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中外文學欣賞部分_第1頁
大學語文中外文學欣賞部分_第2頁
大學語文中外文學欣賞部分_第3頁
大學語文中外文學欣賞部分_第4頁
大學語文中外文學欣賞部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語文》教案

第一部分中外文學欣賞第一課《大學語文》課程簡介一、《大學語文》課程1、課程性質(zhì):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人文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課程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和應用寫作能力,特別是認知事理的能力。3、課程要求:學生認真聽課,課外閱讀經(jīng)典作品,認真做好布置的習作。4、課程學時:305、結(jié)課方式:論文考查二引導1、了解學生是否養(yǎng)成了閱讀的興趣。2、了解學生對《大學語文》課程的基本知識以及其選修該課希望得到什么收益。三、閱讀:陳平原先生《讀書的“風景”與“愛美的”學問》一文。四、討論1、開卷是否有益?2、大學是培養(yǎng)學者,還是培養(yǎng)人格?五、習作:以陳平原先生的《讀書的“風景”與“愛美的”學問》一文對象,選取某一角度,寫一篇讀后感,并表明你對《大學語文》課的期待及其建議。第二課《孟子?許行》(節(jié)選)1課時1、簡要介紹孟子的思想及其在儒家思想史上的地位,并梳理課本;2、分析許行和孟子的辯論技巧“引君入甕”法;3、啟發(fā)學生思考農(nóng)家與儒家思想之異同。提問1、許行的看法是“事必躬親”,你認為是否有道理?2、孟子認為“勞力者治于人,勞心者治人”,是否有一定的合理性?思考許行的言論帶有濃厚的農(nóng)家思想特色,在春秋時期孟子就提出了異議。那么今人提倡的自然主義和環(huán)保主義,與春秋時的農(nóng)家思想又有何不同?參考書目:楊伯峻先生《孟子譯注》第三課《史記?管晏列傳》節(jié)選1課時1、介紹司馬遷生平及其《史記》;“發(fā)憤著書”說。2、講授課文。3、分析管晏二人知音之故事,聯(lián)系“廣陵散絕”進行分析。討論1、啟發(fā)學生討論用人時,在“德、才”二者之間,孰為先?用人之長還是用人之短?2、討論朋友之間的相處原則,相敬如賓,還是咄咄逼人?參考書目:《史記》七十“列傳”之《孔孟老莊列傳》《項羽本紀》等第四課《世說新語?王子猷居山陰》1課時1、簡要介紹魏晉士人之率真和可愛,即所謂魏晉風流。2、文字及字詞梳理3、王子猷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風度。討論魏晉文人之風流可愛一面,同時分析其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戰(zhàn)亂不斷和王朝更迭頻繁,對士人心理的造成了巨大的上海,于是他們放浪形骸,如此乃是無奈之舉。參考閱讀:1選讀《世說新語》之名篇;2魯迅先生《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一文。3王瑤先生《中古文學史論》。第五課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1課時1、介紹“詩鬼”李賀的創(chuàng)作特色;2、介紹詩歌中古律之“歌行體”,以及中唐時元白的新樂府運動;3、分析文本;4、欣賞這首懷古詩的特色。討論:1、讓學就此前學過的漢魏歌行詩,如《行行重行行》曹操《燕歌行》等,并總結(jié)出唐代元白歌行“以舊事寫新愁”的新樂府運動。2、討論魯迅先生之《我的失戀》詩,并與《有所思》詩進行比較,談談自己的想法。魯迅先生《我的失戀》我的所愛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低頭無法淚沾袍。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么:貓頭鷹。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我的所愛在鬧市;想去尋她人擁擠,仰頭無法淚沾耳。愛人贈我雙燕圖;回她什么:冰糖葫蘆。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我的所愛在河濱;想去尋她河水深,歪頭無法淚沾襟。愛人贈我金表索;回她什么:發(fā)汗藥。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jīng)衰弱。我的所愛在豪家;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搖頭無法淚如麻。愛人贈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練蛇。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漢樂府民歌《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飔,東方須臾高知之。