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概課后答案_第1頁
地概課后答案_第2頁
地概課后答案_第3頁
地概課后答案_第4頁
地概課后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緒論簡述天文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特點?答:天文學的研究對象是天體,其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對天體的觀測,包括目視觀測和儀器觀測。它的研究特點是:(1)大部分情況下人類不能主動去實驗,只能被動觀測。(2)強調對天體進行全局、整體圖景的綜合研究。表現(xiàn)觀測上是全波段、全天候。在理論上依賴模型和假設。(3)需用計算機把觀測所獲得的大量原始資料進行整理。使天文學研究發(fā)生重大變化的另一個技術進步是快速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這使得異地天文數(shù)據(jù)的交換和處理成為可能,使得觀測數(shù)據(jù)具有巨大的科學產(chǎn)出的潛在意義。目前,虛擬天文臺的提出和建設對天文研究意義深遠。(4) 具有大科學的特征,需要大量投資。(5) 以哲學為指導。研究天文學的意義有哪些?答:天文學與人類關系密切,天文學對于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 時間服務:準確的時間不單是人類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而且對許多生產(chǎn)和科研部門更為重要。最早的天文學就是農(nóng)業(yè)和牧業(yè)民族為了確定較準確的季節(jié)而誕生和發(fā)展起來的?,F(xiàn)代的一些生產(chǎn)和科研工作更離不開精確的時間。例如,某些生產(chǎn)、科學研究、國防建設和宇航部門,對時間精度要求精確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萬分之一秒,否則就會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準確的時間是靠對天體的觀測獲得并驗證的。(2) 導航服務:對地球形狀大小的認識是靠天文學知識取得的。確定地球上的位置離不開地理坐標,測定地理經(jīng)度和緯度,無論是經(jīng)典方法還是現(xiàn)代技術,都屬于天文學的工作內(nèi)容。(3) 人造天體的成功發(fā)射及應用:目前,人類已向宇宙發(fā)射了數(shù)以千計的人造天體,其中包括人造地球衛(wèi)星、人造行星、星際探測器和太空實驗站等。它們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國民經(jīng)濟、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和國防軍事。僅就人造地球衛(wèi)星而言,有通訊衛(wèi)星、氣象衛(wèi)星、測地衛(wèi)星、資源衛(wèi)星、導航衛(wèi)星等,根據(jù)不同需要又有地球同步衛(wèi)星、太陽同步衛(wèi)星等。所有人造天體都需要精確地設計和確定它們的軌道、軌道對赤道面的傾角、偏心率等。這些軌道要素需要進行實時跟蹤,才能保持對這些人造天體的控制和聯(lián)系。這一切都得借助天體力學知識。(4) 導航服務:天文導航是實用天文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以天體為觀測目標并參照它們來確定艦船、飛機和宇宙飛船的位置。早期的航海航空定位使用六分儀(測高、測方位)和航海鐘,靠觀測太陽、月亮、幾顆大行星和明亮恒星,應用定位線圖解方法來確定位置,其精度較低,且受天氣條件限制。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已發(fā)展了多種無線電導航技術來克服這方面的缺陷。宇宙航行開始以后,為了確定飛船在空間的位置和航向,天文導航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 GPS技術的應用,使衛(wèi)星導航更精確。衛(wèi)星導航不僅普遍用于航天、航空、航海,而且還用于陸面交通管理。