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大班科學成長的煩惱教案反思1、大班科學成長的苦惱教案反思 活動名稱:成長的苦惱活動目標: 1、在溝通共享中體會成長過程中的苦惱,能樂觀想方法解決自己的苦惱。 2、嘗試著讓幼兒關注自己的情感,形成歡樂、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3、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覺、探究和溝通的興趣。 活動預備:1)前期閱歷預備:了解苦惱的含義;2)幼兒繪畫:我的苦惱;3)PPT課件。 關鍵點:情愿想方法解決自己的苦惱。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發(fā)爭論1、觀看PPT你是我的朋友嗎? 2、提問:1)珊迪的苦惱是什么?為什么有了朋友還不快樂呢?假如始終這樣苦惱下去會
2、怎樣呢? 2)你有什么方法幫忙珊迪解決苦惱? 3、小結: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苦惱,遇到苦惱我們要想方法使自己快樂點,還要動腦筋解決苦惱。 二、溝通苦惱,共享爭論1、1)你有苦惱嗎?(個別幼兒溝通自己的繪畫)2)你是怎么解決自己的苦惱的。 2、小結:有的小朋友遇到的是學習上的苦惱,有的是與小朋友一起做嬉戲時遇到的苦惱,有的是爸爸媽媽吵架了而苦惱。其實,解決苦惱的方法有許多,如:不怕苦惱和困難,對自己有信念,多想想方法,自己獨立解決,或向同伴教師父母求助一起解決等。 三、提出問題,閱歷遷移1、是不是全部的苦惱都能一下子解決的?假如一時解決不了該怎么辦?(轉移留意,遺忘苦惱,歡樂地面對現在的生活
3、。)2、小結:不是全部的苦惱都可以消退,但總有許多方法能幫忙我們排解苦惱、遺忘苦惱,這樣我們也能歡樂起來。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頭,應當來自幼兒已有的閱歷,一次科學活動的完畢,并不是真正的完畢,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究可能,成為獵取閱歷的開頭。幼兒是學習的仆人,所以我們教師要盡其全部、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索,全身心地樂觀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呈現的空間。讓幼兒在嬉戲中、歡樂中獲得學問,學得閱歷。 2、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異的旋轉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開頭對身邊的科學現象感興趣,并表現出主動探究和發(fā)覺的欲望。但是需要教師給與正
4、確的引導與鼓勵。一次,我和同事說話時,不經意地將手中拿著的一把小椅子一條腿著地轉了起來,孩子們驚訝地看著我,布滿著奇怪和興奮,并在下課的時候仿照起來,但是很難勝利,我想孩子們的奇怪心我們要愛護,孩子們探究的欲望與行為,我們要正確引導。我又想起我們小時候,常常用青霉素藥瓶的橡皮塞子,中間插一根火柴桿,做陀螺玩,還有男孩子自己做木頭陀螺玩,知道孩子對旋轉的奇怪與當自己通過努力讓物體轉起來是,那種勝利的喜悅與興奮,讓我覺得有必要為孩子組織一次關于探究讓物體轉起來的活動,于是經過自己的充分的預備,包括材料預備、孩子已有閱歷的分析,孩子的興趣點和力量所能到達的高度等。實施了這節(jié)大班科學活動奇異的旋轉 。
5、 活動目標: 1.對旋轉現象感興趣,能樂觀主動探究使物體旋轉的方法并記錄探究結果。 2.知道一切物體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轉起來,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覺。 3.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4.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覺、探究和溝通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探究使物體旋轉的方法并記錄探究結果。 活動難點: 能讓全部的材料都轉起來,知道一切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轉起來。 活動預備: 1.操作材料: 材料一:各種線形、長條形物品:毛線、布條、樹枝等。 材料二:各種平面的物品:紙片、毛巾等。 材料三:各種立體物品:積木,珠子、盒子、
6、瓶子等。 2.記錄紙每位幼兒一張,記錄筆、大風車一個、小風車每位幼兒一個。 3.操作區(qū)域和集體活動區(qū)域分開。 活動過程: 一、感知發(fā)覺 1.導入 教師和小朋友每人手里拿一個風車,和小朋友邊唱邊走進活動室:“大風車吱呀吱溜溜地轉,這里的風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還有一群歡樂的小伙伴!” “小朋友們,你們好!今日的風車轉轉轉節(jié)目就要開頭了,風車你們玩過嗎?今日教師請小朋友玩風車。(幼兒玩風車) 2.探討:“你是怎么讓風車轉起來的?” 教師:我們不用這些方法的時候,風車會轉嗎? 教師:對啦,是我們用嘴巴吹,用手撥打,或者利用風吹,風車才會轉起來。 教師:你還見到過哪些東西是可以轉動的呢? 教師:你
