多分鐘之后,媽媽回來了,發(fā)現斌斌正捧著故事書,專心致志地看呢,媽媽的臉上露出了狡黠的微笑。片段二:美美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不能堅持,爸爸媽媽為此很煩惱。這天,爸爸給美美帶回來一個神秘的禮物——一只小罐子。爸爸告訴美美,小罐子里面有顆神奇的魔豆。如果美美能天天照顧它,給它澆水,等它長出來,就會發(fā)現它的秘密。美美好奇極了,就堅持每天給魔豆?jié)菜?,每天都去看它是不是發(fā)芽了。終于有一天,小芽破土而出,美美可興奮了。她仔細看,發(fā)現小芽的莖部赫然地印著兩個字——“堅持”。美美似乎明白了點什么。學會放手:不必完美主義利用“心理張力”讓孩子學會執(zhí)著當然是非常好的方式,但是,決不是說“心理張力”越強越好。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張力”、“完成欲”過強,會對身心健康造成不好的影響。美國賓州大學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有過度“完成欲”的人,總是有著力求至上完美的性格,他們極易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產生恐慌心理,于是反而導致能力下降,不能真正很好地完成某一任務,而且會使情緒失常甚至健康受損。所以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執(zhí)著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學會放手。有的孩子會反反復復地檢查自己的書包,因為怕忘帶東西;有的孩子用橡皮不停地擦,因為覺得自己畫得還不夠好;對于這些“心理張力”過強的孩子,家長要用寬松的態(tài)度、巧妙的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放松下來,不必追求完美。
初次看這些實驗,你會覺得沒有什么。但如果你能多看幾遍,想想做這些實驗的心理學家是如何克服一些無關變量對實驗所造成的影響,想想他們設計這些實驗的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你就會有所感悟了。
(實驗一)。嬰兒對圖形的組合感知名詞介紹:
習慣化:
個體喜歡看比較熟悉的,已經習慣了的事物的一種心理特性。
實驗步驟:
(1)先給嬰兒呈現圖(a),讓他熟悉第一幅圖的相關內容。
(2)一段時間后,同時給嬰兒呈現圖(b)和圖(c)。觀察嬰兒注視圖(b)和圖(c)的時間。
結果分析:
嬰兒無對圖形的組合感知,根據嬰兒的習慣化特性,他對圖(b)的注視時間將大于對圖(c)的注視時間,因為嬰兒已經習慣了圖(a)中的菱形,故對圖(b)中的菱形非常感興趣。
若嬰兒有對圖形的組合感知,
他對圖(c)的注視時間將大于對圖(b)的注視時間,因為嬰兒此刻熟悉的不是圖(a)中的菱形,而是整體的”十”字圖。根據習慣化原則,他將對圖(c)非常感興趣。
(二)嬰兒期的感知覺的發(fā)展
你能否根據此圖形設計一個實驗檢測嬰兒的感知覺的發(fā)展狀況嗎?
(圖中小黑點是能發(fā)光的燈泡,(a)圖從整體上感知是一個人的基本框架)
(三)
運動平衡覺對生活細心一點的人會發(fā)現:
當我們在坐公交車的時候,若面對車行進的方向,我們會不自覺地將背靠緊椅靠,保持身體的平衡;若背對車行進的方向,我們會不自覺地將身體前傾,以保持身體的平衡。那么怎樣檢測嬰兒是否具有運動的平衡覺呢?
