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備戰(zhàn)中考物理知識點過關培優(yōu) 易錯 難題訓練∶凸透鏡含答案_第1頁
2020-2021備戰(zhàn)中考物理知識點過關培優(yōu) 易錯 難題訓練∶凸透鏡含答案_第2頁
2020-2021備戰(zhàn)中考物理知識點過關培優(yōu) 易錯 難題訓練∶凸透鏡含答案_第3頁
2020-2021備戰(zhàn)中考物理知識點過關培優(yōu) 易錯 難題訓練∶凸透鏡含答案_第4頁
2020-2021備戰(zhàn)中考物理知識點過關培優(yōu) 易錯 難題訓練∶凸透鏡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初中物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小磊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凸透鏡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處,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甲所示。接著,他將凸透鏡A換成凸透鏡B并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移動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甲乙P照相機的物鏡成像原理與圖甲相同B.放大鏡的物鏡成像原理與圖乙相同C.凸透鏡A的焦距大于凸透鏡B的焦距D.凸透鏡B的焦距大于凸透鏡A的焦距【答案】AD【解析】【分析】【詳解】由圖甲可知,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照相機的物鏡成像原理與圖甲相同,故A正確;由乙圖可知,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放大鏡的物鏡成像原理與圖乙不相同,故B錯誤;CD.由甲圖可知,物距u=35cm—5cm=30cm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所以30cm>2^a得f<15cmA由乙圖可知,物距仍為30cm,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物距處于/和2/之間,即f<30cm<2fBB可得15cm<f<30cmB所以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12cm只將透鏡向右移動,人眼在光屏和透鏡之間,通過透鏡向左以一定可以觀察到倒立放大的實像只將透鏡向右移動的過程中,光屏上一定可以出現(xiàn)倒立縮小的實像若在透鏡和蠟燭之間放一片近視鏡片,光屏適當左移可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答案】A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分析求解?!驹斀狻坑深}可知,燭焰在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則像的性質為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物距為20cm,像距為30cm,則根據(jù)成像特點有2f>u>f,v>2f則2f>20cm>f,30cm>2f可知15cm>f>10cm故A項正確;只將透鏡向左移動,當蠟燭位于凸透鏡一倍焦距以內(nèi)時,人眼在光屏和透鏡之間,可觀察到燭焰正立放大的虛像,故B項錯誤;只將透鏡向右移動,當蠟燭位于凸透鏡二倍焦距以外時,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成在光屏上;故C項正確若在透鏡和蠟燭之間放近視鏡片,近視鏡片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折射光線延遲會聚,光屏要適當右移可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故D項錯誤。故選AC。當物體距離凸透鏡8cm時,在透鏡另一側光屏上成一個清晰放大的實像;若保持物體與光屏的位置不變把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2cm,則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縮小的像,物體與光屏的距離L和凸透鏡的焦距f的說法正確的是()L=18cmB.L=14cm4cm<f<5cmD.5cm<f<8cm【答案】AC【解析】【分析】【詳解】由于當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后,物體及光屏均未移動,僅將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2cm,又成清晰縮小的像,則根據(jù)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時物距與像距大小互換,此時物距為10cm,像距為8cm,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體與光屏間的距離L=10cm+8cm=18cm。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得2f<10cm,f<8cm<2f解得4cm</<5cm,故選AC。4.如圖所示,某同學用自制的水透鏡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在水透鏡中注入少量水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判斷正確的是()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透鏡的焦距1Ocm<f<20cm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將透鏡移動到40cm刻度線處光屏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向水透鏡注水后,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像光屏向右移動【答案】BC【解析】【詳解】由圖可知,當物距小于像距時,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正確;由圖可知u=20cm,v=40cm,貝yf<20cm<2f10cm<f<20cm①40cm>2f

f<20cm……②由①②可得透鏡焦距10cm<f<20cm故B正確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將透鏡移動到40cm刻度線處,物距U=40cm,像距為v'=60cm一40cm=20cm即此時的物距等于原來的像距,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確;向水透鏡注水后,透鏡會聚能力變強,焦距變小,使光線提前會聚成像,所以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應減小像距,需要將光屏向左移動,故D錯誤。故選BC。5.如圖是用手機、凸透鏡和紙盒制成的簡易“投影儀”,它能將手機畫面放大投射到墻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若透鏡表面有一只小蟲,墻上能看到小蟲的像眼睛貼近透鏡向紙盒里面看,能看到手機畫面放大的像要使墻上的像變大一些,應將手機靠近透鏡,同時使透鏡離墻遠一些要使看到的像更清楚,應將手機屏幕調亮一些,使周圍的環(huán)境暗一些【答案】C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詳解】投影儀的成像條件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而小蟲在透鏡表面,意味著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則不能在墻上成像,故A錯誤;投影儀所成的像與透鏡的距離較大,若眼睛貼近透鏡,則無法觀察到清晰的像,故B錯誤;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物近像遠像變大,將手機靠近透鏡相當于將物體靠近透鏡,那么像會變大,且像距變遠,所以應將透鏡離墻遠一些,故C正確;將手機屏幕調亮,是讓物體本身光線更強,成像更清晰,而環(huán)境暗一些可避免環(huán)境光線對成像的影響,故D正確。故選CD。6.如圖所示,為凸透鏡成像的另一拓展規(guī)律在照相問題中的運用。即用可變焦距的光學照6.如圖所示,為凸透鏡成像的另一拓展規(guī)律在照相問題中的運用。即用可變焦距的光學照相機把遠處的景物“拉近”進行拍攝,就是說,雖然被拍攝的照相機鏡頭之間的距離基本不變,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變大。關于這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物焦距變大,像距也變大焦距變小,像距也變小焦距變大,像距變小焦距變小,像距變大故【答案】A解析】變焦的照相機,當照相機的焦距增大時,雖然物距基本不變,但是由于照相機的焦距變大,物距相對減小,根據(jù)物距和像距的變化關系可知:當物距相對減小時,像距也

