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及練習題(含答案)一、中考語文詩歌鑒賞訓練1.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甲)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乙)小石潭記(節(jié)選)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1)下面選項恰當?shù)囊豁検牵ǎ┘自娮髡邽樗未娙?,乙文作者為唐代文學家。B.從題材看,甲詩為懷人詩,乙文為山水游記C.甲乙兩詩文均有感而發(fā),寫于作者被貶謫之地。D.甲乙兩詩文作者在文壇上被并稱為“劉柳”。(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俶爾遠逝,往來翕忽。(3)下面選項恰當?shù)囊豁検牵ǎ?。甲詩頸聯(lián)描繪了詩人所見的"千帆過"“萬木春"之景,表達其對生活哲理性的思考。乙文“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句著意描寫了潭中魚兒自由游弋的可愛情態(tài)。甲詩尾聯(lián)中“長精神”和乙文中“凄神寒骨”都隱約傳達出作者被貶后的失意與悵惘。甲詩和乙文中作者的情感變化均較為顯性,傷感至豁達、歡樂轉(zhuǎn)憂傷,讀者能感同身受。(4)古人云“詩言志,歌詠懷”,甲詩和乙文作者有過被貶謫經(jīng)歷后,都在作品中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達情感,請舉例說明?!敬鸢浮浚?)D(2)(魚兒)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3)D(4)甲詩用“聞笛賦”“爛柯人”的典故含蓄表達思念故友,感慨歲月的情感;乙文借幽深凄清之景委婉抒發(fā)被貶謫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之情?!窘馕觥俊痉治觥浚?)A.甲詩作者為劉禹錫,唐代文學家。B.甲詩為酬答詩。C.甲詩不是寫于作者被貶謫之地。劉禹錫被貶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實則二十二年)后應召回京。途經(jīng)揚州,與同樣被貶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于是劉禹錫寫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故選Do(2)本題注意關(guān)鍵詞:俶爾,忽然。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翕:迅疾。(3)A.“所見的‘千帆過'‘萬木春'之景”錯誤,不是實寫。B.乙文"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運用側(cè)面描寫,寫出小石潭水清澈見底、清??设b的特點。C.“都隱約傳達出作者被貶后的失意與悵惘”錯誤,甲詩尾聯(lián)中“長精神”表達作者樂觀豁達,進取向上,堅韌不拔的人生態(tài)度。故選D。(4)乙文,柳宗元聽到“如鳴佩環(huán)”的流水聲就“心樂之”,看到“往來翕忽”的游魚便以為“似與游者相樂”。但好景不長,很快便感到這些“凄神寒骨”了,心里覺得“其境過清”,就匆匆離開了。這一樂一憂,耐人尋味。這是由于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調(diào),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流露出來。甲詩,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quán)而被殺害。后來,向秀經(jīng)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于是作《思舊賦》。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爛柯人:指晉人王質(zhì)。相傳晉人王質(zhì)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經(jīng)朽爛。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jīng)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xiāng)恍如隔世的心情。故答案為:⑴D;⑵(魚兒)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⑶D;⑷甲詩用“聞笛賦""爛柯人"的典故含蓄表達思念故友,感慨歲月的情感;乙文借幽深凄清之景委婉抒發(fā)被貶謫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之情?!军c評】⑴文學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學現(xiàn)象、文學流派,文體知識等;⑵文言文翻譯首先做到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定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句中的重點詞,如實詞中的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翻譯重點語句是一項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文言詞匯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古漢語知識,同時要求語言表達流暢與優(yōu)美;⑶本題考查詩文內(nèi)容分析理解。⑷詩歌鑒賞方法指導:從作者入手,聯(lián)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風格知識理解內(nèi)容;借助于詩詞的標題、注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關(guān)鍵詞句(動、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詩詞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靜為動V靜結(jié)合>對比映襯、虛實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緟⒖甲g文】甲詩: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乙文,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我坐在潭邊,四面環(huán)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2.參照示例,根據(jù)提示,賞析《村晚》。示例:約客(宋)趙師秀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字詞賞析】“敲”“落”極富情致,頗見主人候客的急切之狀和焦急難耐的心情。【情感表達】借蛙聲喧鬧,映襯夜晚的寂靜,表達詩人落寞失望的情懷。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①,山銜落日浸寒漪②。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③信口吹?!咀ⅰ竣仝椋撼靥恋陌丁"谇澹核y。③腔:曲調(diào)?!敬鸢浮俊咀衷~賞析】“橫”字表明牧童隨意地橫坐在牛背上,表現(xiàn)了牧童的調(diào)皮可愛。【情感表達】借牧童在牛背上隨意坐著及吹著笛子,寫出了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幽靜,表達了詩人對寧靜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之情?!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此題屬于字詞賞析題,要在整體感知詩歌內(nèi)容和感情的基礎上從詩中挑選出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進行賞析。如"浸",寫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動形象。"橫"字表明牧童不是規(guī)矩地騎,而是隨意橫坐在牛背上,表現(xiàn)了牧童的調(diào)皮可愛,天真活潑,淳樸無邪?!靶拧?,這里是隨意的意思,表明牧童是隨意地吹奏曲子,表現(xiàn)牧童的悠閑自得。(2)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這是一首描寫農(nóng)村晚景的詩:在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樣(是落山后),倒映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放?;丶业暮⒆訖M坐在牛背,他拿著短笛隨意的吹奏。詩人即景而寫,構(gòu)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nóng)村晚景圖。據(jù)此可知,詩人借牧童在牛背上隨意坐著及吹著笛子,寫出了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幽靜,表達了詩人對寧靜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之情。故答案為:(1)“橫”字表明牧童隨意地橫坐在牛背上,表現(xiàn)了牧童的調(diào)皮可愛。