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性分類課件_第1頁
漢語詞性分類課件_第2頁
漢語詞性分類課件_第3頁
漢語詞性分類課件_第4頁
漢語詞性分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漢語詞性分類課件第一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名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稱的詞。例如:人名:魯迅、農民、工人、作家、老師、姐姐物名:日、風、山、馬、稻子、飛機、原子、計算機、車輛、紙張、道德、法律、文化時間名詞: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現(xiàn)在、剛才處所名詞:馬來西亞、北京、凱旋門、大慶、亞洲方位名詞:上、下、前、左、右、東、南、內、外(單純的)以上、以前、以東、上邊、上面、東邊、西邊、里頭、外頭、中間(合成的) 第二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動詞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或存 在、變化等的詞。例如:表動作行為:走、坐、聽、看、批評、宣傳、保衛(wèi)、學習、研究、

2、進行、開始、停止、禁止表存在、變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發(fā)生、演變、發(fā)展、生長、死亡、消滅表心理活動:愛、恨、怕、想念、打算、喜歡、希望、害怕、擔心、討厭表判斷:是表可能、意愿、必要(助動詞):能、能夠、會、可以、愿、愿意、肯、敢、要、應當、應該、配、值得表趨向(趨向動詞):上、下、進、出、回、開、過、起、來、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開來、過來、起來、去、上去、下去、進去、出去、回去、過去第三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動詞比較復雜,有的需要加以說明。1動詞“是”(1)“是”用在名詞前是動詞,這種“是”常表示主語“等于什么”或“屬于什么”。例如“魯迅就是周樹人”、“牛

3、是反芻動物”、“他是開車的”、“是他救了我”;此外,“這一年,人家是豐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沒吃的了”等里的“是”仍是動詞,作謂語。(2) “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前,表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語氣副詞,作狀語,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這樣做是好”。 第四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動詞“有”“有”只當動詞用,不能當副詞用。例如:請問,這里有賣鋼筆嗎?(錯) 請問,這里有鋼筆賣嗎?(對)李光有在嗎?(錯) 李光在嗎?李光在不在?(對)李老師有教過你嗎?(錯) 李老師教過你嗎?李老師曾經(jīng)教過你嗎?(對)有受傷嗎?(錯) 受傷沒有?(對)第五張,PPT

4、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三)形容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狀、性質或狀態(tài)、數(shù)量等的詞。例如:表形狀的:長、短、大、小、粗、細、紅、綠、平坦、整齊、雪白、筆直、綠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表性質的:好、壞、偉大、勇敢、優(yōu)秀、聰明、老實、魯莽、大方、軟、硬、苦、甜、冷、熱、堅固、平常表狀態(tài)的:快、慢、生動、熟練、輕松、清楚、馬虎、干脆表數(shù)量的:許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第六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形容詞的語法特點:1.大部分形容詞能同程度副詞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齊”、“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詞本身帶有某些程度的意義,不能再同程度副詞組合。例如“

5、雪白”、“血紅”。還有加重疊詞尾的形容詞“黑乎乎、黑壓壓、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2一部分形容詞可以重疊。如:高高興興3形容詞不能帶賓語?!岸苏⒓儩?、堅定、健全、壯大、活躍、嚴格、豐富”等是形容詞又是動詞,“端正態(tài)度”是使態(tài)度端正的意思,“豐富文娛生活”是使文娛生活豐富的意思。這里的“端正、豐富”是動詞?!爸敝碜印薄ⅰ凹t著”、“花了眼”中的“直”、“紅”、“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種狀態(tài),也應看作動詞。第七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四)數(shù)詞表示數(shù)目和次序的詞。表示數(shù)目多少的叫基數(shù)詞。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

6、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數(shù)詞。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還有倍數(shù)、分數(shù)、概數(shù)。倍數(shù)是由數(shù)詞加量詞“倍”構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數(shù)常用固定詞組表示。格式是“幾分之幾”。概數(shù)的表示法有兩種;第一,在基數(shù)后面分別加上多、把、來、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鄰的兩個基數(shù)連用,如“三四(個)”、“十七八(個)”、“五六百(個)”。此外,“三兩(個)”。“三五(個)”等兩個基數(shù)連用的習慣用語也表示概數(shù)。第八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數(shù)詞的語法特點:1.數(shù)詞常出現(xiàn)在量詞前邊,例如“一個”、“五本”、“兩次”等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數(shù)詞一般不直接同名詞組合,文

7、言格式或習慣用法中,數(shù)詞才直接修飾名詞。例如“一針一線”“一草一木”“千山萬水”“三心兩意”等。2.倍數(shù)只能用于數(shù)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數(shù)目的減少。分數(shù)既可用于數(shù)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數(shù)目的減少。 第九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表達數(shù)目的增減必須拿原來的數(shù)目做基數(shù),不能拿增減后的數(shù)目做基數(shù)。數(shù)量增減有一套習慣用語。1.表示數(shù)量增加的:增加(了)、增長(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數(shù),只指凈增數(shù)。例如從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說“增加了四倍”,不能說“增加了五倍”。增加到(為);增長到(為)、上升到(為)包括底數(shù),指增加后的總數(shù)。例如從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說“增加到五倍”,不能說“增加到