實驗設置:
(1)將嬰兒放在一特制的彈簧椅上,此彈簧椅上安裝的測力計能精確測量出嬰兒的背部給椅背施加的壓力的大小;
(2)再將嬰兒放在如上圖所示的小屋子里面,讓嬰兒面前的擋板向前運動,而嬰兒不動,使得嬰兒感覺到他也在跟著一起向前運動。
(3)若嬰兒有運動平衡覺,在擋板向前運動的過程中,嬰兒將會不自覺地將身子向后仰,從而加大對椅背的壓力。
(四)
物體的空間排列。
你能根據此圖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嬰兒是否有對物體的空間排列的知覺嗎?1[經典實驗]羅森塔爾效應實驗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吉布森(Rosenthal&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個著名試驗。他們在一所小學的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學生進行所謂“預測未來發(fā)展的測驗”,然后通知教師說:“這些兒童將來大有發(fā)展前途”。實際上這些學生是隨機抽取的。結果八個月后,對這些學生進行智能測驗,發(fā)現名單上的學生成績確實進步了,教師也給了他們好的品行評語,實驗取得了奇跡般的效應。羅森塔爾認為這個結果是因為教師接受了“權威謊言的暗示”,對名單上的學生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產生了偏愛心理和情感。從而對學生的心理與行為產生了直接影響,并促進了預期期望效果的達成。他借用希臘神話中主人公皮格馬利翁(Pygemoliou)的名字,把這個效應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后來,人們也稱之為“羅森塔爾效應”或“教師期望效應”。
2經典實驗]皮亞杰品德發(fā)展階段論實驗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兒童品德發(fā)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關于兒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斷問題的研究,為品德發(fā)展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學基礎。
皮亞杰依據精神分析學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對偶故事研究兒童的道德認知發(fā)展。他設計了一些包含道德價值內容的對偶故事,要求兒童判斷是非對錯,從兒童對行為責任的道德判斷中來探明他們所依據的道德規(guī)則,以及由此產生的公平觀念發(fā)展的水平。下面就是皮亞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個對偶故事。
A.有一個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親出去了,朱利安覺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開始時他拿著鋼筆玩。后來,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塊墨水漬。
B.一次,一個叫奧古斯塔斯的小男孩發(fā)現他父親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親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滿以幫助他父親。這樣,在他父親回家的時候,他將發(fā)現墨水瓶灌滿了。但在打開墨水瓶時,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塊墨水漬。
皮亞杰對每一個對偶故事都提出了兩個問題:(1)這兩個孩子的過失是否相同?(2)這兩個孩子中,哪一個更壞一些?為什么?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皮亞杰發(fā)現兒童道德判斷能力的發(fā)展與其認識能力的發(fā)展存在著互相對應、平衡發(fā)展的關系,這種認識能力是在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之中得到發(fā)展的。皮亞杰概括出一條兒童道德認知發(fā)展的總規(guī)律:兒童的道德發(fā)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在10歲之前,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主要是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稱為他律道德;在10歲之后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則多半能依據自己的內在標準,稱為自律道德。
3經典實驗]人際關系的相似性因素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紐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執(zhí)安大學作過一實驗,實驗對象是十七名大學生。實驗者為他們免費提供住宿四個月,交換條件是要求他們定期接受談話和測驗。在被試進入宿舍前先測定她們關于政治、經濟、審美、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及他們的人格特征。然后將那些態(tài)度、價值觀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學生混合安排在幾個房間里一起生活四個月,四個月后定期測定他們對上述問題的看法和態(tài)度,讓他們相互評定室內人,喜歡誰不喜歡誰。實驗結果表明,在相處的初期,空間距離的鄰近性決定人際之間的吸引,到了后期相互吸引發(fā)生了變化,彼此間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越相似的人,相互間的吸引力越強。心理學家的進一步研究還發(fā)現,只要對方和自己的態(tài)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樣也會對自己產生很大吸引力。
