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醫(yī)學-第6講行為生活方式和健康課件_第1頁
社會醫(yī)學-第6講行為生活方式和健康課件_第2頁
社會醫(yī)學-第6講行為生活方式和健康課件_第3頁
社會醫(yī)學-第6講行為生活方式和健康課件_第4頁
社會醫(yī)學-第6講行為生活方式和健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 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同濟醫(yī)學院 公共衛(wèi)生學院 社會醫(yī)學系第六章 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同濟醫(yī)學院 公共衛(wèi)生學院第一節(jié) 概述一、幾個基本概念(一)行為(behavior) 是個體或群體對環(huán)境的反應 先天性定型行為:先天性的,不需要通過學習獲得 反射行為:對外界刺激的自動反應 本能行為: 個體保存行為:如攝食行為,防御行為等 種族保存行為:包括性行為、撫幼行為等 習得行為:人類在所處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通過社會化過程獲得的 第一節(jié) 概述一、幾個基本概念人環(huán)境變化不良行為健康行為人環(huán)境變化不良行為健康行為(二)生活方式(lifestyle) 廣義:指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領域所從事的一切活動方

2、式,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資料的生產和消費方式。狹義:指包括物質和精神生活資料的消費方式。社會醫(yī)學研究的是狹義的生活方式,即由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決定的日常行為模式。 (二)生活方式(lifestyle) 生活方式物質生活資料消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閑暇生活方式消費水平消費結構消費觀念恩格爾系數(shù)通過媒體了解所處社會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社會交往網絡宗教活動業(yè)余愛好和創(chuàng)作參與或觀看文藝、體育、旅游活動合理的標準有利于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個人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物質生活資料精神生活方式閑暇生活方式消費水平消費結構生活方式:1物質生活資料的消費方式 消費水平:反映物質生活資料消費數(shù)

3、量的標志,其衡量的指標主要是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支出水平。消費結構:指在生活性消費中,各種消費支出所占的比例,其衡量的指標中最為重要的是恩格爾系數(shù)。恩格爾系數(shù)是一個家庭中食品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 消費觀念:人們對待物質消費的認識和態(tài)度,是消費方式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的形成包含了消費觀念的影響。 生活方式:2精神生活方式通過媒體獲取信息,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建立和保持社會交往網絡。參與宗教活動,獲得心理慰籍。從事業(yè)余愛好和創(chuàng)作。參與或觀看文藝、體育、旅游活動等。影響精神生活方式因素: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社會文化觀念、個人價值觀念。 2精神生活方式3閑暇生活方式

4、:任何度過閑暇時間是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其內容主要涉及到精神生活。人們利用閑暇時間進行學習、鍛煉、獲取信息,參與文化娛樂活動,進行社會交往,也利用閑暇時間休息和消遣。閑暇生活方式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第一,是否有利于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第二,是否有利于個人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是否有利于健康3閑暇生活方式:二、行為、生活方式與疾病的關系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醫(yī)學技術水平提高 生活水平提高壽命延長疾病模式改變 感染性疾病急性傳染性疾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生活方式相關疾病二、行為、生活方式與疾病的關系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提高疾病惡性腫瘤吸煙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不合理飲食肥胖與超重缺乏運動高血壓心理緊張遺

5、傳因素惡性腫瘤吸煙心腦血管糖尿病不合理飲食肥胖與超重缺乏運動高血壓第二節(jié) 危害健康的行為共同點:對自己和別人的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危害對健康的危害需要有一定的作用強度和持續(xù)時間(自傷與自殺行為例外)都是后天獲得的,是“自我創(chuàng)造”的而非他人所迫 對健康的“自我制造的危險因素”第二節(jié) 危害健康的行為共同點:種類:第一類是與維持正常生理需要的行為的偏離,如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性亂、性變態(tài)行為等;第二類是與正常生理需要沒有密切關系的各種消閑行為,如吸煙、飲酒、吸毒、高危體育活動、賭博行為等;第三類是對健康的忽視,如不講究日常生活衛(wèi)生、不衛(wèi)生的性行為、缺乏運動、拒絕采取安全措施、拒絕參與需要的健康檢查等;

6、種類:種類:第四類是不正確的保健行為,如迷信行為、亂用、濫用保健品和治療藥物,這類行為以保健為目的,但其結果是導致健康損害;第五類被稱為致病性行為模式(disease producing pattern),如A型行為(type A behavior)和C型行為(type C behavior)。第六類是蓄意自傷和自殺行為,導致對健康和生命的直接損害。 種類:一、不健康飲食行為不健康飲食行為進食過多進食過少偏食、挑食 進食不規(guī)律 食物加工方面的問題 營養(yǎng)過剩熱量過剩導致各類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營養(yǎng)不良導致內分泌紊亂慢性疲勞消化系統(tǒng)疾病進食過量營養(yǎng)缺乏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糖尿病肥胖胃腸道疾病營

