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_第1頁
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_第2頁
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_第3頁
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_第4頁
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定義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癥,是由于頸椎椎間盤、頸椎骨關節(jié)及其相關的肌肉、韌帶、筋膜等所發(fā)生的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fā)改變,刺激或壓迫了周圍的脊髓、神經、血管等組織,由此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的結合癥候群。定義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癥,是由于頸椎椎間盤、頸椎骨發(fā)病率 頸椎病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顯著提高。4050歲的發(fā)病率為20,60歲以上者達50,而70歲以上則更高。頸椎病多為青中年好發(fā),目前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近年來有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頸椎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發(fā)病

2、率發(fā)病因素年齡因素慢性勞損外傷咽喉部炎癥發(fā)育性椎管狹窄頸椎的先天性畸形代謝因素精神因素發(fā)病因素 頸椎骨有七塊,典型的椎骨由前方的椎體和后部的椎弓構成,椎體和椎弓圍成一孔,稱為椎孔。椎孔相連成一管,稱為椎管,容納脊髓和神經根及其被膜。 頸椎骨有七塊,典型的椎骨由前方的椎體和后部的椎弓構成 頸椎生理曲線,正常值是125mm。 頸椎生理曲線,正常值是125mm。 一般情況下,頸椎的前屈、后伸(俗稱低頭、仰頭)分別為45,左右側屈各為45,左右旋轉各為75。 一般情況下,頸椎的前屈、后伸(俗稱低頭、仰頭)分別為血管 椎動脈是由鎖骨下動脈左右各發(fā)出一支,從第6頸椎橫突孔進入后沿各橫突孔上行,至環(huán)椎側塊有

3、一個迂曲,然后進入大腦匯合成基底動脈,主要支配大腦后1/3與小腦。血管頸椎的連結 椎體借椎間盤和前、后縱韌帶緊密相連結。 前、后縱韌帶分別位于椎體的前、后方。 椎板之間有黃韌帶連結頸椎的連結1雙手擦頸:先用左手掌來回摩擦頸部,10次后開始捏后頸,然后換右手,有助于頸部肌肉放松。椎體借椎間盤和前、后縱韌帶緊密相連結。頸椎生理曲線,正常值是125mm。椎動脈型 頭昏、眩暈 、惡心、嘔吐鉤椎關節(jié)增生時易刺激神經根對于椎間盤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顯示清晰椎間隙變窄時,椎間孔上下徑亦變小。一般情況下,頸椎的前屈、后伸(俗稱低頭、仰頭)分別為45,左右側屈各為45,左右旋轉各為75。頸椎病多為青中年好

4、發(fā),目前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近年來有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頸椎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8 仰頭望掌:雙手上舉過頭,手指交叉,掌心向上。椎動脈型 頭昏、眩暈 、惡心、嘔吐椎間隙變窄時,椎間孔上下徑亦變小。仰臥位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后仰,高度依據個人情況而定,一般為1015cm。椎間盤椎間盤是連接相鄰兩個椎體的纖維軟骨盤。纖維環(huán):多層同心圓排列的纖維軟骨構成,前部稍寬,質堅韌。髓核:柔軟富有彈性的膠狀物,位于中央稍偏后。1雙手擦頸:先用左手掌來回摩擦頸部,10次后開始捏后頸,然后頸椎的橫突部有橫突孔,其中有頸動脈、靜脈和交感神經通過。老年人-頸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黃韌帶肥厚

5、-以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型頸椎病為常見表現且嚴重,容易復發(fā);大多數頸椎病通過保守治療,癥狀都可得到明顯緩解,不需手術治療。1雙手擦頸:先用左手掌來回摩擦頸部,10次后開始捏后頸,然后換右手,有助于頸部肌肉放松。一般情況下,頸椎的前屈、后伸(俗稱低頭、仰頭)分別為45,左右側屈各為45,左右旋轉各為75。4050歲的發(fā)病率為20,60歲以上者達50,而70歲以上則更高。對于椎間盤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顯示清晰1雙手擦頸:先用左手掌來回摩擦頸部,10次后開始捏后頸,然后換右手,有助于頸部肌肉放松。前、后縱韌帶分別位于椎體的前、后方。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癥,是由于頸椎椎間盤、頸椎骨關節(jié)及其相

6、關的肌肉、韌帶、筋膜等所發(fā)生的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fā)改變,刺激或壓迫了周圍的脊髓、神經、血管等組織,由此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的結合癥候群。3 前后點頭:把頸盡量前伸,停留3秒,再向后仰,停留3秒,做2個8拍;2 左顧右盼:頭向左側轉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轉,停留3秒,做2個8拍;7 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頸后,用力頂頭頸,頭頸向后用力,相互抵抗5次;6 搖頭晃腦:左右,前后,360度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老年人-頸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黃韌帶肥厚 -以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型頸椎病為常見表現且嚴重,容易復發(fā);作用:連接;緩沖頸椎的橫突部有橫突孔,其中有頸動脈、靜脈和交感神經通過。作

7、用肌肉肌肉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椎間孔鉤椎關節(jié)增生時易刺激神經根椎間隙變窄時,椎間孔上下徑亦變小。椎間孔鉤椎關節(jié)增生時易刺激神經根橫突孔頸椎的橫突部有橫突孔,其中有頸動脈、靜脈和交感神經通過。椎骨活動時,橫突孔壁能使其內部的組織結構受到牽拉或擠壓。橫突孔頸椎的橫突部有橫突孔,其中有頸動脈、靜脈和交感神經通過脊髓、頸脊神經根 頸3-胸2為頸膨大,C6最粗。 脊髓內出現病變時,首先出現上肢癥狀,然后出現下肢神經功能障礙;脊髓、頸脊神經根 頸3-胸2為頸膨大,C6最粗。分 型頸型(落枕型)頸部僵硬不適、疼痛 神經根型 上肢疼痛麻木 椎動脈型 頭昏、眩暈 、惡心、嘔吐交感神經型 表現