(2)借牧童在牛背上隨意坐著及吹著笛子,寫出了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幽靜,表達了詩人對寧靜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军c評】(1)本題考查賞析古詩煉字的能力。品析煉字類題目,一般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該字的字義+語境義;該字使用的表達技巧+表達效果;該字所傳遞的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解答時,需要反復誦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意,揣摩字詞在詩中的意思,體會該字詞在詩中創(chuàng)設的意境,聯(lián)系整首詩歌,結(jié)合具體語境,分析該字詞所傳達的情感。(2)此題考查學生對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詩句所表達的情感,一是間接的從詩中所描寫的景物特點揣摩,理解詩人心境和情緒,二是抓住詩中詩人直接表達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結(jié)合詩歌的寫作背景理解。3.閱讀下面這首蘇軾的詩,然后回答問題。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注】東欄:指詩人當時庭院門口的欄桿。(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加以描述。(2)本詩的詩眼是哪個詞?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這兩句詩描繪了梨花淡白,柳色深青,柳絮飄飛,鮮花滿城的春天景象。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條透露出濃郁的春色,飄飄灑灑的柳絮夾帶著如雪的梨花,布滿了全城。(2)惆悵。作者由花開花謝,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暫,年華似水,發(fā)出“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慨?!般皭潯币辉~包含作者對生命短促的感慨和無奈的思想感情?!窘馕觥俊痉治觥浚?)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梨花”“柳色”“柳絮”“鮮花”的特點,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2)這首詩,梨花滿城本是精美絕倫的美景,偏偏伴著無處不飛的紛紛柳絮,這使絢爛的春陽成了一種傷感短暫的美麗?!傲嗌睢薄傲躏w”,既襯托出梨花素白晶瑩漫城盛開的情狀,又從側(cè)面沉郁地引發(fā)出人生幾何的追問,以至于下句的“惆悵”二字似乎已沖到了嘴邊,不吐不快。詩人見梨花而“惆悵”是因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故答案為:(1)這兩句詩描繪了梨花淡白,柳色深青,柳絮飄飛,鮮花滿城的春天景象。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條透露出濃郁的春色,飄飄灑灑的柳絮夾帶著如雪的梨花,布滿了全城。(2)惆悵。作者由花開花謝,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暫,年華似水,發(fā)出“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慨?!般皭潯币辉~包含作者對生命短促的感慨和無奈的思想感情。【點評】(1)本題考查對詩歌意境的理解賞析。首句以“淡白”狀梨花,以深青狀柳葉,以柳青襯梨白,可謂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這一對比,景色立刻就鮮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動態(tài)描寫:滿城飛舞的柳絮,春意之濃,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來。(2)本題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以及對詩眼的辨析能力?!稏|欄梨花》是一首感傷的詩,詩人因為梨花盛開而感嘆時光的流逝。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發(fā)了詩人淡看人生、從失意中得到解脫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蕩的風骨。詩眼的獲得,需要提煉字句,務必要使提煉的字詞和詞句,最能表現(xiàn)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達詩人對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4.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1)這首詩歌給我們描繪了哪三幅畫畫?(2)請簡要分析“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一句蘊含的思想感情?!敬鸢浮浚?)一、惜時收割,妻兒送茶飯;二、丁壯勤收割;三、有貧婦拾遺穗,居易感悲傷。(2)寫夏天天熱晝長,而人們卻竭力苦干,就怕浪費一點時間,體現(xiàn)人們對即將到手的麥子的珍惜?!跋А弊钟玫梅浅:?,用一種違背人之常情的寫法來突出人們此時的感情烈度。【解析】【分析】(1)《觀刈麥》是白居易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于當?shù)厝嗣駝趧悠D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xiàn)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全詩分四層,第一層四句,交代時間及其環(huán)境氣氛。第二層八句,通過具體的一戶人家來展現(xiàn)這“人倍忙”的收麥情景。婆婆、兒媳婦擔著飯籃子,小孫兒提著水壺,他們是去給地里干活兒的男人們送飯的?!白阏羰钔翚猓匙蒲滋旃?。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边@四句正面描寫收麥勞動。笫三層八句,鏡頭轉(zhuǎn)向一個貧婦人,她被捐稅弄得破了產(chǎn),現(xiàn)時只能以拾麥穗為生。第四層六句,寫詩人面對豐收下出現(xiàn)如此悲慘景象的自疚自愧。據(jù)此概括即可。(2)“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闭婷鑼懯整渼趧?。他們臉對著大地,背對著藍天,下面如同籠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們用盡一切力量揮舞著鐮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記了炎熱,因為這是“虎口奪糧”,時間必須抓緊呀!舍不得浪費。天氣如此之熱,白天又如此之長,而人們卻竭力苦干,就怕浪費一點時間,可見人們對即將到手的麥子的珍惜程度?!傲ΡM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句寫出農(nóng)民勞作的辛苦,以及對農(nóng)民的同情。故答案為:⑴一、惜時收割,妻兒送茶飯;二、丁壯勤收割;三、有貧婦拾遺穗,居易感悲傷。⑵寫夏天天熱晝長,而人們卻竭力苦干,就怕浪費一點時間,體現(xiàn)人們對即將到手的麥子的珍惜?!跋А弊钟玫梅浅:茫靡环N違背人之常情的寫法來突出人們此時的感情烈度?!军c評】⑴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掌握能力??忌Y(jié)合詩句,用流利、連貫、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此題的關(guān)鍵在于考生對詩句內(nèi)容的理解。⑵本題是對詩歌詩人的情感的考查??忌斫庠娋涞囊馑?,針對詩句的表現(xiàn)手法和用語進行分析,概括出詩人在詩句中所蘊涵的情感。5.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小題。重訪西湖舊游(宋)武衍
西風吹曉鳳城開,桂子香中信馬來。
十載不行湖上路,知它添了幾樓臺。西湖感舊
(宋)陳居仁
蘇公堤畔采蓮船,蘸碧樓臺動管弦。
山色湖光宛如昔,心情不似十年前。(1)由詩中的寫景內(nèi)容可知,兩位詩人重游西湖的季節(jié)不同,《重訪西湖舊游》是季,《西湖感舊》是季。(2)同是重游西湖,兩位詩人的心情卻截然不同。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作簡要賞析。【答案】(1)秋;夏(2)《重訪西湖舊游》中說十年沒有在西湖邊行走,不知道它添了幾座樓臺,看出詩人對西湖的變化充滿了期待,因而懷著一種喜悅的心情。而《西湖感舊》中說山色湖光依舊和從前一樣,自己的心情卻不像十年前一樣,從詩歌前兩句描寫的景色可以看出西湖景色依然美麗,那么詩人的心情應該不是快樂而是悲傷的?!窘馕觥俊痉治觥浚?)“西風吹”“桂子香”自然是秋天的景象?!安缮彙弊匀皇窍募镜幕顒?。(2)分析“十載不行湖上路,知它添了幾樓臺”一句,懷著喜悅的心情充滿了對西湖的變化的期待。而“山色湖光宛如昔,心情不似十年前”一句說明詩人當時心中持有的是悲傷的心情。一般詩歌的結(jié)尾都是直抒胸臆,從結(jié)尾的詩句中即可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故答案為:⑴秋;夏;⑵《重訪西湖舊游》中說十年沒有在西湖邊行走,不知道它添了幾座樓臺,看出詩人對西湖的變化充滿了期待,因而懷著一種喜悅的心情。而《西湖感舊》中說山色湖光依舊和從前一樣,自己的心情卻不像十年前一樣,從詩歌前兩句描寫的景色可以看出西湖景色依然美麗,那么詩人的心情應該不是快樂而是悲傷的?!军c評】⑴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卮鸨绢}時,需要掌握句子翻譯,從而理解詩詞內(nèi)容,再進行概括即可;⑵做好本題要根據(jù)注釋了解詩作的寫作背景,閱讀全詩理解詩歌內(nèi)容,從詩人所描寫的景物特點來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讀懂詩歌。答題時應注意,分析作者選取了那些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種氣氛或傳達了何種情感,情境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等。6.閱讀詩歌,回答問題。送道標上人歸南岳
