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地震應急預案_第1頁
小學地震應急預案_第2頁
小學地震應急預案_第3頁
小學地震應急預案_第4頁
小學地震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小學地震應急預案學校地震應急預案1 我市地處山西地震帶南端,地質構造簡潔,地震環(huán)境惡劣,多年來始終被國家列為地震重點防備區(qū)和可能發(fā)生中強度地震值得留意的危險區(qū)。為做好地震的防預工作,愛惜我校師生的生命和學校財產不受損害,結合第十五個全國中學校生平安教育日確定的主題“加強疏散演練,確保同學平安”教育同學有序上下樓、文明把路行。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學問,堅決避開僥幸心理,開展疏散演練活動。特制定(試驗學校地震應急預案及保障方案)。 一、地震應急領導機構 地震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呂欽平 副組長:張水蓮米惠珍 成員:全體老師 地震應急速報小組: (1)指揮組與向上級匯報組:校長及校委會 (2)疏散組

2、:教育處 二、緊急疏散原則 指揮得力、謹慎從容、全體動員、愛惜師生、削減損失。 三、地震臨震應急反應 (一)緊急避震 1、要保持冷靜,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平安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教室。 2、在教室內的同學,應立刻就近躲避,身體接受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愛惜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聽到第一聲鐘響,要快速在課桌下抱頭或頂書包躲避。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愛惜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或床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愛惜自己,可以拿枕頭或其他愛惜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接受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

3、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刻選擇有利的平安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愛惜頭部,不要站在窗口邊。 6、在教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7、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快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狀況,發(fā)覺有實行不正值措施的,要準時訂正。 (二)緊急疏散:依據(jù)學校各班級所處位置及同學年齡特點,緊急疏散的具體要求是: 、聽到哨聲后由班主任或任課老師組織本班級同學立刻蹲在桌子下面,假如在2分鐘后沒有大反應,學校再次吹響哨聲,各班級應立即依據(jù)學校規(guī)定的緊急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

4、撤離教學樓。 2、撤離挨次:前后樓各按預設好的路線撤離。 在撤離時給同學講清楚,地震時第一不能跳樓,其次不能一窩蜂似地往外擠,應在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同學一齊行動,把桌椅擺放得有利于避震;與外墻和窗戶操持確定的距離,避開外墻倒塌或玻璃裂開時傷人;避開室內的懸掛物;留確定的通道,便于震時緊急撤離;把年小體弱或殘疾的同學支配在便利避震或撤離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離。 要求: 1、做到不驚慌、實行就近避險。 2、必需按疏散線路疏散,下樓時各班成兩路縱隊下樓,以免碰撞、擁擠、踩傷。疏散時要按指定路線,不要擁擠。 3、遇到災情,千萬不要跳樓。 、當堂老師負責指揮同學疏散,不得擅離崗位,有秩序將同學撤離到操

5、常 、樓梯口要有老師指揮。 樓梯口具體負責疏散老師:后勤組老師各班班主任、數(shù)學老師負責自己班級。 6、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或書包、書本護頭,以防被砸。 7、疏散過程中,要快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8、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9、各班同學到達集中地后,同學要蹲下,愛惜頭部。等到地震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合,各班應立刻清點人數(shù),并向校長報告。 到達集中地后,要蹲下,清點人數(shù)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組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一)災情速報 災情速報對象:災情內容向學區(qū)主要領導匯報。震后,每天要進行零匯報。 (二)災情速報的

6、內容包括:震感、人口傷亡、經濟損失、社會影響等狀況。 (三)速報程序: 1、發(fā)生有感地震或破壞性地震后,在20分鐘內向教育局領導報告。 2、學校應急疏散領導小組立刻啟動相應的地震應急預案,在1小時內了解下列狀況: (1)影響范圍:指地震造成有感程度和破壞范圍。 (2)人口影響:指人員傷亡狀況。 (3)經濟影響:指地震對建(構)筑物、重要設施、設備的損壞與破壞等狀況,對學校財產的損失等。 3、地震災情的速報實行統(tǒng)一指揮、分級管理、專人負責和按程序速報的原則。 四、本實施細則依據(jù)于(國家地震應急預案),自預案啟動時同時實行,望各涉及人員及全體老師認真履行。 學校地震應急預案2 為保證我校地震應急工

