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蘇軾詩歌 閱讀專項訓練_第1頁
高考復習:蘇軾詩歌 閱讀專項訓練_第2頁
高考復習:蘇軾詩歌 閱讀專項訓練_第3頁
高考復習:蘇軾詩歌 閱讀專項訓練_第4頁
高考復習:蘇軾詩歌 閱讀專項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蘇軾詩歌閱讀專項訓練閱讀下面這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采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蘇軾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撚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潤州甘露寺彈箏蘇軾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注]。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與君合奏芳春調(diào),啄木飛來霜樹杪?!咀ⅰ扛∮瘢河髦附鹕?。1.下列對這兩首詩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采桑子》開篇從“多景樓”的“多”字獲取靈感,連用三個“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贅敘,令人印象深刻。B.“空”字寫出“一笑”之后,“回頭”來眼前的“樂事”便會消失而“空”無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C.《潤州甘露寺彈箏》一詩首句寫在多景樓上彈奏一首神曲,悲傷的弦音像要斷裂一樣再三緊促,開篇便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D.這兩首詩詞皆出自蘇軾之手,均寫多景樓中與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樂抒情,但抒發(fā)的情感卻一喜一憂,迥然不同。2.有人評論說蘇軾《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紅”一句與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見江心秋月白”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請試作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臨江仙送錢穆父[注]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元佑三年,錢穆父獲罪出知越州,元佑五年徒知灜州,于次年春啟行,途經(jīng)杭州,蘇軾以此詞贈行。3.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與錢穆父京城一別后,時隔三年再次重逢,今又將分別,令人慨嘆。B.錢穆父如春風般溫暖的笑容,與他輾轉(zhuǎn)天涯、踏盡紅塵的辛勞形成對比。C.作者以古井水、秋竹作比,表達了對友人品性的贊美和對其遭遇的同情。D.“淡月微云”營造出凄清的氛圍,情景交融,烘托作者惆悵、感傷的心情。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簡要分析。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送子由使契丹蘇軾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應夢武林②春。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1)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本聯(lián)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從李揆的故事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蘇軾告誡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E.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2)本詩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6.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奴嬌”是詞牌名,“赤壁懷古”是本首詞的題目。本首詞共分上下兩闋。B.在首句中,作者由眼前浩蕩的長江聯(lián)想到歷史長河,淘洗著千古的英雄豪杰。C.“人道是”說明作者知曉此地并非三國古戰(zhàn)場,但要借赤壁地名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D.“羽扇綸巾”句寫出了赤壁之戰(zhàn)中諸葛亮衣著儒雅,儀態(tài)從容,指揮大破曹軍。7.“檣櫓灰飛煙滅”一句中,用“檣櫓”代指戰(zhàn)船。下列詩文沒有采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

)A.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B.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杜甫《春望》)D.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8.“故壘西邊”中的“故”作“舊”講。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A.但為君故

(曹操《短歌行》)B.暮去朝來顏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C.池魚思故淵

(陶淵明《歸園田居》)D.故國神游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9.“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有的版本作“亂石崩云,驚濤裂岸”。請從藝術(shù)效果角度分析,你更喜歡哪一版本。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10.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以滾滾東流的長江水起筆,展現(xiàn)作者眼前的景象以及由此觸發(fā)的聯(lián)想。B.“亂石”三句,幾種物象作用于視覺,聽覺,呈現(xiàn)出一個有聲有色的畫面。C.“多情應笑我”是作者通想之后清醒的自慰,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D.詞中以周郎“雄姿英發(fā)”的形象正面襯托“早生華發(fā)”遭遇貶謫的自己。11.請簡要概括這首詞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1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三句從亙古浩蕩的長江起筆,筆觸由現(xiàn)實的景物轉(zhuǎn)到歷史的人物,這兩個場景沖破了時間與空間的束縛,為詞人的追古撫今提供了無盡的可能。B.“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十三個字便包含了對靜態(tài)、動態(tài)、聲音、色彩及景象的描寫,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C.詞人在寫作上實現(xiàn)了寫景、詠史、抒惰的緊密結(jié)合,字里行間透露出對英雄人物的緬懷追憶,并由此表達自身對自然山水的喜愛,也透露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感慨。D.這首詞結(jié)尾兩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所表現(xiàn)出的心境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結(jié)尾兩句一致。13.明代王世貞說:“學士此詞,亦自雄壯,感慨千古,果令銅將軍于大江奏之,必能使江波鼎沸”,此語形象真切地道出本詞豪放之風格特征。你認為其“豪放”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嘲子由①蘇軾堆幾盡埃筒,攻之如蠹蟲。誰知圣人意,不盡書籍中。曲盡弦猶在,器成機見空。妙哉斫輪手,堂下笑桓公。【注】①子由:蘇軾弟弟蘇轍,字子由。②《莊子·天道》中,工匠輪扁嘲笑讀書的桓公,理由是“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即自己制作車輪的本領(lǐng)不是簡單地理論傳授,兒子就能學會的。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首聯(lián)運用白描手法,“堆”“攻”兩個動詞,生動勾勒出子由埋頭苦讀古代典籍的形象。B.作者將子由比作專門啃食書籍的蠹蟲,雖為調(diào)侃,但也傳達出了對子由讀書行為的鄙夷。C.“曲盡弦猶在”,詩句在“曲盡”與“弦在”的反差中,提示讀書人要正確地對待書本知識。D.尾聯(lián)的“笑”與標題的“嘲”相呼應,輪扁對桓公的態(tài)度與蘇軾對子由的態(tài)度恰好暗合。15.蘇軾是如何傳達他的治學觀點的?請結(jié)合詩歌后四句簡要分析。答案解析1.D

