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緒論一、概念:1.中藥化學:結合中醫(yī)藥根本理論和臨床用藥經歷,主要運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及其它現(xiàn)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等研究中藥化學成分的學科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學成分。3.無效成分:沒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學成分。4.有效部位:在中藥化學中,常將含有一種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組構造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別離局部,稱為有效部位。如人參總皂苷、苦參總生物堿、銀杏葉總黃酮等。5.一次代謝產物:也叫營養(yǎng)成分。指存在于生物體中的主要起營養(yǎng)作用的成分類型;如糖類、蛋白質、脂肪等。6.二次代謝產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謝產物代謝所生成的物質,次生代謝是植物特有的代謝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來源中藥的主要有效成分。7.生物活性成分:與機體作用后能起各種效應的物質二、填空:1.中藥來自〔植物〕、〔動物〕和〔礦物〕。2.中藥化學的研究內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學構造〕、〔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提取〕、〔別離〕和〔鑒定〕等知識。三、單項選擇題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B〕A生物堿鹽B苷元C鞣質D蛋白質E粘液質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E〕A生物堿B生物堿鹽C苷D鞣質E多糖3.與水不相混溶的極性有機溶劑是〔C〕A乙醇B乙醚C正丁醇D氯仿E乙酸乙酯4.與水混溶的有機溶劑是〔A〕A乙醇B乙醚C正丁醇D氯仿E乙酸乙酯5.能與水分層的溶劑是〔B〕A乙醇B乙醚C丙酮D丙酮/甲醇〔1:1〕E甲醇6.比水重的親脂性有機溶劑是〔C〕A苯B乙醚C氯仿D石油醚E正丁醇7.不屬于親脂性有機溶劑的是〔D〕A苯B乙醚C氯仿D丙酮E正丁醇8.極性最弱的溶劑是〔A〕A乙酸乙酯B乙醇C水D甲醇E丙酮9.親脂性最弱的溶劑是〔C〕A乙酸乙酯B乙醇C水D甲醇E丙酮四、多項選擇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A苷B苷元C生物堿鹽D鞣質E皂甙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藥水提取液中的〔〕A樹脂B蛋白質C淀粉D樹膠E鞣質3.屬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苷類B生物堿鹽C鞣質D蛋白質E揮發(fā)油4.從中藥水提取液中萃取親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劑是〔〕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E乙醚5.毒性較大的溶劑是〔〕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簡述有效成分和無效成分的關系:二者的劃分是相對的。一方面,隨著科學的開展和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提高,一些過去被認為是無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質和油脂類成分等,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它們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藥效。另一方面,某些過去被認為是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經研究證明是無效的。如麝香的抗炎有效成分,近年來的實驗證實是其所含的多肽而不是過去認為的麝香酮等。另外,根據(jù)臨床用途,有效成分也會就成無效成分,如大黃中的蒽醌苷具致瀉作用,鞣質具收斂作用。2.簡述中藥化學在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中的作用〔1〕說明中藥的藥效物質根底,探索中藥防治疾病的原理;〔2〕促進中藥藥效理論研究的深入;〔3〕說明中藥復方配伍的原理;〔4〕說明中藥炮制的原理。3.簡述中藥化學在中醫(yī)藥產業(yè)化中的作用〔1〕建立和完善中藥的質量評價標準;〔2〕改良中藥制劑劑型,提高藥物質量和臨床療效;〔3〕研究開發(fā)新藥、擴大藥源;六、論述列表說明中藥化學成分的溶解性能水溶性成分水、醇共溶成分醇、脂共溶成分脂溶性成分單糖及低聚糖生物堿鹽游離生物堿油脂粘液質苷苷元、樹脂蠟氨基酸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蛋白質、淀粉水溶性有機酸揮發(fā)油無機成分鞣質非水溶性有酸第二章提取別離鑒定的方法與技術一、概念:1.提?。褐赣眠x擇的溶劑或適當?shù)姆椒?,將所要的成分盡可能完全地從天然藥物中提出而雜質盡可能少的被提出的過程。2.別離:選用適當?shù)姆椒▽⑵渲懈鞣N成分逐一分開,并把所得單體加以精制純化的過程。3.親脂性有機溶劑:與水不能相互混溶,如石油醚、苯、氯仿等。4.親水性有機溶劑:極性較大且能與水相互混溶的有機溶劑。5.