7、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愛惜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平安,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難,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國家預防地震應急預案和縣預防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校防震減災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抗震減災應急機構的組成和職責 (一)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電話: 成員: (二)應急機構的職責 1、組長職責 地震發(fā)生后,領導地震應急工作,統(tǒng)一組織、指揮協(xié)調抗震減災搶險的緊急救援工作。負責與現(xiàn)場抗震救災指揮部和縣直各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lián)系。 2、領導小組成員職責 (1)快速了解、收集和匯總震情、災情,準時向中心??拐饻p災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并準時與縣直各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lián)系。 (2)關心縣地震觀場

8、工作組加強余震監(jiān)視和震情分析會商。 (3)組織震害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開展地震考察、宏觀特殊調查,了解和匯總應急工作狀況。 (4)負責報送地震新聞宣揚報道。 (5)負責處理領導小組日常事務,辦理抗震減災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項。 二、應急通信保障 (一)應急通信保障是應急預案實施的重要條件,一旦發(fā)生地震,應急通信設備必需保持暢通無阻。 (二)要優(yōu)先保證與縣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通信。 三、應急行動方案 地震臨震預發(fā)布后或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立刻啟動本預案并實行緊急措施。 (一)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地震發(fā)生后,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要快速了解震情、災情,確定應急工作規(guī)模,并將震情、災情和應急工作

9、狀況報告縣抗震減災指揮部、宣揚災區(qū)進入震后應急期,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立刻進入工作狀態(tài),具體實施地震應急預案,部署地震應急工作。 (二)嚴峻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1、學校的應急行動 發(fā)生破壞性地震后,領導小組即刻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實施學校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在指揮部的統(tǒng)一領導下進行,開展震后搶險救災工作。 1、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立刻進入各自崗位履行各自職責。 2、依據(jù)災情,準時組織救援隊伍的任務,快速開展自救互救。 3、各班要快速疏散教室內同學,搶救被壓人員。 4、建立避難場所,妥當安置受傷師生。 5、準時上報災情和搶險救災狀況,接受上級的有關部門的指導。 6、樂觀關心有關部門做好傷員的救

10、治工作。 學校地震應急預案3 一、編制依據(jù) 我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地震重點監(jiān)視防備區(qū)。依據(jù)沈陽市地震應急預案和沈陽市人民政府突發(fā)公共大事總體應急預案,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1、實行預防為主,防備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建立健全統(tǒng)一協(xié)調、分級管理、職責明確、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地震災難預警機制。 2、學校防震抗震工作,在市政府統(tǒng)一領導下,依據(jù)隸屬關系管理的原則,在市、區(qū)、縣(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下開展本單位工作。 3、 本預案為我市中學校校地震應急組織搶險救災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組織原則。 4、本預案適用于有感地震大事、破壞性地震預報和發(fā)生破壞性地震后的應急階段。搶險

11、救災工作已進行部署并開展后,經市政府批準,本預案即實施完畢。 三、地震預警級別 地震預警級別是綜合震情的緊迫程度和嚴峻程度兩個方面作出分級。 1、地震預警級別: (1)藍色預警級別(級)將來五年或稍長時間內可能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 (2)黃色預警(級)將來一年或稍長時間內可能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 (3)橙色預警(級)對個月內將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 (4)紅色預警(級)對10日內將要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 2、依據(jù)地震的嚴峻程度,分為4級: 發(fā)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qū)5.06.0級地震(級),可初判為一般地震災難。6.06.5級地震(級),可初判為較大地震災難。6.57.0級地震(級),可初判為

12、重大地震災難。發(fā)生7級以上地震(級)可初判為特別重大地震災難。 四、地震預報的發(fā)布 1、地震預報以省政府發(fā)布的為準。地震重點危險區(qū)劃分和地震預報由省政府發(fā)布,新聞媒體刊登或者播發(fā)地震預報消息。 2、省政府對我市發(fā)布地震短期預報后,若發(fā)覺明顯臨震特殊,在緊急狀況下,市政府可以發(fā)布48小時之內的預報。 3、預警解除由省政府發(fā)布。 五、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我市境內發(fā)生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地震災難后,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統(tǒng)一領導、指揮和協(xié)調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市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抗震救災現(xiàn)場指揮部。 1、市教育行政部門指揮體系: 市教育局設學校防震抗震工作領導小組, (1)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組長