7、養(yǎng)不良營養(yǎng)不平衡煙熏、腌制、油炸食品破壞營養(yǎng)成分 產生致癌物質 一、不健康飲食行為不健康飲食行為進食進食偏食、進食不食物加工二、吸煙1990年美國,33%的死亡歸因于吸煙現(xiàn)在活在世界上的人中,5億人可能最終死于吸煙。目前我國15歲以上人群中吸煙者超過3億,其中大多數(shù)是男性。估計: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吸煙。估計:到21世紀中葉,因吸煙死亡人數(shù)將達到1億,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34%。這些人中有一半是在3569歲之間就死去的。二、吸煙1990年美國,33%的死亡歸因于吸煙吸煙對健康的影響 對被動吸煙者 對吸煙者 胎兒新生兒、嬰幼兒 學齡兒童 成人流產、早產、死產、低出生體重 新生兒死亡、肺炎、喘息樣支氣

8、管炎 反復呼吸系統(tǒng)感染、哮喘 慢性支氣管炎呼吸功能障礙缺血性心臟病肺癌、副鼻竇癌吸煙對健康的影響 對被動吸煙者 對吸煙者 胎兒新生兒、學齡兒吸煙對健康的影響 對被動吸煙者 對吸煙者 急性影響 慢性影響 呼吸系統(tǒng)癥狀呼吸功能障礙 血壓上升心率加快末梢血管收縮循環(huán)障礙 食欲不振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 缺血性心臟病 胃、十二指腸潰瘍 各種腫瘤,如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 吸煙對健康的影響 對被動吸煙者 對吸煙者 急性影響 慢性影響三、不健康的飲酒行為“社交性飲酒(social drinking)”“問題飲酒者(problem drinker)” 由于對自己的飲酒行為失去控制,一次性地攝入大量的酒

9、精,可導致急性酒精中毒。 社交問題、法律問題、經濟問題 由于經常飲酒,逐漸發(fā)展為對酒精的依賴,成為慢性酒精成癮(alcoholism)。 對自己的飲酒行為失去控制,導致對酒的過渡需要健康問題(包括軀體和精神健康)社會、法律和經濟問題 三、不健康的飲酒行為“社交性飲酒(social drinki四、生活不規(guī)律生活不規(guī)律是指生活節(jié)奏的混亂。主要表現(xiàn):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許多人對工作和生活經常有一種緊迫感(心理應激,psychosocial stress)。作息時間、休息時間不規(guī)則,通宵達旦地工作或娛樂,睡眠不足或沒有規(guī)律。生活不規(guī)律是導致免疫功能低下和早衰的重要原因。規(guī)律的生活是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

10、四、生活不規(guī)律五、冒險行為第一種情況是在行為發(fā)生前,主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在帶來“利”的同時,也會帶來損失。這時,個體就會要權衡利弊,通過評估,只做利大于弊的事。第二種情況是,行為后果的利和弊是因機會來決定的,主體在行為之前不能進行有把握的估計。在個體決定是否實施行為時,就必須冒一定的風險,因為如果不采取行為,就會喪失可能的獲利機會,而采取行動,則有可能導致對主體不利的后果。五、冒險行為冒險行為的主要共同特征有: 不是人類群體或個體所必需的; 這些行為是否導致?lián)p失主要是由機會決定的; 主體清楚地知道這些行為對自身造成損失的機會比較大; 冒險過程本身和冒險的結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冒險者的某種

11、心理需求,且行為的危險性越大,帶來的滿足程度越高。冒險行為的主要共同特征有:最常見的類別有: 賭博行為 沉迷于賭博導致健康問題、社會問題 高危體育活動 滿足自身和公眾對冒險的心理需求 容易導致健康和生命的損害 探險 最常見的類別有:六、A和C型行為模式A型行為主要特征包括三個方面:行為急促,具有時間緊迫感:如走路、辦事匆匆忙忙,說話快、急,聲音響亮,脾氣急躁,力求短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同一時間可做兩種工作,辦事快,效率高等。個性好強,好勝,競爭意識強烈,事業(yè)心強,好與人爭辯,對人懷有敵意,富有攻擊性。情緒激動:好發(fā)脾氣,生氣時易向外界發(fā)泄等。A型行為類型與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高血脂癥等疾病