超臨界流體〔〕:指處于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以上,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的、以流動形式存在的物質。6.超臨界狀態(tài):是指當一種物質處于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以上的狀態(tài)下,形成既非液體又非氣體的單一狀態(tài),稱為“〞。7度萃取法:是別離酸性或堿性成分的常用方法。以成梯度的酸水溶液依次萃取以親脂性有機溶劑溶解的堿性成梯度的混合生物堿,或者以成梯度的堿水溶液依次萃取以親脂性有機溶劑溶解的酸性成梯度的混合酚、酸類成分,使后者別離的方法。8.結晶是指由非結晶狀態(tài)到形成結晶的操作過程。9.分配系數(shù):某物質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溶解在兩相互不相溶的溶劑中,當?shù)竭_動態(tài)平衡時,根據(jù)分配定律,該物質在兩相溶劑中的濃度之比為一常數(shù),稱~。二、填空1.采用溶劑法提取中藥有效成分要注意〔溶劑的選擇〕,溶劑按〔極性〕可分為三類,即〔水〕,〔親脂性有機溶劑〕和〔親水性有機溶劑〕。2.超臨界萃取法是一種集〔提取〕和〔別離〕于一體,又根本上不用〔有機溶劑〕的新技術。3.中藥化學成分中常見基團極性最大的是〔羧基〕,極性最小的是〔烷基〕。4.利用中藥成分混合物中各組成分在兩相溶劑中〔分配系數(shù)〕的不同,可采用〔兩相溶劑萃取法〕而到達別離。5.利用中藥化學成分能與某些試劑〔生成沉淀〕,或參加〔某些試劑〕后可降低某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的特點,可采用〔沉淀法〕進展別離。6.凝膠過濾色譜又稱排阻色譜、〔分子篩色譜〕,其原理主要是〔分子篩作用〕,根據(jù)凝膠的〔孔徑〕和被別離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到達別離目的。7.離子交換色譜主要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離度〕差異進展別離。離子交換劑有〔離子交換樹脂〕、〔離子交換纖維素〕和〔離子交換凝膠〕三種。8.大孔樹脂是一類沒有〔可解離基團〕,具有〔多孔構造〕,〔不溶于水〕的固體高分子物質,它可以通過〔物理吸附〕有選擇地吸附有機物質而到達別離的目的。三、單項選擇題1.屬于二次代謝產物的是〔C〕A葉綠素B蛋白質C黃酮類D脂類E核酸2.用石油醚用為溶劑,主要提取出的中藥化學成分是〔D〕。A糖類B氨基酸C苷類D油脂E蛋白質3.中藥成分最節(jié)省的提取方法是〔C〕4.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主要提取出的化學成分類型是〔B〕。A蠟B揮發(fā)油C氨基酸D苷類E生物堿鹽5.有效成分是指〔D〕A需要提純的成分B含量高的成分C一種單體化合物D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E具有生物活性的提取物6.從中藥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極性成分應采取的溶劑極性順序是〔B〕A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B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水C石油醚→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醚D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E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乙醚→水7.全部為親水性溶劑的是〔A〕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乙酸乙酯、甲醇、乙醇E氯仿、乙酸乙酯、乙醚8.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水提取液中多糖等雜質,應使乙醇濃度到達〔D〕A50%以上B60%以上C70%以上D80%以上E90%以上9.在醇提取濃縮液中參加水,可沉淀〔C〕A樹膠B蛋白質C樹脂D鞣質E黏液質10.從中藥中提取化學成分最常用的方法是〔A〕A溶劑法B蒸餾法C升華法D分餾法E超臨界萃取法11.從中藥中提取對熱不穩(wěn)定的成分宜用〔B〕A回流法B滲漉法C蒸餾法D煎煮法E浸漬法12.從中藥中提取揮發(fā)性成分宜用〔C〕A回流法B滲漉法C水蒸氣蒸餾法D煎煮法E浸漬法13.水蒸氣蒸餾法主要用于提取〔E〕A強心苷B黃酮苷C生物堿D糖E揮發(fā)油14.煎煮法不易采用的容器是〔B〕A不銹鋼器B鐵器C瓷器D陶器E砂器15.連續(xù)回流提取法與回流提取法相比,其優(yōu)越性是〔B〕A節(jié)省時間且效率高B節(jié)省溶劑且效率高C受熱時間短D提取裝置簡單E提取量較大16.連續(xù)回流提取法所用的儀器是〔D〕A水蒸氣蒸餾器B旋轉薄膜蒸發(fā)器C液滴逆流分配器D索式提取器E水蒸氣發(fā)生器17.溶劑分配法的原理為〔A〕A根據(jù)物質在兩相溶劑中分配系數(shù)不同B根據(jù)物質的溶點不同C根據(jù)物質的溶點不同D根據(jù)物質的沸點不同E根據(jù)物質的顏色不同18.從中藥水提取液中萃取親水性成分宜選用的溶劑是〔D〕A乙醚B乙醇C甲醇D正丁醇E丙酮19.結晶法的原理是〔B〕A相似相溶B溶解度差異C分配系數(shù)差異D溫度差異E極性差異四、多項選擇題1.常用溶劑中不能與水完全混溶的溶劑是〔B、C、D、E〕屬于一次代謝產物的有〔B、C、E〕A生物堿B葉綠素C蛋白質D黃酮E核酸3.以下中藥化學成分屬于二次代謝產物的有〔B、D、E〕A葉綠素B生物堿C蛋白質D黃酮E皂苷〔A、B、C、E〕A不銹鋼器B陶器C瓷器D鐵器E砂器5.