13、: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長。 領導小組副組長:各區(qū)、縣(市)教育局主管局長。 成員單位:市教育局辦公室、平安處、基礎教育處、職成處、財務審計處、進展規(guī)劃處、高教處、體衛(wèi)藝處。 領導小組成員職責: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樂觀開展學校防震抗震應急救災及宣揚教育工作。傳達上級有關工作部署。負責指導和協(xié)調全市學校的防震抗震工作。匯報防震抗震救災工作狀況。 成員分工職責: 秘書組:辦公室。 職責:負責關心其他成員單位工作,匯總綜合狀況,編寫震情通報,與地震局溝通信息。 保障組:財務審計處、進展規(guī)劃處。 職責:調配、籌集救災經費,編制防震抗震工作方案。 醫(yī)療救助組:體衛(wèi)藝處。 職責:依據(jù)有關部門要求做好把握疫情和防

14、止傳染病流行,指導學校衛(wèi)生管理工作。 平安協(xié)調組:平安處。 職責:協(xié)作有關部門指導、檢查學校開展防震抗震狀況和治安、救災物資和學校重要部門保衛(wèi)等工作。 平安教育組:基礎教育處、職成處、高教處。 協(xié)作有關部門指導、督促學校開展防震抗震教育工作。 六、應急響應 1、依據(jù)地震災難大事的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4級劃分,地震災難大事的應急響應也相應地劃分為級響應、級響應、級響應、級響應。 上級發(fā)布紅色(級)、橙色(級)預警,市教育局、各區(qū)縣(市)教育局防震抗震領導小組,需聽從市突發(fā)大事應急管理委員會統(tǒng)一領導、指揮和協(xié)調地震應急工作。市教育局負責協(xié)調全市學校防震抗震工作,并作出如下應急反應: (1)市

15、教育局主管副局長立刻召開區(qū)、縣(市)教育局主管局長防震抗震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通報傳達上級有關精神,依據(jù)上級有關要求部署全市學校防震抗震工作。 (2)向市里有關部門報告學校的抗震防震預備狀況。 (3)學校防震抗震應急領導小組,在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統(tǒng)一領導下,做好本學校防震抗震工作和支援災區(qū)搶險救災預備工作。 (4)學校組織全校師生進行應急疏散演練和地震發(fā)生后自救、互救演練,并做好隨時停課的預備。 (5)部署學校樂觀開展對師生防震、抗震學問宣揚教育,克服恐慌心理,不聽信小道消息; (6)停用沒有抗震設施的建筑物。 2、上級發(fā)布黃色(級)、藍色(級)預警,學校依據(jù)隸屬關系,在市防震抗震領導小組統(tǒng)一部署

16、下,防震抗震工作應急與救災工作進入預備階段。 并做出應急反應: (1)防震抗震領導小組開頭工作. (2)主管副局長傳達上級有關地震震情通報。 (3)依據(jù)有關部門要求統(tǒng)一布置各學??拐鹁葹念A備工作。 (4)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防震抗震工作預備狀況。 (5)學校編制防震抗震應急疏散、震后自救、互救工作應急預案,做好師生防震抗震宣揚工作。 (6)對沒有抗震設防的建筑物做畢竟數(shù)清楚,隨時做好停用預備工作。 七、震后恢復教學工作程序 (1)主管副局長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部署學校救災工作; (2)在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關心社會各界完成救災工作。 (3)保持與地震局的聯(lián)系,了解震情進展狀況。 (4)成員單位依據(jù)

17、分工核實、統(tǒng)計、匯總并上報受災狀況。 (5)依據(jù)學校受災狀況組織學校對口支援,使受災學校盡快復課。 八、相關責任追究和處理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賜予行政處分;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懲處條例的規(guī)定賜予懲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不依據(jù)預案規(guī)定制定本單位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 (2)不依據(jù)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規(guī)定和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要求實施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 (3)違反抗震救災指揮部命令,拒不擔當?shù)卣饝比蝿盏模?(4)阻撓抗震救災指揮部緊急調用物資、人員或者占用場地的; (5)在臨震應急期或者震后應急期不堅守崗位,不準時

18、把握震情、災情、臨陣脫逃或者玩忽職守的; (6)阻礙抗震救災人員執(zhí)行職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 (7)不依據(jù)規(guī)定和實際狀況報告災情的; (8)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的。 學校地震應急預案4 為確保在破壞性地震發(fā)生時,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的減輕地震給中心造成的災難,保障中心財產和來賓員工的生命平安,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結合我中心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地震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待定(后附辦公室電話及個人有效聯(lián)系方式) 執(zhí)行組長:待定 副組長:待定 成員:待定 發(fā)生突發(fā)大事時在處理小組組長、執(zhí)行組長或副組長成員到達之前,由總值班員負責處理。 主要職責