7、們知道這些東西是怎么轉起來的嗎? 3.教師小結:小朋友觀看真認真,風車是靠風吹轉起來的;而旋轉木馬和摩天輪是用電的,叔叔按的開關就是電的開關;自行車的輪子是騎車的人用腳蹬才會轉,原來啊,這些東西轉起來都要外界給它力才能轉起來。 二、嘗摸索索。 師:教師這里還有許多材料想請你們去找找看,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轉的?教師這里有記錄紙,你們看。 (教師講解記錄紙的用法:記錄紙都是用圖案符號表示的,不是用文字表示,各種物品用圖形表示; “猜”是一個娃娃頭像一個問號表示;“嘗試”是用小手表示) 1.幼兒先猜想每種物品是否能轉動,在“猜”的一欄中記錄。 2.幼兒動手試驗,看究竟能不能轉動,并在嘗試一欄中進展記錄
8、。 3.幼兒介紹自己的發(fā)覺,問:你在玩什么?你發(fā)覺了什么?你是怎樣讓它轉動的? 4.教師小結:立體的物品簡單轉動起來,線狀和平面的物品不簡單轉動。 三、再次探究 師:剛剛我們讓立體的東西轉動起來了,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假如我們想方法,能不能讓那些剛剛沒有轉動的東西轉動起來呢?你覺得什么方法能讓那些物品轉起來呢?把你的想法畫在第三欄里。 1.幼兒再次嘗試,(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材料進展幫助),并把自己的探究結果記錄下來。 2.集中溝通、演示自己的發(fā)覺:說說你的方法。 師: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是怎么讓你的那些物品轉起來的,有的小朋友還沒有找到方法,我們教教他們吧!(教師依據剛剛的指導與觀看,請幾個幼兒
9、敘述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四、實踐歸納 1.請小朋友去嘗試剛剛沒有嘗試的物品,你可以試試剛剛大家介紹的方法,也可以想想其它方法。 2.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進一步嘗試使物體旋轉的多種方法。 3.溝通歸納。 五、拓展體驗 1.生活中,你還見過什么會旋轉? 2.試試你的身體會旋轉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猜想探究再猜想再探究的過程中完成了對物體旋轉現象的一個初步的了解,他們在自己的努力下知道了:任何物體只要有外力的作用,都可以旋轉起來的科學道理。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對四周的科學現象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對探究活動產生了樂觀的態(tài)度,同時,語言表達力量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進展,孩子在敘述自己的動手操作過程,就
10、是對剛剛活動中自己的探究、操作而產生的零散的閱歷進展歸納和總結,從而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認知和正確概念,孩子對這樣的認知的把握比教師的講解和灌輸的效果要強許多,是孩子把剛剛學到的學問內化為自己的固有的認知的一個過程;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的個人閱歷轉化成大家共有的集體閱歷,使得活動重點屢次突出,難點再次被突破?;顒幽繕说玫搅撕芎玫膶崿F,孩子也是在愉悅的心情中進展了主動探究的活動過程,認知力量、動手力量、語言表達力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與進展。 3、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青蛙的成長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青蛙的形狀特征和成長過程。 2、養(yǎng)成觀看事物微小變化的習慣,培育幼兒對動物生長的探究欲望。
11、 3、激發(fā)幼兒愛護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 4、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進展動手觀看力、操作力量,把握簡潔的試驗記錄方法。 活動預備: 青蛙圖片、青蛙生長5步圖、視頻青蛙的成長、音樂視頻變青蛙、青蛙的叫聲、害蟲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日,教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咱們先聽聽它好聽的聲音吧!(播放青蛙的叫聲)大家很快就猜出來了,對,就是小青蛙。(出示青蛙圖) 二、觀看青蛙的形狀特征 師:“你們見到青蛙嗎?”誰能說說它的樣子吧!請大家從上往下來說一說。 (青蛙穿得什么顏色的外衣的? 眼睛、嘴巴怎么樣的? 肚皮是什么顏色的?有幾條腿?) 幼兒說,教師