(5)探索宇宙奧秘,揭示自然界規(guī)律:隨著對宇宙認識的深入,人類從宇宙中不斷獲得地球上難以想象的新發(fā)現(xiàn)。例如,19世紀初有位西方哲學家斷言,恒星的化學組成是人類永遠不可能知道的。但過了不久,由于分光學(光譜分析)的應用,很快知道了太陽的化學組成。其中的氦元素就是首先在太陽上發(fā)現(xiàn)的,25年后人們才在地球上找到它。太陽何以會源源不斷地發(fā)射如此巨大的能量,這是科學家早就努力探索的課題。直到20世紀30年代有-1----什么叫洛希極限?它對天體的形成有何作用?答:當繞中心天體旋轉的小天體(如衛(wèi)星)的距離小到一定限度以內(nèi),引潮力可能超過小天體內(nèi)物質間的引力,則使小天體瓦解。這個極限距離稱為 "洛希極限"。形成作用:太陽系中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有光環(huán),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般認為行星環(huán)是原來外面的衛(wèi)星落入洛希極限內(nèi)被引潮力瓦解形成的,或是在演化初期殘留在洛希極限內(nèi)的物質無法凝聚成衛(wèi)星。潮汐的地理意義有哪些?答:(1)人們根據(jù)潮汐漲落規(guī)律,張網(wǎng)捕魚,引水曬鹽,發(fā)展灘涂養(yǎng)殖業(yè)。( 2)潮汐發(fā)電是沿海無污染,廉價的電力來源。(3)潮汐作用的范圍也影響到港口建設,海運的發(fā)展。(4) 決定一個國家的領海,也與潮汐現(xiàn)象有關。第9章地球及其運動1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如何?答:(1)從天文角度來看: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普通的行星,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三顆行星,它有一個天然衛(wèi)星?,F(xiàn)代地球上空還有許多各種用途的人造衛(wèi)星和探測器。地球在已知宇宙中是渺小,不過是滄海一粟。對于我們而言,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家園,是人類謀求進一步向宇宙進軍的大本營。(2) 受近地天體的影響:尤其是太陽,月球對地球的作用,產(chǎn)生如日月引潮力,引起海水周期性的漲落,潮汐摩擦影響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日月地三天體系統(tǒng)產(chǎn)生月相,日、月食天文現(xiàn)象等。地球還常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宇宙小天體,尤其近地小行星對地球有潛在威脅。(3) 從地球演化進程來看:地球的演化受太陽恒星演化的影響。(4) 從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運動角度來考慮:太陽系位于銀河系的一個旋臂中,是在不停地運動著。我們知道天體吸引、天體碰撞在宇宙中是時常發(fā)生的。而我們的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環(huán)境對地球的作用有長期的效應。(5) 從保護現(xiàn)在地球的環(huán)境來看,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適合生命演化和人類發(fā)展的星球,人類應該保護地球。2.簡述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地球的大氣圈是如何分層?答:(1)地球結構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地球物質分布,形成同心圈層,這是地球長期運動和物質分異的結果。根據(jù)對地震波的研究,人們把地球內(nèi)部分成三個圈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其中地核又可分為內(nèi)地核和外地核。地球外部結構主要有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磁場層。