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版高中生物總復習專題14 生物的進化(試題練)教學講練_第1頁
湖南版高中生物總復習專題14 生物的進化(試題練)教學講練_第2頁
湖南版高中生物總復習專題14 生物的進化(試題練)教學講練_第3頁
湖南版高中生物總復習專題14 生物的進化(試題練)教學講練_第4頁
湖南版高中生物總復習專題14 生物的進化(試題練)教學講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生物總復習PAGE PAGE 19成功的大門為你而開。專題14生物的進化【考情探究】課標解讀考情分析備考指導考點考向1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本專題包括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集中考查對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和基因頻率的相關計算。 復習時應注重對基因頻率、種群、基因庫、物種、隔離等基本概念的掌握,加深對新物種形成基本觀點的理解,并能運用此理論解釋物種的進化過程。 不可忽視2021年高考中該專題考點作為冷門出現(xiàn)1.對比法理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與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區(qū)別2.實例分析法理解生物進化理論的應用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2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

2、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真題探秘】基礎篇【基礎集訓】考點一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考向1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1.下列說法符合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是()A.殺蟲劑的使用決定了害蟲變異的方向B.有性生殖的出現(xiàn)明顯加快了生物進化的速度C.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一定會導致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從而導致生物進化D.無子西瓜是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最終達到生殖隔離而產生的新物種答案B2.寨卡病毒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蚊媒病毒,為了有效控蚊,某研究機構進行了滅蚊劑滅蚊研究,如圖是研究期間蚊子幼蟲基因型頻率變化曲線,圖中箭頭1時開始使用滅蚊劑,箭頭2時停止使用滅蚊劑,A為野生基因,a為突變基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a控

3、制的性狀是適應性性狀B.a表示該滅蚊劑的抗性基因C.滅蚊劑的使用使蚊子種群中產生了抗性突變D.若從此不再使用該滅蚊劑,a基因一定會消失答案B考向2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3.下列實例中種群基因頻率未發(fā)生變化的是()A.在黑褐色環(huán)境中黑色樺尺蠖被保留,淺色樺尺蠖被淘汰B.雜合高莖豌豆連續(xù)自交多代,導致后代純合子比例升高C.將人工繁殖的麋鹿放歸野生種群,增加其遺傳多樣性D.利用紫外線照射青霉菌,并篩選獲得青霉素高產菌株答案B4.某動物的基因A、a和B、b分別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當只存在一種顯性基因時,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個體交配,F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2群體中A的基因頻率是()A.40

4、%B.45%C.50%D.60%答案D考點二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考向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1.根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關于共同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共同進化,從而導致生物多樣性B.在自然選擇過程中,黑色樺尺蠖與灰色樺尺蠖之間表現(xiàn)為共同進化C.非洲野牛與獅子之間可通過捕食實現(xiàn)共同進化D.許多億年前光合生物產生了氧氣,而氧氣也為好氧生物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屬于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共同進化答案B2.下列關于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形成的說法,正確的是()A.共同進化只表現(xiàn)在不同物種之間的相互影響上B.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種群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C.地球上厭氧

5、生物比好氧生物出現(xiàn)的早D.外來物種入侵不能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答案C綜合篇【綜合集訓】提升一生物進化與物種的形成1.下列有關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A.變異具有不定向性,各種變異都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隔離不一定能形成新物種,但新物種的形成一定需要隔離C.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定向的,種群基因型頻率改變生物一定進化D.同一物種不同種群的基因庫完全不同,種群間存在生殖隔離答案B2.達爾文環(huán)球考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某個經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有許多無翅和殘翅昆蟲。這樣的昆蟲不容易被大風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機會增多。按照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大風導致昆蟲產生適應環(huán)境

6、的無翅、殘翅變異B.島上不同物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C.不同海島的昆蟲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標志著新物種形成D.突變和自然選擇均能定向改變無翅和殘翅昆蟲種群的基因頻率答案B3.許多年前,某大峽谷中的松鼠被一條河流分隔成甲、乙兩個種群。兩個種群所發(fā)生的變化如圖所示,表示不同的變異結果,ad表示進化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表示地理隔離,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可能出現(xiàn)生殖隔離B.b過程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C.c過程可以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導致生物定向進化D.漸變式和驟變式地形成新物種,都需要d環(huán)節(jié)答案B提升二基因頻率的計算1.