4[經典實驗]社會助長現象實驗
心理學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發(fā)現,別人在場或群體性的活動會明顯促進人們的行為效率。他讓被試在三種情境下,騎自行車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種是單獨騎行計時,結果表明,單獨計時情境下,平均時速為24英里(1英時=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時速為31英里;而與其他騎車人同時騎行,平均時速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實驗室條件下,讓被試完成計數和跳躍等工作,也發(fā)現了同樣的社會助長現象。
5[經典實驗]從眾實驗
心理學家阿希(S.Asch,1951)關于知覺方面的從眾實驗最為著名。典型的實驗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兩張,一張畫有標準線段,另一張畫有比較線數。被試7人一組,其中6人是實驗助手(即假被試),第6人是真正的被試。被試的任務是,在每呈現一套卡片時,判斷a\,b\,c三條線段的哪一條與標準線段x等長。
實驗開始前幾次判斷,大家都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從第7次開始,假被試(助手)故意作出錯誤的選擇,實驗者開始觀察其被試的選擇是獨立還是從眾。面對這一實驗情境,真被試在作出反應前需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是自己的眼睛有問題,還是別人的眼睛有問題?是相信多數人的判斷,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在確信多數人的判斷是錯誤時,能否堅持自己的獨立性?阿希從1951年開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復這項實驗,結果發(fā)現:
?大約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試始終保持獨立性,無從眾行為;
?約有15%的被試平均作了總數四分之三次的從眾行為;
?所有被試平均作了總數三分之一的從眾行為。
6[經典實驗]發(fā)現學習教學實驗
布魯納設計過一個發(fā)現學習的教學例證。教學內容是引導8歲兒童發(fā)現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規(guī)律。實驗教學中首先讓兒童玩弄并熟悉表示數量的積木塊:大正方形(x乘x)、長方形(1×x)、小正方形(1×1),以獲得知覺經驗。然后在教師的提問、啟發(fā)下,兒童在按要求搭出一個比一個大的正方形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各種探究、操作,并對其記錄、對照。他們逐漸領悟到隱藏于如下記錄中的重要規(guī)律:
x2+2x+1=(x+1)(x+1)
x2+4x+4=(x+2)(x+2)
x2+6x+9=(x+3)(x+3)
x2+8x+16=(x+4)(x+4)
x2+10x+25=(x+5)(x+5)
當x以2,4,6,8,10……的比例遞進,另一行的增加是1,4,9,16,25……時,則方程的右邊的數字是以1,2,3,4,5……遞進。
7[經典實驗]服從實驗
心理學家米爾格爾姆(S.Milgram,1963)所做的服從實驗,是其一系列有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最有影響的一個研究。
實驗的被試是通過廣告招聘來的40名職業(yè)不同的男性,每次實驗付酬4.5美元。實驗主試告訴被試,實驗是為了研究懲罰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實驗時,兩人一組,一人當學生,一人當老師,師生角色由抽簽決定。教師的任務是朗讀配對的關聯詞讓學生記憶,然后教師呈現某個詞時,學生在四個備選中選擇其中之一。如果選錯,教師就按電鈕給學生施以電擊作為懲罰。電擊強度從15伏到450伏,分30個按鈕,電鈕下方對應標明“弱電擊”、“中等電擊”、“特強電擊”、“劇烈電擊”、“極劇烈電擊”、“危險電擊”,最后兩個用“××”標記。
由于事先的安排,實際上每組只有一個是真的被試,另一個是實驗者的助手,即假被試。抽簽結果,真被試總是當教師,假被試總是當學生。另外,這些電擊也是假的,但為了使作為“教師”的真被試深信不疑,實驗前,首先讓其接受一次強度為45伏的真電擊,作為懲罰學生的體驗。結果“教師”感覺雖然45伏電擊微弱,但已感到難受。