[注釋]1.問遺:贈與。這句是說用什么送給你。2.簪:古人用來連接冠和發(fā)髻,橫穿髻上,兩端出冠外?!逗鬂h書?輿服志》3.云:“簪以玳瑁為擿,長一尺,端為華勝,下有白珠?!?.紹繚:纏繞。5.呼豨:表聲的字,無意義。6.肅肅:風聲。7.晨風:鳥名,就是鹯,和鷂子是一類,飛起來很快,8.飔:疾速。9.高:讀為(hāo),東方hāo,即東方發(fā)白。[評析]作品表現(xiàn)了追求愛情,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堅貞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是兩漢樂府比較突出的內(nèi)容。這類作品大多以婦女為主角?!队兴肌吠春拮冃?,把本來要送給情人的禮物,“拉雜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思想通達,感覺細致,有城市婦女氣度。[作品介紹]樂府,原本是漢代音樂機關的名稱。創(chuàng)立于西漢武帝時期,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后,將漢代樂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詩統(tǒng)稱之為“樂府”,于是樂府便由音樂機關名稱一變而為可以入樂詩體的名參考閱讀1蕭滌非先生《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2王運熙先生《六朝樂府與民歌》第六課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1、簡介辛棄疾的生平和思想;2、戎馬倥傯的戰(zhàn)士,也有多情婉約的創(chuàng)作??梢姡膶W名家都是多面手。詞不可簡單分為豪放和婉約之二家,因為人是有多種特性的,文學亦復如是,不可能整齊劃一觀之。3、分析字詞以及其用典,稍帶講述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鳳求凰》之創(chuàng)作本事。討論:1、女子貌美易遭嫉妒,與男子多才多受排斥,二者是否有可比之處?2、“五百年后必有圣人出”,天才之出現(xiàn)是多年難遇的。但天才之不幸遭際也是無人能體會的,如孔圣人周游列國,生計維艱若喪家之犬,讓千古多少文人慨嘆。這是否與老子的話“損不足以補有余”相反,而是“損有余而不足”,此自古天才英靈之氣有余十足,而愚智之人蒙昧而不知,于是出現(xiàn)天才郁郁不得志之事無代無之,你是如何看待這個現(xiàn)象的?分析:1魯迅先生曾說,“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有人認為眼淚天生是女生的專利品,那么男性當眾落淚是否為其柔弱、女兒氣的表現(xiàn)呢?2中國古代文學家歷來有以女性的筆觸表現(xiàn)其內(nèi)心之苦悶與彷徨,你認為男性代替女性立言,是否能夠的表現(xiàn)女性之情思?3推薦謝謙先生博客,學習其“獨立自由”的精神。四川大學謝謙先生博客:謝謙《詩無達詁:孺子牛和孺子馬》昨天晚上,為本科生講“中國詩歌藝術”。這是阿紅與我共同主持的一門文化素質(zhì)課,前些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上學期末,教務處通知我們,必須全程錄像,上網(wǎng)。我們本來都很低調(diào),只想面對我們的學生,而不喜歡面對鏡頭,現(xiàn)瓜相。也不知教育部是哪個二百五顫花,出這么個貌似很有創(chuàng)議的餿主意。我們身在體制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本期只好“周吳鄭王”地登臺表演。卻說昨天第一課,我講詩歌與人生,講“詩意棲居”,講“詩無達詁”,以及古今詩歌的“誤讀”現(xiàn)象,最后說到魯迅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保瑔枌W生:中學老師怎樣講?得到的回答,居然跟我在“文革”中學時,一模一樣:“千夫”指敵人,偽正人君子,國民黨反動派;“孺子”指無產(chǎn)階級和勞動人民。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這個“中學版”的魯迅,無論風云變幻,卻依然如故。因課時限制,不能詳加申說,故寫此文,談談我的理解。首先,這個“中學版”的解讀,是欽定的“格義”。毛《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說:“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Х颉谶@里就是說敵人,對于無論什么兇惡的敵人我們決不屈服。‘孺子’在這里就是說無產(chǎn)階級人民大眾。一切共產(chǎn)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學習魯迅的榜樣,做無產(chǎn)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如老人家讀《紅樓夢》,看見階級斗爭,看見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是他的話語權力。