(唐)劉長卿
悠然倚孤棹,卻憶臥中林。
江草將歸遠,湘山獨往深。
白云留不住,淥水去無心。
衡岳千峰亂,禪房何處尋。(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上人即高僧;棹為劃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為五岳之一。首聯(lián)寫道標上人飄然遠游之中懷想林中高臥。暗示他即將歸去。頷聯(lián)點出道標上人歸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離愁伴他遠行。本詩前四句描寫景物,后四句感時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guān)聯(lián)。(2)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敬鸢浮浚?)D(2)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隨意,揮灑酣暢。即使是歸到衡岳,群山綿延、千峰聳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將在何處棲遲。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畫出了一個率性飄逸、稟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時借千峰衡山流露出來詩人對道標上人的贊美之情與贈別之意。【解析】【分析】(1)ABC賞析正確。D錯在"后四句感時抒懷”,應是表達詩人對道標上人的贊美之情與贈別之意。(2)結(jié)合詩歌題目及內(nèi)容分析。這首詩的題目是“送道標上人歸南岳”,最后兩聯(lián)的意思是:道標商人要離開了,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隨意,揮灑酣暢。即使是歸到衡岳,群山綿延、千峰聳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將在何處棲遲。最后兩句作者以一組流暢的林山云水鏡頭,寫出了一個率性飄逸、稟性超拔的上人,同時借千峰衡山流露出來詩人對道標上人的贊美之情與贈別之意。故答案為:⑴D;⑵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隨意,揮灑酣暢。即使是歸到衡岳,群山綿延、千峰聳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將在何處棲遲。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畫出了一個率性飄逸、稟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時借千峰衡山流露出來詩人對道標上人的贊美之情與贈別之意。【點評】⑴此題考查對詩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內(nèi)容、主題、感情等方面。需在理解全詩內(nèi)容的基礎上,根據(jù)選項逐一比對。⑵此題考查理解詩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詩人的情感往往通過具體的語句表達出來,因此理解詩歌的語句內(nèi)容是體會詩人情感的重要途徑。因此解答本題,一定要結(jié)合全詩內(nèi)容仔細揣摩詩人所表達的感情。7.“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兩句詩,使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理?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敬鸢浮坑玫洌ɑ蜻\用典故),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窘馕觥俊痉治觥看贯灡滔骸妒酚?齊太公世家》記載,呂尚年老垂釣于渭水邊,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夢日:傳說伊尹在將受到成湯的征聘時,夢見乘船經(jīng)過日月邊。李白引用這兩個典故,其實是希望自己能像姜尚和尹伊一樣得到朝廷的重用。故答案為:用典(或運用典故),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军c評】本題考查理解古詩典故的能力。一般而言,古典詩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即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多積累一些詩歌中常見的歷史故事,多記憶一些古詩名句,無疑對準確把握詩人的情感,理解詩歌的主題是很有幫助的。8.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首五言律詩主要寫的是王維出使邊塞途中的所見所感。全詩通過“歸雁”“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候騎”等自然景物,向我們展示了邊塞的神壯麗。頸聯(lián)運用對偶手法,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奇觀”,其中“圓”“直”兩字極富神韻。這首詩意境雄渾,與王維晚年寫《竹里館》那種清幽意境形成鮮明的對比。(2)有人說“歸雁天”“歸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嗎?請說明理由?!敬鸢浮浚?)B(2)同意。理由:一是作者身處“胡天”,二是作者出使邊塞實際上是被排擠出京城,情境上如同“歸雁”,傳達出漂泊無定的內(nèi)心感受?!窘馕觥俊痉治觥竣臖:能體現(xiàn)邊塞神奇壯麗的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等自然景物。故選B。⑵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征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詩在表現(xiàn)上采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罢髋睢庇髟娙?,是正比,而“歸雁”喻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故答案為:⑴B;⑵同意。理由:一是作者身處“胡天”,二是作者出使邊塞實際上是被排擠出京城,情境上如同“歸雁”,傳達出漂泊無定的內(nèi)心感受?!军c評】⑴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答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各個選項的說法,再和詩詞相關(guān)詩詞句內(nèi)容和手法比照,字斟句酌歸納辨析正誤。⑵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答題時應注意,仔細體味試題要求,理解試題的側(cè)重點,把握試題解答的切入點,反復閱讀詩句,從關(guān)鍵詞語、詩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資料入手分析作答。9.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①去,同到牽??椗摇!咀ⅰ竣贀?jù)《荊楚歲時記》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城,尋找黃河源頭。張騫奉命沿黃河西行數(shù)月,在源頭“見室內(nèi)有一女織,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自此有黃河源頭與天上銀河相通的傳說。(1)從“九曲”“萬里沙”“浪淘風簸”中任選其一,結(jié)合詩句做簡單賞析。(2)對詩歌后兩句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髢删溆汕懊娴摹皩嵕场被没伞跋删场?,把讀者帶入奇異的神話世界?!叭缃裰鄙?有沿著黃河道逆流而上之意,體現(xiàn)出詩人不畏艱險的豪邁氣概。詩人想象去拜訪勤勞善良的牛郎織女一家,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人在敘寫離開黃河“直上銀河去”的愿望中,流露出消極避世的思想?!敬鸢浮浚?)①“九曲"用了夸張的手法寫黃河曲曲折折,蜿蜒奔騰的雄渾氣勢;②“萬里沙”黃河在流經(jīng)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波濤洶涌,壯闊奔騰;③“浪淘風簸”黃河卷著泥沙,風浪滾動,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動,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沙,逆流而上,沖風破浪,一往無前。(2)D【解析】【分析】(1)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這里用九曲表現(xiàn)了黃河蜿蜒奔騰的雄渾氣勢。