實驗開始,“教師”和“學生”分在兩個房間,被墻隔開,相互看不見,可以用電訊傳聲的方式聯系。然后在“學生”的胳膊上綁上電極,這是為了在學生發(fā)生錯誤選擇時,可由教師施以電擊懲罰。而且實驗者把“學生”用帶子捆在椅上,向“教師”解釋說是為防止他逃走。在實驗開始時,“學生”故意出錯,教師給予電擊,當學生多次出錯,教師電擊的電壓升到75伏時,有人開始XXXXX。隨著“學生”錯誤不斷,“教師”電擊的電壓值不斷升高,而“學生”則叫喊怒罵,哀求討?zhàn)?,踢打墻壁,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這些聲音只是放錄音而已,而教師并不清楚。作為被試的“教師”不忍心繼續(xù)做下去,問主試怎么辦?實驗主試嚴厲督促“教師”堅持做下去,并表示一切后果由實驗主試承擔,與“教師”無關。這時,充當“教師”的被試既要執(zhí)行實驗主試的懲罰命令,又要承受被懲罰者“學生”反抗的壓力,內心沖突很厲害,出現了出汗、顫抖等現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試服從了命令,直到給予答錯的“學生”電擊高達450伏。另有35%的被試,作了種種反抗,拒絕執(zhí)行命令,他們認為這樣做太傷天害理。實驗結束后,實驗主試公開了真實情況和實驗目的,以消除被試“教師”的緊張、焦慮和內疚。
8經典實驗]競爭實驗
心理學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該實驗要求兩兩成對,兩人分別充當兩家運輸公司的經理,兩人的任務都是使自己的車輛以最快的速度從起點到達終點,如果速度越快,則賺錢越多,要求盡可能多賺錢。每人都有兩條路線可選,一條是個人專用線,另一條是兩人共同的近道線,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輛車,因此使用這條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種辦法:雙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設計明確告訴被試,即使交替使用單行線,也必須要有一點等待時間,但走單行道遠比啟用個人專線經濟、有效。實驗最后以被試起點至終點的運營速度記分,分數越高越好。實驗的結果表明,雙方都不愿意合作,狹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雖然在實驗中也會偶有合作,但大多數都是競爭的結果。當實驗者要求被試闡明寧可投入競爭也不愿選擇合作的理由時,大多數被試表示自己希望戰(zhàn)勝其他競爭者,他們并不重視自己在實驗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寧可去競爭,勝過他人,實現自我價值。這一實驗證實了人們心理上傾向競爭的論斷。
研究還表明個體之間的競爭與群體之間的競爭有很大區(qū)別。在群體競爭的條件下,群體內成員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動的目的指向性很強,彼此交流及時,相互理解和友好,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效率。在個人競爭的條件下,多數人只關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夠支持。改變心理學的40個實驗-服從實驗二戰(zhàn)時期,成千上萬的納粹分子將成百萬的猶太人送進毒氣室;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為什么有那么多的軍官和士兵像著了魔般把魔掌伸向無數無辜弱小的平民,進行瘋狂的殺戮。難道他們就沒有自己的道德準則嗎?難道他們的人性泯滅到這種程度嗎?誠然,服從是軍人的天職,而且,他們中有的人的確被一種極端的民族優(yōu)越感和軍國主義的傳統(tǒng)所籠罩。但是,我相信大多數人是不可能泯滅到毫無良知的程度的。那么是什么導致他們制造了那么多駭人聽聞的兇殘事件呢?耶魯大學的StanleyMilgram所作的這項研究,試圖檢驗服從行為,并得到了一些令人深感不安的驚人結果。
這項服從研究在整個心理學史上極富盛名,因為這個實驗不僅涉及有關服從行為的討論,而且還在心理學中運用人類作被試的倫理問題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介紹這個試驗之前,想想讓你自己身臨其境,接到上級的屠殺命令,你會執(zhí)行嗎?先不要匆忙給我答案,希望你讀完實驗部分后會有新的思考。
Milgram想用科學的方法調查人們?yōu)槭裁磧H僅因為別人的命令而對他人施加巨大的傷害。他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服從傾向是如此強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個人的道德,倫理甚至同情。對于研究人類復雜行為的行為科學家,在實驗環(huán)境中模擬現實生活是最困難也是最能體現他們精妙智慧的事情。而Milgram的問題是,同學們,想想這有多么困難吧,對,就是如何引發(fā)一個人命令另一個人去體罰第三個人,而且還不能使任何人受到傷害。Milgram最初的理論假設是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傾向,和道德,倫理,種族無關。實驗方法非常具有創(chuàng)造性。為了更簡潔,此處略去關于被試的選擇等細節(jié)問題。
Milgram設計了一個偽造的電擊裝置,看起來很嚇人很逼真,它有三十個代表不同電壓的開關,從30V開始,45V,60V,…450V(15V為單位遞增),但是它們不會帶來任何痛苦,記住噢!研究者會讓權威人士命令被試不斷地增加電壓去電擊另外一個人。
除了招募的志愿者被試,還有兩位關鍵人物:一位是研究者的助手,他扮演一名被試;另一位是主試(控制整個實驗流程的人,研究者的助手)。當真正的被試到達耶魯大學實驗室時,他被安排坐在另一名被試(就是那個助手,假的被試)的旁邊。主試給他們講了個假故事,他對被試解釋道,這是一項對通過合理的獎罰改善學習效果的研究。但是首先要通過抽簽決定誰當老師,誰當學生。這個簽是研究者事先安排好的,真正的被試總是抽到“老師”,而助手總是抽到“學生”(將受到懲罰的人),記住學生和主試都是研究者的同伙,他們是一伙的,是串通好了!