雖說是“一家之言”,但卻是孤家寡人的“最高指示”,代代相傳,相沿至今。網(wǎng)上搜索,幾乎眾口一詞:魯迅甘愿做人民老黃牛:“我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和血?!泵骠斞?,貌似牢不可破。我們且來看魯迅原詩: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詩題《自嘲》,自我調(diào)侃幽默也。據(jù)《魯迅日記》,1932年10月5日,郁達夫夫婦在聚豐園宴請其兄郁華,請老友魯迅等人作陪?!拔膶W青年”林微音也參加了這頓飯局。據(jù)林微音后來回憶:當時的場景是這樣的:魯迅到時,郁達夫向他開了句玩笑:“你這些天來辛苦了吧?!薄班拧?,魯迅微笑著應答,“我可以把昨天想到的兩句聯(lián)語回答你,這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里的前半句,講的是他人的造謠中傷,后半句,講的是對愛子的態(tài)度。郁達夫隨后打趣:“看來你的‘華蓋運’還是沒有脫?”魯迅隨后回答:“噯,給你這樣一說,我又得了半聯(lián),可以湊成一首小詩了?!保ㄖ傅氖恰斑\交華蓋欲何求?”)到席散,郁達夫取出一幅素色的絹,要在席各人題詞留念,魯迅就留下了這個。在后來的日記中,魯迅追記當日午后為柳亞子書寫這首詩,并注明這首詩的由來:“達夫賞飯,閑人打油,偷得半聯(lián),湊成一律?!濒斞钢哪L趣,躍然紙上。首頷二聯(lián),以自我調(diào)侃的方式,自況到滬以來的處境,交了倒霉運,別無他求,只想老老實實過日子,卻動輒碰釘子?!捌泼闭陬仭痹圃?,說自己行事低調(diào),不想引人關注;“漏船載酒”云云,說自己雖然處境不順,但依然瀟灑,我行我素。頸聯(lián)名句,“千夫”,眾人,泛指當日文壇左右翼論敵,編造流言蜚語的小報記者,各色人等,并非都是兇惡的階級敵人。扯到國民黨反動派,也未為不可。千夫共指,皆“橫眉冷對”,不為所動。“孺子”,在古詩文中乃一常用詞,指幼子,小子。如《史記?留侯世家》,張良游下邳,橋上見一老父,老父要張良拾鞋穿鞋,折磨完畢之后,說:“孺子可教也。”孺子就是今日所謂“后生小子”?,F(xiàn)代漢語中還有個成語,“婦孺皆知”,孺者,少兒也。“孺子?!币徽Z,典出《左傳》,說齊景公與小兒子嬉戲,叼著繩子扮牛,讓兒子牽著走,不當心,把牙齒都給折了。這個游戲,我都玩過,還玩過馬、狗、貓、熊、虎、鷹等動物游戲。清人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引某人柱貼云:“酒酣或化莊生蝶,飯飽甘為孺子牛。”是說父母愛子心切,心甘情愿做兒子的牛,孺子牛。古今天下父母,誰不是這樣?。眶斞冈娭兴^“孺子?!?,也是用此意。雖然說“詩無達詁”,但闡釋的空間還是有限的,不能信口雌黃,指鹿為馬。且說魯迅晚年得子,非常疼愛。據(jù)周海嬰回憶,魯迅討厭貓咪,寫作時,聽窗外有貓咪叫,就扔鐵罐下去驅(qū)趕。鐵罐扔完了,小海嬰就屁顛屁顛跑下樓,把鐵罐撿回來,給爸爸送“炮彈”,魯迅再扔。父子倆多么好玩!而在魯迅寫此詩的幾天前,小海嬰生病,讓魯迅夫婦很心疼。魯迅同平常父母一樣,舐犢情深,有《答客誚》為證:“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興風狂嘯者,老虎;小於菟,幼虎。此詩所謂“孺子”,指兒子海嬰,“孺子嬰”。即使發(fā)揮想象,最多引申為“革命青年”“文學青年”,無論如何斷章取義,也扯不到什么無產(chǎn)階級人民大眾。除非口含天憲信口開河,根本不顧漢語詞義和古典內(nèi)涵。魯迅博古通今,含英咀華,遣詞造句非??季?,可能這樣別出心裁獨標新創(chuàng)嗎?倘若魯迅而在,問他老人家,他一定苦笑:太夸張了吧?只有帝王才自居天下百姓父母,“視民若赤子”,咱一介書生,賣文為生,既然封咱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思想家,怎么可能這等沒有思想覺悟,要把無產(chǎn)階級人民大眾比喻為“孺子”呢?古典今用,推陳出新,化腐朽為神奇,也不是這么個化法嘛。尾聯(lián)“躲進小樓”云云,我不想招惹誰,且躲進自家小樓,自得其樂,任憑世界風云變幻,關我甚事?這當然是插科打諢,正話反說,自我調(diào)侃嘛。作者自謙的“閑人打油”,飯局上的即興之作,被毛拈出兩句,做奇特解會之后,遂成所謂“魯迅精神”的經(jīng)典寫照,復制在新中國無數(shù)“孺子”大腦的硬盤中。突然想起流沙河回憶“文革”落難經(jīng)歷的一首詩,憑記憶寫出:昨天做了棚中牛,今日又做家中馬。笑跪床上四蹄爬,乖乖兒,快來騎馬馬!爸爸馱你打游擊,你說好耍不好耍?小小屋中有自由門一關,就是家天下。莫要跑到門外去,去到門外有人罵。都怪爸爸連累你,乖乖兒,快快舉鞭打!魯迅詩幽默而冷峻,流沙河詩詼諧而沉痛,一為“孺字?!?,一為“孺子馬”,雖風馬牛不相及,然拳拳之心舐犢深情,其揆一也。第七課張可久《中呂?買花聲?懷古》1簡介張可久之生平及其散曲創(chuàng)作成就,“樂府之有喬(吉)張,猶詩家之有李杜”;另補充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和王實甫”。