12、有關 六、A和C型行為模式A型行為主要特征包括三個方面:C型行為特征:童年生活不順利,形成壓抑、克制的性格,如同年喪失父母或父母分居,缺乏父母的撫愛等;行為上過分與人合作,理智、協(xié)調、姑息、謙虛、謹慎、自信心差,過分忍耐,回避矛盾,屈服于外界權威等;情緒上易于憤怒但不能正確地和適當?shù)乇磉_自己的憤怒情緒,易生悶氣,易焦慮、抑郁等。C型行為類型與惡性腫瘤的發(fā)生有密切的關系,“腫瘤易發(fā)行為” C型行為人的宮頸癌、胃癌、食管癌、結腸癌和惡性黑色素瘤的發(fā)病率比正常人高3倍左右,并可促進惡性腫瘤的轉移,促使癌前病變惡化。C型行為特征:第三節(jié) 促進健康的行為健康行為是指一個人為了預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

13、的各種活動。 (1)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如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2)放棄或減少危害健康的行為,如戒煙、戒酒等 第三節(jié) 促進健康的行為健康行為是指一個人為了預防疾病、保持健康行為主要有四類:日常健康行為: 如合理營養(yǎng)、充足的睡眠、積極休息、適量運動、講究個人衛(wèi)生、保持規(guī)律的生活節(jié)奏等;保健行為: 如定期體檢、接受預防接種、有病主動求醫(yī)、積極配合醫(yī)療護理、遵循醫(yī)囑等;預防性行為: 避免導致健康損害的環(huán)境和事件,如避免環(huán)境中危害物質的侵入,系安全帶預防車禍對健康地損害,安全的性行為等;改變危害健康的行為: 如戒煙、戒酒、戒毒、戒賭等。健康行為主要有四類:健康行為必須滿足: 五條中兩個或兩個以上,且第

14、一條是必備的行為表現(xiàn)必須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個社會的健康,即行為必須具備有利性。行為表現(xiàn)必須規(guī)律有衡,如定期定量運動,即行為必須具有規(guī)律性;行為表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又能根據環(huán)境調整自身行為,如根據自己的個性和環(huán)境條件選擇運動項目,即行為必須具有與環(huán)境的和諧性;行為必須與內在心理狀態(tài)一致,不強迫自己做自己認為沒有價值或者不重要的事情,即行為必須具有一致性;行為的強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為必須有適宜性。健康行為必須滿足:美國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7項健康習慣:每天睡足8小時每天都吃好早餐不吸煙不飲酒或有節(jié)制的少量飲酒每天進行規(guī)律性的體育鍛煉極少或不在兩餐之間進食減肥時體重不超過標準體重的20%有這7項健康

15、習慣的成人的心身健康水平、患病率、死亡率、傷殘率均較沒有這些習慣的成人好,期望壽命也長11年。 美國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7項健康習慣:第四節(jié) 行為改變干預行為改變干預的主要目的改變危害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促進健康的行為。按行為改變干預的主要對象分:個人行為干預社區(qū)行為干預群體行為干預 第四節(jié) 行為改變干預行為改變干預的主要目的改變危害健康一、行為治療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早先被臨床醫(yī)師和臨床心理學家用于各種心理障礙的治療,現(xiàn)在被廣泛應用于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理論基礎是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behaviorism)。沒有一個連貫的理論模式。主要的治療方法:系統(tǒng)脫敏療法

16、、沖擊療法、厭惡療法、陽性強化法、消極練習法、自我控制法、模仿法等。 一、行為治療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第一,行為主義者認為,行為是機體對環(huán)境刺激的反應,一切行為都是學習的結果,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安全的還是危險的。第二,行為出現(xiàn)的頻率是由它的后果所決定的,立即得到的獎勵會增加行為重復出現(xiàn)的頻率,反之,對行為懲罰會降低行為出現(xiàn)的頻率。 因此,可以借助行為療法培養(yǎng)健康的行為,或者去除不良的行為。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行為主義理論體系主要包括: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Pavlov和Watson)操作條件反射理論( Skinner )交互抑制理論和系統(tǒng)脫敏理論(Wolpe)社會學習理論(Bandur

17、a)行為主義理論體系主要包括:行為治療 厭惡療法陽性強化法自我控制法模仿法經典條件反射 不良行為或危險行為產生厭惡的主觀體驗 放棄或終止原來的行為 操作條件反射 行為結果強化行為 行為重復出現(xiàn)操作條件反射自我獎勵 自我監(jiān)督 自我強化社會學習理論 獲得行為和生活方式模仿榜樣 行為治療 厭惡療法陽性強化法自我控制法模仿法經典條件不良行為二、認知療法 (cognitive therapy)創(chuàng)立者美國學者A. Beck主要理論基礎 認知心理學基本觀點: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是在不良的認知和情感的基礎上出現(xiàn)的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則是在正確的認知和良好的情緒基礎上形成的不同的治療方法:認知重建(cognit