然后,“學生”被帶到隔壁的房間里,被試(老師)看到工作人員將他綁在椅子上,粘上電極。然后老師向學生提問,主試要求被試(老師)在學生回答錯誤時給與電擊懲罰。而每增加一次錯誤反應,“老師”就要將電壓強度提高一級。記住,“學生”的表演時非常逼真的,雖然他沒有任何痛苦,所以當電擊總量增加時,按照預先安排,他開始從另一個房間發(fā)出痛苦的叫喊,當電壓超過300V,他變得完全沉默,拒絕回答任何問題。對大部分正常人來說,當電壓達到某一點時,因為不忍心再加壓,他們會問主試是否繼續(xù),主試會用一系列漸重的語氣命令被試繼續(xù)。
最終,當一個被試拒絕繼續(xù)進行電擊,記錄下他使用的電擊水平,也就是他使用過的最高的電擊水平,就可以對服從行為進行測量。
你可以想象一下實驗結果嗎?預測一下有多少人會使用450V的電壓呢?有多少人會使用嚴重電擊(300V以上)呢?耶魯大學心理專業(yè)四年級的學生作了預測,最低是0,最高是3%,平均為1.2%。
而實驗結果真的很令人驚訝。記住,一共有40名被試。在主試的命令下,幾乎所有被試都將電壓提升到300V的水平。盡管有14名被試不服從命令,但仍然有26名,也就是65%的被試繼續(xù)試驗,并使用了最高電壓。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試并不是心平氣和地去做這些事情,很多人抱怨,責難,甚至對主試非常憤怒,女性被試常常是邊哭邊做。然而,他們最終還是服從了命令!
最后是關于這個實驗的討論,首先,這些“老師”(被試)都是正常的普通人,都有社會平均水平的道德標準。其次,主試是命令者,他是處在一個權威地位的人,但是仔細想想,他的話有多大分量呢,這里要額外說明一點,被試的酬勞在試驗之前就付清了,這也是為了不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而作的安排。所以,很顯然,即使不執(zhí)行命令也不會有任何損失,而是情景本身有一種力量,使人們出人意料的服從。
那為什么會有如此強烈的服從傾向呢?Milgram從被試(老師)的角度概括了以下幾點:
1.因為是耶魯大學發(fā)起的,沒有懷疑它是好事情。
2.因為我是志愿者,所以我要盡力配合來完成好實驗。
3.學生和老師是抽簽決定的,我也可能是學生。
4.他們給了我報酬,我應該盡力做好。
5.我只能屈從于心理學家的安排,我什么都不清楚。
6.他們告訴我,電擊是痛苦的,但沒有生命危險。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似乎老師和學生離得越遠,服從率越高,當他們各在一個房間,彼此看不到也聽不到的情況下,93%的被試使用了最高電壓!而權威人物(主試)和老師(被試)的距離也影響了服從率,現在你應該猜得到,被試離主試越近,服從傾向越強烈。
最后,有一個現象是比較樂觀的,當主試允許被試用他們想用的電壓來懲罰學生時,沒有一個人超過45V。
現在,再讓你來回答開頭的那個問題,你可能會說:“可能吧,不一定。”而不是斬釘截鐵的:“怎么可能?你以為我是虐待狂??”