(2)地球大氣分層:按大氣運動狀況以及溫度隨高度分布,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外大氣層。按大氣的組成狀況,可分為均質層和非均質層。按大氣電離程度可以分為兩層,地表?50千米以下是中性層,50?100千米叫電離層。地球的自轉有哪些特點?答:(1)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是逆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方向。⑵自轉周期:籠統(tǒng)地說是"一日”或"一天”。①以天球上某恒星(或春分點)作參考點,周期為恒星日,這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如果把地球自轉速度極為微小的變化忽略的話,恒星日是常量(23小時56分4秒);②以太陽的視圓面中心作參考點,周期就是視太陽日,它不是常量,平太陽日為24小時;③以月球中心作為參考測定, 周期為太陰日,也為變量,平均值為24小時50分。(3)自轉速度:①地球自轉角速度約為每小時 15度;②地球自轉線速度隨緯度和高度的變化而不同,緯度越低自轉線速度越大;③自轉速度存在長期變化,季節(jié)變化和不規(guī)則變化。地球主要運動有幾種?答:(1)自轉,(2)公轉,(3)月地繞轉(4)進動,(5)極移,(6)章動,(7)軌道偏心率的變化,(8)黃赤交角的變化,(9)近日點的長期變化,(10)攝動,(11)環(huán)繞太陽共同質量中心旋轉,(12)太陽系相對于鄰近恒星運動,(13)地球的地質運動。地球的自轉產(chǎn)生哪些后果?答:1)天球的周日運動:天球周日運動的轉軸是地軸的無限延長。天球周日運動的方向是地球自轉方向的反映。天球周日運動的周期是地球自轉周期的反映。(2) 晝夜交替: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旋轉,使得晝夜半球和晨昏線也不斷自東向西移動,這樣就形成了晝夜的交替。(3) 地球坐標的確定:以地球處轉特性為依據(jù)。在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最大的各點連成的大圈就是赤道。而線速度為零的兩點則是地球的南北極點。在 地球內(nèi)部線速度為零的各點連成直線就是地軸。兩極和赤道構成了地理坐標的基本點和基本圈,在此基礎上就可以確定地表的經(jīng)緯線,從而建立地理坐標系。(4) 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由于地球的自轉,導致地球上作任意方向水平運動的物體,都會與其運動的最初方向發(fā)生偏離。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什么叫恒星日?什么叫太陽日?它們之間有何區(qū)別?答:恒星日是指:某地經(jīng)線連續(xù)兩地通過同一恒星(或春分點)與地心連續(xù)線的時間間隔。太陽日是指日地中心連線連續(xù)兩地次與某地經(jīng)線相交的時間間隔。區(qū)別:恒星和太陽都是參考點,一般恒星距離地球很遠,看成不動。而太陽距離較近,看成動點。所以恒星日不同太陽日。(1)恒星日是以某恒星(或者春分點)作為參考點;太陽日是以太陽的可見圓面中心作參考點。(2)恒星日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這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太陽日平均日長為24小時,是地球晝夜更替的周期。地球的公轉使日地連線向東偏轉,致使太陽日比恒星日平均長3分56秒(3)恒星日是常量(理論值),太陽日不是常量。視太陽日長短為何不等?何時最長?何時最短?為什么?答:地球的公轉不是勻速的,在一年中,近日時公轉較快,遠日時公轉較慢;因此,