萬里:形容路途非常遙遠,萬里沙:黃河在流經(jīng)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這三個字讓我們仿佛看到黃河裹挾著大量泥沙從上游奔騰而下,那種波濤洶涌的氣勢震人心魄。淘:用水沖洗。簸:搖動。自:來自。這兩句大意是:九曲黃河之中有無數(shù)的砂礫,它們隨同黃河流經(jīng)萬里,經(jīng)受了浪濤的沖洗和狂風的簸蕩,從天涯一直來到這里。詩人歌詠九曲黃河中的萬里黃沙,贊揚它們沖風破浪,一往無前的頑強性格。據(jù)此分析答題,意對即可。(2)ABC分析正確。D分析錯誤,“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辈捎昧藦堯q為武帝尋找河源和牛郎織女相隔銀河的典故,馳騁想象,表示要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沙,逆流而上,直到牽??椗?,表現(xiàn)了詩人的豪邁氣概。故答案為:⑴①“九曲"用了夸張的手法寫黃河曲曲折折,蜿蜒奔騰的雄渾氣勢;②“萬里沙”黃河在流經(jīng)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波濤洶涌,壯闊奔騰;③“浪淘風簸”黃河卷著泥沙,風浪滾動,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動,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沙,逆流而上,沖風破浪,一往無前。⑵D【點評】⑴本題考查賞析詩歌語言的能力。詩歌的語言具有凝練、含蓄等特點。鑒賞詩歌的語言,就是品讀詩歌的語言意蘊,體味詩歌的語言風格和語言魅力。古詩詞語言鑒賞部分所包含的內(nèi)容較多,主要涉及遣詞造句、語體色彩、語言風格等方面。從考查的方向來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品評古詩中的煉字藝術(shù)或“詩眼”,③結(jié)合詞語對詩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達效果的理解分析,②總體上對古詩語言特色、風格的概括評析?;卮鹪擃},要放在語句中,結(jié)合全詩的內(nèi)容評析,說出運用效果。⑵本題考查理解古詩內(nèi)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詩句內(nèi)容,首先要抓住詩句中的人、物、景、事進行分析,然后再把這些內(nèi)容綜合起來考慮。而把握詩中詩人的思想感情,要結(jié)合詩歌的寫作背景,作者所處的時代及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來理解,同時要聯(lián)系詩中的景、物、意象來體會?!靖絽⒖甲g文】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仿佛來自天涯?,F(xiàn)在我們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找牛郎織女的家?!緟⒖艰b賞】這首絕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yōu)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家,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是一種樸實無華直白的美。1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宿牛群頭①
胡助
蕎麥花開草木枯,沙頭雨過拙蘑菇。牧童拾得滿筐子,賣與行人②供晚廚。(選自《元明清詩歌鑒賞辭典》)(注)①牛群頭: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詩中“拙”“滿”二字用得好,請作簡要分析。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案】(1)“茁”是旺盛的意思,“滿”是裝滿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雨過之后,蘑菇長得十分旺盛,數(shù)量很多,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表達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閑適?!窘馕觥俊痉治觥?1)本題作答時,先解釋詞語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表達效果,最后再指明作者的情感。這里首先要注意“拙”應該是通假字,同“茁”,“茁壯”的意思,用來修飾“蘑菇”,寫出蘑菇長得旺盛;“滿”則寫出蘑菇的多。由此可以看出,描寫的對象主要是“蘑菇”,寫出它的旺盛與多,從而表現(xiàn)出大自然的生機,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2)作答時注意詩歌中的景的特點以及詩人的言行。從詩歌的一二兩句可以看出,詩人這里描寫的是大自然的美麗之景,而三四兩句則是寫詩人從牧童那里買來蘑菇做晚飯,表現(xiàn)出詩人的安逸閑適之情。故答案為:⑴“茁”是旺盛的意思,“滿”是裝滿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雨過之后,蘑菇長得十分旺盛,數(shù)量很多,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⑵表達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閑適。【點評】⑴本題考查詩歌語言的賞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⑵本題考查分析詩人情感的能力。作答時注意詩歌中的景的特點以及詩人的言行。
二、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1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季布
司馬遷孝惠時,(季布)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①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敝T將皆阿呂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陳勝等起。于今創(chuàng)痍未瘳②",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議擊匈奴事。季布為河東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復有言其勇,使酒難近③。至,留邸一月,見罷④。季布因進曰:“臣無功竊寵,待罪河東。陛下無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無所受事,罷去,此人必有以毀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上默然慚,良久曰:"河東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節(jié)選自《史記?季布樂布列傳》)【注】①嫚:侮辱。②瘳(chdu):(傷、病)痊愈。③使酒將近:意思是,愛喝酒使性子,令人難以親近。④見罷:意思是,文帝見過就不理他了。⑤股肽:這里是“重要"的意思。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單于/嘗為書熳呂后B.欲/以為御史大夫C.上默/然慚D.故/特召君耳解釋文中劃線的詞。是賢恐是賢恐①②③翻譯文中畫線詞句。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概括選文所寫的兩件事,并說說季布的性格特點?!敬鸢浮?1)C(2)這;才能;擔心,害怕①(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蕩不安。②陛下因為一個人的贊譽就召見我,又因為一個人的毀謗而讓我離開。①匈奴單于寫信侮辱呂后,呂后大惱,面對著樊噲的“勇猛"想要橫掃匈奴,呂后欣慰至極,可是季布卻義正言辭擺事實講道理,勇敢指出樊噲的弊病。②季布擔任河東郡守時,受人推薦面見漢文帝,后因流言,不被重用。季布因此向漢文帝進言,指出皇帝偏聽偏信,缺乏公正判斷力,會影響世人對皇帝的評判,皇帝慚愧解釋。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季布是一個不阿諛逢迎、不隨聲附合,不畏權(quán)貴亦能直言進諫的人。【解析】【分析】(1)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根據(jù)前后詞語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來劃分停頓。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后可以根據(jù)語感直接作答。ABD停頓正確。C“上默/然慚”在主謂之間停頓,應為:上/默然慚。(2)根據(jù)平時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并結(jié)合句意理解詞語意思。注意“是”做代詞用,這的意思。(3)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guān)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面:當面;諛:諂諛逢迎。故此句可以翻譯為:(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蕩不安。②以:因為;譽:夸獎;毀:詆毀。故此句可以翻譯為:陛下因為一個人的贊譽就召見我,又因為一個人的毀謗而讓我離開。