變大,像也變大.7.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有關敘述正確的是()讓凸透鏡正對太陽,后面放一張白紙,在白紙上形成了較大的光斑,此時光斑離透鏡12.0厘米,若將透鏡遠離白紙則光斑變小,則焦距可能小于12.0讓凸透鏡正對太陽,后面放一張白紙,在白紙上形成了較大的光斑,此時光斑離透鏡12.0厘米,若將透鏡遠離白紙則光斑變小,則焦距可能小于12.0厘米也可能大于12.0厘米D.D.我們看到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而成的等大虛像【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讓凸透鏡正對太陽,后面放一張白紙,在白紙上形成了較大的光斑,此時光斑離透鏡0厘米,若將透鏡遠離白紙則光斑變小,根據(jù)凸透鏡三條特殊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太陽光是相當于平行光的,所以白紙越靠近凸透鏡,光斑越大,則焦距是大于12.0cm的,A錯誤;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所形成的暗區(qū),不是物體的像,B錯誤;水中鉛筆看起來變彎折是由于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時,發(fā)生折射形成的,C正確;我們看到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在水面發(fā)生反射形成的,不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而成的等大虛像,D錯誤。故選C。8.如圖所示,有一圓柱體PQ,放在凸透鏡前圖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狀應該是下

列圖中的()1r1oroV【解析】【分析】【詳解】圓柱體的右邊Q在f和2f之間,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圓柱體的左邊P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當u>f時,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右邊的像距比左邊的像距遠,符合要求的只有圖B.9.如圖,小明在實驗室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先把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發(fā)現(xiàn)窗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于是把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在如圖的四個實驗情境中,能夠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答案】B【解析】【詳解】把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發(fā)現(xiàn)窗外景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說明此時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似,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二倍焦距與一倍焦距之間,由圖甲可得,此時像距為15cm,故可以得到f<15cm<2f化簡可得7.5cm<f<15cm此外,由圖甲可知,像距為15cm時,物距在窗外,說明此時像距接近一倍焦距,即焦距更靠近15cm,且光路可逆,若物距為15cm時,像的位置應該在窗外,像距超出光具座范圍。選項A圖中物距為10cm,此時像距應該超出光具座范圍或成虛像,故A不符合題意;此時物距約為38cm,稍大于二倍焦距,像距為25cm,稍小于二倍焦距,滿足7.5cm<f<15cm和焦距更接近15cm的條件,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符合題意;若此時光屏上能看到清晰地像,則物距等于像距為20cm,則焦距為10cm,更接近7.5cm,不符合題意;若此時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地像,則像距為12cm,此時蠟燭應該才窗外,超出光具座范圍,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下列關于光學知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老花鏡是利用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使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近視鏡是利用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使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照相機利用凸透鏡成正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鏡利用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答案】B【解析】老花鏡是凸透鏡,因此老花鏡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使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故A錯誤;B.近視鏡是凹透鏡,因此近視鏡是利用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使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故B正確;C.照相機拍照時,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錯誤;D.放大鏡使用時,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錯誤.故選B.用三塊凸透鏡做成像實驗,在保持各凸透鏡跟燭焰距離相等的條件下,得到的實驗結果如下:透鏡甲成放大、倒立、實像;透鏡乙成縮小、倒立、實像;透鏡丙成放大、正立、虛像。由此可知甲、乙、丙三個透鏡的焦距關系為()A.C.【答案】B【解析】【詳解】在保持各凸透鏡跟燭焰距離相等的條件下,說明物距u相等,甲透鏡成放大、倒立的實像,說明2f甲〉u>f甲,所以u>f>U;乙透鏡成縮小、倒立的實像,說明u>2£,所甲甲甲2乙以fVu;丙透鏡成放大、正立的虛像,說明f丙〉U;所以,f丙>f>f乙o乙2丙丙甲乙故選Bo將一物體放在凸透鏡前,使物距依次為6cm、18cm和24cm,分別得到放大的虛像、放大的實像和縮小的實像,則凸透鏡的焦距f滿足關系式fV6cmB.6cmVfV18cmC.9cmVfV12cmD.18cmVfV24cm【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當物距為6cm時,成放大的虛像,所以f>6cm.