7、某與外界隔離的島嶼上,經調查該地區(qū)居民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a,紅綠色盲的致病基因頻率為b,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c。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女性個體中同時患紅綠色盲和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占bcB.男性個體中患紅綠色盲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bC.不患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女性個體占全部個體的(1-c)2/2D.正常個體中白化病攜帶者的概率為2a/(1+a)答案A2.假設羊的毛色遺傳由一對基因控制,黑色(B)對白色(b)為顯性。一個隨機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頻率各占一半,現(xiàn)需對羊群進行人工選擇,逐代淘汰白色個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淘汰前,該羊群中黑色個體數(shù)量與白色個體數(shù)

8、量相等B.淘汰前,隨著交配代數(shù)增加,羊群中純合子的比例增加C.隨著淘汰代數(shù)的增加,羊群中基因B和基因型Bb的頻率均逐漸增加D.隨著淘汰代數(shù)的增加,b基因頻率持續(xù)下降,但不會下降至0答案D應用篇【應用集訓】應用生物進化的實例分析 1.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引起細菌抗藥性增強的重要原因。如圖是細菌抗藥性逐漸增強的部分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細菌抗藥性的逐漸增強是抗生素對其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B.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人體內菌群失調,從而導致內環(huán)境紊亂C.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細菌抗藥性基因頻率發(fā)生了定向的改變D.易感菌群中出現(xiàn)具有一定抗藥性的細菌是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的結果答案D某小

9、島上有兩種蜥蜴,一種腳趾是分趾(游泳能力弱),由顯性基因W控制;另一種腳趾是聯(lián)趾(游泳能力強),由隱性基因w控制。如圖顯示了自然選擇導致蜥蜴基因頻率變化的過程,對該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頻率的改變標志著新物種的產生B.w基因頻率的增加,可能是小島的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的結果C.W的基因頻率下降到10%時,兩種蜥蜴將會發(fā)生生殖隔離D.蜥蜴中所有W基因與w基因共同構成了蜥蜴的基因庫答案B【五年高考】考點一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1.(2019天津理綜,6,6分)囊鼠的體毛深色(D)對淺色(d)為顯性,若毛色與環(huán)境差異大則易被天敵捕食。調查不同區(qū)域囊鼠深色表現(xiàn)型頻率,檢測并計算基因頻率,結果如圖。下列敘述

10、錯誤的是()A.深色囊鼠與淺色囊鼠在不同區(qū)域的分布現(xiàn)狀受自然選擇影響B(tài).與淺色巖P區(qū)相比,深色熔巖床區(qū)囊鼠的雜合體頻率低C.淺色巖Q區(qū)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為DD、DdD.與淺色巖Q區(qū)相比,淺色巖P區(qū)囊鼠的隱性純合體頻率高答案B2.(2018江蘇單科,4,2分)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群體中近親繁殖可提高純合體的比例B.有害突變不能成為生物進化的原材料C.某種生物產生新基因并穩(wěn)定遺傳后,則形成了新物種D.若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一個隨機交配小群體的基因頻率在各代保持不變答案A3.(2017江蘇單科,7,2分)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某物種僅存一個種群,該種群中每個個體均

11、含有這個物種的全部基因B.雖然亞洲與澳洲之間存在地理隔離,但兩洲人之間并沒有生殖隔離C.無論是自然選擇還是人工選擇作用,都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D.古老地層中都是簡單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層中含有復雜生物的化石答案A4.(2016北京理綜,3,6分)豹的某個棲息地由于人類活動被分隔為F區(qū)和T區(qū)。20世紀90年代初,F區(qū)豹種群僅剩25只,且出現(xiàn)諸多疾病。為避免該豹種群消亡,由T區(qū)引入8只成年雌豹。經過十年,F區(qū)豹種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間F區(qū)的()A.豹種群遺傳(基因)多樣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別比例明顯改變C.物種豐(富)度出現(xiàn)大幅度下降D.豹種群的致病基因頻率不變答案A5.(2016江蘇單科

12、,12,2分)如圖是某昆蟲基因pen突變產生抗藥性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殺蟲劑與靶位點結合形成抗藥靶位點B.基因pen的自然突變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變?yōu)槔ハx進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蟲和pen基因突變型昆蟲之間存在生殖隔離答案C6.(2015安徽理綜,5,6分)現(xiàn)有兩個非常大的某昆蟲種群,個體間隨機交配,沒有遷入和遷出,無突變,自然選擇對A和a基因控制的性狀沒有作用。種群1的A基因頻率為80%,a基因頻率為20%;種群2的A基因頻率為60%,a基因頻率為40%。假設這兩個種群大小相等,地理隔離不再存在,兩個種群完全合并為一個可隨機交配的種群,則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是(