2分析項羽自刎烏江、火燒赤壁以及班固羈留玉門關外之不幸。3、“生靈涂炭”與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相類,其曲云“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弊x書人之長嘆,到底表現(xiàn)了何種之意義?討論1分析李清照《烏江》詩,“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歷來有女中豪杰之稱,請你分析《烏江》一詩,談談自己的理解。2歷來讀書人或知識人都有懷古之作,慨嘆人心不古,秉承韓愈之“不平則鳴”的信念,你認為如此信念在當今社會是否還有其存在的必要嗎?習作:試想項羽兵敗烏江后,他和虞姬并未自殺,而是聽信漁翁的話,毅然渡過江東。你認為中國的歷史將會是怎樣的?請發(fā)揮你的想象力,來描述一下應然出現(xiàn)的歷史局面。第八課魯迅《傷逝》(節(jié)選)1、簡要介紹魯迅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2、分析作品中涓生和子君的人物形象。3、《傷逝》中的人物形象,是否可以代表魯迅先生和許廣平。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我們能否作如上的判斷?討論1《傷逝》是魯迅先生的唯一一部有關愛情的小說,魯迅先生要表現(xiàn)的是女性主義之脆弱,還是男性強權之不可動搖。2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有沒有很深的基礎。新時期,婚姻自由的萌芽與追求婚姻自由的舉動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異。閱讀:1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和《彷徨》。2魯迅先生與許廣平的書信《兩地書》。3魯迅先生和郁達夫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他們都留學過日本,接收了西方的新知識,在小說創(chuàng)作上有很高的成就。郁達夫的小說《沉淪》,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小說集,用日本私小說的寫法,將自己的內(nèi)心坦露給讀者,在當時文壇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沉淪》一書可作為必讀書目,今后作為考查試題。第九課周國平《失去的歲月》1、簡介周國平的生平以及其作為哲學家之哲思;周國平為“老三屆”,曾下放廣西,知青的生活,最大的快樂是讀書,這些為其今后之發(fā)展奠定了基礎。2、作者思考時間的角度有:大學熄燈后的體驗;失去時光后的體驗;同學年華逝去的體驗;童年和青春時樂趣留給自己的體驗;孩子和上帝的體驗。要之,作者是個探索時間奧秘的哲學家。討論1、你對時間的體驗是怎樣的?你是否認為對童年或者樂事的體驗,也是一種時間的體驗。2、你是否認為,時鐘是有秒、分、時等三個指針組成,而指針是物質(zhì)工具,我們?yōu)檫@三個指針所限定和約束,這是否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自由以其人之為人的自有活力?閱讀:霍金《時間簡史》第十課龍應臺《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1、龍應臺為臺灣著名散文家,曾立法會委員,任臺北市文化參贊時,不滿當局對遺產(chǎn)的保護政策,憤而辭職,是個有正義、有思想的難得學者和文學家。2、龍應臺先生舉例的都是我們遭受侵權和干擾后的沉默,是我們不能生氣嗎?我們平時都有氣憤,但長輩和老師的教育,讓我們做個聽話的好學生,但這個成本是我們變成了沉默的大多數(shù),于是的我們生活還是一團遭。3、龍應臺先生呼吁我們,當你受夠了,你很生氣的時候,你一定要大聲說。4、人有一張口,這張口除了吃飯,還有說話的權利,我們千萬不要成為殖民地時代的黑人奴隸,他們只是吃飯和做活的牲口。而我們不是,我們拒絕牲口。討論1、當你不滿意父母的教訓時,你反對過嗎?你對父母總是說,“你是我養(yǎng)的”,你曾經(jīng)懷疑過這樣的話嗎,你采取行動和他們交流過沒有。你不僅僅是他們的孩子,更是一個應該獨立的人,要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的人嗎?2、你對社會上的為非作歹之事,出言訓斥過嗎,甚至是拳腳相加嗎?3、你是否感覺到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將你的自由興趣給打亂了嗎?你在受教育的同時,是否已經(jīng)被腦殘了呢?討論:1所謂的“文化遺存”,他的審美意義和歷史意義,應該如何去保存?2你對當前的“歷史文化游”有何感想?3你是否感覺歷史遺跡的商業(yè)開發(fā),已經(jīng)將古跡的魅力給消耗得肢體殘缺?課后閱讀:1、龍應臺先生在《南方周末》的專欄;2、孔慶東博客之《東博書院》;3、“一五一十”網(wǎng)站“冉云飛房間”。