18、ive restructuring)心理應付技能(coping skills)問題解決技術(problem solving skills)二、認知療法 (cognitive therapy)認知重建主要包括:Ellis的合理情緒治療(rational emotional therapy, RET)Meichenbaum的自我指導訓練(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 SIT)和Beck本人的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認知重建主要包括:Beck的經典治療方法示意: 治療早期治療中期治療晚期主要任務:患者熟悉認知治療,找出病人的主要問題、癥狀,并加以整理

19、、排列,向患者展示認知和情緒的關系,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 進一步挖掘與產生自動思維相關的認知方式,代替已能適應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認知方式,并加以強化、實踐,防止復發(fā)。 主要任務:引出自動思維,在現(xiàn)實生活中加以檢驗、修正,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Beck的經典治療方法示意: 治療早期治療中期治療晚期主要任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認知行為療法: 用于行為矯正的認知治療,目標是矯治不良行為如:戒除酒癮、煙癮和毒癮、賭癮等行為問題三欄技術 (Beck):用于找出自動思維,認識自動思維,以及引出合理的反應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認知治

20、療的三欄技術(以吸煙者為例)自動思維 認知歪曲 合理思維 吸煙是戒不掉的 先入為主盡管戒煙很難,但還是有很多人戒了。只要我下定決心,堅持下去,一定能夠成功地戒除煙癮。 吸煙其實并不是那么有害,那么多人吸煙,沒有看到幾個人得肺癌,相反,很多不吸煙的人也患肺癌 選擇性注意 吸煙不僅引起肺癌,還導致很多其他的健康問題。盡管吸煙不是導致肺癌的唯一原因,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吸煙并不必然引起肺癌,但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肺癌的幾率要大得多 我工作很忙,需要吸煙來緩解我的焦慮情緒 推理錯誤 緩解焦慮情緒可以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而吸煙本身也可能是導致焦慮的原因,如吸煙者必須承受來自家庭、工作和社交場所的巨大壓力

21、 認知治療的三欄技術(以吸煙者為例)自動思維 認知歪曲 合理思楊德森 “道家認知治療” (Taoistic cognitive sychotherapy)第一步是探索應激源 第二步評測患者現(xiàn)有的價值觀念 第三步評測患者的應付方式 第四步則是用道家價值觀念和處世養(yǎng)生法取代 第五步治療和隨訪,客觀評價療效。 楊德森 “道家認知治療” (Taoistic co三、健康信念模型健康信念模型1958 年由Hochbaum 提出,其后經Becker、Rosenstock 等社會心理學家的修訂逐步完善。健康信念模型是一個激發(fā)人們采取正向健康行為的行為理論框架,這個框架以人們避免負性健康結果的愿望為原始動機。

22、艾滋病毒感染是負性健康結果,避免艾滋病毒感染的愿望能激發(fā)人們采取安全的性行為。對心臟病發(fā)作威脅的認識能激發(fā)一個患高血壓的人采取經常運動等行為。半個世紀以來健康信念模型被成功地用于促進安全套使用、遵醫(yī)行為和健康篩查等領域。三、健康信念模型健康信念模型假設一個人是否采取某種健康相關行為(如使用安全套)取決于這個人是否:1認識到某個負性的健康結果(如:HIV感染)是可以避免的;2有一個正向期望,即通過采取一個推薦的行動,他將避免某個負性健康結果(如:使用安全套將會有效預防HIV感染);3確信他能成功采取推薦的健康行為(如:他能舒適地使用安全套)。必須強調避免負性健康結果是健康信念模型一個關鍵要素。

23、一個人采取某個健康相關行為的動機可分為三類:個人的認知、修正因素和行動的可能性。 健康信念模型假設一個人是否采取某種健康相關行為(如使用安全套對行為有效性的認識對執(zhí)行行為的障礙的認識行為改變的可能性個人的認知修正因子行動的可能性對疾病易感性的認識+對疾病嚴重性的認識人口特征(年齡、性別、種族)社會心理因素(人格、社會地位、同事、團體的壓力)結構因素(對此疾病的知識、以前患此病的經驗)對疾病威脅性的認識行動的引物大眾傳媒活動、他人的忠告、醫(yī)護人員的提醒、親友的疾病經驗、報刊雜志健康信念模型示意圖對行為有效性的認識行為改變的可能性個人的認知修正因子行動的可四、跨理論階段變化模型跨理論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也稱為變化階段模型(Stages of Change Model) ,Prochaska及DiClemente于1982年提出。變化階段模型表明人們修正負向行為或獲得正向行為的核心行為結構是一個隨時間而變化的各行為階段的組合,變化的過程包括十個容易改變的認知和行為活動。變化階段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