(4)閱讀選文,理解每段所講的事件,然后按照人物(季布)+事件結(jié)果的模式概括每段內(nèi)容即可。選文第一段寫季布規(guī)勸呂后放棄攻打匈奴;第二段寫季布勸說文帝。結(jié)合事件背景及季布的動作語言分析季布的性格特點,季布在殿上皆恐的情況規(guī)勸呂后放棄攻打匈奴以及竟然敢指出皇上為人處世的不足,可以看出季布正直,不畏權(quán)貴的性格特點。故答案為:⑴C;⑵這;才能;擔心,害怕⑶①(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蕩不安。②陛下因為一個人的贊譽就召見我,又因為一個人的毀謗而讓我離開。⑷①匈奴單于寫信侮辱呂后,呂后大惱,面對著樊噲的“勇猛"想要橫掃匈奴,呂后欣慰至極,可是季布卻義正言辭擺事實講道理,勇敢指出樊噲的弊病。②季布擔任河東郡守時,受人推薦面見漢文帝,后因流言,不被重用。季布因此向漢文帝進言,指出皇帝偏聽偏信,缺乏公正判斷力,會影響世人對皇帝的評判,皇帝慚愧解釋。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季布是一個不阿諛逢迎、不隨聲附合,不畏權(quán)貴亦能直言進諫的人?!军c評】⑴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為劃分依據(jù)。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⑵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要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⑶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的過程中,只要字字對譯,不丟關(guān)鍵字,語句通順就可以拿滿分了。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切忌漏翻關(guān)鍵詞語。⑷①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答這樣的題,必須反復閱讀文章,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用簡潔、恰當?shù)恼Z言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要點。②此題考查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要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描寫方法,作者對人(事)物的評價,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jīng)歷等;然后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的基礎上結(jié)合文中重點段落和句子分析人物形象?!靖絽⒖甲g文】漢惠帝的時候,季布擔任中郎將。匈奴王單(chan,纏)于曾經(jīng)寫信侮辱呂后,而且出言不遜,呂后大為惱火,召集眾位將領來商議這件事。上將軍樊噲說:“我愿帶領十萬人馬,橫掃匈奴?!备魑粚㈩I都迎合呂后的心意,齊聲說:“好。”季布說:“樊噲這個人真該斬首??!當年,高皇帝率領四十萬大軍尚且被圍困在平城,如今樊噲怎么能用十萬人馬就能橫掃匈奴呢?這是當面撒謊!再說秦王朝正因為對匈奴用兵,才引起陳勝等人起義造反。直到現(xiàn)在創(chuàng)傷還沒有治好,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蕩不安。”在這個時候,殿上的將領都感到驚恐,呂后因此退朝,終于不再議論攻打匈奴的事了。季布做了河東郡守,漢文帝的時候,有人說他很有才能,漢文帝便召見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說他很勇敢,但好發(fā)酒瘋,難以接近。季布來到京城長安,在客館居留了一個月,皇帝召見之后就讓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對皇上說:“我沒有什么功勞卻受到了您的恩寵,在河東郡任職?,F(xiàn)在陛下無緣無故地召見我,這一定是有人妄譽我來欺騙陛下:現(xiàn)在我來到了京城,沒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罷,遣回原郡,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毀謗我。陛下因為一個人贊譽我就召見,又因為一個人的毀謗而要我回去,我擔心天下有見識的人聽了這件事,就窺探出您為人處事的深淺了?!被噬夏徊蛔髀?,覺得很難為情,過了很久才說道:“河東對我來說是一個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見你??!”12.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湖心亭看雪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在句中的意思。余拏一小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余強飲三大白而別(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3)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蘇的生活方式。文章白描雪景后,詳寫喜遇知己,不但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涵,而且繪景寫人,相映成趣。開頭說"獨往湖心亭看雪",后來又寫到“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況且文章末尾還出現(xiàn)了舟子,顯得前后矛盾。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包含了對"癡”字的稱賞,同時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悅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緒。【答案】(1)撐(船);哪;盡力(2)①在湖上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②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散粒人影罷了。(3)C【解析】【分析】(1)第一句話的大意是我撐著一葉小舟。故“拏”的意思是撐(船)。第二句話的大意是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故“焉”的意思是哪。第三句話的大意是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故“強”的意思是盡力。(2)第一句的重難點詞語有:焉,哪;更,還。第二句的重難點詞語有:惟,只;痕,痕跡。(3)C項,前后說法不矛盾。在作者看來,蕓蕓眾人不可為伍,比如舟子,雖然存在卻如不在,反映了張岱文人雅士的孤傲性格。故選Co故答案為:⑴撐(船);哪;盡力⑵①在湖上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②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散粒人影罷了。⑶C【點評】⑴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⑵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⑶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忌x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對選項逐項審讀,仔細辨析,判斷正誤?!靖絽⒖甲g文】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岳陽樓記
范仲淹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下列句子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至若春和景明/四時之景不同B.而或長煙二空/湖心亭二點C.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游人去而禽鳥樂也D.后天下之樂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下列句子劃線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增其舊制/其西南諸峰B.不以物喜/策之不以其道C.感極而悲者矣/人不知而不慍D.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山水之樂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作者借寫樓記之機,規(guī)勸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與之共勉。文章第1段敘述事情的本末緣起。第2段情辭轉(zhuǎn)為激昂。第3,4段寫洞庭湖的陰晴景象及其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響。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作者詳寫樓,略寫湖,概括寫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然圓滿完成了樓記之作,也收到了規(guī)勸友人之效,可謂文章妙手。本文的語言充分體現(xiàn)了漢語的音樂美。記敘多用散句,寫景多用偶句。散句長短錯落,質(zhì)樸平實;偶句兩兩相對,珠聯(lián)璧合。