與地球公轉相對應的太陽周年視運動同樣不是勻速的。 再者,時間是在天赤道上計量,而太陽是在黃道上作周年視運動,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并不重合,存在大約 23°26'的交角,所以,即使地球公轉是勻速的,太陽每日在黃道上的視運動的赤經(jīng)增量也不會勻速。概括起來影響視太陽日長短不等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橢圓軌道,二是黃赤交角。 實際上,兩個因素是同時作用并相互干擾的。前者使視太陽日長度發(fā)生±8秒的變化;后者使視太陽日長度發(fā)生±21秒的變化。因此,視太陽日長度變化,大體上是二至最長,二分最短;且夏至略短冬至,秋分比春分更短些。8.地球的自轉速度分布有何規(guī)律?答: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分布規(guī)律:地球自轉若為剛體自轉,地球自轉的角速度是均勻的,既不隨緯度而變化,又不隨高度而變化,是全球一致的。地球自轉的角速度( W)可以用地球自轉一周實際轉過的角度與其對應的周期之比導出即:w=360°/恒星日=360°59'/太陽日=15°.041/小時或:w=2n/恒星日=2n-5/86164秒=7.2921235X10-5弧度/秒在精度要求不高時,為了方便記憶,角速度約為15°/小時。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規(guī)律:隨緯度和高度的變化而不同的。這是由于地點緯度高度不同,其繞地軸旋轉的半徑不同所致。同一高度,緯度越低自轉線速度越大;同一地點,高度越高,線速度越大。地球的自轉速度有哪些變化?是怎樣產(chǎn)生的?答:地球的自轉速度是變化的??煞譃槿悾洪L期變化(單調性和非單調性之分),季節(jié)變化和不規(guī)則變化。地球自轉單調性的長期變化(變慢)是由于潮汐摩擦以及潮峰滯后引起月球加速。進而消耗地球自轉能(使地球的動量矩減?。┧拢环菃握{性的長期變化是由于極地冰川的消長,地幔與地核的角動量變換造成的。地球自轉的季節(jié)變化,主要是氣團的季節(jié)性移動引起的。地球自轉不規(guī)則變化可能與地內(nèi)的角動量變化有關。地面上水平運動的方向為何能夠偏轉?有何規(guī)律?答:由于地球的自轉,導致地球上作任意方向水平運動的物體,都會與其運動的最初方向發(fā)生偏離,若以運動物體前進方向為準,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偏向右方,南半球則偏向左方。11什么叫地球公轉?有何特點?答:地球環(huán)繞太陽的繞轉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特點:(1)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太陽位于橢圓的其中的一個焦點。地球的軌

道平面與其赤道平面交角約為 23°26',受太陽系其它行星引力攝動的影響,近日點(或遠日點)每年東移11〃,因此地球過近日點(或遠日點)的日期,每57.47年推遲一天。(2)地球公轉的周期統(tǒng)稱為"年",在天球上選擇不同的參考點就有不同的年。以恒星為參

考點叫恒星年,以春分點為參考點叫回歸年,以黃白交點為參考點叫食年。恒星年是地球公

轉的真正周期,地心在黃道上恰好轉過360°,回歸年是季節(jié)更替的周期。以近日點為參考

點,就是近點年,它是指地球連續(xù)兩次通過近日點所經(jīng)歷的時間間隔。( 3)地球公轉的速度:在近日點時公轉線速度最大,角速度最大;在遠日點時公轉線速度最小,角速度最小。地球公轉的平均線速度為每秒29.78千米,平均角速度為每日59'08〃只有地球向徑單位時間掃過的面積速度始終不變。(4)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與太陽周年視運動的方向一致。地球公轉產(chǎn)生哪些后果?答:(1)太陽周年運動:這是地球公轉在天球上的反映。①太陽周年視運動的軌跡是地球軌道在日心天球上的投影,黃赤交角也是地球軌道面與其赤道面夾角在天球上的反映。 ②太陽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是地球在軌道上不同的位置的反映。③太陽周年自西向東視運動的方向是地球公轉方向在天球上的反映。④太陽周年視運動的角速度是天球上的反映。⑤太陽周年視運動的周期是地球公轉周期在天球上的反映。(2)四季的變化:四季交替最根本的原因是太陽的回歸運動。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進而引起太陽高度以及晝夜長短兩在天文因素的周年變化所致。太陽高度的周年變化:①無論任何季節(jié),在緯度C等于太陽赤緯 3處的正午太陽高度h為最大值90°,自該緯度向南北兩方降低②在半球范圍內(nèi)同一時刻,任意兩地正午太陽高度之差等于這兩地的緯度之差。