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中考預測語文古文試題匯編_第1頁
近五年中考預測語文古文試題匯編_第2頁
近五年中考預測語文古文試題匯編_第3頁
近五年中考預測語文古文試題匯編_第4頁
近五年中考預測語文古文試題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編碼 : CL7R2R7Y7L9 HR10Z4E5H6A5 ZV6G4W8C1Q8. 近五年中考試題匯編 2022 年 ( 2022德州市) 閱讀下文,回答疑題; ( 13 分)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亮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 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實是 能與其奇者; 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 夜登華子崗,輞水淪漣,與 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 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 ;此時獨坐,僮仆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

2、皋,麥隴朝(句隹) ;斯 之不遠,倘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 中有深趣也; 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節(jié)選) 1. 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與“夜登華子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哪一項( )(2A. 上使外將兵 B. 其一犬坐于前 分) C.腰白玉之環(huán) D.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2. 以下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哪一項( )( 2 分) A. 實是欲界之仙都; 然是中有深趣也; B.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與月上下; C. 復與疏鐘相間;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 焉; D. 倘能從我游乎? 請從吏夜歸; 3. 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 4分) (1 )夕陽欲頹,沉

3、鱗競躍; (2 )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4. 甲文中的 “猿鳥亂鳴 ”和乙文中的 “吠聲如豹 ”都是寫聲音描寫, 其作用有何不同? ( 2分) 5. 甲,乙兩文都是寫給伴侶的書信,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愿望?( 3 分) 答案: 3. ( 1)夕陽要落山了,潛游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雅的( 2)假如你不是這樣天性清爽高 人,我哪能用這不打緊的事務(游山玩水的閑事)相邀呢? 4. 示例:“猿鳥亂鳴”使景色靈動,布滿憤慨活力; “吠聲如豹”以動寫靜,襯托了冬夜 的空曠安靜; 5. 示例:甲文和伴侶共享對山川之美的寵愛和隱逸情懷;乙文邀請伴侶來山中同游,委 婉期望他淡泊名利,回來自然

4、; ;. 第 1 頁,共 6 頁. ( 2022沈陽市) 閱讀選文,完成 1-4 題;(16 分)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 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真是就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來復有能 與其奇者; 【乙】 印度之人,隨地稱國,語其所美,謂之印度;如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 之境, 周九萬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畫野區(qū)分,七十余國;時特暑熱, 地多泉濕;北乃山阜隱軫 ,丘陵舄鹵 ;東就川野沃潤疇 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西方土地 磽確 ;斯大致也,可略言焉; (選自大唐西域記 ,有刪節(jié)) 【注

5、釋】 五印度 指當時印度分為東, 西,南,北, 中五個部分; 山阜 ( f)隱軫【 zhn 許多高山;丘陵舄( x)鹵丘陵地帶是鹽堿地;舄鹵,鹽堿地;疇已耕作的田地; 磽 qi o 確:指土地特殊貧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相宜耕種; 1. 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 分) A. 印度之人 馬之千里者(馬說) B. 隨地稱國 國恒亡(生于擔憂,死于安樂 ) C.北乃山阜臆軫 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 D.西方土地磽確 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 2. 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 7 分) (1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2 )北廣南挾,形如半月; (3 )斯大致也

6、,可略言焉; ;. 第 2 頁,共 6 頁. 3. 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斷兩處)( 2 分) 東 就 川 野 沃 潤 疇 隴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榮 茂 4. 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時陶弘景寫給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境域清爽, 千多大唐西域記是 年前玄奘西行的情形記述,為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請分別用【甲】 【乙】兩文 中的四字短語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 ( 4 分) 【甲】 【乙】 答案: 2. ( 1)高高的山峰聳八云霄,清亮的溪流能見到水底; ( 2)(印度的疆域)北面寬闊, 南面狹窄,外形似乎半個月亮; (3)這是大體狀況,大致簡要表達一下; 4. 東就川野沃潤疇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