8、四倍”。2.表示數(shù)量減少的:減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額。例如從十減少到一,應該說“減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說“減少了九倍”減少到(為)、降低到(為)、下降到(為)指減少后的余數(shù)。例如從十減到一,以分數(shù)計算,應說“減少到十分之一”。 第十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五)量詞表示計算單位的詞。可分兩類1名量詞表示人和事物的單位。(1)有專用的,如:A度量衡單位:尺、丈、升、斗、兩、斤、磅、噸、分、畝、頃、刻、元、角、米 B個體單位:個、位、件、本、間、把、條、根、棵、張、匹、塊、片、只、架、枝、艘、輛、幅、座、句、段、篇、章、首 C集體單位:雙、對、副、堆、批、群、幫,

9、班、套、串、打(d)、伙 D不定單位:些、點(2)有借用的,如: 摸(摸了摸、摸一摸)現(xiàn)代漢語與古代漢語和外語相比,其中量詞特別豐富,這就使現(xiàn)代漢語增加了區(qū)別同音詞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達手段,如“一口劍、一枝箭”,“一線陽光”,“一小串珠子”。2動量詞動量詞表動作的量,也有專用和借用兩類。專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場”“走一趟”的“次、遍、場、趟”。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第十一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六)代詞有代替、指示等作用的詞。代替人或事物名稱的叫人稱代詞;表示疑問的叫疑問代飼。指稱或區(qū)別人、物、情況的叫指示代詞。人稱代詞可分三種:

10、 第一人稱指說話一方,單數(shù)用“我”,復數(shù)用“我們”或“咱們”。第二人稱指聽話的方,單數(shù)用“你”,敬稱用“您”;復數(shù)用“你們”,敬稱用“您幾位”、“您諸位”。第三人稱指說話和聽話以外的第三方,一單數(shù)用“他、她、它”,復數(shù)加“們”,“它”不指人而指物。第十二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我們”和“咱們”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樣。“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的雙方,可以稱為“包括式”?!拔覀儭焙汀霸蹅儭痹谕粓龊铣霈F(xiàn),“我們”只包括說話人在內的若干人,排除聽話人,可稱為“排除式”。例如幾位客人向主人告別時說:“我們走了,咱們再見吧。”但是,普通話中“我們”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

11、。例如:你以為媽怕窮么?怕人家笑我們窮么?王先生,你放心去吧,過幾天我們一定去看你。例“我們”是“包括式”,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例是“排除式”,不包括聽話人?!霸邸庇袝r相當于“我”,有時相當于“咱們”。第十三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人稱代詞:我、咱、你、您、他、她、它、我們、咱們、你們、他們、她們、它們、自己、自個兒、別人、人家、大伙兒、大家、彼此疑問代詞:誰、什么、哪、哪兒、哪里、哪會兒、多會兒、幾、多少、怎樣、怎么、怎么樣、多指示代詞:這、那、這兒、這里、那兒、那里、這會兒、那會兒、這些、這么些、那些、那么些、這么、這樣、這么樣、那么、那樣、那么樣、這么、那么第十四張

12、,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虛詞:(一)副詞用在動詞、形容詞前,起限制、修飾作用的詞。具體分類如下:表程度的:很、最、極、非常、十分、極其 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來越、 越發(fā)、有點兒、稍、稍微、略微、 差不多、幾乎、過于表范圍的:全、都、總、共、總共、統(tǒng)統(tǒng)、 只、僅僅、單、光、一齊、一概、一律第十五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表時間的:已、已經(jīng)、曾、曾經(jīng)、剛、才、 剛剛、正、正在、將、將要、就、 馬上、立刻、頓時、終于(補充)時間副詞和時間名詞的區(qū)別:a.時間名詞能做定語,如:“現(xiàn)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務”,“剛才的情況”。時間副詞不能做定語。如:不能說“正在的

13、事情”,“立即的任務”,“剛剛的情況”。b.時間名詞做主語,如:“今天星期天”,“現(xiàn)在是早晨八點鐘”,“近來很冷”。而時間副詞不能做主語,如:不能說“正在是早晨八點整”。c.時間名詞能同介詞組成介賓短語:如:“從過去、到將來、在早晨”。 時間副詞不能同介詞組合,如:不能說“從曾經(jīng)、到剛剛”。第十六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表頻率的:常、常常、時常、時時、往往、 漸漸、一直、一向、向來、從來、總是、始終、永、永遠、偶爾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須、必定、必然、當然、準、的確、不、沒有、沒、未、別、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表語氣的:難道、豈、究竟、到底、偏偏、索