③任意地點正午太陽高度的年平均值等于該地緯度的余角。④在|C|>23°26'的地方,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呈單峰型,極大,極小值分別出現(xiàn)在二至日。⑤南北回歸線之間,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呈雙峰型。有兩個極大值 h=90°;兩個極小值:主極小值h=66°34'-|$|,次極小值h=66°34'+|$|。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①當太陽赤緯為正值時越北晝越長,越南晝越短,當太陽赤緯為負值時越南晝越長,越北晝越短。②春秋二分全球晝夜平分, 無緯度變化,冬夏二至晝夜長短達到極值③在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④無論何時,極晝極夜總是出現(xiàn)在C =(90-|3|)的緯線圈這內(nèi)⑤晝長的年較差隨著 |3|的增大而增大。⑥任意緯度的晝長年平均值均為 12小時形成五帶。太陽回歸運動是地球五帶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而這種五帶性質純屬天文熱量帶。劃分界限回歸線是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的緯度極限,極圈是極晝極夜現(xiàn)象緯度極限。13.什么叫極移?產(chǎn)生什么后果?答:地極移動叫做極移。產(chǎn)生后果:導致當?shù)氐乩砭暥鹊臄?shù)值變化。什么叫地軸進動?是怎樣產(chǎn)生的?產(chǎn)生哪些結果?答:月球與太陽對地球的作用力矩使地軸產(chǎn)生移動叫地軸進動(或稱歲差)。它產(chǎn)生原理與陀螺的進動類似。它的發(fā)生同地球形狀,黃赤交角,地球自轉有關。地球具有橢球體的形狀,即兩極稍扁,赤道略鼓,月球與太陽對在赤道面鼓的部分施加引力,同時地球又在自轉,這樣便產(chǎn)生進動。產(chǎn)生的結果:天極的周期性運動;北極星更替;地球赤道平面和天赤道的空間位置的系統(tǒng)性變化;二分點和二至點在黃道上每年 50〃.29的速度向西移動,歷經(jīng)25800年完成一周;也導致地球上的回歸年稍短于恒星年就是歲差出現(xiàn)。極移和地軸進動有何區(qū)別和聯(lián)系?答:極移和歲差成因不同,導致的后果也不同。由于它們的變化值很小,把它們看成不動時,地軸的延伸是天軸,地球赤道無限擴大是天赤道,黃赤交角23°26'總之,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變"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們定義的天球坐標體系就要變換,若"變"只在限定的范圍內(nèi),我們可以當成不變,我們定義的坐標體系還是可以適用的。第10章恒星什么叫恒星?如何理解恒星的恒?答:恒星是宇宙中最主要的天體。在形成演變發(fā)展過程中,自身會發(fā)光發(fā)熱的天體叫作恒星(但恒星并不是一生都發(fā)光發(fā)熱)。恒星并不恒,恒星在宇宙中是運動,由于它們距離地球太遙遠,我們在短期內(nèi)難以觀察到它們的運動。2.根據(jù)赫羅圖說明恒星的溫度與絕對星等的關系?答:以絕對星等為縱坐標,以光譜型或表面溫度的對數(shù)為橫坐標所作的圖, 叫做"光譜-光度圖",或叫"赫羅圖"。由赫羅圖可知:溫度越高,絕對星等越小。位于主星序上的恒星叫主序星。其分布規(guī)律是從亮度大的 0型星、B型星延續(xù)到圖的另一角落的微弱的 M型星。赫羅圖上除主星序外,還可看到由較少恒星組成的一些序列,在右上方 GK、M型亮星區(qū)域,可以看到一組星,就是巨星,它們的絕對星等差別不大,都在 0等左右。巨星以上是超巨星,它們在絕對星等為-2等或更亮的區(qū)域。巨星和主序星之間是所謂亞巨星,這些星的光譜型多半在G2?K2的區(qū)域,絕對星等平均為+2.5等。赫羅圖的左下角是白矮星,它們的光譜多半屬A型,光度很小,絕對星等從+10?+15等。3.恒星的光譜給人類帶來哪些信息?答:(1)確定天體的化學組成;(2)確定恒星的溫度;(3)確定恒星的溫度;(4)確定恒星的壓力;(5)測定天體的磁場;(6)確定天體的視向速度和自轉;等等。