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中藥化學成分,要求此類成分〔C、D〕A能與水反響B(tài)易溶于水C具揮發(fā)性D熱穩(wěn)定性好E極性較大6.分配色譜〔〕。A有正相與反相色譜法之分B反相色譜法可別離非極性及中等極性的的各類分了型化合物C通過物理吸附有選擇地吸附有機物質而到達別離D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離度差異進展別離E反相分配色譜法常用的固定相有十八烷基硅烷五、簡述1.溶劑分配法的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單體組分在兩相溶劑中的分配系數(shù)〔K〕不同而到達別離的方法。2.中藥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溶劑提取法、水蒸氣蒸餾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也叫冷浸法。將藥材粗粉以適當溶劑在常溫下浸泡。多以水類或稀醇為溶劑。適于成分遇熱易破壞或含多糖較多的中藥的提取。缺點為浸出效果較差,水提取液易發(fā)霉,提取液體積大,浸出時間長。將中藥粗粉裝于滲瀘筒中,不斷添加溶劑滲過藥粉,從滲瀘筒下端不斷流出滲瀘液。各類溶劑均可。此法由于溶液濃度差大,浸出效果好,且不破壞成分。但缺點為溶液體積大,時間長。為中藥水提取最常用的方法。將中藥粗粉用水加熱煮沸,保持一定時間,成分即可浸出。煎煮法必須以水為溶劑。此法提取效率高,但遇熱破壞成分要注意。且含多糖多的成分過濾困難。以索氏提取器〔亦稱脂肪抽出器〕回流提取??酥屏嘶亓鞣ㄈ軇┬枰看?、需幾次提取的缺點。缺點為提取時間長,受熱破壞成分不能用此法。將藥材粉末置適宜容器,參加定量溶劑,密閉后置超聲提取器內,選擇適當超聲頻率提取一段時間。8.回流提取提取方法用于以有機溶劑加熱提取成分。優(yōu)點為提取效率高,但受熱易破壞成分不宜用此法。缺點為溶劑消耗量大,需回流設備,需幾次提取方可提取完全。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10.用結晶法別離天然藥物成分時,理想的溶劑應該具備哪些條件1〕不與結晶物質發(fā)生化學反響;2〕對結晶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不同有顯著差異,熱時溶解度大,冷時溶解度??;3〕對可能存在的雜質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4〕沸點適中;5〕能給出很好的結晶。六論述試述薄層色譜法的操作步驟第三章苷類一.名詞解釋1.苷:是糖或糖的衍生物與另一類非糖物質通過糖的端基碳原子連接而成的化合物。2.β-構型:C1羥基與六碳糖C5上取代基在環(huán)的同一側為β-構型。3.碳苷:糖基不通過苷鍵原子,直接以碳原子與苷元的碳原子相連接的苷類。4.α-構型:C1羥基與六碳糖C5上取代基在環(huán)的異側為α-構型。5.原生苷:原存在于植物體內的苷。6.苷鍵:苷中苷元與糖之間的化學鍵。7.苷原子:苷元上形成苷鍵以連接糖的原子。8.次生苷:水解后失去一局部糖的苷。9.酯苷:苷元的羧基和糖縮合而成的苷。10.硫苷:糖端基羥基與苷元上的巰基縮合而成的苷。11.氮苷:糖上端基碳與苷元上氮原子相連的苷。二、填空1.糖的絕對構型,在哈沃斯()式中,只要看六碳吡喃糖的C5〔五碳呋喃糖的C4〕上取代基的取向,向上的為〔D〕型,向下的為〔L〕型。2.端基碳原子的相對構型α或β是指C1羥基與六碳糖C5〔五碳糖C4〕取代基的相對關系,當C1羥基與六碳糖C5〔五碳糖C4〕上取代基在環(huán)的〔同〕為β構型,在環(huán)的〔異〕為α構型。3.苷類是〔糖〕與另一非糖物質通過〔糖的端基碳原子〕連接而成的一類化合物,苷中的非糖局部稱為〔苷元〕。4.苷中的苷元與糖之間的化學鍵稱為〔苷鍵〕,苷元上形成苷鍵以連接糖的原子,稱為〔苷原子〕。5.苷元通過氧原子和糖相連接而成的苷稱為〔氧苷〕。6.苷類的溶解性與苷元和糖的構造均有關系。一般而言,苷元是〔親脂性〕物質而糖是〔親水性〕物質,所以,苷類分子的極性、親水性隨糖基數(shù)目的增加而〔增加〕。7.由于一般的苷鍵屬縮醛構造,對稀堿較穩(wěn)定,不易被堿催化水解。但〔酚〕、〔酸〕、〔有羥基共軛的烯醇類〕和〔β位有吸電子基〕的苷類易為堿催化水解。8.麥芽糖酶只能使〔α-糖苷酶〕水解;苦杏仁酶主要水解〔β-苷鍵〕。9.能使α-葡萄糖苷水解的酶稱〔α-糖苷酶〕,如〔麥芽糖酶〕。10.能被苦杏仁酶水解的苷,其苷鍵是〔β〕構型。11.大多數(shù)苷為左旋,苷水解生成的糖多為〔右旋〕。12.根據(jù)形成苷鍵的苷鍵原子不同,又分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等。〔三、單項選擇題1.以下最容易水解的是〔B〕2.提取原生苷類成分,為抑制酶常用方法之一是參加適量〔C〕243233.以下化合物屬于碳苷的是〔B〕4.研究苷中糖的種類宜采用哪種水解方法〔A〕A.強烈酸水解降解法C.乙酸解D.全甲基化甲醇解5.不同苷原子的苷水解速度由快到慢順序是〔C〕苷>苷>苷>苷苷>苷>苷>苷苷>苷>苷>苷苷>苷>苷>苷7.根據(jù)苷原子分類,屬于苷的是〔D〕A.山慈菇苷AB.黑芥子苷C.巴豆苷D.蘆薈苷E.毛茛苷8.根據(jù)苷原子分類,屬于醇-苷的是〔E〕A.山慈菇苷AB.黑芥子苷C.巴豆苷D.蘆薈苷E.毛茛苷9.根據(jù)苷原子分類,屬于苷的是〔A〕A.巴豆苷B.黑芥子苷C.山慈菇苷AD.蘆薈苷E.毛茛苷10.根據(jù)苷原子分類,屬于苷的是〔B〕A.山慈菇苷AB.黑芥子苷C.巴豆苷D.蘆薈苷E.毛茛苷11.根據(jù)苷原子分類,屬于酯苷的是〔A山慈菇苷A〕A.山慈菇苷AB.黑芥子苷C.巴豆苷D.蘆薈苷E.毛茛苷12.提取原生苷時,首先要設法破壞或抑制酶的活性,為保持原生苷的完整性,常用的提取溶劑是〔A〕A乙醇B酸性乙醇C水D酸水E堿水13.與反響呈陰的化合物為〔C〕A氮苷B硫苷C碳苷D氰苷E酚苷14.反響的陽性特征是〔C〕A上層顯紅色,下層有綠色熒光B上層綠色熒光,下層顯紅色C兩液層交界面呈紫色環(huán)D有紅色沉淀產生15.