12、貼上所說的形狀特征局部圖。對語言完整的幼兒賜予表揚。 重點講解腳蹼引導幼兒觀看。 師:“現在我們已經熟悉了青蛙,它的樣子很得意,那它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嗎?(不是)對,它生下來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它的長大經受了很奇妙的過程,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三、觀看視頻,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1、分段播放視頻,提問: (1)這是什么季節(jié)?青蛙媽媽生下的小寶寶是什么樣子的?(許很多多圓圓的卵) (2)天氣溫和了,卵是怎樣變成小蝌蚪的?(脫下了外衣)小蝌蚪長得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大腦袋,一條細細的小尾巴)小蝌蚪是怎樣游動的?(請幼兒仿照動作) (3)小蝌蚪游著游著身體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它遇到了誰?(長出了后腿,
13、遇到了小鯉魚和它的寶寶) (4)小蝌蚪游著游著身體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它由遇到了誰?(長出了前腿,遇到了小烏龜) (5)現在,小蝌蚪的身體變成了什么顏色?(脫掉了黑衣服,換上了綠衣服)身體的哪局部消逝了?(尾巴,漸漸變短) 2、教師出示青蛙生長過程圖,引導幼兒回憶。 師:“小寶寶是一下子就變成青蛙的嗎?(不是,漸漸長大,身體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現在請大家想一想它是怎樣變化的? (教師引導提問:青蛙媽媽先在池塘里產下了什么?接著卵又變成了什么?小蝌蚪先長出了什么腿?又長出了?身體的哪局部消逝了?最終變成了?) 幼兒答復教師貼過程圖片 青蛙卵小蝌蚪長出后腿小青蛙長出前腿的小青蛙青蛙。 問:“青蛙從卵變
14、成青蛙經受了幾個變化? 3、音樂嬉戲變青蛙,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青蛙的生長過程。 師:“啊,原來小青蛙是這樣長大的,我們也來學學它的變化吧。 播放音樂視頻變青蛙,教師做青蛙媽媽,幼兒做寶寶一起嬉戲,將青蛙的生長過程用身體動作來表現。 動作:半蹲預備,雙手握拳,從下往上搖擺,左游游,右游游;雙手叉腰左右腿分別向后蹬;雙手五指分開,向左上、右上伸;雙手在身后搖擺,再到胸前搖擺;轉個圈,學青蛙跳2下。 四、了解青蛙是人類有益的動物,引導幼兒愛護青蛙。 師:“太奇妙了,最終變成了小青蛙,青蛙有什么本事?那小青蛙喜愛吃什么呢? 提示幼兒大膽答復 青蛙對我們人類有這么大的用處,我們應當怎樣愛護青蛙呢?
15、 小結:青蛙不光吃蚊子、蒼蠅,還大量捕食蛾子、稻飛虱等農業(yè)害蟲,它們一年吃害蟲的數量大約是五萬多只。所以人們稱它為“莊稼的愛護神”。青蛙對我們人類的好處很大,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不能捕殺青蛙,好好的愛護它。 五、延長活動: 科學區(qū):在自然角飼養(yǎng)小蝌蚪,幼兒做成長記錄表。 美工區(qū):折紙小青蛙或制作與青蛙有關的環(huán)保宣傳畫。 教學反思: 春天是青蛙生殖的季節(jié),“青蛙的成長”這個活動設計,來源于幼兒生活中的一個興奮點,并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比擬感興趣,始終處于樂觀自主的狀態(tài)。本節(jié)活動在大班年齡組進展。 首先借助音頻“青蛙的叫聲”引課,讓幼兒在猜“誰來了”的過程中自然進入課堂內容,讓幼兒通過閱歷說出青蛙和
16、蝌蚪的特征,再通過電視界面消失“青蛙”和“蝌蚪”的圖片比照,讓幼兒產生疑問,青蛙究竟是不是蝌蚪變的?帶著疑問,幼兒看動畫故事小蝌蚪找媽媽,這個童話故事生動地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全部過程。動畫中是按“找”和“變”兩條線索綻開情節(jié)的,兩條線索齊頭并進,我運用電教手段,使幼兒能形象直觀地觀看到小蝌蚪的變化過程,知道了春天青蛙媽媽產下卵,卵變小蝌蚪,小蝌蚪先長兩條后腿,再長兩條前腿,尾巴漸漸變短到消逝,最終變成青蛙”,使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小蝌蚪找媽媽的重要圖面,暫停動畫并提問:小蝌蚪是什么樣子的?這一圖面立刻吸引了幼兒的留意力,通過幼兒的主動觀看,使小蝌蚪的樣子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7、,讓幼兒帶著問題看動畫故事,了解了蝌蚪變青蛙的幾個步驟。