2.①這兩句都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琵琶聲的妙絕入神。寫了演奏結(jié)束后,演奏者和聽眾還沉浸在音樂的回味中,此刻出現(xiàn)了剎那的寧靜。曲有盡而韻無窮,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廣闊空間。②兩句都運用了以景結(jié)情、情景交融的手法?!靶闭战煲荒t”,只看見夕陽斜照在江面,水天映著殘陽的一道紅光,流露詩人的落寞的傷感?!拔ㄒ娊那镌掳住保闹莒o悄悄的,只看見江心倒映著一輪皎潔的秋月,表達了詩人的內(nèi)心的凄寂?!窘馕觥?.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考查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D項,“一喜一憂”錯誤,《采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中作者雖然聞樂欣喜,但是只能歡心一刻,便又陷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憂”中了;《潤州甘露寺彈箏》中作者聽哀樂引哀情,兩首詩均表達了蘇軾的“憂”。選項理解不正確。故選D。2.本題考查對詩歌表達技巧的鑒賞分析能力。解答時,要從詩句的結(jié)構(gòu)特色、藝術(shù)風格,以及詩詞中景與情、事與理的關(guān)系等方面綜合分析?!靶闭战煲荒t”句意為:更有那一抹斜陽脈脈相輝映,江天一色晚霞紅?!拔ㄒ娊那镌掳住本湟鉃椋褐豢匆娊行牡褂持惠啺装椎那镌?。內(nèi)容上,這兩句都寫了演奏結(jié)束后,眾人還沉浸在音樂的回味中,因而出現(xiàn)了剎那的寧靜,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樂聲的優(yōu)美,演奏者技藝的高超,曲有盡而韻無窮。手法上,兩句都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通過江天一色的晚霞和江心中的秋月,渲染了寧靜的氛圍,以無聲的環(huán)境展現(xiàn)聽者情感的投入,傳達當時詩人或落寞或凄寂的情緒。3.C

4.體現(xiàn)出作者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作者和友人宦海沉浮、身世飄零,但作者認為人生猶如旅店,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體現(xiàn)出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痉治觥?.本題屬于綜合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的能力,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C項,“對其遭遇的同情”錯誤,“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句意是: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瀾,高風亮節(jié)像秋天的竹竿。寫友人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風節(jié)。寫出了友人已修煉到心如枯井,不起波瀾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樣有氣節(jié)有操守。贊揚了友人淡泊、堅貞的品格。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準確把握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題一要關(guān)注詩歌中的“情語”,這些關(guān)鍵詞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的感情傾向;二要關(guān)注詩歌中的“景語”,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點與情感之間有密切的關(guān)系;三要結(jié)合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和作品的時代背景,做到知人論世?!叭松缒媛?,我亦是行人”意思是: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館,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邊。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奔热蝗巳硕际翘斓亻g的過客,就不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了。詞的結(jié)尾,以對友人的慰勉和開釋胸懷總收全詞,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萬物齊一的人生態(tài)度?!军c睛】解答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如下:①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②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③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④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⑤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5.