把文言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越明年,政通人和。微斯人,吾誰與歸?【答案】(1)C(2)A(3)C①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②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解析】【分析】(1)A項,日光/景物;B項,全/數(shù)字"一”;C項,都是"離開之意;D項,快樂/以??????為樂。故選CoA項,都是“在”之意。B項,因為/按照;C項,因而/卻;D項,用于定語倒裝句,不譯/結(jié)構(gòu)助詞“的”。故選Ao“作者詳寫樓,略寫湖"錯。應是略寫樓,詳寫湖。故選Co(4)本題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越”:到了?!罢ㄈ撕汀保赫马樌傩蘸蜆??!拔ⅰ保簺]有?!八埂保哼@種。還有“吾誰與歸”賓語前置句的翻譯。故答案為:⑴c;(2)A;⑶C;⑷①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②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點評】⑴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語法的辨析能力??忌谄綍r學習之余要注意對常用虛詞的意思和用法加以掌握,要結(jié)合句意進行辨析。⑶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對選項逐項進行辨析,仔細判斷。⑷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靖絽⒖甲g文】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nèi)f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14.閱讀下文,完成小題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1)下列選項表述錯誤的一項是()?!白砦獭薄ⅰ傲痪邮俊倍际菤W陽修的號。《生查子?元夕》、《賣油翁》都是歐陽修的作品?!坝洝笔枪糯囊环N文體,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宋朝的歐陽修、蘇洵、曾鞏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3)選文中游人的“樂”指:;太守的“樂”指:?!敬鸢浮浚?)C(2)用釀泉的水釀造(制)酒,泉水很香,酒很清洌。(3)跟隨太守游山之樂(游山之樂、觀賞自然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以百姓之樂而樂)?!窘馕觥俊痉治觥浚?)C.“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故選Co(2)這道題考查的是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時,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這句話的重難點詞語有:釀泉,用釀泉;為,做,釀造;洌,清。(3)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根據(jù)語句"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可以得知,游人只知道跟隨太守游山的快樂,可以盡興地享樂。而太守則是,看到自己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富足,能夠和自己一起來游山,這是太守最大的成就,也是他最大的樂趣。所以,游人的"樂"主要指享受跟隨太守游山的快樂;太守的"樂”指的是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故答案為:⑴C;⑵用釀泉的水釀造(制)酒,泉水很香,酒很清洌。⑶跟隨太守游山之樂(游山之樂、觀賞自然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以百姓之樂而樂)?!军c評】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的掌握情況。要求考生注意平時的積累,注意對選項進行逐項的辨析。⑵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⑶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注意文中關(guān)鍵語句的理解?!靖絽⒖甲g文】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位容顏蒼老,頭發(fā)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喝醉了的太守。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蔭,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15.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桃花源記
陶淵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奔瘸觯闷浯?,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阡陌交通便要還家便扶向路處處志之(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本文構(gòu)思精巧,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敘述了一個曲折有致的故事。陶淵明虛構(gòu)了一個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現(xiàn)他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無奈?!安蛔銥橥馊说酪病?,短短幾個字,卻能表現(xiàn)桃花源人淳樸謙遜、不喜張揚的品質(zhì)。D.本文以“忘路之遠近"開篇,到“遂迷,不復得路"結(jié)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虛幻。(4)文中描繪了陶淵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圖景,春秋時期的老子也有類似的描述,試結(jié)合鏈接材料,指出它們的相似點?!炬溄硬牧稀恐林沃畼O①甘②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八十章)【注】①至治之極:國家治理得好極了。②甘:美味,以為甜美?!敬鸢浮浚?)交錯相通;同“邀”,邀請;沿著、順著;做標記(2)①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②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3)C(4)相似點是:都是當時不可實現(xiàn)的虛幻想象;都描繪了一個理想的社會生活狀態(tài)。【解析】【分析】⑴①句意為:田間小路交錯相通。交通:交錯相通。②句意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要,通"邀”,邀請。③句意為: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扶:沿著,順著。④句意為:處處都做了記號。志:做標記。⑵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芳草,芳香的青草;鮮美,鮮艷美麗;落英,落花。句意是:芳香的青草鮮艷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②何世,什么朝代;乃,竟然;無論,更不用說。句意是:(這里的人)問如今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⑶C項有誤,"表現(xiàn)桃花源人淳樸謙遜、不喜張揚的品質(zhì)"錯誤,"不足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外人來打破他們安定和平的世界。⑷“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雖只有寥寥幾句,卻留給人們一個心靈休憩的場所,這里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們安居樂業(yè);“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也勾畫了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安定祥和,人們生活和樂幸福的理想世界。故答案為:⑴①交錯相通;②同“邀”,邀請;③沿著、順著;④做標記。⑵①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②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⑶C;⑷相似點是:都是當時不可實現(xiàn)的虛幻想象;都描繪了一個理想的社會生活狀態(tài)。【點評】⑴本題考查解釋文言文中實詞的意義。答題時應注意,解釋文言文實詞意義包括:重點動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同時注意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⑵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答題時應注意,遵循“一一對應,字字落實"的原則,把文言文句子對換成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子,注意翻譯出來的句子要做到字字準確,忠于原文,通順規(guī)范。