關于這個實驗的爭議有兩點,一方面精神病學家認為被試們在實驗中遭受了心理的折磨,這是非常不人道的,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這樣欺騙被試是很不道德的。心理學家認為,當你觸及他人思想的時候必須格外小心,因為你永遠也無法肯定你將會發(fā)現些什么。多年以來,就這一課題的大量心理實驗已經得出了驚人的結論。
請注意,我們所要討論的對象并不是那些間歇性精神病患者;事實上,我們所說的正是您。以下這些實驗的結果將不言自明:
實驗五、阿希的從眾實驗(1953年)
實驗步驟:心理學者阿什(SolomonAsch)曾作了一系列用以驗證從眾效應的研究,其實驗結果可令所有讀到它的人都為之沮喪不已。
受試者們被告知,他們將與另一部分人一同參與某項視力測試,隨后將出示一些圖片,并要求各自回答一些十分容易和顯見的問題。這個測試的陷阱在于,除受試者本人之外,房間里還有其他實驗合作者共同進行這一測試,他們將按照要求給出顯然錯誤的答案。那么,在大多數人都犯了再明白不過的弱智錯誤時,受試者會與其他人給出不同的結果么?
實驗結果:受試者們要求回答的“難題”可參考下圖所示
他們所需做的僅是指出右側中的哪一條線段與左側的線段等長。你看,阿什所提的問題遠未達到什么設計下一代空間站的那種難度。說實在話,一個能在這種類似線段長度的問題上答錯的人,除非是你當天早上服用了兩個劑量的迷幻藥,還把它擦在了眼球上(當然這將會引發(fā)其他更為可怕的“試驗”,我們略過不談)。
然而遺憾的是,當看到參與測試的其他三個人給出錯誤的回答時,32%的受試者也給出同樣錯誤的答案,即使線段長度的差別達到幾個英寸也依然如此。三人成虎的諺語無疑得到了驗證。
結果分析:試想一下,當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是那么黑白分明、顯而易見的時候,這個32%的比例將會上升到多少。即使我們沒聽懂一個笑話,我們也更愿意跟著大多數人一起笑起來;當我們發(fā)現自己不被大多數人認可時,我們更傾向于懷疑自己的觀點。小學時我們所經歷過的同齡人的競爭壓力和“勇敢地做你自己”之類的鼓勵,仿佛都不知所蹤。
“嗯,我應該是一個叛經離道的獨行者,這樣挺好?!蔽覀儺斨械拇蠖鄶等丝偸沁@樣說。當然,也同樣是我們當中的每個人,下一步的舉動就是觀察其他“獨行者”所做的事……
……然后,確保自己與他們所做的完全一致而不相違背。
實驗四、好撒馬利亞人實驗(1973)
實驗步驟:如果你沒有聽過“好撒馬利亞人”(theGoodSamaritan)這一《圣經》故事,在此可以簡要介紹如下:一個猶太人被強盜打劫而身受重傷、躺在路邊,有祭司和利未人路過卻不聞不問,惟有一個過路的撒瑪利亞人不顧隔閡,動了善心幫助了他,故事借以表明鑒別人的標準是人心而非身份。因此,心理學家約翰·達利(JohnDarley)和C·丹尼爾·巴特森(C.DanielBatson)希望對宗教信仰在助人行為上的影響進行測試。
他們的受試者是一組神學院學生,其中的一半給予“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并要求他們在另一所神學院里布道,另一半則要求在同一地點對就業(yè)機會的問題進行布道。
作為額外的變量參照,受試者被要求在不同的時間內到達布道的地點,因此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可能在路上會顯得匆忙。
同時,在到達指定地點的途中,受試者將會經過一個癱倒在小巷中的路人,看上去急需幫助。我們可能會認為達利與巴特森僅是就一些助人的隨機現象作測試,但研究資料表明這位可憐的路人是事先安排好的,并且表現得十分逼真。
實驗結果:相比那些準備演講就業(yè)機會問題的學生,被給予“好撒馬利亞人”故事的學生并沒有因為寓言的教育意義而更多地伸出援手。真正起作用的因素竟然是他們在路上究竟有多匆忙。
事實上,假如時間緊迫,僅有10%的學生會停下來提供援助,即使他們即將布道的話題是停下來給予援助是多么地重要。然而平心而論,如果你在課上遲到了,教授會相信“路上我不得不停下來幫助一個受傷的旅客”的借口么?很可能不會,除非你能出示那個人沾滿鮮血的襯衫作為證據。
結果分析:正如我們喜歡開玩笑時所說的那樣,一個反同性戀的男議員可能被發(fā)現與一名男子共浴愛河,呼吁環(huán)保的美國前副總統(tǒng)戈爾(AlGore)可能擁有一所能耗不菲的宅第……
……而事實上,我們這些普通的民眾與政客一樣偽善。畢竟,與面對一個渾身散發(fā)惡臭甚至淌著鮮血的流浪漢相比,面對一眾聽者高談闊論應該幫助陌生人顯然更加容易。因此,即使指出他們的虛偽也難掩自身販虛偽。
假如你認為這些研究結果僅限于偽善的神學院學生,那么請看看新聞。還記得數年前,攝影機拍下至少12輛車拒絕搭載躺在路邊的受傷女子那一幕么?