BD

表現(xiàn)了詩人曠達的性格。蘇軾兄弟情誼深重,但詩人遠在杭州,與在京城的蘇轍已是天各一方。這次雖是遠別,詩人表示也不會作兒女之態(tài),悲傷落淚?!驹斀狻浚?)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重要字詞含義作用、情感和藝術(shù)手法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詩歌,整體把握詩歌內(nèi)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礎(chǔ)上,回歸詩歌,尋找答題點;最后精讀相關(guān)詩句,看所給選項的內(nèi)容是否能在詩歌中找到依據(jù),或者是否能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合理地推斷出來或者是否正確。B項,“即使卓越如蘇軾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錯誤,詩歌的標題是“送子由使契丹”,而典故中李揆因擔心被扣留,不承認自己是“第一人李揆”,可見詩人此時運用典故的目的應與李揆有相同之處。D項,“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錯誤,這兩項都是從蘇軾要求弟弟蘇轍謙虛處世的角度分析的。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及注釋可知,蘇軾用這個典故是出于對弟弟的安全的考慮,告誡他要小心謹慎,希望他平安歸來。故選BD。(2)此題考查把握詩歌的形象中的人物形象特點的能力。分析形象特點方法有①分析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②分析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包括時間、地點、周圍景物等。③分析詩中出現(xiàn)的具體景物的含義,理解這些物象所承載的思想感情。④要知人論世,了解相關(guān)背景資料。譯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著云海遙遙相望,何必因為你要遠行又淚濕衣巾。你不辭勞苦充當信使去冒風雪,為的是要讓異族認識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將在沙漠留戀地回望京都夜月,夢魂定會越過湖山見到杭城春景。遼國國主若是問起你的家世,可別說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蘇家門庭?!霸坪O嗤拇松?,那因遠適更沾巾”,“云海”交代了二人的處境,即天各一方,“相望”說明二人情深意重;而從詩歌標題來看,蘇轍又即將遠赴契丹,面對此情此景,“那因遠適更沾巾”化用了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之句,寫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蘇軾兄弟情誼頗深,蘇轍23歲前與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離。23歲進入仕途,從此宦游四方,會少離多。盡管如此,他們?nèi)韵⑾⑾嚓P(guān)。蘇軾一生屢遭貶謫,蘇轍受累不怨。在“烏臺詩案”中,蘇轍寧肯舍棄官帽以營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蘇轍傳》說:“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碧K轍此去,雖為遠別,但暫作分離,一向樂觀曠達的蘇軾自然不作小兒女之態(tài),描寫了自己雖然與兄弟相隔云海,卻無須因遠行而淚沾衣襟,展現(xiàn)了詩人樂觀曠達、灑脫的人物性格?!军c睛】送別詩的鑒賞技巧:(1)從主題入手,體會詩中所抒之情(情感本質(zhì))。(2)要抓住詩中所描繪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領(lǐng)悟作者所抒何情。因為贈別詩詞是以抒情為主,而情景交融又是中華詩詞獨有的抒情方法,所以其次要抓住詩中所描繪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才能領(lǐng)悟到作者所抒何情。(3)領(lǐng)會詩詞中所蘊含的典故的含義,懂得詩人怎樣化用前人詩文。(4)抓住贈別詩中的細節(jié)描寫,是深入領(lǐng)會詩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從詩歌創(chuàng)作的理論上來說,細節(jié)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尋味、最能引起人們想象的片刻,它可以使讀者賞心悅目,得到一種美感的享受。(5)關(guān)注諧音修辭手法在贈別詩詞中的運用。6.C

7.B

8.A

9.示例:我更喜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亂石穿空”強調(diào)亂石之高,具有高聳入云穿透天空的效果,運用夸張手法想象奇特,“穿”字具有持續(xù)性,形象生動,側(cè)重視覺觀感;“拍”,拍打擊打之意,給人正在進行時的現(xiàn)場畫面感,側(cè)重聽覺;“拍岸”使用比擬修辭,增強親切感,拉近和讀者的距離,富有感染力,視聽結(jié)合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氨涝啤薄傲寻丁敝竿怀鼋Y(jié)果、視覺感受,缺少詩情畫意和震撼性。【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思想內(nèi)容賞析體裁和結(jié)構(gòu)的能力。C.“說明作者知曉此地并非三國古戰(zhàn)場”錯誤?!叭说朗恰比窒碌脴O有分寸。赤壁之戰(zhàn)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nèi),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nèi)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游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選項表述絕對。故選C。7.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并分析修辭手法的能力。題干中是借代修辭。A.“杜康”借代指杜康酒。B.“翔”字使用了比擬或者移用修辭,把魚當成鳥來寫,本來形容鳥的動態(tài)詞語移用來賦予魚。C.“烽火”借代指戰(zhàn)爭。D.“管弦”借代指音樂。故選B。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A.“但為君故”,譯為“因為你們的原故”,“故”,緣故、原因。B.“暮去朝來顏色故”譯為“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故”,舊、指衰老。C.“池魚思故淵”譯為“池子里的魚兒思念原來嬉戲的深潭”,“故”,舊、原來的。D.“故國神游”譯為“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zhàn)地”,“故”,原來的、當年的、舊、曾經(jīng)的。故選A。9.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表達效果的能力。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答案不一,可以認為“亂石穿空,驚濤拍岸”這個版本好,也可以認為“亂石崩云,驚濤裂岸”這個版本好,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我認為前者好,可以這樣理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譯為“亂石擊破長空,洶涌的波濤向兩岸拍打”第一句寫石,將陡峭崢嶸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險峻,形象貼切地描繪了出來。第二句寫濤,一個“拍”字不但寫出了波濤粗野兇暴的性格,而且還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氣勢,同時仿佛可以聽到狂濤拍岸的吼聲,看到它不可阻擋的威力。這二句寫景,真是字字珠璣,歷歷在目。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于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頓時把讀者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zhàn)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的赤壁大戰(zhàn)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薄按┛铡苯Y(jié)合“拍岸”,能帶來聲音效果,也更有詩情畫意,兼有聲音和視覺效果,對于人生的感慨也更為自然全面。若認為“亂石崩云,驚濤裂岸”這個版本好,可以作如下解讀:“崩”,倒塌破裂之意,較之“穿空”似乎力度更大些,“云”喻指“浪花”翻騰的樣子,像朵朵白云,更為生動形象,富有畫面感;“裂岸”較“拍岸”,前者強調(diào)結(jié)果,后者強調(diào)動作持續(xù)的狀態(tài),更強調(diào)氣勢不凡,水勢之大??梢姟皝y石崩云,驚濤裂岸”的文學價值更高,一個“崩云”、一個“裂岸”,顯然較之“穿空”“拍岸”更為精妙絕倫。10.D