幼兒的學習樂觀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到達了較好的學習效果,隨著從蝌蚪變青蛙的全過程的觀看積存,孩子們把握了最直接的閱歷,他們對青蛙的熟悉也越來越深入了,幼兒在自由探究、相互學習中發(fā)覺了一些青蛙的隱秘。 為了加深幼兒對青蛙成長過程的印象,讓他們排青蛙成長卡片,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問題:在讓幼兒依據已有閱歷排列小青蛙的生長過程中,孩子們的想象力特別豐富,排列出了多種不同的挨次,而且每一種排法都表達出了幼兒的才智,不管幼兒的答案怎樣,都是他們觀看、發(fā)覺和想象所得,這一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我賜予了準時的表揚和鼓舞。 在最終愛護小青蛙的環(huán)節(jié)中,幼
18、兒樂觀的發(fā)言,講出了許多青蛙的好處,進一步提升了幼兒愛護青蛙的意識,整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緊扣,自然過渡,幼兒參加性高,得到了大家的全都好評。 4、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成長的故事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意圖: 作為大班幼兒,自己是怎樣成長的呢?有什么本事?別人有哪些特長?對于馬上升人小學的現狀又要做哪些預備?為此開展了此次活動,讓幼兒利用不同時期的照片和衣物等物品的變化感受自己的成長過程,深入地熟悉自我、評價自我樹立新的成長目標。 活動目標: 1、發(fā)覺自己的成長與變化,熟悉自我、了解自我。 2、區(qū)分自己和別人的不同。 3、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4、寧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
19、愉悅。 5、情愿與同伴、教師互動,喜愛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預備: 1、幼兒照片兩張:一張嬰兒期、一張現在的,紙、彩筆、剪刀、膠棒等美工材料。 2、活動前請家長幫忙幼兒收集小時候的影集、用品、衣服等;家長給幼兒敘述小時的趣聞及趣事。 重點、難點: 發(fā)覺自己的成長變化,說出自己最突出的優(yōu)點和今后的目標。 活動過程: 活動一:不一樣的我 1、猜猜這是誰? 教師出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這是誰?從中發(fā)覺教師的變化,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2、照片配對嬉戲。 (1)排列照片,提出問題。 將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在白板上面上、下各排一列,上方一列為“小時的我”,在下方一列為“現在的我”。 請小朋友找一找、配一配哪兩張
20、照片是同一個人? (2)幼兒操作嬉戲。 請幼兒將“小時的我”和“現在的我”連線,做成照片配對。 (3)幼兒敘述自己的變化。 (4)幼兒自我評價。 請幼兒在展現自己的本事后來評價自己,說出自己最突出的優(yōu)點和缺乏。 3、制作成長畫冊。 依據活動的談論內容來制作自己的成長畫冊,活動完畢后張貼到主題墻上。 活動二 :“我的用品”小展覽 1、師生共同布置展覽臺。 2、幼兒自由參觀展覽。 他們對自己小時候的小衣服、小帽子、奶瓶、尿布感到驚異,沒有想到自己當時竟然那么小,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 3、共同爭論: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么變化? 4、學習兒歌一年過去了。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系列活動,突出表達了
21、訓練的漸進性、進展性與整體性。每個活動之后幼兒都有不同的新體驗,對自我的認知也更為清楚、全面與深入。在活動中幼兒進展了充分的探討,從他人那里獲得了不同的評價及建議,開闊了他們的思路,幼兒學會了發(fā)覺別人的特長和學習別人的特長,學會了與他人合作,更理解了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為此付出辛勤勞動的家長、教師、社會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顒又羞m時地賜予幼兒引導和鼓舞,使他們能在支持性環(huán)境中自主地探討和發(fā)揮。作為一個引導者,能從不同的角度激發(fā)幼兒的樂觀性,擴展他們的思維,鼓舞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顒釉O計新奇,具有創(chuàng)新特點。 缺乏之處: 預備一些幼兒小時的VcD或許更直觀,能更好的提高他們參加活動的樂觀性。 5、