13、) A.75%B.50%C.42%D.21%答案C7.(2015課標全國,32,9分)假設某果蠅種群中雌雄個體數(shù)目相等,且對于A和a這對等位基因來說只有Aa一種基因型。回答下列問題:(1)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則該果蠅種群中A基因頻率a基因頻率為。理論上,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數(shù)量比為,A基因頻率為。(2)若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的實驗結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21,則對該結果最合理的解釋是。根據(jù)這一解釋,第一代再隨機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個體數(shù)量的比例應為。答案(1)111210.5(每空2分,共6分)(2)A基因純合致死(1分)

14、11(2分)考點二 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2018海南單科,18,2分)為判斷生活在不同地區(qū)的兩個種群的鳥是否屬于同一物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了解這兩個種群所在地區(qū)之間的距離后作出判斷B.觀察這兩個種群個體之間是否存在生殖隔離現(xiàn)象C.將兩個種群置于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比較其死亡率D.將兩個種群置于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比較其出生率答案B(2018海南單科,24,2分)甲、乙兩物種在某一地區(qū)共同生存了上百萬年,甲以乙為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乙的進化可能與該地區(qū)環(huán)境變化有關B.物種乙的存在與進化會阻礙物種甲的進化C.若甲是動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動物D.甲基因型頻率改變可能引起乙基因頻率

15、的改變答案B10.(2018課標全國,29,10分)回答下列問題:(1)大自然中,獵物可通過快速奔跑來逃脫被捕食,而捕食者則通過更快速的奔跑來獲得捕食獵物的機會,獵物和捕食者的每一點進步都會促進對方發(fā)生改變,這種現(xiàn)象在生態(tài)學上稱為。(2)根據(jù)生態(tài)學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論”,食性廣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在這個過程中,捕食者使物種多樣性增加的方式是 。(3)太陽能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過程是。分解者通過來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答案(1)協(xié)同進化(或答共同進化)(2)捕食者往往捕食個體數(shù)量多的物種,為其他物種的生存提供機會(3)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呼吸作用將

16、動植物遺體和動物排遺物中的有機物分解教師專用題組(2014海南單科,23,2分)某動物種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個體依次占25%、50%和25%。若該種群中的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其他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理論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個體的數(shù)量比為() A.331 B.441 C.120 D.121答案B2.(2014江蘇單科,8,2分)某醫(yī)院對新生兒感染的細菌進行了耐藥性實驗,結果顯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藥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孕婦食用了殘留抗生素的食品,導致其體內大多數(shù)細菌突變B.即使孕婦和新生兒未接觸過抗生素,感染的細菌也有可能是耐藥菌C.新生兒體內缺少免疫球蛋白,增

17、加了致病菌的耐藥性D.新生兒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疫苗,導致耐藥菌形成答案B3.(2014北京理綜,4,6分)為控制野兔種群數(shù)量,澳洲引入一種主要由蚊子傳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強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強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種群數(shù)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時間。幾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種群數(shù)量維持在低水平。由此無法推斷出()A.病毒感染對兔種群的抗性具有選擇作用B.毒性過強不利于維持病毒與兔的寄生關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間的協(xié)同(共同)進化過程中發(fā)揮了作用答案C4.(2014廣東理綜,3,4分)某種蘭花有細長的花距(如圖),花

18、距頂端貯存著花蜜,這種蘭花的傳粉需借助具有細長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過程中完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決定蘭花花距變異的方向B.花距變長是蘭花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C.口器與花距的相互適應是共同進化的結果D.蛾的口器會因吸食花蜜而越變越長答案C5.(2010全國,4,6分)關于在自然條件下,某隨機交配種群中等位基因A、a頻率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某種條件下兩種基因的頻率可以相等B.該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只與環(huán)境的選擇作用有關C.一般來說,頻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更適應環(huán)境D.持續(xù)選擇條件下,一種基因的頻率可以降為零答案B【三年模擬】時間:30分鐘分值:75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

19、40分)1.(2020屆湖南平江二中月考,27)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B.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D.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生物在不斷進化答案A2.(2018湖南十三校聯(lián)考,23)下列關于自然選擇學說和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及其內容的敘述,錯誤的是()A.自然選擇學說解釋了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B.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也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C.有性生殖的出現(xiàn)實現(xiàn)了基因的重組,從而