7、 5. 【甲】山川之美 【乙】封疆之域 ( 2022泉州市)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1 4 題( 16 分)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 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沈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 有能與其奇者; (答謝中書書) (乙)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富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注:肱:( gng)胳膊 義:遵守道義 頹: 1. 下面加點詞意思相同的哪一項( )( 3 分) A. 清流見底 見往事耳 B. 實是欲界之仙都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皆C.于我如浮云 D.以美于徐公 自非亭自康

8、樂以來 午夜分不見曦月 2. 說明加點詞;( 3 分) ( 2)夕日欲頹 (1)古來共談 共: (3)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與: 3. 把以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6 分) (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2)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 8. 甲乙兩文“樂”的樂趣分別是什么?( 4 分) 答案: 1. ( 3 分) B 2. ( 3 分)共同,一起 墜落 觀看 ;. 第 3 頁,共 6 頁. 3. ( 6 分)(1)早晨的薄霧將要散盡,猿猴和鳥兒此起彼伏的鳴叫; (“歇”,“亂”各 分) (2 )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其中了; (“曲”,“亦”各 分) 4. ( 4 分)甲文:作者觀看山林之美的

9、樂趣;作者寵愛山林,歸隱林泉的志趣;作 者將內心對山林之美的感受與友人共享的樂趣; 乙文:粗茶淡飯卻能隨遇而安(安貧樂道) 操;( 2 分,答出一點即可) ( 2 分,答出一點即可) ; 視不正值得到的富貴如浮云的高尚情 ( 2022益陽市)閱讀下文,回答疑題; ( 11 分)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 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 復有能與其奇者; 答謝中書書 【乙】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漂浮,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

10、無礙;急湍甚箭,猛浪如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相互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就千轉不窮,猿就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 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與朱元思書 1. 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哪一項( )( 2分) A. 實是 / 欲界之仙都 B. 蟬/ 就千轉不窮 C. 自 / 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D. 水 / 皆縹碧 2. 對以下句子中加點詞懂得錯誤的哪一項( )(2分) A.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消散) B. 急湍甚箭,猛浪如奔 (奔跑) C.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參加,這里指觀看) D.

11、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通“返”) 3. 甲文中統(tǒng)領全文的句子是“ ”;乙文中總領下文寫景的句子是 “ ”;( 2分) ( 2 分) 4.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 第 4 頁,共 6 頁. (2 )從流漂浮,任意東西 5. 甲乙兩文都是寫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 的寵愛之情;但兩 文的思想格調不盡一樣,甲文全篇布滿樂觀樂趣,而乙文就暗含作者對塵世生活的厭棄之情, 從文中“ ”即可看出; (3 分) 答案: 3.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4. ( 1)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精確譯出“頹” ,“沉鱗”,語 句通順)

12、 ( 2)(我乘船)隨著江流漂浮,任意往東或往西; (精確譯出“從” ,“東西”,語 句通順) 5. 山水自然;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五)( 2022 年福建省福州市)比較閱讀甲文答謝中書書和乙文記承天寺夜游 , 完成 1 4 題; 18 分 【甲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 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 復有能與其奇者; 【乙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 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

13、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 用“”為文中畫線句子標出停頓; 2 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 說明以下加點的詞; 4 分 1 曉霧將歇 2 4 分 未復有能與 其奇者 3 懷民亦未寢 4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以下句子; 1 沉鱗競躍; 2 相與步于中庭; 4. 填空; 8 分 1 甲文寫景動靜相襯,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為景增加動感的語句是 “”和 “”;乙文寫景的名句是“ ”; 4 分 2 甲乙兩文都寫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畫了“之美”,乙文描寫了“之美”;但 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達了作者 ;. 的思想感情;乙文就把 第 5 頁,共 6 頁. 賞月的欣喜,閑逛的閑適,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嘆等微妙復雜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