⑶本題考查理解內(nèi)容和篩選信息。答題時應注意,把各個選項對照相應語段,找到關(guān)鍵語句,然后提取最關(guān)鍵的核心的扣題的語句,比照辨析正誤。⑷本題考查文章的對比閱讀,答題時應注意,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nèi)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在準確理解詞意、句意、段意的基礎上,梳理各句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依據(jù)題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靖絽⒖甲g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xù)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fā)源地,于是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報告了這番經(jīng)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xiàn),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鏈接材料】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16.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甲】張元忭字子藎,別號陽和,越之山陰人。父天復,行太仆卿。隆慶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釋歸,先生如京訟冤。事解,又歸慰太仆于家。一歲之中,往來凡三萬余里,年諭三十二發(fā)白種種,其至性如此。辛未,登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萬歷己卯,教習內(nèi)書堂。先生謂"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賢不肖為國治亂所系"。因取《中鑒錄》諄諄誨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侍讀。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選自《明儒學案,有刪減》)【乙】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長好讀書。安人①憐之,戒無溺苦于學。公乃張燈幕中候母寢夜頌不令母知。總角時,岳岳②負意氣,數(shù)矢口談時政得失,人物減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會楊忠慜③諫死,公遙為誄④詞,慷慨泣下沾衿。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嘗讀書至朱子《格言篇》,輒乙⑤其處而沉思。??????有異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屬公。公扮⑥之,恩義隆備。居常飯脫粟,衣洗補,而販施宗黨若弗及。蓋公行益,力追古人。(選自《續(xù)藏書》,有刪減)【注】①安人:指張元忭之母。②岳岳:鋒芒畢露的樣子。③楊忠慜(min):明代大儒,諫臣。④誄(庖i):致悼詞。⑤乙:讀書時勾畫記號。⑥扮(論n):合并。(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因取《中鑒錄》三月卒官安人憐之病以屬公(2)文中畫橫線句未作斷句,請仔細揣摩,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句子意思。公乃張燈幕中候母寢夜頌不令母知。(3)小傳講求記述簡略,但人物形象鮮明?!炯住俊疽摇績晌脑诳坍嫃堅磉@一人物時使用了不同描寫方法,請從下列句子中任選一句簡要評析。一歲之中,往來凡三萬余里,年逾三十二發(fā)白種種,其至性如此。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4)明代政治家王錫爵在為張元忭撰寫的銘文中贊道:“爾貞爾介,而表正儒林。式如玉,式如全?!币馑际牵瑥堅砣缃鹚朴竦钠沸钥勺鋈辶值谋砺?。結(jié)合上述詩、文中張元忭的言談行事,談談中國傳統(tǒng)儒者有怎樣的精神追求?!敬鸢浮浚?)于是,就(因此);死,去世;憐惜,憐愛;同“囑”,囑咐,囑托(2)張元忭就把燈點在帳幕中,等母親睡了才開始讀書,不讓母親知道。(3)①此句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或外貌描寫),張元忭30多歲就已“白發(fā)種種",究其原因,是張元忭為父親“就逮”一事四處奔波、憂思煩愁,由此體現(xiàn)其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質(zhì)。②此句運用了側(cè)面描寫,通過對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描寫,襯托出張元忭年少多才、明辨是非、率真正直的形象。(4)通過材料中張元忭的言談行事,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儒者在精神上追求的是孝悌、忠誠于仁愛。一是孝悌。張元忭在父親危難之時,侍之以往,為其訟冤,又歸慰于家;對父親的囑托,牢記于心,對異母兄弟恩義隆備;面對母親的憐愛,沒有因此疏懶,而是“候母寢夜誦,不令母知”,盡是體貼。二是忠誠。張元忭在書堂講習時,極其重視學生品性的培養(yǎng),認為為人之德事關(guān)國家治亂,所以諄諄教誨,體現(xiàn)了他忠君愛國的赤誠之心。三是仁愛。張元忭在南陽道中見谷物豐收,百姓和樂,內(nèi)心歡喜,同時他還惠施鄉(xiāng)黨族人,可見他對天下蒼生心懷“仁愛”?!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此題都是古今異義詞,如“卒”:死,去世?!皩佟保和皣凇保瑖诟溃瑖谕?。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理解好上下文內(nèi)容是作答的關(guān)鍵。(2)此題較容易,根據(jù)文意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公乃張燈幕中,侯母寢夜頌,不令母知。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乃”:于是,就。“張”:點?!昂颉保旱群颉!绊灐保鹤x書?!傲睢保鹤?。(3)①“年逾三十二發(fā)白種種"運用了外貌描寫的方法。“白發(fā)種種"的原因,是“一歲之中,往來凡三萬余里”。也就是張元忭為父親四處奔波的結(jié)果。答描寫的作用時,一定要答出描寫方法對表現(xiàn)人物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質(zhì)的意義。②“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意思是見到此番景象后張?zhí)筒畔残斡谏?,對張公的表現(xiàn)大為稱奇。此句明顯是通過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態(tài)度對張元忭進行側(cè)面描寫,由此突出少年張元忭明辨是非和率真正直的性格特點。(4)此題可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來談即可。如可分析文章寫出的張元忭的幾種品質(zhì)。對孝悌風尚的秉持、對忠誠品質(zhì)的堅守、對仁愛觀念的尊從??蓮奈恼轮信e出具體事例證明。從張元忭的言談行事,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儒者在精神上的崇高追求。故答案為:⑴于是,就(因此);死,去世;憐惜,憐愛;同“囑”,囑咐,囑托;⑵張元忭就把燈點在帳幕中,等母親睡了才開始讀書,不讓母親知道;⑶①此句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或外貌描寫),張元忭30多歲就已“白發(fā)種種”,究其原因,是張元忭為父親“就逮”一事四處奔波、憂思煩愁,由此體現(xiàn)其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質(zhì)。此句運用了側(cè)面描寫,通過對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描寫,襯托出張元忭年少多才、明辨是非、率真正直的形象;⑷通過材料中張元忭的言談行事,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儒者在精神上追求的是孝悌、忠誠于仁愛。一是孝悌。張元忭在父親危難之時,侍之以往,為其訟冤,又歸慰于家;對父親的囑托,牢記于心,對異母兄弟恩義隆備;面對母親的憐愛,沒有因此疏懶,而是“候母寢夜誦,不令母知”,盡是體貼。二是忠誠。張元忭在書堂講習時,極其重視學生品性的培養(yǎng),認為為人之德事關(guān)國家治亂,所以諄諄教誨,體現(xiàn)了他忠君愛國的赤誠之心。三是仁愛。張元忭在南陽道中見谷物豐收,百姓和樂,內(nèi)心歡喜,同時他還惠施鄉(xiāng)黨族人,可見他對天下蒼生心懷“仁愛”。