也正如這些學生那樣,他們總會有感到迫不得已的地方。司機或許還感到慶幸,因為自己僅僅是拐了個彎路過了她,而不是像車禍慘劇中那樣壓扁了她。
實驗三、旁觀者冷漠實驗(1968)
實驗步驟:在1964年的一起女子謀殺事件中,新聞報道稱,現場有38個人親眼目睹或者聽見案件的發(fā)生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約翰·達利(JohnDarley)和比伯·拉坦納(BibbLatane)希望通過研究驗證,當人處于群體環(huán)境中時,是否就不愿意施以援手。
這兩位心理學家邀請了一些志愿者參與了試驗。他們告訴受試者,鑒于會談可能涉及極其私人化的內容(諸如討論生殖器的大小之類的話題),因此每個人將被分隔在不同的房間,僅使用對講機來相互溝通。
在會談中,一名參與人員將假裝突然病發(fā),當然這可被其他受試者所聽見。我們并不完全確定此通話傳達給他們的信息是對方發(fā)病,但我們確保諸如“噢我的癲癇發(fā)作了”之類的話將被受試者聽到。
實驗結果:當受試者認為除發(fā)病者外,他們是參與討論的唯一一人,85%的人會在對方假裝病發(fā)時自告奮勇地離開房間去尋求幫助。與另一個人進行一次非常私人化的會談(再次強調,很可能提及生殖器官大小等問題)已屬十分不易,相比之下,假如在剩下的時間里被迫一個人自言自語僅僅是可悲而已。但不管怎樣,有85%的人愿意幫助;這一結果還不錯,不是么?
但實驗還沒有結束。當實驗環(huán)境發(fā)生轉變,受試者認為還有另外四個人參與討論時,只有31%的人在對方發(fā)病后尋求幫助,剩下的受試者猜測會有其他什么人去照顧此人。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多多益善”這種詞匯失去了其真意,更正確的表述應該是“多多益死”(人愈多的情況下,就有愈高的概率死于發(fā)?。?。
結果分析:由此推及,在緊急情況下,假如你是當事人身邊的唯一一個人,你參與援助的動力將大大增加,你將感覺到對此事具有100%的責任。然而,當你僅是10個人中的一個時,你將只感到10%的責任;問題在于,其他每個人也只感到10%的責任。
這便給我們之前的例子提供了解釋。假如受傷的女子躺在荒無人煙的高速公路旁,原本視若無睹的司機可能更愿意停下來幫忙。題外話,當然他們也可能更愿意棄之不顧,因為他們知道無人在旁監(jiān)督(這與本實驗的受試者不同,因為至少受試者知道有人在記錄和分析他們的舉止)。
又或許,這個問題也可被歸結于我們能為自己找到借口的合理性。我們會說,“顯然,這條道上總會有人路過去救她的”。抑或,“顯然,保護環(huán)境總會有人去做些什么的”或者“顯然,鯊魚總會飽的,所以到某個程度就不會吃他的”。我們只是需要為自己的不作為找一丁點的借口而已。
實驗二、斯坦福監(jiān)獄(1971年)
實驗步驟: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Zimbardo)希望研究監(jiān)獄生活如何影響其中的警察與囚犯。這聽起來夠愚蠢的;問題在于,那會有什么問題嗎?