11.①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②對古代英雄豪杰的仰慕;③對自己年歲已老而壯志難酬的慨嘆。【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D.“周郎正面襯托詞人自己表述有無誤,應是反面討托。詞中周瑜是一個少年英雄的形象,他得到了孫權(quán)的重用,建立了一番偉業(yè);而詞人卻壯志難酬,早生華發(fā)。故選D。11.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大江東去”四字,概括出洶涌澎湃的萬里長江向東流去的特點;“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隨著時光的流逝,千古以來的“風流人物”和他們的英雄業(yè)績已成歷史陳跡;這如同長江的浪花一樣,帶著他那美好的形象和青春的生命直奔大海,再不回頭。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斑b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這三句描寫周瑜風華正茂的形象?!坝鹕染]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周瑜手執(zhí)羽扇,頭戴綸巾,表明他雖為武將,卻有文士的風度,這樣就突出了周瑜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談笑間”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紙背,充分反映了周瑜當年赤壁破曹時那種輕而易舉的神態(tài)。表達了對古代英雄豪杰的仰慕?!肮蕠裼危嗲閼ξ?,早生華發(fā)”,心神仿佛游到三國時代周瑜立功的地方,應笑我自己多愁善感,早已生出白發(fā)來了。這三句是詩人抒發(fā)的感慨。對自己年歲已老而壯志難酬的慨嘆。12.D

13.(1)場景豪放,波瀾壯闊。開篇“大江”滾滾東流,隨即用“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給讀者設(shè)置一個極為廣闊浩渺的空間和悠久綿延的時間背景。(2)意象豪放,雄奇冷峻。“大江”“巨浪”“亂石”“千堆雪”等意象,數(shù)量很多;體態(tài)碩大、嶙峋;色澤灰白;聲響巨大;動態(tài)雄奇多變、奔放不羈。(3)語言豪放,鏗鏘有力。①動詞運用傳神、剛勁有力。如“淘”“穿”“拍”“卷”等動詞運用。②詞類活用,搖曳多姿。如“灰飛煙滅”名詞作狀語,活用中又有比喻,形象感強,多姿多彩。(4)人物豪放,英雄氣概。作者善于用多種表達技巧來塑造英雄形象。有正面直敘、有側(cè)面襯托,凸顯了周瑜的雄姿英發(fā)、叱咤風云、建功立業(yè)。(5)情感豪放,超然曠達。從“大江東去”的高昂激越豪邁——遙想公瑾當年的景仰羨慕——“人生如夢”的沉郁蒼涼——“一尊還酹江月”超越曠達,全詞的基調(diào)是豪壯,豪壯中交織著悲苦和曠達、出世與入世、消沉與豪邁種種復雜的情緒和心態(tài)。【解析】1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D.“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表達出作者的懷才不遇,無人相知的苦悶和憂郁之情。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最后兩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典故的應用,表達的是作者渴望建功立業(yè),用意是自己有心為國出力,為國出征的心愿。兩句表達的情感不一樣。故選D。13.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風格并歸納概括的能力。題目問“豪放”表現(xiàn)在哪里,首先明確詞的豪放可以通過題材選擇、藝術(shù)手法來表達作者豪放曠達的思想感情。詞中選擇了赤壁古戰(zhàn)場,開篇就描繪了一幅大江滾滾東去的壯闊景象,跨越時空,將人帶入茫茫歷史中,境界闊達;寫景時,用一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采用夸張手法,極寫赤壁戰(zhàn)場陡峭山崖,采用比喻手法寫出江濤拍案的宏偉氣勢,展現(xiàn)出壯闊宏大的景象,帶給人豪放開闊的感受。“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