第十課韓東《有關大雁塔》1大雁塔在唐代歷史上的地位,“金榜抃鰲時,雁塔題名處?!?韓東其人介紹:韓東,男,漢族,1961年5月生于南京。8歲隨父母下放蘇北農(nóng)村,1982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哲學系。歷任西安陜西財經(jīng)學院教師,南京審計學院教師,1992年辭職成為自由寫作者,受聘于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為合同制作家,后轉(zhuǎn)聘于深圳尼克藝術公司,為職業(yè)作家。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1980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85年組織“他們文學社”,曾主編《他們》1-5期,被認為是“第三代詩歌”的最主要的代表,形成了對第三代詩群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他們詩群。他們詩群的詩人認為“詩到語言為止”,強調(diào)口語寫作的重要性,他們的作品對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韓東著有小說集《西天上》、《我的柏拉圖》、《我們的身體》,長篇小說《扎根》、《我和你》,詩集《吉祥的老虎》、《爸爸在天上看我》,詩文集《交叉跑動》,散文《愛情力學》,訪談錄《毛焰訪談錄》等。其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3韓東對歷史古跡的解構,是對現(xiàn)實生活之無聲抗議?討論:1所謂的“文化遺存”,他的審美意義和歷史意義,應該如何去保存?2你對當前的“歷史文化游”有何感想?3你是否感覺歷史遺跡的商業(yè)開發(fā),已經(jīng)將古跡的魅力給消耗得肢體殘缺?閱讀1雜志《美國國家地理》《中國國家地理》2《80年代先鋒派詩歌選集》課后寫作1你是否游覽過一些古跡,如果游覽過,請你寫一篇游記或者詩歌?2如果你沒有游覽過外地古跡,請介紹一下你家鄉(xiāng)的古跡,導游詞或者散文皆可。3分析顧城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钡谑徽n 胡適《大學的生活》(節(jié)選)1胡適生平簡介胡適(1891.12.17—1962.2.24),漢族,安徽績溪上莊村人?,F(xiàn)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其中,適與適之之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典故。父親是胡傳,字鐵花,官至臺灣臺東直隸州知州,后因乙未戰(zhàn)爭離臺。母親馮順弟。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于康乃爾大學先讀農(nóng)科,后改讀文科,1914年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學于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通過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論文考試,同年夏天回國。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胡適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文學院院長、輔仁大學教授及董事、中華民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位于臺北南港)院長等職。胡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自稱赫胥黎教他怎樣懷疑,杜威教他怎樣思想。因此胡適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qū)。提倡懷疑主義,并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畢生倡言“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以及"認真的作事,嚴肅的作人"的做人之道。2專業(yè)和興趣的關系:專業(yè)可變但一定要知道你的興趣;3興趣是我們最好的導師,同學們應該博覽群書,尋求知識的魅力,體驗讀書的樂趣;4專業(yè)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而功利性是暫時的、不得長久。興趣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沒有興趣之人無異于盲瞽,我要拒絕盲瞽。讀書是拒絕盲瞽的唯一辦法。討論:1你現(xiàn)在所選的專業(yè)是父母的意愿,還是你的興趣所好?2你認為當下社會對應用學科的迷戀,是否有其合理性?3你認為人文學科的尷尬局面,何時才能改變?