20、加快了生物進化的速度D.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答案B3.(2019湖南高考模擬,5)美國白蛾是外來入侵物種,對果樹等農作物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科學家利用某病毒防治該害蟲,防治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ab年間,美國白蛾能適應入侵地的環(huán)境B.c年時,美國白蛾種群的基因庫與b年時的相同C.該病毒對美國白蛾種群的抗性具有選擇作用D.美國白蛾與該病毒和當?shù)匚锓N相互適應、共同進化答案B4.(2019湖南衡陽一模,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種群中控制某一性狀的全部基因稱為基因庫B.某種基因在基因庫中所占的比率稱為基因頻率C.現(xiàn)在認為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小

21、于間接價值D.新物種形成都要經過地理隔離答案C5.(2019湖南益陽期末,16)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耐藥性細菌增多,進而導致抗生素的藥效下降。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耐藥性的形成原因是細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產生了變異B.廣泛應用抗生素可導致細菌種群中的抗性基因頻率增大C.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某種細菌種群內形成了新的物種D.耐藥性強的細菌均可發(fā)生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答案B6.(2019湖南長郡中學高考模擬,5)“蛟龍?zhí)枴痹隈R里亞納海溝深處,發(fā)現(xiàn)了新物種盲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盲魚和某種淺水魚種群的基因庫存有顯著差異,一定不能相互交配B.盲魚個體間在生存斗爭過程中相互選擇、共同進化

22、C.原始魚類進化為盲魚的根本原因是漆黑、低氧、高壓的生存環(huán)境D.即使盲魚和原始魚類再次生活在相同環(huán)境中也難以進化為同一物種答案D7.(2019湖南岳陽???25)如圖表示從Q點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變化后,某種群中A 和a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Q點后基因A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huán)境B.P點時兩曲線相交,此時A和a 的基因頻率均為50%C.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變化使得該種群產生了適應性變異D.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定向改變答案C8.(2020屆湖南湘北名校一聯(lián),22)果蠅種群中某個體X染色體上增加了一個相同片段,使其復眼由橢圓形變成條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變異屬于基因突

23、變,為生物進化提供了選擇的原材料B.該條形眼果蠅是新物種,與正常橢圓形眼果蠅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C.該條形眼果蠅的基因種類數(shù)與該種群基因庫中的基因種類數(shù)不完全相同D.若該條形眼果蠅出現(xiàn),說明變異朝著適應環(huán)境的方向發(fā)展答案C二、非選擇題(共35分)9.(2019湖南懷化聯(lián)考,32)(19分)回答有關生物進化與多樣性的問題。美國西部某山林生活著不少彩蝶,分別集中分布于該山林的甲、乙、丙三個區(qū)域。從琥珀類“化石”分析來看,距今1 000年前的A、B、C三個品種的彩蝶形狀差異很大。距今500年前,在乙、丙兩區(qū)之間曾出現(xiàn)過一條寬闊的大河,如今大河早就干涸,該地區(qū)依然保留A、B兩種彩蝶,C種彩蝶已經絕跡,出

24、現(xiàn)的是D種彩蝶,且甲、乙兩區(qū)結合處的A、B彩蝶依然能互相交配并產生可育后代;乙、丙地區(qū)結合處的B、D彩蝶能雜交,但雌蝶所產受精卵不能發(fā)育變成成蟲。(1)甲地區(qū)的全部A彩蝶稱為一個。 (2)近20年,三種彩蝶中能體現(xiàn)遺傳多樣性的是(填編號)彩蝶。 (3)調查甲區(qū)A蝶的數(shù)量,調查人員將甲區(qū)的山林劃成20個大小面積相等的小區(qū),選擇其中一個小區(qū)統(tǒng)計:用100個捕蝶網誘捕,一天捕獲68只A蝶,對捕獲的A蝶的翅進行標記后放飛,隔天后再用100個捕蝶網誘捕,捕捉到50只A蝶,其中有標記的蝶占20%,則整個甲區(qū)共有A蝶約只。 (4)請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丙區(qū)D蝶出現(xiàn)的機制: 。近20年,林地的降水量顯著減少,氣溫上升,研究人員對乙區(qū)、丙區(qū)的B、D蝶的數(shù)量與蝶的翅色(T/t)、翅形基因(H/h)頻率進行研究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B蝶D蝶數(shù)量TH數(shù)量TH1990年4 00026%66%2 80039%59%1993年3 95026%63%3 00040%60%1996年3 20025%48%2 70038%57%1999年2 10027%32%2 90042%6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