19、:負責組織協(xié)調、綜合處理抗震救災有關事宜;把握震情和災情,隨時向上級匯報,向指揮部各工作組通報;籌集、調撥救災經費和救災物資;負責處理指揮部的日常事務。 二、各組任務與職責 (一)搶險救災組(建議主要由工程部、中廚、保安部人員組成) 負責人:待定 1、快速集結人員和器材,搶救被埋壓人員; 2、準時運輸重傷員和調配救災物資; 3、震后第一時間快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供水系統(tǒng)(應急照明系統(tǒng)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難。 4、搶修供電、供水、供氣等管線和設備,快速恢復供電、供水、供氣主要職責:組織指揮全院師生快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包括搶救被壓埋人員; 5、保證通信聯(lián)絡設備的暢通,確保能夠

20、隨時接受和發(fā)布信息。 (二)醫(yī)療搶救組(建議主要由市場部人員以及懂得醫(yī)務常識的員工組成) 負責人:待定 1、預備充分的藥品,器械和設備; 2、依據(jù)領導小組命令,立刻進行現(xiàn)場搶救; 3、依據(jù)災情狀況,部署搶救力氣,妥當安置重傷員。 (三)治安保衛(wèi)組(建議主要由保安部人員組成) 負責人:待定 1、加強單位內治安巡邏、檢查,實行有效措施確保中心平平穩(wěn)定; 2、檢查各部門的平安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狀況; 3、地震災難發(fā)生后,做好重點要害部位的平安保衛(wèi)工作; 4、維護治安,嚴防各種破壞活動; 5、督促有關部門實行有效的平安防范措施; 6、疏導中心交通。 (四)人員疏散組(建議主要由餐飲部、客房部人員

21、組成) 負責人:待定 學校地震應急預案5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江蘇省防震減災條例和鹽城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加強我公司防震減災工作,提高地震應急力氣,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在有關本地區(qū)的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或涉及本地區(qū)的破壞性地震臨震的預報發(fā)布后,我公司依據(jù)本應急預案實行緊急措施。 一、應急組織機構 (一)成立公司防震減災綜合保障中隊,下轄紡紗、針服、水電、生活治安四個區(qū)隊和通信綜合、醫(yī)療防疫兩個組。 中隊長:XXX(總經理) 教育員:XXX(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 副中隊長:XXX(辦公室主任) XXX(安保部經理) 副教育員:XXX(XX公司總經理) (二)防震減災綜合

22、保障中隊的主要職責: 1、接受并且落實大豐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示和命令: 2、在臨震應急期間,組織、檢查、落實臨震應急;預備工作: 3、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快速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并且準時將災情和救災工作進展狀況報告大豐市抗震救災指揮部: 4、地震災情嚴峻時,請求人民政府救援。 (三)各區(qū)隊、組的組成及主要職責: l、紡紗區(qū)隊 區(qū)隊長:XXX(棉紡車間主任) 副區(qū)隊長: XXX XXX 隊員人數(shù):20名 主要職責:在公司中隊的統(tǒng)一指揮下,負責棉紡車間區(qū)域內的抗震救災工作,并且接受公司中隊的人員調派。 2、針服區(qū)隊 區(qū)隊長:XXX(XX公司總經理) 副隊長:XXX(服裝車間主任) XXX(染整車間主

23、任) 隊員人數(shù):15名 主要職責:在公司中隊的統(tǒng)一指揮下,負責針織、染筍、服裝生產區(qū)域的抗震救災工作,并且接受公司中隊的。人員調派。 3、水電區(qū)隊 區(qū)隊長:XXX 隊員人數(shù):20名 主要職責:在公司中隊的統(tǒng)一指揮下, 負責水電設施的愛惜和搶修工作,并且接受公司中隊的人員調派。 4、生活治安區(qū)隊 區(qū)隊長:XXX(安保部經理) 副區(qū)隊長:XXX(供應部經理) XXX XXX 隊員人數(shù):15名 主要職責:在公司中隊的統(tǒng)一指揮下, 負責食堂、集體宿舍、衛(wèi)生所、幼兒園、倉庫的抗震救災工作。 負責生活區(qū)和生產區(qū)的治安保衛(wèi)工作,保障生活供應,管理和支配政府救災物資。 5、通信綜合組 組長:XXX(辦公室主任) 組員人數(shù):4名 主要職責: 負責支配值班、上下聯(lián)系、大事記載、對外報道和其它事務的處理,負責辦公大樓內辦公設施的避震防護。 6、醫(yī)療防疫紐 組長:XXX 組員人數(shù):5名 主要職責: 負責對傷病員的搶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