8、形式復雜多樣 脊髓型 下肢無力,步態(tài)笨拙 (踩棉花感)混合型 同時有以上兩種以上表現者分 型頸型(落枕型)頸部僵硬不適、疼痛 年輕人-曲度變直、頸椎失穩(wěn) -多表現為頸型頸椎病 中年人-突出的椎間盤或骨刺易刺激或壓迫頸椎周圍相關神經、血管-多以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型頸椎病為主老年人-頸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黃韌帶肥厚 -以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型頸椎病為常見表現且嚴重,容易復發(fā); 年輕人-曲度變直、頸椎失穩(wěn) -多表現為頸型頸椎病 檢查 X線檢查 CT、磁共振成像檢查MRI TCCD 肌電圖檢查 X線檢查 正側位片了解頸椎曲度和椎體錯位情況 正側位片了解頸椎曲度和椎體錯位情況 動力位片(即過

9、屈過伸位)是了解頸椎穩(wěn)定性的重要途徑動力位片(即過屈過伸位)是了解頸椎穩(wěn)定性的重要途徑斜位片判定椎間孔中神經受壓的情況 斜位片判定椎間孔中神經受壓的情況 CT、磁共振對于椎間盤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顯示清晰CT、磁共振對于椎間盤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顯示清晰治 療急性期:推薦使用輕刺激治療后頸椎制動的原則。 方法:針灸、蠟療、中藥外敷等,消炎止痛藥物,治療后頸椎制動 緩解期:以頸椎推拿、牽引為主,針灸、物理治療、藥物改善微循環(huán)治療。 治 療急性期:推薦使用輕刺激治療后頸椎制動的原則。緩解期:以溫針灸溫針灸頸椎推拿頸椎推拿1雙手擦頸:先用左手掌來回摩擦頸部,10次后開始捏后頸,然后換右手

10、,有助于頸部肌肉放松。6 搖頭晃腦:左右,前后,360度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一般情況下,頸椎的前屈、后伸(俗稱低頭、仰頭)分別為45,左右側屈各為45,左右旋轉各為75。對于椎間盤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顯示清晰仰臥位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后仰,高度依據個人情況而定,一般為1015cm。鉤椎關節(jié)增生時易刺激神經根頸椎病多為青中年好發(fā),目前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近年來有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頸椎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急性期:推薦使用輕刺激治療后頸椎制動的原則。椎動脈型 頭昏、眩暈 、惡心、嘔吐椎板之間有黃韌帶連結椎體借椎間盤和前、后縱韌帶緊密相連結。斜位片判定椎間孔中

11、神經受壓的情況斜位片判定椎間孔中神經受壓的情況5 頸項爭力: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保持3秒鐘,再換左右手;鉤椎關節(jié)增生時易刺激神經根2 左顧右盼:頭向左側轉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轉,停留3秒,做2個8拍;艾 灸1雙手擦頸:先用左手掌來回摩擦頸部,10次后開始捏后頸,然后刮痧刮痧小針刀治療小針刀治療手術適應癥 大多數頸椎病通過保守治療,癥狀都可得到明顯緩解,不需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患者多是通過正規(guī)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出現肢體無力、頑固性疼痛,或走路不穩(wěn),嚴重影響生活工作。經頸椎MRI及肌電圖診斷明確的患者。 手術不是治療頸椎病最好的方式,手術是迫不得已的解決手

12、段!手術適應癥 大多數頸椎病通過保守治療,癥狀都可得到明顯頸椎病與睡姿 仰臥位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后仰,高度依據個人情況而定,一般為1015cm。這樣,枕頭的支點與頸背部弧度相適應,才能襯托頸曲,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線狀態(tài)。頸椎病與睡姿 仰臥位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 側臥位時,仍應將頭部置于枕頭中間凹陷處,使枕頭的支點位于頸側部的中央處,整個枕頭的高度,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 側臥位時,仍應將頭部置于枕頭中間凹陷處,使枕頭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頸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共47張精選)課件頸椎操1雙手擦頸:先用左手

13、掌來回摩擦頸部,10次后開始捏后頸,然后換右手,有助于頸部肌肉放松。做2個8拍;頸椎操1雙手擦頸:先用左手掌來回摩擦頸部,10次后開始捏后頸2 左顧右盼:頭向左側轉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轉,停留3秒,做2個8拍;2 左顧右盼:頭向左側轉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轉,停留3秒3 前后點頭:把頸盡量前伸,停留3秒,再向后仰,停留3秒,做2個8拍;3 前后點頭:把頸盡量前伸,停留3秒,再向后仰,停留3秒,做4 旋肩舒頸:雙手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后向前旋轉10次,在有前向后旋轉10次;做2組;4 旋肩舒頸:雙手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后向前旋轉105 頸項爭力: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時頭部向右看。保持3秒鐘,再換左右手;做2個8拍;5 頸項爭力: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6 搖頭晃腦:左右,前后,360度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6 搖頭晃腦:左右,前后,360度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7 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頸后,用力頂頭頸,頭頸向后用力,相互抵抗5次;7 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頸后,用力頂頭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