22、大班科學活動青蛙的成長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青蛙的形狀特征和成長過程。 2、養(yǎng)成觀看事物微小變化的習慣,培育幼兒對動物生長的探究欲望。 3、激發(fā)幼兒愛護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 4、培育幼兒對事物的奇怪心,樂于大膽探究和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預備: 青蛙圖片、青蛙生長5步圖、視頻青蛙的成長、音樂視頻變青蛙、青蛙的叫聲、害蟲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日,教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咱們先聽聽它好聽的聲音吧!(播放青蛙的叫聲)大家很快就猜出來了,對,就是小青蛙。(出示青蛙圖) 二、觀看青蛙的形狀特征 師:“你們見到青蛙嗎?”誰能說說它的樣子吧
23、!請大家從上往下來說一說。 (青蛙穿得什么顏色的外衣的? 眼睛、嘴巴怎么樣的? 肚皮是什么顏色的?有幾條腿?) 幼兒說,教師貼上所說的形狀特征局部圖。對語言完整的幼兒賜予表揚。 重點講解腳蹼引導幼兒觀看。 師:“現在我們已經熟悉了青蛙,它的樣子很得意,那它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嗎?(不是)對,它生下來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它的長大經受了很奇妙的過程,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三、觀看視頻,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1、分段播放視頻,提問: (1)這是什么季節(jié)?青蛙媽媽生下的小寶寶是什么樣子的?(許很多多圓圓的卵) (2)天氣溫和了,卵是怎樣變成小蝌蚪的?(脫下了外衣)小蝌蚪長得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大腦袋,
24、一條細細的小尾巴)小蝌蚪是怎樣游動的?(請幼兒仿照動作) (3)小蝌蚪游著游著身體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它遇到了誰?(長出了后腿,遇到了小鯉魚和它的寶寶) (4)小蝌蚪游著游著身體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它由遇到了誰?(長出了前腿,遇到了小烏龜) (5)現在,小蝌蚪的身體變成了什么顏色?(脫掉了黑衣服,換上了綠衣服)身體的哪局部消逝了?(尾巴,漸漸變短) 2、教師出示青蛙生長過程圖,引導幼兒回憶。 師:“小寶寶是一下子就變成青蛙的嗎?(不是,漸漸長大,身體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現在請大家想一想它是怎樣變化的? (教師引導提問:青蛙媽媽先在池塘里產下了什么?接著卵又變成了什么?小蝌蚪先長出了什么腿?又長出了?身
25、體的哪局部消逝了?最終變成了?) 幼兒答復教師貼過程圖片 青蛙卵小蝌蚪長出后腿小青蛙長出前腿的小青蛙青蛙。 問:“青蛙從卵變成青蛙經受了幾個變化? 3、音樂嬉戲變青蛙,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青蛙的生長過程。 師:“啊,原來小青蛙是這樣長大的,我們也來學學它的變化吧。 播放音樂視頻變青蛙,教師做青蛙媽媽,幼兒做寶寶一起嬉戲,將青蛙的生長過程用身體動作來表現。 動作:半蹲預備,雙手握拳,從下往上搖擺,左游游,右游游;雙手叉腰左右腿分別向后蹬;雙手五指分開,向左上、右上伸;雙手在身后搖擺,再到胸前搖擺;轉個圈,學青蛙跳2下。 四、了解青蛙是人類有益的動物,引導幼兒愛護青蛙。 師:“太奇妙了,最終變
26、成了小青蛙,青蛙有什么本事?那小青蛙喜愛吃什么呢?提示幼兒大膽答復 青蛙對我們人類有這么大的用處,我們應當怎樣愛護青蛙呢? 小結:青蛙不光吃蚊子、蒼蠅,還大量捕食蛾子、稻飛虱等農業(yè)害蟲,它們一年吃害蟲的數量大約是五萬多只。所以人們稱它為“莊稼的愛護神”。青蛙對我們人類的好處很大,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不能捕殺青蛙,好好的愛護它。 五、延長活動: 科學區(qū):在自然角飼養(yǎng)小蝌蚪,幼兒做成長記錄表。 美工區(qū):折紙小青蛙或制作與青蛙有關的環(huán)保宣傳畫。 活動反思: 春天是青蛙生殖的季節(jié),“青蛙的成長”這個活動設計,來源于幼兒生活中的一個興奮點,并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比擬感興趣,始終處于樂觀自主的狀態(tài)。本節(jié)活動
27、在大班年齡組進展。 首先借助音頻“青蛙的叫聲”引課,讓幼兒在猜“誰來了”的過程中自然進入課堂內容,讓幼兒通過閱歷說出青蛙和蝌蚪的特征,再通過電視界面消失“青蛙”和“蝌蚪”的圖片比照,讓幼兒產生疑問,青蛙究竟是不是蝌蚪變的?帶著疑問,幼兒看動畫故事小蝌蚪找媽媽,這個童話故事生動地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全部過程。動畫中是按“找”和“變”兩條線索綻開情節(jié)的,兩條線索齊頭并進,我運用電教手段,使幼兒能形象直觀地觀看到小蝌蚪的變化過程,知道了春天青蛙媽媽產下卵,卵變小蝌蚪,小蝌蚪先長兩條后腿,再長兩條前腿,尾巴漸漸變短到消逝,最終變成青蛙”,使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小蝌蚪找媽媽的重要圖面,暫