你認為國人為什么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是因為時間少、工作累、負擔重還是其他,這些能成為我們很少開卷的理由嗎?課后思考:1你對自己大學的生活有何期待?2你有何興趣,你的興趣是如何培養(yǎng)的,輔導班、還是父母的引導?3你對中小學學生節(jié)假日的輔導班有何感想?第十二課王小波《一只特立獨行的豬》1王小波簡介王小波(1952~1997年)當代著名學者、作家,漢族。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l968年去云南插隊,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商品學專業(yè)。1984年至l988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后回國,曾任教于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后辭職專事寫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區(qū)第八區(qū)。王小波無論為人、為文都頗有特立獨行的意味,其寫作標榜“智慧”、“自然的人性愛”“有趣”,別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自稱師承穆旦(查良錚)。2王小波獨立之性格與王朔之玩世比較;3這只豬是否與王小波的知青生活有關系呢?討論:1這個特立獨行的豬,好像有人的影子,這是什么用意呢?2這只豬不如其他的豬老實,總是耍刁,這是什么原因呢?3豬的逃跑和人的鴕鳥政策是否有區(qū)別呢?4、所有的知青都喜歡它,而我們則痛恨它,為什么呢?課外閱讀:《王小波全集》卡夫卡《變形記》第十三課蒙田《眾師之師——人類的無知》1蒙田簡介蒙田(Michel.de.Montaigne,1533-1592)生于1533年,是法國文藝復興后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在十六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樣受到現(xiàn)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啟蒙運動以前法國的一位知識權威和批評家,是一位人類感情的冷峻的觀察家,亦是對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學者。從他的思想和感情來看,人們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個時代出現(xiàn)的一位現(xiàn)代人。2無知是我們所不希望的,可我們知道了無知,還不去努力變無知為有知,這是人之悲哀;3蒙田的觀點是,認識自己的無知,是認識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討論1你認為自己無知嗎?你有沒有因為自己的無知而羞愧,又不敢去想別人請教,以致于一直無知下去;2我們?nèi)祟愒谧匀恢R和社科知識面前是否表現(xiàn)出同樣的無知呢?3我們的一些科研人員認為自己發(fā)現(xiàn)或者發(fā)明什么,就認為自己很有知識,但他們不知道自然和科學是無止境的,我們在自然面前永遠是無知的孩童。4認為自己的無知,是人之自知自明的最好表現(xiàn),這不僅包含人對自己的認知,也是人去遠離無知的動力。課外寫作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人類于大自然無知的認識,或者是人對生命脆弱之無知?第二部分應用寫作第十四課叔本華《論讀書》1叔本華簡介亞瑟?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國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對于現(xiàn)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qū)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并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于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于它。人們只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叔本華將它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意志的支配最終只能導致虛無和痛苦。他對心靈屈從于器官、欲望和沖動的壓抑、扭曲的理解預言了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他文筆流暢,思路清晰,后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