有關苷類性質表達錯誤的選項是〔C〕A有一定親水性B多呈左旋光性C多具復原性D可被酶酸水解E除酯苷、酚苷外,一般苷鍵對堿液是穩(wěn)定的。16.蘆薈苷按苷的構造應屬于〔A〕A碳苷B氮苷C酚苷D硫苷E氧苷17.黑芥子苷按苷的構造應屬于〔D〕A碳苷B氮苷C酚苷D硫苷E氧苷18.根據(jù)苷原子分類,屬于氰苷的是〔A〕A苦杏仁苷B紅景天苷C巴豆苷D天麻苷E蘆薈苷19.最常見的苷是〔E〕A碳苷B氮苷C酯苷D硫苷E氧苷20.苷原子是指〔E〕A苷中的原子B苷元中的原子C單糖中的原子D低聚糖中的原子E苷元與糖之間連接的原子四、多項選擇題(以下各題均有兩個以上答案)1苷類構造中的非糖局部稱為〔〕A配基B苷元C糖D苷鍵E端基面原子2.堿水解可水解〔〕A氧苷B酚苷C酯苷D烯醇苷Eβ位有吸電子基的苷3.苷催化水解的機制是〔〕A苷鍵原子質子化B苷鍵裂解C生成陽碳離子D溶劑化后失去質子E失去糖分子4.酶水解〔〕A確定苷鍵構型B可保持苷元構造不變C獲知糖的組成D具有較高的專屬性E不受的影響5.有關苷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反響陽性B溶于醇類溶劑C有α、β兩種苷鍵D構造是都含有糖E有端基碳原子五、簡答2︳︳22原理于糖或苷的水解溶液中參加α-萘酚乙醇溶液混合后,沿器壁滴加濃硫酸,使酸層集于下層。苷類、糖類在此條件下水解產生單糖,那么于兩液層交界處呈現(xiàn)紫色環(huán)。六、論述1.試述苦杏仁苷的鑒別方法1〕取樣品少許,加水共研,那么產生苯甲醛的特殊香味2〕取樣品少許,搗碎,稱取約置試管中,加水數(shù)滴使?jié)駶?,試管中懸掛一條三硝基苯酚試紙,用軟木塞塞緊,置溫水浴中,10分鐘后,試紙顯磚紅色。2.完成以下反響式1202苦杏仁酶第四章醌類化合物
一、概念1.醌類化合物:是具有共軛體系的環(huán)己二烯二酮類化合物。2.大黃素型蒽醌:羥基分布在兩側的苯環(huán)上3.茜草素型蒽醌:羥基分布在一側的苯環(huán)上4.二蒽酮類:兩分子的蒽酮在C10—C10上位或其它位脫去一分子氫而形成的化合物5反響:醌類化合物在堿性條件下加熱,能迅速被醛類復原,再與鄰二硝基苯反響,生成紫色化合物。二、填空1.醌類化合物在中藥中主要分為〔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種類型。2.中藥中苯醌類化合物主要分為〔對苯醌〕和〔鄰苯醌〕兩大類。3.萘醌類化合物分為〔α萘醌〕、〔β萘醌〕4.中藥中具抗菌、抗癌及中樞神經鎮(zhèn)靜作用的胡桃醌屬于〔萘醌〕構造類型。5.中藥紫草中的紫草素屬于〔萘醌〕構造類型。6.中藥丹參中得到的30多種醌類成分均屬于〔菲醌類〕化合物。7.大黃中游離蒽醌類成分主要為〔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和〔蘆薈大黃素〕。8.新鮮大黃含有〔蒽酚〕和〔蒽酮〕較多,這些成分對粘膜有刺激作用,存放二年以上,使其氧化成為〔蒽醌〕就可入藥。9.根據(jù)羥基在蒽醌母核上位置不同,羥基蒽醌可分為〔大黃素型〕和〔茜草素型〕兩種。10.?反響主要用于檢查中藥中是否含〔羥基蒽醌〕及其〔苷類〕化合物。11.天然藥物中的苯醌主要是〔對苯醌〕。12.對亞硝基-二甲苯胺反響常用于檢查植物中是否含〔蒽酮〕的專屬性反響。13.游離蒽醌的別離常用〔梯度萃取法〕和〔液相色譜法〕兩種方法。14.用色譜法別離游離羥基蒽醌衍生物時常用的吸附劑為〔硅膠〕。15.游離醌類化合物一般具有〔升華性〕。16.小分子的苯醌和萘醌具有〔揮發(fā)性〕。三、單項選擇1.胡桃醌構造類型屬于〔C〕A.對苯醌B鄰苯醌Cα萘醌Dβ萘醌E蒽醌2.番瀉苷A中的2蒽醌母核的連接位置為〔D〕1—C1BC4—C4CC6—C6DC10—C3.大黃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羥基分布情況是〔D〕A在一個苯環(huán)的β位B在兩個苯環(huán)的β位C在一個苯環(huán)的α位或β位D在兩個苯環(huán)的α位或β位4.β蒽醌酸性強于α,其原因是〔A〕Aα與羰基形成分子內氫鍵Bβ空間效應大于αCα間效應大于βDβ與羰基形成分子內氫鍵6.以下化合物均具有升華性,除了〔A〕A番瀉苷B大黃素C茜草素D大黃酚E1,8二羥基蒽醌7.番瀉苷屬于〔C〕A大黃素型蒽醌衍生物B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C二蒽酮衍生物D二蒽醌衍生物E蒽酮衍生物8.以下反響中用于鑒別羥基蒽醌類化合物的是〔B〕A無色亞甲藍反響B(tài)堿液呈色反響C活性次甲基試劑反響D反響9.以下反響中用于鑒別蒽酮類化合物的是〔E〕A無色亞甲藍反響B(tài)堿液呈色反響C活性次甲基試劑反響D反響E對亞硝基二甲苯胺反響10.無色亞甲藍反響用于檢識〔D〕A蒽醌B香豆素C黃酮類D萘醌E生物堿11.以下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乙醇的是〔B〕A紅景天苷B蘆薈苷C苦杏仁苷D天麻苷E茜草素12.屬于二蒽酮苷的是〔B〕A蘆薈苷B番瀉苷C紫草素D二氫丹參醌E丹參素四、多項選擇1.可以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的成分是〔〕A紫草素B單參新醌甲C異紫草素D番瀉苷E茜草素2.以下化合物遇堿顯黃色,需經氧化后才顯紅色的是〔〕A羥基蒽醌B蒽酚C蒽酮D二蒽酮E羥基蒽醌5.假設用5%碳酸鈉從含游離蒽醌的乙醚溶液中萃取,萃取液中可能含有以下成分〔〕A含兩個以上β蒽醌B含一個β蒽醌C含兩個以上α蒽醌D含羧基蒽醌E含一個α蒽醌6.無色亞甲藍反響用于檢識〔D、E〕A蒽醌B香豆素C黃酮類D萘醌E苯醌7.番瀉苷A的構造特點是〔〕A為二蒽醌類化合物B為二蒽酮類化合物C有二個—D有二個E二蒽酮核為中位連接,即10—10′位連接8.醌類化合物理化性質為〔〕A無色結晶B多為有色結晶C游離醌類多有升華性D小分子苯醌和萘醌具有揮發(fā)性E游離蒽醌能溶于醇、苯等有機溶劑,難溶于水。9.醌類化合物按構造分類有〔〕A苯醌B查爾酮C萘醌D菲醌E蒽醌10.屬于蒽醌類化合物的是〔〕A紫草素B丹參新醌甲C大黃素D蘆薈大黃素E茜草素五、簡述〔1〕瀉下作用〔2〕抗菌作用〔3〕抗癌作用2.