28、停動畫并提問:小蝌蚪是什么樣子的?這一圖面立刻吸引了幼兒的留意力,通過幼兒的主動觀看,使小蝌蚪的樣子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幼兒帶著問題看動畫故事,了解了蝌蚪變青蛙的幾個步驟。幼兒的學習樂觀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到達了較好的學習效果,隨著從蝌蚪變青蛙的全過程的觀看積存,孩子們把握了最直接的閱歷,他們對青蛙的熟悉也越來越深入了,幼兒在自由探究、相互學習中發(fā)覺了一些青蛙的隱秘。 為了加深幼兒對青蛙成長過程的印象,讓他們排青蛙成長卡片,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問題:在讓幼兒依據已有閱歷排列小青蛙的生長過程中,孩子們的想象力特別豐富,排列出了多種不同的挨次,而且每一種排法都表達出了幼兒的才智,不管幼
29、兒的答案怎樣,都是他們觀看、發(fā)覺和想象所得,這一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我賜予了準時的表揚和鼓舞。 在最終愛護小青蛙的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樂觀的發(fā)言,講出了許多青蛙的好處,進一步提升了幼兒愛護青蛙的意識,整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緊扣,自然過渡,幼兒參加性高,得到了大家的全都好評。 6、大班科學活動成長的苦惱教案反思 活動名稱:成長的苦惱活動目標: 1、在溝通共享中體會成長過程中的苦惱,能樂觀想方法解決自己的苦惱。 2、嘗試著讓幼兒關注自己的情感,形成歡樂、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3、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覺、探究和溝通的興趣。 活動預備:1)前期閱歷預備:了解苦惱的含義;2)幼兒繪畫:我的苦惱;3)PPT課件。 關鍵點:情愿想方法解決自己的苦惱。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發(fā)爭論1、觀看PPT你是我的朋友嗎? 2、提問:1)珊迪的苦惱是什么?為什么有了朋友還不快樂呢?假如始終這樣苦惱下去會怎樣呢? 2)你有什么方法幫忙珊迪解決苦惱? 3、小結: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苦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州墨爾本理工職業(yè)學院《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系統(tǒng)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大學《機器人機械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衡水學院《影視文學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廂式改裝車、特種車輛項目效益評估報告
- 羅定職業(yè)技術學院《別墅建筑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 峨日朵雪峰之側》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機器學習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玉職業(yè)技術學院《工業(yè)機器人基礎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外國語學院《水產養(yǎng)殖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化學】認識有機化合物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 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筆試試題2023
- 建設法規(guī)(全套課件)
- 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中國專家共識-共識解讀
- 個人投資收款收據
- H3C全系列產品visio圖標庫
- 新生兒常見儀器的使用與維護 課件
- 工藝能力分析報告
- 《給校園植物掛牌》課件
- 氣道高反應性教學演示課件
- 健身房眾籌方案
- 護理帶教匯報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