當物距等于18cm時,成放大的實像,即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間,則9cm<f<18cm.當物距等于24cm時,成縮小的實像,所以24cm>2f,則f<12cm.故:9cm<f<12cm,C符合題意.選C.【點睛】重點是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關鍵是根據(jù)每次成像時的特征,列出相應的不等式,綜合求解.把蠟燭放在凸透鏡前30cm處,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實像,若把蠟燭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5cm,并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倒立縮小的實像B.倒立放大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虛像D.倒立等大的實像【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時,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應是15cm,此時把蠟燭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5cm,物距變?yōu)?5cm,物體處于二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的應用是照相機,故應選A.14.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某實驗小組所描繪的像距隨物距變化的關系圖線如圖所示.圖線中A、B、C三點分別與蠟燭在光具座上移動過程中的三個位置相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蠟燭處于BC間某一位置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將蠟燭從C移動到B的過程中,所成像逐漸增大將蠟燭從B移動到A的過程中,所成像逐漸減小【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jù)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判斷凸透鏡的焦距.(2)根據(jù)物距和焦距,判斷凸透鏡成像情況: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3)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詳解】(1)由圖象知,u=v=2f=20cm,此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所以凸透鏡的焦距:/=10cm-(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實像.A、蠟燭處于AB間某一位置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選項錯誤.B、蠟燭處于BC間某一位置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選項錯誤.C、將蠟燭從C移動到B的過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實像.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選項正確.D、將蠟燭從B移動到A的過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實像.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選項錯誤.故選C.小明和小紅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機對小強同學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別為圖中的甲和乙,則小紅離小強的距離近小明和小紅離小強的距離相同小紅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明的一樣大,小紅移動位置后,再減小鏡頭對底片的距離小紅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明的一樣大,小紅移動位置后,再增大鏡頭到底片的距離【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由圖知,小紅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成的像越小,此時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紅拍攝時,相機與物體的距離較大.即小明離小強同學的距離近,小紅離小強同學的距離遠;所以選項AB是錯誤的;有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知,小紅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明拍的一樣大,小紅移動位置后,再增大鏡頭到底片的距離即可,即鏡頭要往前伸,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紅的一樣大,小明移動位置后,鏡頭要往后縮.所以選項C錯誤,D正確.故選D.【點睛】要解決此題,除了要知道照相機是根據(jù)凸透鏡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還要知道成實像時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是: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二、初中物理聲現(xiàn)象問題求解方法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同樣的力再次撥動鋼尺,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fā)出的音調。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學探究方法與此相同的是地震、火山爆發(fā)、海嘯等自然災害發(fā)生時,都伴有次聲波產(chǎn)生,而人耳聽不到次聲波,不能準確預測災害的發(fā)生。使用靈敏的聲學儀器也能接收到它們產(chǎn)生的次聲波,處理這些信息,可以確定這些活動發(fā)生的方位和強度人們用噪聲監(jiān)測儀來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等級,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控制噪聲人們用光線來表示光的傳播徑跡和方向取材質相同但質量與體積均不相同的松木塊,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量筒量出它們的體積。通過計算得出“同種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結論【答案】D【解析】【詳解】題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人耳聽不到次聲波,使用靈敏的聲學儀器也能接收到它們產(chǎn)生的次聲波,處理這些信息,可以確定這些活動發(fā)生的方位和強度,采用的是轉換法,故A不符合題意;人的耳朵不能直接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等級,人們用噪聲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等級,采取措施,控制噪聲,是轉換法的應用,故B不符合題意;用光線描繪光的傳播方向,光線實際并不存在,用光線描繪光的傳播方向采用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題意;取材質相同但質量與體積均不相同的松木塊,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量筒量出它們的體積,通過計算得出“同種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結論,這種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故D符合題意。