【點評】⑴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⑵文言文翻譯首先做到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定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句中的重點詞,如實詞中的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翻譯重點語句是一項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文言詞匯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古漢語知識,同時要求語言表達流暢與優(yōu)美;⑶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解答。答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文章大意,聯(lián)系句子進行分析。⑷本小題考查對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把握。注意要仔細通讀文章,不要遺漏人物性格的各個層面,表達時盡量用成語或短句,做到語言簡潔、準確。【附參考譯文】【甲】張元忭字子藎,別號陽和,是浙江紹興山陰人士。父親(張)天復,擔任太仆卿官職。隆慶戊辰年間,張?zhí)鞆停ㄒ蜃铮┰谠颇媳蛔テ饋?,張元忭前往云南并服侍他父親。張?zhí)歪尫呕丶液?,張元忭進京城為他的父親訴冤。(等到)事情查得水落石出(后),他又回家安慰他父親。一年間,來往奔波達三萬余里,他(才)年過三十(而已)卻滿頭發(fā)白,他如此孝心,(真是)品性卓絕。辛未年,他考上進士名列第一,官授翰林修撰一職。明神宗萬歷己卯年,在內(nèi)書堂為宦官講學授課。先生認為:“太監(jiān)是伺候在天子身邊的近臣,他們的好壞與否與國家的太平與動亂緊密相關(guān)?!庇谑悄贸觥吨需b錄》對宦官們諄諄教導。丁亥年,他升為右春坊,左諭德,兼翰林侍讀。隔年三月在任上離世,享年51歲?!疽摇繌埞ㄔ恚┥鷣硐嗝补艠?,身材魁梧,漸漸長大后喜歡讀書。安人(張公母親)憐愛他,勸他不要耽溺于勤奮苦讀(而不能自拔)。于是他在(臨時搭設的)帷幕中點燈,等到母親夜里就寢后才讀書,不讓母親知道(而擔憂)。少年時(9—14歲之間),意氣方遒,常常隨口就談論時政得失,評論人物得失。張?zhí)停◤埞赣H)故意挫敗他的傲氣,(常常對他的評論)置之不理(回答)。恰巧遇到(朝廷上)楊忠愍因為直言納諫而犧牲,張公遠在家中為他寫了悼詞,他慷慨陳詞,淚流而下,沾濕了衣襟。(見到此番景象)張?zhí)筒畔残斡谏?,對張公的表現(xiàn)大為稱奇。張公曾經(jīng)讀到朱熹《格致篇》一文,對文中句子勾畫并且深切思索??????張公有異母弟弟兩人,張?zhí)筒≈貢r就囑托張公照料他們。張公履行了長兄為父的責任,對兩個弟弟關(guān)心備至,恩義隆重。張公平常在家,吃掉落的米粒,衣服洗洗補補(反復穿),然而其家中所買東西分給宗親族人時,(分給自己的)遠遠不及(分給)別人的。這是因為張公品性善良,德行趕得上古人的水準。17.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題《岳陽樓記》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1)下列劃線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去過懷鄉(xiāng)去:離開B.一碧萬頃萬頃:極言廣闊C.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求:追求D.吾誰與歸歸:歸依(2)下列各項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漁人甚異之B.則有心曠神怡出則無敵國外患者C.不以物喜扶蘇以數(shù)諫故D.感極而悲者矣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3)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譯文: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譯文:商人旅客都不行了,桅桿倒下,船槳斷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譯文:那些憂國憂民之士,當他在朝廷做官時心里想的是黎民百姓,而當他流落于民間時則為想著如何為君主效力。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譯文:(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榮耀和屈辱一并忘了。(4)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選文景物一暗一明,觸發(fā)了“遷客騷人”一悲一喜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情?!吧锄t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選文寫景狀物詞句整齊,辭采華美,音韻和諧。選文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樂以忘憂的思想情感。【答案】(1)C(2)C(3)B(4)D【解析】【分析】(1)C.求:探求。故選Co(2)A.定語后置的標志/代詞,代指桃花源。B.就/如果。C.都是“因為”。D.表順接/表轉(zhuǎn)折。故選Co(3)根據(jù)詞語的意思,檣,桅桿。楫,船槳。傾,倒下。摧,折斷。句子翻譯為: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故B項錯誤。(4)D.“寄情山水、樂以忘憂"錯誤,這篇文章敘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后產(chǎn)生的不同感情,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故選Do故答案為:⑴C;⑵C;⑶B;⑷D【點評】⑴本題考查理解對文言實詞含義的辨析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作出判斷。⑵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要梳理歸納教材中常見虛詞含義、用法,結(jié)合語境準確辨析。⑶本題考查文中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⑷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通讀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選項正誤。【附參考譯文】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nèi)f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處在僻遠的地方做官則為君主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18.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薄疽摇繒x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①膝上。有人從長安②來,元帝問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④。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⑤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⑥?"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⑦。"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安防及弱電系統(tǒng)2025年度施工合同
- 2025年天津貨運從業(yè)資格證題
- 2025年廊坊貨運從業(yè)資格證在哪里練題
- 土石方裝卸作業(yè)2025年度物流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衛(wèi)生應急預案與租戶安全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版教育合同:國防獎學金項目實施與管理協(xié)議6篇
- 事業(yè)單位市場營銷合作協(xié)議(2024年修訂版)3篇
- 二零二五年高性能混凝土運輸及安裝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彩鋼瓦產(chǎn)品售后維修及保養(yǎng)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窗簾行業(yè)人才培養(yǎng)與就業(yè)服務合同3篇
- 中國末端執(zhí)行器(靈巧手)行業(yè)市場發(fā)展態(tài)勢及前景戰(zhàn)略研判報告
- 北京離婚協(xié)議書(2篇)(2篇)
- 2025中國聯(lián)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園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Samsung三星SMARTCAMERANX2000(20-50mm)中文說明書200
- 2024年藥品質(zhì)量信息管理制度(2篇)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廣東省廣州市2024年中考數(shù)學真題試卷(含答案)
- 高中學校開學典禮方案
- 內(nèi)審檢查表完整版本
- 3級人工智能訓練師(高級)國家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試題及答案
- 孤殘兒童護理員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