比擬化合物3,6-二羥基蒽醌、3-羥基蒽醌和1,2-二羥基蒽醌的酸性大小3,6-二羥基蒽醌>3-羥基蒽醌>1,2-二羥基蒽醌的酸性大小3.比擬以下化合物的酸性大?。捍簏S酚R1R2=3大黃素R1= R2=3蘆薈大黃素R1 R22大黃酸R1 R2大黃素甲醚 R13R2=3A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4.比擬以下化合物的酸性大?。篈BCC>A>B5.簡述醌類化合物的酸性順序。>2個以上β>一個β>兩個α>一個α六、論述大黃粉2024和苯〔1:5〕回流苯溶液水層適當濃縮以253萃取3溶液層苯層酸化5%3萃取黃色沉淀吡啶重結晶23溶液苯層大黃酸酸化黃色沉淀吡啶重結晶大黃素2從大黃中提取大黃素型蒽醌的如下,請說明主要步驟的原理及目的。①大黃粗粉,用20%硫酸-氯仿〔1:5〕回流;原理:目的:②氯仿液53水溶液萃??;原理:目的:③523水溶液萃取;原理:目的:④氯仿液0.5水溶液萃取。原理:第五章苯丙素類化合物一、名詞解釋1.香豆素類化合物:2.木脂素類化合物:二、填空題1.香豆素因具有內酯構造,可溶于堿液中,因此可以用〔堿溶酸沉法〕法提取。2.小分子香豆素因具有〔揮發(fā)性〕,可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3.天然香豆素類化合物一般在〔C7〕具有羥基,因此〔7–羥基香豆素〕可以認為是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母體。4.天然香豆素可分為〔簡單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異香豆素〕類、〔呋喃香豆素〕類、〔吡喃香豆素〕和〔異香豆素〕。5.香豆素具有〔內酯〕構造,可以發(fā)生異羥肟酸鐵反響而顯〔紅〕色。6.秦皮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七葉苷〕和〔七葉內酯〕,具有〔具有抑菌〕和〔抗炎〕作用。7.木脂素是一類由兩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三、選擇題1.可與異羥肟酸鐵反響生成紫紅色的是〔C〕。A羥基蒽醌類B查耳酮類C香豆素類D二氫黃酮類E生物堿2.判斷香豆素6–位是否有取代基團可用的反響是〔B〕。A異羥肟酸鐵反響B(tài)’s反響C三氯化鐵反響D鹽酸-鎂粉反響E反響3.組成木脂素的單體根本構造是〔C〕。AC5–C3BC5–C4CC6–C3DC6–C4EC6–四、多項選擇題1.檢識香豆素苷類化合物可用〔〕。A碘化鉍鉀試B反響C鹽酸–鎂粉反響D–反響E異羥肟酸鐵反響2.游離木脂素能溶于〔B〕。A水B乙醇C氯仿D乙醚E苯3.水飛薊素同時具有的構造類型是〔〕。A木脂素B環(huán)烯醚萜C蒽醌D黃酮E強心苷五、簡答題:1.解釋異羥肟酸鐵反響。內酯環(huán)在鹽酸羥胺下生成異羥肟酸,再加三價鐵后生成異羥肟酸鐵呈紅色。2.秦皮主要含有七葉內酯、七葉苷等香豆素,請設計一方法從秦皮中提取、別離二成分。第六章黃酮類化合物一、名詞解釋:黃酮類化合物:泛指兩個苯環(huán)通過三碳鏈相互連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二、填空題:1.目前黃酮類化合物是泛指兩個〔苯〕環(huán),通過〔C3〕鏈相連,具有〔2–苯基色原酮〕根本構造的一系列化合物。2.因這一類化合物大都呈〔黃色〕色,且具有〔羰基〕基團,故稱黃酮。3.黃酮類化合物在植物體內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少數(shù)以〔苷元〕的形式存在。4.游離的黃酮類化合物多為〔結晶〕性固體。5.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與分子構造中是否存在〔穿插共軛體系〕有關。6.色原酮本身〔無〕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基后就有顏色。7.黃酮類化合物在4′或7—位引入〔〕基團,使顏色加深。8.如果〔雙健〕氫化,那么〔穿插共軛體系〕中斷,故二氫黃酮醇〔無〕色。9.異黃酮的共軛體系被〔破壞〕,故呈〔微黃〕色。10.查耳酮分子中存在〔穿插共軛體系〕構造,故呈〔黃〕色。11.花色素的顏色隨〔〕改變。一般〔小與7〕時顯紅色,〔大與8.5〕時顯藍色,〔等于8.5〕時顯紫色。12.橙酮分子中存在〔共軛體系〕構造,故呈〔黃〕色。13.游離黃酮類化合物一般難溶或不溶于〔水〕中,可溶于〔乙醇〕、〔正丁醇〕及〔氯仿〕中。14.游離黃酮類化合物一般分子呈平面型,它在水中溶解的程度〔小與〕與非平面型分子。15.花色素因以〔離子型〕形式存在,具有〔離子〕的通性,故水溶性〔強〕。16.黃酮苷元分子中引入羥基后,水溶性增〔大〕,引入羥基越多,其水溶性越〔強〕。17.黃酮苷一般溶于〔水〕、〔丙酮〕及〔正丁醇〕等中,而難溶或不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機溶劑中。18.黃酮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羥基〕而顯酸性,其酸性強弱順序為:〔7〕>〔3-〕>〔5–〕。19.黃酮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羰基〕而顯弱堿性。20.〔7-、4‘-二〕黃酮可溶于53水溶液中?!?或4‘-一〕黃酮可溶于523水溶液中?!?-水溶液中?!?-〕黃酮酸性最弱,可溶于4水溶液中。21.黃酮〔醇〕、二氫黃酮〔醇〕類與—粉反響呈〔紅〕色。22.具有〔3-〕、〔5–〕、〔鄰二酚〕構造的黃酮類化合物,可與金屬鹽發(fā)生絡合反響。23.二氯氧鋯—枸椽酸反響黃色不褪的黃酮類化合物是〔3-〕,黃色褪去的黃酮類化合物是〔5–〕。因〔3-〕形成的絡合物較〔5–〕形成的絡合物穩(wěn)定。24.黃酮苷類以及極性較大的苷元,一般可用〔熱水〕、〔乙醇〕和〔正丁醇〕進展提取。25.黃酮類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羥基〕,可被聚酰胺吸附。26.蘆丁是〔黃酮〕類化合物。