17.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聲音在15°C的空氣中傳播速度約為340m/s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動發(fā)聲蝙蝠利用次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fā)現(xiàn)昆蟲“暮鼓晨鐘”里的鐘聲和鼓聲是人們依據(jù)音色進行分辨的【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以及不同溫度下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如聲音在15°C的空氣中傳播速度約為340m/s,故A正確;B.聲音由振動產(chǎn)生,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動發(fā)聲,故B正確;C.蝙蝠利用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fā)現(xiàn)昆蟲,故C錯誤;音色是發(fā)聲體特有的品質特征,可以用來區(qū)分聲源,所以“暮鼓晨鐘”里的鐘聲和鼓聲是人們依據(jù)音色進行分辨的,故D正確;故選C。【點睛】注意能正確區(qū)分聲音的三個特征,即音調、響度、音色,其中音色是發(fā)聲體特有的特征,由聲源振動的材料、方式等決定,可以用來區(qū)分聲源.18.有一根長100米的空心鋼管,甲同學在一端敲打鋼管一下,乙同學在鋼管的另一端可以聽到()A.一次回聲B.兩次回聲C.三次回聲D.四次回聲【答案】B【解析】【分析】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在固體中最快,其次是液體中,最后是在氣體中?!驹斀狻考淄瑢W在一根空心鋼管的一端敲一下,聲音會在鋼管和空氣中同時傳播,因為聲音在固體中最快,在氣體中最慢,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是通過鋼管傳來的;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來的,則乙同學會聽到兩次敲擊聲。故選B。19.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響你的學習和休息,為了減小噪聲的干擾,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關緊門窗打開門窗,讓空氣加快流通戴上耳罩告知有關部門督促施工單位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關緊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打開門窗,讓空氣加速流通,是增強了噪聲的傳播;不正確、符合題意.戴上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正確、不符合題意.告知有關部門督促施工單位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是在聲源處消除噪聲;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20.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的音調相同B.乙、丙的音調相同C.乙、丙的響度相同D.丙、丁的響度相同【答案】AC【解析】【分析】【詳解】A.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波形的形狀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它們的音色不同,振幅和頻率相同,故音調和響度相同,故A正確;BC、從圖中可以看出,乙和丙波形的形狀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它們的音色不同,振幅相同,響度相同,頻率不相同,故音調不相同,故B錯誤,C正確;

D.從圖中可以看出,丙和丁波形的形狀相同,因此它們的音色相同,振幅不相同,響度不相同,頻率不相同,故音調不相同,故D錯誤;21.在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的條件時,同學們做了以下實驗.接抽氣析接抽氣析小華同學將一只通電的小電鈴放在連通了抽氣機的玻璃罩內(nèi),如圖1所示,用抽氣機把TOC\o"1-5"\h\z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逐漸抽出,會發(fā)現(xiàn)聲音的響度逐漸減小。如果把空氣又逐漸通入玻璃罩內(nèi),將會發(fā)現(xiàn),此實驗說明。小麗等同學利用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當小麗同學用小錘敲擊音叉的時候,既能聽到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又能觀察到,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論是。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小麗同學采用:先將音叉離開乒乓球一定距離后敲擊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觀察現(xiàn)象;小剛同學采用:先將音叉貼緊乒乓球,然后再敲擊音叉,觀察現(xiàn)象。你認為哪位同學的操作合理?。理由是?!敬鸢浮柯曇舻捻懚戎饾u增大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乒乓球被彈起跳動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將不易觀察到的音叉的振動轉化為乒乓球的彈起小麗小剛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動讓乒乓球跳動起來,還是敲擊音叉的人的動作讓乒乓球跳動起來【解析】【分析】【詳解】[1][2]隨著玻璃罩內(nèi)空氣的逐漸減少,聲音響度逐漸減小,如果把空氣逐漸通入玻璃罩,聲音響度會逐漸增大。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3][4]用小錘敲擊音叉時,既能聽到聲音又能觀察到乒乓球被彈起跳動,說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實驗中利用乒乓球把音叉不易觀察的微小振動轉化為乒乓球的明顯振動;[7]小麗同學先敲擊音叉,然后將音叉再靠近乒乓球,若乒乓球振動,則能證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小剛先將音叉貼緊乒乓球,然后敲擊音叉,若乒乓球振動,則分不清是因為人

敲擊使球振動,還是音叉引起球的振動。所以小剛的操作不合理。22.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jīng)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9種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驗。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驗。(2)表中有的材料規(guī)格還沒填全,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該項內(nèi)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shù)據(jù)、。本探究實驗中研究方法是:編號材料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A銅600.76B銅600.89C銅601.02D銅800.76E銅800.76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F銅1000.76G銅801.02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