4.恒星是怎樣運動的?它相對太陽有何特點?答:每個恒星既有自轉運動,又有空間運動。同樣太陽也是既有自轉也有空間運動。如果某一恒星的運動速度大小,方向正好與太陽一樣,那么它相對太陽來說就好像是靜止不動的,但相對地球上的觀測者來說,則不是靜止的。因為地球每年公轉一周,每天自轉一周。如果恒星的運動速度大小、方向與太陽不一樣,那么這顆恒星對太陽有相對運動,這種相對運動稱為恒星的空間運動,其運動的相對速度稱為空間速度。恒星空間運動的方向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向東,有的向西,有的接近太陽,有的遠離太陽。我們把恒星空間運動速度分成兩個分量,一個沿視線方向,叫視向速度;一個和視線垂直,叫做切向速度。視向速度可以利用光譜線的多普勒位移測出,切向運動可由恒星相對于背景恒星的運動測出來,從切向運動可以測出恒星運動(即:恒星的自行)。5.什么叫恒星的自行?答:恒星的空間運動方向可分為視向和切向,后者分量切速度用時間移動的角度來表示,叫恒星自行。6.恒星的化學組成和規(guī)律?答:絕大多數(shù)恒星的化學組成以 H最為豐富,按質量計算H占78%氦占20%其余的2%中,O、C、N這三種元素占一半多,剩下的不足1 液為豐富的是Fe、Ne、Se、MeS。恒星的多樣性表現(xiàn)在哪里?答:恒星的多樣性表現(xiàn)在恒星的種類繁多。若依據(jù)恒星之間的相互關系可分為:單星、雙星、三星、聚星、星團、星協(xié)等;若依據(jù)赫羅圖上的恒星特點可分為:主序星、紅巨星、超巨星、白矮星等;要是依穩(wěn)定程度又可分為:穩(wěn)定恒星和不穩(wěn)定恒星(如:變星、新星、超新星等);若依特殊性質分為普通恒星和特殊恒星(如:致密星包括中子星、脈沖星、黑洞等)。8.恒星的內(nèi)部結構理論是什么?如何測出恒星的結構?答:恒星的內(nèi)部結構理論指恒星內(nèi)部溫度、密度、壓力由中心至表面的分布情況;恒星內(nèi)部輸出的能量,維持溫度梯度的物理機制;恒星的能量來源;恒星內(nèi)部的化學組成和元素分布;恒星的演化和元素的合成。我們只能觀測恒星的外部,恒星的內(nèi)部不能直接觀測到,但內(nèi)部情況可能通過輻射的信息被我們間接地求得。以太陽為例來說,在太陽中心部分,溫度很高,所產(chǎn)生的輻射主要是波長很短的X輻射和丫輻射,這種輻射在從里向外轉移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吸收和發(fā)射,到了表層,變成了波長長得多的輻射,也就是我們在地球上所接受的太陽輻射。 通過天文觀測,我們得到了恒星的光度、表面溫度、質量、半徑、磁場強度、自轉情況等的資料后,運用物理規(guī)律和數(shù)學方法可以推算出恒星內(nèi)部各種物理參量的分布情況。 因為恒星內(nèi)部結構主要由它的質量、化學成分、演化階段(年齡)決定的。9.恒星的能量是怎樣產(chǎn)生?答:太陽和恒星的主要能源是靠它們內(nèi)部進行的熱核反應。要使兩個原子核發(fā)生反應,必須使它們靠近到一定距離范圍內(nèi),才能發(fā)生核反應。原子核都是帶正電的,要使它們接近,就必須克服靜電斥力而作功,因此,為了使原子核反應能夠發(fā)生,必須使原子核具有很高的速度,也就是說,必須要求恒星內(nèi)部有很高的溫度。在高溫條件下,兩個原子核以足夠克服彼此間靜電斥力的能量而互相碰撞,并在原子核的尺度上足夠近,近得可以發(fā)生相互作用時就會發(fā)生核聚變。碰撞后粒子的總質量小于碰撞前的總質量,這種質量虧損表現(xiàn)為物質存在的另一種形式即能量的形式,包括碰撞后粒子的功能以及所發(fā)射的 丫射線的能量。原子核的電荷數(shù)越高,粒子必須具有越高的能量才能發(fā)生反應。除上述情況外,恒星內(nèi)部密度越高,熱核反應率就會越大。以太陽為例,太陽內(nèi)部的氫燃燒是以質子-質子反應鏈(稱為P-P鏈)為主,碳氮氧循環(huán)(CNO為輔。10.恒星的演化經(jīng)歷哪些階段?答:①引力收縮階段(包括快收縮階段和慢收縮階段);②主序星階段;③紅巨星階段;④恒星的脈動階段。11.恒星的晚期演化有何特點?結果如何?答:恒星的晚期演化結局成為致密星(包括中子星、脈沖星、黑洞等)。到底是白矮星還是中子星或黑洞?這與恒星的質量有關。有人計算當恒星在核能消耗盡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