在中草藥〔槐米〕中含量最高,常用〔堿溶酸沉〕法提取。27.黃酮類化合物用層析法別離時,用〔聚酰胺〕為吸附劑效果最好。28.影響聚酰胺吸附力強弱因素與黃酮化合物分子中形成〔氫鍵〕基團數(shù)目有關,形成〔氫鍵〕數(shù)目越〔多〕,那么吸附力越〔強〕。29.芹菜苷屬〔黃酮類〕化合物,其苷元是〔芹菜素〕。30.黃芩苷、漢黃芩苷是中藥〔黃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屬〔黃酮〕化合物。31.黃酮醇類化合物以〔葉〕和〔花〕最為常見。三、選擇題1.黃酮類化合物的根本碳架是〔C〕。AC6–C6–C3BC6–C6–C6CC6–C3–C6DC6–C2.與2‘–羥基查耳酮互為異構體的是〔A〕。A二氫黃酮B花色素C黃酮醇D黃酮3.黃酮類化合物呈黃色時構造的特點是〔C〕。A具有助色團B具有色原酮C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團D具有黃烷醇和助色團4.水溶性最大的黃酮類化合物是〔B〕。A黃酮B花色素C二氫黃酮D查耳酮5.不屬于平面型構造的黃酮類化合物是〔D〕。A黃酮醇B黃酮C花色素D二氫黃酮6.酸性最強的黃酮類化合物是〔B〕。A5–羥基黃酮B4‘–羥基黃酮C3–羥基黃酮D3’–7.酸性最弱的黃酮類化合物是〔A〕。A5–羥基黃酮B7–羥基黃酮C4‘–羥基黃酮D3‘–羥基黃酮8.一般不發(fā)生鹽酸–鎂粉反響的是〔D〕。A二氫黃酮B二氫黃酮醇C黃酮醇D異黃酮9.如某樣品液不加鎂粉而僅加鹽酸顯紅色,那么該樣品中含有〔B〕。A二氫黃酮醇B花色素C二氫黃酮D黃酮10.在堿液中能很快產生紅或紫紅色的黃酮類化合物是〔B〕。A二氫黃酮B查耳黃酮C黃酮醇D黃酮11.與硼酸反響生成亮黃色的黃酮是〔C〕。A4‘–羥基黃酮B3–羥基黃酮C5–羥基黃酮D3‘–羥基黃酮12.將總黃酮溶于乙醚,用53萃取可得到〔D〕。A5,7–二羥基黃酮B5–羥基黃酮C3‘,4’–二羥基黃酮D7,4‘–13.能使游離黃酮和黃酮苷別離的溶劑是〔D〕。A乙醇B甲醇C堿水D乙醚14.當藥材中含有較多粘液質、果膠時,如用堿液提取黃酮類化合物時宜選用〔D〕。A523B1C5D飽和石灰水15.為保護黃酮母核中的鄰二酚羥基,在提取時可參加〔C〕。A3B()2CH33D16.在聚酰胺柱上洗脫能力最弱的溶劑是〔A〕。A水B30%乙醇C70%乙醇D尿素水溶液17.含3–羥基、5–羥基或鄰二酚羥基的黃酮不宜用以下哪種色譜法別離〔C〕。A硅膠B聚酰胺C氧化鋁D葡聚糖凝膠18.不同類型黃酮進展,以2%~6%乙酸水溶液展開時,幾乎停留在原點的是〔A〕。A黃酮B二氫黃酮醇C二氫黃酮D異黃酮19.從槐米中提取蘆丁時,常用堿溶酸沉法,加石灰乳調應調至〔C〕。A6~7B7~8C8~9D10~1220.黃芩苷可溶于〔D〕。A水B乙醇C甲醇D熱乙醇21.以下最難被水解的是〔B〕。A大豆苷B葛根素C花色素D橙皮素四、多項選擇題1.黃酮類化合物的分類依據(jù)有〔〕。A三碳鏈是否成環(huán)B三碳鏈的氧化程度CC3-位是否有羥基DA環(huán)的連接位置EB環(huán)的連接位置2.在取代基一樣的情況下,互為異構體的化合物是〔〕。A黃酮和黃酮醇B二氫黃酮和二氫黃酮醇C二氫黃酮和2’–3.母核構造中無羰基的黃酮類化合物是〔〕。A黃酮B二氫黃酮C查耳酮D花色素E黃烷醇4.顯黃色至橙黃色的黃酮類化合物是〔〕。A黃酮B花色素C查耳酮D二氫黃酮E黃烷醇5.具有旋光性的黃酮苷元有〔〕。A黃酮醇B二氫黃酮C查耳酮D二氫黃酮醇E黃烷醇6.引入7,4‘–二羥基可使黃酮類化合物〔〕。A顏色加深B酸性增強C水溶性增強D脂溶性增強E堿性增強7.二氫黃酮類化合物具有的性質是〔〕。A4反響呈紅色B鹽酸–鎂粉反響呈紅色C水溶性大于黃酮D顯黃色E有旋光性8.’s反響呈陽性的是〔〕。A5–羥基黃酮B5,8–二羥基黃酮C5,7–二羥基黃酮D8–羥基黃酮E7,8–二羥基黃酮9.能與三氯化鋁生成絡合物的化合物是〔〕。A3‘,4‘–二羥基黃酮B6,8–二羥基黃酮C2’,4‘–二羥基黃酮D5,7–二羥基黃酮E3,4’10.提取黃酮苷類的方法有〔〕。A酸溶堿沉法B堿溶酸沉法C乙醇回流法D熱水提取法E苯回流法11.在含黃酮類化合物的乙醚液中,用52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E〕。A7–羥基黃酮B5–羥基黃酮C7,4‘–二羥基黃酮D6,8–二羥基黃酮E4’–12.影響黃酮類化合物與聚酰胺吸附力強弱的因素有〔〕。A化合物類型B酚羥基位置C酚羥基數(shù)目D芳香化程度E洗脫劑種類13.蘆丁經酸水解后可得到的單糖有〔〕。A鼠李糖B葡萄糖C半乳糖D阿拉伯糖E果糖五、簡答題1.試述黃酮類化合物的廣義概念及分類依據(jù)。2.黃酮類化合物為什么有微弱的堿性?3.應用堿溶酸沉法提取黃酮類化合物時,應注意哪些問題?4.試述黃酮類化合物溶解性規(guī)律?5.簡述在別離黃酮化合物時,影響聚酰胺吸附力強弱的因素?6.槐米中提取別離蘆丁的流程如下,試述其原理及目的。1〕槐米粗粉,加100倍量的水和硼砂適量。①原理:②目的:2〕在攪拌下加石灰乳調8~9,微沸20~30。①原理:②目的:3〕在60~70℃下用濃鹽酸調≈5,攪勻,靜止,抽濾,60℃下枯燥。①原理:②目的:7.常見的黃酮類化合物構造類型有哪些?并各舉一例。8.舉例說明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與構造的關系。9.為什么二氫黃酮、異黃酮、花色素的水溶性比黃酮大。10.黃酮類化合物為什么顯酸性?不同羥基取代的黃酮其酸性強弱有何規(guī)律?為什么?12.聚酰胺柱色譜別離黃酮類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影響其洗脫順序的因素有哪些?13.從槐米中提取蘆丁時為何參加石灰乳和硼砂?14、如何從槐米中提取、別離、檢識蘆???第七章萜類和揮發(fā)油一、概念1.萜類:2.揮發(fā)油:3.“腦〞:二、填空1.由〔甲戊二羥酸〕衍生而成的化合物均為萜類化合物,此類化合物構造種類雖然非常復雜,但其根本碳架多具有〔異戊二烯單位〕構造特征。2.揮發(fā)油由〔單萜及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及〔其它〕四類成分組成,其中〔單萜及倍半萜〕所占比例最大。