津巴多將斯坦福大學心理系的地下室改建成了一個模擬監(jiān)獄。僅通過報紙廣告而來的志愿者均通過了身體健康和心理穩(wěn)定測試,這些測試在篩選監(jiān)獄實驗的受試者中是至關重要的因素。這些受試者都是男性的大學生,被隨機分布12名獄警和12名囚犯。津巴多自己也希望參與到實驗中去,并且自己任命自己為監(jiān)獄總監(jiān)。此模擬監(jiān)獄的實驗僅僅持續(xù)了兩周。
是的,關于這一點絕不會有任何問題。
實驗結果:每個受試者都花費了一天左右的時間來適應這種生活,并開始變得瘋狂。僅到第二天,囚犯便在這個人為設立的監(jiān)獄里發(fā)起了暴亂,用床鋪在牢房里設立障礙并譏笑獄警們??吹竭@一情形,獄警仿佛找到了向囚犯開火(事實上使用滅火器替代)的絕佳借口,嘿,見鬼的為什么不這么干?
至此開始,斯坦福監(jiān)獄已經真的見鬼了,在這一地獄里日復一日地上演暴亂。一些獄警開始逼迫囚犯裸睡在水泥地上,并以限制浴室的使用作為特權(常常被剝奪的特權)相威脅。他們強迫囚犯做羞辱性的訓練,并用雙手去清潔馬桶。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當“囚犯”被告知他們有機會被假釋、但假釋申請又被駁回的情況下,他們并沒有簡單地要求終止這見鬼的實驗。請記住,他們絕對沒有因法律上的原因而被監(jiān)禁,這僅僅是一個角色扮演的實驗。這意味著,他們將繼續(xù)赤身裸體地坐在自己的排泄物上,頭上套著袋子。
有50名以上的非實驗人員參與觀察和關注這一監(jiān)獄,然而道德的審判卻從未遭到質疑,直到津巴多的女友克里絲蒂娜·馬絲拉(ChristinaMaslach)提出強烈抗議。僅在此后6天,津巴多便終止了這一實驗(幾位“獄警”對此表示失望)。如果你想要就此稱贊馬絲拉是這一見鬼實驗中唯一一位理智的人的話,那么你還應該知道的是,后來她便嫁給了策劃這一實驗的津巴多。
結果分析:這一結果表明,扮演囚犯的角色預謀造反,扮演獄警的角色則開始變得具有暴力傾向。難道說是因為扮演被暴動折磨的獄警們都是混賬,不問情由地把人隨意擺布嗎?科學研究表明,假如角色互換,你也會采取同樣的方式。
正如它所驗證的那樣,這通常是出于對方反擊的恐懼使得我們對我們的人類同胞百般折磨。當我們比某些人擁有絕對權力或來自上級的空頭支票時,阿布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二手房按揭貸款合同范本
- 2025年離合器主缸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4年版駕校訓練場地基礎設施建設協議版B版
- 2025年脫硝設備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4年瓷磚供應與購買協議2篇
- 2025土地征用補償合同書
- 2025勞務合同范本及簽訂注意事項
- 2024年雞肉供應商合同范本
- 2025版大型國有企業(yè)股權收購專項股權轉讓協議書
- 2025年高阻隔性封裝材料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4屆消防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80題)
- 工程師個人年終總結
- 構詞法(講義)(學生版)-2025年高考英語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
- 2024年河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GB 17353-2024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防盜裝置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本科《納稅籌劃》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一至五)試題及答案
- 房租收條格式(3篇)
- 期末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培智生活語文二年級上冊
- 《技術規(guī)程》范本
- DBJ50T-城鎮(zhèn)排水系統(tǒng)評價標準
- 紅色簡約中國英雄人物李大釗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