14、性、簡直、是、是否、可、也許、難怪、大約、幸而、幸虧、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嘗、其實、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第十七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沒有”(沒)在動詞、形容詞前是副詞,否定行為的發(fā)生;在名詞前是動詞,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對事物的領有。例如:沒有見過這么好的學生。(副) 你沒有詩經(jīng)嗎?(動)“沒有”和“沒”是有區(qū)別的:“沒”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單獨用來回答問題,“沒有”就可以。如不能說“他來了沒?”“沒?!敝荒苷f“他來了沒有?”“沒有。”第十八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有少數(shù)形容詞和某些副詞,都經(jīng)常作狀語,要細心分辨。例如:雨后青山格外秀麗。 這件

15、衣服特別好看。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態(tài)度。 大家一致同意大會的決定。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詞的組合來分辨它們的詞性。例如:我們可以說“任務特別”,也可以說“(特別)任務”,但“格外”沒有這種用法??梢姟疤貏e”是形容詞,“格外”是副詞。又如:可以說“意見一致”,也可以說“(一致)意見”,“一概”沒有這種用法。能作謂語、定語、狀語,而意義不變的是形容詞,不能作謂語、定語的是副詞。第十九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白、怪、老、凈”等,同名詞組合時是形容詞,同動詞、形容詞組合時是副詞。 因在兩個位置上意義是不同的。比較下邊兩組詞: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說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凈水 身上

16、凈是泥第二十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介詞用在詞或詞組前面,組成“介詞(賓)結構”,作動詞、形容詞的附加成分,表示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等的虛詞。例如:表時間:從、自從、打、到、在、當、當著、于、趁、乘、隨著、趕、臨表處所、方向的:從、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著、順著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著、經(jīng)過、經(jīng)、通過、根據(jù)、據(jù)、以、將、 就、憑、用、靠、拿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為、為了、為著表對象、關聯(lián)的:對、對于、關于、替、同、與、跟、和、給、叫、讓、被、將、 管、論、順、連表比較的:比、和、同、與、跟表排除的:除了、除非第二十一張,PPT共三

17、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 介詞結構都可以作狀語,少數(shù)還可以作補語。例如:在閱覽室看書(表處所) 從早上開始 睡(表時間)沿著河邊走(表方向) 對學生負責(表對象)連根拔起 (表對象) 比過去更好(表比較) 有的可以作定語,但要加“的”。例如:他作了一個(關于詩人杜甫)的學 術報告。 他(對這個問題)的分析是正確的。第二十二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介詞大部分是由動詞虛化來的,有的介詞跟動詞的界線是清楚的,如“從、被、對于、關于”等。有的在這個場合是介詞,在另一場合是動詞,如“在、比、給”等。例如:他把書放在桌上。(介詞) 他在家里(動詞) 許多同學都比我學習好。(介

18、詞) 我們要比干勁,比速度,比質量。(動詞)他給我買了一本書(介詞) 他給了我一本書。(動詞)第二十三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它們的區(qū)別:介詞不能單獨作謂語,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問,動詞可以。介詞后邊不可以帶時態(tài)助詞“了、著、過”(“為了”、“為著”、“當著”中的“了、著”不表時態(tài)),不能重疊;動詞一般可以。它們的意義也不同,如例中的“在”表示“放”的處所; 例中的“在”是“屬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詞用又能作動詞用的還有“由、讓、朝、往、用、拿、經(jīng)過、通過”等詞。第二十四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三)連詞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虛詞。例如“和、跟、

19、同、與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僅或、或者雖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為、所以、因此”等。 第二十五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和、跟、同、與”四個詞都有連詞和介詞兩種用法。例如:我和他都去過。 我曾經(jīng)和他去過。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來了。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與”替換。用作介詞時,口語常用“跟”,書面語傾向于用“同”。用作連詞時,一般用“和”,“與”帶有書面語色彩。連詞“和”與介詞“和”的不同,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連詞“和”前后的詞語是并列關系,兩者共作一個成分,可以互相調換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變;介詞“和”前后的詞語不是并列關系,不能互換位置第二,介詞“和”前面可以出現(xiàn)狀語,連詞“和”不能第三,介詞“和”有時可以出現(xiàn)在一個句子或一個成分的前頭,連詞“和”不能,如例。第二十六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和”等用作連詞和介詞,在有的句子里會有歧義.如“我和他談話”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為了準確地表達思想,在書面語中一般把“和”用作連詞,把“同”用作介詞。例如:不多時,許大嫂快手快腳地收拾了碗筷,拈了幾塊燒餅帶給阿細和阿嬌,便同秀英、鳳容一道離了家,走回小艇去了。第二十七張,PPT共三十二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四)助詞表示附加關系或時態(tài)等語法意義或語氣的虛詞。常見的有下面這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