3.揮發(fā)油與脂肪油在物理性狀上的一樣之處為室溫下都是〔液〕體,與水均〔不溶〕。4.揮發(fā)油與脂肪油在物理性狀上的不同之處為揮發(fā)油具〔揮發(fā)性〕,可與〔水〕共蒸餾。5.揮發(fā)油低溫冷藏析出的結晶稱為〔腦〕,濾除析出結晶的揮發(fā)油稱〔析腦油〕。6.常溫下?lián)]發(fā)油多為〔無〕色或〔淡黃色〕色的〔液體〕,具有較強的〔刺激性〕氣味。三、選擇題1.以下關于萜類化合物揮發(fā)性表達錯誤的選項是〔C〕。A所有非苷類單萜及倍半萜具有揮發(fā)性B所有單萜苷類及倍半萜苷不具揮發(fā)性C所有非苷類二萜不具有揮發(fā)性D所有二萜苷類不具揮發(fā)性E所有三萜不具揮發(fā)性2.單萜及倍半萜與小分子簡單香豆素的理化性質不同點有〔E〕。A揮發(fā)性B脂溶性C水溶性D共水蒸餾性E旋光性3.非苷萜、萜內酯及萜苷均可溶的溶劑是〔B〕。A苯B乙醇C氯仿D水E乙醚4.需經適當加熱,方可溶于氫氧化鈉水溶液的萜所具有的基團或構造是〔A〕。A內酯B醇羥基C羧基D糖基E酚羥基5.萜類化合物在提取別離及貯存時,假設與光、熱、酸及堿長時間接觸,常會產生構造變化,這是因為其〔E〕。A連醇羥基B連醛基C具酮基D具芳香性E具脂烷烴構造,不穩(wěn)定6.從中藥中提取二萜類內酯可用的方法是〔C〕。A水提取醇沉淀法B酸水加熱提取加堿沉淀法C堿水加熱提取加酸沉淀法D水蒸氣蒸餾法E升華法7.以色譜法去除萜苷粗提物中的水溶性雜質,首選固定相是〔E〕。A氧化鋁B硅膠C陽離子交換樹脂D陰離子交換樹脂E大孔吸附樹脂8.色譜法別離萜類化合物,最常用的吸附劑是〔A〕。A硅膠B酸性氧化鋁C堿性氧化鋁D葡聚糖凝膠E聚酰胺四、多項選擇題1.屬于萜類性質的是〔〕。A多具手性碳B易溶于水C溶于醇D易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E具揮發(fā)性2.具有揮發(fā)性的是〔〕。A單萜B倍半萜C奧類D卓酚酮類E二倍半萜3.以下關于揮發(fā)油性質描述正確的選項是〔〕。A易溶于石油醚、乙醚、氯仿及濃乙醇B相對密度多小于1C涂在紙片上留下永久性油跡D較強的折光性E多有旋光性4.用結晶法從總萜提取物或揮發(fā)油中別離單體化合物時,一般要求〔〕。A選擇適宜的結晶溶劑B所別離的單體化合物相對含量較高C雜質的相對含量較低D雜質應為中性化合物E結晶時常降低溫度5.從玫瑰花、丁香花及紫蘇中提取揮發(fā)油,適宜的提取別離方法有〔〕。A水蒸汽蒸餾法B70%乙醇回流法C吸收法D壓榨法E法6.分餾法可用于揮發(fā)油的別離,不同構造萜類化合物的沸點由高到低的規(guī)律為〔〕。A倍半萜及含氧衍生物大與含氧單萜大與單萜烯B單萜烯單環(huán)2個雙鍵大與單萜烯無環(huán)3個雙鍵大與單萜烯雙環(huán)1個雙鍵C單萜烯無環(huán)3個雙鍵大與單萜烯單環(huán)2個雙鍵大與單萜烯雙環(huán)1個雙鍵D萜酸大與萜醇大與萜酮大與萜醛大與萜醚E萜酸大與萜醇大與萜醛大與萜酮大與萜醚五、簡答題1.揮發(fā)油應如何保存?為什么?密閉、陰涼避光處,不穩(wěn)定。2.簡述揮發(fā)油的通性。多具有香氣,可揮發(fā),易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及高濃度乙醇,幾乎不溶于水,有較高折光度,有光學活性、性質不穩(wěn)定。3.簡述揮發(fā)油的化學組成及主要功能基。組成:萜、脂肪族和芳香族。醇、酚、醛、酮、酯、醚、酸。4.簡述揮發(fā)油的提取方法。水蒸氣蒸餾、溶劑提取、壓榨法、吸收法5.簡述揮發(fā)油的別離方法。沸點、化學別離法、層析六、提取別離工藝題論述揮發(fā)油提取別離的常用方法。水蒸氣蒸餾、溶劑提取、壓榨法、吸收法;別離:沸點、化學別離法、層析第八章皂苷一、概念1.三萜皂苷:為三萜類的一類水溶液振搖后產生大量持久性肥皂樣泡沫的苷類化合物。2.發(fā)泡性:一類水溶液振搖后產生大量持久性肥皂樣泡沫的苷類化合物3.溶血指數(shù):在一定條件下,能使同一動物來源的血液中紅細胞完全溶血的最低濃度。4.皂苷:一類水溶液振搖后產生大量持久性肥皂樣泡沫的苷類化合物二、填空1.多數(shù)三萜類化合物是一類根本母核由〔30〕個碳原子組成的萜類化合物,其構造根據(jù)異戊二烯法那么可視為〔6〕個異戊二烯單位聚合而成。2.三萜皂苷構造中多具有羧基,所以又常被稱為〔酸性〕皂苷。3.皂苷水溶液經強烈振搖能產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熱而消失,這是由于皂苷具有〔降低水溶液外表張力〕作用的緣故。4.各類皂苷的溶血作用強弱可用〔溶血指數(shù)〕表示。5.在皂苷的提取通法中,總皂苷與其它親水性雜質別離是用〔正丁醇〕萃取方法。6.酸性皂苷及其苷元可用〔堿水〕提取。7.皂苷的分子量較〔大〕,大多為無色或白色的〔無定形〕粉末,僅少數(shù)為晶體,又因皂苷〔極性〕較大,常具有吸濕性。第九章強心苷一、概念1.強心苷二、填空1.強心苷是指生物界中存在的一類對人的〔心臟〕具有顯著生理活性的〔甾體〕苷類。2.強心苷從構造上分析是由〔強心苷元〕與〔糖〕縮合而成。根據(jù)苷元上連接的〔不飽合內酯環(huán)〕的差異,將強心苷分為〔甲型〕和〔乙型〕。3.根據(jù)強心苷〔苷元〕和〔糖〕的連接方式不同,可將強心苷分為Ⅰ型、Ⅱ型、Ⅲ型,其中Ⅰ型可表示為〔苷元和2、6–二去氧糖〕,其中Ⅱ型可表示為〔苷元和6–去氧糖〕;其中Ⅲ型可表示為〔苷元和a羥基糖;〕。4.強心苷一般可溶于〔乙醇〕、〔水〕、〔丙酮〕等極性溶劑中,微溶于〔乙醚〕,幾乎不溶于〔苯〕、〔石油醚〕等極性小的溶劑。它們的溶解度隨分子中所含〔親水性基團〕的數(shù)目、種類及苷元上的〔羥基糖〕數(shù)目和位置的不同而異。三、選擇題1.別離三萜皂苷的優(yōu)良溶劑為〔E〕。A熱甲醇B熱乙醇C丙酮D乙醚E含水正丁醇2.目前對皂苷的別離效能最高的色譜是〔D〕。A吸附色譜B分配色譜C大孔樹脂色譜D高效液相色譜E凝膠色譜3.用別離某酸性皂苷時,為得到良好的別離效果,展開時應使用〔B〕。A氯仿-甲醇–水〔65:35:10,下層〕B乙酸乙酯–乙酸-水〔8:2:1〕C氯仿–丙酮〔95:5〕D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1:1〕E苯–丙酮〔1:1〕4.屬于四環(huán)三萜皂苷元類型的是〔C〕。Aα–香樹脂烷型Bβ–香樹脂烷型C達瑪烷型D羽扇豆烷型E齊墩果烷型5.在苷的分類中,被分類為強心苷的根據(jù)是因其〔D〕。A苷元的構造B苷鍵的構型C苷原子的種類D分子構造與生理活性E含有α–去氧糖6.不屬甲型強心苷特征的是〔B〕。A具甾體母核BC17連有六元不飽和內酯環(huán)CC17連有五元不飽和內酯環(huán)DC17上的側鏈為β型EC14–為β型7.屬Ⅰ型強心苷的是〔A〕。A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B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C苷元-〔D–葡萄糖〕x-〔6–去氧糖〕yD苷元-〔D–葡萄糖〕x-〔2,6–二去氧糖〕YE苷元-D–葡萄糖8.水解Ⅰ型強心苷多采用〔B〕。A強烈酸水解B緩和酸水解C酶水解D鹽酸丙酮法E堿水解9.緩和酸水解的條件為〔C〕。A12B35C0.02~0.05D5Eβ-葡萄糖苷酶10.提取強心苷常用的溶劑為〔C〕。A水B乙醇C7080%乙醇D含水氯仿E含醇氯仿11.含強心苷的植物多屬于〔D〕。A豆科B唇形科C傘形科D玄參科E姜科12.甾體皂苷元根本母核是〔B〕。A孕甾烷B螺甾烷C羊毛脂甾烷Dα–香樹脂醇Eβ–香樹脂醇13.螺甾烷醇型皂苷元構造中含有〔B〕。A4個環(huán)B4個六元環(huán)T2個五元環(huán)C5個環(huán)D6個六元環(huán)E5個六元環(huán)和1個五元環(huán)14.自藥材水提取液中萃取甾體皂苷常用的溶劑是〔C〕。A乙醇B丙酮C正丁醇D乙酸乙酯E氯仿四、多項選擇題1.屬于五環(huán)三萜皂苷元的是〔〕。A人參二醇B齊墩果酸C20〔S〕-原人參二醇D熊果酸E羽扇豆醇2.皂苷的別離精制可采用〔〕。A膽甾醇沉淀法B乙酸鉛沉淀法C分段沉淀法D高效液相色譜法E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3.中藥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皂苷〔〕。A為三萜皂苷B有甜味C難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D反響陽性E能以堿提取酸沉淀法提取4.強心苷類化合物〔〕A為甾體苷類B分子中有不飽和內酯環(huán)C易溶于氯仿中D易溶于乙醚中E可被堿催化水解5.含有強心苷的中藥有〔〕。A鈴蘭B黃花夾竹桃C麥冬D洋地黃E羊角拗6.甾體皂苷元的構造特點是〔〕。A螺旋甾烷B具27個碳原子CC3位有羥基D含有羧基E具6個環(huán)7.從中藥中提取總皂苷的方法有〔〕。A水提取液經乙酸乙酯萃取B乙醇提取液回收溶劑加水,正丁醇萃取C乙醇提取液回收溶劑加水,乙酸乙酯萃取D甲醇提取–丙酮沉淀E乙醇提取–乙醚沉淀五、簡答題強心苷的酸水解類型有幾種?簡述其特點及應用。第十章生物堿一、概念1.生物堿:指來源于生物界的一類含氮有機化合物。2.兩性生物堿:生物堿分子中如有酚羥基和羧基等酸性基團,稱為兩性生物堿3.生物堿沉淀反響:大多數(shù)生物堿能和某些試劑生成難溶于水的復鹽或分子絡合物,稱生物堿沉淀反響4.生物堿顯色反響:一些生物堿單體與某些試劑反響生成具有特殊顏色的產物,稱生物堿顯色反響5.誘導效應:如果生物堿分子構造中氮原子附近供電基團能使氮原子電子云密度增加,而使其堿性增強,稱誘導效應6.共軛效應:氮原子孤電子對處于共軛體系時,由于電子云密度平均化趨勢可使其堿性減弱,這種現(xiàn)象稱共軛效應7.空間效應:生物堿中的氮原子質子化時,受到空間效應的影響,使其堿性增強或減弱。8.水溶性生物堿:指季銨堿和氮氧化物生物堿。二、填空1.大多數(shù)叔胺堿和仲胺堿為親〔脂〕性,一般能溶于〔有機溶劑〕,尤其易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2.具內酯或內酰胺構造的生物堿在正常情況下,在〔堿水溶液中〕中其內酯或內酰胺構造可開環(huán)形成〔羧酸鹽〕而溶于水中,繼之加〔酸〕復又復原。3.生物堿分子堿性強弱隨雜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強〕,即〔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貨運司機勞動合同模板(含績效考核)
- 二零二五年度學校教師學生國際交流與合作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信息技術產品軟件售后服務合同書模板2篇
- 2025年度個人法律咨詢委托書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廚房電氣設備安裝與維護承包協(xié)議4篇
- 2025版實習合同模板:實習期間解約與補償3篇
- 二零二五版舊機動車交易車輛售后配件供應合同3篇
- 2025版實習期員工勞動合同-實習期間合同解除與續(xù)簽3篇
- 珠??萍紝W院《賈平凹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寫字樓租賃合同樣本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十一章運動技能的練習
- 蟲洞書簡全套8本
- 射頻在疼痛治療中的應用
- 四年級數(shù)學豎式計算100道文檔
- “新零售”模式下生鮮電商的營銷策略研究-以盒馬鮮生為例
- 項痹病辨證施護
- 職業(yè)安全健康工作總結(2篇)
- 懷化市數(shù)字經濟產業(yè)發(fā)展概況及未來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07FD02 防空地下室電氣設備安裝
- 教師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 彈簧分離問題經典題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